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创办日期:1998年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刊   期:月刊
电话:0371-60100422 63321039
Email : bjb@cn-shenjing.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381/R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110

 

论著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脑出血大鼠大脑组织、海马SOD和MDA的影响

    李倩茗;韦红巧;黄俊杰;黄巨恩;李炳;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脑出血后出血灶周围脑组织和出血侧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采用脑内注射胶原酶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脑出血模型建立成功的动物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组,每组又分为1、3、7d3个时间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组按8μg/kg剂量肌内注射。然后检测各组血肿周围脑组织和出血侧海马中SOD活力和MDA含量。结果(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3d、7d时血肿周围脑组织SOD活力均明显增高(P<0.05),而3d和7d时血肿周围脑组织MDA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7d时出血侧海马SOD活力增高(P<0.05),而7d时出血侧海马MDA含量下降(P<0.05)。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提高大鼠脑出血后大脑脑组织和海马SOD活力,降低MDA含量。

    2007年07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大鼠创伤性脑内出血中红细胞对脑水肿的影响

    史保中;骆东辉;李力;刘劲芳;徐立新;刘运生;

    目的研究红细胞对创伤性脑内出血(TICH)后脑水肿的影响。方法自由落体打击造成大鼠脑外伤,借助鼠脑立体定向仪向伤区脑皮质内注射全血(WB)、溶解红细胞(LRBC)或压积红细胞(PRBC),制作TICH模型。于伤后1、3、5d处死大鼠,取伤区脑组织测含水量及Na+、K+、Ca2+含量,并作病理检查。结果(1)TBI、WB和PRBC3组第3d的脑含水量最高,LRBC组第1d的含水量最高;4组间比较,第1d时LRBC含水量最高,第3d时PRBC和WB组含水量最高。(2)Na+的变化与含水量的变化相一致。结论TICH所形成的脑水肿较单纯脑外伤重。在TICH中,红细胞对早期脑水肿的形成无明显作用,而对迟发性脑水肿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2007年07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 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分析

    徐会彬;周刚鑫;赵英红;姚春杰;王海山;李耐平;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128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血塞通注射液)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发病24h开始应用)治疗。2组经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比较治疗前(发病24h)与治疗后(发病28d)2组的脑血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效率和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脑血肿体积减少54.7%,对照组减少39.7%,2组间对血肿的吸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结论血塞通是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安全、有效药物。

    2007年07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分子表达分析

    陈秋月;蒋辉华;卓红英;陈葆国;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分子表达变化,探讨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活化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84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及61例对照者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CD62P阳性率,分析其与脑梗死的病程、病灶部位及大小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脑梗死组PAC-1、CD62P阳性率均显著增高(P<0.05);发病3d内PAC-1、CD62P阳性率>15d以上者,且与梗死灶大小密切相关,与梗死的部位无关。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明显提高,与病情严重性有一定的关系,宜早期加强抑制血小板活化的治疗。

    2007年07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华法令预防心房纤颤患者并发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高长昀;李大锋;江毅;胡有志;

    目的观察华法令与阿司匹林联用与单用阿司匹林在预防心房纤颤(AF)患者并发脑梗死的疗效差距,探讨心房纤颤患者长期服用华法令的有效性、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80例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华法令组40例与阿司匹林组40例,2组均予拜阿司匹灵100mg/d早餐后顿服,华法令组加用华法令晚饭后口服,起始剂量为2mg/d,1周后若INR(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未达到2.0~3.0,逐步增加华法令剂量使INR值在2.0~3.0之间。随访3年,比较2组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病死率、总病死率(包括脑梗死及非脑梗死事件)、出血事件发生率、严重出血发生率、轻度出血发生率。结果华法令组和阿司匹林组脑梗死发生分别为2例(5.0%)和6例(15.0%),2组比较,P<0.01;华法令组和阿司匹林组脑梗死患者死亡分别为0例(0%)和2例(5.0%),2组比较,P<0.01;总死亡华法令组和阿司匹林组分别为2例(5.0%)和4例(10.0%),P<0.01;2组发生严重出血均为0例,P>0.05;华法令组轻度出血发生6例(15.0%),其中皮下出血4例,阿司匹林组发生1例(2.5%),华法令组高于阿司匹林组,P<0.01,但给予调整剂量后症状消失,不影响继续用药。结论AF患者在常规使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加用抗凝药物华法令长期口服,可使脑梗死的发生率、脑梗死患者病死率、总病死率明显降低,在合理监测的情况下并未发生严重出血。建议在能定期监测INR值的AF患者中推广使用,以使更多AF患者受益。

    2007年07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左心室肥厚与室性早搏的心率变异性及可达龙干预的探讨

    张强;乔鹏;杨丽红;苑小壮;王艳;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伴左心室肥厚(LVH)与室性早搏(VPBS)的心率变异性(HRV)特点及可达龙对其治疗效果。方法对108例EH患者伴或不伴LVH及室性早搏和80例正常人24h动态心电图(Holter)和心脏超声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频发VPBS组服用可达龙治疗6周后复查HRV,并与治疗前相比较。结果EH患者伴LVH组的室性早搏发生率明显高于非LVH组与对照组(P<0.05);非LVH组与对照组室性早搏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心率变异性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服用可达龙8周后HRV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EH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左心室肥厚的程度呈负相关,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呈正相关;可达龙治疗可改善高血压伴室性早搏的HRV,改善其预后。

    2007年07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PDX-1蛋白对细胞因子与棕榈酸诱导大鼠胰岛凋亡的保护作用

    王守俊;翟绍忠;王姮;萧新华;孙琦;

    目的探讨PDX-1蛋白对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棕榈酸诱导的大鼠胰岛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PDX-1基因克隆及表达质粒的构建,PDX-1蛋白的表达、纯化和鉴定,PDX-1蛋白保护TNF-α、IL-1β和棕榈酸引起的胰岛细胞凋亡的研究。结果PDX-1蛋白可以降低处理后的胰岛Caspase-3活性;PDX-1蛋白干预后的细胞因子组和棕榈酸的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为(1.586±0.129)μIU/ml、(1.560±0.074)μIU/ml与对照组的(1.375±0.131)μIU/ml、(1.426±0.056)μIU/ml相比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表明PDX-1蛋白可以减少细胞因子和棕榈酸诱导的胰岛凋亡,保护β细胞功能。

    2007年07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 改良翼点入路切除复杂型鞍区肿瘤27例临床分析

    占双凤;

    目的探讨改良翼点入路在切除各种不同复杂型鞍区肿瘤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对27例各种复杂型鞍区肿瘤病例经改良翼点入路手术切除术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向鞍旁生长的鞍区肿瘤常选用经对侧翼点入路,向上斜坡生长的常选择经肿瘤侵犯生长对侧翼点入路。结论不同的改良翼点入路是切除向不同方向侵犯生长的复杂型鞍区肿瘤的重要方法。

    2007年07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神经生长因子的促智作用分析

    祁岩超;刘振寰;

    目的神经生长因子(NGF)注射液是从人体胎盘直接提取的以神经生长因子(NGF)为重要成分的天然制品。本文主要分析NGF注射液的促智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跳台法,对正常小鼠及不同原因所致记忆障碍的小鼠记忆能力进行检测。结果NGF注射液能增强正常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且对东莨菪碱、亚硝酸钠和乙醇分别引起的小鼠记忆获得、巩固及再现障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结论NGF注射液对正常和记忆障碍的病理模型小鼠都有明显的促智作用,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促智药物用于临床。

    2007年07期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运动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徐亚林;黄如训;

    目的观察中、重型外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经针刺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后对患者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认知功能及ADL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针康组和常规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胃肠营养、防治并发症,针康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刺结合康复训练,为期6周。采用Fugl-Meyer量表分别对2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进行评定,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认知功能评定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结果治疗后2组间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ADL积分、MMSE总分等指标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针康组疗效更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加针刺疗法可明显提高中、重型TBI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认知功能及ADL积分值,对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

    2007年07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β_2微球蛋白和铁蛋白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诊断的意义

    万里新;吕晓东;辛雅萍;蔡政;李琮宇;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β2微球蛋白(β2M)和铁蛋白(F)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和放射免疫方法检测CNSL组,无CNSL组和对照组脑脊液中TNF-α、β2M和F的变化。结果CNSL组脑脊液中TNF-α、β2M和F均高于无CNSL组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TNF-α、β2M和F联合检测CNSL的约登指数均高于单一指标检测CNSL。结论脑脊液中TNF-α、β2M和F在CNSL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提示其联合检测可以早期诊断CNSL。

    2007年07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急性脑血管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姜玉龙;陈皆春;孙德锦;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5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清NSE浓度。病例组包括脑出血20例,脑梗死30例。应用直线相关分析方法分析NSE浓度与病灶大小、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对照组的NSE浓度为(9.14±4.39)μg/L,脑出血组NSE浓度为(26.30±14.59)μg/L,脑梗死组NSE浓度为(24.95±12.88)μg/L,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E浓度与病变的大小、病情严重程度(GCS评分)和预后(GOS评分)之间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NSE浓度明显增高,NSE浓度的高低不仅为神经元损伤程度提供定量信息,而且也是判断病情、评估预后的重要参数。

    2007年07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精神障碍临床分析

    乔潜林;张举英;马进显;

    目的回顾分析重症颅脑损伤后并发精神障碍。方法总结我院1998-10~2006-10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后并发精神障碍46例病人,分析伤情、受伤部位与并发的精神障碍间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人共出现4型精神障碍:躁狂型、抑郁型、精神分裂样型、痴呆型。损伤部位分别为:额叶损伤、颞叶损伤、胼胝体损伤、脑干损伤。损伤类型为:脑挫伤、弥漫性轴索损伤(DAI)、脑挫伤并发颅内血肿或并发脑疝。结论额叶脑挫伤或颞叶脑挫伤并发躁狂型精神障碍最多见,脑干损伤及DAI常出现痴呆型精神障碍。

    2007年07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神经妥乐平治疗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蒋琳;牛国忠;

    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治疗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58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神经妥乐平组和卡马西平组,应用视觉模糊评分法(VAS)评价2组治疗后疼痛的改善情况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1周、2周、3周、4周后神经妥乐平组VAS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总有效率为83.3%,明显优于卡马西平组(60.7%)。结论神经妥乐平治疗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优于卡马西平。

    2007年07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脑转移12例临床分析

    蔡芳;尹先哲;李红;

    目的探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脑转移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疗效、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中发生脑转移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除1例未及时治疗死亡外,其余11例均接受多药联合的全身及局部化疗3~10个周期,3例还进行了放射治疗。结果脑转移的发生率为7.8%,11例经正规治疗后的缓解率为72.7%,脑栓期、脑瘤期和脑疝期的病死率分别为0%、37.5%及100%。发生脑转移时未曾化疗、曾行化疗患者的缓解率分别为100%、62.5%。结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脑转移预后较差,重视脑转移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曾否接受过化疗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多药联合全身和局部化疗加放疗是治疗的主要手段。

    2007年07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多奈哌齐治疗颅脑创伤后记忆和智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孙继勇;鲁晓杰;季卫阳;王清;李兵;陈开来;李江安;

    目的观察多奈哌齐治疗96例颅脑创伤后记忆和智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颅脑创伤后记忆和智能障碍患者96例,治疗组给予多奈哌齐片5mg,1次/d,晚上睡前口服;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常规治疗。治疗期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患者记忆功能、认知功能改善较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奈哌齐对颅脑创伤后记忆和智能障碍患者早期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服用方便。

    2007年07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观察

    王龙安;韩涵;张燕柳;

    目的观察大剂量纳洛酮对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30例采用脱水等常规脑出血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4.0mg,1次/d静滴。2组均治疗14d,同时观察意识状态恢复时间及治疗后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结果纳洛酮治疗组意识恢复时间及神经功能缺损减少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不仅可以缩短昏迷时间,而且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安全可靠。

    2007年07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致颅内血肿的神经外科治疗

    陈凤国;

    目的进一步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外科的治疗和手术方法的选择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颅内出血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死亡外所有患儿在儿科诊断和治疗基础上施行微创手术,清除颅内血肿疗效显著,均治愈出院。结论微创手术清除婴儿颅内出血可减轻神经系统后遗症,降低婴儿期颅内出血的病死率。

    2007年07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加巴喷丁治疗癫癎32例疗效观察

    常秀红;黄希顺;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抗癫癎作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观察各种类型癫癎患者32例,以GBP用药前3个月平均发作频率为基线,与用药3个月后发作频率进行比较,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加巴喷丁对全面性发作治疗疗效优于部分性发作,新诊断癫癎有效率高于难治性癫癎。加巴喷丁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且症状轻微。结论加巴喷丁对各种类型癫癎发作均有一定疗效,是一种安全性较好的药物。对全身性发作类型有效,对部分性发作疗效欠佳,对新诊断癫癎有效,难治性癫癎疗效欠佳。

    2007年07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体会

    王红燕;刘国设;王晓雪;

    目的观察尿激酶(UK)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75岁的高龄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75岁的高龄组和<75岁的对照组各30例,均采用尿激酶50万U缓慢静脉推注,并随后静滴UK25万U,总量≤150万U。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结果2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2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并发症不随高龄增加而增多。结论≥75岁的高龄脑梗死患者应积极进行溶栓治疗,年龄不应作为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是否进行溶栓治疗的标准。

    2007年07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小儿病毒性脑干脑炎的诊治体会

    杨艳艳;郑丽丽;王真真;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干脑炎疾病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1例病毒性脑干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通过一般检查、生物电学检查和神经影像学检查进行确诊,给予退热、镇静、降低颅内压等对症治疗,抗病毒、抗生素治疗以及神经细胞活化剂治疗等。结果患儿行脑电图和MRI检查多可发现相应病变,经治疗11例患儿中痊愈4例,明显好转1例,留有症状性癫1例,肢体轻瘫1例,死亡1例。结论小儿病毒性脑干脑炎属于危重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强调综合诊断与治疗,早期、足量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治疗效果确切。

    2007年07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恩再适联合甲钴铵对难治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王守俊;姚鹏;翟绍忠;白悦心;

    目的观察恩再适与甲钴铵(弥可保)联合治疗难治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50例难治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5例,单用弥可保肌注,500μg/d,连用4周;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恩再适肌注,3ml/d,连用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92%,明显高于对照组48%(P<0.01);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恩再适与弥可保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

    2007年07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慢性焦虑症患者的生活事件和防御方式

    范大庆;刘心宽;朱玉星;赵顺来;郭平;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防御方式与慢性焦虑症发生的关系。方法利用生活事件量表(LES)和防御方式问卷(DSG)对55例慢性焦虑症患者进行测试,以51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慢性焦虑症组的生活事件负性刺激量和总刺激量评分较高,防御方式不成熟得分较高,中间型防御方式得分5项较高,2项较低,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结论慢性焦虑症的发生与负性生活事件,防御方式不成熟及一些中间型防御方式不恰当使用密切相关。

    2007年07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通络袪痛膏治疗坐骨神经痛100例疗效观察

    王蕾;陈琼;范超平;

    目的观察通络袪痛膏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例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外贴通络袪痛膏,对照组外贴麝香止痛膏,观察2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72%,治愈率分别为50%、22%。2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通络袪痛膏对治疗坐骨神经痛有较好疗效,且较安全。

    2007年07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1985例脑外伤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黄本长;薛艳荣;

    目的探讨1985例脑外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总结致伤规律和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05~2006-10间120急救中心接诊的脑外伤记录和我科收治的脑外伤患者1985例。结果车祸伤为1050例,坠落伤350例,打击伤280例,摔伤196例,其他109例。损伤程度:轻型795例,中型686例,重型504例。504例重型脑外伤中死亡128例,主要为车祸伤和坠落伤。结论车祸伤是造成脑外伤的主要原因,且损伤程度重。提高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防止酒后驾驶;加强寒暑假期间儿童的监护及安全教育及对建筑工人和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监管是防止脑外伤的主要措施。

    2007年07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巴曲酶对沙土鼠海马CA_1区的神经元保护作用的量效、时效及可能机制的探讨

    印卫兵;丁新生;冯美江;龚洁;高阳;李娟;张萍;

    目的探讨巴曲酶对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海马CA1区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及量效时效关系。方法成年雄性蒙古沙土鼠170只,随机分成巴曲酶组132只、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各19只。巴曲酶组又分为A组60只:包括巴曲酶1~32BU/kg各剂量组,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各10只,行TUNEL染色;B组72只:分别为缺血再灌注后0~72h各时间点组,每时间点组9只,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各9只,其中6只分别采用TUNEL染色检测海马CA1区的凋亡细胞及SP法检测海马CA1区的Bc1-2、eNOS、VEGF及Akt蛋白的表达,3只行电镜下神经元超微结构的观察。光镜下用带刻度目镜计算沙土鼠海马CA1区的神经元阳性细胞数。结果巴曲酶8BU/kg以上剂量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减少,与对照组、4BU/kg以下剂量组有显著差异(P<0.01),8BU/kg以上剂量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海马CA1区TUNEL阳性细胞数比较:0h、1h、3h、6h、12h及24h亚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使用巴曲酶后,Bcl-2、eNOS、VEGF及Akt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神经元阳性细胞数在巴曲酶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微结构显示0~24h时间点较48h及72h时间点抗细胞凋亡明显。结论巴曲酶具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eNOS、VEGF及Akt蛋白表达来达到脑保护作用的。巴曲酶的脑保护作用具有量效性及时效性,其最佳剂量为8BU/kg,72h内使用巴曲酶皆具有脑保护作用,尤以24h前使用效果明显。

    2007年07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血脂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谢坚;章成国;邵燕;

    目的探讨血脂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00~2004年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ICVD)患者共1430例为1组,以我院同时期保健科随机选取的400名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记录血脂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血TC、TG和LDL-C水平ICVD组明显高于健康体检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佛山地区血脂异常是ICVD的一个重要因素。

    2007年07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 EAE大鼠胸腺树突状细胞病理学研究

    陈昆明;李剑敏;朱振国;

    目的研究EAE大鼠胸腺组织中树突状细胞的病理学变化。方法通过光镜下HE染色观察和电镜下超微结构的观察,及免疫组化相互结合的方法,对EAE大鼠胸腺组织中树突状细胞的变化进行初步鉴定。结果EAE大鼠在发病高峰时胸腺组织中树突状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并且处于激活状态。结论胸腺中的树突状细胞可能参与了EAE大鼠发病过程中的免疫激活。

    2007年07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临床分析

    陈海亮;张捷;张俊;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SD)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HAMD抑郁量表美国国会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指数评分,分别对27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测评。结果PSD总发生率为35.0%,其中轻度21.2%,中度10.6%,重度3.2%,对PSD影响最大的相关因素为脑卒中责任病灶,其次是神经功能缺损、心理创伤,与患者年龄和性别无关。结论上述相关因素是本组PSD患者的主要病因,为治疗和预防PSD提供参考价值。

    2007年07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 脑干出血的病因学、临床特征及预后

    司娟娟;

    目的分析脑干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0例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或MRI显示按出血量<2ml(21例),2~5ml(17例),>5ml(12例),分为三组;出血部位:中脑、脑桥、延髓和脑干;分析各型的临床特点。高血压患病率,饮酒率构成比;以及脑干出血量及出血部位与临床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脑干出血的常见原因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及长期饮酒。意识障碍多见,病情与出血部位有关,中脑出血4例(8%),脑桥35例(70%),延髓2例(4%),全脑10例(20%)。结论高血压是脑干出血的最重要病因,长期大量饮酒是重要危险因素,脑干出血量的大小及出血部位决定着疾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不同。

    2007年07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脑肿瘤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β-葡萄糖醛酸酶测定的临床意义

    孙忠云;

    目的探讨脑肿瘤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β-葡萄糖醛酸酶(β-G)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确诊的26例(脑膜瘤8例,胶质瘤18例)脑肿瘤患者行酶联免疫吸附(ELISA)实验方法测定脑肿瘤与正常对照组、脑挫裂伤组、头痛组血清及脑脊液中β-G活性,并以CT,MRI及病理结果为参照,进行确诊诊断试验研究。结果①脑胶质瘤患者血清β-G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脑外伤组及头痛组(P均<0.05);脑胶质瘤患者脑脊液β-G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脑外伤组及头痛组(P<0.01);脑胶质瘤患者脑脊液β-G活性高于脑膜瘤患者(P<0.05)。②脑胶质瘤患者无论血清和脑脊液其β-G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良性脑病组患者(P均<0.05)。结论血清和脑脊液中β-G活性升高对恶性脑肿瘤有重要诊断价值,尤其脑胶质瘤的诊断。

    2007年07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 抽动秽语综合征80例误诊分析

    王文正;王凤贵;郭贯魁;曹传祥;

    2007年07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地塞米松局部应用防治脑出血术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万默各;

    2007年07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损伤大鼠的实验研究

    程振国;孙来广;高俊红;王进忠;刘辉;王阳;陈凤国;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s)移植治疗大鼠脑损伤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方法、疗效和机制。方法制作50只脑损伤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2组每组25只。一组采用移植异体MSCs,另一组作为对照,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4周对2组大鼠肌力、平衡力和空间学习能力进行检测,观察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脑损伤可以导致大鼠肌力、平衡力和空间学习能力下降,移植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大鼠肌力、平衡力和空间学习能力均有改善,但改善情况移植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神经系统功能(肌力、平衡力和空间学习能力)的恢复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2007年07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自发性小脑出血86例临床分析

    梅运涛;丁权;王晶;

    目的探讨小脑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9~2005年我院收治的86例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51~80岁为高发年龄段,占77.8%。小脑半球的出血71例,占82.6%,蚓部出血15例,占17.4%。1组为出血未破入脑室型31例,2组为小脑出血仅破入第四脑室32例,3组并发为幕上脑室系统(三脑室、侧脑室等)出现积血或扩张23例。58例保守治疗,有效率为82.8%,病死率17.2%。28例外科手术治疗,有效率为75%,病死率25%。脑疝为主要病死原因。结论根据小脑出血量及脑室系统改变进行分组有利于临床表现及病情变化的评价,及时正确的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降低病死率。

    2007年07期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 改进的PB KS-330行有创BiPAP的临床分析

    郑鹏;薛祖洪;杨卫;刘明辉;蒋玉梅;

    目的探讨改进的PBKS-330行有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半封闭法"通气原理,除去呼吸机送气管末端的面罩,改接"T"型管,其远端接长18cm的螺纹管,末端封闭,距盲端2cm处设有3mm的逸气口(备用)。20例特重型急性颅脑外伤,伴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体质重量>30kg,不伴休克、肺部严重创伤及心肺基础疾病,实施气管插管,通气时间>24h。观察通气前、通气后30min和24h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及一般指标变化。结果IPAP平均为(13.6±2.8)cmH2O、VT平均为(521.2±104.6)ml;PaO2分别为(46.6±8.2)、(98.3±2.7)和(104.2±6.4)mmHg,PaCO2分别为(65.5±3.8)、(38.3±0.7)和(36.4±0.6)mmHg(P<0.01),达到改善通气与氧合目的。结论改进的PBKS-330呼吸机基本满足中枢性呼衰不伴休克及肺部疾患者的通气要求。

    2007年07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山梗菜碱治疗小鼠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

    栗超跃;史锡文;柴昌;张建国;周伟;

    2007年07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脑梗死专题研究

  • 降纤酶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防作用

    饶汉武;

    目的探讨降纤酶治疗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防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起病24h内的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降纤治疗组和对照组,于治疗前、后不同时期分别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血液学指标改变,观察出血情况。结果治疗组5例发生进展性脑卒中,对照组13例发生进展性脑卒中,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降纤酶治疗组发生的进展性脑卒中其严重程度比对照组轻(P<0.01);近期预后较对照组好(P<0.05);治疗组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含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降纤酶能降低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有利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2007年07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东菱克栓酶结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梁小平;王亚静;陈雅文;

    目的探讨东菱克栓酶结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22例初发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对照组早期均进行东菱克栓酶降纤溶栓治疗,治疗组于发病1周内生命体征稳定后即进行系统康复治疗;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ADL),Fugle-Meyer法评定运动功能。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ADL及运动功能均有提高,但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东菱克栓酶结合康复治疗能较好地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

    2007年07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80例脑梗死患者情绪障碍的调查分析

    李桂芳;薛荣亮;李菲菲;

    目的了解脑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方法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8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调查,并与70名健康自愿者进行配比对照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中已确诊焦虑占48%,抑郁占49%。结论部分脑梗死患者有明显的情绪障碍,临床医师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还要注意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

    2007年07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倍通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刘尉生;王军;

    目的观察倍通针(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经CT或MRI证实的缺血性脑梗死病人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给予倍通针80mg/次,1次/d,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对照组70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次,1次/d,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其他活化脑细胞、脱水、清除自由基等治疗2组相同。所有病人在用药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凝血试验、肝肾功能及血流变学检查。结果治疗后2组疗效对比,总有效率治疗组93.2%,对照组为78.5%,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倍通针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高效,值得推广应用。

    2007年07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脑梗死早期颈动脉溶栓后病人的康复与护理

    王敏;黄建国;

    2007年07期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氯吡格雷预防急性脑梗死复发的疗效观察

    付国惠;张保朝;

    目的观察波立维预防急性脑梗死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波立维组60例,阿司匹林加潘生丁组80例,观察期分别为14月和15月。结果治疗1年后波立维组复发5例(8.33%),阿司匹林加潘生丁组复发25例(31.25%),前者在应用10、12个月后预防急性脑梗死复发效果显著优于阿司匹林加潘生丁组(P<0.05)。结论波立维能有效预防急性脑梗死复发。

    2007年07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磁共振弥散加权像诊断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郑春玲;赫庆兰;谢庆瑞;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I)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确定DWI对超急性脑梗死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对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CT检查排除脑出血,均应用1.5T超导MR成像设备行DWI和常规MRI扫描。结果60例均证实为脑梗死。(1)13例超急性期(发病后6h以内),其中2~3h3例;常规MRI:T1WI无异常信号,T2WI1例无异常改变。DWI已显示明显高信号。(2)急性期(发病后6~72h)33例,T1WI26例略低信号,T2WI高信号,33例DWI均为高信号。(3)14例亚急性期(发病后4~10d),T1WI均为低信号,T2WI、DWI均为高信号。结论DWI在急性期脑梗死,尤其是超急性期脑梗死(发病6h以内),诊断方面明显优于常规MRI扫描,DWI诊断脑梗死及超急性脑梗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从而为科学地指导临床行超早期溶栓治疗,并为临床治疗效果提供评价指标。

    2007年07期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脑干梗死的康复护理

    张冬玲;

    2007年07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张梅;王伟平;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将13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8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6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ivgtt,bid;共14d。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14d、21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均P<0.01。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早期床边康复治疗能更大程度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2007年07期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刘宪平;方锋;杨茂轩;

    目的观察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治疗组60例纤溶酶200U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连用14d。对照组60例血塞通0.5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连用14d。其他治疗2组相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71.6%,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首选药物。

    2007年07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出血性脑梗死临床与CT分析

    张爱华;

    目的了解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方法19例出血性脑梗死病人,详细观察其临床特点,并多次复查CT必要时行增强扫描。结果所有病例在治疗中出现临床症状加重(头痛、呕吐、偏瘫加重及意识障碍加深等),CT表现以不规则出血型改变为主,好发于大脑中动脉主干或其分支区,大片脑梗死尤其心源性脑梗死表现更加典型。结论脑梗死病人治疗后症状加重,CT表现不规则出血型改变者,应考虑本病。

    2007年07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脑梗死心电图改变与临床关系

    王庚琴;邢适颖;井艳;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心电图改变与临床的关系。方法经脑CT确诊为脑梗死的256例患者,按是否伴心电图异常分组。结果256例脑梗死患者老年男性多见,发病高峰在56~75岁,伴心电图异常者136例(53.1%),且高血压、冠心病、血糖、血脂异常的发生率较高。其中1组中高血压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2组(P<0.05)。结论脑梗死常与高血压、冠心病相伴发生,且多伴有心电图、血糖、血脂异常。

    2007年07期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79例再发性脑梗死患者预防知识调查及健康教育

    范巧玲;

    目的调查再发性脑梗死患者预防疾病复发知识的认知程度。方法我科护理人员对79例再发性脑梗死住院患者进行预防疾病复发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再发性脑梗死患者对预防疾病复发的措施(正规治疗原发病、避免诱因)认知程度差或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脑梗死再发率增高。结论对再发性脑梗死患者有必要进行预防知识的健康教育,积极采取预防措施,达到减少再患病目的。

    2007年07期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循证护理干预脑梗死患者便秘的体会

    阴淑琴;

    2007年07期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短暂脑缺血发作54例诊治体会

    祝和平;娄勇;吴书英;

    2007年07期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头体针电交替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张彦通;常通海;张中华;

    目的观察头体针电交替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分治疗组60例(采用头体针电交替治疗);对照组58例(采用普通体针治疗),药物治疗及对症处理2组相同。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体针基础上改为头体针电交替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2007年07期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人文关怀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孔敏;张宪红;

    2007年07期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张超旺;

    目的了解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72例进展性脑梗死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按《脑卒中患者临床功能缺失程度评分标准》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24h神经缺失症状停止进展33例占89.2%,而对照组为19例占54.3%,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早期应用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2007年07期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误诊误治分析

诊治体验

  • “康复单元”治疗颈椎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观察

    田洋;马朝阳;范小艳;李乐;景磊;

    目的探讨"康复单元"程序治疗法在颈椎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康复单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按康复单元(干扰电→牵引→"组合手法"→超短波)程序依次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配合牵引治疗。治疗前后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项目有VAS、Mckenzie运动缺失度等。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时和治疗后10个月的评定分值及治疗后10个月的复发率。结果2组临床治愈率均高,疼痛明显减轻(P<0.001);颈椎活动范围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10个月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颈椎活动范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单元"治疗法对颈椎病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疼痛减轻和颈椎活动度增加方面,有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提高远期疗效、降低复发率有明显作用,并有较好的依从性。

    2007年07期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高血压性小脑出血临床特点分析

    戴月红;陈考珍;童旭英;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总结89例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临床特点,并将其分成好转组和无好转组,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χ2检验,分析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并发症及影像学检查相关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高血压性小脑出血以老年人常见,其常见出血部位为小脑半球。高龄、入院时意识障碍、血压≥200/100mmHg、有脑干症状及体症;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肾功能衰竭、脑疝形成等并发症;出血部位近中线、血肿直径≥3cm、出血量>15ml、有脑积水及破入幕上脑室的高血压出血患者预后差。结论需密切注意上述相关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防治相关并发症;出血量大,近中线出血,合并脑积水及破入幕上脑室患者,情况允许应早期手术治疗。

    2007年07期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1168例婴幼儿精神发育状况分析

    安继业;陈社菊;冯彩英;冯红旗;姚梅玲;张利;段桂琴;

    目的探讨1168例婴幼儿精神发育状况,分析智力低下的常见病因及就诊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对1168例婴幼儿的智力测验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其就诊原因及智力低下儿童患病原因。结果1168例婴幼儿中,684例(占58.6%)精神发育正常,220例(占18.8%)发育可疑异常,264例(占22.6%)发育迟缓,264例精神发育迟滞婴幼儿中,66.7%有高危因素。颈软、视听反应差、运动落后、语言发育障碍、交往障碍是484例精神发育异常和迟缓婴幼儿的就诊原因。结论重视儿童精神发育检查,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是预防智力低下的关键。

    2007年07期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抗抑郁治疗对卒中后抑郁康复的影响

    高秀娟;刘家敏;李成哲;袁正光;

    目的探讨和研究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药物百优解对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其对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卒中后抑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百优解口服,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口服,其他治疗相同。分别于治疗后2、4、6周末进行HAMD抑郁量表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能力状态评定。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抑郁改善程度、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能力状态改善程度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抗抑郁治疗不但能有效改善抑郁症状,而且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和生活能力的提高。

    2007年07期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分析

    朱晓波;李玉方;王海洋;

    2007年07期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A型肉毒毒素对偏瘫下肢痉挛状态的疗效

    崔蓓;赵春燕;邱力;

    目的评价A型肉毒毒素结合康复治疗对偏瘫下肢痉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30例,随机分成BTXA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1周、1、2、3月进行痉挛状态评价。结果BTXA组较对照组痉挛状态显著降低。结论BTXA对缓解偏瘫后下肢痉挛状态及改善生活能力有显著疗效。

    2007年07期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对2型糖尿病植物神经损害早期诊断的价值

    喻红霞;陈雪芬;张丹红;

    2007年07期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张建党;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005-01~2007-03我科治疗的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细菌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率为45%,病原菌中G(-)菌占63.7%。G(+)菌32.2%,真菌4.1%。住院时间、术前误吸、使用激素、气管切开及预防应用质子泵阻滞剂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较多:年龄较大、病情危重、意识障碍、气管切开、长期卧床、术前误吸、免疫力低下、使用激素及H2受体阻滞或制酸剂,均可导致病原菌侵入下呼吸道而发生感染。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及产超广谱B-内酰氨酶菌为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2007年07期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咽部冷刺激法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体会

    姜稳妮;杜红霞;柴雪艳;

    目的应用咽部冷刺激诱发吞咽反射,观察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59例分为2组,即训练组(32例)和常规组(27例),均采用常规治疗,训练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加行咽部冷刺激吞咽康复护理15~30d。常规组为对照组执行常规训练护理。结果训练组治愈率为81.3%,常规组为51.9%。结论咽部冷刺激能促进患者吞咽功能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好方法。

    2007年07期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Shy-Drager综合征16例临床分析

    李珊;黄跃金;王苏英;

    目的探讨Shy-Drager综合征(SDS)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6例S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6例均有发作性晕厥,立位血压明显下降,而心率变化不大;大部分有排尿障碍、性功能下降、锥体系、锥体外系及小脑损害,卧位休息多能缓解;本组早期均误诊,误诊病种多样。本组随访8例预后不良。结论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是SDS的临床特点,卧立位血压测定是避免早期误诊的主要措施。

    2007年07期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子痫患者临床治疗和脑保护措施的应用

    王晓虹;李孟飞;李旭瑞;

    2007年07期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低出生体重儿体格发育及神经行为的临床观察

    宋春兰;杜开先;

    2007年07期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妇科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观察

    白金娥;

    2007年07期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肝性脑病患者临床分析

    王天章;张晓琴;

    目的对各种严重肝脏疾病出现肝性脑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对比研究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乙肝或丙肝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药物性肝炎、布-卡综合征合并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门冬氨酸和鸟氨酸治疗组(n=26)和乙酰谷酰胺治疗组(n=22),治疗7d后分析临床疗效,观察肝功能、血氨水平变化。结果经过7d治疗,发现门冬氨酸和鸟氨酸治疗组显效14例(53.8%),有效10例(38.5%),无效2例(7.7%),无死亡,总有效率为92.3%;而乙酰谷酰胺组显效6例(27.3%),有效9例(40.9%),无效5例(22.7%),死亡2例(9.1%),总有效率为68.2%;2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肝功能(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的血氨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门冬氨酸和鸟氨酸是治疗肝性脑病的有效药物,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2007年07期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卒中样低血糖反应18例临床分析

    杨蕊丽;

    2007年07期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Kallmann’s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

    杨菊红;章思驹;

    2007年07期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老年急性脑卒中后所致抑郁症的临床分析

    苏爱民;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期脑卒中后所致抑郁症的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依赖程度。方法87例脑卒中后1个月内出现抑郁3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Hamiltion抑郁显示进行测试,评分≥17为抑郁症。结果老年急性期脑卒中后所致抑郁症发生率41.4%,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HAMD呈显著正相关,日常生活依赖程度评分与HAMD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老年急性脑卒中后伴抑郁症发生率高,应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配合抗抑郁治疗,效果较好。

    2007年07期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28例癫癎持续状态病人的治疗体会

    肖俊杰;范波胜;王瑞利;

    2007年07期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慢性酒精中毒性神经病38例临床分析

    吴凤英;

    2007年07期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外伤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治

    胡耿东;翁建丰;洪维聪;罗仕达;罗立峰;

    2007年07期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50例灭鼠药中毒患者脑电图观察分析

    冀景芳;吴景录;郑爱荣;

    目的通过对灭鼠中毒患者脑电图的观察、分析,了解灭鼠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方法选择50例灭鼠药中毒病例的脑电图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脑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正常。结论灭鼠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脑电图异常程度与临床病情严重程度相符。

    2007年07期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Graves病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的探讨

    孙国华;刘旭;

    2007年07期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癔症性瘫痪20例报告

    邢东风;鲍庆华;燕勇;

    2007年07期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中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立体定向术65例治疗体会

    余少正;

    目的探讨中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6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出血7~12h内应用立体定向手术进行微创血肿抽吸,出血量40~90ml,其中清醒21例,烦躁17例,嗜睡4例,浅昏迷15例。术后患者均放置引流管,术后第2d复查CT。结果本文65例患者均存活,CT复查60例血肿完全清除,5例清除85%以上,15例浅昏迷中12例转为嗜睡,余患者清醒。随诊按ADL分级测评:I级(完全恢复)8例,Ⅱ级(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12例,Ⅲ级(需人帮助,扶拐行走)31例,Ⅳ级(卧床,但意识清醒)14例,Ⅴ级(植物生存)0例。结论中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如能在早期行精准定位的立体向术,能有效清除血肿,减少继发脑损害,效果确切。

    2007年07期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25例慢性脑静脉窦血栓治疗的临床分析

    刘宏雅;

    2007年07期 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9K]

用药与体验

  • 替尼泊甙、阿糖胞苷化疗联合鞘内注射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岳寒;魏旭东;朱兴虎;左文丽;杜建伟;宋永平;

    目的探讨以替尼泊甙、阿糖胞苷的联合化疗方案配合氨甲喋呤(MTX)椎管内注射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疗效。方法联合应用替尼泊甙、中剂量阿糖胞苷的化疗方案配合氨甲喋呤、地塞米松椎管内化疗。结果16例病人(73%)在化疗同时行2~3次鞘内注射后脑脊液即恢复正常且临床症状恢复,2例(9%)病人脑脊液恢复正常后临床症状未能完全恢复,4例(18%)直接给予全身化疗,化疗后其中3例临床症状恢复,1例骨髓抑制较重、体质较差并发感染死亡。结论替尼泊甙、阿糖胞苷的联合化疗方案配合氨甲喋呤(MTX)椎管内注射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疗效显著。

    2007年07期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张鸿;董风其;

    目的评价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硫辛酸0.6g加入250ml生理盐水,静滴,1次/d,14d为一疗程;对照组30例,脉络宁20ml加入250ml生理盐水,静滴,14d为一疗程;然后评价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的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2组有明显差异(P<0.05),且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α-硫辛酸治疗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2007年07期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50例疗效观察

    卜淑芳;曾芳;袁变玲;李颖;陈晨;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将5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LMWH0.14ml(相当于4100anti-XaIU),腹壁脐旁皮下注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6%)显著优于对照组(40%),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亦显著优于对照组(68%),P<0.01。对照组发生脑梗死4例,而治疗组无1例恶化,有2例出现皮肤淤斑。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TIA安全有效。

    2007年07期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夏云轶;王军;

    目的对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治疗组予葛根素0.4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滴,1次/d;对照组予尼莫地平,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滴,1次/d,疗程为14d。2组针对部分特殊病例高血糖、高血压等情况酌情对症治疗。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显效率80.6%,好转率13.8%,总有效率达94.4%,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治疗中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2007年07期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小剂量纳洛酮对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不良反应的防治效果

    张希凤;朱丽花;

    2007年07期 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李继红;

    2007年07期 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中药熏蒸对脑瘫患儿肌张力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陈静;

    目的为了观察中药熏蒸对脑瘫患儿肌张力、关节活动度的作用。方法对177例痉挛型患儿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结果177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两个疗程后肌张力评估(Ashworth评分法)和关节活动度测量两种方法进行评定,显效95例,有效7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7.1%。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熏蒸能降低脑瘫患儿肌张力,促进功能恢复,增强免疫力有一定疗效。

    2007年07期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川芎嗪与盐酸丁咯地尔联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张丽娜;

    2007年07期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马来酸氟伏沙明联合阿普唑仑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症状对照分析

    刘继;孙国朝;常俊华;

    目的探讨氟伏沙明联合阿普唑仑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抑郁症伴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氟沙明联合阿普唑仑治疗,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疗程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评定临床疗效,药物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4周末2组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6周、8周末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组内比较,第1周有统计学意义(P<0.05),2、4、6、8周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均较轻且差异不显著。结论氟伏沙明联合阿普唑仑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症状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依从性好。

    2007年07期 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5K]

医疗技术

  • 自制双腔引流管治疗高血压性脑内血肿的疗效观察

    夏祥新;王刚湖;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残留血肿和复发血肿的治疗方法。方法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在血肿部分或全部清除后血肿腔置入双腔引流管,粗管引流,细管注入尿激酶溶解残留血肿或复发血肿。结果残留血肿通过尿激酶溶解引流可逐步消除,复发血肿通过注入尿激酶溶解可避免再次手术。结论双腔引流管在治疗残存血肿和复发血肿中与传统单管引流注药相比,具有明显优越性。

    2007年07期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分析

    张小林;

    目的评定脑脊液(CSF)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CSF置换治疗的(SAH)58例及同期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的53例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CSF置换治疗SAH能缓解患者头痛程度,缩短头痛、发热、颈强直等的持续时间,减少脑积水及脑梗死的发生率。结论CSF置换治疗SAH方便有效,治疗过程比较安全。

    2007年07期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影响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因素分析

    王艳玲;李秀平;

    2007年07期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不同血脂水平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及临床分析

    程国平;吴帆;

    目的探讨不同血脂水平高血压病患者炎症因子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我们对86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不同血脂水平分为正常血脂组(NC组)和高血脂症组(HC组),另选45例体检健康对照组用CRP检测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NC、HC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sCRP明显升高(P<0.05),而HC组与NC组比较hsCRP也明显升高(P<0.05)。HC组中CH、LDL-C、TG明显高于NC组与健康对照组(P<0.05),NC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H、LDL-C、TG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3组中HC组HDL-C明显低于NC组与健康对照组(P<0.05),NC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HDL-C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炎症参与了高血压的进展,对不同血脂水平高血压患者hsCRP将会成为反映高血压进展程度,预测未来风险的一个良好指标。

    2007年07期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脑出血患者微创治疗与开颅手术治疗效果比较

    杨朴;张钦昌;许世玲;

    目的比较微创治疗与手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03~2005-03收住我院的102例脑出血患者,其中开颅血肿清除术48例,微创穿刺清除术52例。结果2组的病死率和HDL分级指数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穿刺清除术可明显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2007年07期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脑室及腰大池尿激酶冲洗结合亚低温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观察

    任会菊;李玉岭;闫国庆;齐晓宇;成文平;乔洪潮;

    目的探讨脑室及腰大池尿激酶冲洗结合亚低温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重型脑室出血的患者采用内科疗法加脑室及腰大池尿激酶冲洗结合亚低温治疗,并与文献报道的传统内科治疗相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其治愈率(50.0%),总有效率(90.6%)及ADL评分(91±1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其血肿清除时间(7d)也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脑室及腰大池尿激酶冲洗结合亚低温治疗重型脑室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2007年07期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CT扫描在星形细胞瘤诊断和分级中的价值

    张庆军;肖全平;鲍伟宇;杨冠武;张森;

    2007年07期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20例持续腰穿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治疗脑脊液漏临床观察

    陈凤国;马欢;

    目的探讨持续腰穿置管外引流治疗脑脊液漏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脑脊液漏患者进行腰穿置管持续外引流。结果19例拔管后治愈,未再见脑脊液漏,1例因手术致前颅底筛板缺损过多而行开颅修补术。结论持续腰穿置管外引流治疗脑脊液漏确实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创伤小、效果确切、并发症少的辅助治疗方法。

    2007年07期 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108例临床分析

    王欣;

    目的总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适应证与方法,期望达到较好效果。方法选择CT提示混杂密度、高密度占位效应明显或部位较深的颅内血肿进行钻孔引流术,术后用尿激酶溶解冲洗,冲洗后持续引流。恢复期辅以中医药治疗以加强疗效。结果108例患者中6例死亡。术后神志转清38例,术前深昏迷、术后昏迷程度变浅51例,意识无明显变化的19例。结论钻孔引流颅内血肿清除术,能够使血肿引起的颅内高压迅速得到缓解,对及时挽救患者生命及最大限度的保护其功能意义重大,起到了快速抢救和清除颅内血肿、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

    2007年07期 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临床观察

    乔洪潮;任会菊;成文平;

    2007年07期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脑室外引流并发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范卫庆;汤永洋;陈会召;

    2007年07期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微创治疗5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陈正文;王建祯;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治疗的资料,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以日常生活能力(ADL)作为疗效的评价指标。Ⅰ级4例,占8.3%;Ⅱ级13例,占27.1%;Ⅲ级18例,占37.5%;Ⅳ级7例,占14.6%;死亡6例,占12.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是一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2007年07期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二氧化碳激光散焦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40例临床观察

    杨雪梅;

    目的观察二氧化碳激光散焦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具有典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表现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散焦照射治疗,隔日1次,6次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12d为1疗程。2组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二氧化碳激光散焦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2007年07期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脑电图分析

    王跃增;

    目的探讨脑电图在慢性酒精中毒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6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临床表现及脑电图表现的特点进行评价分析。结果26例中,EEG正常者9例(34.6%),异常者17例(65.4%)。其中轻度异常10例,中度异常者5例,重度异常2例。异常波出现的部位以额颞部为主者9例,顶枕部为主者6例,全部导联弥漫性出现者2例。EEG异常表现以慢α波(<8.5Hz)为主者7例,波幅20~30μV;以弥漫性4~6Hz的θ波为主者6例,波幅30~70μV;以散在出现的2~3Hz的δ波为主者2例,波幅30~50μV;以弥漫性分布、波形不规则,混合出现θ波和δ波者2例,均为低电压调节幅度差,睁闭眼反应和过度换气试验无明显变化。抽搐者4例中有2例出现暴发性高幅慢波伴不典型尖慢综合波发放。结论慢性酒精中毒患者EEG异常率高于头颅CT,EEG主要表现为慢波化并以弥漫性慢波活动占优势。脑电图检查对了解慢性酒精中毒症状者的脑功能状况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2007年07期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腰椎穿刺术后低枕卧位300例临床观察

    杨丽娟;王勤;

    2007年07期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17例颅底脊索瘤术后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韩倩;雒建超;牛坡;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疗预防颅底脊索瘤复发的疗效。方法17例手术病理确诊的颅底脊索瘤患者术后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分割剂量2Gy/次,5次/周,总剂量52~60Gy。结果总有效率82.3%,随访3~3.5年患者全部生存,无复发,无远端转移,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预防颅底脊索瘤复发安全、有效。

    2007年07期 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锥颅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3例临床分析

    鲁明;李伟;袁振芝;

    2007年07期 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三维CT成像在经鼻蝶垂体瘤手术中的应用

    张福生;王献清;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对鼻蝶手术入路的指导作用。方法40例垂体瘤患者,术前应用螺旋CT行蝶鞍、蝶窦矢状和冠状扫描重建,显示蝶窦的形状、大小,蝶窦纵隔的部位、形状以及与鞍底的关系。39例手术采用经鼻蝶入路切除肿瘤。结果39例采用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术中手术入路解剖清晰,未借助x光机,打开鞍底无1例偏斜,无硬脑膜破损、海绵窦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1例因蝶窦气化不良且纵隔明显偏向而采用经额手术入路。结论术前应用螺旋CT行蝶鞍、蝶窦矢状和冠状扫描重建,对垂体瘤经鼻蝶入路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术中代替X光机指引手术入路方向,减少弯路,缩短手术时间,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2007年07期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同期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修补术治疗去骨瓣术后脑膨出

    党帅;

    2007年07期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脑脊液腺苷脱氨酶及结核抗体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

    李冰;王军;李京红;

    目的了解结脑患者腺苷脱氨酶(ADA)活性变化及结核抗体(TB-Ab)的阳性率。方法TB-Ab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ADA用波氏显色法。结果结脑患者ADA活性升高明显,同时TB-Ab的阳性率亦较高。结论结脑患者ADA活性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Ab的阳性率22.2%。

    2007年07期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

    胡爱平;谢向东;

    2007年07期 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脑卒中假性延髓性麻痹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

    谢向东;姜稳妮;汤复喜;

    2007年07期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脱敏疗法治疗过敏性疾病的应用体会

    赵菊;

    2007年07期 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偏头痛患者颈静脉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与髓鞘碱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张红亚;张红云;师天元;王夏红;

    目的观察偏头痛患者颈静脉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醉酶(NSE)与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含量变化,探讨偏头痛患者是否存在脑神经损伤。方法分别测定40例偏头痛患者发作期、间歇期颈静脉血NSE和MBP含量,并以3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偏头痛患者NSE和MBP含量发作期为(25.6±5.8)ng/L和(4.4±0.8)ng/L.间歇期为(12.3±4.9)ng/L和(2.4±0.9)ng/L;对照组NSE和MBP含量为(10.2±5.4)ng/L和(2.0±0.7)ng/L。结论偏头痛患者颈静脉血NSE和MBP在发作期、间歇期含量明显不同,这种变化表明偏头痛发作可能导致脑神经损伤。

    2007年07期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2K]

综述与讲座

护理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