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创办日期:1998年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刊   期:月刊
电话:0371-60100422 63321039
Email : bjb@cn-shenjing.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381/R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110

 

论著

  • 白介素6在脂多糖致大鼠脑水肿中的表达

    禚志红;王怀立;田培超;乔晓辉;陈晓昕;高铁铮;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在脂多糖(LPS)致大鼠脑水肿发病过程中的表达及纳洛酮对其干预作用。方法SD大鼠84只,对照组(NS组)28只,0.2ml生理盐水颈内动脉注射;内毒素组(LPS组)28只,颈内动脉注射LPS200μg;纳洛酮治疗组(NAL组)28只,颈内动脉注射LPS后10min、1h、2h、6h、12h及处死前2h腹腔注射纳洛酮1mg/kg。于不同时间点测定脑组织匀浆IL-6的含量。干湿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甲酰胺法测定伊文思兰(EB)含量。结果LPS组脑组织含水量和EB含量显著高于NS组(P<0.01)。NAL组脑组织含水量和EB含量显著低于LPS组(P<0.01),但仍较NS组高(P<0.01)。注射LPS后4h,LPS组脑组织IL-6含量即增加,于6h达高峰,与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AL组IL-6含量低于LPS组(P<0.05或P≤0.01),但高于NS组(P<0.01)。LPS组脑组织含水量和EB含量呈正相关(r=0.743,P<0.01),IL-6含量与含水量呈正相关(r=0.459,P<0.05),IL-6含量与EB含量呈正相关(r=0.568,P<0.05)。结论IL-6参与脑水肿的发生发展,纳洛酮可以抑制IL-6的生成,减轻脑水肿。

    2007年09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蛛网膜下腔出血钠代谢失衡的临床分析

    许晓辉;谈颂;许予明;

    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钠代谢失衡的原因、特点、处理方法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发钠代谢紊乱的临床资料。结果低钠血症发生率22.41%,高钠血症为5.17%。发生钠代谢失衡的患者意识障碍发生率、脑血管痉挛发生率、病死率均高于正常血钠组,低钠血症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危险较其他2组高。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生钠代谢失衡与疾病本身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关。低钠血症的发生率高于高钠血症,高钠血症一旦发生很难纠正,应积极消除造成高钠血症的因素,以预防为主。低钠血症与脑血管痉挛相关,发生后要及时纠正,要注意补钠的方法与速度。

    2007年09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POEMS综合征17例临床分析

    黄跃金;杨鸿群;蔡学礼;邬至平;陈建军;陈洁芳;余琳玲;王苑华;程伟进;

    目的探讨POMES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7例POEMS综合征临床资料、相关检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临床特征与国外组基本一致。不同点为本组病例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病(100%)、不同程度皮肤改变(100%)为突出表现,常伴肝肿大11例(64.7%),脾肿大14例(82.3%),性腺机能减退较明显11例(64.7%),淋巴结肿大较少7例(41.2%),M蛋白仅3例(17.6%)阳性。12例患者均予激素治疗,4例合用人血免疫球蛋白静滴。结论POMES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多脏器损害疾病,早期诊断困难,临床上对可疑病例需进行密切观察和必要的检查,以免误诊。

    2007年09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增殖的影响

    韩漫夫;葛朝莉;白润涛;任力杰;

    目的探讨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G-CSF治疗组及对照组,根据取样时间点的不同每组又分为7、14、21d共3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R),治疗组于MCAO/R后24h予G-CSF50μg/(kg.d),连续5d,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不同时间点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采用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处于增殖状态的细胞,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rdU阳性细胞。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7、14、21dG-CSF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G-CSF治疗组大鼠在脑缺血/再灌注后7、14、21d均可检测到BrdU阳性细胞,可见接近梗死的同侧皮质、室管膜下区域及血管腔周围,BrdU阳性细胞计数显示各个时间点G-CSF治疗组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MCAO/R大鼠,能够改善脑缺血动物的神经功能,促进骨髓干细胞在病损脑组织周围的增殖。

    2007年09期 9-11+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0K]
  • 藻酸双酯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的影响

    马丽丽;王兆钺;尹明达;

    目的研究藻酸双酯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藻酸双酯钠(PSS)、阿司匹林(ASA)与噻氯匹定(TP)3个治疗组,测量治疗前及治疗后3d、7d、14d的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含量,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状况。结果3组治疗后3d、7d、14d血浆GMP-140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SS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优于ASA与TP组。结论PSS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2007年09期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出血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殷晓山;翁建龙;陈洁;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专业知识确定与出血性脑梗死有关的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确定危险因素。结果大面积梗死灶、使用抗凝剂或溶栓治疗、糖尿病史是出血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年龄、高血压史、高血脂关系不大。结论大面积脑梗死、使用抗凝剂或溶栓、糖尿病患者发生梗死后出血的几率增大,及时行影像学检查可以早期发现。

    2007年09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局灶脑缺血恢复期半影区小胶质细胞可塑性变化和bFGF表达规律探讨

    侯亚莉;华克胜;

    目的观察Wistar大鼠大脑中动脉永久性闭塞后不同时段,缺血半影区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形态学变化及bFGF在皮层和海马的表达规律。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组,后者再根据缺血时间不同分5个亚组。假手术组:仅暴露大脑中动脉,2h后断头取脑。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组: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分别于缺血后3d、7d、14d、28d、42d断头取脑,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梗死灶周围半影区的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和bFGF在皮层及海马部位的表达规律。结果HE染色可见脑缺血3d时半影区有少量小胶质细胞出现,14d小胶质细胞增多达高峰,42d趋于稳定。脑缺血3d梗死灶周围皮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开始表达bFGF,7d表达增强,14d达高峰,28d表达开始减弱,42d仍有一定表达,bFGF在海马的表达也有相同规律。结论小胶质细胞的肥大和增生性变化以及bFGF的表达,不仅发生于脑缺血早期,晚期仍显示持续性变化,表明小胶质细胞活动以及bFGF的表达贯穿于脑缺血的整个病理过程。

    2007年09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iNOS的表达时程及行为学变化

    童秋玲;许国英;夏炎火;吴秀丽;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iNOS表达及行为学变化。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术后不同时间点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动态检测iNOS活性变化。结果缺血后6h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最严重,iNOS表达在缺血后6h开始出现,缺血后48h达峰,7d时基本降至基线水平。结论由iNOS产生的NO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迟发性病理损伤过程。

    2007年09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 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

    李华杰;吴坚;王运良;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为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比较分析72例急性脑卒中并发肾功能损害患者(肾功能损害组)和80例肾功能正常的脑卒中患者(对照组)的各项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急性脑卒中患者肾功能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GCS评分、大剂量甘露醇、高渗透压血症和SIRS与急性脑卒中患者肾功能损害有关(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肾功能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是GCS评分低、大剂量甘露醇、高渗透压血症和SIRS。

    2007年09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糖尿病大鼠颅脑损伤早期CRP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董星河;张鹏远;牛光明;陶胜忠;尹先印;苏芳忠;高永涛;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颅脑损伤早期血清CR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42只SD大鼠根据是否脑损伤和糖尿病分5组,健康对照组6只,假损伤无糖尿病组6只,糖尿病无脑损伤组10只,单纯脑损伤组10只,脑损伤合并糖尿病组10只。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1h、12h、24h、36h、48h、72hCRP的浓度。结果糖尿病合并脑损伤组及单纯脑损伤组随时间不同血清中CRP含量持续增高,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合并脑损伤组血清中CRP高于单纯脑损伤组及糖尿病组(P<0.01)。结论CRP含量变化与颅脑损伤和糖尿病密切相关。糖尿病颅脑损伤后动态测定CRP对监测治疗效果、预后有重要意义。

    2007年09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老年癫55例临床分析

    侯晓丽;吴荣东;陈伟群;

    目的探讨老年癫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老年癫患者的临床表现、脑电图、头部影像学和治疗效果等临床资料。结果55例老年癫患者中,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30例(54.55%),部分性发作23例(41.82%);有脑血管病者34例(61.82%),脑萎缩4例(7.27%),药物不良反应4例(7.27%),脑肿瘤4例(7.27%)。18例尸检结果:8例为脑梗死,4例为脑软化灶(出血后),4例为吸入性肺炎,1例为肿瘤多发脑转移,1例为脑血管粥样硬化(管腔狭窄Ⅱ~Ⅲ级)。结论老年癫患者病因中以脑血管病最为常见,其次为脑肿瘤、脑萎缩及药物中毒等。

    2007年09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血府逐瘀汤辅助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分析

    曾令勇;徐剑锋;吴贵强;蒋正方;

    目的探讨中药血府逐瘀汤煎剂辅助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颅内残余积气、积液的疗效。方法收集术后3d颅内残余积气、积液量≥30ml的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接受血府逐瘀汤煎剂口服治疗,对照组30例,接受丹参注射液等静脉滴注治疗各2周,30d后CT随访并比较2组的残余积气、积液量。结果治疗组中治愈29例,有效2例,无复发病例;对照组中治愈20例,有效4例,好转4例,复发2例。结论中药血府逐瘀汤煎剂辅助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残余积气、积液与常规使用丹参注射液相比更有效,为防止其术后复发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2007年09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磁共振成像对脑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

    刘献伟;刘文;肖朝勇;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各种方法对脑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6例脑静脉畸形病例,均进行过磁共振T1WI、T2WI扫描,其中部分病例做过DWI、T2FLAIR、MRA、MRV、T1WI增强扫描及DSA。结果幕上4例,幕下2例,T1WI、T2WI表现:引流静脉均为流空的低信号,深髓静脉为细条状长T1、长T2信号。其中1例DWI引流静脉及深髓静脉区域低信号;1例T2FLAIR引流静脉流空的低信号,深髓静脉高信号;2例MRA均阴性,但MRV显示深髓静脉汇入引流静脉;2例TIWI增强扫描:深髓静脉呈轮辐状汇入引流静脉;1例DSA:动脉期阴性,静脉期见典型的"海蛇头"征。结论磁共振能明确诊断脑静脉畸形,T1WI增强扫描及MRV均较敏感,DSA为诊断脑静脉畸形金标准。

    2007年09期 28-30+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6K]
  • 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研究

    陈昆明;李剑敏;朱振国;

    目的用豚鼠脊髓匀浆诱发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模型。方法应用豚鼠脊髓匀浆加完全弗氏佐剂和百日咳杆菌免疫Wistar大鼠。结果免疫后8~14d大鼠发病,发病率为67%,光镜下病理学证实发病大鼠脑和脊髓内具有典型的脱髓鞘改变和炎性细胞浸润。电镜下也可见到髓鞘结构破坏和神经元轻微改变。结论以豚鼠脊髓匀浆为抗原免疫Wist-ar大鼠可诱发EAE,具有发病率较高、费用低廉、模型稳定的特点,可以作为研究多发性硬化的动物模型。

    2007年09期 30-31+181-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1K]
  • 黛力新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观察

    孙浩;陈戎;

    目的探讨黛力新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急性期(1~2周)予葛根素4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共使用1~2周,并口服西比灵5mg,qn,谷维素20mg,tid,缓解期停用葛根素,继续按方法口服西比灵和谷维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黛力新口服,急性期早上及中午各服1片,缓解期改为早上口服1片/d。观察2组疗效和症状反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有效)为94.1%,对照组为66.6%,经统计学处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周内2组患者眩晕症状复发率黛力新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黛力新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起效快、疗效好,症状反复率低。

    2007年09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亚临床甲亢并周期性瘫痪的临床分析

    夏树剑;

    目的分析亚临床甲亢并周期性瘫痪的临床特点。方法测定总T3、总T4、游离T3、游离T4、促甲状腺素,并回顾分析8例亚临床甲亢并周期性瘫痪的临床资料。结果青壮年男性发病,低钾型周期性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表现,测定总T3、总T4、游离T3、游离T4正常,促甲状腺素下降,补钾治疗有效。结论青壮年男性亚临床甲亢的主要临床特点是低钾型周期性瘫痪。

    2007年09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坦度螺酮与氯硝西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分析

    张海生;谢健;高力舒;王佳;张顺泉;

    目的评价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64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坦度螺酮(32例),氯硝西泮组(32例)进行治疗,疗程6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和副作用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坦度螺酮与氯硝西泮对广泛性焦虑症均有显著疗效。2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坦度螺酮不良反应明显少于氯硝西泮(P<0.01)。结论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微。

    2007年09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类卒中单元综合治疗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王力;李建玲;

    目的观察类卒中单元综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89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类卒中单元治疗(A组),神经内科普通病房选取60例为普通对照组(B组)。治疗前以及治疗1个月后采用Barthel指数法和Fugl-Meyer法对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的Barthel和Fugl-Meyer积分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A组的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P<0.01)。结论类卒中单元综合治疗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2007年09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颅脑损伤合并无颈椎损伤错位的颈髓挫伤28例

    刘万明;许克梅;张铭;全中平;钟宝;周波;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合并无颈椎损伤错位的颈髓挫伤病人的临床表现、易发病人群、发病原因及机制。方法采用我科2003~2006年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及随访调查。结果非手术治疗28例病人除1例效果一般,3例单上肢肌力Ⅲ级,其余病人效果满意。结论非手术治疗颅脑挫伤合并无颈椎损伤错位的颈髓损伤效果满意。

    2007年09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黛力新治疗综合性医院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江宗华;

    目的观察黛力新治疗综合性医院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黛力新组服用黛力新2片/d,分早、中午服用;多虑平组服用多虑平3次/d,25mg/次。结果黛力新组及多虑平组患者的躯体、忧郁、焦虑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黛力新治疗抑郁症疗效肯定、安全、不良反应少,黛力新另有起效快、价格优势等特点,适合综合性医院抑郁症患者服用。

    2007年09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腓总神经医源性损伤的临床分析

    王庆雷;吴学建;

    目的探讨医源性腓总神经损伤的成因和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复习2005-07~2006-07收治的8例医源性腓总神经损伤,分析其发生原因。结果8例获明确诊断后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3~6个月,优4例,良3例,差1例。结论医源性腓总神经损伤很常见,采取针对易发因素的预防措施对避免此病的发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2007年09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脑苷肌肽对体外培养神经元BDNF表达的影响

    张顺清;吴爱群;

    目的研究脑苷肌肽(CM1)对培养神经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培养液加入一定剂量的CM1,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无血清培养神经元BDNF的表达。结果CM1可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发育,明显增加BDNF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结论CM1在神经元生长发育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2007年09期 43-45+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3K]
  • 依达拉奉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王冰;

    目的评定依达拉奉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85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0例,2组病人诊断符合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年龄、性别、症状、体征及病程等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美多巴片,疗程12周;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美多巴片,疗程12周。1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依达拉奉组疗效明显优于美多巴组。结论依达拉奉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效果满意,有应用价值。

    2007年09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

    张永生;张明霞;李威;

    目的总结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表现特点。方法137例HIE病例进行CT检查,对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37例HIE病例中,轻度79例,中度43例,重度15例。CT主要表现为脑内大小和数目不等的低密度影、皮髓质分界模糊或消失等。结论HIE有比较特征性的CT表现,不同时期的病变位置、形态和密度都有不同的表现和变化,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有积极意义。

    2007年09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养血清脑颗粒与罗痛定治疗紧张性头痛及对血小板聚合的影响

    罗慧杰;郭平;王中锋;

    目的研究养血清颗粒治疗紧张性头痛的疗效,探讨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及紧张性头痛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对紧张性头痛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用养血清脑颗粒,对照组用罗痛定片,2周为一疗程,分别判定治疗前后2组患者疗效。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结果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紧张性头痛的有效率95.5%,对血小板聚集率有明显的影响。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紧张性头痛有效,其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2007年09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28例

    郭电渠;秦海杰;杨纪明;

    目的探讨正常压力脑积水的手术治疗。方法采用中、低压分流管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本组28例,术后均得到6个月~3年随访,18例患者恢复正常生活,8例患者生活自理,2例患者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结论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最有效的方法。

    2007年09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标准大骨瓣减压加血管通道的建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仝振亚;杨光社;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加血管通道的建立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35例经CT证实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加明胶海绵支架建立血管通道方法治疗。结果35例患者恢复良好21例(60%),伤残10例(29%),死亡4例(11%)。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加血管通道的建立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防止缺血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2007年09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中等量脑出血

    何远宏;晁志文;张敏;朱迎慧;刘柳;牛延良;王鹏;张卫东;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中等量(30~40ml)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即内科保守组(Ⅰ组)与微创术治疗组(Ⅱ组),比较2组病人的病死率和存活病人14d、28d斯堪的纳维亚卒中评分量表(SSS)得分及90d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价得分情况。结果76例病人入选,Ⅰ组40例,Ⅱ组36例;2组治疗前在年龄、出血量、哥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SSS评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在病死率、14d与28dSSS评分、90d的Barthel指数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Ⅱ组病死率低,SSS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Ⅰ组,Ⅱ组死因中60%为再出血。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脑出血较内科保守疗法更能降低病死率,对神经功能恢复及提高ADL有较好的疗效,再出血是影响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

    2007年09期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蛛网膜下腔移植骨髓基质干细胞治疗大鼠脊髓损伤模型Fas、Fas-L表达变化

    李进领;周崇臣;杨晓华;李明;

    目的通过蛛网膜下腔移植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治疗大鼠脊髓挫伤模型,观察凋亡因子Fas和Fas-L在移植后不同时点的变化情况,为骨髓基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及机制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1)成年健康SD雌鼠66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成11组,每组6只,即空白对照组、损伤对照组、细胞移植治疗组(后2组再分为术后1、3、7、14、21d组)。(2)在手术前、后对大鼠进行BBB评分和爬网格试验。术后第2d移植MSCs。之后,制作15~20μm厚的连续冰冻切片,间隔取片进行荧光细胞观察及Fas和Fas-L抗体免疫组织化学ABC染色。并在光学显微镜下对脊髓灰质前角进行阳性细胞计数,用图文分析系统检测Fas和Fas-L免疫阳性反应物的平均灰度值。应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组间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单因素方差分析、q检验。结果3组脊髓组织中均可见Fas和Fas-L阳性细胞。损伤对照组和细胞移植治疗组Fas和Fas-L阳性细胞数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d组就出现表达,持续到14d组,21d组表达接近正常对照组,高峰出现在7d。21d接近正常对照组。损伤对照组与细胞移植治疗组相比较,阳性细胞数在7d、14d组出现差异(P<0.05)细胞移植治疗组Fas和Fas-L1、3、7d组灰度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与损伤对照组相比细胞移植治疗组7、14d组Fas、Fas-L阳性细胞数下降,灰度值升高,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移植骨髓基质干细胞下凋7d及14d组Fas、Fas-L的表达。

    2007年09期 54-57+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4K]
  • 脑血管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

    吴文斌;吴景芬;胡长林;

    2007年09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OCSP分型结合NSE检测在脑梗死急性期的意义

    王琰萍;张晓玲;黄俊军;朱敏初;王莺;

    2007年09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微创术抢救危重脑出血时机的分析

    魏琰;

    2007年09期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桥小脑角区肿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探讨

    郭金满;易书贵;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肿瘤显微手术治疗情况。方法对62例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CPA区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患者病例中全切50例(占80.6%),次全切6例,肿瘤全切术中面神经保留38例,术后吞咽困难15例,面神经瘫28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显微手术切除是CPA区肿瘤治疗的最有效的方法,掌握全面的解剖知识和熟练的手术技巧,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良好的肿瘤显露,成功的肿瘤切除及术后并发症的及时处理是显微外科治疗的关键。

    2007年09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脑梗死专题研究

  • 糖尿病对脑梗死影响的临床探讨

    袁栋才;魏琰;张俊领;史志勤;王红梅;郗红艳;朱建国;

    目的研究糖尿病对脑梗死的影响。方法对2005-06~2006-06初次患脑梗死住院患者,分别在入院第1d、14d和90d时,观察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死面积、治疗效果和预后。并将其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比较2组的差异,从临床角度研究糖尿病对脑梗死的影响。结果糖尿病组脑梗死患者,在发病第1d、治疗第14d及90d后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重,脑梗死面积大,治疗效果差,和非糖尿病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糖尿病是脑梗死重要的危险因素,影响着脑梗死的症状、梗死面积、治疗效果和预后,因此认真防治糖尿病是降低脑梗死致残率、改善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

    2007年09期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分水岭梗死的临床分析

    习予祥;秦玉瀚;冯树贵;

    2007年09期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脑梗死急性期脑电图检查的价值分析

    张瑾;康素玲;王胜文;

    目的探讨脑电图对脑梗死急性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8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脑电图、脑电地形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头颅CT作对比研究。结果脑梗死急性期(≤72h)脑电图异常率为88.3%,功率谱分析显示患侧α频段功率值降低,慢波频段功率值增高,CT异常率为59.4%。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定侧与CT基本相符。结论脑电图反映脑功能活动,对皮质缺血非常敏感,对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优于CT。

    2007年09期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王青;马聪敏;刘倩玲;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照组34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14d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2组间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其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更加显著,且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特征,拮抗血小板的聚集,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

    2007年09期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脑梗死急性期高血糖症的干预思考

    宋汉秋;

    2007年09期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儿童脑梗死30例临床分析

    浮纪玲;贾新丽;王瑞芳;

    2007年09期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60例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的疗效观察

    孙海江;王建祯;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动脉内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2002-01~2005-06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男34例,年龄39~70岁,平均54岁。采用超选择性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方法,起病距溶栓的时间为6h以内。尿激酶以1万~1.2万U/min持续泵入,总量为50万~130万U,平均70万U。结果临床症状完全恢复正常或明显好转47例,并发脑出血7例,消化道出血9例。结论动脉内接触性溶栓,可使血栓局部迅速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疗效好,见效快,用药总量小,并发症少。

    2007年09期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颈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探讨

    方宁静;

    2007年09期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貌似半球病变脑桥腔隙性梗死13例临床分析

    万淑英;张芳;胡漪玲;

    2007年09期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青年脑梗死62例临床分析

    顾杰;李秀杰;

    2007年09期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巴曲酶与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

    吴惠民;

    目的观察东菱迪夫(巴曲酶)治疗脑血栓的疗效。方法128例急性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在发病后6~72h内给药,评价比较巴曲酶与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血栓的疗效。结果巴曲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奥扎格雷钠组(P<0.01)。结论巴曲酶治疗急性脑血栓疗效优于奥扎格雷钠。

    2007年09期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程乾;牛亚飞;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按急性脑梗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静滴,2次/d,共14d)治疗。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均进行监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组总有效率91.4%,显效率82.9%,其中基本痊愈19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3例,无变化1例,恶化1例,无死亡。对照组总有效率71.4%。显效率60%,其中基本痊愈11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4例,无变化5例,恶化2例,死亡3例,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2007年09期 7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诊治体验

  • 44例丘脑出血预后分析

    韩瑛;张颖琪;吴晓华;

    目的探讨影响丘脑出血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44例丘脑出血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预后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4例丘脑出血患者中,高龄(年龄>60岁)、意识障碍重(GCS<8)、血压高(MAP>145mmHg)、血肿大(≥30ml)及血肿破入脑室的病死率高。结论丘脑出血的近期预后与年龄、血压、意识情况、出血量及血肿是否破入脑室有关。

    2007年09期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脑出血急性期病情恶化128例临床分析

    翁建龙;邹骁华;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病情恶化的发生率、影响因素、防治和预后。方法回顾413例脑出血患者的头颅CT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病情恶化发生率30.99%,发生在24h内60.52%,发生原因与基础疾病、继续出血、脑水肿、并发症等有关,继续出血患者病死率高。结论基础疾病、继续出血、脑水肿、并发症是导致病情加重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2007年09期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超早期外科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尼占洪;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超早期外科治疗。方法分析我院收治17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方式选择。结果本组172例,按GOS预后评分法评价:恢复良好98例,中残32例,重残18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19例。结论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根据患者自身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可以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2007年09期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丘脑出血破入脑室与无动性缄默症3例分析

    邓文;

    目的通过临床实践与回顾总结丘脑出血(intraventricuiar hemorrhage,IVH)破入脑室系统与无动性缄默症(akinetic matism)机制,注意与去皮质综合征(decorticate syndrome)和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的鉴别,更好的指导抢救用药。方法回顾总结临床资料相关症状与体征。结果无动性缄默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醒状昏迷,与丘脑及丘脑邻近部位病变,上下行纤维传导被阻断有关。结论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出现无动性缄默症,应进行脑卒中单元特殊治疗,积极降颅压、脱水、利尿、止血、保脑、促醒、预防各种并发症及必要时行脑窒穿刺引流术等治疗,有助于降低病死率。

    2007年09期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围术期并发脑卒中12例分析

    李海朝;李晨辉;

    目的回顾性总结我院1995-12~2006-0525000例全麻后出现12例脑卒中病人进行原因分析。方法对全麻后意识恢复障碍病人,首先排除麻醉药的残留反应。用纳洛酮对抗镇痛药,毒扁豆碱对抗阿托品作用,氟马西尼对抗地西泮作用。其次,查血气、血糖及电解质,最后查瞳孔。CT诊断肢体活动情况。结果诊断脑卒中12例,其中脑出血2例,脑梗死10例,其年龄55~86岁。术前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史。结论围术期脑卒中发生原因与术前年龄大、高血糖、高血压有关,与术中血压波动大脑灌注压改变有关。

    2007年09期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中枢神经性狼疮的临床观察

    娄淑敏;陈改玲;毛鑫;何丽君;

    2007年09期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50例临床分析

    冯树贵;黄明军;秦玉瀚;李晖;代明安;习予祥;李崇祎;

    目的分析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50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39例经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一经确诊,积液量>30ml的应积极采取外科干预手段,尤其是临床症状持续加重的患者。

    2007年09期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肝性脑病患者放弃治疗的临床决策分析

    酒金霞;

    目的本文对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出现肝性脑病时放弃治疗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和医患关系提供合理的措施。方法收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8例乙肝或丙肝肝硬化患者和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肝性脑病后选择放弃治疗。对放弃治疗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导临床治疗,协调医患关系。结果对28例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肝性脑病出现后放弃治疗原因分析,经济原因占57.1%(16/28),家属主动放弃占35.7%(10/28),个人信仰和土葬习惯占7.2%(2/28)。对放弃治疗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临床决策。结论肝性脑病是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但临床上选择放弃治疗应慎重对待,医生应做出正确判断,与患方进行必要的沟通,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2007年09期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分析

    王大模;陈忠伦;文世全;苏牟萧;

    目的分析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及脑脊液改变特点。方法对2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病人均有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阳性。突出特点是颅内压力显著增高,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1例在入院后首次检查发现新型隐球菌,另1例反复多次检查才发现新型隐球菌。死亡1例,痊愈1例。结论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除脑膜炎的表现外,突出特点是颅内压力显著增高,脑脊液墨汁染色查见新型隐球菌是确诊的依据,但需多次检查才能发现新型隐球菌,导致诊断困难,不能及时抗真菌治疗,本病预后差,病死率高。

    2007年09期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发作38例分析

    李志伟;杨守芳;

    目的探讨SAH继发癫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经CT及腰穿证实的234例SAH患者中38例继发癫发作的临床资料。结果SAH继发癫的发病率为16%,以大发作多见,少数为局限性或精神运动性发作;早发型癫发生率为84%,其中以癫为首发症状者47%,仅临时用过抗癫药;迟发型癫发生率为16%,需长期服抗癫药。结论SAH较易继发癫,且与出血量及出血部位密切相关;早期发作较易控制,晚期发作较难控制,需长期服用抗癫药。

    2007年09期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中、重型脑外伤后脑积水26例临床分析

    刘超;黄万振;崔葆;

    目的探讨中、重型脑外伤后脑积水的诊断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2002~2006年26例脑外伤后脑积水临床资料。结果25例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例放弃治疗);术后大部分病例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均得到改善。结论中、重型颅脑外伤后脑积水是造成颅脑外伤后患者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正确诊断及治疗,可降低重型脑外伤的死残率,改善预后。

    2007年09期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心理支持干预效果分析

    田加珍;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46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分别采用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治疗组,n=25)和单纯用药物治疗(对照组,n=21),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因子分降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疗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有治疗作用。

    2007年09期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多发性硬化5例诊治随访分析

    王文栋;孔玉霞;杨少锋;车小宝;

    2007年09期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凯时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5例

    王祖峰;

    目的对凯时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方法将70例椎基地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右旋糖酐40氯化钠注射液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凯时注射液静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有效率和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凯时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显著疗效,是治疗该病的较理想药物,值得进一步观察。

    2007年09期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6例临床分析

    琚冬梅;孙巧丽;朱继人;范波胜;汤永新;

    2007年09期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帕金森病32例诊治体会

    陈敬;

    2007年09期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脑干出血26例临床分析

    闫瑞民;张自富;范波胜;

    2007年09期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中西结合治疗银环蛇伤87例

    胡协心;

    2007年09期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医疗技术

用药与体验

  • β-1a干扰素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临床观察

    王爱平;

    目的探讨β-1a干扰素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54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β-1a干扰素治疗组或安慰剂组,治疗组每次皮下注射β-1a干扰素20mg,每周3次,维持2年。用药患者在最初6个月中每月作1次神经系统检查,之后每3个月查1次。所有病人每年做2次MRI检查,并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β-1a干扰素治疗的病人第1年和第2年的复发率比安慰剂组有明显降低(治疗组平均每人1.62次,安慰剂组2.78次);复发危险性减低27%;首次复发时间推迟3个月(20mg组),并且无复发的病人比例大大提高(P<0.05)。治疗组病人注射部位的局部反应很常见,但大多轻微。结论在降低复发率、减轻残障程度和改善MRI病灶等方面,用皮下β-1a干扰素治疗多发性硬化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

    2007年09期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灯盏细辛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常乐军;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联合甲钴胺(弥可保)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用灯盏细辛4支加入NS250ml,ivgtt,qd+甲钴胺片500μg,tid,口服。对照组43例,单用甲钴胺500μg,tid,口服,2组疗程均30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对照组有效率60.4%,2组疗效和症状恢复正常的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灯盏细辛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疗效可靠。

    2007年09期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博乐欣与罗拉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观察

    杨丽芬;梅映台;丁卫春;张静;

    2007年09期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尼莫通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潘瑞明;

    目的探讨尼莫通治疗蛛网膜下腔后引起脑血管痉挛的方法和护理。方法将7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通过微泵注入尼莫通防治脑血管痉挛的观察。结果73例病人脑血管痉挛症状改善,头痛缓解。采用深静脉注射的病人无发生静脉炎,采用周围静脉注射的病人均发生静脉炎。结论尼莫通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能解除脑血管痉挛、明显降低患者的缺血性神经损伤及病死率,有临床应用价值。

    2007年09期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得宝松预防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杨建峰;

    目的观察得宝松预防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带状疱疹病例146例,实验组90例,除常规治疗方法外,于患者入院后3d内加用得宝松肌注1ml1次;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口服阿昔洛韦0.2g,5次/d,用至疱疹消退,消炎痛25mg,维生素B120mg,3次/d,口服,用至疱疹消退。结果实验组的止疱时间、疼痛减轻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尤其PHN的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应用得宝松可减少老年患者PHN的发生率。

    2007年09期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38例疗效观察

    庞超;

    2007年09期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中医中药

综述与讲座

误诊误治分析

护理体验

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