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创办日期:1998年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刊   期:月刊
电话:0371-60100422 63321039
Email : bjb@cn-shenjing.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381/R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110

 

论著

  • 脑出血灶周水肿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蒋中凤;王东生;许晓辉;王为民;上官稳;李卫新;许红霞;王化贤;吕建周;张金躯;

    目的从临床角度探讨一般因素与灶周水肿的相关性。方法对80例符合标准的脑出血患者在入院时和发病后24h、72h、7d、14d分别进行神功能评分、头颅CT扫描,测量血肿、水肿体积,设置变量,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血肿大小、发病后持续的时间、出血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高血压均对脑出血后灶周水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肿大小、高血压的程度与灶周水肿呈正相关。灶周水肿在发病后缓慢增加,至72h到峰顶,此后开始缓慢下降。结论脑出血后灶周水肿与多种因素有关,早期应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无高血压史及血压增高程度、病程长短、血肿大小及部位等因素判断灶周水肿情况,选择防治脑水肿的手段及方法,同时注意脑水肿发生的高峰时间段。

    2009年19期 v.12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急性腔隙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研究

    谢峥;黄丽娜;连立飞;高秀菊;刚光霞;沈瑞乐;

    目的研究初次发病的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选取首次发病、病程<2周的LI患者,发病72h内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对LI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60例患者中21例(35%)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I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出现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有关(P<0.05)。结论首次发病的LI常可出现认知功能障碍,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HHcy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密切。

    2009年19期 v.12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 DWI成像预测低血糖脑病的结局

    连立飞;李杜娟;黄丽娜;倪莉;孙聚葆;王德清;

    目的探讨低血糖脑病DWI成像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严重低血糖患者的临床和磁共振资料。结果低血糖脑损害有高度的区域选择性,主要侵犯海马、大脑皮质、基底节区和胼胝体。MRI有特异性,表现为等或稍长T1、长T2异常信号,DWI呈高信号,部分病变可逆。结论低血糖脑损害有很强的区域选择性。DWI像发现病变更早更敏感,对预后很有帮助。弥漫侵犯大脑皮质和(或)基底节区患者多预后差。

    2009年19期 v.12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K]
  •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张为;周博峰;吕泽平;韦奇;周宏;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银杏达莫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on protein,hs-CRP)水平的变化及对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探讨银杏达莫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银杏达莫(40例)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溶于生理盐水250ml静滴,对照组(40例)给予丹参粉针400mg溶于生理盐250ml静滴,1次/d。连用15d。于治疗前后分别应用放射免疫比浊法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7d、15d的血清hs-CRP水平变化,且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2组hs-CRP水平在梗死后7d最高,随后逐渐降低。治疗组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及15d治疗组hs-CRP水平神经功能缺损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银杏达莫可降低患者血清hs-CRP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缺损的神经功能。通过降低血清hs-CRP水平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2009年19期 v.12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张云峰;白树风;

    目的观察血压昼夜节律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以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8-09~2009-03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发病24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103例,依病情变化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并选取本院门诊无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压昼夜节律的特征。结果进展性脑梗死38例,发生率为36.9%,进展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者占92.1%,血压形态以反杓形和非杓形为主,非进展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者占72.3%,血压形态以非杓形为主,对照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占23.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可初步作为预测脑梗死进展的筛选指标。由于影响血压昼夜节律的因素较多,可进一步作多因素、大样本的分析。

    2009年19期 v.12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 影像导向立体定向开颅切除颅内小病灶病变

    李玉斌;冯继;刘兰祥;周益民;王占秋;杨大为;李宝龙;张海垠;杨丽敏;

    目的探讨影像导向立体定向开颅切除颅内小病灶病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应用。方法结合CT/MRI,在立体定向仪及手术计划系统指导下,对19例直径0.8~3.5cm的颅内病变进行显微手术切除。结果所有病灶均定位精确,一次手术切除,无死亡病例。病变性质:胶质瘤9例,转移瘤3例,脑囊虫3例,脑脓肿2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结论影像导向立体定向开颅切除颅内小病灶病变是一种定位精确、侵袭性小、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2009年19期 v.12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梨状肌大转子止点封闭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

    魏美钢;

    目的探讨梨状肌大转子止点封闭法对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2001—2007年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患者59例,男34例,41侧,女25例,28侧,年龄22~68岁;应用梨状肌大转子止点封闭法进行治疗,经6个月~4年随访,依据陈德松腰腿痛疗效判定标准评定梨状肌大转子止点封闭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疗效。结果临床疗效优36例,良15例,改善8例,无坐骨神经损伤患者。结论梨状肌大转子止点封闭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临床效果优良。

    2009年19期 v.12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维生素B_(12)与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门超;

    目的观察维生素B12、丁咯地尔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症状缓解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116例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维生素B12、丁咯地尔和前列腺素E1静滴,给药前及给药2周后观察症状缓解情况和四肢神经传导速度。结果给药2周后,对照组各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增快(P<0.01),治疗组各神经传导速度亦增快(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为89.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B12、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09年19期 v.12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潜伏引流管法预防颅内感染的分析

    肖志强;

    目的探讨潜伏引流管法预防颅内感染的疗效。方法将93例脑室外引流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1例行直接锥颅,对照组42例行潜伏引流管法锥颅。结果治疗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潜伏引流管法可有效降低脑室外引流的感染率。

    2009年19期 v.12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腺苷钴胺治疗多发性神经病43例疗效观察

    唐月学;曾志;向大军;

    目的观察腺苷钴胺联合维生素B1治疗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多发性神经病患者采用腺苷钴胺1mg及维生素B1100mg联合肌内注射,疗程20~60d。结果43例多发性神经病治愈39例,好转4例。结论腺苷钴胺联合维生素B1治疗多发性神经病疗效显著。

    2009年19期 v.12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ABCD评分系统预测TIA短期内进展至脑梗死的价值探讨

    袁伟红;

    目的探讨采用ABCD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方法按照Rothwell对TIA的ABCD评分标准,测定77例TIA患者的评分和观察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评分0分的TIA患者有3例,脑梗死的发生率为0;1~2分的TIA患者23例,脑梗死发生率17.4%;评分3~4分的TIA患者36例,脑梗死的发生率27.8%;评分5分的TIA患者8例,脑梗死发生率为37.5%;评分6分的TIA患者7例,脑梗死发生率85.7%。年龄>60岁,血压140/90mmHg,偏瘫伴口齿含糊,症状持续时间>60min的患者中脑梗死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TIA患者的ABCD评分值与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相关,分值越高,发生率越高;反之,分值越低,发生率越低;Rothwell的ABCD评分标准是临床上预测TIA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一种快速、简便和比较有效的方法。

    2009年19期 v.12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大面积脑梗死94例临床分析

    刘持善;孙士营;孙颖;刁蔚华;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住院经治的94例大面积脑梗死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B、C 3组,A组54例内科保守治疗,B组16例溶栓治疗,C组24例在A组的基础上给予去颅骨瓣减压。根据有无梗死后出血再分为出血性梗死组(20例)和非出血性梗死组(74例)。对各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A、B、C 3组病死率分别为54.41%、18.75%和29.17%,A组与B组比较,P<0.01;A组与C组、B组与C组比较均为P>0.05;A、B、C 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20.37%、56.25%和48.83%,A组与B组比较,P<0.025;A组与C组比较P<0.05,B组与C组比较P>0.05;A、B、C 3组的基本治愈率分别为0、25%、0,A组与B组比较,P<0.005,B组与C组比较P<0.05。出血性脑梗死和非出血性脑梗死病死率分别为55%、40.54%,总有效率分别为25%、35.14%,二者比较,P>0.05。结论溶栓治疗及去颅骨瓣减压术与内科保守治疗相比均能降低病死率,仅有溶栓治疗方能提高基本治愈率,降低致残率;梗死后出血对大面积脑梗死的预后影响不大。

    2009年19期 v.12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钱立峰;李臻;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s,CCF)的介入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以眼部症状在眼科首诊、经介入治疗的17例CCF患者临床资料,全部经DSA进一步确诊和治疗。其中15例有明确外伤史,2例为自发性CCF。1例双侧病变,经动脉途径以可脱球囊进行栓塞,行颈内动脉闭塞者2例(2/17),部分病例经颈外动脉、经岩下窦或眼静脉以微弹簧圈填塞海绵窦。结果单纯以可脱球囊栓塞瘘口、保持颈内动脉通畅者13例;闭塞颈内动脉者2例;1例为硬脑膜动静脉瘘(海绵窦型),行眼静脉切开暴露,经眼静脉途径填塞弹簧圈栓塞瘘口;1例经岩上窦栓塞瘘口。所有患者术后症状消失,无脑缺血、异位栓塞等并发症。结论可脱球囊栓塞是治疗CCF最有效的方法,但存在一定的复发率和颈内动脉闭塞率。配合微弹簧圈可提高复杂CCF的治愈率。

    2009年19期 v.12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 多发性硬化临床特征分析及治疗

    杜正银;江波;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2例M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MS好发于青年女性(29例),常见症状为肢体无力(29例)、视力障碍(22例)和感觉障碍(21例)。病变累及大脑半球30例,视神经28例,脊髓23例,脑干9例,小脑4例,所有病例MRI检查均有阳性改变,CSF检查IgG鞘内合成率阳性16例,寡克隆区带阳性19例,抗髓鞘碱性蛋白(MBP)抗体阳性15例。视觉诱发电位(VEP)异常28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阳性16例,体感诱发电位(SEP)异常20例,急性期甲强龙冲击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改善,缓慢激素减量及小剂量激素长期维持治疗,随访至2008-01仅有7例复发。结论结合临床特点、MRI、脑脊液免疫学、诱发电位检查能明显提高临床确诊率。急性期甲强龙冲击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急性期病程,缓慢激素减量及小剂量激素长期维持可能有助于降低复发率。

    2009年19期 v.12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降纤酶-低分子量肝素钙序贯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祁智慧;张杰;孙俊;李欣吉;

    目的探讨降纤酶-低分子量肝素钙序贯疗法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01~2008-08邹平县人民医院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血栓通20ml+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常规治疗2周。治疗组用降纤酶10U+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连用3d;低分子量肝素钙6150U(第4天开始),脐周皮下注射,2次/d,共2周。2组其他治疗基本相同。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凝变化等。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等级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纤维蛋白原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基本无变化。2组均未发生梗死后出血或其他出血并发症。结论降纤酶-低分子量肝素钙序贯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能有效控制梗死进展或防止再梗死,安全,无出血并发症。两药联合,从不同环节阻断脑梗死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缩小梗死面积,最大限度保护脑组织,免于缺血缺氧损害。与溶栓相比,治疗时间窗宽,应用方便,价格低廉,疗效肯定、安全。

    2009年19期 v.12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探讨

    朱晓临;李保国;任琳;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病变与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对1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浆Hcy水平测定,根据血管动脉硬化程度分组,比较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Hcy水平,对部分高Hcy水平患者给予维生素B12、叶酸治疗1个月后,观察Hcy水平的变化。结果随着动脉硬化程度的加重,Hcy水平明显增高,补充维生素B12、叶酸可明显降低Hcy水平。结论Hcy水平升高与脑梗死的发生及颈动脉硬化程度有一定关系,补充维生素B12、叶酸可明显降低Hcy水平,维生素B12、叶酸的缺乏可能是导致Hcy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

    2009年19期 v.12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张家林;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用丹红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1次/d;对照组应用长春西汀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1次/d。2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9%,对照组为65.6%;2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红注射夜可改善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

    2009年19期 v.12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纳洛酮对脑出血患者意识障碍和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李淑萍;齐照明;李淑敏;

    目的探讨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对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脑出血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纳洛酮组)100例与对照组(一般治疗组)100例。2组均采用吸氧、脱水、控制血压和血糖、止血、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护脑,同时给予预防上消化道出血及各种感染等一般治疗。观察组另加纳络酮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意识障碍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肢体功能恢复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8%,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意识障碍疗效显著,起效快,可以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病死率低,且不良反应小,为治疗脑出血意识障碍的有效药物之一。

    2009年19期 v.12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

    邬俊福;

    目的观察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4例PSD患者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42例,应用舍曲林治疗;对照组42例,应用阿米替林治疗;疗程均为6周。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病情严重程度量表(CGI-SI)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2组总体疗效相当(P>0.05),但舍曲林起效快,不良反应较轻。结论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2009年19期 v.12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C反应蛋白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意义

    吕芳;仲铨维;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缺血性卒中的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12例缺血性卒中患者按照梗死面积、病情、预后进行分组并检测血清CRP水平。结果大灶脑梗死组CRP水平显著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P<0.01),重型组的CRP水平明显高于中型、轻型患者(P<0.01),CRP水平异常组的神经功能恢复较正常组差,病死率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CRP水平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判断病情及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2009年19期 v.12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张燕平;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脑梗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20μg,im,qd,4周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为(8.37±5.68)分;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NDS为(12.81±6.78)分。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能有效减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物。

    2009年19期 v.12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我院住院患者用药状况研究

    陈文娟;

    目的研究住院患者的药物利用情况和药品费用。方法对2007-10~2008-03我院出院的1324例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和住院期间的药品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24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共使用药物9010种,人均用药6.8种,使用最多的药物分别是抗感染药物、抗肿瘤药物、血液系统用药和消化系统药物。给药方式以口服和注射给药为主,其中注射药品的消耗金额占药品总金额的90%。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用药金额平均为7234元。结论住院患者的用药品种数较多,药品费用负担较重。减少用药品种、采取口服用药方式、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可望促进药物利用水平的提高,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2009年19期 v.12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诊治体验

用药与体验

  • 茴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许树兰;

    目的探讨茴拉西坦在治疗血管性痴呆中的作用。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给于茴拉西坦胶囊0.2g/次,3次/d口服。同时每日给于血栓通针0.3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mg;对照组选用血栓通针0.3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mg。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后MMSE积分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χ=15.34,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MMSE积分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t=4.35,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茴拉西坦对血管性痴呆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2009年19期 v.12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常胜军;

    目的评价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α-硫辛酸600mg静滴治疗2周,对照组甲钴铵1000μg/d静滴,治疗2周。结果经过2周治疗后,治疗组显效36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85.0%;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55.0%,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

    2009年19期 v.12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探讨

    张胜安;张磊;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8h内进展性脑梗死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5例,依达拉奉30mg静滴,2次/d,加用舒血宁20ml静滴1次/d,14d为一疗程。对照组15例,常规抗血小板凝聚、脱水降颅压改善循环,纠正电解质紊乱,防感染及并发症,14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2009年19期 v.12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α-硫辛酸联合葛根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朱首领;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葛根素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49例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α-硫辛酸联合葛根素治疗组和葛根素对照组,疗程2周,比较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等指标的变化。结果α-硫辛酸联合葛根素治疗组和葛根素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4%和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葛根素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

    2009年19期 v.12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评价

    师俊萍;

    目的评价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中药改善微循环等,治疗组同时给予长春西汀2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疗程14d。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临床效疗评定。结果经长春西汀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长春西汀可以改善脑血液循环,促进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疗效确切。

    2009年19期 v.12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贝那普利联合胺碘酮对特发性房颤转复窦律后的维持作用

    杨琴;

    目的研究贝那普利与胺碘酮在心房颤动患者转复后窦律维持的疗效观察。方法对80例心房颤动患者服用胺碘酮转复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贝那普利和胺碘酮,对照组单用胺碘酮治疗,6、12个月后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2个月治疗组窦律维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胺碘酮可明显提高房颤转复后窦律维持的疗效。

    2009年19期 v.12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40例临床观察

    崔建仕;

    2009年19期 v.12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60例疗效观察

    许东梅;张燕柳;马新乔;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将V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养血清脑颗粒,对照组采用脑复康片。2组病人在治疗前后分别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进行认知功能评价,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进行日常行为能力评价。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认知、行为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对VD患者认知、行为能力有明显改善作用。

    2009年19期 v.12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奥拉西坦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观察

    王冰;张芳;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注射液对脑梗死后遗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500mg静滴,1次/d;阿司匹林100mg,1次/d,口服,疗程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注射液4g,1次/d,疗程4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SF-36测评。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高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SF-36评分,各维度的平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宜推广应用。

    2009年19期 v.12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注射用尼麦角林在改善脑功能治疗中的不良反应观察

    宋艳秋;孔静波;王晓玲;

    2009年19期 v.12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医疗技术

综述与讲座

病例报告

护理体验

  • Onyx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王福利;

    目的探讨Onyx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方法采用Onyx栓塞治疗18例脑动静脉畸形。结果18例栓塞治疗后,畸形血管团完全或近全栓塞12例,部分栓塞6例(其中5例明显缩小达到可行伽玛刀治疗程度),术中1例出现少量出血,无1例死亡和粘管。结论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是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治疗取得理想疗效的关键,加强术中、术后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09年19期 v.12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脑卒中偏瘫恢复期病人康复指导与护理

    翟梅兰;闫淑霞;杨红丽;

    目的评价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实施康复指导的效果,探讨康复训练对脑卒中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60例脑卒中恢复期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病人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由医师、护士、理疗师组成的健康教育小组,开展讲课、咨询和功能康复训练示范。每天督促进行康复训练,包括常规患肢各关节的按摩和被动运动,床边坐位平衡训练,步行和上下阶梯训练等。结果经康复训练病人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指导可降低偏瘫病人肢体残疾程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2009年19期 v.12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导乐陪伴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

    谈昌芸;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导乐陪伴分娩产妇320例为试验组,常规自然分娩产妇300例为对照组,以2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情况,新生儿情况,产妇对助产士的满意度为观察指标,评价2组产程质量。结果观察组产程时间缩短,产后出血情况减少,产时并发症减少,产妇对助产士的满意率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导乐陪伴分娩对提高产程质量起到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2009年19期 v.12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心理行为干预对精神科护士心理状态的影响

    阚瑞云;

    2009年19期 v.12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舒适护理在老年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王运茹;王小井;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老年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0例老年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观察研究,统计2组住院期间腰酸背痛、失眠、排尿困难、烦躁、穿刺点出血的发生率。结果相对于常规护理,采取舒适护理后,可明显减少心肌梗死介入手术后患者腰酸背痛(P<0.105)、失眠(P<0.105)、排尿困难(P<0.105)、烦躁(P<0.105),穿刺点出血(P<0.105)。结论老年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实行舒适护理,可减少并发症,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的康复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2009年19期 v.12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临床护士压力源分析及对策

    王玉勤;

    2009年19期 v.12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干预

    陈静波;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6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术后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对本组60例脑出血术后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其中2例死亡,58例恢复日常生活能力,生活基本自理。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患者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2009年19期 v.12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原发性脑干损伤的观察及护理

    杨晓燕;连和勤;

    2009年19期 v.12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鼻内镜术后患者未坚持复查的原因及对策

    张华竹;

    目的了解鼻内镜术后患者未坚持复查的原因,采取的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本科鼻内镜术后未定期复查的158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患者不复查,原因是对该病相关知识认识不足,思想上未引起足够重视,其次因复查时疼痛、不适造成紧张恐惧心理及较高的复查费用。结论鼻内镜术后护士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出院及心理指导,可促使患者定期复查,及时清除术腔病变组织,提高疗效,预防复发。

    2009年19期 v.12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气管异物取出术300例术中体位配合体会

    张彦平;朱淑萍;

    目的总结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与术者的配合体会,改进术者与配合者的姿势和体位,提高小儿气管异物取出的速度和成功率。方法按急诊手术的准备及配合方法,重点改进术者及配合者的姿势和体位:在取异物过程中术者坐在高低合适的脚凳上,使姿势平稳,护士双脚下放一个高低合适脚凳,双手托住患儿头部,双肘支放在双腿上。在取异物的过程中,护士要观察术者持镜的动作、方向,随时调整患儿头部的高低,左右的位置。结果300例气管异物顺利取出,手术时间短,无并发症。结论本方法可用于小儿气管内异物取出,能随时调整患儿头的位置,使之与气管镜处于最佳水平状态,提高镜下异物取出的成功率。

    2009年19期 v.12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静脉留置针在PCI术后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

    赫金平;谢静;丁琼洁;

    2009年19期 v.12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脊柱骨折病人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李新荣;

    目的总结脊柱骨折病人非手术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将2007-01~2008-05非手术治疗286例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分析。结果286例患者无一例因护理不当而造成继发性损伤和并发症的出现。结论正确评估病人、密切观察、熟练操作是预防继发损伤和并发症的核心所在。

    2009年19期 v.12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自然通风改善冬季北方地区医院病房空气质量

    柴雪艳;范丹;

    目的分析自然通风能有效的改善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医院病房空气质量。方法通过对同样大面积、每间病房同样多的病人的多间病房进行通风前后检测。结果通风后比通风前空气中的细菌数、相对湿度都有改善。结论自然通风能明显改善冬季北方地区医院病房空气质量,同时也能减少病人院内感染的机会。

    2009年19期 v.12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48例精神病住院患者自杀相关因素分析

    郭巧莉;周莉萍;李娟;

    目的通过分析精神科住院患者的自杀资料,探讨自杀的原因。方法回顾性调查48例住院期间自杀的精神病患者的病例,对引起自杀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8例自杀患者中女26例,男22例,自杀原因以精神症状、情感障碍、自杀前的不良生活事件为主,分别占自杀原因的42%、29%、13%;常见的自杀方式为自缢16例(33%),过量服药12例(25%),吞食异物8例(17%);春季自杀24例(13%),秋季15例(31%)。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2009年19期 v.12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

    杜丽萍;

    2009年19期 v.12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