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创办日期:1998年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刊   期:月刊
电话:0371-60100422 63321039
Email : bjb@cn-shenjing.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381/R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110

 

论著

  • 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比较

    黄毅;陈晓雷;黄建荣;黄纯真;

    目的比较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疗效与特点。方法收集80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肿清除量、术后颅内感染、术后6个月GOS等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案分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组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组,以第6个月GOS评分作为预后指标。采用SPSS13.0软件,比较2组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血肿清除率及其GOS预后评分的差别,比较手术疗效。结果神经内镜组手术时间上平均(1.5±0.8)h,开颅组平均值为(3.5±1.1)h(P<0.05);神经内镜组术中出血量平均(40.0±19.7)mL,开颅组平均(400.6±130.2)mL(P<0.05);神经内镜组血肿清除率平均(92.6±9.4)%,开颅组平均(73.1±21.1)%(P<0.05);术后颅内感染神经内镜组0例,开颅组3例(P<0.05);随访6个月神经内镜组恢复良好18例,轻度残疾26例,重度残疾3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1例。开颅组恢复良好6例,轻度残疾9例,重度残疾6例,植物状态4例,死亡1例,神经内镜组预后优于开颅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微创、快速、高效、医疗成本低,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术方法。

    2014年10期 v.17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 3D-CTA在颅内动脉瘤早期手术中的应用

    谢飞;陈志远;马青松;

    目的探讨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早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纳入2008-10—2012-10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40例,均行3D-CTA和DSA检查获取CT三维图像,对颅内动脉显示情况、动脉瘤检出个数及其动脉瘤颈与载瘤血管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D-CTA图像清晰可见颅内动脉主干及分支,与DSA图像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动脉瘤最大病灶者直径16.5mm,最小病灶者直径1.1mm。40例患者中共检查出动脉瘤48个,其中33例为单发,7例为多发。3D-CTA方法检查出动脉瘤42个,DSA方法检查出动脉瘤45个,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CTA更能清晰显示载瘤血管与动脉瘤颈形态的三维立体结构,同时,清晰显示周围颅底骨质与动脉瘤体的三维立体关系。结论 3D-TCA可有效应用于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瘤,准确有效地评价颅内动脉瘤形态,作为影像学检查的常规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2014年10期 v.17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 川芎嗪联合尼莫地平防治破裂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

    高天;杜世伟;田荣;白志峰;汪晶;朱海波;杨杨;张隆辉;毛更生;

    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尼莫地平防治破裂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2-06武警总医院神经血管外科介入栓塞的35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根据术后采用川芎嗪联合尼莫地平或单独采用尼莫地平防治脑血管痉挛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治疗组20例,对照组15例,观察血管痉挛、迟发脑梗死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2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及迟发脑梗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3个月预后良好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川芎嗪联合尼莫地平防治破裂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可作为预防破裂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联合方案。

    2014年10期 v.17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普瑞巴林联合阿米替林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观察

    叶海霞;李世林;

    目的评价普瑞巴林联合阿米替林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病例对照研究,将66例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普瑞巴林75mg,2次/d+阿米替林25mg;对照组予卡马西平0.1g,2次/d。疗程共2周。采用数字分级量表(NRS)评价基线及第2周时疼痛强度并据此判定总体疗效,采用睡眠干扰评分评价疼痛对睡眠的干扰,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情绪评定,同时观察普瑞巴林的不良反应。结果 66例患者均完成全程研究,经2周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9%、63.6%,2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疼痛评分由7.5±1.4下降至2周时的3.8±1.6,下降了49.3%;睡眠干扰评分、汉密尔顿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66例患者中7例发生不良事件,症状的程度均较轻,且为一过性。无1例因严重并发症而退出本研究。结论普瑞巴林联合阿米替林能有效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以及相关的睡眠及情绪障碍,且耐受性良好。

    2014年10期 v.17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 早期康复干预对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

    侯智;

    目的观察和分析早期康复干预对改善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s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接受康复训练的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8例均在发病1个月内开始接受康复训练;对照组50例均在发病1个月后开始接受康复训练。应用Fugl-Meyer量表、改良巴氏指数(MBI)对2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在康复治疗前,2组患者的Fugl-Meyer量表评分和BM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Fugl-Meyer量表评分和BM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量表评分和BM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sTBI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2014年10期 v.17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 颅内微小动脉瘤破裂出血的血管内治疗

    钟伟健;赵庆顺;邓其峻;

    目的探究与分析颅内微小动脉瘤采用血管内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06-02—2012-02我院收治的160例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应用血管内栓塞治疗措施,对所有患者的辅助检查、治疗效果、随访资料等进行分析,并观察其栓塞程度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等。结果本组患者经血管内治疗后栓塞程度为0级患者24例,占15.00%,1级16例,占10.00%,2级2例,占1.25%;患者经血管内治疗后出现轻度偏瘫7例(4.38%),脑梗死4例(2.50%),术后复发4例(2.50%);患者经血管内治疗后Rankin评分为0分共计87例,占54.38%,较1分、2分、3分、4分的患者人数多,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措施治疗颅内微小动脉出血,患者症状显著缓解,栓塞效果满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好,Rankin评分降低,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并提高生存率,但其远期治疗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总结。

    2014年10期 v.17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超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延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比较研究

    刘道斌;魏建功;宋同均;王世强;董世节;黄汉文;张琦辉;黎志迪;

    目的研究超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延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0-01—2012-12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分为给予超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的观察组(45例)和给予延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对照组(45例),观察手术相关指标、远期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95.8±11.4)min、术中出血量(135.8±21.3)mL、术后引流量(39.8±1.8)mL、下床活动时间(7.9±1.3)d、住院总时间(13.5±2.3)d、术后3个月、半年以及1a时观察组CSS评分(21.4±2.3、17.9±1.8、13.4±1.5)、NIHSS评分(25.7±3.6、22.2±2.3、19.3±1.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改善神经功能,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具有积极价值。

    2014年10期 v.17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高卫丰;饶海承;顾彬;龚伟;

    目的探讨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10-09—2013-08于本院进行诊治的5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保守治疗组)25例和观察组(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25例,将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改善方面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也显著好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评估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明显好于保守治疗,且并发症控制效果及生存能力改善效果也相对更好。

    2014年10期 v.17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 慢性酒精中毒脑病大鼠脑部血管及组织病理改变和血浆ET-1变化

    李辉;马钊;沈丽;杨雪;

    目的观察慢性酒精中毒脑病大鼠脑血管和脑组织病理改变及血浆ET-1变化。方法用灌胃法制备慢性酒精中毒脑病大鼠的动物模型;提取对照组和酒精组大鼠额叶、小脑及海马进行病理学观察,并采用放免法于造模后4,8,12,16周末测定各组血浆ET-1水平。结果酒精组额叶血管出现内皮细胞脱落、内弹力膜出现皱褶、管壁轻度增厚,管腔轻度狭窄等一系列病理改变;额叶大脑皮质及海马神经细胞数目缺失,排列不规则,细胞核固缩;小脑皮质浦肯野细胞明显减少,细胞外形不规则,胞体呈明显三角形改变,部分逐渐溶解及消失,颗粒细胞层细胞减少。酒精组血浆ET-1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慢性酒精中毒会导致一系列脑组织及脑血管病理改变,酒精导致的脑血管损害是酒精中毒性脑病发生的病理机制之一。ET-1参与了酒精中毒性脑病的病理过程。

    2014年10期 v.17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K]
  • 数字视频脑电图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

    施晓莉;

    目的对数字视频脑电图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进行分析,对临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技术支撑,确定数字视频脑电图监测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11-03—2013-03间收治的98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采用数字视频脑电图诊断(研究组)和脑脊液细胞学检测(阳性对照组),150例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数字视频脑电图检测(阴性对照组),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研究组诊断的阳性检出率为87.55%,阳性对照组阳性检出率为81.02%,两种检测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阴性对照组为20.67%,与研究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数字视频脑电图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且与脑脊液细胞学检测相比具有快速、准确、便捷的优势。

    2014年10期 v.17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 多奈哌齐联合天智颗粒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研究

    赖福生;焦冬生;卢少军;钱时德;李惠俊;王燕燕;赵全;

    目的观察多奈哌齐与天智颗粒联合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在10~24分的轻、中度AD患者84例,随机分成2组。联合治疗组43例给予多奈哌齐5mg,1次/d,天智颗粒5g,3次/d;对照组41例予多奈哌齐5mg,1次/d;临床实验12周。应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分,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MMSE、ADL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联合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联合治疗组轻度腹泻4例(9.3%),对照组兴奋失眠5例(12.2%),轻度腹泻1例(2.4%)。结论在轻中度AD治疗中多奈哌齐与天智颗粒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多奈哌齐。

    2014年10期 v.17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 瑞舒伐他汀钙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硬化、血脂、hs-CRP疗效分析

    裘丽红;

    目的前瞻性观察瑞舒伐他汀钙对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硬化、血脂、hs-CRP的疗效,为老年T2DM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提供更多的临床证据。方法将我院老年T2DM合并急性ICVD患者226例,随机分成2组:(1)治疗组:瑞舒伐他汀钙片5mg/d+阿司匹林肠溶片0.1g/d+降糖药;(2)对照组:洛伐他汀胶囊20mg/d+阿司匹林肠溶片0.1g/d+降糖药,检测基线及入组后6月、12月、24月时的血浆hsCRP和血脂等各项指标,同时做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基线及入组后6月、12月、24月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在入组后6月、12月、24月时,治疗组的血浆hs-CRP和血脂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在入组后6月、12月、24月时,2组的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指标均优于入院时的基线水平,有显著性差异和极显著性差异(P<0.05,P<0.01);在入组后12月、24月时治疗组的超声检测指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和极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钙片可显著降低老年T2DM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脂、hs-CRP,并有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且疗效明显优于洛伐他汀胶囊,为老年T2DM合并急性ICVD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2014年10期 v.17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动脉闭塞危险因素

    杨洪云;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闭塞的危险因素。方法比较闭塞组与正常组的白酒饮酒史、日均饮酒量、血红蛋白浓度、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淋巴细胞百分比、红细胞平均体积、载脂蛋白A与载脂蛋白B的比值等情况及水平,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上可能与颅内外动脉闭塞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闭塞组淋巴细胞百分比0.22±0.09、OR=0.000、P=0.005,日均白酒饮酒量(96.30±107.35)mL/d、OR=1.106、P=0.002,血红蛋白浓度133.89±11.57g/L、OR=0.936、P=0.019。结论相对于正常组,淋巴细胞百分比≤0.23、日均白酒饮酒量≥96.30mL/d是闭塞组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红蛋白浓度≤133.89g/L是闭塞组的保护因素。

    2014年10期 v.17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 磁化传递技术与时间飞跃法在MRA中的应用比较

    胡海华;沈国鑫;唐杰;瞿恒娟;叶永强;苏佩华;陆旭艳;黄金兰;沈钰;

    目的探讨磁化传递(MT)技术与时间飞跃法(3D-TOF)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中的应用价值比较。方法对82例患者同时行磁化传递(MT)技术法和常规3D-TOF法的MRA扫描,并对两者原始图像进行三维重组、对比分析。结果磁化传递(MT)技术法MRA的血管背景被完全抑制,分支小血管显示清晰,而常规3D-TOF法MRA的血管背景抑制不全,末梢分支小血管显示不清或未显示。结论磁化传递(MT)技术法较常规3D-TOF法的MRA更能获得高清晰血管图像。

    2014年10期 v.17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 老年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

    姬卫东;方岩;王经忠;徐辉;

    目的分析老年脑出血患者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将180例脑出血患者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探讨老年脑出血患者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2组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方面的差异。结果脑出血患者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吞咽障碍、意识障碍、基础肺病、糖尿病及出血量,感染组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8.6±13.2),非感染组为(12.2±10.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1d,非感染组为12d,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组病死率为52.3%(33/63);非感染组为34.2%(49/11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应高度重视老年脑出血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防治措施,降低脑出血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2014年10期 v.17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 阿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

    李惠莹;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用阿昔洛韦静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加用纳洛酮静滴。观察2组患儿的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血清炎症因子指标、临床疗效以及后遗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脑电图、脑脊液恢复时间及其头痛、惊厥、抽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SE、S-100β以及MMP-9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有效降低后遗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10期 v.17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

    谢顺清;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联合柴胡疏肝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发作频率、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发作频率均较治疗前不同程度减少(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2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可显著减轻疼痛及减少发作频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4年10期 v.17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早期高压氧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分析

    周辉;周少珑;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早期高压氧组和常规高压氧组,其中早期高压氧组在患者CT确认脑无活动性出血时即开始采用高压氧治疗,常规高压氧组在病情稳定、进行康复治疗时采用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ADL评分及FAM评分和MBI评分。结果早期高压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07%,常规高压氧组为80.36%,2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FAM评分和MB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NIHSS评分早期高压氧组显著低于常规高压氧组,ADL评分、FAM评分和MBI评分高压氧组显著高于常规高压氧组,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2014年10期 v.17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 显微手术和非显微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邱平;阙双林;祁小龙;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和非显微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非显微手术治疗)和观察组(显微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Simpson分级、致残率、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Simpson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无1例重残和死亡,对照组重残6例(28.6%),死亡7例(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显微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肿瘤全切率和手术疗效,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14年10期 v.17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 强化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影响

    朱志芬;李萍;

    目的评价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强化康复治疗组和常规康复治疗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E-LINK评估系统、改良Ashworth分级量表、FMA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以及采用改良MBI对患者治疗前后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及前臂旋转活动度、屈肘肌群及前臂旋前肌群肌张力、肢体的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肘关节屈伸活动度显著升高(P<0.05),屈肘肌群及前臂旋前肌群肌张力显著降低(P<0.05),且强化康复训练组优于常规康复训练组;治疗后强化康复训练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显著优于常规康复训练组(P<0.05)。结论强化康复训练对于改善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效果更佳。

    2014年10期 v.17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 颞叶癫痫的临床、脑电图特征及认知功能分析

    曾锦英;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的病因、临床特征、发作期及发作间期脑电图特点和认知功能状况。方法对62例诊断为颞叶癫痫病人的临床特征、脑电图和神经影像学资料及认知功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例患者中38例有强直性阵挛发作(GTCS),52例有复杂部分性发作(CPS),其中15例合并有单纯部分性发作(SPS)。患者常规脑电图(EEG)和剥夺睡眠后再行睡眠描记EEG,共记录到19次临床发作。EEG13例正常外,其余均有单侧或双侧颞叶的棘波、棘慢波、尖波、尖慢波发放,40例蝶骨电极35例为阳性。EEG38例清醒状态下正常,43例于睡眠状态加蝶骨电极下出现痫样放电。神经影像学检查,29例表现异常,占46.8%,包括血管畸形、肿瘤、海马硬化及发育不良、蛛网膜囊肿、颞叶萎缩等,数量不等。39例少儿患者中21例智力正常,正常率53.84%。23例成年患者中,19例智力正常,正常率为82.61%。结论脑电图检查尤其睡眠脑电图加蝶骨电极检查可有效对颞叶癫痫患者进行定位,配合神经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特征分析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

    2014年10期 v.17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 癫痫患儿采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的疗效及可能机制分析

    宋晓灵;邹欣;刘军;

    目的观察采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IG)治疗癫痫患儿的疗效,并对其发病的机制进行分析。方法这74例癫痫患儿随机平均分成2组,每组37例。将选取其中一组采用在卡马西平治疗同时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IG)进行治疗的癫痫患儿作为观察组,将选取另一组采用卡马西平治疗同时添加托吡酯进行治疗的癫痫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2组的临床效果有明显的不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9.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2.17%),差异有统计学上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的癫痫患儿的淋巴细胞亚群等降低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癫痫患儿,差异有统计学上意义(P<0.05)。结论癫痫患儿采用静脉注射免疫蛋白(INIG)治疗的疗效更显著,值得广泛运用在临床上。

    2014年10期 v.17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 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马福静;沈梅;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以2012-01—2013-04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60例TIA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80例在对症、对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75mg/d,观察组8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阿托伐他汀20mg/d,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2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有2例患者发生皮下出血,使用止血药后好转;观察组3例门冬氨酸转氨酶和(或)谷氨酸转氨酶轻度增高,给予护肝治疗,经复查不再升高。结论氯吡咯雷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TIA,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2014年10期 v.17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 丹参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分析

    刘艳红;

    目的分析丹参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HIE患儿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丹参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观察NBNA评分、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7.5%,治疗组总有效率97.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呼吸衰竭纠正及肌张力、意识障碍、原始反射恢复时间和惊厥控制时间等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出生后14d、28d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10期 v.17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 CT及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研究

    李琳;

    目的研究CT、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01—2013-01入院诊治的中枢神经感染的患者120例,分别作CT、磁共振诊断检查,并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受试者120例分别作上述检查,将2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中CT诊断正常53例,异常67例,磁共振检查正常2例,异常118例;CT早期病变61例,磁共振早期病变109例;CT检查病脑21例,化脑6例,结脑20例,隐脑8例,脑囊虫病12例,磁共振检查分别为62例、7例、25例、9例、15例。120例健康体检者中,CT见8例腔隙性脑梗死,磁共振见18例轻微脑萎缩,其余患者均正常。结论CT、磁共振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CT联合磁共振对该病的诊断效果、评价病情程度、预后判断优于单纯的CT诊断。

    2014年10期 v.17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 脑外伤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张良;王兆阳;姚振涛;刘帅;张树范;王成;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6例颅脑外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确诊后分别给予药物治疗、胃镜下止血治疗、介入栓塞术治疗及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9例颅脑外伤患者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46例。其中经药物治愈36例,经胃镜下止血治愈2例,介入栓塞治愈2例。手术治愈6例,因颅脑外伤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结论对颅脑损伤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和个体化综合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变化。

    2014年10期 v.17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 肱骨髁上骨折伴桡神经损伤的外科手术疗效分析

    谢敏;刘敏强;毛吉刚;

    目的分析研究肱骨髁上骨折伴桡神经损伤的外科手术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09-03—2013-06进行手术治疗的46例肱骨髁上骨折伴桡神经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切开复位内固定并一期神经探查组)23例和B组(切开复位内固定并二期神经探查组)23例,然后将2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及神经恢复时间、骨性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A组中挫伤及断裂伤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均高于B组,神经恢复时间优于B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而2组的骨性愈合时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肱骨髁上骨折伴桡神经损伤的外科手术疗效较佳,且一期神经探查修复更有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2014年10期 v.17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 比较CHADS2、CHA2DS2-VASC两种评分法在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评估

    林雪;陈亚平;

    目的探讨CHADS2、CHA2DS2-VASC评分法在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03-01-2013-07-31我院住院非瓣膜病房颤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55例,分别使用CHADS2评分法(对照组)及CHA2DS2-VASC评分法(治疗组)进行脑卒中风险评估,同时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随访17个月,观察脑卒中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脑卒中的发生率8.22%,治疗组脑卒中的发生率1.91%,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HADS2积分比较,CHA2DS2-VASC积分对脑卒中低危患者具有较好的血栓栓塞预测价值,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2014年10期 v.17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研究

    任雅芳;张淑玲;张道培;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产生的危险因素及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点。方法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将患者分为A组(实验组)和B组(对照组),比较2组间危险因素的差别,并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结果高龄、男性、高血压史、冠心病病史、吸烟史、糖化血红蛋白值、入院收缩压值、舒张压值、载脂蛋白A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吸烟史、入院收缩压值较高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产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急性脑梗死患者组不稳定斑块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19)。结论高龄、吸烟史、入院收缩压值较高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产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载脂蛋白A为保护性因素。此外,急性脑梗死患者不稳定斑块检出比率增高。

    2014年10期 v.17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 急性脑卒中后排尿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

    张德永;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排尿障碍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习惯、脑卒中危险因素等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急性脑卒中后继发排尿障碍781例,按排尿障碍的不同情况分为4组,同时选取急性脑卒中不伴排尿障碍患者136例作为正常组,共计917例。统计所有患者发病一周及二周后的临床表现、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发生排尿障碍患者年龄均高于正常组(P<0.05),尤以57岁以上患者发生排尿障碍居多(P<0.05);急性脑卒中伴泌尿系统疾病或前列腺疾病患者发生排尿障碍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与是否伴发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吸烟、饮酒无关(P>0.05);排尿障碍与病变的部位有相关性,其中与额叶病变显著相关。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年龄、发病部位类型及是否患有前列腺疾病或泌尿系感染是发生排尿障碍的危险因素,是临床治疗和指导患者康复的重要评估因素。

    2014年10期 v.17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 ET-1、CGRP在颅底肿瘤术后并发脑血管痉挛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陈俊武;张振玖;

    目的探究分析ET-1、CGRP在颅底肿瘤术后并发脑血管痉挛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07-03—2012-04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颅底肿瘤手术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按照患者临床症状和痉挛情况分为症状性痉挛组、无症状痉挛组与非痉挛组,对比分析ET-1、CGRP水平变化情况与脑血管痉挛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后第3~7天是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的高峰期,期间ET-1水平不断上升,CGRP水平不断下降,并分别达到最高、最低峰值。3组之间症状性痉挛组ET-1含量与CGRP含量变化最大,其次为无症状性痉挛组,最后为非痉挛组。颅底肿瘤术后7d内患者ET-1水平的上升与并发脑血管痉挛呈正相关(P=0.003,r=0.563);术后7d内CGRP水平的降低与并发脑血管痉挛之间的关系为负相关(P=0.02,r=-0.482)。结论 ET-1水平的上升和CGRP水平的降低是颅底肿瘤术后引发患者脑血管痉挛的重要危险因素,可作为防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指标,有利于积极改善患者预后,提升生存率。

    2014年10期 v.17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 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术后残余病灶患者的研究

    吴金通;彭俊英;吴陈宾;丁纪涛;沈芬;林振;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对脑胶质瘤术后残余病灶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09—2012-12收治41例脑胶质瘤患者进行术后残余病灶治疗,联合组行调强放疗的同时采用替莫唑胺联合治疗,放疗组采用调强放疗,对2组患者疗效和治疗方法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治疗脑胶质瘤患者术后残余病灶的治疗效果明显,治疗效果有效率(RR)达71.4%,而只采用调强放疗治疗的有效率仅3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恶心、呕吐反应III级以上患者4例(19.1%),放疗组2例(10.0%),2组无差异(P=0.413);联合组骨髓抑制III级以上患者5例(23.8%),放疗组2例(10.0%),2组无差异(P=0.240);联合组和放疗组均没有严重的放射性脑病发生。结论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治疗脑胶质瘤术后残余病灶有效率较高,且不良反应未明显加重。

    2014年10期 v.17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 老年脑梗死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张彦;熊建琼;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2008-01—2013-08收治入院的17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76例患者中并发下呼吸道感染32例,感染率18.2%。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吸烟史、糖尿病、心脏疾病、鼻饲、吞咽障碍、意识障碍、完全卧床、低蛋白血症等因素是老年脑梗死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且较复杂。

    2014年10期 v.17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 不同年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黄文锋;陈其凰;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异同。方法对2009-01—2012-05我院收治90例70~79岁脑梗死患者(较高龄组)和108例≥80岁老年脑梗死患者(高龄组)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2组的危险因素。结果较高龄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均高于高龄组,但仅载脂蛋白B(apoB)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高龄组及高龄组主要危险因素均为高血压、心脏疾病和糖尿病,前者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及酗酒所占比例与后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他危险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阶段老年脑梗死患者在血脂及其他危险因素方面有其特殊性,及时干预危险因素,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对脑梗死的预防和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2014年10期 v.17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 手术时间窗对外伤性脑疝手术患者术后脑梗死发病率的影响

    彭一鹏;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间窗对外伤性脑疝手术患者术后脑梗死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296例外伤性脑疝患者,根据其Glasgow评分和不同手术时间窗进行分组。对比不同小组间术后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A组(Glasgow6~8≤3h)72例患者中,8例发生不同程度脑梗死,梗死率11.11%。B组(Glasgow6~8,>3h)83例患者中,术后梗死29例,梗死率34.93%,B组术后梗死率明显高于A组(χ2=12.05,P=0.00);C组(Glasgow3~5,≤2h)67例患者中,9例发生不同程度脑梗死,梗死率13.43%,D组(Glasgow3~5,>2h)74里患者中,术后梗死31例,梗死率41.89%,D组梗死率明显高于C组(χ2=14.01,P=0.00)。结论外伤性脑疝患者,越早手术其术后脑梗死发生率越低,超过最佳手术时间窗的患者,应警惕术后脑梗死的发生。

    2014年10期 v.17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 急诊高血压脑出血合并中枢性呼吸衰竭呼吸机成功撤离患者的临床分析

    郑瑞申;刘翠霞;李红;郭庆飞;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行机械通气后如何成功撤离呼吸机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2013-03我院急诊科80例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中枢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0例入组患者中,62例(77.5%)患者经积极治疗后首次撤机成功,首次撤机失败的18例患者,在加强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心衰、促进大脑功能的恢复等治疗3~15d后成功撤机。比较首次撤机成功与撤机失败患者的主要临床指标,低蛋白血症、Glasgow评分低、伴发呼吸机相关肺炎、伴发慢性肺病以及既往有心脏疾病史的患者容易撤机失败。结论低蛋白血症、Glasgow评分低、伴发呼吸机相关肺炎、伴发慢性肺病以及既往有心脏疾病史是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中枢性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能否成功撤机的影响因素。

    2014年10期 v.17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 低阻抗睡眠调控技术治疗抑郁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孙世辉;

    目的探讨低阻抗睡眠调控技术治疗抑郁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常规治疗与联合低阻抗睡眠调控技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PSG与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PSG评价相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2组治疗前后NREM潜伏期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以及PSQI总分改善相比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低阻抗睡眠调控技术能够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提升患者睡眠信心,降低睡眠环境依赖,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2014年10期 v.17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 自发性皮质下出血的病因探讨

    林清国;杨修;杨武双;郑家地;王文阳;王小平;付志雄;

    <正>皮质下出血是神经科最为常见的急诊之一,自发性皮质下出血约占全部非外伤性的颅内出血的五分之一左右,其发病急,病情重,若不及时诊断治疗常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在临床上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长期以来,很多学者认为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内小动脉破裂是主要的出血原因,这类患者大多年龄较轻,部分患者有高血压史,故称之为特发性或自发性颅内出血。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皮质下

    2014年10期 v.17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 岛叶胶质瘤患者预后状况的临床研究

    马玉德;杨宝应;

    目的探究岛叶胶质瘤患者的预后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7—2012-07我院接收的30例岛叶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随访至2013-12,生存率30.00%,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28.35个月;经单因素筛选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后,病理等级、化疗疗效、手术切除程度及术前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等是影响岛叶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岛叶胶质瘤患者的预后状况较差,与手术切除程度、化疗效果、病理等级及术前健康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适当的化疗与最大程度切除肿瘤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

    2014年10期 v.17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 硫酸镁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影响的系统评价

    许刚柱;李文;盛旭东;卢文超;王茂德;

    目的系统评价硫酸镁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1990-2013年PubMed、Ovid、Springer、Cochrance libarary、万方、维普、CNKI等数据库中应用硫酸镁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随机对照试验,并应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3篇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纳入研究,累积纳入病人共1297例。Meta分析显示:硫酸镁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死亡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5,95%CI[0.51,1.10],P=0.14;而GOS评分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46,95%CI[0.08,0.85],P=0.02。结论现有研究表明:硫酸镁并不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但可以提高患者的GOS评分。

    2014年10期 v.17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 微泵静脉推注盐酸地尔硫革对高血压急症患者NT-proBNP、心率及血压的影响

    孙治勇;谭光林;李代彪;杜平;

    目的分析微泵静脉推注盐酸地尔硫革对高血压急症患者NT-proBNP(N-末端B型利钠肽原)、心率及血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10-01—2013-06收治的50例高血压急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压治疗后2、8h2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和心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和心率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泵静脉推注盐酸地尔硫革能够显著降低高血压急症患者的NT-proBNP、心率及血压。

    2014年10期 v.17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诊治体验

  • 肾病综合征并脑梗死11例诊治分析

    王四安;刘国权;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并脑梗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01—2012-12收治肾病综合征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及可能机制。结果本组符合条件患者11例,14d后所有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均有所好转,2例患者于治疗24h后神经系统症状基本消失,其余9例患者均于治疗后5周可自行进食及下床运动,无死亡。通过治疗前后对患者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血浆白蛋白(ALB)、24h尿蛋白定量及血脂(TG)检查发现,治疗后D-二聚体及血浆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脂、部分活酶时间、血浆白蛋白及24h尿蛋白定量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并脑梗死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诱因多样化,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诊断率不高。如发生颅高压症状,应考虑合并脑梗死,并给予抗凝溶栓治疗,可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2014年10期 v.17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就诊时间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张雪海;龙发青;周少珑;蔡奕秋;肖林婷;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就诊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64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收集患者就诊时间、到院方式、病情轻重等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患者645例,其中18.9%的患者在发病时间6h内到达医院就诊,70.0%的患者在发病6~12h到达医院就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教育程度(OR=2.322,95%CI:1.401~3.908)、病情严重程度(OR=3.975,95%CI:1.931~7.447)、对脑卒中的认识(OR=3.622,95%CI:1.562~8.126)、意识障碍(OR=4.337,95%CI:2.395~11.378)、院前转运方式(OR=5.659,95%CI:2.548~12.556)是患者就诊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治疗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但患者及家属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早期就诊认识不足,耽误其早期治疗,我们应完善院前急救体系,加强公众对脑卒中知识的了解。

    2014年10期 v.17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 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脑白质疏松严重程度的相关危险因素

    赵龙枝;刘建庄;

    <正>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内分泌代谢异常疾病,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糖耐量异常及糖尿病是引起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1]。大量临床研究表明[2],脑小血管病变与糖尿病有密切的关系,是脑白质疏松(LA)发生及发展的危险因素。杨映珊等[3]认为LA的发生与脑小血管病变有密切关系,并可增加患者痴呆、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目前关于

    2014年10期 v.17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 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疗效观察

    张佳相;尹忠民;闻华;王磊;杨志鸣;

    目的观察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07—2013-03于本院进行显微手术治疗的82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按Hunt-Hess分级:Ⅰ级21例,Ⅱ级36例,Ⅲ级16例,Ⅳ级7例,Ⅴ级2例;按出血次数:首次出血61例,二次出血17例,三次以上出血4例,分析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疗效。结果显微手术治疗后,良好63例,差14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例;Ⅰ级、Ⅱ级患者的术后良好率明显优于Ⅲ级、Ⅳ级和Ⅴ级患者,P<0.05;首次出血患者的良好率明显优于二次和三次以上出血患者,P<0.05。结论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效果明显,Ⅰ级、Ⅱ级及首次出血患者效果较好,良好率高,术前按病情分级与出血次数分析评估患者病情,能够有效降低致残及致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2014年10期 v.17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 CTA下阿替普酶在急性脑梗死溶栓中应用效果观察及对日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吴振宏;钟才;乔振虎;

    <正>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标准,以我院2010-05—2013-06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男64例,女48例,年龄46~78岁,平均(65.2±4.7)岁;就诊时距发病时间间隔<3.0h,经头颅CTA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脑功能缺损严重,神经系统症状未自然缓解,血压<180/100mmHg。按照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均分为观察

    2014年10期 v.17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 BAF-1在重症肌无力患者增生型胸腺组织中的表达

    陈志勇;陆增辉;张迎娜;高峰;崔新征;李龙腾;花琳琳;张清勇;

    目的探讨BAF-1与重症肌无力(MG)患者增生型胸腺组织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析比较35例正常胸腺组织和35例增生型胸腺组织中BAF-1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与正常胸腺组织相比较,MG患者增生型胸腺组织中可见BAF-1阳性表达。结论 BAF-1可能与MG患者增生型胸腺的发生有关。

    2014年10期 v.17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 小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壳核脑出血

    潘贤;莫锦卫;韦勇;

    目的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在探讨高血压性壳核脑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全身麻醉下取颞部小骨瓣(4~5cm×4~5cm)开颅,经侧裂沟或颞上回入路,在直视下清除高血压性壳核脑出血84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0±0.5)h,手术失血量50~100mL,本组84例患者本,血肿全部清除(95%以上清除)10例,次全清除(90%以上清除)32例,大部分清除(70%以上清除)42例。术后72h术区继发性脑水肿灶:<原血肿灶体积50%的占30例,<原血肿灶体积100%40例,>原血肿灶100%14例。本组82例(2例失访)术后随访3个月,并以GOS分级进行评定:Ⅰ级(死亡)1例,Ⅱ(植物生存)3例,Ⅲ(重残,需他人照顾)12,Ⅳ(中残,生活能自理)42例,Ⅴ级(良好,能工作学习)24例。结论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壳核脑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且疗效满意的手术方式,尤其在没有显微条件的基层医院仍值得推广。

    2014年10期 v.17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50例降压药物使用情况及血压控制水平探讨

    罗君山;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物以及控制血压水平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3—2012-03我院收治的3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制作一份合理科学的调查问卷,根据有关规定的诊断标准进行血压测量和分级工作。结果本组女性患者的总控制率18.1%,男性为17.0%,女性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明显优于男性(P<0.05)。利尿药的控制率12.9%,钙拮抗剂的控制率19.7%,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控制率59.1%,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的控制率8.3%。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够有效控制机体血压水平,提高治愈率,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4年10期 v.17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 保留胃窦迷走神经功能的管状胃大部切除术临床分析

    罗象斌;

    <正>胃、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可发病于任何一个年龄段的群体,其中以中年人居多。临床上主要治疗方式为胃大部分切除术或单纯穿孔修补术[1]。我院采取保留胃窦迷走神经功能的管状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2014年10期 v.17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 宫颈周围支持韧带内交感神经分布探讨

    李晓兰;

    <正>从1905年首次提出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开始,宫颈癌手术的发展日益成熟,如今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清扫术已作为宫颈癌手术的经典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由于术中容易伤及子宫周围自主神经,会造成膀胱感觉缺失、尿失禁、肛门括约肌松弛、性生活时阴道充血度下降等相关组织器官功能障碍,而且术后长时间不能恢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如何在不伤及子宫自

    2014年10期 v.17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 经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临床效果分析

    庞小林;伏新;吴仁春;

    目的探讨经前后路手术对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4例确诊为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前路手术组(A组)及后路手术组(B组)各42例,观察2组手术情况。结果 2组患者经治疗后FTM评分、MBI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组间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休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A组。结论前、后路手术均能有效改善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但后路手术操作简单、对患者创伤性小。

    2014年10期 v.17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 帕金森病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及餐后低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

    刘书芳;

    <正>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ism,PD)又称震颤麻痹,是65岁以上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发病率达到160/10万[1]。本研究对比原发性PD患者及正常健康者中OH及PPH的发生,探讨影响OH及PPH发生的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05—2013-02于我院脑科就诊并

    2014年10期 v.17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 多发性硬化不同间歇期及发作期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潘更毅;赵贺玲;文进;张晓明;薛梅芳;易建业;

    <正>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为主要改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容易反复发作,受损部位多发,神经功能缺损影响大。但MS不同间歇期及发作期与生活质量(QOL)的关系,目前尚无人报道。我们于2008-12—2012-12对MS不同间歇期及发作期者进行QOL调查,旨在为MS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2014年10期 v.17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 恙虫病误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与神经性脑血管系统疾病分析

    覃桂清;

    <正>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01—2013-02我院诊治的80例疑似恙虫病患者,男45例,女35例,年龄8~70岁,主要为青壮年。每年的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发病,且所有患者均有与草地接触的现象。1.2临床表现恙虫病患者一般表现为发病急,全身酸痛、脸部潮红、咳嗽、胸痛、畏寒怕冷及体温升高等症状,一般为弛张热或稽留热。其中例患者有黄疸症状,表现为食欲

    2014年10期 v.17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 抽吸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0例分析

    程雪峰;

    <正>长期高血压可引起患者心、脑以及肾脏等各种并发症,其中脑出血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药物保守治疗常不能达到满意疗效,而外科手术治疗创伤较大,患者需忍受较为严重的痛苦,且术后后遗症多,病死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2]。本文对我院2011-12—2012-12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CT定位,穿刺注入尿激酶抽吸引流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2014年10期 v.17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 cFLIP、TBX2在颅内外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张颖奇;李华;徐波;满一;刘微丽;

    目的探讨颅内外鳞癌中cFLIP及TBX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57例颅内外鳞癌、38例癌旁不典型增生及30例正常组织中cFLIP、TBX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颅内外鳞癌组织中cFLIP及TBX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不典型组织及正常组织。cFLIP及TBX2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部位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FLIPL及TBX2在颅内外鳞癌中的表达水平较高,两者可能在鳞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4年10期 v.17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 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

    刘跃娜;娄季宇;魏勇;

    目的分析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患者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脑血管淀粉样病变脑出血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结果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发于脑叶浅表部位,且其形状各异。脑血管的变性出血具有多发性、复发性的特点。通过观察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的MRI表现,可发现多发性斑点状低信号灶。结论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特点,这些特点通过MRI可以很好表现出来,有助临床诊断。

    2014年10期 v.17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脑梗死临床分析

    温飞飞;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0-06—2013-06诊治的144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30例同期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中的好转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2.8%、82.6%,观察组分别为45.8%、75%,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患者中,主要为腔隙性脑梗死及多发性脑梗死。结论糖尿病是加快脑梗死恶化的危险因素,早期有效控制血压、血糖,有效改善高脂血症等,能够减少或者预防缺血性脑梗死的预后及发生。

    2014年10期 v.17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49例病因分析

    杨利杰;范丹;曾玲莉;

    <正>近年来,青年(<40岁)脑卒中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探讨青年人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对于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有重要意义。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收集2001-01—2011-01在我院住院的16~40岁缺血性脑卒中病人49例,男30例,女19例,平

    2014年10期 v.17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 胸腰椎及腰椎爆裂骨折致神经功能损伤的因素分析

    杨仕斌;

    <正>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2-12-2013-08我院神经门诊及住院的138例胸腰椎及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应用ASIA神经功能分级:A级20例,B级10例,C级12例,D级36例,E级60例;受伤节段分类为:T1119例,T1222例,L138例,L231例,L311例,L415例,L52例。复查MRI后,全部进行住

    2014年10期 v.17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 地塞米松联合体位干预应用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中影响观察

    张宁;徐铭军;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体位干预应用在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手术患者中对手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2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采取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采取地塞米松和体位干预措施,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观察2组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头痛、短暂神经综合征、腰背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体位舒适感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体位干预应用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可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体位舒适程度,值得推广使用。

    2014年10期 v.17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 牵引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朱亚妮;赵文芬;汤治中;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是因为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等突出物压迫或累及到椎管周围相应脊髓、神经或血管等而产生的症候群[1],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病因,常反复发作并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我科于2010-02—2012-05采用牵引联合鼠神经生长因

    2014年10期 v.17 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 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破裂脑动脉瘤疗效观察

    徐中;刘惠祥;钱晓波;沈鸟松;

    <正>颅内动脉瘤多为发生在颅内动脉管壁上的异常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在脑血管疾病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位居第三。发病原因尚不特别清楚,颅内动脉瘤在破裂出血前,90%的病人没有明显症状和体征,因此,病人一旦出血,未经及时处理,会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甚至死亡。早期显微手术是颅内动脉瘤的主要

    2014年10期 v.17 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用药与体验

  • 非洛地平缓释片与富马酸比索洛尔联合治疗青中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分析

    李宏权;张亚峰;曲丽园;高秀芹;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与富马酸比索洛尔联合用药对青中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80例原发性高血压青中年患者,随机分为A组(非洛地平治疗组)、B组(富马酸比索洛尔组)、C组(非洛地平与富马酸比索洛尔联合用药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观察患者服药前后的血压、心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C组(联合用药组)显效39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0%,分别高于A、B组(P<0.05)。A组不良反应14例,B组6例,C组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联合用药比单一用药更有效,同时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2014年10期 v.17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梁桂才;欧念飞;

    <正>本文对近2a年来我院收治的100例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脑血栓患者中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治疗价值,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05—2013-03我院收治100例脑血栓患者,均符合脑血栓的相关诊断标准[1],排除脑出血及出血

    2014年10期 v.17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 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5例效果分析

    陈伟;

    目的分析归睥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9例确诊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4例给予阿普唑仑治疗,观察组45例给予归脾汤加减治疗,10d为1疗程,3疗程末对比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7.2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18.18%,P<0.05。结论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效果确切,能够运用补益心脾、养心安神等理论改善睡眠障碍,起效快,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4年10期 v.17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 右美托咪定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影响

    张晓铭;安慧霞;

    <正>谵妄是指患者出现意识、注意力、认知力和感知力的短暂波动性障碍,大多发生于老年患者外科术后。据统计髋部骨折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为30%~45%[1]。有效防治谵妄可以降低院内感染,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同时可降低病死率和医疗费用。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抑制交感神经活性、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和减少心肌耗氧量,并具有镇静、催眠、抗焦

    2014年10期 v.17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 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刘娟;马宝山;王秦川;

    <正>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2012-10—2013-10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28例,均符合1995年中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相关诊断标准。入院时间<48h,严重糖尿病、冠心病、肝肾功能不全、药物过敏等患者[1]。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4例,男40例,女24例;年龄47~81岁,平均64.3岁;合并糖尿病14例,慢性冠心病12例。治疗组64例,男36例,女28例;年龄50~79岁,平均62.7岁;合并糖尿病13例,慢性

    2014年10期 v.17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 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预防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丁晓岚;

    <正>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治疗不及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降低血小板黏附、活化和聚集功能,对本病的预防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抗血小板治疗经典药物阿司匹林被众多学者誉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基石,ESPS2和ESPRIT公布阿司匹林+双嘧达莫联合抗血小板可应用于二级预防脑

    2014年10期 v.17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 自拟益气活血化痰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燕子;

    <正>急性脑梗死在中老年人当中极易发生,属临床中常见疾病之一,且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目前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1-2]。中医学认为,急性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为气虚血瘀痰阻型,而辩证论诊下,运用中药益气活血化痰汤具有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3]。本院采用自拟益气活血化痰汤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2014年10期 v.17 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 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

    李鸳鸳;薄芳芳;

    <正>脑梗死又名缺血性脑卒中属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占脑血管疾病的70%左右。而急性脑梗死则指患者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1]。急性脑梗死发病率、致残致死率均较高,临床表现为偏瘫、失语等,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及安全[2]。本院应用巴曲酶结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现报道如

    2014年10期 v.17 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 金纳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薄芳芳;李鸳鸳;

    <正>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致病原因多样,发病群体多为老年人,常常伴有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2]。临床实际中对脑梗死的治疗,主要根据不同病情发展,对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3]。金纳多注射液主要成分为银杏黄酮苷和萜类内酯,能清除自由基,调整微循环,降低血液黏度等,对脑部血液循环和脑细胞起

    2014年10期 v.17 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护理体验

  • 优质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刘红霞;

    <正>静脉输液是脑卒中患者保守治疗常用的方法,由于脑卒中患者病情复杂、严重,因此需要长时间接受静脉输液以提高治疗效果[1]。但静脉输液作为侵袭性操作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尤其脑卒中患者大部分为老年患者,其血管出现不同程度的硬化,使得穿刺难度增大,增加患者多次穿刺的风险,从而增加患者穿刺痛苦,降低

    2014年10期 v.17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 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分娩前后焦虑和抑郁心理的影响

    徐惠英;

    <正>焦虑和抑郁是孕产妇妊娠期间异常的心理行为,不仅影响产妇的生存质量,也严重影响婴儿的生长、心理行为发育等[1]。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在围生期保健中孕产妇的心理健康已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国内外对围生期孕产妇的心理治疗和护理干预的措施研究较少[2]。

    2014年10期 v.17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观察与护理

    谈红霞;

    <正>脑积水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主要由于脑部严重创伤或外脑部肿瘤等因素所致。脑室-腹腔分流术具有操作简便及分流效果好等优点,目前已成为临床治疗脑积水的主要方法,但该术式的分流装置时间较长,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可导致手术失败,术后较易出现各类并发症[1]。因此,对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实施严密观察以及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

    2014年10期 v.17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 护患沟通在脑外科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崔旭凤;魏瑞丽;李旭静;

    目的分析护患沟通在脑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12-2013-12收治的80例脑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对2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发生率、护理满意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发生不良情绪,不良情绪发生率为5.0%,护理满意度为95.0%,1例护患纠纷,护患纠纷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中有9例患者发生不良情绪,不良情绪发生率为22.5%,护理满意度为72.5%,7例护患纠纷,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患沟通在脑外科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降低患者不良情绪和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10期 v.17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 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肌无力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居海艳;

    <正>重症肌无力是神经内科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资料显示,从1950年以来,重症肌无力的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女性多于男性,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存质量,也给社会医疗保障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1]。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科学、高效的医疗护理管理模式,可以确实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控制医疗费用,减少资源浪费,已经广泛应用

    2014年10期 v.17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 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刘冰楠;赵丹丹;

    目的观察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01—2012-12在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进行品管圈护理模式前后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实施品管圈护理模式前后住院患者的满意度情况:实施前满意95例,满意度为79.2%,实施后满意115例,满意度为95.8%,实施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施品管圈护理模式前后出院患者满意度情况:实施前满意80例,满意度66.7%,实施后满意110例,满意度为91.7%,实施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施品管圈护理模式前后护理技术水平情况:实施前满意98例,满意度81.7%,实施后满意116例,满意度为96.7%,实施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而且加强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10期 v.17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 心理干预对颅脑肿瘤患者负性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

    穆婷婷;郭洪霞;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颅脑肿瘤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80例颅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对比2组SAS、SDS评分及依从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及依从率有显著性进步,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颅脑肿瘤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依从性。

    2014年10期 v.17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 带状疱疹患者负性情绪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汪冰心;

    <正>带状疱疹是潜伏在脊神经后根感觉神经节或脑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ericella-zoster virus,VZV)再激活所致。患者对疾病认识不全、形象改变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都会导致患者负性情绪的产生。尤其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一种较剧烈的顽固性疼痛症,通常治疗效果不佳,医学心理学认为[1-2],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伴随着心理的改

    2014年10期 v.17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 昏迷病人的护理

    沙丽;冯素萍;

    <正>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临床表现多样,随着治疗方法不断改进,病死率逐渐降低,但主动脉全弓置换加三分支象鼻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仍相对较多,严重者引起昏迷甚至死亡[1]。我院2011-06—2013-12对210例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主动脉全弓置换加三分支象鼻支架置入术,术后并发昏迷6例。本文主要介绍术后昏迷患者的护理经验。

    2014年10期 v.17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 小儿脑损伤继发性癫痫临床观察与护理

    孟娥;

    <正>小儿脑损伤继发性癫痫,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疾患,由于其发病早,发作类型不同,且不典型,临床往往易被误诊,若长期、反复地发作可损害患儿脑功能[1]。因此,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早发现、早治疗、降低脑损伤的发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儿科于2011-01—2013-12收治脑损伤

    2014年10期 v.17 130-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 妊娠合并癫痫患者围生期护理体会

    陈凯霞;

    <正>癫痫(epilepsy)是由精神刺激、脑部疾病、全身或系统性疾病、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脑部神经元过度兴奋放电所致,具有突然、反复、阵发、短暂性特点[1]。妊娠型癫痫又称为特异性癫痫,妊娠合并癫痫的发病率约为0.3%,妊娠是诱发因素之一,因妊娠期内分泌系统发生改变,妊娠期停用抗癫痫药或者减少剂量,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分娩疼痛等均

    2014年10期 v.17 13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 62例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体会

    胡玉守;买轩;马青梅;

    <正>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意外[1]。基底节附近发病率较高,该病发病突然,病情急骤,常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病情可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展至高峰。若抢救不及时会造成较高的致残率与病死率。研究显示,脑出血病死率高达60%[2]。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急救及护理可以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预后。本文选取62例脑出

    2014年10期 v.17 132-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 良肢位在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护理体会

    汤丽丽;

    <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增快,工作压力不断加大,人们饮食结构常常不合理,脑梗死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发病年龄也逐渐年轻化。脑梗死发病后引发偏瘫,造成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及社会造成极大负担,能否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缓解肢体痉挛,降低肌肉张力,成为医护工作者关注的焦点[1]。良肢位是从治疗角度设

    2014年10期 v.17 13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 心理干预在高压氧治疗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

    王丽娜;

    <正>脑外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危急重症,发病突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1]。脑外伤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是常见的后遗症,不仅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同时影响患者身心健康[2]。高压氧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外伤患者脑神经功能,促进患者肢体恢复。但部分患者由于对高压氧治疗缺乏认识,导致患者治疗前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影响治疗依从性,

    2014年10期 v.17 134-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 足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魏波;赵玉英;

    目的探讨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足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03—2013-05,我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随机分为普通组和护理组,护理组在普通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足部强化护理干预,对比2组临床效果、优势侧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护理组的NCV指标改善较普通组更明显,普通组治疗显效13例(32.50%),有效16例(40.00%),治疗有效率72.50%;护理组治疗显效22例(55.00%),有效17例(42.50%),治疗有效率97.50%,护理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足部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

    2014年10期 v.17 135-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 颈椎转移瘤围手术期的多元化护理

    张婷;刘洁;刘新;

    目的探讨颈椎转移瘤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3例颈椎转移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术前有针对性做好心理疏导,加强护患沟通,及时使患者及家属了解诊疗过程,术前配合的目的、方法。术后严密病情观察,加强呼吸道管理及舒适护理,早期指导功能锻炼,防止各种并发症。结果 23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无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6~29个月,全部病例植骨融合满意,肿瘤无局部复发,伴有神经功能障碍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颈椎椎体转移瘤位置特殊,手术风险大,而科学人性化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为患者提供更加合理、更加有效的护理,从而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014年10期 v.17 136-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综述与讲座

  • 凝血酶在脑出血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史帝;崔桂云;

    <正>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是指原发性脑实质出血,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约占所有脑卒中的15%[1]。目前在脑出血的治疗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ICH后的神经损伤机制,有助于ICH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而凝血酶引起的脑出血后的神经损伤倍受关注,本文对凝血酶及其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2014年10期 v.17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的研究进展

    董永欣;时秋英;

    <正>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慢性渐进性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HD)成为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临床上将接受透析治疗>3个月的患者称为维持性HD(MHD)患者[1]。随着透析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ERSD患者生命得以挽救,生理机能得以改善,生存周期得到延长,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大多数透析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焦

    2014年10期 v.17 14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