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创办日期:1998年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刊   期:月刊
电话:0371-60100422 63321039
Email : bjb@cn-shenjing.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381/R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110

 

论著

  • 经颅多普勒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

    何霞;陈劲;白亚娥;

    目的研究实时床旁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中对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预警和治疗指导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TCD实时监测180例CT确诊SAH患者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的动脉平均峰值流速(mean blood velocity,Vm)、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和血流频谱,自身健侧作为正常对照,对符合CVS诊断标准的使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与健侧相比,出血侧PI、RI增大,Vd、Vm减小,其中以Vd减小较明显,与健侧相比有显著差异意义(P<0.01),Vs与健侧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CVS组与非CVS组相比Vm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监测SAH后出现血管痉挛52例(28.89%),经尼莫地平治疗均获得缓解。结论采用TCD监测SAH患者脑血流变化,其对血流的监测为临床诊断和个性化治疗SAH后CVS提供参考依据,经TCD的预警和干预明显提高了SAH的疗效。

    2015年06期 v.18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高压氧对小儿脑瘫疗效的Meta分析

    盛志强;满宜刚;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有关高压氧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研究文献,按纳入标准对文献严格筛选后提取相关信息。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压氧+基础康复治疗对脑瘫患儿的运动能力[标准化均数差(SMD)=0.30,95%CI(0.08,0.52),P=0.007]、Gesell评分[OR=5.54,95%CI(2.76,11.14),P<0.0001]和发育商[(SMD)=1.08,95%CI(0.86,1.31),P<0.0001]均高于单纯基础治疗的患儿。结论高压氧治疗脑瘫有一定的疗效,但由于纳入的文献研究质量较低,样本量较少,故尚需要进一步高质量、大样本的研究来揭示高压氧对脑瘫的疗效。

    2015年06期 v.18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对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朱敏真;何锦照;刘胜初;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对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60例。按照患者及家属意愿,同意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接受血管内支架置入术为观察组,接受常规内科治疗的为对照组,每组30例。对比2组患者治疗半年后的颈动脉狭窄率,并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2组患者认知功能。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颈动脉狭窄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狭窄率(21.2±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5±5.4)%;2组患者治疗前MMSE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26.54±4.20)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1.21±3.51)分;2组患者治疗前MoCA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MoCA评分(21.9±3.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7.1±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对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有很显著的效果,有利于减少颈动脉的狭窄率,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值得推广。

    2015年06期 v.18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 四脑室出血为主的自发性脑出血的救治

    张宏兵;高国栋;王晓峰;李加龙;张坤虎;刘帅;乔育;

    目的探讨四脑室出血为主的脑出血患者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06—2013-02四脑室出血为主的脑出血患者68例,采取保守治疗14例,侧脑室钻孔引流术32例,侧脑室钻孔并后颅窝开颅手术22例。结果术后3个月,按GOS预后评分,预后良好44例,预后不良16例,死亡8例(11.8%)。结论对四脑室出血为主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采取恰当的治疗,可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患者的救治率。

    2015年06期 v.18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0.45%盐水持续气道湿化联合气道灌洗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护理中的应用

    焦瑞娟;王玉丹;张晓辉;肖铮铮;申哲;

    目的观察0.45%盐水持续气道内湿化联合气道灌洗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0.45%盐水持续气道内联合气道灌洗方式;对照组采用单纯0.45%盐水持续气道内湿化的方式,观察2组吸痰后动脉血气分析情况。结果试验组吸痰后血气分析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0.45%盐水持续气道内湿化合并气道灌洗湿化效果更好。

    2015年06期 v.18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51例大脑中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特点 影像学 显微手术及预后研究

    林其昌;林少华;黄汉添;廖巍;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瘤(MCAA)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MCA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及预后。结果动脉瘤夹闭43例,夹闭加包裹4例,包裹加固3例,孤立1例。随访3~12月,按照GOS评分,其中5分29例,4分11例,3分4例,2分2例,1分5例。预后较差者(重残至死亡)主要为Hunt-HessⅣ、Ⅴ级者。结论及早而准确诊断动脉瘤,熟练掌握手术时机及显微操作技术能够提高颅内动脉瘤疗效,针对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与策略,术中保护MCA及保持周围相关血管的通畅是手术的关键。

    2015年06期 v.18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 认知行为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秦春莉;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6—2014-01入院的老年抑郁症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均50例)。研究组采取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仅采取精神科常规护理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0周后对患者进行CD-RISC(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心理弹性量表)、HAMD-17(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17version,汉密顿抑郁量表17项版本)及GQOLI-74(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74,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的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周后2组患者在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

    2015年06期 v.18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孤独症伴发癫痫的相关性研究

    房金涛;

    目的探讨癫痫与孤独症间的相关性,分析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04—2014-04在海淀区培智学校就读的146例孤独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癫痫,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1例,观察组125例,对比2组的临床表现和体征等资料,分析癫痫并孤独症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其与癫痫发作可能相关的独立因素。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发生孤独症的临床表现以社会交往障碍和交流障碍为主,分别占42.86%、23.8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脑电图异常情况、母亲孕期异常及癫痫家族病史等方面,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脑电图异常、母亲孕期异常是孤独症患者发生癫痫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癫痫与孤独症间存在相关性,应针对其独立相关因素对患孤独症的青少年进行干预,从而预防癫痫的发生。

    2015年06期 v.18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临床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

    刘永华;

    目的探讨针对性临床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01—2014-01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缺血性脑卒中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针对性临床护理干预,对比2组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正常值,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经过相应治疗及针对性临床护理干预后,总有效率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研究组Harris分值及Barthel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并缺血性脑卒中者给予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肌体功能,加强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临床症状,适于临床推广。

    2015年06期 v.18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显微外科手术经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疗效观察

    唐朝芳;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的显微外科手术方法治疗颅脑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4例颅内肿瘤患者,均接受不同方式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对比手术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88例患者术后3、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手术前,术后患者的头痛、肿瘤压迫、恶心呕吐、内分泌症状及视乳头水肿等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手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经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2015年06期 v.18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舒血宁注射液与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比研究

    高音;石云琼;胡玉莉;

    目的比较舒血宁注射液与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2-05—2013-05 11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分别予舒血宁注射液与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2组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在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体温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IH-NINDS评分上,2组治疗14d在椎基底动脉梗死评分、空腹血糖患者评分比较舒血宁注射液优于疏血通注射液(P<0.05),在颈内动脉系统梗死评分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评分上疏血通注射液优于舒血宁注射液(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要结合梗死部位、血糖和血同型半胱氨酸选择何种药物。

    2015年06期 v.18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抑郁症患者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张晓莉;代中全;范红;

    目的分析抑郁症患者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抑郁症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依次编号,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组,单号为研究组,双号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BDNF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均出现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2.50%(74/80)与对照组82.50%(66/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2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HAMA及CGI、认知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此外,2组患者均未发生性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结论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及认知功能,提高患者BDNF水平,对患者性功能无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2015年06期 v.18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经皮椎间孔成形术治疗L_5~S_1神经根管狭窄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林洪伟;王剑;倪卫东;

    目的分析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应用经皮椎间孔成形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以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者为常规组,以接受经皮椎间孔成形术者为观察组,每组38例。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同时对2组治疗前后手术切口视觉疼痛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同时2组术前VAS评分及各项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后观察组VAS评分及各项ODI评分改善较常规组更明显(P<0.05)。且2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成形术治疗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效果。

    2015年06期 v.18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女性更年期神经症应用中西医结合并辅以心理干预治疗的疗效观察

    黄安翠;田维云;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辅助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更年期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01—2014-01我院收治的更年期精神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HAMA及HAMD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P<0.05)。结论心理干预辅助中西医联合治疗女性更年期神经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2015年06期 v.18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学分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

    李凯;税丽娟;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学分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方法参照TOAST分型标准将2011-08—2013-12我院收治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卒中(LAA)、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SAO)、心源性脑卒中(CE)、其他少见病因型脑卒中(SOE)、不明原因型脑卒中(SUE)患者纳入观察组,将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50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及异常例数。结果 (1)观察组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对照组;(2)LAA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同型半胱氨酸异常例数高于其余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AO组、CE组、SOE组、SUE组之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同型半胱氨酸异常例数无显著差异。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异常升高,且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卒中患者的升高最为明显。

    2015年06期 v.18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多发性硬化康复体操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

    王燕;马延爱;季衍丽;蒋天裕;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康复体操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和非系统锻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由专科护士指导,进行康复体操锻炼,随访观察2个月,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并对2组患者的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应用康复体操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性硬化患者进行康复体操锻炼能有效促进其肢体功能的康复。

    2015年06期 v.18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感觉神经定量检测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赵诚炫;王海音;王良宸;王学良;王新宴;

    目的探讨感觉神经定量检测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内分泌科2013-05—2014-10住院的108例糖尿病患者,男70例,女38例;年龄18~83岁,平均54.96岁,进行感觉神经定量检测。结果感觉神经定量检测正常患者8例(7.4%),感觉神经定量检测异常,诊断为周围神经病患者100例(92.6%),在异常患者中,有无髓鞘神经纤维(C纤维)损伤81例(75%),早期神经损伤41例(40.0%)。结论感觉神经定量检测可以准确、客观地检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并可检测早期神经损伤,且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测,患者依从性强,很适用于临床。

    2015年06期 v.18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35例脑卒中继发癫痫的回顾性分析

    林燕;刘凌;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01例脑卒中病例中35例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卒中后癫痫发生率11.63%,35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中,早发型癫痫发病率74.29%,明显高于迟发型癫痫发病率(2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发型癫痫以出血性脑卒中21例(80.77%),部分性发作23例(88.46%),迟发型癫痫以缺血性脑卒中7例(77.78%),以全身性发作6例(66.67%),4组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性癫痫全身发作比例较高(88.46%),而迟发性癫痫部分性发作较高(66.67%);皮质层病灶继发性癫痫的发病率为14.72%,明显高于皮质下病灶发病率(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与卒中类型、病灶部位、发作类型等密切相关,了解卒中后癫痫的发病特点及相关性,利于指导治疗及评价结果。

    2015年06期 v.18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三叉神经带状疱疹临床分析

    孟宪芙;

    目的针对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2-01—2013-12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患者,依据患者就诊日期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每天服用规格为0.15g的盐酸伐昔洛韦片0.3g,2次/d,并且每天使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照射疼痛部位10min;对照组静滴阿昔洛韦针剂0.5g,2次/d,疗程7d。2组用药期间均配合神经营养药物肌内注射及少量糖皮质激素口服,在用药的第7、14天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8.37%(38/43),对照组总有效率53.19%(25/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后遗神经痛8例(18.60%),对照组21例(44.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状疱疹要及早明确诊断,及时有效治疗;不同抗病毒药物疗效不同;抗病毒药物、营养神经药物、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的联合应用能有效抑制病毒扩散,阻止或减轻病毒对神经的损伤,以提高临床疗效。

    2015年06期 v.18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变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

    任洁明;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的病变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脑梗死患者,50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50例脑梗死未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不同的患病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腰围(85.6±2.3)cm、体重指数(27.63±2.1)kg/m2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合并高血压、血脂水平异常、糖化血红蛋白异常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实验组发生多灶性梗死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梗死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病变特点主要为大面积梗死、多病灶性梗死的比例较高,发生该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体重指数等。临床上应通过药物、控制体质量等方面改善患者的健康情况,使患者有主动意识去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体质量等,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2015年06期 v.18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不同步行训练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

    张友琴;韩金凤;冯晓梅;

    目的观察不同步行训练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03—2013-03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40例为对象,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常规的步行训练方法,B组采用辅助工具步行训练法,C组采用减重步行训练法。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FMA和MB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评分均显著上升。治疗后C组FMA和MBL评分分别为31.92±3.31和48.79±5.01,且评分在3组患者中最高。3组治疗前ASS、FAC和FI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C组ASS评分为1.69±0.53,为3组中最低;FAC和FIM评分中,C组为3组中最高。3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步行距离均有显著提高,C组MWS在治疗前为(12.62±3.35)m/min,治疗后(78.92±8.92)m/min;TUGT从(28.92±11.62)s加速到(12.92±5.72)s,C组测定结果为3组患者中最快;治疗后3个月后A组MWS和TUGT均比B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减重步行训练法有利于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2015年06期 v.18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球囊扩张式支架治疗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狭窄临床观察

    柳文科;杨霄鹏;

    目的探讨Apollo球囊扩张式支架治疗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粥样硬化狭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10-07—2014-03 36例连续的椎动脉颅内段粥样硬化狭窄患者在我院接受apollo支架成形术,所有患者病变狭窄程度≥70%、伴有狭窄病变相关的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并且对侧椎动脉均存在闭塞性病变。患者临床基本资料、术前术后的脑血管造影、围手术期结果、临床及影响学随访结果均被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平均狭窄率由术前的(82.3±5.1)%改善到术后即刻的(15.2±5.4)%。围手术期(30d内)出现2例(5.6%,2/36)出血卒中和1例(2.8%,1/36)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2例出血性卒中均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于术中,其中1例(2.8%,1/36)死亡;1例TIA发生于术后第3天,考虑支架内血栓形成,给予治疗后症状消失。29例(80.6%,29/36)获得临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4.2±8.3)月,1例(3.4%,1/29)随访过程中出现后循环小卒中,3例(10.3%,3/29)出现后循环TIA,2例非卒中相关死亡。24例(66.7%,24/36)完成影像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9±8.3)月,5例(20.8%,5/24)出现再狭窄,其中3例(60.0%,3/5)为症状性再狭窄,3例均接受再次血管内治疗。结论 Apollo球囊扩张式支架治疗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粥样硬化狭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远期疗效显著。

    2015年06期 v.18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 DWI联合SWI在急性自发性微量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赵沙河;侯林;王晓永;冀刚;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急性自发性微量脑出血中的诊断价值及与急性脑梗死的区别。方法急性脑血管病患者57例,其中自发性微量脑出血25例(微出血组),脑梗死32例(脑梗死组)。所有患者行常规头颅MRI、SWI、DWI序列扫描,分析微出血组以及脑梗死组在各序列上的影像学特点,统计各序列对出血灶或梗死灶的检出率,比较2组间血肿中心的ADC值及PW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微出血组在SWI上血肿呈类圆形低信号或者类圆形低信号混杂点状高信号影,周围见高信号,与其他MRI序列相比,SWI序列对出血灶的检出率最高。脑梗死组在DWI表现为显著高信号,且边缘清晰,与其他序列比较,DWI序列对梗死灶的检出率最高。脑梗死组血肿中心的ADC值及PW值均明显高于微出血组(P<0.05)。结论 SWI对急性自发性微量脑出血的诊断准确性最高,几乎无漏诊。DWI对脑梗死的诊断具有明显的特异性及准确性。DWI联合SWI能有效诊断急性微量脑出血,并能与梗死后的微量脑出血相鉴别,能合理指导临床治疗。

    2015年06期 v.18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多种术式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室铸型的疗效分析

    要跟东;张山;祁红辉;董雨;韩亚非;

    目的分析神经内窥镜下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单纯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室铸型的疗效。方法筛选我院96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室铸型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成3组,每组各32例,观察1组:神经内窥镜下血肿清除术;观察2组: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单纯脑室外引流术。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血肿清除时间、意识障碍持续时间、死亡人数及并发症。结果观察1组、观察2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观察组1组与观察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患者意识障碍持续时间、血肿清除时间、死亡人数及并发症方面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窥镜下血肿清除术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清除血肿较为彻底,止血可靠,疗效较传统脑室外引流术好,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室铸型的有效方式,值得有条件的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06期 v.18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黎华清;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09-07—2013-02收治的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监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通过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调整治疗方案,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脱水药物的用量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甘露醇的总平均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电解质紊乱和肾功能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脱水药物的用量,且能更好改善预后。

    2015年06期 v.18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对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保护的临床研究

    李青;杨志林;傅强;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术中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对术后面神经功能保护的效果。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听神经瘤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中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观察组患者肿瘤全切率、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率分别为91.38%、91.38%和87.93%,对照组分别为78.85%、75.00%和69.2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评分为Ⅰ级者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和1个月时,观察组面神经功能为Ⅰ级者分别为22.41%和56.90%,对照组分别为15.38%和23.08%,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可以有效保护听神经瘤手术患者的面神经功能,降低手术的致残率。

    2015年06期 v.18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重症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谷强;张津;

    目的探究重症脑梗死的相关因素,为早期预防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6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重症脑梗死组与轻症脑梗死组,采用Logisitic回归分析重症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重症脑梗死组与轻症脑梗死组患者的例数分别为46例(47.92%)与50例(52.08%);经单因素筛选及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三酰甘油水平降低(OR=2.010)、既往脑梗死病史(OR=2.131)及心房颤动(OR=2.980)等是重症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重症脑梗死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有三酰甘油水平降低、既往脑梗死史及心房颤动等。

    2015年06期 v.18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螺旋型鼻肠管在颅脑损伤合并重症颅内疾病患者的营养支持体会

    朱莉;

    目的评价螺旋型鼻肠管在颅脑损伤合并重症颅内疾病患者的营养支持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治疗,治疗组给予螺旋型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体质量减轻幅度、住院费用等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发生感染、腹泻、多功能脏器不全等并发症情况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螺旋型鼻肠管对颅脑损伤合并重症颅内疾病患者进行营养支持,配合日常护理,能显著缩短康复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2015年06期 v.18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依达拉奉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的早期保护作用

    周传广;冷晓磊;矫永庆;崔鹏;

    目的探讨大鼠脑创伤后依达拉奉对脑组织的早期保护作用。方法选择雄性成年SD大鼠54只,随机分3组:假手术组18只,仅开骨窗,不损伤;损伤组18只,制大鼠自由落体脑撞击伤模型;依达拉奉组18只,行依达拉奉注射液处理。在伤后24h、48h及72h测量各组脑组织含水量、血脑屏障(BBB)通透性、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依达拉奉与损伤组比较,各时间点脑含水量减少、BBB通透性降低、MDA含量降低及SOD活力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创伤性脑损伤早期有保护作用。

    2015年06期 v.18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外伤性脑梗死早期血浆中IL-6的变化与预后关系

    宋宇;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脑梗死后早期血浆IL-6的变化,并探讨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2010年收治的27脑外伤后出现脑梗死的血液标本作为实验组,17例体检健康的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应用GCS昏迷评分对患者意识进行评估,应用GOS评分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血液标本采用夹心ELISA的方法对IL-6进行检测。结果血清中IL-6与GCS昏迷评分呈正相关,与GOS呈负相关。结论在外伤性脑梗死的早期出现IL-6浓度显著增高,对预后有较好的评估作用。

    2015年06期 v.18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针灸在动脉溶栓基础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李丽;魏德胜;李淑君;

    目的观察针灸在动脉溶栓基础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01-01—2013-12-31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在动脉溶栓基础上同时进行针灸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动脉溶栓治疗,2组均行相同的常规治疗。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NDS得分比较,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增长,2组患者NDS得分均有下降,但总体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并随时间延长差异越来越显著。2组患者24h疗效改变幅度均不大,随着治疗时间的增长,2组临床疗效均显著好转,但实验组有效率始终持续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BI指数)均有所改善,低于50分的患者人数减少,而高于95分的人数增多,但总体看低于50分的患者人数实验组少于对照组,高于95的患者人数实验组多于对照组。从血管再通比率看,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在动脉溶栓基础上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提升动脉溶栓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06期 v.18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高龄脑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王盛;周凡;王朝平;

    目的研究高龄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观察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78例高龄脑出血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678例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179例,感染率26.40%,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多。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出血部位、意识障碍程度、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血糖、呼吸系统疾病、高胆固醇血症、低蛋白血症、抗生素的预防性用药、糖皮质激素应用是高龄脑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出血部位(RR=3.362)、意识障碍(RR=5.347)、侵入性操作(RR=8.364)、住院时间(RR=2.285)、血糖(RR=4.752)、预防性应用抗生素(RR=11.387)是脑出血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龄脑出血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高,要充分重视相关危险因素,积极有效预防,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2015年06期 v.18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方案研究

    李凯;李永奇;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时机、方案。方法 2009—2013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0例,按照出血量、部位等对患者采取个体化治疗原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微创穿刺引流组、骨窗开颅组、去骨瓣减压组、脑室外引流组,比较各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1)出血量>80mL者应立即手术,手术方式选用骨瓣开颅。(2)中小量出血,手术时间在6~12h为宜,手术方式可选用微创穿刺引流和骨窗开颅。(3)脑室出血宜选用脑室外引流。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要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选择个体化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

    2015年06期 v.18 57-5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诊治体验

  • 脑卒中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王秋红;

    目的探讨脑卒中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3—2014-01我院158例脑卒中昏迷患者行气管切开术的临床资料,根据切开后有无并发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62例)和对照组(96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年龄、气管切开时间、NIHSS评分、脑卒中类型、合并COPD、合并糖尿病、侵入性操作与术后肠梗阻的发生呈正相关,其回归模型方程为:Logit(p)=—0.359+0.751×年龄+0.124×NIHSS评分+1.271×气管切开时间+0.207×脑卒中类型+0.833×合并糖尿病+1.238×合并COPD+1.470×侵入性操作。结论年龄、NIHSS评分、气管切开时间、脑卒中类型、合并糖尿病、合并COPD、侵入性操作是脑卒中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5年06期 v.18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以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分析

    李琰;

    目的探讨以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08—2013-08收治的以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常规行韦氏记忆量表(WM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评定,并行甲状腺功能测定,确诊后给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6个月,治疗后再次检测相关指标,对比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结果 MCI甲减患者在1~100数字广度、累加方面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记图、再认、再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触摸、联想理解等方面治疗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综合MQ评分治疗前为(88.79±17.12)分,治疗后为(110.48±15.67)分,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MoCA及MMSE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TSH、FT4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FT3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TT3和TT4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给予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认知水平,改善甲状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2015年06期 v.18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基层医院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曲海英;周仁华;徐建红;沈骏;侍永伟;鞠强国;袁颖;王继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流程及临床疗效。方法以2011-02—2013-07我院收治的4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和常规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溶栓前、溶栓后12h、7d、14d2组NIHSS评分、不良反应及病死率。结果溶栓组17例,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24例,总有效率83.33%。2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前,2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12h、7d、14d2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泌尿道出血及牙龈出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非症状性灶内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使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患者NIHSS评分得到明显改善,安全性高。

    2015年06期 v.18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超声诊断对神经系统发育异常胎儿的宫内转归及预后分析

    王雪峰;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对神经系统发育异常胎儿的宫内转归及预后性,以期为胎儿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2-07—2013-07收治的50例超声诊断为侧脑宽度为(9±0.8)mm的胎儿为观察组,同时选择100例神经发育异常的胎儿为对照组,对2组胎儿的超声诊断结果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中1例进展为重度扩张,7例进展为轻度扩张,2组胎儿间的宫内转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侧室宽度是否进展与预后之间存在明显关系。结论侧脑宽度为(9±0.8)mm的胎儿可能会出现宫内进展的情况,对于此类胎儿必须定期检查,对于透明隔腔消失、脉络丛囊肿、颅后窝池增大等情况的胎儿,最好及时行MRI检查,此外,对于宫内进展以及颅脑畸形进展较严重的胎儿,必须早诊断、早干预。

    2015年06期 v.18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高血压脑出血82例手术治疗体会

    赵永雷;

    <正>高血压脑出血,传统的治疗观念是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对于血肿量少的患者,疗效尚可,但对于血肿量多,已形成脑疝的患者,疗效不满意,病死率高达50%~60%[1]。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CT的问世和外科技术的发展,手术治疗越来越得到神经外科医师的认可。我科自2005-01—2011-12对82例有手术指征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

    2015年06期 v.18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影像学特征与病理分析

    迟达;于韬;孟楠;王天鹏;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影像学特征并进行病理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3例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患者的CT以及MRI表现。结果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在进行CT以及MRI检查的过程中发现肿瘤多侵入额叶以及颞叶,病理学方面B细胞占据大部分。23例患者中单发病灶16例,多发病灶7例,病灶共39个,其中额叶10个,顶叶6个,枕叶3个,颞叶6个,基底节区5个,胼胝体3个,下丘脑2个,小脑4个,CT为低等密度,T1WI是稍低信号,T2WI为低等信号,中等水肿,增强造影后明显出现均匀强化。造影显示一些病灶位于基底节、胼胝体以及脑室的周围,容易误诊为多发性脑梗死或脱髓鞘。结论绝大多数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有明显的影像学特征,可以作出正确诊断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2015年06期 v.18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脑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 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的相关性

    马丽娟;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神经功能缺损及血管疾病再次发生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义。方法选取自2012-08—2014-02来我院神经内科就治的脑卒中患者21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缺血性卒中145例(68.40%),出血性卒中67例(31.60%),再选取性别、年龄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的健康体检者110例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入院时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析其水平变化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神经功能缺损及血管疾病再次发生的关系。结果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方面,卒中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8,P<0.01),缺血性卒中组与出血性卒中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与卒中的病情程度相关,程度越重,Hcy浓度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神经缺损程度呈正相关(r=0.412、0.513,P<0.01);预后方面,缺血性卒中组、出血性卒中组高Hcy患者血管疾病再发生率高于低Hcy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清Hcy升高是脑卒中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助于评估患者的预后,对于卒中患者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2015年06期 v.18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48例出血性脑梗死相关因素分析

    曹华;李武艳;裘丽红;张保华;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5—2013-05 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者基本治愈12例,显著进步19例,进步11例,总有效率87.50%(42/48)。恶化3例(6.25%),死亡1例(2.08%)。结论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与大面积脑梗死、高血压、房颤、糖尿病等因素相关。出血发生的早晚、出血量多少、梗死灶部位大小及并发症控制等因素均影响预后。

    2015年06期 v.18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

    刘焰;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4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有无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将其分成2组,有神经功能恶化的为观察组(120例);无神经功能恶化的为对照组(120例)。分别在发病的第1、2、3天早晨空腹采血,进行血清Hcy水平检测。结果 2组发病的第1、2、3天血清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2.18、3.00,P<0.05)。2组高血清Hcy(Hcy>15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1,P=0.023<0.05)。结论 Hcy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有相关性,且高Hcy水平发生神经功能恶化的风险大。

    2015年06期 v.18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中西医结合治疗62例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分析

    吴小琳;张西园;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自2014年来我院就诊的127例临床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65例(51.2%)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62例(48.8%)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服用脑心通胶囊(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连续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有效率、神经功能损伤和生活水平。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5.4%,实验组有效率93.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和生活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好于单纯西医治疗,且在神经损伤修复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更有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2015年06期 v.18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青年人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致脑梗死11例临床分析

    陈家红;杨勇杰;

    目的探讨青年人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对我院近几年收治的11例一氧化碳中毒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入院后经急诊处理后立即进行CT或MRI检查,均未发现有明显异常。入院后或出现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后24h复查头颅CT或MRI,均发现有与症状和体征相关的梗死病灶。经综合治疗,6例治愈或基本治愈,4例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1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青年人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后可合并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其对脑血管的损害,防止漏诊。

    2015年06期 v.18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影响因素分析

    姚英;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01—12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4例,根据术后是否再出血分为2组,再出血组26例,对照组108例,分别采用t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再出血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前收缩压、术前舒张压、入院时GCS评分、血肿量、发病至手术时间、术后血压波动幅度均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术前收缩压、术前舒张压、发病至手术时间、血肿量、术后血压波动均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有影响(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

    2015年06期 v.18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肿瘤医院神经外科输血现状分析

    王书锋;杜平;

    目的回顾性分析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患者的输血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血。方法对2013-09—2014-09住院有输血治疗的颅内肿瘤患者进行调查,统计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对其输血量、血液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期间792人次输注的血液成分主要是普通冰冻血浆402例,悬浮红细胞296例,滤白红细胞54例,输血过程中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3%。结论减少不必要的输血,输注去除白细胞的成分血,有利于降低患者输血后不良反应和感染传染病的危险。

    2015年06期 v.18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109例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体会

    赵斌;高晶;薛晶晶;

    <正>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指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1]。脑瘫常并发感觉、知觉、认知、交流、行为紊乱、癫痫、继发性肌与骨骼问题。近年来脑性瘫痪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受环境、社会压力、围生医学更加发达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脑性瘫痪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发育状态,同时给家庭、社会都带来极大的负担。小儿脑瘫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产伤、窒息、胆红素脑病及孕早期的病毒感染、早产儿、低体质量儿等有关。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明确脑瘫病因,可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2015年06期 v.18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

    曾理;杨鑫荣;余新堂;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98例脑梗死患者为实验组,102例非脑梗死病人为对照组,运用双功能超声显像仪对患者颈动脉进行检测,并记录管径、数量、斑块形态、血流参数等指标。对2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为81.6%,对照组为45.8%,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以硬斑为主,实验组以扁平斑和硬斑为主,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软斑及溃疡斑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尤其是大面积脑梗死的软斑和溃疡斑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颅内梗死灶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存在侧向关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存在相关性,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中具有应用价值。

    2015年06期 v.18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颅脑术后脑梗死发病因素及防治

    陈晓峰;陈宝成;

    目的探索颅脑术后脑梗死的发病因素及防治。方法对颅脑术后脑梗死14例进行临床观察和危险因素的研究。结果颅脑术后脑梗死发生于术后1周内居多。发生于手术区域附近者8例,非手术区域附近者6例。本组14例均具有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病史及饮酒、吸烟等多个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是颅脑术后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原因。手术引发的脑水肿、出血及输血等是促发颅脑术后脑梗死的主要因素。术后早期发现和控制脑梗死发病的各种危险因素,是防止术后脑梗死发生的有效方法。

    2015年06期 v.18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康玲;王战英;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06—2013-05我院收治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85例,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98例;通过查阅患者病历、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分析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患者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史、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比例有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白细胞、血清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纤维蛋白原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史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高危人群,高血糖、高白细胞、高胆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高低密度脂蛋白、高甘油三酯、高纤维蛋白原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2015年06期 v.18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血栓前状态及预后的影响

    齐艳春;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血栓前状态以及长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09-01—2011-04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 3组,A组49例(38.58%)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B组37例(29.13%)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C组41例(32.28%)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对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分,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血栓前状态vWF、GMP140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状况。结果在NIHSS评分上,3组患者治疗前后存在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A组与B、C间存在显著差异(t P<0.01);3组患者治疗前后vWF、GMP140指标均存在差异(P<0.01),治疗后A组与B、C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A组有效率91.84%,B组有效率72.97%,C组有效率73.17%,A组疗效优于B、C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效果显著,改善血栓前状态,临床长期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2015年06期 v.18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脑梗死急性期梗死进展的高危因素分析

    黄广苏;陈炜;

    目的探讨导致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梗死进展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脑梗死急性期未进展及51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梗死未进展者为对照组,以梗死进展者为观察组,分析导致患者梗死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5岁、高血压、糖尿病、心房纤颤及高黏血症均为导致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梗死进展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导致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梗死进展的因素较多,临床应注意对导致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梗死进展的因素进行控制。

    2015年06期 v.18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医疗技术

  • 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影响

    胡忠斌;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接受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10min给予生理盐水,观察组给予DEX。观察记录2组患者给药前后、吸痰拔管时、拔管后5 min和拔管后30 min各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对患者咳嗽的次数和程度、出现肢体不自主运动情况进行记录和评价;对2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和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例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SPO2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吸痰拔管时和拔管后5min HR和MAP显著高于其他时点(P<0.05),观察组HR和MAP与其他时点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气管拔管前发生咳嗽的比例、次数和程度、发生不自主运动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使用乌拉地尔、艾司洛尔的比例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颅内动脉夹闭瘤手术患者应用DEX,可发挥稳定患者心率和血压的作用,降低动脉瘤发生破裂出血的风险和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程度,减少术后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比例,对于加速患者苏醒和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2015年06期 v.18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吸入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李刚;刘广忠;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2013年我院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吸入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结果 2组患者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均明显低于麻醉前,仅在诱导80min时,静脉麻醉组低于吸入组;2组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血氧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静脉麻醉组脑氧供指标相比麻醉前无显著差异,而吸入麻醉组显著升高。结论吸入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均能够有效维持神经外科手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吸入麻醉能够降低脑耗氧量,静脉麻醉能够维持体感诱发电位。

    2015年06期 v.18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活动分析法与传统康复法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彭红玲;王桂玲;叶惠珍;

    <正>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且随着老龄化社会进展,发病率越来越高,具有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该病约50%以上患者在发病3~6个月内仍有肢体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会受到很大影响[1],此时康复功能锻炼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观察活动分析法与传统康复法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以期选择最佳的康复方法,提高临床诊治水平,降低致残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05—2013-05我院收治的130例

    2015年06期 v.18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165例神经血管介入治疗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覃涛;刘小梅;

    目的探讨神经血管介入治疗的麻醉方法和效果。方法 165例接受神经血管介入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2例)与对照组(83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前及术中应用右旋美托咪定,比较2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显著优于对照组,丙泊酚及舒芬太尼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拔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血管介入治疗术麻醉中应用右旋美托咪定有利于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确保手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2015年06期 v.18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高锦沛;蔡拉加;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04—2013-01收治的4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Lysholm评分及VAS评分改善情况,综合评判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Lysholm评分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ysholm评分及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较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短波、电针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以有效改善治疗效果,缓解膝关节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

    2015年06期 v.18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行去骨瓣减压术96例临床疗效分析

    刘倩绫;罗效萍;

    目的探讨双侧并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2005-01—2013-01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自主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9例)与对照组(47例),研究组采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随访3个月~1a,对比2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42.86%(21/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89%(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9.080,P=0.003);2组急性脑膨出、迟发性血肿、切口疝、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并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临床疗效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06期 v.18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重型脑外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术中复位的临床观察

    孙红星;张国来;

    目的探讨重型脑外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术中复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01—2014-01收治的100例重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小脑幕切迹疝术中复位。对比2组预后效果及颅内压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预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脑外伤患者应用小脑幕切迹疝术中复位,颅内压显著降低,减压效果显著,患者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06期 v.18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不同时段泵注右美托咪啶对开颅手术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

    安素媛;

    目的探讨术前、术中、术毕不同时段泵注右美托咪啶对开颅手术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12—2013-12入院的120例进行开颅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术前组、术中组和术后组,每组30例。给予相应的干预处理后,观察患者的心率、Ramsay镇静评分变化,并比较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拔管时及拔管后5、10、15、30和60min时间点,术后组患者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组和术中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平均为(48.7±4.5)min,显著长于对照组、术前组和术中组的(22.3±3.2)min、(14.9±2.8)min和(16.9±2.9)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各组比较无差异。结论围术期应用右美托咪啶镇静效果突出,可以防止气管拔管引起的HR加快,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2015年06期 v.18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在产科分娩中的应用价值

    张建红;刘亚非;刘桂萍;李德香;

    目的探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法用于产妇分娩时对产妇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05—2013-05初产妇120例,分为普通组和观察组(各60例),普通组实施常规会阴处理,观察组实施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法,对比2组出血量、伤口疼痛、产妇依从性等结果。结果观察组会阴切口出血低于20mL 49例(81.67%),出血量情况明显优于普通组;疼痛分级观察组0级11例,1级42例,2级7例,镇痛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组;观察组60例患者均积极合作,依从率100.00%,产妇依从性明显优于普通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明显降低了产妇产程中的出血量以及疼痛感,提升了分娩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2015年06期 v.18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全踝关节置换术后腓总神经麻痹治疗分析

    李恒;

    <正>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8例患者中有男26例,女16例,左踝关节17例,右踝关节25例,年龄22~61岁,平均42岁,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所有患者均有踝关节疼痛的症状,日常行走以及活动受到限制,关节呈现肿胀,需要实施全踝关节置换手术。所有患者在入院后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所有患者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比正常人的速度明显减慢,支配的肌纤维产生震颤等症状。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

    2015年06期 v.18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

    宋晓磊;王红建;李灏;姜星明;

    目的观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的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04—2012-11收治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患者44例,均采取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Frankel分级中D-E比例和ASIA评分均明显上升,经12~35个月随访,患者椎体均恢复良好、稳定性、内固定良好,植骨良好融合,术后均无意外损伤。结论在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治疗中,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脊髓功能,大幅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06期 v.18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用药与体验

  • 盐酸度洛西汀治疗伴抑郁焦虑的原发性头痛疗效观察

    张金臣;

    目的评价盐酸度洛西汀治疗伴抑郁焦虑的原发性头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每日口服尼莫地平及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早餐后口服盐酸度洛西汀。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4、8周评定头痛情况、抑郁焦虑程度及生活质量,监测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每月发作次数、每次头痛持续时间显著减少,VAS分、HAMD分、HAMA分显著下降,SF-36分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第4周及第8周,观察组每月发作次数、每次头痛持续时间、VAS分数显著小于对照组,HAMD分、HAMA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F-3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抗抑郁剂盐酸度洛西汀治疗伴抑郁焦虑的原发性头痛患者疗效显著,相对于常规治疗,能够更有效改善患者的头痛、抑郁及焦虑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5年06期 v.18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HBO联合药物治疗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李秀杰;王亚林;

    目的探讨HBO联合药物治疗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5—2012-11于我院治疗的颅内感染患者92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HBO联合鞘内注射(A组)、联合脑室内及鞘内注射(B组)及联合腰大池及鞘内注射组(C组),并比较3组治疗前后各实验数据变化、治疗总有效率、感染控制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安全性差异。结果治疗后A、B、C3组白细胞数、蛋白含量、葡萄糖、颅内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C组感染控制时间无差异(P>0.05),但A组与其余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P<0.05),B、C组在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过程中A、B、C3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3.13%,12.9%,13.8%。结论 HBO联合药物治疗颅内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有效控制感染,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2015年06期 v.18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丹参注射液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王敏;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入选的78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39例,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丹参注射液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对照组加用单纯神经节苷脂治疗,评定2组疗效,治疗前后进行NABA(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评定,测定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记录主要临床表现恢复时间、病死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89.74%,对照组76.92%,2组比较差异显著(Z=2.032,P<0.05);观察组1例(2.56%)死亡,对照组2例(5.13%)死亡,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53,P>0.05)。2组入院时NBNA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7、30d时,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2组患儿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相关指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意识、肌张力及原始反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新生儿HIE可显著改善脑微循环,保护脑细胞,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06期 v.18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联合应用脑蛋白水解物和醒脑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作用

    王喜梅;单艳华;王东;罗淞元;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脑蛋白水解物及醒脑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 2组,每组48例,2组患者均采取甘露醇脱水、降低颅内压、吸氧、抗血小板聚集、抗感染、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A组患者予以30mL脑蛋白水解物+250mL生理盐水静滴治疗,1次/d,连续使用2周。B组患者予以20mL醒脑静+30mL脑蛋白水解物+250mL生理盐水静滴治疗,1次/d,连续使用2周。对2组患者的治疗后第2、14、30、90天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组第14、30、90天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且第30、90天的Barthel指数改善分值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脑蛋白水解物醒脑静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

    2015年06期 v.18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舒血宁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后循环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姜可;

    目的评价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后循环进展性脑梗死(PCP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PCPCI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治疗组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C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上述指标改善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PCPCI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可能为其作用机制之一。

    2015年06期 v.18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陈永翔;

    目的研究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和依达拉奉及血栓通和胞磷胆碱进行治疗,评价不同用药方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结果采用马来酸桂哌齐特和依达拉奉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无斑块38例(64.40%),斑块稳定17例(28.81%),斑块不稳定4例(6.77%);采用血栓通和胞磷胆碱联合治疗的对照组无斑块32例(4.23%),斑块稳定13例(22.03%),斑块不稳定14例(23.72)%;观察组治疗后CCS评分14.13±6.85,Barthel评分76.24±19.24,对照组治疗后CCS评分25.32±10.54,Barthel评分44.25±12.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2015年06期 v.18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朱峰;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收集缺血性脑卒中病例13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采用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2组间疗效差异和治疗前后患者血管弹性差异。结果观察组基本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无效率和恶化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系统动脉阻力、肱动脉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系统动脉顺应性、肱动脉扩张性和小动脉弹性指数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弹性,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2015年06期 v.18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两性霉素B静脉联合鞘内注射治疗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疗效

    王秋东;

    目的对比鞘内注射与非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6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观察组鞘内联合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头痛及颈项强直消失时间、脑脊液涂片及进行培养转阴时间皆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的静脉注射,鞘内联合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更好且更安全。

    2015年06期 v.18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化痰祛瘀汤联合康复治疗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张绪伟;马艳平;王友培;

    目的探讨痰祛瘀汤联合康复治疗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03—2013-03收治的6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化痰祛瘀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为93.33%,2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FMA运动评分及FMA平衡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痰祛瘀汤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2015年06期 v.18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大脑中动脉狭窄进展的影响

    张建军;蔡波;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大脑中动脉狭窄进展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11—2013-11接诊的95例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9例采用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措施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好转率52.17%,明显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脂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控制大脑中动脉狭窄进展,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不适症状,促进预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06期 v.18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甲钴胺联合卡马西平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毕进;

    目的本文分析卡马西平联合甲钴胺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3-07—2014-07收治的120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卡马西平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 2组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肌酐、丙氨酸转氨酶、空腹血糖等血液生化指标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卡马西平的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5年06期 v.18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氯吡格雷联合奥扎格雷钠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小板CD62p、CD63的影响

    赵颖奇;

    目的评价氯吡格雷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于2012-08—2013-08收治的12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0例给予氯吡格雷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患者血小板CD62p、CD63表达情况、NIHSS评分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D62p、CD63表达阳性率及NIHS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96.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肯定,且与阿司匹林疗效无差异,CD62p、CD63蛋白可以有效反映血小板活化情况。

    2015年06期 v.18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硫酸镁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及护理

    张侠;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以2012-02—2013-01我院收治的64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硫酸镁+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和单纯硫酸镁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疗效、高血压、水肿、蛋白尿、肾功能衰竭、脑出血情况及血细胞积压、血黏度、24h尿蛋白、尿素氮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为7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预后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的血细胞压积、血黏度、24h尿蛋白、尿素氮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2015年06期 v.18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替罗非班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范顺太;杨霄鹏;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近期收治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低分子肝素钙组、替罗非班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组(联合组)。结果联合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其他2组(P<0.05),替罗非班组与低分子肝素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06期 v.18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胞二磷胆碱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张坦;罗毅;黄晨蓉;

    目的观察胞二磷胆碱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胞二磷胆碱组30例仅服用胞二磷胆碱进行常规治疗,尼莫地平组30例采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实验组30例联合胞二磷胆碱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结果实验组基本痊愈33.3%,显效53.3%,有效10.0%,无效3.3%,总有效率96.7%;NSE为(12.3±1.4)μg/L;经颅多普勒结果为100.1±14.4。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胞二磷胆碱组和尼莫地平组(P<0.05),实验组NSE水平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5),实验组多普勒结果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胞二磷胆碱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确,临床症状可有效缓解。

    2015年06期 v.18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西洛他唑和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

    姜之荣;

    目的探讨西洛他唑和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效果。方法我院2010-09—2013-09收治100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根据患者血压、血糖等情况给予对症处理,观察组给予西洛他唑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2组患者采用MMSE量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对治疗前后的认知情况进行评定;采用ADL Barthel指数评分法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变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2组MMSE量表评分、ADL 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缺血或出血卒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洛他唑在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在改善患者认知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优于阿司匹林,值得应用。

    2015年06期 v.18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参芪五味子片联合黛力新对脑卒中后失眠的影响

    郑喜英;姚淑文;张群威;程志忠;

    目的探讨参芪五味子片联合黛力新对脑卒中后失眠的影响。方法对照组60例在常规脑卒中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黛力新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芪五味子片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2组分别进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以判定睡眠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睡眠均有改善,观察组治疗4周后睡眠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五味子片联合黛力新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失眠效果良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2015年06期 v.18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依达拉奉注射液与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对比

    尹丽霞;

    目的比较依达拉奉注射液与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收治2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30mg/次,100mL生理盐水稀释后静滴,2次/d;对照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40mg/次,100mL生理盐水稀释后静滴,1次/d。观察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7、14、28d后NHI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后同一时间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任何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与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相当,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2015年06期 v.18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多奈哌齐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分析

    涂雪松;胡利霞;余芾成;李庭毅;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例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多奈哌齐联合胞磷胆碱钠、多奈哌齐连续治疗4个月,治疗过程中均辅以控制血压等常规治疗。治疗前、治疗后均分别采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经颅多普勒(TCD)、副反应量表(TESS)记录患者各项指标,根据结果评估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增加,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奈哌齐联合养胞磷胆碱钠可用于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能够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增加颅脑血流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2015年06期 v.18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舒血宁治疗脑出血术后残余血肿的临床疗效分析

    石磊;李晓良;潘天鸿;张曙光;

    目的观察舒血宁治疗脑出血术后残余血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非外伤性36例脑出血术后残余血肿患者随机分为舒血宁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脑血肿吸收、脑水肿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7d后治疗组术后残余血肿及水肿体积较对照组明显缩小,治疗30d后欧洲卒中评分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舒血宁有助于脑出血术后残余血肿和水肿的吸收,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2015年06期 v.18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醒脑静注射液对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的治疗效果分析

    王华;黄达;

    目的分析醒脑静注射液对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0例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实验组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20d后,通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0d2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实验组(21.35±2.31)分,低于对照组的(29.22±3.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且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06期 v.18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不同抗抑郁药物对抑郁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郭操;

    目的分析百优解和左洛复对抑郁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9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49例采用左洛复治疗(左洛复组),49采用百优解治疗(百优解组),分别观察2组抑郁患者的神经功能、临床疗效。结果百优解组治疗前神经功能评分为24.31±1.87,左洛复组为26.17±2.05,2组基本相同。治疗后,百优解组评分11.02±1.49,左洛复组为6.16±1.83,百优解组的神经功能明显低于左洛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百优解组治疗前日常生活的能力评分为21.05±1.03,左洛复组为19.97±1.94,2组患者生活能力基本一致。治疗后,百优解组评分15.31±0.89,左洛复组为8.22±1.51,百优解组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低于左洛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洛复和百优解均可治疗抑郁症,但左洛复在缓解抑郁状态、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有一定优势,同时还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2015年06期 v.18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护理体验

  • 依据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采取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侯绍毅;

    目的分析依据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采取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07—2013-09我院收治的21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进行评估,确诊脑卒中后抑郁患者52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可能导致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依据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接受全程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表(NIHSS)评分和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本研究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24.8%。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家庭关系、文化程度、卒中部位均是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OR值>1)。观察组全程护理干预后的HAMD和NIHSS评分较护理前均显著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GQOLI-74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采取全程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运用。

    2015年06期 v.18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临床护理路径在经鼻蝶垂体腺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梁福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经鼻蝶垂体腺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01—2014-09我院收治的采用经鼻蝶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自身焦虑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术前1h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鼻蝶垂体腺瘤手术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心情,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06期 v.18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颈髓损伤患者的早期综合康复护理

    张月兰;罗莎;田松焕;

    目的探讨颈髓损伤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预防并发症及功能康复锻炼,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择颈髓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干预。治疗前后对比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Barthel指数。结果康复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治疗后Barthel指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康复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髓损伤康复过程中加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15年06期 v.18 132-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延伸护理服务在脑卒中伴偏瘫患者康复指导中的应用

    杨瑾;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服务对脑卒中伴偏瘫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伴偏瘫恢复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开展护理延伸护理服务,比较2组患者在出院后心理、康复训练及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在心理、肢体活动功能及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伴偏瘫患者采取护理延伸服务,可改善患者心理信念,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提高肢体活动能力及满意度,使患者出院后的肢体康复训练得到了系统指导。

    2015年06期 v.18 13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桥小脑肿瘤切除手术中神经监测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及护理

    何红;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中神经功能监测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取42例实施桥小脑角肿瘤切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三叉神经监测、术中面听神经监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围手术期强化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1a面神经功能分级与术末电刺激强度呈正相关。结论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中神经功能监测的意义在于减少对患者颅神经及脑干损伤,同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护理满意度,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积极意义。

    2015年06期 v.18 134-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围手术期护理

    史艳萍;郑蔚;

    目的总结微血管减压术治疗5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围手术期观察和护理。方法分析重视危险因素,完善围手术期各阶段的处理措施,积极配合手术。结果 5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手术均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效果良好。结论微血管减压术因其创伤小、效果好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治疗,重视围手术期的护理是保证良好临床疗效的关键。

    2015年06期 v.18 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精神症状在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术后的表现及护理体会

    张利;任曼曼;

    目的探讨DebakeyI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精神症状的表现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本科室2012-06—2014-06所收治的31例有术后精神症状的DebakeyI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兴奋症状25例,抑郁症状6例;28例治愈出院,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死于下消化道出血。结论精神症状在DebakeyI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率较高,以躁狂症状为主。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精神症状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2015年06期 v.18 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颅脑损伤伴胸部外伤的急救与护理

    王锐;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伴胸部外伤的急救与优质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2011-07—2014-05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颅脑外伤伴胸部外伤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颅脑损伤伴胸部外伤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06期 v.18 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综述与讲座

  • 脊髓侧索硬化症遗传学研究方法综述

    黄晶;

    <正>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种累及脑与脊髓上下运动神经元,导致肌肉无力、萎缩,言语、吞咽、呼吸功能障碍的迟发性神经变性疾病[1]。一般患者的生存期为3~5a,大多死于呼吸衰竭。ALS的发病率为1~6/10万人,终生发病风险约为1∶400,发病风险随年龄而增加,在50~75岁达高峰,此后出现下降。根据发病特

    2015年06期 v.18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MR磁敏感成像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谭莉平;陆建常;

    <正>脑内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angioma,CA)属先天性隐匿性血管畸形,以单发病灶最常见,出血风险较高,因CA临床表现不典型,CT或DSA检查容易被漏诊。随着MRI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CA的发现率有了很大提高,然而MRI常规序列对CA的诊断仍存在一定局限性,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利用组织磁敏感性的差异产生图像对比,显示微静脉、微钙化、血液代谢产物、铁沉积等病灶的敏感征象,使CA的诊断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笔者就近年来SWI对CA的诊断价值作一综述。

    2015年06期 v.18 14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