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创办日期:1998年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刊   期:月刊
电话:0371-60100422 63321039
Email : bjb@cn-shenjing.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381/R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110

 

论著

  • 外周血白细胞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栗静;田婷;石正洪;冯斌;

    目的探讨外周血早期白细胞及其亚型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AIS住院患者588例,性别和年龄匹配的非脑卒中患者630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头颅CT或MRI梗死面积大小将AIS患者分为腔隙性AIS组151例和非腔隙性AIS组437例,比较2组白细胞参数并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AIS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OR=1.073,95%CI:1.017~1.132,P=0.009)和中性粒细胞计数(OR=1.068,95%CI:1.001~1.139,P=0.046)进入回归方程。非腔隙性AIS组白细胞计数高于腔隙性AI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OR=0.898,95%CI:0.811~0.995,P=0.040)进入回归方程。结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是AIS的独立危险因素,低白细胞计数为腔隙性AIS的危险因素,白细胞计数对AIS的发生及梗死面积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2017年06期 v.20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结合强化运动治疗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李亚斌;冯海霞;白佳佳;苏明莉;韩丽媛;包爱强;梁学镖;乔小红;

    目的初步观察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结合强化运动治疗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下肢痉挛肌群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加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强化运动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对2组患者进行MAS(改良Ashworth量表)、IEMG(肌表面肌电积分值)、PROM(被动关节活动度)、10m MWS(10m最快步行速度)、FMA(Fugl-Meyer运动功能)、PCI(生理消耗指数)评分。结果治疗4周及8周后,2组MAS、IEMG、PROM、10m MWS、FMA、PCI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PROM(4.39±1.25)°、10 m MWS(18.12±3.47)m/s、FMA(25.16±2.55)分、PCI(0.51±0.21)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AS(1.54±0.48)分、IEMG(37.95±4.48)分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PROM(4.42±1.01)°、10m MWS(14.11±2.83)m/s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AS(1.63±0.57)分、IEMG(46.94±8.17)分、FMA(26.44±2.12)分、PCI(0.47±0.15)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结合强化运动治疗可改善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的步行能力,可作为一种康复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

    2017年06期 v.20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外泌体中let-7d表达的研究

    尹慧敏;贾永林;李燕飞;段冉冉;景黎君;滕军放;贾延劼;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lous meningitis,TBM)患者脑脊液外泌体的分离及外泌体中let-7d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收集我院1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结脑组,TBM组),20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病脑组,VM组),1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化脑组,PM组)及20例正常脑脊液患者(对照组)的脑脊液,采取ExoQuick Precipitation提取法分离并纯化外泌体,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let-7d表达水平。结果 (1)脑脊液中的外泌体,电镜下呈圆形或茶托状外形,直径40~100nm,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发现其内含有不同程度表达水平的let-7d;(2)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外泌体中let-7d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let-7d表达水平结脑组、化脑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脑组与对照组相比也下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let-7d表达水平在化脑组与结脑组相比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let-7d表达水平在结脑组与病脑组相比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脑脊液中可分离出外泌体,通过比较3种脑炎外泌体中let-7d的表达水平,发现在TBM患者中let-7d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为其诊断提供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

    2017年06期 v.20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 肝素钠持续泵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

    黄伟;滕海英;毛媛媛;

    目的探讨肝素钠持续微量泵入抗凝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与hs-CRP动态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发病48h内入院的脑梗死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采用肝素钠首剂20~30mg生理盐水稀释10mL静注后每8h50mg加生理盐水50mL静脉泵入,根据每8h复查APTT的变化调整剂量,逐渐减量持续72~96h;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3d和10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和hs-CRP;随访30d,比较2组日常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记录不良事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8%)明显高于对照组(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s-CRP与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Barthel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素钠持续微量静脉泵入可显著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与肝素钠抗炎作用相关,增加治愈率,提高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出血风险并未增高。

    2017年06期 v.20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依达拉奉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胡凯;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05-2015-03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肢体运动功能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组间比较,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Fugl-Meyer评分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Fugl-Meyer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Fugl-Meyer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急性脑梗死应用依达拉奉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能及时有效地清除自由基,保护脑组织,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能力、神经功能和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工作红推广应用。

    2017年06期 v.20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分析

    贾永林;付志新;张保华;

    目的探讨应用眩晕残障量表(DHI)调查问卷的形式评估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手法复位后的残余症状。方法对120例患者进行手法复位直到位置试验时眩晕症状及眼球震颤完全消失。患者在复位前和复位后5~7d内分别完成问卷调查。随机选择120例正常志愿者为对照组,在年龄及性别上与实验组进行交叉配对,将复位前、复位后和对照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DHI分值上,手法复位后较复位前有显著改善(P=0.000),其中有6项显示未完全改善。手法复位后DHI分值与对照组对比,结果显示在一些项目上仍有差异,症状改善并不完全。结论DHI分值提示即使在成功的手法复后,患者仍会遗留一些残余的主观症状,对于这些患者,后续的处理很重要。

    2017年06期 v.20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 基于达标理论的支持性心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刘晓辉;时秋英;

    目的探讨基于互动达标理论分析支持性心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78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以互动达标理论为基础的支持性心理干预,比较2组焦虑抑郁评分、家庭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2组SAS评分、SDS评分、家庭关怀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家庭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支持性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家庭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2017年06期 v.20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 血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李雅萍;

    目的探讨血清中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与急性脑出血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4-01-2016-08收治的11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急性脑出血组,并根据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检测其血清UA和CRP的浓度,并与8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脑出血组血UA、CR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预后良好组血UA及CRP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结论血UA及CRP可能与脑出血发生、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为脑出血的监测、早期干预和防治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2017年06期 v.20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张燕平;李燕梅;尹园园;

    目的分析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01—2016-06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风痰阻络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应用醒脑静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半夏白术天麻汤。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1%,治疗组为9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可改善急性脑梗死(风痰阻络型)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

    2017年06期 v.20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盐酸美金刚联合谷红注射液对脑外伤后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

    李飞翔;焦红军;张晓晓;岳璠;吴睿;

    目的观察盐酸美金刚联合谷红注射液治疗脑外伤后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23例脑外伤后认知障碍患者分为3组,其中Ⅰ组6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美金刚口服联合谷红注射液静滴,Ⅱ组40例仅给予美金刚口服,Ⅲ组20例仅给予安慰剂;于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分别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及蒙特利尔智能量表(MoCA)评测疗效。结果治疗2个月后,Ⅰ组与Ⅱ组MMSE、ADL、MoCA评分提高幅度均大于Ⅲ组(P<0.05),Ⅰ组治疗后MMSE评分提高幅度大于Ⅱ组(P<0.05)。结论盐酸美金刚联合谷红注射液可明显改善脑外伤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值得推广。

    2017年06期 v.20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对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闫宝锋;李彬;木依提·阿不里米提;栾新平;木塔力甫·努热合买提;艾克拜尔·哈里克;买尔阿芭;逯霞;

    目的通过分析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后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双手精细运动能力和粗大运动功能改变情况,探讨该术式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3-2015-05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作为受试对象,按性别、年龄及病情严重程度相近的原则两两配对,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患儿实施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对照组不行任何治疗,回家正常养育,随访6个月。分别在术前、术后6个月时根据手功能分级(Manual Ability Classification System,MACS)、精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ine Motor Function Measure scale,FMFM)和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66)评定患儿运动功能。结果术后6个月时实验组MACS、FMFM评分较术前明细提高(P<0.05),对照组MACS、FMFM评分较术前无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时实验组GMFM-66评分随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68,P=0.058>0.05)。而对照组GMFM-66评分较术前无明显改善(t=0.822,P=0.432>0.05)。结论对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实施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可明显提高其双手精细动作能力,但在粗大运动方面的得疗效不确切,也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有关,有待后续进一步研究。

    2017年06期 v.20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海马磁共振波谱分析在继发全面性发作癫痫患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孙建奎;屈宝华;齐进兴;邓建中;范仲鹏;余留森;

    目的探讨海马磁共振波谱1 H-MRS分析在继发性全面性发作癫痫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4-01-2016-01门诊及住院癫痫患者131例,继发性全面性发作71例,部分性发作30例(其中单纯部分性发作19例,复杂部分性发作11例),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30例,在双侧海马区进行单体素1 H-MRS-体素检查。结果海马波谱异常改变78例,部分性发作异常9例(30%),继发全面性发作异常52例(77.5%),原发全面性发作异常17例(46.7%),继发全面性发作与部分性发作、原发全面性发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2)。结论海马磁共振波谱分析1 H-MRS在继发性全面性发作癫痫患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2017年06期 v.20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0K]
  • 颅脑外伤患者术中成分输血量评估

    燕备战;张洪亮;吴睿;孔存权;杨子怡;梁玉;

    目的评估颅脑外伤患者术中成分血输注量。方法选取我院近5a617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术前Hb(血红蛋白)水平及凝血INR(国际标准化比值)进行分组,采用单变量分析法进行分析各变量与成分血液输注量的关系。结果颅脑外伤患者术中、平均的成分血输注量分别为悬浮红细胞(5.09±2.14)U,新鲜冰冻血浆(6.71±1.98)U,冷沉淀(9.87±3.38)U,单采血小板(2.77±1.96)U。不同类型的脑外伤患者之间,血小板、冷沉淀、悬浮红细胞之间的输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新鲜冰冻血浆的输注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Hb异常与正常组间,在悬浮红细胞与血小板的用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前INR异常组患者,其术中各成分血的用量则明显高于INR正常组(P<0.05)。结论颅脑外伤的不同类型、术前Hb含量及INR可用于评估脑外伤患者术中成分血液的用量,以此用以指导临床输血实践与有效合理用血。

    2017年06期 v.20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菖麻熄风片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30例临床分析

    张伟;

    目的分析菖麻熄风片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TS)肝亢风动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0例TS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给予口服菖麻熄风片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硫必利片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安全性、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总积分降低值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出现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菖麻熄风片可有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肝亢风动证,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2017年06期 v.20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动脉粥样硬化性类烟雾病缺血性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冯丽红;王景涛;卢宏;白蓉;马兴荣;付振强;孙桂芳;聂贝贝;彭涛;

    目的探讨成人动脉粥样硬化性类烟雾病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缺血型动脉粥样硬化性类烟雾病患者(类烟雾病组)95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94例,检测所有对象血浆Hcy,同时记录所有对象的人口学、病史资料、临床数据,进行组间对比及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铃木分期,将类烟雾病患者分为烟雾血管逐渐形成组(铃木分期Ⅰ、Ⅱ期)、烟雾血管发展加重组(铃木分期Ⅲ期)、烟雾血管形状缩小组(铃木分期Ⅳ期)、烟雾血管逐渐消失组(铃木分期Ⅴ、Ⅵ期),比较4亚组间血浆Hcy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Hcy、LDL水平升高,HDL水平下降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类烟雾病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烟雾血管逐渐消失组血浆Hcy水平[(20.85±4.49)μmol/L]分别显著高于其余3亚组[(17.24±3.14)μmol/L]、[(17.98±4.07)μmol/L]、[(17.97±3.41)μmol/L](P<0.05),余各亚组间血浆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LDL水平升高,HDL水平下降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类烟雾病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浆Hcy水平与缺血型动脉粥样硬化性类烟雾病患者分期的严重程度有关。

    2017年06期 v.20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亚低温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后脑水肿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李富强;王伟;冯涛;尹晓刚;邓倩;刘荣志;白宏英;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后脑水肿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方法 6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常规组。常规组给予脱水降颅压、神经保护药物、控制血压、支持对症及防治并发症等综合治疗。亚低温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颅脑局部亚低温、冰毯及颈部大血管处冰袋降温7d,维持体温35℃,后24h逐步复温到正常。评价2组治疗前后脑血肿及脑水肿体积、血清MMP-9水平。结果治疗后,亚低温治疗组脑水肿量较常规组相比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治疗组血清MMP-9水平治疗3d、7d后较常规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减轻脑出血患者脑水肿,减少血清MMP-9水平。

    2017年06期 v.20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成人小脑髓母细胞瘤的MRI诊断与临床分析

    李占吉;杜玉玺;徐建军;

    目的探讨成人小脑内髓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特点及MRI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男15例,女11例)小脑内髓母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重点分析MRI特点及手术病理特征。结果 26例患者均行磁共振平扫与增强检查。T_1WI像呈低信号20例,等信号6例;T_2WI像高信号21例,混杂高信号5例;T_2FLAIR像高信号21例,混杂稍高信号5例;DWI像呈明显高信号23例,稍高信号3例。静脉注入Gd-DTPA后,明显强化20例,不均匀轻度强化6例。结论小脑内髓母细胞瘤MRI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对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2017年06期 v.20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1K]
  • 降压治疗对脑出血患者预后及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彭形;肖刚;王广;谈俊;

    目的探讨早期积极降压治疗对脑出血患者预后及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以2014-01—2015-12到我院就诊的脑出血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标准降压的方法口服降压药。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手术结束早期采用静脉降压治疗,根据患者情况口服或鼻管的途径给予降压药。比较2组患者手术后血肿周围及侧镜像区NAA/Cr和不同时间神经功能评分。结果实验组NAA/Cr下降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24hNIHSS评分和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3d和7d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压治疗可明显缓解脑出血患者的血肿情况,减轻神经元损伤,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

    2017年06期 v.20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解郁丸联合替扎尼定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疗效观察

    张金苹;

    目的观察解郁丸联合盐酸替扎尼定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于2014-06—2015-05我院神经内科门诊治疗的慢性肌紧张性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解郁丸联合盐酸替扎尼定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独盐酸替扎尼定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头痛程度、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负面情绪、头疼指数等均有改善,且观察组NRS表为(1.39±0.29)分,HAMA表为(10.79±1.28)分,HAMD表为(10.78±1.27)分,SAS表为(40.47±5.69)分,SDS表为(26.05±6.07)分,均比对照组的(3.31±0.62)分、(17.82±2.03)分、(18.93±2.54)分、(54.86±6.27)分、(57.95±5.54)分低,(P<0.05);观察组认知功能为(56.66±4.62)分,躯体功能为(68.03±7.52)分、社会功能位(59.00±2.10)分、心理功能为(56.03±4.55)分、总体生活质量为(82.17±7.28)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于出现慢性紧张型头痛症状的患者,联合用药替扎尼定及解郁丸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2017年06期 v.20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诊治研究

  • 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短期疗效及并发症观察

    姚江伟;李芸;刘振威;姬翔;赵博;寇书杰;

    目的探讨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对三叉神经痛(TN)的短期疗效及并发症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5-2015-04入院行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的2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研究组,n=22)和同期行传统显微血管减压术的30例患者(对照组,n=30)的临床资料。对比2组短期疗效,记录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分析治疗前后睡眠质量与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为9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SQI评分及N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具有短期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可在促进TN患者病情转归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017年06期 v.20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MRI影像学表现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

    管风云;晏增亚;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像学表现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04-2016-05我院收治的M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52例,在发病48h内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计算脑梗死区体积及动脉狭窄程度;对患者进行神经缺损程度NIHSS评分,并分析影像学表现与NHI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区体积与MCA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596,P=0.005);脑梗死区体积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347,P=0.045);MCA狭窄程度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475,P=0.004)。结论 M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DWI中异常区体积和MRA中血管狭窄程度均与神经功能缺损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预测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2017年06期 v.20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 显微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效果分析

    杨学;张雪梅;

    目的探讨显微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01-2016-06我院收治的12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均有明显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按照Hunt-Hess分级法划分为Ⅰ~Ⅳ级。患者24h、48h及72h不同时间显微开颅夹闭术治疗,每个时间点手术40例。术后半年随访调查,评估动脉瘤夹闭效果,并用GOS评分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观察有无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现象。结果所有患者动脉瘤夹闭情况较好,无夹闭失败现象。应用GOS评分恢复良好108例(90.0%),轻度残疾7例(5.8%),重度残疾5例(4.2%)。24h、48h及72h内手术良好率分别为95.0%、92.5%、82.5%,无死亡。结论显微开颅夹闭术在颅内破裂动脉瘤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且手术治疗越快,预后效果越好。

    2017年06期 v.20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预后的相关性

    陈富生;蔡瑞艳;李磊;

    目的评价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全部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血清甲状腺素水平检测,并根据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水平分为低T3组(T3值<1.34nmol/L,21例)和正常T3组(T3值1.34~2.73nmol/L,25例)。对2组患者的甲状腺水平进行观察统计,并对2组病情严重程度及短期神经功能预后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低T3组在入院时和发病后90dNIHSS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T3组(P<0.01),总T3水平与患者NIHSS评分情况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与总T3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0.05)。对2组预后结果进行评价,低T3组预后良好率显著低于正常T3组(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总T3水平与其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显著负相关,说明低T3水平的神经功能预后与正常T3水平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相比较差。

    2017年06期 v.20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肿瘤神经侵犯对早期舌鳞癌术后淋巴结转移和局部复发的影响

    徐明;

    目的探讨肿瘤神经侵犯对早期舌鳞癌术后淋巴结转移和局部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09-2011-06我院肿瘤科收治的经确诊为早期舌鳞癌患者98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按是否明确诊断为肿瘤神经侵犯阳性分为2组,肿瘤神经侵犯阳性为观察组(n=42),阴性为对照组(n=56)。2组均进行至少5a随访,比较2组术后随访期间原发灶淋巴结转移和局部复发情况,并了解2组术后3a、5a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淋巴结转移率28.57%显著高于对照组8.93%(P<0.01),原发灶局部复发率23.81%明显高于对照组8.93%(P<0.05);观察组3a生存率85.71%略低于对照组98.2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a生存率73.81%明显低于对照组89.28%(P<0.05)。结论肿瘤神经侵犯可显著增加早期舌鳞癌术后淋巴结转移率和原发病症局部复发率,且不利与预后发展。

    2017年06期 v.20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不同TOAST分型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分析

    王晓辉;

    目的探讨不同TOAST分型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方法收集我院2014-02-2016-02收治的164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按照TOAST分型,有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LAA)50例,小动脉性闭塞性脑卒中(SAO)56例,心源性栓塞(CE)14例,不明原因性脑卒中(SUE)36例,其他原因所致脑卒中(SOE)8例;并收集同时期健康者84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不同TOAST分型患者Cys-C、Hcy、LDL-C水平并不相同,LAA组水平最高,CE、SOE组水平较低。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ys-C、Hcy、LDL-C水平,可有效评估脑梗死病情,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2017年06期 v.20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

    李耀泽;侯书杨;马龙君;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抽取2015-02-2016-02我院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4)和研究组(n=34)。对照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亚低温治疗。对比治疗前后2组颅内压及神经功能(NIHSS)评分变化情况,统计2组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颅内压及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研究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恢复良好率(58.82%)高于对照组(32.35%),并发症发生率(14.70%)低于对照组(3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2017年06期 v.20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综合性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观察

    李武学;赵兴华;许长宝;郝斌;樊军芳;芦俊洁;

    目的观察综合性治疗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药物治疗、导尿术、膀胱功能训练、生物反馈进行综合治疗SCI神经源性膀胱患者28例,通过排尿次数、膀胱容量、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及国际LUTS症状指标观察治疗疗效。结果 28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在接受综合治疗后排尿次数、残余尿量显著减少,而膀胱容量增加,排尿症状、国际LUTS症状评分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法能够改善排尿功能,达到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

    2017年06期 v.20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胃肠功能紊乱临床分析

    王喜梅;单艳华;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是否并发胃肠功能紊乱分为紊乱组(并发胃肠功能紊乱,105例)和未紊乱组(未发生胃肠功能紊乱,61例),2组入院时行头颅CT或MRI检查存在梗死灶,并对2组入院时及入院2周的营养状况[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白蛋白(ALB)及视黄醇结合蛋白(RBP)]、餐后2h血糖水平(2hPBG)及神经缺损症状功能评分(NIHSS)进行比较。结果紊乱组患者脑叶及基底节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未紊乱组(P<0.05)。入院时,紊乱组的2hPBG及NIHSS评分显著高于未紊乱组(P<0.01);入院2周后,紊乱组的营养状态各项指标PA、ALB及RBP水平显著低于未紊乱组(P<0.01),而2hPBG及NIHSS评分显著高于未紊乱组(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并发胃肠功能紊乱梗死灶出现脑叶及基底节的几率较大,同时与营养状况、血糖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关联。

    2017年06期 v.20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庞利红;

    目的探究脑梗死和高同型半胱氨酸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06-2016-03收治的脑梗死患者53例为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3例作对照研究。取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测定2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比分析测定结果。结果观察组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7例(32.08%),对照组为8例(15.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24.2±2.8)μmol/L,对照组为(14.8±1.4)μmol/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脑梗死患者性别、年龄及高同型半胱氨酸因素为自变量,以脑梗死发生为因变量,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是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存在直接相关性,是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可通过加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对于预防脑梗死发生起到明显作用

    2017年06期 v.20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

    王俊喜;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阻滞中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5-07-2016-04诊治的行臂丛神经阻滞的手术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抽签方法分组,研究组(n=32)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n=32)采取罗哌卡因联合氯化钠注射液麻醉,对比2组镇痛效果、神经阻滞优良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研究组神经阻滞后30min的VAS评分(0.04±0.00)分,神经阻滞优良率96.9%;对照组神经阻滞后30 min的VAS评分(1.36±0.15)分,神经阻滞优良率71.9%;2组神经阻滞后30min的VAS评分和神经阻滞优良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中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术中疼痛感,提升其神经阻滞优良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借鉴。

    2017年06期 v.20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

    杨伟华;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方法,观察组行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情况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评分(7.2±2.2)较对照组(14.4±2.4)优;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满意率为95.5%,对照组为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以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方法治疗可取得理想效果,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2017年06期 v.20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脑梗死规范化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张玉蛟;李玉琴;

    <正>脑梗死是神经科常见疾病,其致残、病死率较高,给患者及家属来严重的精神及经济压力。目前临床上主要以溶栓、扩溶、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调控血脂,营养保护脑细胞、改善预后等规范治疗,效果较为理想[1]。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采用NIHSS评分、STAF评分、CHA2DS2-VASc评分、HAS-BLED评分对脑梗死规范化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旨在探讨归纳出一套完整有效的规范治疗评价体系,为临床提供治疗评

    2017年06期 v.20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ABCD2评分与hs-CRP的相关性分析

    李江坤;张津华;付志新;赵春水;

    目的探讨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为表现患者的ABCD2评分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326例临床表现为TIA的患者,于发病1周内入院,并查头颅DWI了解是否有高信号。按照DWI是否有高信号分为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测定血清hs-CRP水平,观察所有患者ABCD2评分与hs-CRP水平的相关性,且比较2组ABCD2评分及hsCRP。结果 ABCD2评分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且脑梗死组ABCD2评分和hs-CRP水平高于非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水平与ABCD2评分具有很好的相关性,ABCD2评分越高,TIA发生率越高,hs-CRP越高越能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二者联合有利于评估TIA患者病情风险与指导治疗。

    2017年06期 v.20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舌咽神经痛误诊分析

    徐晓玉;曹心慧;

    <正>舌咽神经痛是舌咽神经躯体感觉分区突然的、严重的、短暂的复发性疼痛,相对少见,表现复杂,极易误诊。笔者3a多来诊治5例,均系误诊病例,甚至2例是疼痛专科人员误诊又误治。故有必要结合文献对误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提高诊断精确度,减少误诊和误治。1临床资料病例1:女性,48岁,以"睡眠减少2个月"为代主诉就诊,2个月前不明原因出现睡眠明显减少,片段入眠,只进食固体食物、拒饮,不语,活动减少,体质量

    2017年06期 v.20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 POEMS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

    赵丹阳;张弥兰;冯淑曼;张杰文;张清峡;杨秀丽;黄月;

    <正>POEMS综合征又称为Crow-Fukase综合征或Nakanishi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浆细胞病,并累及多系统的副肿瘤综合征[1],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报道研究可能与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感染、前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等)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变化和高表达有关[2-4]。由于本病发病率低,致残率较高,且临床症状

    2017年06期 v.20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 妊娠高血压并脑卒中32例临床分析

    胡秋霞;

    目的总结妊娠高血压并脑卒中的诊治体会。方法对32例妊娠高血压并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治愈29例,有神经系统后遗症3例。其中自然分娩5例(15.63%),阴道助产7例(21.87%),剖宫产20例(62.50%)。32例围生儿中足月产儿21例,早产儿活产9例,死胎2例。体质量1 510~3 220g。1 min Apgar评分<3分20例,>7分10例。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缓解妊娠高血压并脑卒中患者的病情至关重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适时终止妊娠,可有效降低产妇和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2017年06期 v.20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急性脑梗死TOAST分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关系的研究

    王明强;刘小军;祁绍艳;周明锴;王生锋;

    目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急性脑梗死TOAST分型及NIHSS评分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确诊的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对其进行TOAST分型并对神经功能的缺损进行评分,测定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值。结果TOAST分型中最常见的分型为LAA型及SAO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值进行最高分型为LAA型,与其他亚型之间进行处理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其NIHSS评分与其他亚型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亚型间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酸血症可能与大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存在密切相关性,NIHSS评分中以LAA型较高,可能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密切联系。

    2017年06期 v.20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狼疮脑病临床特点分析

    孟庆防;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并狼疮脑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狼疮脑病症状分为并发组(n=15)和未并发组(n=65),对并发狼疮脑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征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狼疮脑病的高风险因素是尿红细胞升高、肌酐升高、A/G降低、AST升高(P<0.05);有一项临床表现患者的预后最好,伴偏头痛、颅内高压和癫痫的患者效显著。结论尿红细胞升高、肌酐升高、A/G降低、AST升高,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并狼疮脑病的临床特点,临床表现越少表示患者的预后效果越好。

    2017年06期 v.20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期待治疗与围生结局的相关性

    寇明菊;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期待治疗与围生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04-2015-02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96例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孕周随机分为3组,A组孕周24~28周,B组孕周28~31周,C组孕周32~33周,探讨3组患者期待治疗与孕产妇及围生儿并发症的关系,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 3组期待治疗时间、终止妊娠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48.4%,B组为12.5%,C组为18.2%,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大于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死亡等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A组明显大于B组、C组,B组明显大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期待治疗与围生结局的相关性高,应用效果好,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2017年06期 v.20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下单鼻孔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疗效分析

    任二朋;任增玺;王万卿;李万军;许梦雅;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将我院2013-01-2016-10收治的鼻蝶入路行垂体瘤切除28例患者,以是否内镜辅助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显微镜下切除18例为对照组,在内镜辅助下显微手术10例为治疗组,观察2组出现尿崩、电解质紊乱、垂体功能低下和肿瘤残留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出现尿崩1例(10%),电解质紊乱2例(20%),肿瘤残余1例(10%),无垂体功能低下和脑脊液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辅助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和残余,治疗效果确切。

    2017年06期 v.20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功能性电针配合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功能障碍疗效分析

    卢哲;许梦雅;

    目的分析功能性电针配合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脑卒中伴功能障碍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Bobath技术治疗,治疗组给予功能性电针配合Bobath技术治疗。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FMA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功能性电针配合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功能障碍,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2017年06期 v.20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用药与体验

  • 阿托伐他汀联合血塞通胶囊对脑梗死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血脂水平影响的临床效果探讨

    郜娜;

    目的探讨血塞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06—2015-08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采用血塞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对比2组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彩超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类型及血脂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彩超检测IM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8,P>0.05),治疗12个月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2,P<0.05)。治疗组治疗12个月后纤维型、脂质型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质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12个月后所有类型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脂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急性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有利于促进颈动脉斑块的稳定,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17年06期 v.20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探讨补脾益肾活血剂改善非痴呆型血管认知障碍的效果及作用机制

    马文建;

    目的分析补脾益肾活血剂改善非痴呆型血管认知障碍的疗效及作用机制,以期探讨该方剂与非痴呆型血管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04-2016-08收治的64例非痴呆型血管认知障碍者,采用单双号法,按照11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补脾益肾活血剂,比较2组疗效和IGF-1、VILIP-1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MSE、MoCA、ADL评分和IGF-1、VILIP-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治疗结束,观察组中医证候和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脾益肾活血剂改善非痴呆型认知障碍疗效确切,作用显著,丰富了非痴呆型血管认知障碍发生及进展机制的理论研究。

    2017年06期 v.20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观察纤溶酶注射液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伴脑积水的临床疗效

    梁瑞霞;刘新;吴寒;王慧;李娅茹;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纤溶酶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并中重度脑积水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在我院2008-01-01-2014-06-01收治的临床确诊结核性脑膜炎并中重度脑积水住院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均给予抗结核治疗,脑室外引流,脑室内注药及糖皮质激素应用,治疗组同时加入纤溶酶针静滴。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脑脊液常规、生化及脑积水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10例,无效2例。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7例,无效12例(其中4例遗留不同症状后遗症);治疗组脑脊液压力、常规、生化、脑积水缓解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静脉注射纤溶酶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并中重度脑积水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使脑脊液各项试验指标较快恢复正常,明显提高结脑合并中重度脑积水的临床疗效。

    2017年06期 v.20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观察脑心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谷华;

    目的观察脑心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06—2016-06收治的200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行降压、降脂、降糖等常规治疗,并加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10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脑心通胶囊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血流动力学指标、血压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总胆固醇(TCHO)、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有所降低,但对照组下降幅度小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对照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显著,能有效调节机体内血黏度、血压、血脂水平,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17年06期 v.20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盐酸替罗非班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

    孟冰辉;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03-2016-05收治的9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替罗非班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比2组治疗总有效率、凝血指标及PECAM-1水平,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各项凝血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ECAM-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采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疗效好,见效快,值得临床推广。

    2017年06期 v.20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丁苯酞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脑血流灌注的影响

    段淑娟;

    目的分析丁苯酞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认知功能及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我院2013-05-2016-10收治的7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后统计2组总有效率,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2组认知功能进行测评,同时对比2组脑血流灌注指标[脑血流量(CBV)、脑血流速度(CBF)]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84%高于对照组63.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2周后MoCA各维度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MoCA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CBV、CBF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脑血流灌注水平,疗效显著。

    2017年06期 v.20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尼莫地平联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临床研究

    徐向东;黄贞;邢秋芳;王洁;张玉彬;

    目的分析尼莫地平联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11—2016-03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2组均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5个月后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5个月后观察组视空间功能、命名、注意力、语言、抽象能力、选项、定向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5个月后ADL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以尼莫地平联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可改善患者认知状况和日常生活能力,安全可靠。

    2017年06期 v.20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血栓患者的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吕艳芳;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血栓患者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10-2015-09收治的68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各34例。单一组予以阿司匹林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予以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统计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临床效果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生活质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生活质量高于单一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单一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栓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失情况及生活质量,同时可最大限度提高其临床效果,安全性较高,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06期 v.20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丁苯酞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阮世旺;

    目的探讨丁苯酞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5-01—2016-02在我院治疗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2组。对照组(48例)患者给予降血糖、降血脂等临床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47例)在上述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评估2组治疗效果同时统计其治疗前后精神心理量表得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9.4%)与对照组(62.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精神量表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患者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等检测无异常,无严重胃肠道反应。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精神健康状态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同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2017年06期 v.20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帕罗西汀联合米氮平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吕素英;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米氮平在产后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92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单药组各46例。均给予心理疗法,在此基础上单药组给予单纯米氮平治疗,联合组给予帕罗西汀联合米氮平治疗。分别于治疗1周后、2周后、4周后和6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量化评估并对比评分变化,并对比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抑郁评分在时间、组间及交互作用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1周后、2周后、4周后和6周后联合组抑郁评分数据均远高于单药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内抑郁评分量表均呈不断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综合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总有效率远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产后抑郁症患者在常规心理疗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帕罗西汀和米氮平可显著改善抑郁程度,提高综合疗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2017年06期 v.20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尤瑞克林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李青华;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02-2016-01收治的4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给予尤瑞克林针治疗,并选取同时期的42例常规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治疗3周后观察2组NIHSS、MBI、FM-B评分变化,观察患者治疗后的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降低,MBI评分、FM-B评分显著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脑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针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显著效果,可对脑神经元形成明显保护,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2017年06期 v.20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小金丸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张朝晖;

    目的探讨小金丸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07-2016-01我院诊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抽取91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抽签方法进行分组,治疗组(n=46)采取小金丸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对照组(n=45)单纯使用加巴喷丁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疼痛程度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治疗组有效率95.87%,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的VAS疼痛评分分别为(1.2±0.5)分和0分;对照组有效率68.9%,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的VAS疼痛评分分别为(4.7±1.2)分和(1.9±0.8)分;2组指标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治疗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8.7%与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金丸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逐步解除患者神经疼痛症状,且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借鉴。

    2017年06期 v.20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综述与讲座

  • 动脉硬化易损斑块标志物研究进展

    陈欢;卓文燕;朱培培;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是动脉栓塞的直接原因,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众多生物标志物通过不同机制参与易损斑块发生、发展的不同环节,及早对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进行易损斑块的早期识别与干预,对预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06期 v.20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张帆;史长河;许予明;张化彪;

    <正>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Spinocerebellar ataxia type 3,SCA3)又称为马查德约瑟夫病(Machado-Joseph Disease,MJD),是我国遗传性共济失调(Hereditary Ataxia,HA)中最常见的亚型,约占所有遗传性共济失调的60%,其患病率为3~5/10万,仅我国就有4万余名患者[1-2]。该病以进展性小脑型共济失调为主要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步态不稳、肢体摇晃、动作

    2017年06期 v.20 124-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病例报告

  • 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冠心病1例报告

    胡轶莹;连亚军;郑亚珂;

    <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局部脑供血障碍导致的短暂神经功能缺损(如感觉障碍、短暂性失语、瘫痪等),其临床症状及体征一般在24h内完全消失[1],作为我国常见的脑血管病事件之一,根据其发病机制,一般分为3种类型:血流动力学型、微栓塞型和梗死型,其中血流动力学型TIA是在动脉严重狭窄基础上血压波动导致的远端一过性供血不足引起的,往往在血压低的时候发生TIA,血压高的时候症状缓解,这种类型的TIA占很大一部

    2017年06期 v.20 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护理体验

  • 神经外科3.0T高场强磁共振复合手术间的护理管理

    毕慧萍;李正伟;聂云飞;李文萃;李胜云;李俊玲;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3.0T高场强磁共振复合手术间围手术期护理管理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426例在我院3.0T高场强磁共振复合手术间行开颅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包括物品准备、体位安置及术中磁共振扫描配合等。结果在磁共振复合手术间技术平台支持下,426例患者中肿瘤影像学全切率从28.4%提高到76.1%,13例因肿瘤得到最大切除而获益,未发生与术中磁共振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建立精细化的3.0T高场强神经外科磁共振复合手术间管理模式,可提高手术精准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2017年06期 v.20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中医护理对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赵苏英;

    目的研究中医护理对慢性皮肤疾病致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失眠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干预后治疗组主观评价睡眠质量、觉醒次数、睡眠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9%优于对照组的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可明显改善失眠患者的症状,满意度较高。

    2017年06期 v.20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护理干预在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颅内高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宋磊;张爱华;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在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颅内高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颅内高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按照各自病情特征,给予抗结核治疗并及时处置颅内高压等各种并发症。观察组给予综合性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临床疗效,使用GQOLI-74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采用自制问卷比较患者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远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各项生活质量指标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3.33%,远高于对照组的70%(P<0.05)。结论综合性优质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颅内高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2017年06期 v.20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昏迷患者局麻下腰大池外引流管植入术的护理配合

    邵彩霞;周旋;周丽娜;

    目的探讨浅昏迷、深昏迷患者行腰大池外持续引流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总结23例昏迷患者行局麻下腰大池外持续引流的护理配合。结果 23例昏迷患者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术均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昏迷患者进行腰大池外持续引流,医护人员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妥善固定体位、严格无菌操作,手术成功。

    2017年06期 v.20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奥马哈系统在癫痫患者护理中应用

    白秀娟;

    目的观察奥马哈系统在癫痫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7-2015-07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癫痫护理组(对照组,n=49)和奥马哈系统护理组(观察组,n=49),对比2组护理后1a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3.47%,观察组91.8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为75.51%,观察组97.96%,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马哈系统应用于癫痫护理,可显著降低癫痫发作频率,提高治疗有效率和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临床意义显著。

    2017年06期 v.20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早期语言康复训练改善急性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刘晓丽;

    目的观察早期语言康复训练改善急性脑卒中后失语症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96例确诊的急性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8例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治疗组48例增加语言康复训练,连续训练3个月末对比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语言恢复总有效率89.58%高于对照组的72.92%(P<0.05);2组均可提高训练3个月末语言沟通能力,但治疗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语言康复训练改善急性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效果确切,能够最大程度恢复语言表达能力,促进患者早日融入社会,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继续探讨与推广。

    2017年06期 v.20 14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脑血栓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评价

    陈晶;

    目的探讨脑血栓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150例脑血栓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2组护理结局。结果研究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及抑郁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康复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血栓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应使用优质的综合护理,可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更好地改善其心理状态,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2017年06期 v.20 143-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