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创办日期:1998年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刊   期:月刊
电话:0371-60100422 63321039
Email : bjb@cn-shenjing.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381/R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110

 

论著 科研之窗

  • CART阻抑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记忆能力的影响

    刘伟;常娜;潘昊君;李昕;

    目的探讨可卡因苯丙胺调节转录肽(CART)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生成和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4组,依次为模型组(AD大鼠)、实验组(AD模型大鼠尾静脉注射CART)、假手术组(用等量的PBS代替Aβ_(1-40))、对照组(正常饲养)。脑侧室注射Aβ_(1-40)构建AD大鼠模型,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和穿越平台次数,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Aβ_(1-40)水平,RT-PCR检测脑组织中胰岛素降解酶(IDE)、中性内肽酶(NEP)、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RP-1)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Tau蛋白磷酸化、IDE、LRP-1、NEP、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p-GSK-3β水平。结果实验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低于模型组,而穿越平台次数明显高于模型组。实验组大鼠Aβ_(1-40)水平、Tau 5水平、Tau磷酸化水平(Tau pSp~(199/202)、Tau~(pT231))、GSK-3β、p-GSK-3β明显低于模型组,而IDE、LRP-1、NEP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CART能够通过调节IDE、LRP-1、NEP水平降低AD大鼠模型中Aβ_(1-40)水平,能够通过调节GSK-3β抑制Tau蛋白磷酸化,进而改善AD大鼠的记忆能力。

    2017年24期 v.20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3K]
  • 趋化因子CC配基2对α?Synuclein诱导的小胶质细胞增殖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张黎军;赵盼盼;赵建华;王超伟;李青;随瑞斌;袁彬;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C配基2(CCL2)对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介导的小胶质细胞增殖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原代小胶质细胞和原代神经元。小胶质细胞分为4组,依次为对照组、CCL2组、α?Synuclein组、CCL2+α?Synuclein组。对照组中加入等量的PBS,CCL2组细胞中加入含有CCL2浓度为0.05ng/μL的培养液。α?Synuclein组细胞中加入含有α?Synuclein浓度为0.2ng/μL的培养液。CCL2+α?Synuclein组中加入含有0.05ng/μL CCL2、0.2ng/μLα?Synuclein的细胞培养液。培养24h后,检测小胶质细胞增殖情况及细胞中α?Synuclein蛋白水平,同时检测细胞培养液中TNF-α、IL-1β、NO含量。用各组小胶质细胞培养液培养原代神经元,观察神经元凋亡情况及神经元中Cleaved Caspase-3、Akt、p-Akt水平。结果 CCL2组、α?Synuclein组、CCL2+α?Synuclein组小胶质细胞增殖活性及分泌TNF-α、IL-1β、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CL2组、CCL2+α?Synuclein组小胶质细胞中α?Synuclei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CL2组、α?Synuclein组、CCL2+α?Synuclein组小胶质细胞培养液作用后的神经元凋亡率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Ak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CCL2促进α?Synuclein引起的小胶质细胞增殖和分泌TNF-α、IL-1β、NO的能力,对α?Synuclein引起的神经元凋亡也具有促进作用,促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Akt信号通路有关。

    2017年24期 v.20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 尿酸在脑梗死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莫志铭;

    目的探讨尿酸在脑梗死中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应用HT22细胞构建氧糖剥夺(OGD)模型,加入不同浓度尿酸刺激,采用MTT检测细胞增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同时检测ROS的产生情况。进一步利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并注射入合适浓度尿酸,检测脑组织缺损状况。结果当用不同浓度尿酸作用于神经细胞时,450μmol/L浓度以内的尿酸对细胞增殖影响并不显著,但1 000μmol/L的尿酸却能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低浓度(50μmol/L)尿酸无法改善OGD/复氧时细胞增殖、凋亡和ROS产生的变化,而合适浓度(300μmol/L)尿酸能显著改善OGD/复氧时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同时减少ROS产生,不过高浓度(1 000μmol/L)尿酸却能进一步下调细胞增殖能力,并且增强ROS产生。同时,尿酸能显著减轻MCAO模型中大鼠的脑组织损伤程度。结论不同浓度尿酸应该具有不同作用,合适浓度的尿酸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此发现可为尿酸的临床治疗研究提供指导作用。

    2017年24期 v.20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5K]
  • 颅脑损伤后血浆血管紧张素水平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吴恒浩;申娟茹;郑光明;张万宏;孙建中;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血浆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水平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15-01—2016-01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238例,检测入院后第1、3、7、14、21、28天患者血液及脑脊液中血管紧张素的水平,相同时间点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患者颅内血管的血流速度,以反映患者脑血管痉挛情况,研究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238例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浓度与各脑血管血流速度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8、0.72、0.66、0.51;血浆中血管紧张素在患者颅脑损伤后即开始快速上升,于第7天达到高峰,后缓慢下降。脑血管的血流速度在患者颅脑损伤后即开始快速上升,于第7天达到高峰,后缓慢下降。结论颅脑损伤后血浆血管紧张素水平与脑血管痉挛发生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提示血管紧张素在颅脑损伤患者脑血管痉挛发生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17年24期 v.20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9K]

论著 临床诊治

  • ACE-R和MoCA量表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价对比

    孙奕;黄丹青;田琦;王变荣;张志宇;

    目的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人群中比较Addenbrooke改良认知评估量表(ACE-R)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认知能力评价的差异。方法共入组MCI患者52例,AD患者60例,正常的退休老年人70例为对照组。全部完成MoCA、ACE-R量表,比较各组量表评分及耗时,并用ROC曲线分析两个量表的敏感性。结果 MCI组的MoCA评分和ACER总分、注意和定向、记忆、语视空间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其中ACE-R记忆分项值下降最快。ROC曲线结果提示两者均有很高的敏感度,但ACE-R量表评估耗时显著多于MoCA量表评估。结论两项量表均能很好的评估MCI,MoCA评估具有耗时少的优势,ACE-R评估可同时获得MMSE得分及各项因子分,且ACE-R记忆分项得分敏感度最高。因此,在时间相对紧张的临床工作中,MoCA评估在初筛方面有优势;而ACE-R可获得更详尽的信息,便于日后随访。

    2017年24期 v.20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 不明原因中青年脑梗死RLS诊断cTCD和cTTE对比研究

    宋彬彬;段智慧;杜艳娇;王瑞琼;商丹丹;李丽;

    目的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contrast-enhanced transcranial Doppler,cTCD)和经胸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contrast enhanced transthroracic echocardiography,cTTE)对于不明原因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s,RLS)的诊断价值,探讨对于不明原因中青年脑梗死患者RLS的诊断方法。方法选取2015-01—2017-09洛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不明原因中青年脑梗死患者166例,以激活生理盐水作为造影剂,选取肘前静脉注射,并结合Valsava动作,所有患者均同时进行cTCD和cTTE,诊断是否存在RLS,依据静息状态和Valsava动作是否存在分流分为固有型分流和潜在型分流,如果固有型分流Valsava动作后等级增高,则采用增高后的等级。结果166例患者中cTCD检测出RLS 80例(48.19%),cTTE检测出RLS 68例(4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cTCD静息状态下检测出RLS 27例(16.27%),Valsalva动作后检测出RLS 80例(48.19%)。Valsalva动作后RLS检出率明显高于静息状态(P<0.005)。cTTE静息状态下检测出RLS 28例(16.87%),Valsalva动作后检测出RLS 68例(41.76%)。Valsalva动作后RLS检出率明显高于静息状态(P<0.005)。cTCD半定量分级结果:Ⅰ级少量分流26例(15.66%),Ⅱ级中量分流26例(15.66%),Ⅲ级大量分流28例(16.87%);cTTE半定量分级结果:Ⅰ级少量分流27例(16.27%),Ⅱ级中量分流19例(11.45%),Ⅲ级大量分流22例(13.25%)。两种检查方法的分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owker检验值14.818,P=0.011),cTCD较cTTE检出RLS级别高。结论 cTCD和cTTE均可发现患者是否存在右向左分流,判断右向左分流的程度,但cTCD和cTTE相比阳性率更高,Valsalva动作后RLS检出率明显高于静息状态,半定量分级结果有差异,cTCD较cTTE检出RLS级别高。cTCD更适合作为RLS的初筛手段。

    2017年24期 v.20 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2K]
  • 氯吡格雷联合瑞舒伐他汀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影响

    刘建锋;胡亚梅;李刚;李书剑;向莉;靳培军;罗之云;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瑞舒伐他汀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及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由颈动脉狭窄所导致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A、B组),每组60例,A组给予氯吡格雷+辛伐他汀治疗,B组给予氯吡格雷+瑞舒伐他汀治疗,选取健康体检人员3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治疗前后各组患者血浆P-选择素的表达,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责任病灶侧颈动脉斑块积分、管腔狭窄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周后,2组血浆P选择素表达、斑块积分、管腔狭窄率均出现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B组上述指标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瑞舒伐他汀及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均能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减轻患者动脉硬化程度,且前者作用更加显著。

    2017年24期 v.20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改良ABCD~2评分对头晕患者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王为强;宇辉;朱瑞昉;尤家聪;徐春奇;

    目的探讨改良ABCD2评分对住院头晕患者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按照改良ABCD2评分对病程<48h的1297例头晕患者进行脑梗死风险分层,其评分对住院头晕患者中脑梗死的诊断价值通过ROC曲线判断。结果改良ABCD2评分ROC曲线下面积(95%CI)为0.786(0.697~0.874)。低危(0~3分)、中危(4~6分)和高危(7~9分)组诊断为脑梗死的风险为1.3%、6.9%和20.5%。结论改良ABCD2评分有助于快速识别头晕中的脑梗死患者。

    2017年24期 v.20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 运动训练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改善作用研究

    刘利;谢雯;陈丽;刘江静;杨春娟;赵光辉;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洷采用回顾性分析与跟踪随访的方法,对2012-03—2014-09在陕西省康复医院确诊的305例帕金森病(PD)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老年性痴呆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测评,筛选符合要求的患者239例分为抑郁组、焦虑组和认知障碍组,进行《体育态度量表》调查,分析其与PD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对体育态度各因子低于正常下限的患者实施运动训练3~6个月后,再次测评各项指标。结果有精神障碍和认知障碍,且体育态度低于正常的PD患者,体育态度与非运动症状呈明显的负相关(r<0,P<0.05);连续运动训练后,患者情绪障碍和认知障碍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连续运动训练能够有效提高PD患者的体育态度,改善抑郁、焦虑和认知障碍。

    2017年24期 v.20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联合用药对急性脑卒中伴意识障碍患者脑功能的保护作用

    聂莉;乔向亮;胡环环;许辉;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卒中伴意识障碍患者脑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120例急性脑卒中伴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入院后均给予吸氧、降低颅内压、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平衡、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2.4mg纳洛酮配入250mL生理盐水静滴,1次/d,连续14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30mL醒脑静注射液配入250mL生理盐水静滴,1次/d,连续14d。对入选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3个月进行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和美国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记录患者意识觉醒时间;测量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颅内压值。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GCS评分均降低,NIHSS评分均增高,血清NSE、hs-CRP水平、颅内压值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明显升高,NIHSS评分明显降低,血清NSE、hsCRP水平、颅内压值明显降低,意识觉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可保护急性脑卒中伴意识障碍患者脑功能,明显改善患者意识状态。

    2017年24期 v.20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病毒性脑炎及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1-磷酸鞘氨醇水平的变化

    杜开先;高丽佳;贾天明;李林;霍爱香;李曼曼;张华玲;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及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CSF)1-磷酸鞘氨醇(S1P)的变化。方法选取病毒性脑炎患儿3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30例以及非颅内感染患儿(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测定CSF中S1P水平。结果化脑组CSF中S1P水平高于病脑组及对照组[(0.217±0.017)nmol/L vs(0.191±0.010)nmol/L、(0.172±0.015)nmol/L,P<0.05];病脑组CSF中S1P的水平高于对照组[(0.191±0.010)nmol/L vs(0.172±0.015)nmol/L,P<0.05]。结论 S1P参与儿童颅内感染发病过程,在不同病原导致的颅内感染中作用程度可能不同。

    2017年24期 v.20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面神经炎治疗前后神经电生理变化的临床研究

    杜景卫;王桂芳;张传臣;

    目的观察面神经炎治疗前后神经电生理变化。方法以2013-01—2016-12在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面神经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面神经电图和瞬目反射,并进行患侧与健侧比较。结果治疗后较治疗前House-Brackmann分级明显改善(P<0.05),面肌功能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前,患侧较健侧R1、R2、R2’波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0.05);治疗前,患侧较健侧面神经电图潜伏期及瞬目反射R1、R2、R2’波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0.05),面神经波幅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患侧面神经电图潜伏期及R1、R2、R2’波潜伏期较治疗前均明显缩短(P<0.05),面神经波幅明显增大(P<0.05),且与健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测或许有助于面神经炎诊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并对预后判断有指导作用。

    2017年24期 v.20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手术时机及方式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影响

    张丙辰;袁杰;周俊;吕远;

    目的探讨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选择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血清hsCRP、IGF-1及Tau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12—2017-01钟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0例,根据手术时机分为超早期组(n=13,<7h)、早期手术组(n=31,8~24h)及晚期治疗组(n=16,>24h);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小骨窗显微手术组(n=29)和大骨瓣血肿清除术(n=31),各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手术治疗。结果超早期组CSS及NIHSS评分,均低于早期手术组和晚期治疗组(P<0.05);早期手术组CSS及NIHSS评分,均低于晚期治疗组(P<0.05);超早期组MMSE评分,高于早期手术组和晚期治疗组(P<0.05);早期手术组MMSE评分,高于早期治疗组(P<0.05);小骨窗显微手术组术后CSS、NIHSS评分,均低于大骨瓣血肿清除术组(P<0.05);小骨窗显微手术组术后MMSE评分,高于大骨瓣血肿清除术组(P<0.05);小骨窗显微手术组术后血清hs-CRP、IGF-1及Tau蛋白水平,均低于大骨瓣血清清除术组(P<0.05)。结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超早期选择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效果理想,值得应用。

    2017年24期 v.20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两种新药治疗初发癫痫的疗效及对复发的影响

    王艳;赵新利;杨清成;

    目的比较分析两种新药左乙拉西坦和拉莫三嗪与传统药物丙戊酸对初发癫痫疗效、脑电图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法将105例初发癫痫患者分为A、B、C 3组,A组采取左乙拉西坦治疗,B组给予拉莫三嗪治疗,C组行丙戊酸治疗,均连续用药6个月,比较3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脑电图变化,同时治疗后随访1a,统计3组癫痫复发率。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3组(97.14%vs 91.43%vs 85.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图变化方面,与同组治疗前比较,B组治疗后α波减少>0.5Hz、θ波增多、δ波增多比例显著上升(P<0.05),且与A组、C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脑电图常规描记、诱发描记痫样波放电率均显著降低(P<0.05),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0%、25.71%,均显著低于C组的57.14%(P<0.05)。3组随访1a癫痫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丙戊酸治疗初发癫痫疗效及随访1a复发率类似,均能明显抑制脑电图痫样波放电,但左乙拉西坦、丙戊酸对脑电图背景活动无明显影响,而拉莫三嗪影响明显;同时丙戊酸治疗不良反应明显高。

    2017年24期 v.20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高龄高血压小脑出血并脑积水患者手术疗效分析

    李会兵;姚娟;

    目的观察高血压小脑出血并脑积水高龄患者行微创穿刺联合侧脑室外引流对临床疗效、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9—2016-09于汉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高血压性小脑出血并脑积水患者临床资料,按术式不同分为2组各62例,对照组行双侧脑室外引流术,观察组行微创穿刺联合侧脑室外引流术,对比组间疗效及预后。结果观察组临床总疗效率70.97%比对照组32.26%高(P<0.05);观察组术后2周的GCS、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并发交通脑积水3.23%比对照组35.48%低,死亡12.90%比对照组41.94%低,GOS分级Ⅳ级所占比38.71%比对照组24.19%高(P<0.05)。结论高血压性小脑出血并脑积水高龄患者行微创穿刺联合侧脑室外引流可有效、迅速清除血肿、积血,减少交通脑积水发生,降低病死率,显著改善预后。

    2017年24期 v.20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小骨窗经额叶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孙晓东;

    目的探究小骨窗经额叶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北京航天中心医院2012-01-2016-01行小骨窗经额叶入路显微手术和常规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76例,其中行小骨窗经额叶入路显微手术患者为观察组(n=38),行常规大骨瓣开颅手术患者为对照组(n=38),2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2组血肿复发、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昏迷程度,比较2组手术期间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在术后随访半年,采用格拉斯哥评价量表(GOS)评分评定2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血肿复发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21.05%(P<0.05),血肿清除率(84.59±6.49)%、术后14dGCS评分(10.62±2.1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13.95±4.74)d显著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89%明显低于对照组26.32%(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73.68%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大骨瓣开颅手术,骨窗经额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效果更好,可明显提高血肿清除率、减少住院时间,并减轻患者昏迷程度,降低血肿复发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预后。

    2017年24期 v.20 67-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三脑室底造瘘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儿童脑积水疗效分析

    冯书彬;齐林;吕强;芦山;张耀东;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ETV)与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患儿脑积水疗效分析。方法选择39例脑积水患儿,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实验组(ETV,n=19)与对照组(VPS,n=20),术后随访6个月,并采用"Gesell儿童智力发育诊断量表"进行脑认知功能评测,包括精细运动行为和大运动行为、语言功能、适应能力及个人-社会行为,比较2组患儿手术有效率,术后感染与脑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在手术总体有效率上,实验组94.73%,对照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个月内,实验组感染发生率5.26%,对照组的感染发生率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实验组患儿在精细运动行为和大运动行为、语言功能、适应能力及个人-社会行为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患儿脑积水方面,ETV在手术总体有效率,术后6个月内感染与术后脑认知功能方面均优于VPS。

    2017年24期 v.20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9K]
  • 改进后Vitalstim电针仪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刘星星;许勤伟;李赛兰;蒋陆平;

    目的观察改进后Vitalstim电针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治疗组40例,给予基础的常规药物对症处理,同时加用改进的Vitalstim电针仪进行配合治疗;对照组40例,仅进行基础常规药物治疗。2组均治疗1次/d,其中6d为1个小疗程,再休息1d后继续进行第2个小疗程,连续治疗3个小疗程后为总疗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减分率评判2组患者的总体临床疗效,在总疗程治疗前后根据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的生存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指标,测评其临床生存生活质量,以不良反应指标的分级评定方法来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2组在总疗程的治疗后均有效(P<0.05),其中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指标方面的评分比较均改善(P<0.05),但总疗程后治疗组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更高,各项指标改善更优(P<0.05),不良反应更小(P<0.05)。结论基础常规药物配合应用改进的Vitalstim电针联合治疗抑郁障碍的总体临床疗效更好,不良反应小,其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非药物疗法的配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2017年24期 v.20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马尾区罗星街道老年人帕金森病患病率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研究

    杨红清;刘光庆;张龙惠;薛聪;林云燕;赖杏倩;黄硕鑫;蔡晶;

    目的了解马尾区6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患病率及与代谢综合征间的关系。方法对马尾区罗星街道10个村居65岁以上老年体检人群进行PD患病率调查。结果32例诊断为帕金森病,患病率为1.81%(95%CI 0.017 5~0.018 7)。其中男22例,女10例,男女比例为2.21.0,患病率分别为2.37%(95%CI 0.013 9~0.033 5)和1.19%(95%CI 0.004 6~0.019 2)。帕金森病人的腰围、臀围、BMI均高于非帕金森病人,其中臀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HDL、TC/TG明显低于非帕金森病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糖尿病史的帕金森病患病率高于无糖尿病史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但与空腹血糖间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结论马尾区罗星街道65岁以上人群PD患病率为1.81%。帕金森病的发病与代谢综合征可能存在某种关联。

    2017年24期 v.20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经颅脑超声对多系统萎缩及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杨娟;魏振玲;

    目的通过经颅脑超声对多系统萎缩(MSA)及帕金森病(PD)的超声表现,探讨颅脑超声对MSA及PD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经确诊的MSA及PD患者为病例组,另设对照组,对其经颅脑超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PD组黑质强回声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及MS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D组黑质强回声面积高于对照组及MS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SA-P型患者豆状核异常高回声比例高于MSA-C组、PD组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颅超声可为PD及MSA等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鉴别提供帮助,豆状核异常强回声的引入,增大了经颅超声对于鉴别PD患者及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2017年24期 v.20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8K]
  • 托吡酯对帕金森病中左旋多巴诱导的运动障碍的作用

    程冬敏;吴保鑫;马正磊;叶新春;王妍;石彦彦;张孝良;

    目的评估托吡酯对左旋多巴诱导的运动障碍的作用。方法纳入50例左旋多巴治疗合并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托吡酯组,托吡酯组在原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托吡酯,4周内逐渐增加至100mg/d,并持续应用2周。结果治疗6周后,托吡酯组与对照组及0周相比,通过AUC测量的运动障碍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因耐受差退出研究。结论托吡酯倾向于使PD合并左旋多巴诱导的运动障碍患者运动症状恶化,且耐受性较差。

    2017年24期 v.20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 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

    李勇;周艳梅;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xis protein 1,MCP-1)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2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入院后A组应用阿司匹林和瑞舒伐他汀治疗,B组加用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共治疗21d,观察治疗前和治疗21d后的血浆MCP-1水平和Barthel指数。结果 2组治疗前MCP-1水平和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21d后MCP-1水平有所下降,Barthel指数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改变程度较A组更大。结论脑梗死患者发病后有明显的炎症反应,尤瑞克林可以通过降低MCP-1水平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2017年24期 v.20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超声引导下与传统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轻中度焦虑症对比研究

    梁国胜;徐更田;马荣龙;

    目的对比超声引导下与传统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轻中度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例轻度焦虑症(SAS评分50~59分)及31例中度焦虑症(SAS评分60~69分)共61例患者(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以采用传统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的60例轻中度焦虑症患者为对照组,观察VAS评分、穿刺成功率、霍纳征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轻度焦虑症与中度焦虑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穿刺成功率、霍纳征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35,P<0.05)。轻度焦虑症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中度焦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52,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能够有效减轻疼痛感,提高穿刺成功率及阻滞效果,对轻度焦虑症的效果突出,且安全性较高。

    2017年24期 v.20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论著 护理园地

  • 小儿高热惊厥护理效果临床指标及满意度分析

    闫玉群;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高热惊厥患儿的护理效果、临床指标改善及满意度的调查。方法选取2013-01—2016-12在信阳市中心医院儿科治疗的140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基础治疗)、常规组(常规护理措施+基础治疗)各70例,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干预组和常规组的HR、RR、BDNF、HSP70、WBC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h后,干预组患儿的HR低于常规组(P<0.05),2组治疗48h后的HR、RR、BDNF、HSP70、WB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干预组的退热时间、惊厥症状完全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及治疗的满意率82.86%高于常规组的68.57%(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尽快缓解患儿的高热、惊厥症状,对大部分实验室指标影响不明显,但提高患儿家长满意率作用明显。

    2017年24期 v.20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病例报告

  • 基因CYP2C19慢代谢致左侧颈内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报道

    邓伟;南光贤;

    <正>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发生在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等中老年高危患者中,根据目前指南[1]推荐,行颈动脉支架(CAS)术后常规口服双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手术损伤少、易恢复的特点。但颈动脉支架术后患者虽规律口服氢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不良脑血管事件仍发生,患者的血小板药物抵抗、血小板活性与发生不良

    2017年24期 v.20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3K]
  •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例报道

    岑礼燕;李洁嫦;

    <正>1病例分析患者,女,39岁,因视物不能17h,肢体抽搐3h,于2016-10-01收入开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患者入院前17h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物不能,伴头晕,非天旋地转感,伴头痛,伴呕吐1次非咖啡色胃内容物,未予重视,入院前3h出现肢体抽搐,神志不清,伴牙关紧闭、双眼上翻、发热,具体体温未测,120送急诊,拟脑梗死收入神经内科。既往史:患者因孕40周于2016-09-28开平市中心医院产科顺产一女婴。

    2017年24期 v.20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9K]
  • 以冻结步态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冯美娜;杜远敏;

    目的探讨以冻结步态为首发症状的一组运动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例以冻结步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进行临床及头MR影像分析。结果 1例诊断原发进行性冻结步态,2例临床诊断为帕金森综合征,但病因不同1例为脑小血管疾病,另1例为缺血缺氧性脑病。结论冻结步态可以是多种运动障碍疾病的首发临床表现。

    2017年24期 v.20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 麻痹性痴呆伴MR显示双侧颞叶T_2WI异常高信号1例

    许燕平;周芳;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既往有高血压史10多年,服用氨氯地平治疗,血压控制良好。因反应迟钝伴记忆力下降半年余,加重1个月入院。半年前患者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近事记忆力下降为主,伴性格改变,易怒,言语减少。近1个月症状明显,伴答非所问。门诊查头颅MR示双侧侧脑室旁及半卵圆中心多发缺血腔梗灶,少许陈旧灶,老年脑改变,脑白质变性,双侧颞叶异常信号(图1A、B)。入院检查:T

    2017年24期 v.20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7K]

综述

  • 氯吡格雷抵抗的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李志强;张建平;路文革;

    氯吡格雷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存在差异,部分患者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现象。患者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作用,ABCB1、CYP2C19和P2Y12受体等基因突变与氯吡格雷抵抗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上进行相关基因型检测,并结合其他危险因素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实行个体化治疗,可以提高缺血性卒中患者氯吡格雷林的疗效,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及复发率。

    2017年24期 v.20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