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创办日期:1998年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刊   期:月刊
电话:0371-60100422 63321039
Email : bjb@cn-shenjing.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381/R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110

 

论著 科研之窗

  • TCD联合CDUS评估单侧颈内动脉起始段病变侧支循环通路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宋彬彬;段智慧;杜艳姣;王瑞琼;宁金丽;李丽;辛果果;李亚琼;商丹丹;

    目的探讨单侧颈内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或闭塞时各侧支循环通路出现的概率与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关系。方法选取单侧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70%或闭塞患者176例,其中ICVD 89例作为症状组,无ICVD 87例作为无症状组。统计侧支循环通路构成情况和大脑中动脉(MCA)峰值血流速度(PSV),分析侧支循环开放通路以及MCA-PSV与ICVD的关系。结果症状组前交通动脉(ACOA)开放48例(53.93%),后交通动脉(PCOA)开放37例(41.57%),颈外动脉向颈内动脉(ECA-ICA)开放39例(43.82%),MCA-PSV比值(0.354 6±0.178 1)%,MCA-PSV显著减慢37例(41.57%);无症状组ACOA开放79例(90.80%),PCOA开放57例(65.52%),ECA-ICA开放23例(26.44%)。MCA-PSV平均比值(0.501 1±0.2001)%,MCA-PSV显著减慢18例(20.69%)。无症状组一级侧支开放率显著高于症状组;症状组二级侧支开放率显著高于无症状组;无症状组MCA-PSV比值显著高于症状组(P<0.05),无症状组MCA-PSV显著减慢人数明显少于症状组(P<0.05)结论单侧颈内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是否出现ICVD与一级侧支循环的建立有关,与侧支循环的供血代偿能力有关。

    2018年08期 v.21 813-8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5K]

论著 临床诊治

  • 经皮血管内成形及支架置入术治疗脑梗死伴重度颈动脉狭窄的研究

    刘海涛;张淑玲;白宏英;郭耀强;

    目的探讨脑梗死伴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经皮血管内成形及支架置入术治疗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05—2017-05的脑梗死伴重度颈动脉狭窄的6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5例)。对照组只是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血管内成形及支架置入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幅度比对照组高,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梗死复发率与病死率分别为2.86%、2.86%,对照组脑梗死复发率与病死率分别为17.65%、11.76%。观察组复发率与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伴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经皮血管内成形及支架置入术治疗,有助于减少患者复发率与病死率。经皮血管内成形及支架置入术治疗脑梗死伴重度颈动脉狭窄疾病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2018年08期 v.21 819-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通窍醒脑汤对脑梗死患者钙调蛋白激酶的影响

    李丹;张怀亮;张道培;

    目的研究通窍醒脑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血清钙调蛋白激酶(CaMK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他汀药物、抗自由基及营养神经等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通窍醒脑汤治疗。持续治疗2周后,以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伤残程度评定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NIHSS、脑卒中专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变化及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情况及血清CaMKⅡ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44/48)较对照组75.00%(36/4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SS-QOL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CaMKⅡ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醒脑汤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CaMKⅡ水平有关。

    2018年08期 v.21 822-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

    邱茜茜;孙巧丽;范波胜;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治疗组与单用阿司匹林的对照组降低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患者90d内发生缺血性卒中风险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00例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2组患者90d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及次要终点事件的情况,并在21d比较2组患者血液学指标(PT、APTT、FIB)变化情况及用药期间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主要终点事件7例(14%),次要终点事件2例(4%);治疗组发生主要终点事件3例(6%),次要终点事件2例(4%),2组主要终点事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终点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1d时,治疗组PT、APT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I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期间2组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组比单用阿司匹林对照组能够有效减少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并能改善血液学指标,但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2018年08期 v.21 827-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急性脑卒中患者鼻饲与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王东;张咏;林春龙;邱荣元;邓可;周中华;龙倩;李莲;徐雅婧;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鼻饲管近咽腔段附着物与肺部感染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岳阳市二人民医院2016-04—2017-09治疗的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鼻饲组60例,静脉营养组60例;观察评价2组患者在治疗后4周的肺部感染发生率、痰细菌培养及鼻饲管近咽腔段细菌培养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后4周鼻饲管组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静脉营养组(P<0.05);鼻饲组治疗4周后肺部感染患者痰细菌培养和同一患者鼻饲管近咽腔段细菌培养为同一细菌感染的共15例,占全部鼻饲组肺部感染病人的75%。结论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留置鼻饲管4周后鼻饲管近咽腔段附着物可能导致肺部感染发生。

    2018年08期 v.21 830-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患者实施视听觉综合提示训练对平衡和步行等运动功能的影响

    郭晶晶;

    目的探讨视听觉综合提示训练应用于帕金森病患者中对其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04—2016-08收治的78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视听觉综合提示训练。观察2组干预前后平衡、步行功能及运动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平衡量表评分为(51.25±1.34)分,足部第五跖骨压力为(13.92±1.28)kPa,步速、跨步长、步频以及6min行走距离分别为(0.99±0.15)m/s、(1.12±0.10)m、(112.03±5.62)步/min、(398.37±6.16)m,帕金森量表评分为(8.33±1.26)分,较对照组而言均更优,P<0.05。结论视听觉综合提示训练应用于帕金森病患者中,可有效控制病情,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明显改善其运动功能,如步行、平衡等。

    2018年08期 v.21 834-8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应用头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分析

    嵇朋;裴娜;王继立;马婉嫕;王峰;闫玲玲;

    目的对使用头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2015-06—2016-06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别将患者分成采取常规治疗的对照组30例和采取头部亚低温治疗的观察组30例,分析2组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颅内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颅内压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3.99%,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GCS评分差别不大,治疗后观察组提高幅度更大;治疗前,2组NIHSS评分差异不大,治疗后观察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半年的ADL对比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92.7%,优于对照组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该治疗方式适合作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的优选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2018年08期 v.21 838-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 婴幼儿颅内出血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刘曌;马云富;董辉;张云鹤;王迎宾;耿健;

    目的了解婴幼儿颅内出血的常见原因,探讨婴幼儿颅内出血的手术治疗及疗效。方法对2010-09—2016-1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确诊为颅内出血并行手术治疗的较为典型的婴幼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结果 28例患儿中,16例恢复良好,7例轻度残疾,3例重度残疾,2例死亡。结论对于确诊为颅内出血的患儿,应积极给予围手术期对症处理,并根据患儿情况,尽早采取合理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从而有效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改善预后。

    2018年08期 v.21 842-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 经鼻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临床分析

    吴毅;刘成辉;陈旭;杨超;

    目的研究经鼻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01-2016-01收治的垂体瘤患者97例并随访1a,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神经内镜组(n=51,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和显微镜组(n=46,行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肿瘤切除和复发情况。结果神经内镜组临床疗效优于显微镜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肿瘤全切率高,复发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临床疗效满意,是外科治疗垂体瘤的较好选择。

    2018年08期 v.21 846-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血清AngⅡ ANP ADH在CI伴低钠血症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李钦涛;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心房利钠肽(ANP)、抗利尿激素(ADH)在颅脑损伤(CI)合并低钠血症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15-12—2017-01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6例C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Na+水平不同分成观察组120例(低钠血症,血Na+水平<135mmol/L)和对照组86例(血Na+水平正常)。比较2组基线资料、不同时期血清AngⅡ、ANP、ADH水平及受伤7d后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及血浆钠离子(Na+)水平。分析CI伴低钠血症者体内血清AngⅡ、ANP、ADH水平与Na+的关系。结果 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伤后1d、3d、7d观察组血清AngⅡ、ANP、AD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AngⅡ、ANP水平随着受伤时间的延长而明显上升,ADH水平则明显降低(P均<0.05)。观察组血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受伤7d后的BUN及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AngⅡ(r=-0.733,P<0.01)、ANP(r=-0.661,P<0.01)、ADH(r=-0.684,P<0.01)水平与血Na+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性(P均<0.01)。结论血清AngⅡ、ANP、ADH水平的检测有助于临床上诊治CI伴低钠血症患者,值得推广。

    2018年08期 v.21 850-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抗血小板治疗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王红旭;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抗血小板治疗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06—2016-06收治的12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病因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组(LAA)、小动脉闭塞组(SAO)。结果用药后,LAA组脑微出血发生率18.1%,SAO组为24.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以及脑白质病变是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应加强脑微出血相关因素的管理,积极控制血压、血糖等指标,规范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尽可能降低脑微出血发病风险。

    2018年08期 v.21 853-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7K]
  • 前列地尔与硫辛酸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效果观察

    张丰姣;赵艳利;任健;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与硫辛酸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郑州中心医院120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60)患者使用硫辛酸治疗,观察组(n=60)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CSS(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症状VAS(视觉模拟)评分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ABI(踝臂指数)指数、背动脉血流速度、内径变化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中应用前列地尔与硫辛酸联合治疗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2018年08期 v.21 857-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分析

    陈永芳;任鹏飞;陈裕;

    目的研究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5-01—2016-06结核性脑膜炎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2组。常规治疗组用常规抗结核方法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脑脊液压力、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定量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联合治疗组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2组患者的脑脊液白细胞数、脑脊液压力、蛋白定量等基线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脑脊液压力、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定量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对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具有明显的临床价值,可有效改善脑脊液情况,降低蛋白定量,无明显不良反应,对患者预后和转归有益,值得推广。

    2018年08期 v.21 861-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障碍临床观察

    夏威;张云;张东铭;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治疗糖尿病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68例,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估认知功能,随机分为A组34例(沙格列汀+二甲双胍组),B组34例(格列美脲+二甲双胍组),观察治疗24周后血糖、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oC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能改善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2018年08期 v.21 864-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哌罗匹隆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张岩滨;

    目的探讨哌罗匹隆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30)与对照组(n=30)。研究组给予哌罗匹隆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给予哌罗匹隆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治疗后2、4、8周末采用PANSS量表、阴性症状量表(SAN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76.7%,对照组为5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治疗2周末SANS量表评分下降较显著(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8周末2组PANSS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TE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哌罗匹隆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起效快,疗效好。

    2018年08期 v.21 867-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前后多模式影像评估分析

    李润涛;杨靖;

    目的应用多模式影像学检查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的患者69例,通过对比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前后多模式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及临床疗效进行研究。结果静脉溶栓前仅检查CT的占68.1%;静脉溶栓前开启多模式影像的占31.9%。静脉溶栓后立刻或同时开启多模式影像的占30.4%。结论结合医院放射科设备配置及卒中中心发展状况,溶栓二线合理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多模式影像并判断何时开启多模式影像;结合灌注成像的分析确定梗死核心和缺血半暗带,为超时间窗的rt-PA静脉溶栓和血管内治疗进行指导评估,使更多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从中受益。

    2018年08期 v.21 870-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2K]
  • 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在脑梗死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瞿千千;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在脑梗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取2014-12—2016-10焦作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二区收治脑梗死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NIHSS、FI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FI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3个月颅内出血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在静脉溶栓基础上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效果理想,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2018年08期 v.21 876-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9K]
  • 动脉瘤破裂致脑血管痉挛的MR灌注评估

    杨红莉;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MR-PWI)在评估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脑血管痉挛脑血流动力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09—2016-10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医院收治的80例aSAH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31例为对照组,均接受MR-PWI检查。结果研究组中无痉挛者20例,轻度痉挛者23例,中度痉挛者21例,重度痉挛者16例;重度痉挛组基底节区(BSGL)、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大脑前动脉(ACA)供血区中rCBV、rCBF水平低于对照组,中度痉挛组、轻度痉挛组及无痉挛组ACA供血区rCBF、BSGL的rCBF水平低于对照组,中度痉挛组BSGL、MCA供血区、ACA供血区中MTT、TTP水平高于对照组,重度痉挛组BSGL、MCA供血区、ACA供血区中MTT、TTP水平高于中度痉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PWI可有效评估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可为制定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2018年08期 v.21 880-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6K]
  • 脑出血患者尿动力学参数对治疗和预后的影响

    朱海松;夏明亮;卢学仁;于广周;

    目的评价尿动力学参数在脑出血患者中的检测意义及其对治疗方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驻马店市中心医院82例脑出血伴前列腺增生患者(观察组),以同期80例脑出血无前列腺增生患者作对照,进行尿动力学参数(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膀胱顺行性、初始尿意容量、最大膀胱容量、逼尿肌最大压、最大尿流率时伴逼尿肌压力、最大尿道闭合压)检测,观察治疗前、治疗后7、30d的生活质量评分及前列腺国际症状评分(IPSS)。结果观察组残余尿量、逼尿肌最大压、最大尿流率时伴逼尿肌压力、最大尿道闭合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d及30d2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7d与30d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7d及30d的IPSS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0d的IPSS显著低于治疗后7d(P<0.05)。结论对脑出血伴前列腺增生患者尿动力学参数进行检测,可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症状。

    2018年08期 v.21 884-8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6K]
  • 右美托咪定用于脑膜瘤切除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邹旭丽;耿红芳;王旭;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脑膜瘤切除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分析右美托咪定在脑膜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01—2016-01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诊断治疗的脑膜瘤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术前采取相同的常规麻醉诱导,实验组麻醉诱导前注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麻醉诱导前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入手术室时、切皮时及拔管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等指标,同时对比2组患者麻醉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分析右美托咪定在脑膜瘤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2组患者入手术室时的SBP、DBP及HR无明显差异(P>0.05),切皮时和拔管时的SBP、DBP及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麻醉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苏醒期恶心呕吐、呛咳、躁动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分别为17.1%、37.1%、22.9%及0,对照组分别为40.0%、66.7%、46.7%及16.7%,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脑膜瘤切除术患者中麻醉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8年08期 v.21 88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3D-DSA联合roadmap技术介入诊治脑血管疾病的效果分析

    崔永强;

    目的分析3D-DSA联合roadmap技术在脑血管疾病介入诊治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3-04—2016-10收治的1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3D-DSA联合roadmap技术介入治疗。选取同期1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2D-DSA联合roadmap技术介入治疗,比较2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动脉瘤检出率84.0%,动脉瘤瘤颈显示比为64.0%,斑块形态显示比为71.0%,血管狭窄率精确测量率46.0%均高于对照组(56.0%、54.0%、52.0%、35.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oadmap成像次数、造影剂用量、X射线辐射剂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血管病患者诊治过程中,采用3D-DSA联合roadmap技术,能够提高诊断符合率,并发挥良好辅助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2018年08期 v.21 891-8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 髓内室管膜瘤MRI影像表现

    李红敏;钱伟军;

    目的讨论髓内室管膜瘤的MRI影像特征,帮助提高正确诊断率及定位手术切除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0例髓内室管膜瘤平扫及增强影像表现分析肿瘤形态大小、部位、生长方式、信号特点及强化方式,有无囊变、出血及"戴帽征",结果全部髓内室管膜瘤呈腊肠状纵行、中心性生长,累及多个椎体,其中颈髓5例,胸髓1例,腰骶段脊髓4例,10例病灶均有囊变,在平扫MRI,T1WI上大部分肿瘤呈混杂低信号,在T2WI上所有肿瘤均呈不均高信号,10例肿瘤头、尾端均有囊变,其中2例瘤内囊变,1例肿瘤灶内出血,在T2WI上5例肿瘤可见"戴帽征",肿瘤两侧的蛛网膜下腔对称性狭窄或闭塞。增强后,10例肿瘤实质部分均表现为不均显著强化,囊变无强化,其中8例肿瘤与正常脊髓分界清楚。结论髓内室管膜瘤在MRI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能有助于提高髓内室管膜瘤准确诊断及术前认识。

    2018年08期 v.21 895-8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6K]
  • 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的影响

    胡颖;

    目的分析普拉克索对治疗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予以左旋多巴、司来吉兰等常规治疗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普拉克索,2组患者均治疗8周,治疗后采用帕金森评定量表(UPDRS)Ⅱ、Ⅲ及总体评分量表评价运动功能,并判断疗效。结果治疗前比较,2组UPDRSⅡ、UPDRSⅢ及总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3.3%,观察组1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拉克索可作为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加强药,在左旋多巴、司来吉兰等药物基础治疗上,可显著增强其治疗疗效,缓解运动症状障碍,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2018年08期 v.21 898-9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不同方法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膀胱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李秀银;于素贞;赵淑香;

    目的分析脊髓损伤(SCI)神经源性膀胱(NB)采用不同方式治疗的效果,研究不同的治疗手段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06例SCI后NB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常规组各53例。常规组为基础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体表神经电刺激。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尿流动力学、生命质量及排尿日志。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11%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尿流速率最大值、膀胱测压容积最大值等尿流动力学指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尿流动力学指标残余尿量值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等GQOLI74量表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每日尿失禁频次、每日排尿次数等排尿情况较常规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每日单次最大尿量、每次单次尿量等排尿情况显著较常规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对SCI后NB患者予以体表神经电刺激治疗,能有效改善其尿流动力学,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2018年08期 v.21 901-904+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病例报告

  • 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1例报道及文献学习

    陈小红;周凤;刘兴媛;吴华东;杨得奖;李新明;

    目的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并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患者为青年女性,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及抽搐,意识障碍及通气不足。脑脊液中抗NMDA受体抗体阳性。联合静脉用免疫球蛋白、激素冲击及血浆置换等治疗,患者临床痊愈。结论抗NMDA受体脑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的、能用血清学方法诊断的疾病。早期明确诊断和给予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2018年08期 v.21 905-9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 1例脑出血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突发吉兰-巴雷综合征

    祝广林;齐鸿飞;曲良锁;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66岁。因:"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1h"入院。患者入院前约1h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活动无力,伴言语不清,感头痛及头部不适,无恶心、呕吐,无肢体抽搐及大小便失禁。急来我院就诊,急诊行头颅CT检查示左侧颞枕叶高密度灶,局部脑组织及脑室枕角受压,无明显中线移位;双侧基底节区多发斑点状低密度灶(图1A、B)。多田公式计算血肿约24mL,入院BP153/93mmHg。既往有高血

    2018年08期 v.21 909-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7K]

论著 护理园地

  • 健康教育流程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薛孟馨;李红敏;夏斌;薛孟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流程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6—2017-06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入院编号进行排序后,以抛硬币正反法分为常规组(n=30)和教育组(n=30)。常规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和随机性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给予教育组"医院—社区"的联合健康教育方式,在患者出院后第3、6个月进行随访,对2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健康知识知晓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与入院时相比,2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但教育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功能评分和脑卒中健康知识知晓率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取医院—社区联合的健康教育流程可有效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并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实用价值显著。

    2018年08期 v.21 912-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标准化微视频在脑卒中照护者实训宣教中的应用效果

    范晓莉;章莹;孙青;

    目的探讨自制标准化微视频在脑卒中吞咽障碍照护者防误吸实训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6-10—12收治12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照护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口头、书面方式进行喂食宣教;实验组采用自制标准化微视频进行喂食宣教。采用敏感指标体系评价2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照护者对防误吸知识的评价得分、照护者喂食方法的评价得分。结果标准化微视频实训宣教后,实验组误吸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吞咽障碍理论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吞咽障碍喂食操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喂食方法指导采用自制标准化微视频宣教能有效降低误吸的发生率,提高照护者对防误吸知识的理解度和喂养方法的正确性,具有良好的实训效果。

    2018年08期 v.21 916-9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脑膜瘤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的影响

    李倩;刘洋利;袁颖洁;李凌乐;

    目的研究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脑膜瘤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12??2017-12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行脑膜瘤手术治疗的1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实验组84例,采用以认知疗法为主的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84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对比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护理效果。通过对比2组患者入院时及术前焦虑量表评分(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量表评分(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比较2种护理方法对2组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1%,护理满意度为72.62%,实验组分别为14.29%、96.4%,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但实验组情绪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围手术期脑膜瘤患者进行有效的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

    2018年08期 v.21 919-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综述

  • 血清γGGT水平与卒中后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进展

    梅雨;侯典宾;吴洪亮;任超;孙旭文;

    脑梗死是神经科最常见疾病,已得到人们足够重视,但脑梗死后的认知功能问题一直未予以足够重视,以致很多患者脑梗死后逐渐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而未能及时处理,最终发展为痴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心灵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同时加重了患者家庭负担,并为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考验。因此,需早期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进行评估,进行早期干预,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预后,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家庭和社会减轻负担。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个生物学指标既与脑梗死有关,又与认知功能相关,来预测脑梗死后患者认知水平,γ?谷酰转肽酶(γGGT)正是其中候选者之一,本文将对其进一步阐述。

    2018年08期 v.21 922-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MELAS的研究进展

    屈雪萍;白蓉;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 with lactic academia and stroke-like episodes,MELAS)的认识,以早期诊断及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方法结合MELAS既往的文献报道,总结MELAS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病理特点、基因检测、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情况。结果MELAS患者主要表现为运动不耐受、卒中样发作、癫痫、失明、眼外肌瘫痪、听力下降、癫痫,肌酸激酶正常或者增高,运动后血乳酸增高。肌肉活检见破碎红纤维(RRF)和SDH染色肌间小血管强染(SSV),ATP酶染色可见肌纤维呈棋盘格样分布,HE染色可见边缘嗜碱性肌纤维。头MRI表现皮层卒中样改变、脑萎缩。结论 MELAS患者主要以脑和肌肉受累为主要临床表现,RRF、SSV、肌纤维呈棋盘格样分布、嗜碱性肌纤维为肌肉活检的主要特点。

    2018年08期 v.21 925-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