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创办日期:1998年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刊   期:月刊
电话:0371-60100422 63321039
Email : bjb@cn-shenjing.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381/R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110

 

论著 科研之窗

  • 浅低温对小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海马区神经凋亡以及BNIP3表达的影响

    汤莹莹;潘峰;贾俊可;

    目的研究浅低温对小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海马区神经凋亡以及Bcl-2/腺病毒E1B相互作用蛋白3(BNIP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54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低温组(H组),每组18只。线栓法建立两侧颈总动脉缺血15 min再灌注模型。H组于再灌注即刻向小鼠全身喷洒酒精行体表降温,维持直肠温32~34℃4 h。采用新事物识别试验对小鼠海马学习记忆障碍进行测试,再灌注72 h后对小鼠海马CA1区结构形态进行观察,TUNEL计数海马凋亡神经元数目,免疫蛋白印迹法测定海马区BNIP3蛋白水平。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小鼠学习记忆评分降低,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细胞形态学损伤加重,神经细胞凋亡计数升高,BNIP3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H组学习记忆评分提高,海马CA1区细胞损伤减轻,神经细胞凋亡计数降低,BNIP3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浅低温可缓解小鼠前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神经元凋亡以及下调BNIP3的表达,增强神经保护作用。

    2019年11期 v.22 1161-1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6K]
  • 利用GEO在线数据构建脑胶质母细胞瘤ceRNA网络

    王蕾;马佳康;马军;阎东明;周博;邢仪通;李丹丹;

    目的构建胶质母细胞瘤(GBM)ceRNA调控网络,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利用GSE103229数据集的芯片数据,分析GBM中异常表达的lncRNA、mRNA和miRNA,差异基因判定标准为logFC>1,P<0.05。通过数据库分析三者之间的靶向调控关系,构建ceRNA网络并用Cytoscape软件可视化。结果 GBM差异基因中,lncRNA 1 326个,癌组织中上调743个,下调583个;差异mRNA 3743个,癌组织中上调1 865个,下调1 878个;差异miRNA 33个,上调9个,下调24个。构建了包含miR-124、miR-128、miR-138和miR-193b的GBM的ceRNA网络。结论成功构建了GBM相关的ceRNA网络,其中miR-124、miR-128、miR-138和miR-193b是重要的节点基因。

    2019年11期 v.22 1168-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1K]

论著 临床诊治

  • 儿童后颅窝髓母细胞瘤组织病理分型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李涛;周兴;海莉丽;吴晓东;齐林;

    目的分析儿童后颅窝髓母细胞瘤(MB)的组织病理分型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1—2010-01郑州儿童医院收治的111例儿童后颅窝髓母细胞瘤患者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预后结局及其他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对各病理亚型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111例患者中男72例,女39例,年龄1~16岁;病理学分型中经典型髓母细胞瘤80例(72.0%),促纤维增生/结节型20例(18.0%),广泛结节型5例(4.5%),间变型4例(3.6%),大细胞型2例(1.8%);显微手术全切除90例,次全切除15例,部分切除6例;术后化疗53例,放疗12例,放疗联合化疗14例;随访时间6~150个月,至随访期结束时,存活59例,死亡52例。统计显示,手术肿瘤全切除5 a生存率(61.1%)最高,部分切除5 a生存率(0)最低;CMB所占比例(72%)最高,DNMB/MBEN 5 a存活率(72.0%)最高,LC/AMB生存时间(13.6±7.48)个月最短,5 a存活率(0)最低。结论儿童后颅窝髓母细胞瘤不同组织病理学分型及手术切除程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大细胞/间变型预后差,手术全切肿瘤可以延长生存时间和提高5 a生存率。

    2019年11期 v.22 1173-1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5K]
  • 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及融合技术在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剂量优化中的应用

    王长福;王斌杰;王智;杨泉;贺祥;周彦汝;姜澳田;蒋会娟;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多模态成像与CT图像融合在胶质瘤术后放射治疗剂量优化的价值。方法 23例脑胶质瘤患者均在1周内分别进行颅脑CT和MR异机同步扫描。将MRI横断面T_2WI、横断面增强图像及磁共振灌注(MRP)脑血流量图像(CBV)分别传至放疗科图像融合工作站进行图像融合。由经验丰富的放疗科医师、物理师及影像科医师在CT/MR-T2WI融合图像上勾画临床靶区并评价靶区差异。模拟两种类型剂量计划即60Gy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和64.2Gy调强放疗同步补量(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SIB),评价两者对术后残留病例危险器官(organs at risk,OAR)接受放射剂量的差异。结果放疗科医师勾画的CTV_(CT)和CTV_(CT/MRI)体积分别为(324.83±68.78)cm~3、(308.51±70.52)cm~3,有显著性差异(P=0.021)。视交叉的1%接收的最大剂量IMRT和IMRT-SIB分别为(43.26±11.24)Gy和(43.58±9.52)Gy(P=0.797),两种类型剂量计划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脑干的1%接收的最大剂量IMRT和IMRT-SIB分别为(44.16±13.00)Gy和(44.44±13.98)Gy(P=0.700)。结论利用磁共振多模态成像结合CT与MRI图像融合技术有利于肿瘤靶区的确定,提高了临床对颅脑恶性肿瘤靶区勾画的准确率,精确制订放射治疗剂量,减少了主观因素差异性,对于术后残留病例同步补量不增加OAR放射剂量。

    2019年11期 v.22 1179-1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0K]
  • CD4~+/CD8~+比值与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王瑞;位亚敏;邓文静;王菲;滕军放;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CD4~+/CD8~+比值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重症监护病房2016-03—2018-07收住的300例急性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00例入对照组。脑梗死组于发病24 h采血,对照组于入组时采血,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常规,同时脑梗死组送检C反应蛋白、血脂、空腹血糖、尿酸、同型半胱氨酸、胆红素等。脑梗死组入院即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发病30 d随访以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定预后,记录受试者性别、年龄、既往史、个人史等基本情况。结果脑梗死组CD4~+/CD8~+比值1.33±0.43,较对照组1.94±0.29明显降低。根据MRS评分预后分组,预后不良组CD4~+/CD8~+比值1.22±0.436,预后良好组1.57±0.286,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CD4~+/CD8~+比值、LDLC、CRP及GCS评分是引起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示,CD4~+/CD8~+比值可预测脑梗死预后,AUC为0.886,95%CI为0.836~0.936,预测能力很好。以约登指数最大时的cut-off值1.215为预测大面积脑梗死预后不良的最佳切点,此时的敏感度为0.753,特异度为0.929,Youden指数0.682。结论 CD4~+/CD8~+比值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2019年11期 v.22 1186-1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8K]
  • IL-6与卒中后癫痫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陈云;王丹;刘晓利;王秋婷;郭珍立;

    目的研究卒中急性期患者白介素6(IL-6)水平与卒中后癫痫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15-01—2016-12诊治的既往无癫痫史、确诊为卒中后癫痫发作的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者卒中发作7 d内的IL-6水平。记录、随访患者卒中后2 a内的认知水平,经条目筛选表(six-item screener,SIS)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IL-6与卒中后癫痫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结果纳入的65例卒中后癫痫患者中21例2 a随访期间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伴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入院时IL-6水平显著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的患者,且以多因素回归分析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这一趋势仍存在。结论卒中急性期的IL-6水平与卒中后癫痫伴随的认知功能障碍存在相关性,为探索此类患者认知损害的炎性预测因子提供了依据。

    2019年11期 v.22 1194-1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位点加穴位注射疗法对1~3岁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杨艳艳;王景涛;杨柯;

    目的观察位点加穴位注射对1~3岁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1—2015-08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疗的60例脑瘫患儿(1~3岁)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位点加穴位注射治疗(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运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88(GMFM-88)对其治疗前后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2组GMFM-88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7,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58,P<0.01);治疗前后之差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86,P<0.01)。结论位点加穴位注射疗法可显著改善1~3岁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

    2019年11期 v.22 1199-1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右美托咪定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

    茅晓玉;张伟;鲁稳梁;李姗;董铁立;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60例,分为2组(n=30):右美托咪定组(D组),对照组(C组)。D组于麻醉诱导后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1)·h~(-1)至术毕,C组泵注等容量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T0)、术毕(T1)和术后24 h(T2)抽取颈内静脉球部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S100β蛋白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浓度,并评估术后3 d内谵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持续时间。结果与C组比较,D组T1、T2时S100β降低(P<0.05),BDNF升高(P<0.05),与T0时比较,2组T1、T2时血清S100β蛋白浓度升高(P<0.05),BDNF浓度降低(P<0.05)。D组术后谵妄发生率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的时间推迟(P<0.05)以及术后谵妄持续时间缩短(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轻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损伤,预防和改善术后谵妄。

    2019年11期 v.22 1204-1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 超声引导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葛先立;焦红军;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C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10-2018-08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HCH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46)和超声组(n=46)。常规组采用常规血肿清除方法治疗,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微创清除术治疗。比较2组血肿清除率、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超声组血肿清除率[(82.34±4.37)%]高于常规组[(74.82±3.54)%](P<0.05);超声组恢复良好率[69.57%(32/46)]高于常规组[45.65%(21/46)](P<0.05);术后2周,2组血清NSE、hs-CRP、IL-6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超声组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3个月,2组NIHSS、ADL分均优于术前,超声组NIHSS分低于常规组,ADL分高于常规组(P<0.05);超声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52%(3/46)]低于常规组[21.74%(10/46)](P<0.05)。结论超声引导微创清除术治疗HCH,能显著提高血肿清除率,降低血清NSE、hs-CRP、IL-6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进一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预后。

    2019年11期 v.22 1210-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联合血管重建术治疗低皮质微血管密度老年烟雾病的效果观察

    王占伟;张刚中;刘光辉;李直营;徐文中;

    目的观察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吻合术联合血管重建术对低皮质微血管密度老年烟雾病(MMD)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2-03—2016-01治疗的61例低皮质微血管密度老年MMD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组,对照组30例,研究组31例。对照组实施脑-硬脑膜-动脉血管融通术(EDAS),研究组实施EDAS与STA-MCA吻合术联合治疗。统计2组局部脑血管改善率,并对比2组手术前、术后半年颞浅动脉搏动指数(PI)、平均流速(Vm)、血管重建情况、局部脑血管灌注率及机体功能恢复情况(mRS)。结果术前2组STA PI、Vm、局部脑血管灌注率及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STA PI及mRS评分均较低,STA Vm、局部脑血管灌注率及改善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血管重建良好率54.84%(17/31)高于对照组30.00%(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A-MCA与EDAS联合治疗低皮质微血管密度老年MMD,效果更为显著,可改善患者脑血流及脑血管灌注情况,提高血管重建良好率,且术后功能恢复良好。

    2019年11期 v.22 1216-1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因素及对临床效果的影响

    曹栋;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负性情绪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06—2016-06住院治疗的113例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所有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评价。根据患者有无负性情绪分为A组(有负性情绪,n=69)和B组(无负性情绪,n=44),2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2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并对影响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负性情绪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B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5.45%,明显优于A组的85.51%(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负性情绪主要包括社会支持、经济条件、日常生活能力、睡眠等。结论社会支持、经济条件、日常生活能力、睡眠质量均会造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产生负性情绪,伴负性情绪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住院时间长。针对此种情况,需加强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干预,以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缩短疾病康复时间和住院时间。

    2019年11期 v.22 1222-1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重型颅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盐酸氨溴索治疗的效果

    付海涛;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登封市人民医院2015-01-2018-01收治的ICU重型颅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临床资料完整,愿意配合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2组均接受盐酸氨溴索治疗,对照组予以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处理,研究组则采取小剂量盐酸氨溴索处理。回顾性分析2组治疗,记录临床表现、肺部感染病原菌情况,评价2组临床效果,记录不良反应,并对比分析。结果 2组均有不同程度发热、咳嗽咳痰、白细胞增高、肺部干/湿啰音表现,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2组肺部感染病原菌检查结果显示,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菌、真菌,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84.00%,对照组76.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有不良反应发生,但研究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重型颅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主要有发热、咳嗽咳痰、白细胞增高、肺部干/湿啰音等表现,而且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盐酸氨溴索治疗有不错的效果,但小剂量用药可明显减轻不良反应,安全性更高。

    2019年11期 v.22 1228-1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康复训练联合行为学疗法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贾党培;李莉;姬鹏博;仵志强;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联合行为学疗法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1—2016-01南阳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与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行为学疗法。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末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FMA)、神经功能缺损(CN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观察2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下肢FMA-运动功能、FMA-平衡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末,研究组下肢FMA-运动功能、FMA-平衡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CNS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末,研究组CN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5.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5%(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行为学疗法可有效改老年脑卒中偏瘫善患者下肢功能及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并发症少。

    2019年11期 v.22 1234-1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治疗颅骨缺损并脑积水临床分析

    许建新;孙玉平;

    目的探讨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手术治疗中选择早期颅骨修补与脑室-腹腔分流同期手术的作用。方法选取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选择早期分流及延期颅骨修补方式,观察组34例选择早期颅骨修补与脑室-腹腔分流同期手术。结果观察组术后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15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治疗中,选择早期、同期颅骨修补与脑室分流手术方式能够提高患者临床预后,加速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安全性较高。

    2019年11期 v.22 1240-1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论著 护理园地

  • 综合护理对神经衰弱患者的效果观察

    刘孟花;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神经衰弱患者HAMD评分的影响。方法以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6-02—2017-02收治的128例神经衰弱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2组护理满意度及HAMD评分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的78.1%。研究组患者护理后HAMD评分(9.1±2.5)分,低于对照组的(13.7±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神经衰弱患者抑郁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2019年11期 v.22 1246-1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正面激励护理对颅脑损伤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

    叶德勤;

    目的研究正面激励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南阳南石医院2013-03-2015-09收治的72例颅脑损伤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正面激励护理,比较2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功能及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良好率、肢体功能总分分别为88.9%、(58.26±14.7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4%、(48.93±15.66)分(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6.45±6.27)分、(49.26±8.7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83±7.64)分、(55.02±7.11)分(P<0.05)。结论正面激励护理针对颅脑损伤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心理特点,采取护理措施,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参与康复训练的积极性,加快患肢功能的恢复。

    2019年11期 v.22 1251-1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护理

    郭世燕;

    目的探讨早期鼻空肠管饮食在伴吞咽功能障碍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价值。方法纳入伴吞咽功能障碍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的基础上研究组采用鼻空肠管饮食护理,对照组采用鼻胃管饮食护理,收集2组患者入院时及入院15 d时的洼田饮水试验得分以及入院15 d时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入院15 d时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吞咽功能较入院时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5 d时研究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鼻空肠管饮食对伴吞咽功能障碍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的改善、临床并发症的减少以及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有一定的优势。

    2019年11期 v.22 1256-1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早期胃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大面积脑梗死减压术后预后的影响

    海仙;

    目的分析大面积脑梗死减压术患者术后实施早期胃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12-2017-12于郑州市惠济区人民医院接受大面积脑梗死减压术治疗的76例患者,按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研究组(38例)、对照组(38例),研究组早期胃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2组预后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面积脑梗死减压术患者术后实施早期胃肠内营养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19年11期 v.22 1261-1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综述

  • A型肉毒素治疗慢性偏头痛机制的研究进展

    赵士杰;任占秀;何秋;

    偏头痛(migraine)表现为单侧搏动性头痛的反复发作,一般持续4~72 h,和(或)伴有先兆症状,如恶心呕吐、畏光及畏声等。病程中每月发作超过15次且每次发作时间超过3个月的偏头痛被称为慢性偏头痛(chronic migraine,CM)。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oNT-A)作为神经毒素,除了应用于神经肌肉等疾病外,还显示出治疗慢性偏头痛的疗效。目前BoNT-A广泛用于慢性偏头痛治疗,但其镇痛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通过对现有BoNT-A治疗慢性偏头痛镇痛机制的文献综述,阐明其缓解慢性偏头痛机制的研究进展,以便进一步指导治疗。

    2019年11期 v.22 1265-1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氧化应激与帕金森病

    朱羽婷;朱向阳;周永;张冬梅;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逐渐进展的与年龄相关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逐年增高。PD主要病理特征为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缺失及路易小体形成。其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是由于遗传易感性、环境毒素和衰老等几种因素共同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证实,PD患者大脑黑质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或(和)死亡与氧化应激关系较为密切。本文就PD与氧化应激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2019年11期 v.22 1271-1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