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创办日期:1998年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刊   期:月刊
电话:0371-60100422 63321039
Email : bjb@cn-shenjing.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381/R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110

 

论著 临床诊治

  •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吴旱淋;潘亭;汤其强;

    目的探讨肾功能、炎症及凝血指标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合并脑卒中的相关性,寻找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纳入于2018-08-10-2019-10-30入住安徽省立医院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患者214例,按患者是否合并脑卒中分为单纯心房颤动组和心房颤动合并脑卒中组,记录患者相关资料,如一般情况、既往史等,同时测量2组肾功能、凝血象、心功能等相关指标,记录出院时情况,对比2组相关指标,筛选出NVAF伴脑卒中的相关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NVAF合并脑卒中组129例,年龄(74.46±9.78)岁;NVAF合并脑卒中组年龄、既往抗凝史、C反应蛋白(CRP)、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肌钙蛋白I、BNP、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较未合并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D-二聚体是NVAF合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P<0.05);与疾病严重程度明显相关的因素为NT-proBNP、纤维蛋白原(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D-二聚体为NVAF合并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NT-proBNP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合并脑卒中疾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2020年11期 v.23 92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炎症的临床诊断

    杜彬彬;秦伟伟;贺爽;杨阿莉;张杰文;陈帅;

    目的总结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炎症(CAA-RI)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的特点,探讨临床诊断的要点。方法本研究纳入2016-07—2018-07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治的10例CAA-RI患者,总结其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及随访情况。分析头颅MRI上白质病变和CAA相关出血病变的特点及分布情况。结果本组CAA-RI患者临床症状上以认知障碍最为常见,头痛发生率较国外高,临床表现多样化,无诊断特异性。头颅MRI显示,脑白质病变特征均符合血管源性水肿,以FLAIR序列显示最佳,皮质下白质(U型纤维)均受累。CAA相关出血影像,以脑微出血发生率最高(100%),SWI序列对诊断非常重要。结论CAA-RI临床表现多样化,无诊断特异性。头颅MRI特征性白质病变合并CAA相关出血影像特征为诊断核心。

    2020年11期 v.23 926-9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2K]
  • 血管内取栓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分析

    罗根培;李润雄;吴志强;胡伟东;石铸;吕科峰;郑伟城;倪卓新;詹云浩;赵江浩;

    目的探讨血管内取栓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东莞人民医院卒中中心2017-06—2019-12收治的18例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的基线资料及临床资料,术后90 d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的临床预后,并根据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 0~2分)及预后不良组(mRS 3~6分),进行单因素分析影响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取栓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18例患者取得成功再通15例(83.3%),获得良好预后10例(55.5%)。取得良好预后组患者其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更短(t=-2.192,P=0.044),术前NIHSS评分(Z=-2.408,P=0.016)及术后24 h NIHSS评分(Z=-3.560,P=0.000)更低,ASTIN/SIR评分(Z=-2.253,P=0.024)及BATMAN评分(Z=-3.319,P=0.001)更高。结论血管内取栓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术前NIHSS评分及侧支循环评分(ASTIN/SIR评分及BATMAN评分)与良好功能预后相关。

    2020年11期 v.23 930-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 睡眠障碍性呼吸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血压变异性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方立;张淑玲;周艳丽;朱太卿;刘瑞;肖悠美;滕军放;周俊超;

    目的探讨睡眠障碍性呼吸对老年脑梗死血压变异性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2-06-2019-09在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住院就诊的老年脑梗死患者226例。按照入院时及入院72 h NIHSS评分结果,按照是否发生终点事件分为进展组和对照组。入院后完成多导睡眠监测及动态血压监测。观察血压变异性及预后的差异,并分层分析不同睡眠紊乱指数下的血压变异性差异。结果进展组与对照组SE、TST、S3+S4/%、REM期睡眠比例及RDI、AHI、收缩压标准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度睡眠呼吸紊乱指数组与对照组比较,高收缩压标准差、非杓型比例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睡眠紊乱指数是预测睡眠障碍性呼吸老年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可靠指标,原因可能与睡眠影响血压变异性有关。

    2020年11期 v.23 935-9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动态脑电图辅助指导神经外科术后预防性抗癫痫药物减停的价值

    武跃辉;单峤;李培栋;高东海;王新军;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辅助指导神经外科术后预防性抗癫痫药物减停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3-01—2018-12收治的神经外科术后预防性抗癫痫药物减停后发作患者121例及同期未发作患者145例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慢波和棘尖波发生情况,同时分析病情控制组和未控制组脑电图波形。结果发作组治疗后R型、R-M型及S型比例均显著低于未发作组(P<0.05);发作组治疗后M型、M-L型、L型及P型比例均显著高于未发作组(P<0.05);发作组患者脑电图NS和RS比例均显著低于未发作组(P<0.05);发作组患者脑电图MS和LS比例均显著高于未发作组(P<0.05)。病情控制组脑电图NS和RS比例均显著高于病情未控制组(P<0.05);病情控制组患者脑电图MS和LS比例均显著低于病情未控制组(P<0.05)。结论 AEEG用于神经外科术后预防性抗癫痫药物减停指导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其中存在M型慢波、M-L型慢波、L型慢波、P型慢波、MS型棘尖波及LS型棘尖波者停药后出现癫痫发作风险更高。

    2020年11期 v.23 940-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寰枕部骨与膜双减压整复治疗Chiari Ⅰ畸形的研究

    魏振宇;王帮庆;胡森;闫兆月;周志龙;步星耀;

    目的分析寰枕部骨、膜双减压整复治疗ChiariⅠ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6-06—2018-06收治的56例ChiariⅠ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采用寰枕部骨、膜双减压整复手术,采用Tator评价标准作为术后疗效评估指标,术后复查MRI检测颅颈交界区解剖变化,应用术中超声辅助检测硬膜内层脑脊液流速作为预后指标。结果 56例患者术后MRI显示枕大池重建满意,小脑扁桃体上移复位,脊髓空洞缩小。术中5例患者超声提示脑脊液流速<3 cm/s,术后近期效果稳定,随访1 a后3例症状改善显著,2例症状改善一般,脑脊液流速≥3 cm/s,术后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缩短。所有患者末次随访依据Tator评价标准提示,优54例,良2例。结论寰枕部骨、膜双减压整复治疗ChiariⅠ畸形通过纠正后颅窝解剖狭小畸形,恢复解剖结构,改善脑脊液循环途径,是治疗ChiariⅠ型畸形的一种临床有效、可靠的新型手术方案。术中超声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种检测方法。

    2020年11期 v.23 944-9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7K]
  • 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后24h内缺血加重的影响因素分析

    涂加善;刘清华;林瑜;凌维汉;邓伟胜;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经尿激酶静脉溶栓后24 h内缺血加重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119例经尿激酶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24 h内是否出现缺血加重,分为加重组(NIHSS评分增加≥2分)26例及非加重组93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24 h内缺血加重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责任血管中重度狭窄/闭塞、溶栓前高NIHSS评分是影响缺血加重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6.224,95%CI=1.303~29.921,P=0.022)、责任血管中重度狭窄/闭塞(OR=6.326,95%CI=1.910~20.947,P=0.003)是尿激酶静脉溶栓后24 h内缺血加重的危险因素。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后24 h内早期缺血加重多见于男性及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的脑梗死患者。

    2020年11期 v.23 949-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 TCD与MRA诊断大脑中动脉闭塞后再通的一致性分析

    王军杰;李兆妍;吕爱红;

    目的观察颅多普勒(TCD)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IVT)后诊断MCA闭塞后再通的一致性。方法 IVT后24 h内对入组患者进行TCD和MRA检查,并对MCA的再通情况进行配对等级资料的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 TCD和MRA对于患者IVT后血流分级的诊断一致性良好(K=0.852,P=0.000)。结论 TCD在对于血管狭窄及闭塞的诊断上准确率高,便于动态观察,在IVT诊疗过程中能得到广泛应用。

    2020年11期 v.23 954-9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3K]
  • 阿帕替尼联合替莫唑胺密集方案治疗复发恶性胶质瘤

    刘增进;孙红卫;宋振宇;郭社卫;高明;周国胜;刘献志;

    目的观察阿帕替尼或阿帕替尼联合替莫唑胺密集方案治疗复发恶性胶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5例病理确诊的复发恶性胶质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化疗,其中替莫唑胺密集方案15例,单纯应用阿帕替尼15例,阿帕替尼联合替莫唑胺密集方案15例,比较3组患者治疗2周后MMSE、KPS评分的改善情况及1个月后肿瘤减小和瘤周水肿范围缩小程度,观察持续治疗20个月患者生存情况和无进展生存疗期情况,评估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单纯阿帕替尼和联合治疗组2周后MMSE、KPS评分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单纯替莫唑胺治疗组(均P<0.05),且1个月后的肿瘤和瘤周水肿缩小程度亦明显优于单纯替莫唑胺治疗组(均P<0.05)。3组患者1个月内的临床缓解率:替莫唑胺组为13.3%,阿帕替尼组为40%,联合治疗为53.4%;持续治疗观察20个月,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替莫唑胺组(5.27±3.79)月、阿帕替尼组(9.07±4.04)月、联合治疗组(11.87±4.78)月,后2组明显长于单纯替莫唑胺组(均P<0.05);联合治疗组的总生存期较单纯替莫唑胺组有所延长(P<0.05)。结论阿帕替尼治疗或阿帕替尼联合替莫唑胺密集方案,可以在短期内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减轻肿瘤周围水肿,并可以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与单纯替莫唑胺方案相比,甚至可以延长总生存期,使复发恶性胶质瘤患者获益。

    2020年11期 v.23 958-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 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急性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的TCD评价

    何惠玲;杨美丽;欧阳宛炯;蔡若蔚;

    目的利用TCD监测颅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甘露醇对急性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患者脑血流量和脑灌注压的影响。方法选取经颅脑CT和MRI确诊为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的4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A、B组,每组20例,A组患者在入院后15 min内快速静滴20%的甘露醇125 mL,B组患者在入院后15 min内快速静滴20%的甘露醇250 mL。利用TCD进行相关指标评价。结果 A组患者治疗30 min后Vm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I较治疗前下降;B组患者在治疗30 min后Vm较治疗前升高,PI较治疗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Vm升高幅度明显大于B组,PI下降幅度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125 mL甘露醇静滴对急性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患者脑血流量的改善效果优于250 mL甘露醇。

    2020年11期 v.23 963-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 早期血栓弹力图指导输血对严重颅脑创伤患者的影响

    沈景桂;徐兰娟;李成建;吴琼;刘静;

    目的探讨早期血栓弹力图指导严重颅脑创伤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输血治疗对24 h输注血液制品、入住ICU时间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24例严重颅脑创伤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依据随机化原则分为2组,研究组64例依据血栓弹力图联合常规凝血指导输血治疗,对照组60例依据常规凝血指导输血治疗。2组分别比较入住ICU后8 h、16 h、24 h内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红细胞、血小板、冷沉淀、晶体液和凝血功能障碍纠正人数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比较2组入住ICU时间及1个月后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研究组入住ICU后8 h内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冷沉淀量及凝血功能障碍纠正人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输注红细胞、晶体液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入住ICU 16 h内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红细胞、冷沉淀量较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凝血功能障碍纠正人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输注血小板、晶体液无显著差异;研究组入ICU 24 h内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红细胞、冷沉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输注血小板、晶体液量及凝血功能障碍纠正人数显著性学差异;研究组入住ICU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1个月后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早期血栓弹力图指导输血可以更早的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减少严重颅脑创伤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血液制品输注,缩短入住ICU时间,改善预后。

    2020年11期 v.23 967-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尤瑞克林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于亚亮;吕建周;徐品丽;马丹;余晓斐;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07—2019-12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6例在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上施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输注尤瑞克林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疗效、NIHSS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94.4%)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注射用尤瑞克林联合阿替普酶溶栓,利于改善临床预后,缓解炎性反应,减轻神经缺损,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2020年11期 v.23 972-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 颈内动脉夹层与椎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对比分析

    袁萍;靳利敏;

    目的对比分析颈内动脉夹层与椎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收集2011-01—2019-10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介入科连续诊治的216例头颈动脉夹层患者,根据夹层累及部位将患者分为颈内动脉夹层组和椎动脉夹层组,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 216例患者中颈内动脉夹层组100例,椎动脉夹层组116例。颈内动脉夹层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较高(3.9±5.2分比1.9±2.0分,P<0.001),而椎动脉夹层组患者多有头痛(67.2%比37.0%,P<0.001),轻微创伤史(14.7%比8.0%,P=0.021),并易出现SAH(24.1%比3.0%,P<0.001)。结论颈内动脉夹层缺血性脑卒中症状较重,椎动脉夹层更易出现头痛症状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既往多有轻微创伤史。

    2020年11期 v.23 97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急性脑梗死患者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疗效及终点事件的影响

    徐红强;王艳玲;王锐;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疗效及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6—2017-06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18例。口服氯吡格雷5 d后抽取外周肘静脉血,血栓弹力图仪测定血小板抑制率。采用改良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iMLDR)对患者CYP2C19与ABCBl基因多态性进行分型。出院后进行24个月的随访,记录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类别及时间。结果根据CYP2C19*2/*3快速代谢型、中间代谢型、慢代谢型的血小板抑制率之间,以及ABCBl C3435T不同基因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BCBlT(-620)C不同基因型的血小板抑制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可能的混杂因素后,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YP2C19*2/*3、ABCBl C3435T是血小板抑制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同时还发现体重指数(BMI)>26 kg/m~2也是血小板抑制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共382例患者完成随访研究,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3.61%(52/382),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复发36例(9.42%),心肌梗死4例(1.05%),血管性死亡12例(3.14%)。根据是否携带CYP2C19*2/*3基因分为2组,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而ABCBlT(-620)C、ABCBl C3435T基因的显性与阴性患者生存曲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YP2C19*2/*3基因携带是临床终点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年龄也是临床终点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携带CYP2C19*2/*3、ABCBl C3435T等位基因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疗效降低,其中携带CYP2C19*2/*3等位基因的患者终点事件风险增高。

    2020年11期 v.23 981-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97例儿童心源性晕厥临床分析

    王凯;王东伟;孙漾丽;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心源性晕厥的临床特征,以更有效的指导临床。方法选取2016-06—2019-06于郑州中心医院儿科就诊并住院治疗的心源性晕厥患儿97例为研究对象,依据病因将患儿分为心律失常性晕厥组、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性晕厥组、混合性晕厥组。详细记录每组患儿心源性晕厥的诱因、先兆、先兆类型、发作次数、意识丧失时长、伴发症状及检查结果。结果 69例(71.1%)患儿无明显先兆,28例(28.9%)患儿有先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14,P<0.05),而诱因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71,P>0.05)。先兆类型以头晕和黑蒙的发生率最高。46例(47.4%)患儿晕厥次数少于5次,76例(78.3%)患儿意识丧失时间<5 min。主要伴发症状为抽搐,发生率为43.3%。79例(81.4%)患儿可见心脏阳性体征,18例(18.6%)患儿可见肝肿大,11例(11.3%)患儿可见面色发绀。结论儿童心源性晕厥有其独特的临床特征,患儿入院后详细的心脏检查可作为初步诊断的依据。

    2020年11期 v.23 986-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定向软通道微创术与开颅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观察

    辛志成;赵保;蒋超超;苏强;章元;胡夷;施顺孝;

    目的比较定向软通道微创术与开颅手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01-2019-0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2集团军医院收治的1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定向软通道微创术(观察组)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颅内再出血及颅内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不良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致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向软通道微创术可迅速缓解颅内压,术后并发症少且预后良好,特别适用于伴有基础疾病难以耐受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

    2020年11期 v.23 991-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2K]
  • 丁苯酞联合智能机器手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手功能的作用观察

    陈斌;吴显儒;凌政;罗姬;黄天丽;何健;

    目的观察丁苯酞(NBP)联合智能机器手对急性脑梗死偏瘫(ACIH)患者手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03—2020-03北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ACIH手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NBP氯化钠注射液+智能机器手康复训练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20 d后的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10 d、治疗20 d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手功能(最大握力、夹指压力)、脑血流情况[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的峰值流速(Vp)和平均速度(Vm)]。结果治疗20 d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10 d、治疗20 d后,2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ADL评分、最大握力、夹指压力,ACA、MCA、PCA的Vp和Vm均显著上升(P<0.05),且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与同期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BP注射液与智能机器手联合治疗ACIH手偏瘫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升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手功能恢复,改善脑血流,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2020年11期 v.23 995-9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显微与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杨军;王小峰;

    目的比较显微与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02—2019-07在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显微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神经内镜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率、术后GCS评分、术后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颅内血肿、颅内感染、肺部感染等总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的27.91%(P<0.05)。观察组血肿复发率为0(0/43),低于对照组的13.95%(6/43)(P<0.05)。2组患者治疗后1周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1周的NIHSS评分为(7.09±1.93)分,低于对照组的(11.98±2.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显著,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血肿清除率明显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且安全性较高。

    2020年11期 v.23 1000-10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贝尔面瘫临床观察

    孟令浩;耿曼英;闫保星;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贝尔面瘫12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0例,A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红外线理疗治疗,B组(静滴组)及C组(耳后注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糖皮质激素静滴及耳后乳突区注射糖皮质激素,3组疗程均为15 d,观察3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70.0%,B组为92.5%,C组为90.0%,A组分别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早期应用于贝尔面瘫治疗,可迅速减轻面神经水肿,有利于疾病恢复。耳后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与全身用药效果相当,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推荐。

    2020年11期 v.23 1005-10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综述

  • 肿瘤坏死因子-α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

    姚立岩;杨晓炜;

    缺血性脑卒中是中老年常见疾病,因其病理机制复杂,临床体征多变,现临床治疗效果仍不理想,肿瘤坏死因子-α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临床如果能够利用好它的作用,促进其有益作用,抑制其有害作用,将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打开新的思路,因此,本文对肿瘤坏死因子-α在缺血性脑卒中进展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2020年11期 v.23 1009-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