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脑神经功能损伤诊断的价值
蒋宗焰,张清,牛犇
摘要(Abstract):
目的探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及其处理分析技术对脑神经功能损伤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06-2015-02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8例神经外科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保守治疗16例,手术治疗2例。对患者实施电针刺激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分析得出静息状态信号(R)和刺激状态(A)的脑功能对比图。计算出每次刺激侧对侧的脑激活簇偏侧指数LI,并同时对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进行评分。所有患者康复治疗时,除对症治疗外,还需接受按摩、高压氧、功能锻炼等康复措施。结果 14例患者做前后两期检查,取得两期的完整资料;4例患者仅做了1期检查,获得1期资料。18例患者共获得50次功能磁共振成像图像,剔除伪影较多的图像,最终选择符合条件的33次图像进行研究。33次成像图像显示,血氧水平依赖性增强(BOLD)均获得清晰的激活簇,且前后两期的LI变化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8次LI值为正值,5次LI值为负值,正值率为84.85%(28/33),但前后两期的LI变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后两期的LI的改变值△LI以及相应的神经缺损评分△S为正值,且△LI与△S呈现正相关(P<0.001)。结论通过电针刺激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能动态监测到患者脑激活簇的变化,并经数据处理分析后对脑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判定价值。
关键词(KeyWords): 功能磁共振成像;处理分析技术;脑神经功能损伤诊断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蒋宗焰,张清,牛犇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张子军,张金平,崔明,等.穴位电针刺激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对脑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监测[J].安徽医学,2009,30(8):879-882.
- [2]马园园,郑罡,周洁敏,等.基于fMRI的脑功能整合数据分析方法综述[J].生物物理学报,2011,27(1):18-2.
- [3]周全,高鹏,赵仓焕,等.视觉刺激状态下正常成人电针光明穴的脑功能性磁共振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26(5):907-911.
- [4]Wu Y,Jin Z,Li K,et al.Function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ctivation of the brain in children:real acupoint versus sham acupoint[J].J Child Neurol,2010,25(7):849-855.
- [5]李龙.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及其在药物成瘾研究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4,35(18):2 957-2 960.
- [6]翁晓光,王惠南,张志强,等.基于fMRI的屈光参差性弱视静息视觉网络的研究.生物物理学报,2009,25(6):447-452.
- [7]聂生乐,汪洪志,李雯,等.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及其处理分析技术对神经科学研究的价值[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9):162-165.
- [8]钟海珍,常静玲,朱丹,等.针刺效应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J].针刺研究,2012,37(2):161-167.
- [9]陈业晞,沈智威,肖叶玉,等.电针刺激穴位的脊髓fMRI初步研究[J].磁共振成像,2010,1(6):438-441.
- [10]林翠茹,周智梁,周黎.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应用[J].天津医药,2010,38(11):1 021-1 023.
- [11]董培,崔方圆,谭中建,等.针刺对脑梗死后痉挛期患者脑功能重塑作用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6):507-513.
- [12]王晓霞,蒋成刚,冯正直.抑郁症患者局部脑功能静息态磁共振成像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J].2011,33(10):1 052-1 054.
- [13]汪青松,徐芳,袁嫒,等.经皮电神经刺激术刺激正常老年人穴位的脑功能性磁共振成研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8,11(4):340-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