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介入与保守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纤溶活性水平的影响
李柏胜
摘要(Abstract):
目的对比血管介入与保守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对纤溶活性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4-01—2014-12收治的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保守治疗;观察组接受血管介入溶栓治疗。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vWF、tPA及PAI-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更为理想,能有效促进纤溶活性水平升高,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KeyWords): 急性脑梗死;纤溶活性水平;血管介入;保守方案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李柏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师聪红,汪剑威,刘燕平,等.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4):167-168.
- [2]唐士婷,蔺心敬,黄浩,等.介入治疗技术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J].江苏医药,2011,37(22):2 690-2 693.
- [3]张海欣,顾芳,赵淑芹,等.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内介入治疗的临床体会[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2,20(4):277-280.
- [4]李国斌,李冬梅,高天,等.急性脑梗死两种溶栓治疗方法的安全性与疗效比较[J].武警医学,2013,24(9):774-776;779.
- [5]郑艳梅.血管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纤溶活性水平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2):3 590-3 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