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种球蛋白联合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膜炎的疗效对比
叶茂华;
摘要(Abstract):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病毒性脑膜炎患者60例,并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颅内降压、对症治疗以及病毒唑、干扰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丙种球蛋白和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进行联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症状恢复情况、后遗症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总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治疗,可以提高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和患者症状的恢复时间。
关键词(KeyWords): 病毒性脑膜炎;丙种球蛋白;阿昔洛韦;更昔洛韦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叶茂华;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晓平,李晓佳,罗向东,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血清学分析及治疗[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6):1 429-1 431.
- [2]欧小凌,沈利平,徐桂红.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7):611-612.
- [3]程大也,梁彬.脑脊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检测在鉴别诊断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中的意义[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6):1 107-1 108;1 111.
- [4]李波.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病毒性脑炎130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4):2 960-2 961.
- [5]林应荣,江金彪,罗玲玲,等.降钙素原在儿童不同病原体感染脑膜炎鉴别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492-494.
- [6]陈琼,江镜全,唐晓华,等.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细菌性脑膜炎神经损伤的预防[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13):2 176-2 178.
- [7]吕建军,庞宝东,曹丽华,等.丙种球蛋白对病毒性脑炎患儿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51(23):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