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创办日期:1998年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刊 期:月刊 电话:0371-60100422 63321039 Email : bjb@cn-shenjing.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381/R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110
为了探讨老年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对46例老年期及46例老年前期患者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老年期患者的间歇期较短,伴发高血压病、脑梗塞、冠心病者较多,近期疗效较差,死亡率较高。提示并发感染是本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如无其它并发症,本病远期预后较好。
对69例Binswanger病(BD)患者的CT及临床特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BD的高血压伴随率为81.2%,其主要临床特点是进行性痴呆和步态异常。CT表现主要是脑室周围白质密度减低,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和脑萎缩。增强扫描元强化、复查无改变。CT对B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均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在BD的诊断与治疗上提出了新的观点。
采用颈总动脉加压滴注和椎动脉插管治疗脑病30例的临床应用观察分析,总有效率73.3%,此过程中无明显毒副作用和过敏反应发生。结果表明,榄香烯乳不同于其它毒副作用较大的化疗药物,放在操作方法上不必强求超选择插管用药,可采用简便易行的颈总动脉加压滴注的方法,同样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作者认为这是一种中小城市医院可普及应用的理想方法。
报告10例脑裂畸形,临床表现多为难治性癫痫发作、精神发育迟滞、运动系统受损征等,确诊前均误诊。指出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避免错误诊断,并对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讨论。
探讨结节性硬化症的脑部病理改变和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本级8例均有癫痫,智力障碍6例,皮肤改变5例,均行CT检查,2例同时行增强CT检查,行MRI检查2例。结果:均表现为双侧侧脑室旁多发结节和(或)斑点状钙化,均突入脑室内,排列呈“串珠”状,以侧脑室前角及体部分布最多,门氏孔旁的病灶可造成该侧侧脑室梗阻性脑积水。结论:结节性硬化症在脑部有典型的病理学特征,CT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报告1984年以来我科以不同手术方式切除颅咽管瘤42例,其中全切除6例,死亡1例;大部切除32例,死亡1例,在1.5~4年复发4例,均再次手术;1例2次手术后2年再次复发死亡;部分切除3例;活检加脑室腹腔分流1例。术后恢复良好(症状改善生活自理)30例。42例术前均行CT检查,28例行MRI检查。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CT、MRI检查将肿瘤分为鞍内型、鞍上型、鞍内鞍上型、Ⅲ脑室内型及鞍上向鞍旁、斜坡生长型。根据分型选择手术入路。
报告手术切除脑动静脉畸形12例,其中10例为自发性脑内出血,均急诊行开颅脑内血肿清除同时切除畸形血管团,另2倒无脑出血的病人经脑血管造影后择期手术。畸形血管团最小为1.8cm,最大为4cm。12例术后病理活检均确诊为脑动静脉畸形。12例术后效果良好。认为对于脑动静脉畸形脑内出血的病人,除血肿量在30ml以下,无意识障碍的病人可保守治疗二期手术外,均应尽早行开颅血肿清除术,以保护病人生命及尽量减少后遗症,术中发现异常血管团应尽量切除。
本文将经CT证实的60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脑反射治疗。结果发现治疗后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改善。脑反射仪的发明,为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治疗增添了一种新办法。
探讨剥夺睡眠诱发法是否可提高癫痫病人脑电图癫痫样波的阳性率。对临床拟诊为癫痫,常规脑电图描记正常的100例病人行剥夺睡眠诱发试验,并选择46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显示100例癫痫病人剥夺睡眠诱发脑电图呈现爆发性癫痫样波者42例(42%),46例正常人脑电图无1例呈爆发波,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别(P<0.001);脑电图有轻度改变者,使用此法阳性率较高。使用剥夺睡眠诱发试验可提高癫痫病人脑电图癫痫样波的阳性率。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DoppleUltrasonography,TCD)对118例偏头痛病人发作间歇期,发作期脑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检测,并做CO2反应性和血管杂音测定。结果表明:发作间歇期,偏头痛组平均血流速度(MFV)、血管杂音出现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脉动指数(PI)显著低于对照组,CO2反应性偏头痛组显著增强。而发作期普通型偏头痛与典型偏头痛有显著差异。普通组MFV显著低于间歇期、血管杂音减弱,典型组MFV显著高于间歇期,血管杂音增强,PI无明显变化。
分析57例婴幼儿硬膜下积液,其中年龄<1岁53例,占93%,>1岁4例,占7%。认为婴幼儿硬膜下积液的临床表现变异较大,头颅CT可及时明确诊断,头颅透光试验则为最简单易行的方法,硬膜下穿刺的频度及放液量的多少,视病情需要而定,积液多且时间长易发生癫痫及影响智力发育,对此类患者应行穿刺引流,并随访观察。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是一种新近发现的血小板模糖蛋白,是目前所知反应血小板活化和释放反应最特异性的标志物。测定血小板表面和血浆中GMP-140已成为判断血栓性疾病和血栓前状态血小板体内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GMP-140分布和表达、作用及其机制、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