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琪琳,周伟强,王传升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细胞成分的变化。方法:对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及血细胞成分检测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患者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红细胞(RBC)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01),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C*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0.001),与对照组比较男性患者白细胞(WBC)计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女性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液流变学及血细胞参数异常可能与急性脑梗死发生有关。
2000年02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李冲,谭春英,杜好瑞
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脑电监测对儿童非癫痫性发作事件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24小时动态脑电监测对133例儿童非癫痫性发作事件(惊厥、头痛、晕厥、夜惊和夜游症)进行跟踪监测,分析各时态脑电活动情况。结果:非特异性异常(25%):惊厥12例(34%),头痛11例(33%),李厥5例(21%),夜惊4例(17%),夜游症2例(11%)。痫样放电13(10%):惊厥5例(14),头痛2例(6%),晕厥3例(12%),夜惊2例(9%),夜游症1例(6%)。非特异性异常和痫样放电检出率以小儿惊厥最高。结论:24小时动态脑电监测有助于儿童非癫痫性发作事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000年02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 段慧
目的:探讨面肌痉挛(HFS)的病因及改进药物注射(MI)治疗HFS的疗效。方法:分析206例HF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对其疗效分别给予比较。结果:Z206例HFS平均随访时间为2.67年。治愈182例,治愈率90.27%,总有效率97.57%,平均治愈时间17.82天,优于其它疗法。其中治疗组(改良组)疗效更佳,169例,治愈率94.08%,平均治愈时间17.75天;对照组37例,治愈率62.16%,平均治愈时间24.96天。两组的治愈率及治愈时间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同为MI,在同一条件下,其药物组成不同而疗效各异。结论:①继发于面瘫(FP)的HFS21例(10.19%),提示HFS的病因并非与“HFS是FP的后遗症”的说法相同。②改良组的治疗方法不仅简而易行,且治愈率高,治念时间短,代价低,痛苦小,是治疗HFS较理想的疗法,在治疗HFS时应推首选疗法。
2000年02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 黄良国,韩江全,张骏
观察72例脑梗死患者,合并心电图(ECG)改变59例,占81.9%。腔隙性脑梗死及脑血栓ECG以窦性心动过速及占室肥厚劳损多见,脑栓塞以心房纤颤多见。CT与ECG对照发现,额顶叶大面积梗塞80%ECG正常,颞顶叶大面积梗塞灶ECG均提示心房纤颤。指出ECG改变与脑梗塞死型及部位相关。本级9例脑栓塞均由心房纤颤及心肌梗死引起,积极防治心脏病可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2000年02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 张宝朝,付国惠,贾振武
目的:探讨Wallenberg综合征病变血管部位及性质及MRI影像学特征,探讨二者与本病预后相关关系。方法:将12例临床确诊的Wallenberg综合征病人分别于发病1周及6周时头MRI检查并于1周内作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67%病例病变部位不仅累及延髓背外侧而且也累及同侧小脑半球及蚓部。50%病例并非是小脑后下动脉闭塞而是椎动脉狭窄。结论:血管病变部位及性质是决定本病预后的关键因素。
2000年02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 常文海,张玲丽,张俊杰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病人的血糖及胰岛素浓度及相互关系。方法:测定了71例颅脑损伤病人的血糖及胰岛素浓度部份病人进行糖耐量试验。结果:轻型组血糖及胰岛素含量均低于重型组(P<0.01),血糖浓度与胰岛素浓度呈正相关(γ=0.784,P<0.001)。糖耐量试验:1小时末,两组血糖与胰岛素含量均升高,但轻型组血糖低于重型组(P.<0.001),胰岛素却高于重型组(P<0.05);2小时末,轻型组血糖及胰岛素均显著下降,而重型组则变化不大。结论:脑外伤后升高血糖因素虽是多方面的,但胰岛素含量的相对不足和绝对不足是高血糖的主要因素,为脑外伤后高血糖胰岛素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0年02期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祁岩超,王远东,张小敏,李建章,娄季宇,王得周2000年02期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 赵慧敏,朱涛,孙成铭,苏会娟,孙会秀,曹丽芳
目的:偏头痛发作期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多数有血液动力学异常。临床上女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本组研究通过偏头痛发作期男女之间以及女性月经期与非月经期,男性吸烟人群与非吸烟人群的脑血流改变观察,揭示了生理因素、生活习惯、性格差异、内分泌激素等不同,通过神经递质影响血管舒缩功能以及男女患者发病机制不同,颅内血流常存在显著差异性。
2000年02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 赵洛沙,黄振文,李爱琴,刘瑞云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对高血压病(EH)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108例(溶栓治疗38例和常规治疗70例)有EH病史的AMI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血管再通率为65.7%,血管再通组患者较血管未通及常规治疗组患者左心功能的各项参数均有改善(P<0.05~0.01),住院期间并发症和严重心律失常的总发生率降低(P均<0.05)。结论:提示对EH患者AMI早期、适当的静脉溶栓治疗可缩小梗塞范围,减少并发症,降低急性期病死率。
2000年02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 郜建卫,张翠风,杨斌
目的:本文对64例中风后早期癫痫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通过回顾性病历复习和随访观察。结果:中风后早期癫痫的发生率为4.2%,癫痫发作常发生在中风后24h内,占75%。癫痫发作与CT所见病灶分布密切相关,皮层病灶较皮层下病灶更易发生癫痫。中风后早期癫痫发作与迟发性癫痫关系密切。结论:中风后早期癫痫发作是迟发性癫痫的危险因素。
2000年02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 李钦云,卞清涛
本文通过对我院1997年1月~1998年11月住院的31例帕金森病患者的研究发现,帕金森病对患者的智能存在影响,年龄、病程和文化程度对此影响较突出。行脑立体定向术后(丘脑腹外侧核射频毁损术),病人在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的同时,智能状况也有明显的好转。
2000年02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 朱治顺,尚娜荣,王玉霞,魏亚州
目的:观察MRI在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PM)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报告4例CPM,对其MRI、临床诊断、治疗、预后及发病机制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4例CPM均有慢性消耗疾病、电解质紊乱或营养不良的基础;具有闭锁综合征表现,MRI示脑桥基底部对称分布的T_1长T_2信号的脱髓鞘改变仅1例,桥脑与脑其他部位同时存在脱髓鞘改变3例。经缓慢矫正电解质紊乱,给激素、脱水剂等治疗,3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CPM好发于有电解质紊乱或(和)营养不良的疾病,矫正电解质紊乱宜缓慢。脑MRI对本病早期诊断是最有效的检查手段,病因和发病机制未阐明。
2000年02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闫天柱,郝国,杨斌,牛金霞
我们对800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症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发现587例出现了并发症,占73.38%;死亡107例,占18.23%。并发症主要有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再梗塞等。其中影响预后的主要为中枢衰竭、心血管并发症、肾脏损害、水电解质紊乱、脑病、中枢衰竭及再出血、脑疝、上消化道出血及肺部感染,指出积极预防并发症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2000年02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王献,陈品,屈宝华
目的:探讨癫痫和T淋巴细胞亚群之间关系。方法:选择全面强直阵挛性和复杂部分性癫痫5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口服卡马西平组30例,未服药组28例。健康对照组26例。测定外周血中CD_3、CD_4、CD_8数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全面强直阵挛性癫痫组与复杂部分癫痫组之间,口服卡马西平组与未服药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癫痫组CD_4、CD_4/CD_8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癫痫组CD_3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癫痫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其严重程度与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治疗无关。
2000年02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 张向东,陈亮,张喜梅,王玉平2000年02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王玲,肖建华,雷新民,章东昭,余志平,翟冬丽,韦保安,吕新民
目的:探讨脑多肽对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治疗价值及作用机制。方法:根据床症状、体征、血清胆碱酯酶活性(ChE)将54例符合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断标准的患者,采用在传统解毒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多肽注射液作为治疗组,与既往传统解毒综合治疗的38例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治疗组在缩短阿托品化时限、促进胆碱酯酶活力恢复及并发症消除方面均较对照组显著性(P<0.05)或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治愈的50例也大大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多肽通过改善体内多种生物酶活性、辅助活化胆碱酯酶,具有对抗有机磷毒物对脑细胞的损伤,对重要器官组织也有一定保护作用,能提高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愈率。
2000年02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薛文俊,左雅,薛军
目的:探讨儿童脑囊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7例儿童脑囊虫病的诊治过程进行临床分析。结呆:临床以癫痫和颅压增高表现多见,颅脑CT、MRI可发现脑内囊状病灶和钙化影,脑脊液及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囊虫抗体阳性具有确诊意义;治疗:吡喹酮总量300mg/kg口服,10天为一疗程,隔3个月行下一疗程,在治疗开始及驱虫过程中辅以地塞米松0.5~1.0mg/(kg·d),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应用抗癫痫药物。结论:结合临床行影像学与疫免学检查可确诊,治愈22例,显效4例,进步1例。
2000年02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 段海平,孙丽萍,李叶,张桂英,石振纲,杨苗玲
3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3组:糖尿病组48例,非糖尿病高血糖组86例和非糖尿病正常血糖组192例。按照脑梗死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法和缺血性脑卒中CT扫描病灶范围评分法,对照分析了脑梗死后高血糖症与临床表现及脑缺血性损害程度与短期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急性脑梗死后高血糖不仅临床表现病情重(P<0.01)和脑缺血性损害范围大(P<0.05),而且对卒中短期预后也有不良的影响。
2000年02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黄海波2000年02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 栾淑琴
目的:探讨老年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临床表现,为及时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31例老年人SAS病人进行详细的临床观察,并根据其临床特有表现综合分析,选择恰当的治疗。结果:通过临床分析及有效的对症治疗,从而缓解老年人SAS临床症状的出现。结论:SAS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也是其较为普遍的生理病理现象,老年男性是明显的睡眠呼吸暂停高发人群,因此临床医生对本病应引起重视。
2000年02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闫桂芳,郭慧,袁瑞萍2000年02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 崔丙周,邢东风,吕海欣2000年02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 王小井,王月侠,王艳兰,郭追允2000年02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 袁国宝,袁伟琴2000年02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刘其强,郭仁永2000年02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 邓倩,王国庆,牛金霞,于国平2000年02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 朱华,王中伟2000年02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甘世旭,林培敏,叶明呈2000年02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贺光应,田建川,张立新,郭亚,李强2000年02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张宗茜,张焕新,杨红,高华2000年02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刘德中,苑来生,韩怀彬,付涛
目的:报告26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手术效果。方法:手术切除大部分囊壁+脑室(池)造瘘。结果:20例症状明显改善,5例症状减轻,1例无变化。结论:手术的关键应充分建立囊腔与脑室(池)之间的沟通。
2000年02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郭玉梅,王家驹
本文对222例脑梗死的发病时点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脑梗死的发病时间明显地存在着昼夜分布差异,即清晨为脑梗死发病的高峰时间段。如果对脑梗死发病的高峰时间段进行研究和干预,这对有效地降低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有着重要意义。
2000年02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 肖新2000年02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郝国,杨斌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给药途径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将76例入选者分为三级,动脉组18例,将30万单位尿激酶由病灶侧颈动脉注入;静脉组38例,将75~100万单位尿激酶稀释后静滴;对照组20例给予基础治疗。结果:三组病人治愈率与显效率为50.0%与72.2%;47.3%与68.4%;40.0%与65.0%。结论:动脉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动脉组略优于静脉组。
2000年02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李茜,郇业青
对77例强迫性神经症患者进行了明尼苏达多项人格(MMP)测查,结果显示Hs、D、Hy、Pt量表相对高分,提示强迫症患者在其强迫症状的同时伴有一定的焦虑、抑郁及暗示等心理特点。
2000年02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 王继明,张虹2000年02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马聪敏,黄富进,赵新湍
本文通过对24例Binswanger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分析,指出高血压病、高血脂、心肌缺血、脑血管病等与本病有关,从而控制有关因素可阻止本病进展。
2000年02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童旭瑛2000年02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张海霞,岳建华,马文强2000年02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 史大望2000年02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王清峰2000年02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缪云2000年02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赵炬2000年02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崔友,白丽,付予君2000年02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陈新云,王继立,黄新菊
目的:观察尿激酶新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采用1对1配对照方法对3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设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尿激酶5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1次/日,连用3天,而后2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三次/日,连用5天,最后口服肠溶阿斯匹林片0.1g,1次/日,一组均给予脱水,改善微循环等综合药物治疗,治疗一月后两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及治疗前后凝血四项比较,疗效评定。结果:治疗一月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凝血四项,疗效评定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尿激酶新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尤于对照组,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2000年02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 于江红,王惠珍,张跃岭2000年02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 廉伟林2000年02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秦金堂,杨军丽,王会喜,徐凤梅,屈云兰,李素娟,刘冰2000年02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刘明凤,齐利海2000年02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 李金锋,王化云,雷海霞,王安庆2000年02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张习红,李兆军
目的:研究东菱精纯克栓酶(DF-521)治疗早期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起病小于24小时的8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用DF-521的治疗组和丹参对照组,治疗组首日静滴DF-52110Bu,隔日以5Bu静清。结果: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62.5%的对照组(P<0.01)。结论:由于DF-521具溶血栓等多种作用,治疗早期脑梗死,尤其在超早期疗效满意。
2000年02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 李侠,陈中锋,周丽娟2000年02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董爱华,夏云轶,严明钧,吕桂琴,姜雁,付享征2000年02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朱林峰,王素娟,杨秋伟,李华2000年02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朱红灿,马姝媛,朱迎慧,谷晓红2000年02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王爱琴,王彦贞,韩红波
目的观察普乐林对脑梗死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近两年间诊治的急性脑梗死220例,其中治疗组120例,对照组100例,按统一方案进行观察。治疗组加用普乐林静滴,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加显著进步91例(75.8%),对照组44例(44%),两级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普乐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是临床应用切实有效的药物。
2000年02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李双苗,解发雨,何敬波2000年02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 陈宝顺,卢小莉,张风香,史风琴2000年02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王晓雪2000年02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李付勇,蒋会安,张秀红2000年02期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甄华静2000年02期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杨桂鲜,谢余澄,周玉华
本文通过对523例ACVD患者的心电图进行统计分析,发现ACVD患者脑心综合征发生率高达78.97%,且为ACVD病变类型、病变部位、病情轻重及预后有明显关系,并对其发生机制进行了阐述,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对ACVI)患者的心电图进行监测,对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2000年02期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 彭晓兰,周富云,刘立志,唐彬
用酶学动力法测定20例脑出血及19例脑梗死的脑卒中血肌酸磷酸肌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GOT)及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结果表明:39例脑卒中患者有血酶学变化22例,占56%,其中CK活性增高9例,LDH增高7例,GOT增高14例,α-HBDH增高4例,最早出现活性变化的为CK,其次为LDH、GOT及α-HBDH。脑出血量大小与脑梗死面积大小与酶值变化呈正相关。提示血CK、LDH及GOT的测定对脑卒中的诊断、判断病情及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2000年02期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陈乔陵2000年02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丁志宾,薛文俊,潘廷甫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与影像学特征。方法14例患者均经CT和MRI检查。结果:意识障碍11例,瞳孔异常13例,眼球运动障碍12例,视幻觉2例,Balint综合征3例,偏育4例,肢体轻瘫6例,共济失调3例,CT可见枕叶、丘脑、颞叶、小脑梗死,MRI可显示脑干、枕叶、丘脑、颞叶、小脑等多处梗塞灶。结论:该病以意识障碍、瞳孔异常及眼球运动障碍、视觉异常等为主要表。CT可发现幕上病灶,而MRI更敏感,能发现幕上、幕下病灶。MRI优于CT。
2000年02期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 李守社,曲怀谦,郭春杰,郭存举2000年02期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万淑英,柳江鸿,薛保成,林华锋
检查3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和20例正常人的血清胰岛素和血糖含量。结果,脑梗死组血清胰岛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血糖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胰岛素升高,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可能为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2000年02期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 牛好敏,王晓娟,袁学谦2000年02期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王晓娜,吕聪敏,冯海新2000年02期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王国庆,潘瑞华,邓倩,陈德鹏,文静
目的:探讨适合基层医院适用的最佳溶栓途径。方法:226例大脑中动脉供血急性脑梗死病人,按入院先后次序随机分为动脉组116例与静脉组110例,分别采用经颈内动脉及静满尿激酶10万U,每日1次,共7天;其它辅助治疗两组相同,14天为一疗程。结果:动脉组基本治愈45例,显著进步37例,进步19例,总有效率87.07%。其基本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动脉络出血1.72%,显著低于静脉组(P<0.05)。结论:经颈内动脉滴注尿激酶溶栓疗效好、副作用小、安全可靠、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2000年02期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 安海彬2000年02期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李文忠,余金玉,朴商,刘石稳,李彩霞,白桂花,刘志津2000年02期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杭春梅,马琳
目的:探讨无创颅内压监测在新生儿疾病中的应用,应用无创颅内压监测发现和指导治疗早期轻度新生儿脑水肿。方法:采用无创颅内压测定仪对1092例新生儿进行颅内压监测。结果:监测1092例患儿中485例的颅内压偏高或明显增高(其中16例临床现察前囟平软)。其中颅内出血患儿95%颅内压增高;HIE(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77%颅内压增高。结论:无创颅内压监测在新生儿疾病中应用,可以发现早期轻度颅内压增高,对临床护理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2000年02期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魏振宇,张东亮,龙江,孙红卫2000年02期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宰建国,陈义昌,崔俊鸿2000年02期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张荣申,杨波,马聪敏2000年02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闫豫玲2000年02期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 吕涵青,马聪敏,张丽雅2000年02期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 李卫军,贾志斌,李树林2000年02期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刘振川,胡茂德,孙玲2000年02期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 李艺2000年02期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王丽丽,魏莉莉,任灵敏2000年02期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梁琴2000年02期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李桂香,王运良2000年02期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 王九云,薄秀慧,郜文英2000年02期 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李素娟,李素敏2000年02期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陈秀凤2000年02期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白天智2000年02期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 王静,徐梦雅2000年02期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 吴亚萍,郑现召2000年02期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娄季宇2000年02期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姚淑芬,马兵2000年02期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