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建祯,付瑞锋,宋乐,臧卫东,牛光明,娄季宇,孙二平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垂体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对 2 0例复发、2 6例未复发的人脑垂体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复发组垂体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较未复发组明显增高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垂体瘤血管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可能与垂体瘤的发展与复发有关
2001年05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方凯,朱晓波,李玉方,张慧丽2001年05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冀哲2001年05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王建祯,付瑞锋,宋乐,臧卫东,牛光明,娄季宇,孙二平
目的 :探讨垂体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和TUNEL法对 2 0例复发、2 6例未复发的人脑垂体瘤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与凋亡进行检测。结果 :复发组垂体瘤增殖细胞指数 (PCNAL1)及凋亡细胞数量较未复发组明显增高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肿瘤细胞的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指数和凋亡检测是判断垂体瘤预后的指标之一 ,有临床指导意义。
2001年05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王建祯,付瑞锋,宋乐,臧卫东,牛光明,娄季宇,孙二平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反义RNA对体外培养人脑垂体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VEGF反义cDNA(反义组 )、正义VECFcDNA质粒 (正义组 )转染垂体瘤细胞 ;应用免疫组化法和TUNEL法分别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指数及细胞凋亡。结果 :反义组细胞增殖指数及细胞凋亡数量与正义组、未转染组相似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VEGF反义RNA对体外培养人脑垂体瘤细胞增殖和凋亡无明显影响 ,为垂体瘤基因治疗基础研究提供依据
2001年05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王建桢,付瑞锋,宋乐,臧卫东,牛光明,娄季宇,孙二平
目的 :探讨垂体瘤中血小板粘附分子 (CD31)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对 2 0例复发、2 6例未复发的人脑垂体瘤中CD31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复发组垂体瘤中CD31表达较未复发组明显增高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在垂体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可能与垂体瘤复发有关
2001年05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高凌云,张洪,许国英,黄培生,童萼塘
目的 :研究脑缺血后不同脑温对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探讨亚低温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Sprague -Dawley(SD)大鼠 ,随机分为常温 (37- 38℃ )脑缺血、亚低温 (31- 32℃ )脑缺血、高温 (41- 4 2℃ )脑缺血和假手术组 ,每组 12只动物。脑缺血动物模型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四动脉阻断法。脑组织中Fos和bcl- 2蛋白的检测采用链菌素亲生物素 -过氧化酶连接法 (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果 :常温脑缺血再灌注可诱导Fos蛋白的表达 ,亚低温可使Fos蛋白的表达提早而增多 ,高温却使脑缺血时Fos蛋白的表达减少。常温脑缺血再灌注可诱导大脑皮质bcl- 2蛋白表达 ;亚低温增加bcl- 2蛋白表达 ;高温减少bcl- 2蛋白表达。结论 :脑缺血后即时开始亚低温可增加Fos和bcl- 2蛋白的表达 ,是亚低温脑保护作用的机制 ;脑缺血后高温则加剧脑缺血损伤
2001年05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孙丽,李从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原因、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 ,以提高该病的诊疗水平 ,减少其死亡率。方法 :分析 30例早期血肿扩大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和头颅CT。结果 :早期血肿扩大组(A组 )MAP高于非血肿扩大组 (B组 ) (t=3 6 8,P <0 0 1) ,A组有长期饮酒史 ,血肿形态不规则者多于B组 (χ2 =4 2 2 ;P <0 0 5;χ2 =9 83,P <0 0 1) ,长期服抗凝剂 ,慢性肝病者两组间无差异。结论 :对有血肿扩大可能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 ,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复查CT ,尽早采取救治措施
2001年05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范超平,陈琼,常建军,余运平,杨茂轩
目的 :探讨精纯抗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经CT证实的急性脑梗死 15 2例 ,随机分为两组 ,精纯抗栓酶组 76例 (男 42例 ,女 3 4例 ,年龄 64± 9a) ,用精纯抗栓酶溶于 2 5 0ml生理盐水中静滴 ,首次 2 0IU ,维持量 10IU ,隔日一次 ,共 3次。右旋糖酐组 76例 (男 40例 ,女 3 6例 ,年龄 63± 10a) ,用右旋糖酐 -4 0 5 0 0ml静滴 ,每日 1次 ,共 10天。结果 :精纯抗栓酶组治疗10天后显效率 3 9 5 % ,总有效率 76 3 % ;右旋糖酐组分别为 2 3 7%和 47 4% (P <0 0 1)。精纯抗栓酶组明显降低血清凝血因子Ⅰ (P<0 0 5 ) ,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精纯抗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可靠
2001年05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潘瑞华,王国庆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 (ACVD)并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 (MODS)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及转归 ,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 78例ACVD并发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与微循环障碍最终导致MODS ,病死率高 ,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呼吸及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是综合性的。结论 :预防ACVD后的MODS的发生至关重要 ,应早期常规进行有关器官功能监测 ,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是减少MODS死亡的重要环节。
2001年05期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杨朴,高栋君,张文召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癫痫防治办法。方法 :随机分组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脑梗死后癫痫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癫痫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尼莫地平可有效防治脑梗死后癫痫、降低癫痫发生率。
2001年05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朱飚,罗小林,杨国清,李平安
目的 :探讨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概念、诊断、相关因素和治疗。方法 :对 2 76例脑出血患者病情恶化后行头颅CT扫描 ,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脑出血继续出血的发生率为 18 97%。继续出血部位以丘脑最多见。血肿形态不规则者易发生继续出血。继续出血患者预后较差。结论 :继续出血是导致病情加重和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2001年05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宣浩,王晓俊,祖朝兵
目的 :报道 34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 ,占同期重型颅脑损伤的 1 0 7%。方法 :对 3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 ,并对其诊断、治疗与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DAI多发生于交通肇事 ,伤后立即意识障碍 ,呈持续性昏迷 ,昏迷程度重 ,CT表现为弥漫性脑肿胀和中线附近散在点状出血灶。结论 :DAI的致死、伤残率高 ,本组分别为 5 8 8%、2 3 5 %。出血灶越接近中线 ,GCS评分越低 ,其预后亦越差
2001年05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李经伦,席春江,白克镇,熊先骥,官明
目的 :总结同时自发性多灶脑出血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 1 9例病人 ,并结合国内文献报道 1 1 8例 ,从发病率、病因病机、出血部位、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全面分析。结果 :本组病人占同期脑出血病人的 1 7% ,1 9例共 44个病灶 ,其中基底节区 1 4例2 1个 ,脑叶 7例 1 1个 ,脑干 6例 6个 ,小脑 6例 6个。病因以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者为多 ,占 1 4例 ( 73 6 % ) ,年龄在 6 0岁以上者 1 5例(占 78 3% ) ,多灶体征 1 2例 (占 6 3 1 % ) ,偏侧体征 7例 ( 36 9% ) ,死亡 7例 ,占 ( 37% )。结论 :同时多灶出血少见 ,临床表现、预后与病灶部位、多少、出血量大小有关。以高血压患者易发生 ,死亡率比同期脑出血死亡率高。CT是确诊该病的可靠方法
2001年05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那汉荣,冯东侠,马元品,陈卫丰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后并发低钠血症的因素、发生机制、病理生理、诊断和治疗。方法 :①监测血生化、血气分析、尿比重、尿电解质等。②记录 2 4h出入量。③限水治疗结果 :CSWS 2例 ,SIADH 7例。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后低钠血症是由于脱水、利尿导致排钠大于摄入所致 ,而难治性低钠血症应考虑有SIADH和CSWS存在的可能 ,CSWS与ANP有关
2001年05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古坤意,李玲,彭健,黄如训
目的 :探讨无影像学及脑脊液常规生化改变的非感染慢性颅内压增高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因。方法 :对 3 1例头颅CT及脑脊液常规生化正常的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的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 :慢性颅内压增高症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及眼底改变 ;病因复杂 ,3 1例患者中良性颅内压增高症 18例 ,癌性脑膜病 4例 ,脑部血管病变 3例 ,钩体病 2例 ,交通性脑积水 3例 ,红斑狼疮性脑病 1例。结论 :影像学正常的非感染性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病因复杂 ,需作详细检查加以明确。其中良性颅内压增高症最常见 ,其次为癌性脑膜病、血管病变、交通性脑积水、免疫性疾病等
2001年05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余丛生,王美英,陈根柱
目的 :报告 19例老年垂体腺瘤的经蝶显微手术治疗 ,探讨老年垂体腺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 :分析 19例老年垂体腺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 ,显微手术疗法、手术结果、术后并发症及治疗。结果 :肿瘤全切 12例 ,次全切 5例 ,大部分切除 2例 ,无手术死亡 ,无严重并发症 ;手术效果满意 ,临床症状改善 90 % ;在平均 3年随访中 ,2例临床症状复发。结论 :老年垂体腺瘤经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2001年05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张向东,杨新丽,许绯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 (TBM)患者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用结核杆菌PCR检测法以及ELLSA法检测结核抗体两种方法综合诊断。结果 :临床确诊结核性脑膜炎患者 ,脑脊液 (CSF)结核杆菌PCR的阳性率达 85 % ,结核抗体阳性率达 80 %。结论 :结核抗体、结核杆菌PCR检测可以作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确诊的重要指标
2001年05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张湘玲,崔伟利
目的 :探讨青少年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发病原因。方法 :对 41例VBI患者的危险因素调查及多种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动脉粥样硬化等成年人常见的原因 ,而在青少年VBI发病中无意义。 (2 )颈椎外伤、椎动脉先天性或继发性狭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偏头痛等致血管、血流异常则是青少年VBI发生的常见病因。结论 :青少年VBI的发生具有多病因性 ,但有其不同于中老年人的发病原因。
2001年05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陈焱汉,孙俊凯,张洪涛,刘红娟2001年05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魏金枝,陈玲玲,游旭东,朱月华,谢国庆,张永辉,崔伟利2001年05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张军帅,陈红政,张相芳,魏新亭2001年05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赵学忠,卢一悦,张海琴,肖俊杰,魏艳胜2001年05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李茜
目的 :了解我市ADHD发病率与学习困难之关系。方法 :通过问卷法对 963 2名 1~ 6年级小学生进行ADHD调查及学业成绩比较 ,结果 :显示ADHD的发病率为 4% ,伴有轻度学习困难者为 5 4 92 % ,重度学习困难者为 3 1 3 4 %。结论 :提示ADHD是引起学习困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2001年05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杨清成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高血压病人 777例 ,分为经典型组 2 64例 ,纯收缩期组15 6例 ,纯舒张期组 2 0 4例 ,原有高血压 ,检查前一个月内血压降至正常组 15 3例。结果 :四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异常率分别为92 43 %、87 18%、64 71%、66 67%。结论 :高血压对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影响明显 ,以经典型和纯收缩期组最明显 :随年龄增大各项指标异常率增高
2001年05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邵周理2001年05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彭金玲,杨传友,王春阳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受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他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了解心理健康状况 ,采用龚氏修订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WAIS -RC)及韦氏记忆量表 (WMS -RC) ,了解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结果 :癫痫患者总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 ,WAIS -RC和WMS -RC测试成绩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病程长 ,发作频繁者 ,心理健康水平和认知功能受损明显
2001年05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王红峰,呼思毓
目的 :研究尼莫地平或尼莫通及脑脊液 (CSF)置换等方法对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 80例SAH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 (5 0人 )和对照组 (3 0人 )。对照组应用止血、脱水、止痛、镇静等常规治疗方法 ,预防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应用尼莫地平或尼莫通及脑脊液置换。两组对比 ,观察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结果 :SAH的主要并发症如脑积水、蛛网膜粘连、脑血管痉挛 (CVS)的发生率、死亡率 ,预防组明显少于对照组 ,经统计学处理 ,有显著差异。结论 :尼莫地平或尼莫通及CSF置换等方法 ,可明显降低SAH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其方法简便 ,效果可靠 ,有非常实用的临床价值
2001年05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惠磊,左佑,冯光,周文科,周杰,史瑞峰,史耀亭
目的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对收治 5 8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 15 6例早期气管切开 ,男 113例 ,女 43例 ,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评分 (GCS) 6~ 8分 93例 ,3~ 5分 63例。气管切开后定时雾化吸入 ,及时吸痰 ,气管套管外口处覆盖 1~ 2层干净湿纱布。结果 :15 6例病人中 ,出院时基本生活能自理者 5 6例 ,占 3 2 65 % ;生活须人照顾者 2 6例 ,占 16 67% ;植物状态生存者 19例 ,占 12 19% ;死亡 61例 ,占 3 9 10 %。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达 3 0 5 0 % ,呼吸道不通畅 ,肺部感染是加重病情 ,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估计近期不能清醒者、有呼吸道梗阻者、肺部痰多与粘稠不能咳出者、合并颌面部及胸腹部损伤者、有呼吸肌麻痹者 ,应尽早作气管切开 ,加强护理。可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 ,提高治愈和生存率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重要意义
2001年05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李俭普,卢延霆
目的 :分析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的诊断治疗时机和预后。方法 :对 8例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的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按Frankel分级 ,术前A级 3例 ,B级 3例 ,C级 1例 ,D级 1例。术后B级 1例 ,D级 2例 ,E级 5例 (63 % )。结论 :应引起对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的重视 ,要及早正确诊断 ,尽早手术清除血肿减压 ,可获得满意疗效。
2001年05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牛桂林,彭元娥,付国惠
目的 :了解脑血管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用回顾性调查和前瞻性调查相结合方法 ,对南阳市中心医院 1999年1月至 1999年 12月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的医院感染发病率进行监测。结果 :共出院病人 894例 ,发生医院感染病例 5 3例 ,医院感染率为 5 93 % ,感染部位以泌尿道和下呼吸道为高 ,构成比为 43 40 %。结论 :主要危险因素为老龄化、昏迷、瘫痪、气管插管、吸氧、导尿等各种侵袭性操作和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因此 ,加强口腔护理和减少侵入性操作是降低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关键
2001年05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郭新会,苗书全,赵云2001年05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李青,黄黛,汪桂清2001年05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王素娟,刘欣,韩国霞2001年05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和法瑞,张效梅,和红平2001年05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崔旦旦,陈利民,王玉兰2001年05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张大鹏,汪沛军,张天成
目的 :调查脑出血急性期并医院肺部真菌感染 ,探讨提高治愈率的措施。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 ,择出所需项目入表并加以分析。结果 :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 (81 4% ) ,其次是酵母菌 (9 3 % ) ,治疗无效和死亡共占 65 6%。结论 :脑出血并医院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防治措施是积极治疗原发病 ,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 ,早期诊治真菌感染。
2001年05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张立涛,桑建中,陈志东2001年05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邢艳丽2001年05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郭军红,郭嘉2001年05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陈红政,张军帅,张俊杰,魏新亭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形成原因及有效防治措施。方法 :对手术中出现急性弥漫性脑肿胀 2 6例颅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存活 12例 ,其中恢复良好和中残 5例 ,重残 7例 ,死亡 14例。结论 :术中通过使用过度通气和脱水剂的同时 ,有效控制动脉收缩压以缓解脑血管的扩张 ,取得较好的疗效
2001年05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杨军丽,秦金堂,闫国庆,张艳华,朱艳玲2001年05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付先祯2001年05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吕海欣,赵明,崔丙周,夏熙双,贺艳阳,邢东风2001年05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陈智玲2001年05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王海丽,郭兰枝
目的 :探讨青年脑梗死的发病原因和早发性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照 1 986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筛选出 1 993年 5月~ 1 996年 8月收治的 2 4例青年脑梗死患者 ,对其发病的原因及早发性动脉硬化危险因素 ,相关的辅助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发性动脉硬化、心源性栓塞、脑动脉炎是本组青年脑梗死最常见原因。早发性动脉硬化危险因素 ,如高血压、烟酒嗜好、高脂血症、冠心病、TIA、卒中家族史。结论 :老年人中约 80 %的脑卒中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而年青人脑卒中的病因则更为复杂和多样化
2001年05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孙书斌2001年05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郭红,雷磊,李婉瑞2001年05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李世中2001年05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郜文玲,姜虹,孟彩霞2001年05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郭玉玲,尹献英,李进领2001年05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宋学云2001年05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杨瑞霞,牛福来,李社会,杨瑞生2001年05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魏书航,马玉德,王昊天,安中华2001年05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马福亭,盛茂更,赵颜清2001年05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吕冰峰,薛翔,王卫军2001年05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 张静枝2001年05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 熊虹,康文清,张璋
目的 :观察纳洛酮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治疗中的适应证、疗效、用药方法和副作用。方法 :本文对 13 2例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64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 (简称对照组 ) ;68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加用纳洛酮 0 2~ 0 4mg溶入 5 %~ 10 %葡萄糖水 2 0ml中用输液泵泵入 ,连用 3~ 5d治疗 (简称纳洛酮组 )。结果 :(1)两组轻度HIE患儿在显效、总有效率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2 )中、重度HIE患儿纳洛酮组在显效及其总有效率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轻度HIE患儿只需常规综合治疗 ;对中、重度HIE患儿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早期加用纳洛酮 ,能促进患儿意识恢复 ,改善呼吸 ,提高治愈率 ,改善预后。经临床观察 ,该药无明显副作用。
2001年05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贾巍,张小林,李富慧
目的 :探讨小剂量天普洛欣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采用开放研究方法对入选病例应用天普洛欣 5 0万u一次性应用 ,然后应用晴尔静滴 ,常规应用脱水剂及脑保护剂 ,14天为一个疗程。统计溶栓后即刻有效率及一疗程结束时总有效率。结果 :40例溶栓后 10h临床症状明显恢复 16例 ,即刻有效率 40 % ,一疗程基本痊愈率 2 0 % ,显效率 80 % ,总有效率 95 %。结论 :小剂量天普洛欣配合晴尔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2001年05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冯灼彬,由行
目的 :探讨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发病 6~ 72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对其中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丁咯地尔针剂 (赛莱乐 ) ,剂量 2 0 0mg加入生理盐水 5 0 0ml中静滴 ,每日 1次 ,连续 14天为 1疗程 ;并对另外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5 0 0ml加复方丹参 16ml静滴 ,每日 1次 ,连用 14天为对照 ,两组治疗前后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 ,并对比研究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基本痊愈 47例 (5 8 8% ) ,显著进步 2 4例 (3 0 % ) ,总显效 (基本痊愈 +显著进步 ) 71例 (88 8% ) ;对照组基本痊愈 14例 (17 5 % ) ,显著进步 12例 (15 % ) ,总显效 (基本痊愈 +显著进步 ) 2 6例 (3 2 5 %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血液流变学改变 ,与治疗前比较也有显著改善 (P <0 0 1) ,CT检查显示治疗组病灶亦有明显改善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 ,且无毒副作用。
2001年05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白树风,杨建学,范晴
目的 :观察赛莱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 ,将发病一周内脑梗死患者 80例分为赛莱乐治疗组和丹参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 77 5 %和 5 7 5 % ,明显高于对照组 62 5 %和 3 2 5 % (P <0 0 1)。结论 :赛莱乐是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2001年05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吴学军,杨清成2001年05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朱成勤,申凤莲,马琳2001年05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王爱敏,李宗梅,张香菊2001年05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卢延政2001年05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白敏,靳海英,马萍2001年05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冯清泉,张金萍,张衍奇,何执家,干臣志,郭新宇2001年05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李春燕2001年05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李正起,赵发娥,陈灵丽
目的 :观察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病人 119例 ,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60例 ,应用灯盏花注射液对照组 5 9例 ,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 ,14天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
2001年05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邵道良,邵二华2001年05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梁建华,曲怀谦2001年05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郑华锋,段国强,郑淑兰
目的 :观察低分子量肝素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试用低分子量肝素腹壁皮下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 19例 ,以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 12例作对照。结果 :低分子肝素 (LMWH)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89 5 %与 66 7% (P <0 0 5 ) ,LMWH组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 ,治疗中未发现出血倾向。结论 :LMWH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方法简便易行
2001年05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侯学光,丁学星,杨金学
目的 :观察达纳康治疗小儿偏头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 43例小儿偏头痛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达纳康 ,每次 40毫克 ,每日 3次。对照组服用氟桂嗪胶囊 ,5毫克 ,每晚睡前服一次。均停用其它防治偏头痛药物 ,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6 4%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1 9%。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达纳康治疗小儿偏头痛疗效较可靠 ,无明显毒副作用 ,有临床推广价值。
2001年05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吴利君,张艳红2001年05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史德海,杨雨旺,孙光印2001年05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臧义明,范成现2001年05期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雷洪波2001年05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李秋香,谷丽娟,刘秋花2001年05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姜子荣,王生彦2001年05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牛金霞,郝国2001年05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余新良2001年05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李志业,侯立维2001年05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申明轩,郭清华,王保申,郭新侠2001年05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翟志方,海丽红,齐建英
目的 :探讨甘露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 2 0 %甘露醇注射液 12 5ml ,加压快速静滴 ,每日 2次 ,共 15天 ,治疗急性脑梗死 46例。另设对照组 3 8例单纯应用营养脑细胞及扩张脑血管药物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5 ) ,且安全可靠。结论 :2 0 %甘露醇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
2001年05期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蔺卓华,王志军,杨海霞2001年05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王德学,张卫庆,葛梅凌2001年05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钱琪,钱敏,杨斌2001年05期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裴济民,高寒梅,刘黎,牛顺林
目的 :应用颅骨钻孔置管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方法 :5 0例患者均采用颅骨钻孔插入硅胶引流管 ,冲洗引流血肿 ,术后根据引流液情况留管 48~ 72h。结果 :5 0例均获治愈出院 ,且跟踪无复发。结论 :应用颅骨钻孔置管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确切 ,适合各级医院开展
2001年05期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吴帆,张兆玉
目的 :探讨周围血中血小板计数 (PLT)、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PDW )在急性脑梗死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我们对 1998年 9月~ 2 0 0 0年 10月的 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与 60例正常健康人 ,采取血液标本 ,测定PLT、MPV、PDW进行对比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MPV、PDW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大 ,有显著差异 (P <0 0 1)。急性脑梗死组PLT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 ,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血小板功能异常是脑梗死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可间接反映血小板的功能 ,对脑梗死的预防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2001年05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吴国平2001年05期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张瑾,杨斌,杜闽
目的 :探讨脑电图 (EEG)对病毒性脑炎提供的诊断依据、对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价及评判药物疗效和预后的意义。方法 :对 84例病毒性脑炎的EEG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照CT及脑脊液检查。结果 :84例中 68例EEG异常 ,早期敏感性为 81%。结论 :病毒性脑炎的EEG早期敏感性高 ,对诊断有指导作用 ,可作为判断本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的依据之一。
2001年05期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韦继政
目的 :探讨小量丘脑出血的CT分类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关系。方法 :按CT将小量丘脑出血分前侧型 (A型 )、后侧型(P型 )、后外侧型 (PL型 ) ;神经症状按入院时 (发病 2 4h内 )及发病后 3 0d上下肢瘫痪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入院时所有患者均下肢比上肢瘫痪重 ,P型、PL型上下肢肌力差较明显 ;A型上下肢肌力差不明显 ,发病后 3 0d时肌力改善Ⅰ级以上 11例 ,Ⅱ级以上 4例 ,均为P型 ;A型及PL型未见改善。结论 :小量丘脑出血按CT分类 ,P型恢复较好 ,而A、PL型恢复不佳 ,CT分类可预测小量丘脑出血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2001年05期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张惠丽,李燕,曹金梅2001年05期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乔芳,潘守政,何伟玺2001年05期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陈冬丽,李丽英2001年05期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李素霞,朱新安2001年05期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常文广,朱成宗2001年05期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周永生,杨俊梅,李保奇2001年05期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赵后锋,李辉,娄明娟
目的 :为探讨海洛因对大脑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析 3 3例海洛因依赖患者的脑电地形图。结果 :吸食海洛因 2年以上与 1年以下患者的脑电地型图异常率有显著差异 ,且 5级以上异常慢波主要分布于额、颞区。结论 :吸食海洛因对脑电生理活动有明显影响 ,时间愈长 ,损害愈重
2001年05期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卫永茂2001年05期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郭令军,王敬亭2001年05期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孙光印,史德海,杨玉丽2001年05期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谷彩萍,王桂艳,赵伟河,刘士霞2001年05期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姬建强,王培霞,贾晓辉2001年05期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丁钦慕,胡建卫,乔建国2001年05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王平,刘金峰,王振焕2001年05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魏予风,郑春玲,赫庆兰,曹新亚2001年05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杜英华,张宝朝,吕国义
目的 :探讨脑灰质异位症的临床与CT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 10例脑灰质异位症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 :2 0岁以下女性多见 ,临床以癫痫为首发症状 ,CT平扫为一异常等密度脑回样或团块病灶 ,伴随脑沟向脑白质深处延伸 ,增强CT扫描病灶本身无强化。结论 :脑灰质异位症CT具有典型特征 ,可作为首选检查方式
2001年05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朱祖福,徐静泓2001年05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赵虎成,朱成宗2001年05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石凤蕴2001年05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贾和平2001年05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常红专,卢建立,阴盛奎2001年05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杨彦亭,刘耀华2001年05期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郭兰枝,王爱红,杨小东2001年05期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牛德旺,陈江平,王瑞芳2001年05期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顾仁骏,沈琪琳2001年05期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郜建卫,杨彬2001年05期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李茹,焦平利2001年05期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王丽洁,杜文慧,王文利2001年05期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刘爱菊,卫丽霞2001年05期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田春梅,王孝枝,张素珍2001年05期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叶晖蓉,林平冬2001年05期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王孝枝,李平,王凤英2001年05期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张宝丽,王霞,陈学云2001年05期 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张红梅2001年05期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曹君玲,陈丹霞,崔香萍2001年05期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张素珍,田春梅,崔香萍2001年05期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郭梅,李转清,郑龙娃2001年05期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郭桂勤2001年05期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张新爱,赵淑娟,魏桂枝2001年05期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靳丽华,郜建卫,李云霞2001年05期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魏桂枝2001年05期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王芬2001年05期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 乔树新,张宝朝,张华俭2001年05期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郭芳芝2001年05期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郝慧敏,贾秋连,王月风2001年05期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