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创办日期:1998年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刊   期:月刊
电话:0371-60100422 63321039
Email : bjb@cn-shenjing.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381/R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110

 

论著

  • 结节性硬化症临床、电生理与影像学分析

    赵薛旭;李作汉;赵顺珍;刘文;袁哲星;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的临床、电生理及神经影像学特征。方法对78例诊断结节性硬化患者的临床、心脑电生理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有癫发作,皮肤损害72例(92.3%),认知功能障碍48例(61.5%)。EKG检查57例,异常21例(36.7%),脑电图检查65例,异常率100%。呈现弥散性或局限性θ波或中高幅δ波,伴有不规则的高幅棘波、尖波、棘慢波。神经影像学检查:头颅CT扫描34例均异常,表现为脑室周围散在多灶性结节状高密度影,侧脑室体部外侧壁室管膜下散在小结节状的高密度影,大脑半球皮质多发小结节状高密度影或白质多发小结节状低密度。头颅MRI检查44例均异常,其特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脑室体部和三角区或前角散在小圆形状异常信号;两侧脑室形态可不规则,室壁呈波浪状改变,其间有小结节状病灶突入脑室内;大脑皮质和白质可见小圆形状异常信号影;脑回肿胀,可见"脑回核"或"脑沟岛";脑白质可见到放射状移行线。结论结节性硬化症临床特征主要为癫发作、智能障碍及皮肤损害;病人的皮肤损害可为诊断提供很大的帮助,脑电图异常程度与癫发作频度及智能障碍程度相一致,神经影像学检查特别是头颅CT与MRI对结节性硬化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2007年08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 致灶切除治疗难治性癫

    陈成雨;谷凤云;韩凤珍;

    目的探讨皮层脑电图扫描下致灶切除术治疗难治性癫的术前评估及致灶病理学意义。方法对67例经临床诊断为难治性癫的患者应用神经影像、神经电生理及功能性检查等方法进行术前综合评估,确定致灶。然后在皮层脑电图描记下行致灶切除,对切除的致灶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术后综合疗效评定:1年内癫发作消失23例,显进进步18例,进步17例,无变化5例,失访4例,总有效率为84.6%;病理结果:有肿瘤、动静脉畸形、灰质异位、表皮样囊肿、炎性肉芽肿、脑软化、粘连性蛛网膜炎、海马硬化,其他还有蛛网膜增厚、脑组织神经变性、胶质细胞增生及变性,部分病例伴有陈旧性出血、含铁血黄素沉着、淋巴细胞浸润或者血管增生、管壁增厚,伴有小疤痕形成或继发性囊肿形成等。无1例无异常。结论神经电生理、影像学及功能检查的联合应用是术前评估致灶的重要方法。而脑电图、颅内电极与数字视频脑电结合,将患者的发作期表现与脑电信息同步记录保存是分析癫异常放电定位致灶的最佳方法。致灶切除术是难治性癫的有效治疗手段,致灶组织均存在结构性病理改变。

    2007年08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大面积脑梗死病理学改变及内减压术对预后的影响

    李永谦;刘学峰;苏国新;张清泉;田颖;陈建超;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后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及内减压术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9例重症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行内减压术,以清除坏死脑组织为主,并对清除的脑组织行病理学检查。9例患者中2例因进行性脑梗死再行内减压术并去除骨瓣减压。结果7例患者存活,1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术后10d放弃治疗,1例死于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病理学提示,9例均呈现细胞核核固缩、核溶解,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空泡变性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重症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无论是否发生脑疝,梗死区坏死脑组织是刺激脑组织加重脑水肿的异物,而内减压术可作为大面积脑梗死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2007年08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NSE、MBP的变化

    张林亭;张璇;张霞;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HIE患儿NSE、MBP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HIE患儿86例,随机分为高压氧组43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43例,同时又选同期出生的正常新生儿30例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在治疗前后分别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NSE、MBP水平。结果高压氧组及对照组患儿NSE、MB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治疗后高压氧组NSE、MB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SE及MBP水平是反映脑组织损伤的较好的生化指标,临床上早期用高压氧治疗中、重度HIE有较好的疗效。

    2007年08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延髓性麻痹患者营养评估对鼻饲的指导意义

    江毅卿;周灵芳;王莹;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评估对脑卒中延髓性麻痹患者鼻饲的指导意义。方法用体重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指标将患者分为营养正常组和营养不良组。每组各设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10d治疗后,营养正常组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无明显改善(P>0.05),而水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营养不良组中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且肺部感染、水电解质紊乱、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早期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如营养不良应尽早予鼻饲加强支持治疗;如营养正常可不予鼻饲,但需监测水电解质情况,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2007年08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及nNOS的表达

    孙玉华;卢宏;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认知功能、海马神经元结构及nNOS的表达。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慢性前脑缺血动物模型,40只老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模型组(M)。应用水迷宫、透射电镜及免疫组化方法对2组大鼠学习记忆、神经元结构、nNOS表达进行观察。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水迷宫学习记忆能力在造模2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海马神经元在造模后变性水肿明显,大鼠海马及颞叶皮层nNOS在造模2个月后表达增加(P<0.05)。结论海马及颞叶皮层nNOS表达增加,神经元变性,可能导致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障碍。

    2007年08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分析

    郑刚;杨军;马军;唐国庆;赵甲山;

    目的观察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探讨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我院2002-01~2006-12 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治疗组实施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照组选择1997-01~2001-12按常规额颞骨瓣开颅术治疗的12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结果按GOS评分进行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56.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06%,其病死率为26.7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97%(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减压充分,从而减轻继发性颅脑损伤,能有效改善其预后并降低病死率。

    2007年08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谭建民;黄细富;侯树勇;蒋勇;

    目的探讨及评价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在交通事故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交通事故后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其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3个月后采用GOS评定治疗效果。结果随访3个月后,患者恢复良好23例,中残5例,重残或植物生存8例,死亡10例。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是治疗交通事故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它具有操作方便、彻底减压的优点,能明显提高治愈率,减轻后遗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2007年08期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基底节区出血血肿清除术后病人的影响

    吴光月;刘敬敏;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3例脑基底节出血血肿清除后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54例)和对照组(49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待生命体征稳定48h后,进行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早期康复训练。结果采用改良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入院时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第3周测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早期康复有效提高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2007年08期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杨少锋;林佩纯;张增良;吴育典;陈文荣;赵泽林;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结果所有病例均通过显微外科手术切除,选择单侧额下入路8例,翼点及改良翼点入路5例,经眶上锁孔入路2例。肿瘤全切除(SimpsonⅠ、Ⅱ级)11例,近全切除(SimpsonⅢ级)4例。手术后视力改善7例,无改变3例,视力下降加重2例,1例术前双眼完全失明的术后无恢复,死亡1例。结论全面的解剖知识及熟练的显微外科手术操作技巧是肿瘤全切及良好疗效的关键。

    2007年08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颅脑外伤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

    刘海峰;李玲文;卢中秋;杨运俊;

    目的通过观察颅脑外伤患者心电图的变化,探讨心电图变化的意义。方法观察168例颅脑外伤患者入院后心电图变化,并分组进行对比观察。所有患者均在住院期间监测心电图变化。结果168例患者,80例为重度颅脑外伤;69(41.1%)例并发心电图异常。重度颅脑外伤组患者出现异常心电图的例数明显多于轻度颅脑外伤组(P<0.01);心电图异常组出现死亡或者病情恶化的例数明显多于心电图正常组(P<0.01)。此外,22例死亡病例中16例(72.7%)显示心电图异常。结论颅脑外伤患者的心电图异常提示患者病情重,预后比较差。

    2007年08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对儿童偏头痛诊断价值分析

    张丽莉;李仁义;刘瑞清;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无创诊断儿童偏头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4例偏头痛患儿头痛发作期和发作间期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观察颅内主要大动脉如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椎-基底动脉(VBA)的平均血流速度,并与60名正常健康儿童的TCD进行比较。结果偏头痛发作期脑血流速度变化多样,表现为双侧或单侧颅内主要大动脉血流速度加快、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速度不对称。间歇期TCD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血流速度增快。检出异常率为92.3%。结论不论处于发作期或间歇期,TCD均可检测到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由此可判断脑血管功能状态,为偏头痛临床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并有助于偏头痛药物的选择。

    2007年08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帕罗西汀对癫伴发抑郁患者的疗效分析

    王曙光;龚广厚;李斌;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对癫伴发抑郁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1例门诊与住院的癫伴发抑郁患者,入组前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4项评分≥18分,持续予帕罗西汀10~20mg.d-1晨服,治疗观察期均为8周,于入组后第4、8周分别用HAMD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AEDs用药保持不变。结果帕罗西汀治疗第8周后,HAMD量表评分由治疗前(25.33±4.89)降至(12.10±6.12),SDS量表评分由治疗前(45.90±6.82)降至(28.95±6.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良事件发生率也基本上很轻微、短暂。治疗过程中,癫每月发作次数由治疗前的(1.43±0.92)到治疗后第8周的(1.57±0.9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没有新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的患者。结论帕罗西汀对癫伴抑郁患者的治疗有效、安全。

    2007年08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脑血管畸形急性出血并脑内血肿的手术治疗

    桂志勇;谭占国;王新华;高倩;鲁靖;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出血并颅内血肿形成的急诊手术问题。方法37例CT示颅内血肿,怀疑AVM出血,32例急诊手术前经MRA检查提示脑AVM21例,其中29例行血肿清除加AVM显微切除术,8例行单纯血肿清除术,10例行去骨瓣减压术。结果死亡4例,存活33例中恢复优良21例,良7例,差5例。29例术后复查DSA或MRA,20例AVM消失。结论急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是AVM破裂出血首选治疗方法,能够提高脑AVM破裂出血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MRA适合急诊术前检查,可快捷、安全显示AVM及主要供血动脉,指导制定手术方案。

    2007年08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脑栓塞合并Horner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崔蓓;

    目的观察脑栓塞与Horner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4~2006年诊断明确的26例脑栓塞合并Horner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6例治愈21例,5例死亡。结论26例病人交感第一、二神经元受损,脑栓塞合并Horner综合征临床损害部位不同,预后不同。

    2007年08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米氮平与多塞平治疗抑郁焦虑共病疗效对比

    范大庆;刘心宽;赵顺来;郭平;张伟;

    目的比较米氮平、多塞平对抑郁和焦虑共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97例既符合抑郁症又符合焦虑症诊断标准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17分,<24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总分≥14分,<30分)随机分为米氮平组和多塞平组,研究全程4周,每周评分。结果治疗第1、2、3周,尤其第2周米氮平组分数下降十分明显。研究结束,米氮平组和多塞平组有效率,治愈率无显著差异,但后者不良反应例数、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均明显高于米氮平组。结论抑郁焦虑共病患者使用米氮平快速安全有效。

    2007年08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二次定位法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

    夏昱;

    目的提高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准确率。方法用图钉冒粘在穿刺点上,再做一次CT,校正穿刺点的精确性。结果对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二次定位,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准确率达100%。结论适用于各种颅内幕上出血,定位更准确。

    2007年08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观察

    孙丽;张更法;秦玉瀚;樊民强;黄明军;黄志梅;李微;李艳平;杨林函;

    目的观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和治疗情况。方法对24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本组发病患者经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病死率明显下降。结论对临床早期有头痛、恶心、呕吐等高颅压症状者,CT、MRI检查未发现阳性病灶,应行DSA检查以进一步确诊。

    2007年08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骨髓基质干细胞静脉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后Bcl-2、Bax的表达

    李进领;周崇臣;杨晓华;李明;

    目的通过静脉移植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治疗大鼠脊髓挫伤模型,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移植对Bcl-2、Bax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静脉移植骨髓基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SD成年雌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对照组、静脉移植组(后2组再分为术后1、3、7、14、21、28d组)。用自制改良的Allen装置使不锈钢杆自由落下,造成T12脊髓节段挫裂伤。在术前及术后对大鼠进行BBB评分和爬网格试验。术后第2d移植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的MSCs。之后,分别于1、3、7、14、21、28d取损伤(T12脊髓节段)节段上下约3cm固定,制作15~20μm厚的连续冰冻切片,每隔5片取一片组织进行荧光细胞观察及Bcl-2、Bax抗体免疫组织化学ABC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移植组灾光细胞,在Olympus光学显微镜下对脊髓灰质前角进行阳性细胞计数,利用HPLAS-1000高清晰图文分析系统检测Bcl-2、Bax免疫阳性反应物的平均灰度值。应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组间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单因素方差分析、q检验。结果在正常组脊髓灰质的前角可见Bcl-2、Bax阳性神经元的表达,Bcl-2免疫阳性产物主要定位于核膜中。Bax主要分布于位于神经元胞浆中。Bcl-2和Bax阳性细胞伤后7d达高峰,随后开始下降。细胞移植后该规律不变。对照组Bcl-2阳性神经元表达与各移植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损伤对照组相比细胞移植治疗组7、14d组Bcl-2阳性细胞数上升、Bax阳性细胞数下降,灰度值升高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移植骨髓基质干细胞下调,7d及14d组Bax而上调Bcl-2的表达。

    2007年08期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性探讨

    杨柳;邹洪兴;丁美华;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循环酶法技术测定95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40例腔隙性脑梗死、4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90例对照组的血浆Hcy水平。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脑梗死组、脑腔梗组与TIA组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0.01、0.05);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也明显高于脑腔梗组与TIA组,显著性差异(P<0.01、0.001)。结论高Hcy血症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与脑缺血性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2007年08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诊治分析

    王莹;

    2007年08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死亡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汪远景;

    目的总结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生存率,降低病死率的方法。方法分析51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诊治过程。结果死于肺部感染13例,再出血11例,消化道出血6例,术后颅内高压11例,肾功能衰竭6例,气道大出血2例,其他2例。结论认真选择适宜手术的病人,给予最佳的手术方式、操作准确细致、术后密切观察、积极护理,合理用药及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减少二次脑损伤是治疗的关键。

    2007年08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致昏迷13例分析

    高秀娟;刘家敏;李成哲;熊斌;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致昏迷的诱因、临床特征及意义。方法对13例OSAHS致昏迷的发病诱因、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3例昏迷患者,均为确诊的OSAHS,均排除其他原因(如高血压脑病、脑梗死、脑出血、休克、代谢紊乱等)引起的昏迷;5例睡前服用镇静催眠药,4例睡前饮酒,13例均为肥胖患者(体重指数BMI>28kg/m2);临床表现:球结膜水肿12例,双瞳孔直径缩小、光反射迟钝11例,口唇、四肢末端紫绀8例,四肢肌张力低、双侧Babinski征阳性7例,单侧Babinski征阳性5例,间断性抽搐2例;入院时血气分析:pH 6.8~7.24,平均7.15;PaCO245~102mmHg,平均68mmHg,PaO232~75mmHg,平均59mmHg;5例头颅CT示弥漫性脑水肿,3例示腔隙性脑梗死,2例示脑萎缩;13例均被及时诊断、积极治疗,症状迅速好转,无明显后遗症。结论OSAHS患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出现严重神经系统症状—昏迷,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可以改善预后,提高对该病认识有重要意义。

    2007年08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标准大骨瓣开颅加扩大硬脑膜修补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郁树亮;陈华;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加扩大硬脑膜修补治疗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68例符合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A组(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加扩大硬脑膜修补)和B组(传统去骨瓣减压硬膜敞开),调查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6个月根据评价进行疗效判断。结果A组并发症脑积水、硬膜下积液、脑脊液漏、外伤性癫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加扩大硬脑膜修补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较好方法,可降低病死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2007年08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急性卒中后抑郁症发生与影像学改变临床分析

    付国惠;张保朝;

    目的研究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与影像学改变的关系。方法对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常规做CT明确病变性质,记录病灶部位、大小、数量,并作影像学分型,于发病后第2d即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测评,分析抑郁发生与影像结果的关系。结果120例病人,抑郁症的发生率为58.3%。且与病灶部位、大小有明显的关系,额、颞叶、脑干病灶为主的患者HAMILTON评分明显高于顶、枕叶、基底节区、小脑。中等卒中灶与多发卒中灶相比HAMILTON评分明显高于小卒中病灶及腔隙性病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与影像学分型有一定的关系。

    2007年08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护理体验

脑梗死专题研究

  • 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微量元素测定临床分析

    胡爱平;谢向东;李文涛;

    2007年08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外伤性脑梗死21例临床分析

    韦永相;李敏;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诊断、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对21例外伤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中均使用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进行评估,Ⅰ级11例(52.4%),Ⅱ级4例(19%),Ⅲ级3例(14.3%),Ⅳ级3例(14.3%)。结论对外伤性脑梗死病人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行CT或MRI检查,争取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这对病人的康复与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2007年08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脑桥梗死78例临床与影像学分析

    孙翠梅;于宗明;续运勤;

    目的探讨脑桥梗死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脑桥梗死的临床表现与神经影像学特点。结果眩晕是脑桥梗死最常见的症状。部分脑桥梗死临床表现类似于大脑半球症状。脑桥梗死多位于基底部旁正中区域。MRI检查阳性率为100%。结论经典的脑桥综合征少见,与内囊梗死不易鉴别,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MRI检查有助于确定临床与解剖的关系。

    2007年08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低分子肝素和降纤酶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探讨

    王五洲;李爱丽;王艳婷;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降纤酶联合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液、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及降纤酶治疗。2组于治疗前及治疗第7d检测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对照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治疗组血小板计数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原定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降纤酶联合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2007年08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依达拉奉改善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疗效观察

    陈天锁;高保德;李海英;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改善急性脑梗死所致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治疗过程中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总体评价的基本痊愈率和进步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可改善脑梗死所致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加速受损神经功能恢复;降低伤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2007年08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房颤并发脑栓塞32例临床分析

    孙红蕾;徐亮;关海森;范波胜;

    2007年08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刺五加、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戴广生;

    目的观察刺五加、奥扎格雷钠联合应用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6例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给药,观察组使用刺五加注射液与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联合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83.3%,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显效率51.9%,总有效率65.4%,2组比较,显效率(P<0.01)、总有效率(P>0.01)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刺五加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提高疗效,而且安全。

    2007年08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中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孟祥勇;焦胜成;赵延美;甄德民;

    2007年08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奥扎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

    吴启鹏;谭峥嵘;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发病5d内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CT显示有相应病灶的72例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治疗前后的对照评价。结果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残程度较常规治疗明显改善(P<0.05),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奥扎格雷联合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2007年08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黄明斌;

    2007年08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诊治体验

用药与体验

  • 奥扎格雷钠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疗效观察

    彭勇军;詹成;邵婷婷;林文;杨玲;张月辉;

    2007年08期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脑出血早期应用丹参治疗的疗效观察

    吴荣东;董宜先;孙丰云;高亮;

    目的观察脑出血早期应用丹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传统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发病24h后加用丹参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4.5%(P<0.01),治疗第28d血肿体积分别为(7.12±1.26)ml,(15.67±1.22)ml,(P<0.01);灶周最大水肿面积分别为(0.92±0.01)cm2、(1.66±0.04)cm2(P<0.01)。结论早期应用丹参治疗脑出血疗效确切,能促进血肿吸收,缩短脑水肿消失时间。

    2007年08期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三磷酸胞苷二钠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张润生;庞艳丽;

    目的观察三磷酸胞苷二钠(CTP)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随机分治疗组71例和对照组6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给予CTP 100mg.d-1,治疗2疗程(15d为一疗程),尼莫地平40mg/次,3次/d,治疗30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2组均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CTP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

    2007年08期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致颅内血肿的神经外科治疗

    陈凤国;

    目的进一步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外科的治疗和手术方法的选择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颅内出血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1例死亡外,所有患儿在儿科诊断和治疗基础上施行微创手术,清除颅内血肿疗效显著,均治愈出院。结论微创手术清除婴儿颅内出血可减轻神经系统后遗症,降低婴儿期颅内出血的病死率。

    2007年08期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路优泰与多塞平治疗卒中后抑郁症86例临床观察

    常乐军;

    目的观察路优泰与多塞平治疗卒中后抑郁症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及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将8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利用路优泰和多塞平治疗6周,治疗前后用HAMD量表和Barehe I量表检测,并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组在疗效方面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不良反应方面,路优泰组明显小于多塞平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路优泰治疗抑郁症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有促进神经康复的作用。

    2007年08期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黛力新治疗更年期焦虑状态40例疗效观察

    曾富荣;胥海燕;曾赛荣;

    目的探讨更年期妇女的焦虑状况与黛力新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1]对前来就诊的更年期妇女进行测试,量表分值18分以上者入选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用力黛新治疗的40例为治疗组,用谷维素治疗的40例为对照组,分析2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30%。治疗组中,患者焦虑、失眠、抑郁心情、心血管等植物神经症状及会谈时的表现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结论黛力新对改善更年期焦虑状态有明显的疗效。

    2007年08期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余汉取;钟光彩;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接受低分子肝素5000IU,每12h间隔使用,脐旁皮下注射,连续10d,以后改为口服阿司匹林100mg,1次/d。对照组仅接受口服阿司匹林100mg,1次/d治疗,连续10d,2组病人均常规应用维脑路通、胞二磷胆碱及控制原发病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结果2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TIA安全有效。

    2007年08期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注射用前列地尔引起静脉炎的观察与护理

    来青;张梅;

    2007年08期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应用巴曲酶致脑出血1例

    宋学云;

    2007年08期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赛庚啶与尼莫地平合用治疗小儿偏头痛疗效观察

    浮纪玲;王瑞芳;

    目的观察赛庚啶与尼莫地平合用治疗小儿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7例采用赛庚啶0.1~0.2mg/(kg.d)和尼莫地平0.2~0.3mg/(kg.d)联合治疗。疗程2~3个月,观察头痛发作频率的减少、持续时间缩短及程度减轻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7%。结论赛庚啶与尼莫地平合用防治小儿偏头痛疗效显著。

    2007年08期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中医中药

  • 釜底抽薪在脑卒中重症的应用

    刘耀东;段海平;孙丽萍;王彦阔;王小亚;徐安坡;

    2007年08期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黛力新、二十五味珊瑚丸治疗紧张性头痛80例

    李玲;

    目的观察黛力新、二十五味珊瑚丸联合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紧张性头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8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黛力新与二十五味珊瑚丸治疗。结果黛力新、二十五味珊瑚丸联合治疗紧张性头痛与对照组比较,其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黛力新、二十五味珊瑚丸联合治疗紧张性头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2007年08期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癫狂治验

    刘晓辉;

    目的探讨癫狂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临床所治病历进行分析。结果所治疗的患者病情均已好转。结论中医中药治疗癫狂有一定疗效。

    2007年08期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医疗技术

  • 等容等压脑脊液置换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头痛

    王礼正;陈忠义;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头痛的有效新方法。方法对78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等容等压大量脑脊液置换,对照组常规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治疗,15d后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32例,总效率82.05%,对照组有效21例,总有效率53.85%,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显著性(χ2=7.12,P<0.01)。结论等容等压脑脊液置换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明显缩短头痛及颈项强直持续时间。

    2007年08期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分析

    郭金满;易书贵;

    目的探讨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情况。方法对31例显微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SimpsonⅠ、Ⅱ)25例,次全切5例。术中证实肿瘤基底部主要位于蝶骨小翼、前床突,部分向周围延伸,侵蚀海绵窦,视神经管、眶内,术后大部分患者视力不同程度恢复,一过性偏瘫10例(10/31)视力恶化3例,1例死亡。结论显微手术切除是内侧蝶骨嵴脑膜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掌握全面的解剖知识和熟练的手术技巧,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成功的肿瘤切除及术后并发症的及时处理是显微外科治疗的关键。

    2007年08期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

    赵婷;

    目的探讨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发病在6h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疗效。其中超选择性动脉溶栓+静脉溶栓组(联合组)59例,同时超选择性动脉溶栓组(动脉组)45例。动脉组用微导管超选择至病变动脉,输注rt-PA50mg;联合组先静脉输注rt-PA,再经病变动脉输注rt-PA,总量<50mg,在溶栓前和溶栓后6h、24h、7d、30d时,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治疗前ESS评分,联合组为41±3,动脉组为42±10,治疗后24h、30d时,ESS评分联合组为81±23、88±25;动脉组为75±27、80±23。治疗后总再通率联合组为53%(31/59),动脉组为33%(15/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出血的发生率联合组为7%(4/59),动脉组为9%(4/4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患者起病6h内,动静脉联合溶栓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2007年08期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7例体会

    钱佳栋;刘凤强;江国华;卢奕;万默各;芮奕峰;方骏;

    目的研究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6例患者采用单侧毁损术,1例患者采用分期双侧手术治疗。观察术后疗效,平均随访21个月。结果6例单侧手术及分期双侧第1次手术成功,而分期双侧第2次手术症状改善不明显。所有病例无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疗效持续存在。结果立体定向毁损术是治疗帕金森病经济有效的方法。单侧毁损术近期疗效明显,而分期双侧手术疗效有待进一步探索。

    2007年08期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保护神经系膜式耳大神经移植术在面神经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黄志翔;蒋淼;郝大帅;马素霞;王再智;姚德超;

    目的对临床上面神经缺损的耳大神经移植修复术的术式进行研究。方法对因腮腺区恶性肿瘤切除面神经后即刻行耳大神经移植的患者,静态和动态观察本术式神经修复后表情肌功能恢复的效果并监测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并与单纯耳大神经游离移植术式进行比较。结果行保护神经系膜式带蒂耳大神经移植术的78例患者中,有72例面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恢复率为92.3%;面神经功能恢复时间为18~25周,平均21.5周。行单纯耳大神经游离移植的46例患者中,有25例面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恢复率为54.3%;面神经功能恢复时间32~41周,平均36.4周。结论保护神经系膜式耳大神经移植术修复面神经缺损较单纯用耳大神经游离移植修复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χ2=24.8,P<0.01),是目前修复面神经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2007年08期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小儿脑瘫综合康复治疗169例

    张杰磊;贾志良;冯刚;

    2007年08期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不等量脑脊液置换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邓顺林;朱飚;

    2007年08期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40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CT与临床分析

    贾军;徐晓霞;

    目的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CT及临床特征进行总结,探讨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对40例TOBS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以及部分患者的全脑血管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OBS发病后均呈进行性加重,临床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眼球运动异常、瞳孔异常、偏瘫,CT检查显示丘脑、中脑、脑桥、颞叶、枕叶梗死,其中6例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显示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或斑块形成。治疗后14例死亡,无恢复12例,好转14例,其中Glasgow预后评分Ⅰ级5例,Ⅱ级9例,Ⅲ~Ⅳ级12例,Ⅴ级14例。结论TOBS预后差,当有幕上、幕下即基底动脉供血范围内2个以上病灶体征或影像学改变时,应考虑TOBS并及时治疗,有条件者应接受神经介入治疗。

    2007年08期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多靶点微创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30例临床分析

    李春鹏;

    目的探讨多靶点微创术治疗重症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大量脑出血或重要功能区脑出血病人,均经CT证实。全部病例均采用微创术,清除脑内血肿。结果此术效果好,病人恢复快,存活病例生活质量高,病死率10%。结论多靶点微创术能尽快、较彻底地清除脑内血肿,降低颅内压,减少神经细胞损害,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2007年08期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同步录像脑电图对发作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张瑾;王胜文;康素玲;

    目的探讨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监测对发作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常规脑电图(EEG)无样放电的84例发作性疾病(其中49例临床诊断为癫,35例可疑癫)患者的VEEG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癫组VEEG样放电检出率为80%,可疑癫组样放电检出率为31%,80%的样放电出现在睡眠期。结论VEEG检测可明显提高样放电的检出率,为发作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有助于癫发作的分型。

    2007年08期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8例

    颜福根;孙长忠;

    2007年08期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脑炎病人肌酸激酶升高的临床意义探讨

    李海涛;

    2007年08期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PICC导管异位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许晓云;

    2007年08期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训练观察

    梁红霞;

    2007年08期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炎面功能训练

    王惠贞;

    2007年08期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颅内血肿微创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42例分析

    吴启鹏;谭峥嵘;

    目的总结脑出血病人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手术治疗组(42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42例),经对比分析,评估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42例脑出血病人进行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术后病死率、残缺率均较保守治疗组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重症脑出血病人药物保守治疗效果差,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可提高疗效,且手术简便,对病人损伤少,尤其适用年老体弱的病人,适应证广,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2007年08期 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分型选择手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朱书朝;刘雅;李生玉;罗良雨;靳峰;

    2007年08期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脑梗死、脑出血相关性比较

    裘林秋;史小成;龚文苹;

    目的观察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探讨HDL-C对缺血及出血性脑卒中的不同影响。方法对66例脑梗死、72例脑出血及60例对照组进行血清脂蛋白测定。结果脑梗死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脑出血组与对照组的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DL-C的降低与脑梗死显著相关,而与脑出血无明显相关性。

    2007年08期 130-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巧用输液器制作脑室外引流装置

    余永强;叶文珊;钟云天;

    2007年08期 13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颅内血肿微创碎吸术与开颅手术比较

    董如民;秦海杰;

    目的总结各型颅内出血治疗适应证。方法总结3年来出血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13例颅内血肿患者经微创与手术治疗各有优点。结论根据颅内血肿量和部位应采取不同方法。

    2007年08期 132-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综述与讲座

误诊误治分析

  • 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分析

    张繁荣;尹明达;付志新;

    目的分析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特点,有助于提高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早期确诊率。方法对2003~2006年12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筛选出36例院外误诊的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分析其入院前的误诊率和原因。结果36例中被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9例,原发性高血压、眩晕症、癫各5例,酒精中毒、血管性头痛各3例,脑梗死、颈椎病各2例,急性胃肠炎、癔症各1例。结论临床表现不典型,CT检查阴性,临床不能排除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应尽早行腰穿检查,有条件应行DSA检查,以提高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

    2007年08期 14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