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创办日期:1998年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刊   期:月刊
电话:0371-60100422 63321039
Email : bjb@cn-shenjing.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381/R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110

 

论著

  • 急性脑卒中后假性延髓性麻痹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检测及药敏分析

    何建明;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假性延髓性麻痹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检测、耐药性分析及防治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假性延髓性麻痹患者,对其中117例肺部感染者与同期65例未发生肺部感染者进行对照,采集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本组肺部感染率为64.3%,感染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1);分离致病菌542株,其中G-菌占67.9%,G+菌占22.3%,真菌占9.8%;G-菌以鲍曼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G+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亚胺培南和万古霉素分别对革兰阴性杆菌和阳性菌的敏感性最高。结论积极病原学监测,合理选用抗生素,改善吞咽功能,加强呼吸道护理,均有利于脑卒中后假性延髓性麻痹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

    2009年08期 v.12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急性脑卒中后假性延髓性麻痹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检测及药敏分析

    何建明;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假性延髓性麻痹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检测、耐药性分析及防治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假性延髓性麻痹患者,对其中117例肺部感染者与同期65例未发生肺部感染者进行对照,采集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本组肺部感染率为64.3%,感染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1);分离致病菌542株,其中G-菌占67.9%,G+菌占22.3%,真菌占9.8%;G-菌以鲍曼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G+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亚胺培南和万古霉素分别对革兰阴性杆菌和阳性菌的敏感性最高。结论积极病原学监测,合理选用抗生素,改善吞咽功能,加强呼吸道护理,均有利于脑卒中后假性延髓性麻痹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

    2009年08期 v.12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8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张为;周博峰;覃少东;周宏;

    目的探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8水平(IL-8)的变化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检测36例腔隙性脑梗死和36例脑梗死患者及3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hs-CRP和IL-8含量。结果腔梗组和脑梗组hs-CRP含量分别为(10.42±0.68)mg/L和(18.45±1.28)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8±0.47)mg/L(P<0.01),CI组hs-CRP含量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腔梗组和脑梗组IL-8含量分别为(29.65±18.24)ng/ml和(36.57±19.01)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98±16.87)ng/ml(P<0.01)。在脑梗患死者中,大面积脑梗死组(≥9 ml,n=16)hs-CRP为(21.36±1.48)mg/L,显著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9 ml,n=20)的(15.30±0.97)mg/l(P<0.01),2组IL-8含量分别为(38.1±19.87)ng/ml和(33.45±18.67)ng/mL,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炎症过程参与了脑小血管病变;hs-CRP和IL-8水平与脑缺血程度以及脑的小血管病变范围密切相关。hs-CRP及IL-8是预测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生化指标。

    2009年08期 v.12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8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张为;周博峰;覃少东;周宏;

    目的探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8水平(IL-8)的变化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检测36例腔隙性脑梗死和36例脑梗死患者及3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hs-CRP和IL-8含量。结果腔梗组和脑梗组hs-CRP含量分别为(10.42±0.68)mg/L和(18.45±1.28)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8±0.47)mg/L(P<0.01),CI组hs-CRP含量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腔梗组和脑梗组IL-8含量分别为(29.65±18.24)ng/ml和(36.57±19.01)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98±16.87)ng/ml(P<0.01)。在脑梗患死者中,大面积脑梗死组(≥9 ml,n=16)hs-CRP为(21.36±1.48)mg/L,显著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9 ml,n=20)的(15.30±0.97)mg/l(P<0.01),2组IL-8含量分别为(38.1±19.87)ng/ml和(33.45±18.67)ng/mL,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炎症过程参与了脑小血管病变;hs-CRP和IL-8水平与脑缺血程度以及脑的小血管病变范围密切相关。hs-CRP及IL-8是预测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生化指标。

    2009年08期 v.12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高危早产儿与高危足月儿脑性瘫痪的病残程度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的对比研究

    万国兰;金锦;赵鑫;王军;

    目的探讨高危早产儿与高危足月儿脑性瘫痪(脑瘫)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异常率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在脑瘫门诊选择10d~2个月早产儿出生前后有高危出生史为研究组188例,男107例,女81例;同期选择有高危出生史的足月儿97例为对照组,男58例,女41例。年龄0~7岁,平均(1.9岁±0.35)岁。2组脑瘫病残程度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进行研究。结果研究组脑瘫病残程度,轻度11例(5.8%),中度62例(32.9%),重度115例(61.17%)。对照组97例,轻度37例(38.14%),中度29例(29.87%),重度31例(31.95%)。2组重度所占比例,经统计学分析,2χ=4.35,P<0.05,研究组重度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研究组188例,正常26例(13.82%),轻度33例(17.53%),中度40例(21.27%),重度89例(47.30%),异常率为89.11%。对照组:正常者36例(36.08%),轻度22例(22.68%),中度24例(24.47%),重度15例(15.46%),异常率为62.88%。2组经统计学分析,2χ=20.37,P<0.05,异常率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高危早产儿、脑瘫的致残程度比足月儿病残程度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比足月儿异常率高。

    2009年08期 v.12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高危早产儿与高危足月儿脑性瘫痪的病残程度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的对比研究

    万国兰;金锦;赵鑫;王军;

    目的探讨高危早产儿与高危足月儿脑性瘫痪(脑瘫)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异常率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在脑瘫门诊选择10d~2个月早产儿出生前后有高危出生史为研究组188例,男107例,女81例;同期选择有高危出生史的足月儿97例为对照组,男58例,女41例。年龄0~7岁,平均(1.9岁±0.35)岁。2组脑瘫病残程度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进行研究。结果研究组脑瘫病残程度,轻度11例(5.8%),中度62例(32.9%),重度115例(61.17%)。对照组97例,轻度37例(38.14%),中度29例(29.87%),重度31例(31.95%)。2组重度所占比例,经统计学分析,2χ=4.35,P<0.05,研究组重度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研究组188例,正常26例(13.82%),轻度33例(17.53%),中度40例(21.27%),重度89例(47.30%),异常率为89.11%。对照组:正常者36例(36.08%),轻度22例(22.68%),中度24例(24.47%),重度15例(15.46%),异常率为62.88%。2组经统计学分析,2χ=20.37,P<0.05,异常率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高危早产儿、脑瘫的致残程度比足月儿病残程度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比足月儿异常率高。

    2009年08期 v.12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天智颗粒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刘宪平;康康;

    目的观察中成药天智颗粒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疗效。方法将60例VD患者采用天智颗粒治疗,对照组VD患者50例服用都可喜,疗程为60d。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和Blessed行为量表(BBS)对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进行评估,并在治疗前后观察2组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中成药天智颗粒和都可喜均可以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各项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的积分(P<0.05)。对痴呆的总体疗效,两药物效果相近(P>0.05)。两药对记忆认知和行为能力的改善方面的作用也近似(P>0.05)。天智颗粒对血液流变学改善优于都可喜。结论中药天智颗粒对轻中度痴呆有确切的疗效,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009年08期 v.12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天智颗粒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刘宪平;康康;

    目的观察中成药天智颗粒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疗效。方法将60例VD患者采用天智颗粒治疗,对照组VD患者50例服用都可喜,疗程为60d。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和Blessed行为量表(BBS)对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进行评估,并在治疗前后观察2组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中成药天智颗粒和都可喜均可以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各项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的积分(P<0.05)。对痴呆的总体疗效,两药物效果相近(P>0.05)。两药对记忆认知和行为能力的改善方面的作用也近似(P>0.05)。天智颗粒对血液流变学改善优于都可喜。结论中药天智颗粒对轻中度痴呆有确切的疗效,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009年08期 v.12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8例临床分析

    伍苏方;杨平生;石林波;蒋健;蒋永昆;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RPLS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继发于高血压2例,子痫2例,产褥期子痫1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肺性脑病1例,颅咽管瘤1例。临床表现:6例出现头晕,4例出现癫发作,3例出现头痛,2例出现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精神异常、脑疝、左侧轻偏瘫各1例。6例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影像学检查颅脑CT检查1例脑干低密度影,4例出现枕叶低密度影(其中2例广泛脑白质水肿),1例未发现异常。7例颅脑MRI检查(T1、T2、FLAIR),6例均有枕叶受累,3例同时累及额颞叶,1例累及脑干和小脑,1例累及尾状核头和丘脑,在脑叶呈脑回样,在其他部位呈斑片样异常信号;T1WI呈略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FLAIR像显示皮质和皮质下白质明显高信号。结论头晕、头痛、视觉障碍和癫发作是RPLS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主要为大脑后部白质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

    2009年08期 v.12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8例临床分析

    伍苏方;杨平生;石林波;蒋健;蒋永昆;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RPLS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继发于高血压2例,子痫2例,产褥期子痫1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肺性脑病1例,颅咽管瘤1例。临床表现:6例出现头晕,4例出现癫发作,3例出现头痛,2例出现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精神异常、脑疝、左侧轻偏瘫各1例。6例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影像学检查颅脑CT检查1例脑干低密度影,4例出现枕叶低密度影(其中2例广泛脑白质水肿),1例未发现异常。7例颅脑MRI检查(T1、T2、FLAIR),6例均有枕叶受累,3例同时累及额颞叶,1例累及脑干和小脑,1例累及尾状核头和丘脑,在脑叶呈脑回样,在其他部位呈斑片样异常信号;T1WI呈略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FLAIR像显示皮质和皮质下白质明显高信号。结论头晕、头痛、视觉障碍和癫发作是RPLS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主要为大脑后部白质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

    2009年08期 v.12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 舍曲林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研究

    赵亮;郭慧荣;

    目的观察舍曲林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开放式临床研究方法,收集6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接受可变剂量的舍曲林治疗8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8周末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躯体化因子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I)评定,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并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57例完成8周试验。总有效率为80.7%,显效率49.1%。治疗后SCL-90躯体化因子评分和CGI-S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晕、嗜睡和体质量增加等,程度较轻。结论舍曲林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性依从性好。

    2009年08期 v.12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舍曲林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研究

    赵亮;郭慧荣;

    目的观察舍曲林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开放式临床研究方法,收集6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接受可变剂量的舍曲林治疗8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8周末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躯体化因子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I)评定,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并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57例完成8周试验。总有效率为80.7%,显效率49.1%。治疗后SCL-90躯体化因子评分和CGI-S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晕、嗜睡和体质量增加等,程度较轻。结论舍曲林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性依从性好。

    2009年08期 v.12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6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测与临床分析

    黄友卫;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CT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征。方法对临床症状、体征符合CTS的60例患者进行正中神经、尺神经的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测定,及拇短展肌、小指展肌的肌电图检测。结果60例患者中,双侧病变18例,单侧病变42例。60例CTS患者中78条正中神经感觉传导潜伏期均延长和感觉传导速度均减慢,60条正中神经感觉诱发波幅降低,74条正中神经运动远端潜伏期延长,4条正中神经运动远端潜伏期和诱发波幅正常。58块正中神经支配的拇短展肌呈神经源性损害。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在CT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2009年08期 v.12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6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测与临床分析

    黄友卫;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CT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征。方法对临床症状、体征符合CTS的60例患者进行正中神经、尺神经的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测定,及拇短展肌、小指展肌的肌电图检测。结果60例患者中,双侧病变18例,单侧病变42例。60例CTS患者中78条正中神经感觉传导潜伏期均延长和感觉传导速度均减慢,60条正中神经感觉诱发波幅降低,74条正中神经运动远端潜伏期延长,4条正中神经运动远端潜伏期和诱发波幅正常。58块正中神经支配的拇短展肌呈神经源性损害。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在CT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2009年08期 v.12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谭泽梁;倪福文;杨职;

    目的观察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07-08~2008-08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即尤瑞克林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及一般营养脑神经细胞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外加用尤瑞克林治疗(注射用尤瑞克林0.15PNA,静滴,1次/d,连用14d),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和第15天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进行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3个月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结果治疗后尤瑞克林组以及对照组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NIHSS评分、ADL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尤瑞克林可有效促进脑梗死所致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恢复,改善病人的预后,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且安全、不良反应少。

    2009年08期 v.12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谭泽梁;倪福文;杨职;

    目的观察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07-08~2008-08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即尤瑞克林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及一般营养脑神经细胞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外加用尤瑞克林治疗(注射用尤瑞克林0.15PNA,静滴,1次/d,连用14d),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和第15天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进行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3个月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结果治疗后尤瑞克林组以及对照组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NIHSS评分、ADL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尤瑞克林可有效促进脑梗死所致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恢复,改善病人的预后,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且安全、不良反应少。

    2009年08期 v.12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和sICAM-1的影响

    肖铁新;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8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奥扎格雷钠治疗,对照组加用维脑路通,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析。结果2组治疗后血清IL-6和sICAM-1水平均降低,治疗组下降更明显。结论血清sICAM-1及IL-6水平升高可能是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异常升高的IL-6和sICAM-1有降低作用。

    2009年08期 v.12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和sICAM-1的影响

    肖铁新;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8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奥扎格雷钠治疗,对照组加用维脑路通,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析。结果2组治疗后血清IL-6和sICAM-1水平均降低,治疗组下降更明显。结论血清sICAM-1及IL-6水平升高可能是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异常升高的IL-6和sICAM-1有降低作用。

    2009年08期 v.12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机制及治疗

    周祥;张洪涛;袁国艳;赵新利;金保哲;惠磊;周文科;史耀亭;

    目的通过对89例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加强对症支持治疗,早期留置胃管、鼻饲,静脉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局部应用胃黏膜保护剂。结果75例临床治愈,14例死亡,病死率约15.7%。结论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病死率高,应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2009年08期 v.12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机制及治疗

    周祥;张洪涛;袁国艳;赵新利;金保哲;惠磊;周文科;史耀亭;

    目的通过对89例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加强对症支持治疗,早期留置胃管、鼻饲,静脉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局部应用胃黏膜保护剂。结果75例临床治愈,14例死亡,病死率约15.7%。结论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病死率高,应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2009年08期 v.12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李淑敏;范铁平;王翠;

    目的评价国家Ⅰ类新药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丁苯酞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20ml静滴,1次/d;阿司匹林100mg口服,1次/d,疗程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口服0.2g/次,3次/d,疗程2周。治疗结束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并评定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丁苯酞治疗组的治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且用药安全。

    2009年08期 v.12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李淑敏;范铁平;王翠;

    目的评价国家Ⅰ类新药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丁苯酞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20ml静滴,1次/d;阿司匹林100mg口服,1次/d,疗程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口服0.2g/次,3次/d,疗程2周。治疗结束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并评定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丁苯酞治疗组的治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且用药安全。

    2009年08期 v.12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循证护理在老年患者清洁灌肠治疗中的应用

    刘春香;

    目的探讨应用循证护理两种不同清洁灌肠方法的效果。方法将我院342例结肠镜检查需要行清洁灌肠的病人分为2组,观察组用教科书上传统的清洁灌肠法,而对照组经循证后采用改良式的清洁灌肠法,比较2组患者的灌肠液量、灌肠液在肠道停留的时间、患者的舒适度、肠道的清洁度。结果采用改良式清洁灌肠法患者的灌肠液量较多,灌肠液在肠道停留时间较长,患者的舒适度增加,肠道的清洁度都明显优于传统组的清洁灌肠。结论改良式清洁灌肠在老年病人中应用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收到良好的清洁肠道效果。

    2009年08期 v.12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循证护理在老年患者清洁灌肠治疗中的应用

    刘春香;

    目的探讨应用循证护理两种不同清洁灌肠方法的效果。方法将我院342例结肠镜检查需要行清洁灌肠的病人分为2组,观察组用教科书上传统的清洁灌肠法,而对照组经循证后采用改良式的清洁灌肠法,比较2组患者的灌肠液量、灌肠液在肠道停留的时间、患者的舒适度、肠道的清洁度。结果采用改良式清洁灌肠法患者的灌肠液量较多,灌肠液在肠道停留时间较长,患者的舒适度增加,肠道的清洁度都明显优于传统组的清洁灌肠。结论改良式清洁灌肠在老年病人中应用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收到良好的清洁肠道效果。

    2009年08期 v.12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观察

    王爱敏;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住院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79例,按入组顺序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二者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马来酸桂哌齐特组为97.5%,复方丹参组为79.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马来酸桂哌齐特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复方丹参,24h内有效率高于复方丹参组(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09年08期 v.12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观察

    王爱敏;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住院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79例,按入组顺序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二者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马来酸桂哌齐特组为97.5%,复方丹参组为79.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马来酸桂哌齐特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复方丹参,24h内有效率高于复方丹参组(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09年08期 v.12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舒适护理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王红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能否减少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生理不适及术后并发症。方法75例患者分为实验组(n=39)和对照组(n=36),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用我院设计的问卷对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生理不适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提高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生理和心理舒适度。

    2009年08期 v.12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舒适护理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王红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能否减少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生理不适及术后并发症。方法75例患者分为实验组(n=39)和对照组(n=36),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用我院设计的问卷对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生理不适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提高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生理和心理舒适度。

    2009年08期 v.12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

    彭伟英;唐丽玲;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家庭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治疗好转出院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健康指导,而干预组则增加了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家庭康复护理指导和定期随访,干预前后用Fugl-Meyer量表(FMA)评定运动功能,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6个月后干预组FMA及ADL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干预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2009年08期 v.12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

    彭伟英;唐丽玲;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家庭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治疗好转出院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健康指导,而干预组则增加了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家庭康复护理指导和定期随访,干预前后用Fugl-Meyer量表(FMA)评定运动功能,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6个月后干预组FMA及ADL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干预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2009年08期 v.12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中心静脉压监测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

    郭铭菊;

    2009年08期 v.12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中心静脉压监测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

    郭铭菊;

    2009年08期 v.12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研究生园地

诊治体验

  •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NO、NOS、IL-1β和TNF-α水平的变化及GTW的影响

    方莉;李庆军;董海军;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雷公藤多甙(GTW)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用硝酸银还原法测定脑组织NO、NOS,用放免法测定血IL-1β、TNF-α含量。结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脑组织NO、NOS和血清IL-1β、TNF-α水平显著升高,说明它们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GTW可抑制NOS活性,减少NO产生,抑制IL-1β、TNF-α水平升高。结论GTW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2009年08期 v.12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NO、NOS、IL-1β和TNF-α水平的变化及GTW的影响

    方莉;李庆军;董海军;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雷公藤多甙(GTW)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用硝酸银还原法测定脑组织NO、NOS,用放免法测定血IL-1β、TNF-α含量。结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脑组织NO、NOS和血清IL-1β、TNF-α水平显著升高,说明它们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GTW可抑制NOS活性,减少NO产生,抑制IL-1β、TNF-α水平升高。结论GTW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2009年08期 v.12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舒娜;

    目的讨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应有。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84例糖尿病患者及50例正常人下肢动脉。结果84例糖尿病患者中69例有下肢动脉病变,管壁斑块形成,管腔不规则狭窄,峰值流速减低,(P<0.05),尤其是足背动脉显著。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显示下肢血管病变并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可对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提供诊治信息,亦可将无症状动脉硬化检出和预报。

    2009年08期 v.12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舒娜;

    目的讨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应有。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84例糖尿病患者及50例正常人下肢动脉。结果84例糖尿病患者中69例有下肢动脉病变,管壁斑块形成,管腔不规则狭窄,峰值流速减低,(P<0.05),尤其是足背动脉显著。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显示下肢血管病变并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可对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提供诊治信息,亦可将无症状动脉硬化检出和预报。

    2009年08期 v.12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自知力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的影响

    李荣姣;梁小微;陈肖琼;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自知力对健康教育的影响。方法将106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住院初期、症状控制期、疾病恢复期3个阶段的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观察对比分析。结果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随着患者自知力恢复程度的不同,对健康教育内容的了解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自知力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是有影响的,在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要针对不同病程阶段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

    2009年08期 v.12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自知力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的影响

    李荣姣;梁小微;陈肖琼;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自知力对健康教育的影响。方法将106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住院初期、症状控制期、疾病恢复期3个阶段的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观察对比分析。结果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随着患者自知力恢复程度的不同,对健康教育内容的了解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自知力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是有影响的,在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要针对不同病程阶段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

    2009年08期 v.12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并发意识障碍32例诊治体会

    张新苗;

    目的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并发意识障碍的临床特点,探讨诊治方法。方法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并发意识障碍患者3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2例患者肺性脑病11例,脑梗死4例,药物反应5例,发热3例,电解质紊乱9例。占非主导因素但同时存在低钠达17例,发热者26例。结论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并发意识障碍时,不一定全是肺性脑病。出现意识障碍时,应及时做电解质、头颅CT、血气分析等相关检查,早期诊治。

    2009年08期 v.12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并发意识障碍32例诊治体会

    张新苗;

    目的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并发意识障碍的临床特点,探讨诊治方法。方法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并发意识障碍患者3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2例患者肺性脑病11例,脑梗死4例,药物反应5例,发热3例,电解质紊乱9例。占非主导因素但同时存在低钠达17例,发热者26例。结论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并发意识障碍时,不一定全是肺性脑病。出现意识障碍时,应及时做电解质、头颅CT、血气分析等相关检查,早期诊治。

    2009年08期 v.12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处理

    张作民;

    2009年08期 v.12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处理

    张作民;

    2009年08期 v.12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多发性脑梗死痴呆临床与CT、MRI表现

    刘忠祥;

    2009年08期 v.12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多发性脑梗死痴呆临床与CT、MRI表现

    刘忠祥;

    2009年08期 v.12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老年人房颤并发脑栓塞临床分析

    王光;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房颤动并发脑栓塞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将2003-03~2008-12收治185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分为脑栓塞组32例,对照组(无脑栓塞组)153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病史、体征、辅助检查及并发疾病、用药情况。结果脑栓塞组与对照组,其脑栓塞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70岁、持续性房颤、高血压、糖尿病、左心房增大、未抗栓治疗是老年房颤并发脑栓塞的高危险因素。控制危险因素,合理应用抗凝、抗血小板药,可减少老年人心房颤动并发脑栓塞的发生。

    2009年08期 v.12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老年人房颤并发脑栓塞临床分析

    王光;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房颤动并发脑栓塞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将2003-03~2008-12收治185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分为脑栓塞组32例,对照组(无脑栓塞组)153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病史、体征、辅助检查及并发疾病、用药情况。结果脑栓塞组与对照组,其脑栓塞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70岁、持续性房颤、高血压、糖尿病、左心房增大、未抗栓治疗是老年房颤并发脑栓塞的高危险因素。控制危险因素,合理应用抗凝、抗血小板药,可减少老年人心房颤动并发脑栓塞的发生。

    2009年08期 v.12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显微血管减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赵勇刚;李力;程小兵;孟晓峰;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全身麻醉,在显微镜下充分暴露小脑、第IX、X脑神经及入延髓处,探查后将责任血管与神经分离,并在其间垫入Teflon棉。结果本组共20例,治愈6例(30%),显效8例(40%),有效4例(20%),无效2例(10%)。结论MVD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难治性、顽固性高血压的外科方法。

    2009年08期 v.12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显微血管减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赵勇刚;李力;程小兵;孟晓峰;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全身麻醉,在显微镜下充分暴露小脑、第IX、X脑神经及入延髓处,探查后将责任血管与神经分离,并在其间垫入Teflon棉。结果本组共20例,治愈6例(30%),显效8例(40%),有效4例(20%),无效2例(10%)。结论MVD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难治性、顽固性高血压的外科方法。

    2009年08期 v.12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经验交流

  • 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护理

    陈拥军;聂勤哲;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护理。方法对21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并控制血压做好创腔引流及脑室引流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正确的体位及大小便通畅,预防并发症。结果完全恢复生活自理10例(其中重返工作岗位6例),部分生活自理12例,需人帮助扶拐可走16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2例。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采用科学的护理方法,可保证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2009年08期 v.12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护理

    陈拥军;聂勤哲;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护理。方法对21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并控制血压做好创腔引流及脑室引流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正确的体位及大小便通畅,预防并发症。结果完全恢复生活自理10例(其中重返工作岗位6例),部分生活自理12例,需人帮助扶拐可走16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2例。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采用科学的护理方法,可保证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2009年08期 v.12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护理计划单在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治疗前的应用

    王福利;张卫青;

    目的探讨护理计划单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治疗前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6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运用护理计划单实施护理。结果44例患者安全度过术前危险期,并成功行动脉瘤栓塞治疗,痊愈出院。2例再发出血,再发出血率4.5%,明显低于文献报道20%。其中1例不治死亡,1例出血后行急诊栓塞,术后患者仍意识不清,转脑外科急诊行减颅压术,5d后死亡。结论护理计划单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治疗前的应用对预防再出血,保障患者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09年08期 v.12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护理计划单在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治疗前的应用

    王福利;张卫青;

    目的探讨护理计划单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治疗前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6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运用护理计划单实施护理。结果44例患者安全度过术前危险期,并成功行动脉瘤栓塞治疗,痊愈出院。2例再发出血,再发出血率4.5%,明显低于文献报道20%。其中1例不治死亡,1例出血后行急诊栓塞,术后患者仍意识不清,转脑外科急诊行减颅压术,5d后死亡。结论护理计划单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治疗前的应用对预防再出血,保障患者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09年08期 v.12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先心术后疼痛的评估与管理

    李贺琴;周彩峰;郭倩倩;郝龙景;

    目的探讨在小儿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开展疼痛评估及管理的效果。方法对2007-03~2008-04 200例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应用FLACC评分法实施疼痛评估与管理。结果患者疼痛级别降低,康复计划完成良好率增高。结论疼痛评估、疼痛监测、疼痛护理等规范化疼痛管理可改变被动的疼痛护理常规,确立护理人员在疼痛护理中的主导地位,对降低先心术后疼痛级别有效。

    2009年08期 v.12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先心术后疼痛的评估与管理

    李贺琴;周彩峰;郭倩倩;郝龙景;

    目的探讨在小儿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开展疼痛评估及管理的效果。方法对2007-03~2008-04 200例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应用FLACC评分法实施疼痛评估与管理。结果患者疼痛级别降低,康复计划完成良好率增高。结论疼痛评估、疼痛监测、疼痛护理等规范化疼痛管理可改变被动的疼痛护理常规,确立护理人员在疼痛护理中的主导地位,对降低先心术后疼痛级别有效。

    2009年08期 v.12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

    庞秋贺;张宏;韩会敏;

    目的探讨我科半年来74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呼吸道的管理。方法本文以婴幼儿呼吸道解剖学与病理生理学特点为基础,术前积极预防肺部并发症,应用强心利尿补钾降压药物减轻心脏负担,注意休息,增加营养,以此有效改善心肺功能;手术中采取有效的心肺保护措施;术后合理应用呼吸机,加强带机期间的管理,严格掌握拔管指征以及撤机后有效肺部护理。结果本组病例中70例治愈出院,4例死亡,治愈率94.6%,死亡3例为术后低心排,呼吸衰竭死亡,1例为家长经济条件所限放弃治疗,病死率5.4%。结论通过精心的术前准备,术中心肺保护和术后呼吸道的有效管理,明显减少了肺部并发症,缩短监护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手术成功率。

    2009年08期 v.12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

    庞秋贺;张宏;韩会敏;

    目的探讨我科半年来74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呼吸道的管理。方法本文以婴幼儿呼吸道解剖学与病理生理学特点为基础,术前积极预防肺部并发症,应用强心利尿补钾降压药物减轻心脏负担,注意休息,增加营养,以此有效改善心肺功能;手术中采取有效的心肺保护措施;术后合理应用呼吸机,加强带机期间的管理,严格掌握拔管指征以及撤机后有效肺部护理。结果本组病例中70例治愈出院,4例死亡,治愈率94.6%,死亡3例为术后低心排,呼吸衰竭死亡,1例为家长经济条件所限放弃治疗,病死率5.4%。结论通过精心的术前准备,术中心肺保护和术后呼吸道的有效管理,明显减少了肺部并发症,缩短监护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手术成功率。

    2009年08期 v.12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4例先心术后延迟关胸的护理体会

    侯凤兰;王晓梅;王佩华;

    目的通过细致严密的病情监测和有效的护理干预,使患儿病情趋于稳定得到控制,提高护理质量和手术成功率。方法1600例先心手术患儿,4例延迟关胸患儿通过术后的心功能监测、呼吸道管理、预防感染及伤口护理、营养支持,使患者顺利康复。结果4例患者除1例多器管功能衰竭死亡外,余3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延迟关胸患儿的术后护理对帮助患儿顺利康复,攻克循环、呼吸、感染、喂养等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对提高患儿的护理水平,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2009年08期 v.12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4例先心术后延迟关胸的护理体会

    侯凤兰;王晓梅;王佩华;

    目的通过细致严密的病情监测和有效的护理干预,使患儿病情趋于稳定得到控制,提高护理质量和手术成功率。方法1600例先心手术患儿,4例延迟关胸患儿通过术后的心功能监测、呼吸道管理、预防感染及伤口护理、营养支持,使患者顺利康复。结果4例患者除1例多器管功能衰竭死亡外,余3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延迟关胸患儿的术后护理对帮助患儿顺利康复,攻克循环、呼吸、感染、喂养等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对提高患儿的护理水平,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2009年08期 v.12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大动脉错位术的围手术期监护

    邱武英;乔慧宏;尚丽丽;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完全性大动脉错位(D-TGA)行大动脉转位术(Switch)的围手术期监护。方法选择2003-12~2008-06我科收治的D-TGA患儿27例,总结术前用氧注意事项、术后早期镇静、心功能监测、呼吸道管理、进出量控制以及营养支持、保暖和预防感染等护理方法。结果27例D-TGA患儿中7例死亡,病死率25.93%,20例治愈。20例中术后发生低心排8例,心包积液2例,痰培养阳性5例,较严重心律失常7例,治疗后痊愈。随访4~60个月,2例有肺动脉高压,其中1例死亡,余25均恢复良好。结论严密监测和维护患儿术前、术后的呼吸循环功能,加强营养和保持内环境平衡,预防继发感染等围术期监护措施是D-TGA患儿行switch手术术后顺利康复的关键因素。

    2009年08期 v.12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大动脉错位术的围手术期监护

    邱武英;乔慧宏;尚丽丽;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完全性大动脉错位(D-TGA)行大动脉转位术(Switch)的围手术期监护。方法选择2003-12~2008-06我科收治的D-TGA患儿27例,总结术前用氧注意事项、术后早期镇静、心功能监测、呼吸道管理、进出量控制以及营养支持、保暖和预防感染等护理方法。结果27例D-TGA患儿中7例死亡,病死率25.93%,20例治愈。20例中术后发生低心排8例,心包积液2例,痰培养阳性5例,较严重心律失常7例,治疗后痊愈。随访4~60个月,2例有肺动脉高压,其中1例死亡,余25均恢复良好。结论严密监测和维护患儿术前、术后的呼吸循环功能,加强营养和保持内环境平衡,预防继发感染等围术期监护措施是D-TGA患儿行switch手术术后顺利康复的关键因素。

    2009年08期 v.12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陪伴分娩对产程影响的效果分析

    关凤枝;

    2009年08期 v.12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陪伴分娩对产程影响的效果分析

    关凤枝;

    2009年08期 v.12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

    包小妹;占美荣;

    目的探讨如何做好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的护理。方法对我科18例进行溶栓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有效的护理,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加强对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及病情的观察,对病人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2009年08期 v.12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

    包小妹;占美荣;

    目的探讨如何做好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的护理。方法对我科18例进行溶栓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有效的护理,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加强对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及病情的观察,对病人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2009年08期 v.12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常见问题实施循证护理的实践

    张华;

    目的近10年来,循证医学和循证实践在医疗卫生系统各个领域开始逐步应用和发展[1],循证护理因其更具有科学性越来越受到护理工作者的重视[2]。为此我们把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神经内科住院病人,解决压疮、血栓性静脉炎、中枢性高热等问题的实践过程。方法成立由护士长、责任组长和护士组成的循证护理小组,1次/周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结果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文献,并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作出评价,确定结论,本文详细介绍了经过循证使用自制冰垫冰敷病人骶尾部(治疗压疮),用人工冬眠配合物理降温为中枢性高热的病人降温,对血栓性静脉炎的循证等过程,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认为循证是临床护理的基础,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对病人有益,而且还可以丰富护理人员的临床知识,进一步提高神经内科护理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2009年08期 v.12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常见问题实施循证护理的实践

    张华;

    目的近10年来,循证医学和循证实践在医疗卫生系统各个领域开始逐步应用和发展[1],循证护理因其更具有科学性越来越受到护理工作者的重视[2]。为此我们把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神经内科住院病人,解决压疮、血栓性静脉炎、中枢性高热等问题的实践过程。方法成立由护士长、责任组长和护士组成的循证护理小组,1次/周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结果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文献,并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作出评价,确定结论,本文详细介绍了经过循证使用自制冰垫冰敷病人骶尾部(治疗压疮),用人工冬眠配合物理降温为中枢性高热的病人降温,对血栓性静脉炎的循证等过程,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认为循证是临床护理的基础,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对病人有益,而且还可以丰富护理人员的临床知识,进一步提高神经内科护理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2009年08期 v.12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急性脑出血的护理体会及再出血的防治

    李向青;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的护理方法及康复措施。方法回顾我院两年来收治的53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结果20例痊愈出院,22例好转出院,11例死亡。结论急性期脑出血是病死率极高的疾病,对患者加强病情观察,进行心理、饮食等全方位的护理有利于好转康复,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出院指导以减少再出血可能性。

    2009年08期 v.12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急性脑出血的护理体会及再出血的防治

    李向青;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的护理方法及康复措施。方法回顾我院两年来收治的53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结果20例痊愈出院,22例好转出院,11例死亡。结论急性期脑出血是病死率极高的疾病,对患者加强病情观察,进行心理、饮食等全方位的护理有利于好转康复,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出院指导以减少再出血可能性。

    2009年08期 v.12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护理对策

    胡瑞红;

    2009年08期 v.12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护理对策

    胡瑞红;

    2009年08期 v.12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评定及护理对策探讨

    张红云;张红梅;梁炜;孙素珍;

    2009年08期 v.12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评定及护理对策探讨

    张红云;张红梅;梁炜;孙素珍;

    2009年08期 v.12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大咯血20例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李红哲;陈颖;李俊玲;

    2009年08期 v.12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大咯血20例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李红哲;陈颖;李俊玲;

    2009年08期 v.12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风险管理

    兰红;吴昂;

    目的为了杜绝护理事故,降低护理投诉率,提高医院临床护理质量与管理水平。方法实行风险管理,对护理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风险评估,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结果护理缺点上半年与下半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具有重要作用。

    2009年08期 v.12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风险管理

    兰红;吴昂;

    目的为了杜绝护理事故,降低护理投诉率,提高医院临床护理质量与管理水平。方法实行风险管理,对护理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风险评估,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结果护理缺点上半年与下半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具有重要作用。

    2009年08期 v.12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脑膜瘤患者手术前后呼吸道护理

    孙学珍;

    2009年08期 v.12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脑膜瘤患者手术前后呼吸道护理

    孙学珍;

    2009年08期 v.12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侯玉芹;

    2009年08期 v.12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侯玉芹;

    2009年08期 v.12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105例人工气道湿化的护理体会

    李鸿雁;

    2009年08期 v.12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105例人工气道湿化的护理体会

    李鸿雁;

    2009年08期 v.12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方法及体会

    陈冠英;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对我科12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和反复进行卧位、坐位、立位、步行、语言等康复训练。结果患肢功能、肌力、语言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很大提高。结论早期康复指导可促进语言和患肢运动功能恢复。

    2009年08期 v.12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方法及体会

    陈冠英;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对我科12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和反复进行卧位、坐位、立位、步行、语言等康复训练。结果患肢功能、肌力、语言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很大提高。结论早期康复指导可促进语言和患肢运动功能恢复。

    2009年08期 v.12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人文关怀护理对乳癌患者疗效的影响

    马韶霞;张红霞;

    目的总结人文关怀护理对女性乳癌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108例女性乳腺癌病例。结果通过人文关怀护理患者能正确对待疾病,提高治疗依从性。结论女性乳癌在进行手术、化疗等治疗的同时,做好人文关怀护理对病人的有效生存至关重要。

    2009年08期 v.12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人文关怀护理对乳癌患者疗效的影响

    马韶霞;张红霞;

    目的总结人文关怀护理对女性乳癌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108例女性乳腺癌病例。结果通过人文关怀护理患者能正确对待疾病,提高治疗依从性。结论女性乳癌在进行手术、化疗等治疗的同时,做好人文关怀护理对病人的有效生存至关重要。

    2009年08期 v.12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23例护理体会

    丁一;胡相娟;

    2009年08期 v.12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23例护理体会

    丁一;胡相娟;

    2009年08期 v.12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的护理分析

    王艳红;

    2009年08期 v.12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的护理分析

    王艳红;

    2009年08期 v.12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无痛胃镜诊治上消化道疾病的护理配合

    赵君;

    2009年08期 v.12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无痛胃镜诊治上消化道疾病的护理配合

    赵君;

    2009年08期 v.12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新式剖宫产术后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赵磊;

    2009年08期 v.12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新式剖宫产术后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赵磊;

    2009年08期 v.12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护理

    李敏;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症状及护理手段。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抑郁标准判定脑卒中患者有无抑郁症状。结果经综合护理措施,20例PSD患者的抑郁情绪于2~3个月内康复。结论及早判断脑卒中后抑郁症状,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促进功能障碍肢体恢复。

    2009年08期 v.12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护理

    李敏;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症状及护理手段。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抑郁标准判定脑卒中患者有无抑郁症状。结果经综合护理措施,20例PSD患者的抑郁情绪于2~3个月内康复。结论及早判断脑卒中后抑郁症状,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促进功能障碍肢体恢复。

    2009年08期 v.12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使用镇痛泵的效果观察与护理体会

    于勤;

    目的总结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硬膜外接镇痛泵止痛的效果和护理体会。方法将患者分为术后硬膜外接镇痛泵持续镇痛组(观察组)和术后即拔管而用传统的间断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止痛药(对照组),2组的止痛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止痛效果术后使用镇痛泵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腹部术后硬膜外接镇痛泵是一种有效的止痛方法。护士做好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保证镇痛泵发挥其效能。

    2009年08期 v.12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使用镇痛泵的效果观察与护理体会

    于勤;

    目的总结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硬膜外接镇痛泵止痛的效果和护理体会。方法将患者分为术后硬膜外接镇痛泵持续镇痛组(观察组)和术后即拔管而用传统的间断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止痛药(对照组),2组的止痛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止痛效果术后使用镇痛泵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腹部术后硬膜外接镇痛泵是一种有效的止痛方法。护士做好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保证镇痛泵发挥其效能。

    2009年08期 v.12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熊新华;

    目的回顾性总结2007-01~2009-01本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72例护理经验。方法争取时间配合医生进行急救,积极抢救患者生命,注重急性期病情观察和护理,以及恢复期的康复护理。结果通过对72例颅脑外伤患者全身心的护理,使患者得以及时观察和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颅脑外伤是一类严重的创伤,伤情危重,只有争取时间急救,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分别制定护理计划,使其顺利渡过难关,尽快适应新的生存方式。

    2009年08期 v.12 9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熊新华;

    目的回顾性总结2007-01~2009-01本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72例护理经验。方法争取时间配合医生进行急救,积极抢救患者生命,注重急性期病情观察和护理,以及恢复期的康复护理。结果通过对72例颅脑外伤患者全身心的护理,使患者得以及时观察和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颅脑外伤是一类严重的创伤,伤情危重,只有争取时间急救,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分别制定护理计划,使其顺利渡过难关,尽快适应新的生存方式。

    2009年08期 v.12 9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健康教育在护理老年心衰患者中的应用

    那建华;杨展;李俊玲;

    2009年08期 v.12 9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健康教育在护理老年心衰患者中的应用

    那建华;杨展;李俊玲;

    2009年08期 v.12 9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张玉琴;阴淑琴;张丽红;

    2009年08期 v.12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张玉琴;阴淑琴;张丽红;

    2009年08期 v.12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经皮后凸成形术的护理

    焦春莲;鲁秀平;郑艳红;

    2009年08期 v.12 9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经皮后凸成形术的护理

    焦春莲;鲁秀平;郑艳红;

    2009年08期 v.12 9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