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创办日期:1998年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刊   期:月刊
电话:0371-60100422 63321039
Email : bjb@cn-shenjing.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381/R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110

 

论著

  • NBQX对脑缺血再灌注后成年大鼠大脑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保护作用

    李华杰;吴坚;盛世英;朱林凤;张菊美;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成年大鼠大脑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变化及MK-801和NBQX对其保护作用。方法以线栓法制作成年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阻塞90min再灌注1d、7d和14d),分别向其大脑皮质缺血区立体定向注射5mmol/L的MK-801和50mmol/L的NBQX各1μl,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成年大鼠早期大脑梗死中心区、梗死周边区和缺血对侧NG2和O4阳性细胞数量。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成年大鼠大脑皮质梗死中心区NG2和O4阳性细胞逐渐减少,NBQX组大鼠NG2和O4阳性细胞数减少的幅度较少。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周边区NG2和O4阳性细胞数逐渐增加,NBQX组大鼠增加更明显,而MK-801组与生理盐水组无明显差别。结论成年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周边区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增多。NBQX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早期的缺血性损伤有保护作用。

    2009年21期 v.12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 急诊外科患者心理紧张度调查及原因分析

    王一民;黄爱军;

    目的调查分析急诊外科就诊患者心理紧张的成因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01~2009-05我院急诊外科神志清楚、记录完整的1466例成年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结果84.3%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与焦虑,患者紧张、焦虑程度在各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引起患者紧张、焦虑的主要原因有医务人员态度、疾病痛苦程度、诊治水平、诊治费用、后遗症等。结论紧张、焦虑是多因素综合的结果,其中医务人员因素的影响较大,与患者本身因素也有关系,缓解紧张、焦虑需医患共同来完成。

    2009年21期 v.12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大面积脑梗死血管成像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研究

    古坤意;潘秋燕;邹良玉;付学军;徐铅辉;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颅内血管成像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方法对39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进行颅脑MRI、MRA及TCD检查观察颅内血管成像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39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闭塞7例,大脑中动脉闭塞17例,大脑中动脉狭窄及远端分支减少15例,大脑前动脉狭窄及闭塞5例,大脑后动脉狭窄3例,TCD显示大面积脑梗死病侧MCAVm、ICAV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和病灶对侧(P<0.05),双侧ACAVm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血管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PI、RI)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大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MRA可直接了解颅内闭塞情况及狭窄程度,TCD可了解颅内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血管阻力,从而了解梗死区血供情况,间接了解颅内压,为判断病情及预后提供参考。

    2009年21期 v.12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蒲公英对大鼠急性颅脑损伤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张喆;鄢文海;杨波;焦庆芳;吕海欣;

    目的观察蒲公英对急性创伤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并探讨该药的作用机制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以下6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创伤组、蒲公英低剂量治疗组(LDT组)、蒲公英中剂量治疗组(MDT组)、蒲公英高剂量治疗组(HDT组),每组8只大鼠。采用Marmarou法制造大鼠重型弥漫性颅脑创伤模型,采用生物化学观察蒲公英对大鼠脑组织中的丙二醛含量(MDA)、SOD活性、和GSH-PX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创伤对照组比较,LDT、MDT组大鼠脑组织MDA含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创伤对照组比较,HDT组大鼠脑组织MDA含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创伤对照组比较,LDT、MDT组大鼠脑组织SOD活性和GSH-PX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创伤对照组比较,HDT组大鼠脑组织SOD活性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蒲公英通过增强创伤性脑损伤后SOD和GSH的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的水平,从而对创伤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2009年21期 v.12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观察

    韩国芹;

    目的评价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94例进展型脑梗死,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巴曲酶,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2组基础治疗相同,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5d评价神经功能。结果治疗组15d后总有效率96.2%,明显优于对照组73.8%,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能明显控制血栓形成,控制病情进展,能明显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且较安全,无1例继发脑出血。

    2009年21期 v.12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动态脑电图监测对儿童癫和非癫发作的诊断价值

    赵国祥;袁文林;李浒;冒海燕;陈凤平;朱冉旭;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在儿童癫与非癫发作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价值。方法2006-02~2008-12在我院癫专科门诊就诊的具有发作性症状儿童病例192例,其中拟诊癫112例,非癫性发作性疾病80例,全部病例做常规脑电图(EEG)和24h动态脑电图(AEEG)检查。结果拟诊癫112例,经24h动态脑电图监测,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为癫89例;而非癫发作性疾病80例,经24h动态脑电图监测,并结合其临床变现,77例被排除癫。结论动态脑电图对儿童癫和非癫发作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2009年21期 v.12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重锤式髋关节训练器治疗脑瘫痉挛型双瘫疗效观察

    耿香菊;吴丽;

    目的观察重锤式髋关节训练器对脑瘫痉挛型双瘫的疗效。方法把120例住院治疗的脑瘫痉挛型双瘫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接受重锤式髋关节训练器治疗,对照组不接受,其他康复治疗项目2组相同。观察治疗2个月后其运动发育年龄、异常姿势、内收肌肌张力及股角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均有效,治疗组在运动年龄、内收肌肌张力及股角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异常姿势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重锤式髋关节训练器是一种经济实用对脑瘫痉挛型双瘫有很好疗效的训练器。

    2009年21期 v.12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β蛋白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检测及意义

    王蕾;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β蛋白与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36例脑出血患者起病第1、3、5天血清S-100β蛋白与NSE水平进行了动态测定。结果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β蛋白与NSE浓度在起病第1、3、5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表达水平的高低与临床预后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血清S-100β蛋白与NSE水平测定对判断脑出血病变的严重度、评估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2009年21期 v.12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全脑血管造影阴性的前交通动脉瘤诊治方法研究

    彭波;欧阳和平;

    目的研究标准脑血管造影阴性的前交通动脉瘤的特点,研究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标准脑血管造影阴性的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处理及预后。结果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0岁以下,均为首次发病,均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为主要临床表现。标准脑血管造影均为阴性。3例因临床高度怀疑前交通动脉瘤而行微导管造影,发现小的前交通动脉瘤,其中2例同时行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栓塞,1例开颅手术。另1例造影后3d动脉瘤破裂,急诊手术探查发现巨大前交通动脉瘤,瘤腔内血栓形成。治愈2例,死亡2例。结论有少数前交通动脉瘤的标准脑血管造影为阴性,当临床高度怀疑前交通动脉瘤时应增加特殊的投照位置、试行微导管造影,MRI有助于发现栓塞的动脉瘤。

    2009年21期 v.12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

    孙翠梅;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60岁的颈动脉系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52例行颈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分为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选健康体检者28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结果各狭窄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重度狭窄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狭窄组和轻度狭窄组患者(P<0.01),中度狭窄组hs-CRP显著高于轻度狭窄组(P<0.01)。结论hs-CRP是血管炎症的标志物,其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

    2009年21期 v.12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急性脑卒中肢体瘫痪早期康复治疗探讨

    胡团敏;庄云英;傅懋林;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肢体瘫痪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96例急性脑卒中伴肢体瘫痪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A组(32例)、治疗B组(33例)。3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病情稳定48h后即予开始康复治疗,其中治疗A组进行运动疗法,治疗B组在进行运动疗法基础上加用中药离子中频脉冲穴位导入治疗瘫痪肢体,1次/d,20次为1疗程。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患肢瘫痪改善情况。结果治疗A组与治疗2组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及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早期综合性肢体康复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肢的肌力,减轻致残程度。

    2009年21期 v.12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高频震荡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呼吸衰竭

    孙慧清;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严重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方法21例重症HIE并呼吸衰竭新生儿经常规机械通气(CMV)治疗失败后改为HFOV治疗,治疗过程中监测经皮测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及氧合指数、动脉肺泡氧分压(a/A)等。结果21例患儿用HFOV治疗2h后FiO2明显下调,a/APaO2比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6h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未出现肺气压伤、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后遗症。结论重症HIE用CMV无效后改用HFOV可获得显著疗效。

    2009年21期 v.12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李鸣;高峡;吕丹芳;

    目的观察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和银杏达莫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在14d、28d后各对2组患者进行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观察。结果2组14d、28d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

    2009年21期 v.12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舍曲林治疗焦虑抑郁障碍临床对照研究

    赵绍锋;刘伟伟;奈效祯;

    目的观察舍曲林对于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98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多虑平片50mg,2次/d,疗程8周;治疗组给予舍曲林50mg,1次/d,服用4周症状无改善者增量100mg,1次/d,观察4周。8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舍曲林具有较好的抗抑郁作用,且不良反应少。

    2009年21期 v.12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李慧;高重阳;王夏红;赵建民;

    目的研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原理、方法、优势、不足以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从2004—2009年经过3D-CTA、3.0TMRA、DSA以及外科手术确诊的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回顾分析DSA的检查结果,判断DSA诊断的准确率。结果DSA对颅内动脉瘤的检出准确率为92%,相比3D-CTA、3.0TMRA有其不可取代的优势。结论DSA能准确诊断颅内动脉瘤,是金标准。

    2009年21期 v.12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CT检查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诊断价值

    贾玉昌;武东杰;李师佳;姚鹏鹏;张霞;丁云云;李季一;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脑病(SLEE)在CT检查时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临床诊断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患者的资料,所用病人均行CT检查,并分析其CT表现。结果主要CT表现:(1)弥漫性低密度灶(3例),部位不定,单发或多发,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占位效应较轻;(2)局限性低密度灶(4例),主要位于基底节区及脑干;(3)轻度脑萎缩(2例),均呈弥漫性。结论CT可以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早期发现、鉴别诊断及疗效评价提供参考,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资料。

    2009年21期 v.12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颅内静脉窦和脑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及建立诊断的探讨

    余璐;郑金瓯;梁志坚;

    目的研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临床特征、影像学改变,分析病因的组成及建立早期诊断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35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点,包括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异常表现等。结果CVST的病因复杂多样,以非炎症性病因多见(77.1%);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少部分患者腰穿可无颅压增高;CT检查80%患者可见异常,所有患者MRI结合增强和MRV均显示不同程度的静脉窦回流异常,影像学提示严重的6例多发性静脉窦血栓形成,4例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相关。结论CVST临床无特异性,如临床遇急性或亚急性颅高压征、局灶神经功能缺失、癫等表现,病史追查发现有血液高凝状态、纤溶活性下降、感染、血管内膜损伤等相关因素,即便临床上高颅压症状不突出、腰穿未能提示颅压升高,仍需考虑此病的可能;MRI结合MRV检查可作为CVST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对于多发的静脉窦血栓形成更应积极追查病因。

    2009年21期 v.12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诊治体验

  • 颅内肿瘤病人术前心理学调查及心理护理干预

    向阳;

    2009年21期 v.12 3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三种方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对照研究

    楚海波;贺军胜;李明;李振;

    目的观察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种方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69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果4周后3组评分均有所下降。中医组、西医组、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分别达到84.48%、81.82%和98.21%。中西医结合组与其他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组与西医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2009年21期 v.12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IL-2超声雾化吸入联合放化疗治疗ⅢB期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胡军;

    目的探讨IL-2超声雾化吸入联合全身化疗及放疗治疗ⅢB期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超声雾化吸入IL-2、糜蛋白酶联合全身化疗4个周期,如放疗,则在化疗2、3周期之间给予直线加速器适形放疗。对照组超声雾化吸入糜蛋白酶,全身化疗及放疗与研究组相同。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56%(29/36)和58.33%(21/36),χ2=4.189,P<0.05。1、2年生存率研究组分别为73.56%和52.87%,对照组分别为52.33%和35.03%,χ2=4.212,P<0.05。2组的毒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2超声雾化吸入联合放疗和全身化疗提高了ⅢB期中央型NSCLC的1、2年生存率,毒副反应可耐受,是一种有效的非手术综合治疗方案。

    2009年21期 v.12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双额叶脑挫裂伤临床诊治分析

    石祥飞;何培武;高山;

    目的总结双额叶脑挫裂伤救治体会和经验教训,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合理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指征。方法对我科2004—2008年来48例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照GOS评分标准:良好26例,中残8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6例,自动出院3例。结论对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要高度重视,要严密观察神志瞳孔情况,动态头颅CT复查,脱水剂不可过快过早减量停用,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早期积极主动手术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2009年21期 v.12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膀胱安全容量测定在脊髓损伤患者间歇导尿中的应用

    刘承梅;

    目的探讨自制简易膀胱容量与压力测定,在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尿道功能障碍中的指导作用。方法60例脊髓损伤患者采用膀胱容量及压力测定,评估膀胱功能,指导间歇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结果60例患者经过2个月的综合治疗,使患者在膀胱容量、残余尿量等方面取得较好的疗效。结论膀胱容量及压力测定对脊髓损伤后间歇导尿有重要指导意义,96%的患者建立平衡膀胱并且无上尿路的损害。

    2009年21期 v.12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25例临床分析

    张九成;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法25例患者均给予平卧位休息,部分患者行足高位治疗。每日静滴生理盐水或5%葡萄生理盐水2000~3000ml,其中7例在补液疗法的基础上再给予鞘内注入生理盐水10~20ml加地塞米松5mg/次,2次/周。结果经5~15d治疗,25例患者均症状消失,复查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外观清亮,压力正常,糖、氯化物及蛋白质均正常。结论SIH患者经卧床休息,大量饮水补液,硬膜下液体或晶体物质注射,硬膜外血贴疗法等治疗,完全可以治愈,预后良好。

    2009年21期 v.12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甲状腺手术中喉上、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

    翟国文;杜绍先;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上、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措施。方法对88例甲状腺手术治疗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无喉上神经损伤病例发生,喉返神经暂时性功能损伤1例(1.14%)。术后3周恢复正常。结论熟悉喉上、喉返神经的解剖,精细的手术技巧,可有效防止甲状腺手术中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的损伤。

    2009年21期 v.12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纠正低血清白蛋白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杨志秀;马润章;王建林;

    2009年21期 v.12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运动再学习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及步态的影响

    华东;

    目的观察运动再学习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及步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损伤偏瘫患者随机分成2组,均采取神经发育学疗法,治疗组另行运动再学习方案。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BBS平衡功能评分、Holden步行能力分级、Brunnstrom偏瘫步态评分进行训练前、后评定。结果经过8周康复治疗后,2组患者较治疗前除步态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的步态评分与治疗前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再学习方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及步态的改善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2009年21期 v.12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肝硬化合并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张津华;付志新;荆宏建;赵燕;

    2009年21期 v.12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直立训练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临床疗效观察

    邢适颖;董平栓;王红雷;韩延辉;朱继红;

    目的探讨直立训练及药物治疗对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反复发作晕厥、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分为基础治疗组、药物治疗组及直立训练组,比较患者的转阴率、晕厥复发情况。结果直立训练组、药物治疗组及基础治疗组3组患者直立倾斜试验转阴率分别为86.67%、56.67%、20.00%。直立训练组转阴率均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及基础治疗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上述2组(P<0.05)。药物治疗组3例患者发生心动过缓,直立训练组无不良反应。结论直立训练可有效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且效果优于药物治疗。

    2009年21期 v.12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脑卒中后癫25例分析

    王奎;柴京香;

    2009年21期 v.12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重症脑血管病致神经源性肺水肿的诊治体会

    李艳平;冯树贵;代明安;习予详;

    目的通过对20例神经源肺水肿的治疗,探讨神经源肺水肿的诊治方法。方法对20例神经源肺水肿病人的治疗过程进行总结、回顾。结果神经源性肺水肿,它具有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病死率高等特点,本组20例,死亡16例,存活4例。结论对神经源肺水肿应早期诊断,积极有效治疗原发病降低颅内压,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2009年21期 v.12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18例临床分析

    孙理信;

    2009年21期 v.12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急性脑卒中低中频脉冲早期康复干预150例临床分析

    黄志梅;秦玉瀚;马秀银;李薇;孙丽;郭琼楠;

    目的急性脑血管病多造成肢体瘫痪,致残率高,早期给予康复干预,可减少功能障碍。方法按WHO标准诊断的急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药物治疗。治疗组对于生命体征已平稳患者,应用CRI-A型低中频脉冲治疗仪,通过21个输出设置对瘫痪肢体采用不同程度进行康复干预。结果治疗组肢体功能得到了显著提高,二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卒中应用低中频脉冲实行早期康复干预可减少功能障碍的遗留,提高卒中人群的生活质量。

    2009年21期 v.12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四时养生方法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张朝阳;

    2009年21期 v.12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产科患者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李秀萍;

    目的分析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05-06~2008-05住院产科患者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62例产科病人发生院内感染147例,医院感染率为5.5%。以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及乳腺感染为主。结论产科患者院内感染与个人体质,医院环境,技术操作及抗菌药物的应用有关。

    2009年21期 v.12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老年慢支病人健康指导

    李凝;

    2009年21期 v.12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脑卒中临床分析

    姚瑞萍;

    2009年21期 v.12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脑梗死专题研究

  • 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李有运;张天霞;朱德清;

    2009年21期 v.12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高同型半胱氨酸对急性脑梗死影响的临床分析

    张耀慧;刘捷;司玲珍;杨亚军;付慧丹;高培红;

    目的研究HHe对急性脑梗死临床特点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1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血清Hcy增高者81例设为观察组(其中再细分为轻度增高亚组及中重度增高亚组),Hcy正常者30例设为对照组,从临床资料和临床疗效两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性别构成上男性较多、心肌梗死的发病年龄较小、颈动脉不均质回声斑块及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的发生率较高,且随着血Hcy浓度的升高上述差别更明显、脑梗死的发病年龄更小。结论HHe多见于那些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早、疗效差且反复复发的年轻患者,尤其是男性患者,应尽早给予检查和治疗。

    2009年21期 v.12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超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万鸿平;胡小红;邓小容;葛林通;

    2009年21期 v.12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65例临床分析

    顾奇芳;蒋文元;胡小琴;刘采连;

    目的探讨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梗死好发部位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占69.2%,临床表现单纯运动障碍占50.7%,病灶好发于基底节区,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是危险因素。结论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对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将有助于预防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从而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2009年21期 v.12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环磷酰胺、秋水仙碱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黄焕章;李洪;凌紫云;

    目的评价环磷酰胺、秋水仙碱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接受急性脑梗死的基本治疗;治疗组30例,接受环磷酰胺0.1~0.2g/d,秋水仙碱1mg/d和基本治疗,共10d。2组患者治疗前后作观察项目检查。结果处理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6例发生不良反应(20%),对照组2例发生不良反应(6.67%),2组未见心、肝、肾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环磷酰胺,秋水仙碱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能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预后;但此疗法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临床使用时应严密观察。

    2009年21期 v.12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急性脑梗死及其高危人群血栓前状态指标的测定

    赵静;

    目的探讨血栓前状态(PTS)指标在脑梗死及其高危人群防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凝固法检测33例急性脑梗死,35例脑梗死高危和25例正常对照组患者外周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GMP-140)、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物(PAI-1)和纤维蛋白原(Fg)的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梗死组、高危组血浆GMP-140、PAI-1水平显著升高、t-PA显著降低(P<0.01),Fg升高(P<0.05),脑梗死组与高危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脑梗死及其高危患者存在PTS,在控制原发病的同时给予抗凝、降低血液黏稠度治疗可能会降低血栓的发生率。

    2009年21期 v.12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大面积脑梗死35例临床分析

    牛兴荣;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35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多为高龄且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房颤等危险因素;临床多表现为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眼球凝视麻痹、癫发作;经过治疗,存活27例,死亡8例。结论大面积脑梗死病情严重,预后差。

    2009年21期 v.12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82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盛洪琦;

    2009年21期 v.12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血塞通、蝮蛇抗栓酶、降纤酶、尿激酶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对比

    苏博文;申凌娜;

    2009年21期 v.12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创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袁宏森;

    2009年21期 v.12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诊治体验

  • 78例老年人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及围术期处理

    崔友强;汪建军;孔建新;李猛;郭建;

    目的探讨老年人垂体腺瘤的手术方式选择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老年人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其中有基础疾病患者48例,经蝶显微手术66例,经额开颅手术12例。结果本组病例经蝶手术镜下全切48例,次全切除12例,大部分切除6例。经额手术镜下全切5例,次全切6例,大部切除1例。1例经额入路切除肿瘤的病人,手术后并发心肌梗死导致死亡。术后并发尿崩12例。结论经蝶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安全度大、病死率低等优点,是老年人垂体腺瘤治疗的首选手术方式。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对病人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2009年21期 v.12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医疗技术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37例临床分析

    林春光;马凌波;任桂梅;周重东;潘彩霞;黄著统;黄翠芬;胡爱青;庞家武;莫瑞嘉;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技术对各种颅内血肿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技术治疗颅内血肿患者37例。结果高血压脑出血25例,存活15例,术后1周内意识障碍均有不同程度好转,1个月内偏瘫肢体肌力由0~2级恢复至1~5级,术后3~6个月随访,ADL12例,ADL21例,ADL36例,ADL44例,ADL5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8例,1例术后1个月复发,再次手术后恢复,术后6个月随访,均恢复至发病前状态,急性硬膜外血肿存活1例,术后6个月随访,ADL1,外伤性脑室出血脑积水1例,术后3个月随访,ADL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颅内血肿的治疗效果良好,手术简单,对脑组织损伤小,有利于患者的抢救和功能恢复。

    2009年21期 v.12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颅骨钻孔双腔引流管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2例分析

    杨永飞;张洪涛;邢贞;

    2009年21期 v.12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体感诱发电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筛查诊断临床研究

    赵虹云;王中凯;左顺英;胡军;

    目的体感诱发电位(SEP)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筛查诊断。方法2006-04~2009-02新诊断的无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和体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66例进行SEP检查,并对相关因素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EP阳性55例,阴性11例,阳性率83.33%。FPG及HbA1c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病变(DPN)密切相关。结论SEP对DPN检出率高,可发现早期无症状和体征的DPN患者。因其无创、快捷、方便,适用于DPN的筛查诊断。

    2009年21期 v.12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2例临床观察

    娄志刚;谭占国;彭凤云;桂志勇;

    2009年21期 v.12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经颅多谱勒对48例头痛头晕患者的诊断分析

    马爱玲;赵娟;王红岩;

    目的探讨经颅多谱勒超声(TCD)对头痛头晕症状患者疾病诊断的使用价值。方法对就诊主诉为头痛或头晕,部分伴耳鸣、视物旋转且无其他神经系统局灶体征的患者48例进行TCD检测,包括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脉搏指数、频谱形态、异常声频的检测。结果9例(18.7%)TCD未见明显异常,39例(81.3%)存在着不同的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异常,其中流速增快6例(12.5%),流速缓慢9例(18.7%),流速不稳定或双侧流速不对称16例(33.3%),流速无明显变化,伴有不同程度搏动指数、频谱形态、异常声频改变8例(16.7%)。结论TCD以其简便、直观、准确的检测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状态,为头痛头晕等疾病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2009年21期 v.12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耳穴贴压配合耳穴放血对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牛瑛琳;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耳穴放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2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1例。治疗组以耳穴贴压配合耳穴放血进行治疗,对照组用单纯西药降脂治疗,2组疗程均为30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TC、TG、HDL-C和LDL-C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C、TG、HDL-C和LDL-C自身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83.6%。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耳穴贴压配合耳穴放血治疗高脂血症有确切疗效。

    2009年21期 v.12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介入运动疗法治疗脑瘫患儿膝反张的作用分析

    陈红敏;李贞玉;屈富玲;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的介入在治疗脑瘫患儿膝反张时的作用。方法32例符合条件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一组实行传统治疗方法,第二组介入运动疗法,每组16例,疗程为3个月,通过站立负重及步态分析进行评测。结果通过治疗前对照,介入运动疗法组膝关节控制明显改善,膝反张减轻程度明显优于传统治疗组。结论运动疗法在纠正脑瘫患儿膝反张方面有显著疗效。

    2009年21期 v.12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肿瘤手术中无瘤技术的配合

    杨淑革;李娜;刘丽娜;郭亚格;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手术中无瘤技术操作。方法具体列举实践中无瘤技术及操作要点。结果手术中严格遵守无瘤技术操作避免肿瘤细胞医源性转移。结论恶性肿瘤手术中无瘤技术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2009年21期 v.12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超短波治疗退行性改变引起的颈肩腰腿痛临床疗效探讨

    崔豫;

    目的探讨超短波治疗退行性改变引起的颈肩腰腿痛的治疗效果。方法76例退行性改变引起的颈肩腰腿痛超短波治疗。结果超短波治疗退行性改变引起的颈肩腰腿痛总有效率为80.3%。结论超短波治疗退行性改变引起的颈肩腰腿痛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代谢,抑制感觉神经的传导,镇痛,消肿,促使受压的神经功能恢复。

    2009年21期 v.12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腰穿加压注液术在颅脑外伤脑疝病人中的应用

    冯兵;闫鸿礼;

    目的探讨腰穿加压注液术在颅脑外伤脑疝病人中的应用。方法总结51例颅脑外伤合并脑疝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在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的基础上行腰穿加压注液术治疗,按GOS评分判断预后,良好26例,中残10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5例。结论腰穿加压注液术有助于提高疗效,提高病人生存率,在脑疝病人的救治过程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2009年21期 v.12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用药与体验

  • 路优泰治疗首发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房伟;任玉明;郭慧荣;

    目的探讨路优泰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0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进行为期6周的开放性路优泰治疗,以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为评估疗效的工具。结果34例患者完成研究,脱落6例(15%),治疗结束时,SDS、SAS和CGI得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前后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全部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路优泰治疗青少年抑郁症安全、有效。

    2009年21期 v.12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路优泰治疗器质性脑病继发情绪低落的临床研究

    王永顺;李玉岭;闫国庆;任会菊;王常有;张丽丽;乔洪潮;孟玉霞;张敏;

    目的观察路优泰对脑器质性疾病后继发情绪低落的治疗效果。方法比较脑器质性疾病后继发情绪低落患者单纯心理治疗、配合路优泰、阿米替林、氟西汀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路优泰组、氟西汀组与阿米替林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治疗组与另3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路优泰对脑器质性疾病后继发情绪低落疗效肯定,与三环类、5-羟色胺(5-HT)类药物相比较无显著差异,但较其他两类抗抑郁药物不良反应少。

    2009年21期 v.12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银杏达莫对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李兴贵;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84例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均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疗程14d,治疗前后分别对2组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进行脑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银杏达莫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均有改善脑血流动力学脑血流动力学的作用,并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均具有改善脑血流动力学作用,是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有效药物,并且银杏达莫注射液改善脑血流动力学作用疗效优于丹参注射液。

    2009年21期 v.12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降纤酶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赵保明;芦日旺;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204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3例,对照组101例;治疗组第1天应用降纤酶10U,第3、5天各5U加入生理盐水200ml中静滴,1h以上滴完;对照组不应用降纤酶。结果治疗组对糖尿病足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局部感染,显效率为70.87%,总有效率为88.34%;而对照组分别为30.69%、66.3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调节血糖、血脂、血压、抗感染、改善微循环、改善末梢神经功能、清创换药及饮食治疗,2组相同。结论降纤酶对糖尿病足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用药疗程短,值得临床应用。

    2009年21期 v.12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丙戊酸钠合并奥氮平治疗急性躁狂症的疗效观察

    马霞;王文霞;宁艳玲;

    2009年21期 v.12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颅脑手术患者麻醉复苏的影响

    侯韶平;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和异丙酚联合液在颅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ASAII级,无严重心肝肾病,择期行颅脑手术患者143例,随机分为异氟醚组(A组)120例,瑞芬太尼+异丙酚组(B组)123例。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手术类型及时间均无明显差异。2组患者麻醉诱导均采用咪达唑仑0.15mg/kg,异丙酚2mg/kg,维库溴铵0.1mg/kg,芬太尼0.2mg方案。麻醉维持A组采用1%~2%异氟醚按需给予复合50%N2O;B组采用A组同浓度的异丙酚、N2O,手术开始前全程泵入0.2μg/(kg·min)瑞芬太尼至手术结束,结束前5min静脉推注1mg/kg曲马多。观察停止麻醉药给予后至拔管期间患者的呛咳发生率(数)、血流动力学及SPO2变化、苏醒时间等指标。结果与A组拔管期间呛咳发生率(55%)相比,B组为5%(P<0.05);且B组拔管期间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及SPO2的变化也均较A组显著减少。2组的苏醒时间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颅脑手术围麻醉期应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可有效减少拔管期间呛咳的发生率,缩短清醒时间及提高手术质量。

    2009年21期 v.12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作用及肾功能的影响

    何川;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作用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4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替米沙坦80mg/d,短期12周观察动脉血压、24h尿蛋白、肾功能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动脉血压和24h尿蛋白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肾功能保持稳定,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并能减少尿蛋白的排泄,对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009年21期 v.12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黛力新与养血清脑颗粒治疗12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曾富荣;胥海燕;

    目的通过干预焦虑情绪,观察黛力新合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2008年神经科门诊的24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黛力新每日晨服1片,同时服用养血清脑颗粒4g,3次/d。连服4~8周。分别于4周和8周随访1次。结果治疗8周时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8.33%,疗效明显优于治疗4周。对照组单用养血清脑颗粒4g,3次/d,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观察期间无不良反应。结论黛力新通过改善焦虑情绪,提高疗效,两者合用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安全有效。

    2009年21期 v.12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乌灵胶囊治疗癫伴发抑郁患者的临床研究

    张赟;

    2009年21期 v.12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黛力新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周艳丽;滕军放;徐桂英;

    目的观察黛力新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病人随机分为4组,每组40例。服用黛力新及西比灵的为治疗组,服用安慰剂及西比灵的为对照组1,服用西比灵的为对照组2,服用黛力新的为对照组3。连续服用12周。观察4组服药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1、2、3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对照组1、对照组2与对照组3相比,对照组1、对照组2的疗效优于对照组3;对照组1与对照组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黛力新对预防偏头痛有一定疗效,黛力新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效果优于单用西比灵或黛力新。

    2009年21期 v.12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西比灵加胞二磷胆碱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侯国勇;郑文权;白雁明;刘海涛;

    目的观察西比灵加胞二磷胆碱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治疗中应用胞二磷胆碱0.5g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1次/d静滴,西比灵每晚10mg睡前口服,两者均用1周。结果48例患者症状得到改善,其中治疗后眩晕、耳鸣、共济失调等症状在3d之内全部消失者36例,占75%;5d症状全部消失者8例,占16.67%,7d症状全部消失者4例,占8%。结论西比灵加胞二磷胆碱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好,治疗成本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09年21期 v.12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