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青峰;周志国;王国芳;
目的探讨经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开口狭窄的手术方法、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球扩式支架对26例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进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总结手术经验,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26例患者共置入28枚支架,椎动脉开口狭窄术前平均狭窄率为90.9%,术后平均残余狭窄率15.6%。围手术期无并发症,术后19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7例明显改善,随访8~24个月,2例术后1a复出现缺血症状,复查DSA提示支架内再狭窄,再次给予支架内成形术,症状消失。结论椎动脉开口狭窄血管内支架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够明显缓解脑缺血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2012年20期 v.15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 李宽正;徐建军;徐书源;钟方正;曹始波;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合甘露醇对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7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甘露醇组、尼莫地平组和联合干预组,后4组制作大鼠颅脑DAI模型。甘露醇组尾静脉注射甘露醇1g.kg-1.d-1及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替代尼群地平;尼莫地平组予以尼莫地平0.5mg.kg-1.d-1及等量生理盐水替代甘露醇;联合干预组予以尼莫地平及甘露醇,对照组和损伤组仅以等量的生理盐水替代甘露醇和尼莫地平。后4组伤后2~75h内每隔2.5h处死1只大鼠测脑组织含水量;受伤后2、6、24、72、168h观察动物行为。结果各实验组行为学评分在伤后2、6、24、72、168h各时相点组间有显著差异,F值分别为为:10.89、28.39、12.18、27.50、15.28(P<0.01)。除甘露醇与联合组间脑水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甘露醇治疗DAI,有助于减轻大鼠DAI后继发性脑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2012年20期 v.15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李云;
目的调查脑卒中患者卒中恢复期血清BDNF含量与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确诊为急性脑卒中患者76例,男45例,女31例;年龄34~82岁,平均57.64岁;脑梗死43例,脑出血33例。于病程2周后采用17项版本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入组患者进行抑郁程度评分,并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BDNF蛋白含量。根据量表测评结果将入组患者分为脑卒中后抑郁组(PSD组)和脑卒中后非抑郁组(非PSD组)。结果本组患者中发生PSD 42例,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55.26%,其中轻度抑郁30例(39.47%),中度抑郁患者8例(10.53%),重度抑郁患者4例(5.26%);非PSD组34例。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提示PSD组患者血清BDNF含量较非PSD组患者明显降低(P<0.001)。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发现,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血清BDNF含量的表达变化与脑卒中后抑郁程度呈负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为-0.347,P=0.024(双侧)。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脑卒中恢复期血清BDNF含量显著降低,且脑卒中后抑郁程度与脑卒中恢复期血清BDNF含量呈负相关关系。提示脑卒中患者血清BDNF含量在预示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2年20期 v.15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 李计成;李晓明;戴如飞;蔡军;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出血近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9-01—2012-01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45例。移植组20例通过蛛网膜下腔注射方式行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选择同期入院但未行干细胞移植的2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移植前和移植后6个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同期随访血常规、生化全项、肿瘤标记物以观察其安全性。结果移植前2组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基本相似。与对照组比较,移植后6个月治疗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Barthel指数显著升高(P<0.05)。与移植前比较,治疗组在移植后6个月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BaRhel指数显著升高(P<0.05)。2例患者在移植后出现一过性发热,予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随访各项血液检查结果无明显异常。结论采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安全有效,近期临床疗效明显,远期治疗效果有待观察。
2012年20期 v.15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周溱;周江;华赞;马艳;刘亚;李罗清;许泽武;李芳;
目的探讨Onyx胶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Onyx胶单次栓塞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对采用Onyx胶栓塞治疗的21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Onyx胶栓塞治疗Spetzler-MartinⅠ~Ⅱ级病例治愈率57.1%,平均治愈率42.9%,并发症发生率为14%。结论 Onyx是胶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的理想材料,脑动静脉畸形Spetzler-MartinⅠ~Ⅱ级可争取单次治愈性栓塞;Ⅲ~Ⅳ级则宜分次部分栓塞。
2012年20期 v.15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柳浩然;徐利民;吴海权;辛续伟;韩冬;谢文贵;李建华;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结合无创颅内压(ICP)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可行性。方法选取5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术后使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进行无创颅内压监测,分析其治疗后的压力变化及疗效。结果术后存活53例,存活率96.3%,死亡2例。存活者日常生活能力分级:Ⅰ级7例,Ⅱ级29例,Ⅲ级12例,Ⅳ级3例,Ⅴ级2例。术后ICP在24~48h内有不同程度增高。结论小骨窗开颅显微镜手术结合无创颅内压监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有效清除血肿,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病后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有临床应用价值。
2012年20期 v.15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张冠群;崔晓;刘君;胡存昆;王伟;
目的评价事件相关电位(ERP)对帕金森病伴抑郁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听觉经典Oddball序列和视觉非经典Oddball序列分别对正常健康人、帕金森病不伴抑郁症患者、帕金森病伴抑郁症患者进行ERP检查,记录其电生理指标。结果听觉模式下诱发的P300潜伏期和波幅,3组间无明显差异;视觉模式下诱发的P450,帕金森病伴抑郁症组潜伏期较其他2组明显延长,波幅较其他2组明显降低;帕金森病伴抑郁症组患者潜伏期与汉密尔顿得分呈正相关(r=0.382,P<0.05),波幅与得分呈负相关(r=-0.412,P<0.05)。结论一定模式下的ERP对帕金森病伴抑郁症患者的诊断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电生理指标。
2012年20期 v.15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徐猛;
目的观察石杉碱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吡拉西坦;治疗组口服尼莫地平+石杉碱甲。2组均治疗6个月。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ADL、HDS-R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的MMSE、ADL、HDS-R评分比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治疗组MMSE、ADL、HDS-R评分改善更显著(P<0.01)。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石杉碱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优于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安全性相同。
2012年20期 v.15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孟森;李玉方;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惊恐发作患者心血管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82例住院治疗的以心血管症状为主的惊恐发作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采用帕罗西汀40mg/d,对照组采用舍曲林100mg/d,分别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每2周记录患者胸痛、濒死感发作次数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并进行评定比较。结果研究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57.1%vs35.0%),而无效率低于对照组(9.5%vs40.0%)(P<0.05)。研究组治疗第4周起患者胸痛发作次数、HAMA评分及GGI-S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第8周起胸痛发作次数、HAMA评分及GGI-S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治疗惊恐发作患者心血管症状的疗效优于舍曲林,且较舍曲林起效快。
2012年20期 v.15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江利敏;王新志;李燕梅;肖波;
目的探讨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的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多巴反应肌张力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中男8例,女28例,其中包含2个家系。发病年龄平均9.5岁。均为缓慢起病,首发症状为始自下肢的肌张力障碍者32例,4例以帕金森病样表现起病。症状均呈晨轻暮重。头颅CT、MRI、神经电生理等检查均正常。小剂量多巴制剂治疗有明显疗效。结论本病临床特征显著,只要认识到位,诊断不难,小剂量多巴制剂治疗效果好。
2012年20期 v.15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胡成旺;
目的研究颅内肿瘤显微手术后C-反应蛋白的表达过程。方法从术前1d到术后10d连续记录44例进行显微外科治疗的颅内肿瘤患者CRP的表达过程。结果术后CRP水平快速上升,在术后第2天达到峰值(32.43±38.07)mg/L(P<0.01),39例(85%)病人在术后2d达到最高水平,7例(15%)在3d达最高水平。术后3~5d平均值有所下降(P<0.01),术后5d平均值为(6.67±10.80)mg/L,术后第2天达到最高值,术后第5天到平均水平,第9天其水平达到峰值的1/3以下[(10.63±17.08)mg/L],75%的病人其水平在术后5d下降到正常水平,随后3d会出现轻度升高,但幅度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RP水术后第2天达到峰值的过程中,其表达与体温、ESR、ESR、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比积、血小板无明显相关,CPR水平的变化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无关。结论在手术后的4d内,CRP的表达会增加,其诊断价值有限,只有在表达时间延长或者再次增高的情况下,才可能提示感染。
2012年20期 v.15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 顾媛媛;冯来会;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复发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60例,根据脑梗死发生次数,分为脑梗死复发组52例,脑梗死初发组54例,无脑梗死或脑出血对照组54例;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浆Hcy的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结果脑梗死复发组及初发组血浆Hcy水平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复发组血浆Hcy水平和HHcy发生率亦显著高于脑梗死初发组(P<0.05);脑梗死复发组易损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脑梗死初发组(88.5%比64.8%,P<0.05);脑梗死组检出易损斑块患者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硬斑块患者[(28.96±7.01)μmol/L比(23.56±6.98)μmol/L,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易损斑块的形成及脑梗死的复发可能相关。
2012年20期 v.15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刘世民;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NP)与糖尿病肾病、眼病,习称"三联病症"。其中,糖尿病神经病变中的周围神经病变,可表现为手足感觉异常如冷凉、麻木、疼痛、灼热及腹泻、泌汗异常等,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神经并发症之一。70年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仅4%,近年来由于神经系统检测手段的不断提高,检出率上升
2012年20期 v.15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陈本阳;齐浩波;卜桂文;贝玉章;邵雪华;陈建煌;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脑梗死准介入溶栓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h入院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静脉溶栓组及准介入溶栓组,每组30例,比较各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脑梗死体积及出血率。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静脉及准介入溶栓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明显提高(P均<0.01),脑梗死体积减小(P<0.01),出血率无明显差异(P=0.335)。与静脉溶栓组比较,准介入溶栓组显效率明显提高(P=0.05),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P=0.003)。结论急性前循环脑梗死准介入溶栓治疗疗效确切,不增加出血发生率。
2012年20期 v.15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袁勇;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胞二磷胆碱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对有昏迷史的72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6例,给予高压氧、胞二磷胆碱等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疗程均为20d,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时间(3.7±1.3)h,对照组(4.8±1.7)h,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全部治愈,对照组迟发性脑病3例,死亡1例,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所致的智能障碍疗效可靠。
2012年20期 v.15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李湘云;杜成许;孙攀;
目的观察位点注射治疗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听力障碍患儿175例,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TO)听力损失分级标准,经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异常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神经节苷脂钠针静滴、耳周局部按摩及感音训练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VitB1、VitB12在耳门、翳风、听宫、听会等穴位及晕听区帽状腱膜下进行注射,1次/d,20d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周,3个疗程为观察周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始治疗的年龄也是影响疗效的因素,6个月内开始干预者有明显疗效,1岁后开始干预者总有效率明显低于6个月内干预者。结论位点注射有助于患儿听力的恢复,早期干预效果好。
2012年20期 v.15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张保全;李保林;刘晓刚;
目的对比血管内降温与体表降温对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6例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血管内降温组和体表降温组,每组各18例,对比2组患者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偏离目标温度1℃患者的比率、寒战、低血压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2组预后临床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均较安全,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血管内降温组中心温度降低迅速,并能准确维持目标温度在35℃,变异范围小;血管内降温组预后与体表降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内降温具有降温速度快、维持目标温度、复温简单、易护理等优点,临床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2012年20期 v.15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王中英;庞淑珍;
目的分析并评价联合应用阿魏酸钠与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2009-02—2011-01收治的5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9例与对照组28例。观察组应用300mg阿魏酸钠溶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滴给药,再静脉注射500μg弥可保,1次/d;对照组单独给予500μg的弥可保,1次/d,2组均治疗1个疗程(2周)。结果 2组给药14d后,观察组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9.72,P<0.01);观察组2例发生局部血管刺激反应,对照组1例发生轻度头晕,症状均较轻微,3例病人均未对继续治疗及观察产生影响。结论联合应用阿魏酸钠与弥可保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2年20期 v.15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徐淑玲;尹昊;赵学勇;郭华峰;邢丽华;胡玉莲;王家勤;张茜;
目的探讨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听性脑干反应结果的异常情况及其与性别、左右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1~6个月存在听力异常的ZKS患儿的听性脑干反应结果。对各年龄段ZKS患儿ABR潜伏期、波间期以及与性别、耳别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5例各年龄段(1~6个月)ZKS患儿ABR除2~3个月、3~6个月Ⅲ~Ⅴ波间期与参考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与参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9例男婴与16例女婴ABR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除Ⅲ波P=0.01外,其余均无明显差异(P>0.05);左、右耳ABR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ZKS患儿ABR各波潜伏期、波间期明显异于正常儿。ZKS患儿ABR各波潜伏期、波间期与性别、耳别之间无密切相关性。听性脑干反应异常的高危儿高风险存在ZKS,对临床ZKS的早期诊疗意义重大。
2012年20期 v.15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黄礼传;林秀洁;张俊;刘昌云;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血管成像(MRA)在超急性期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和磁共振资料,全部患者均行CT、常规MRI、DWI和MRA检查。结果 48例超急性期脑梗死的CT、常规T2WI、FLAIR及DWI阳性率分别为0、16.7%、37.5%和100%,MRA显示靶血管正常4例,动脉硬化36例,狭窄16例,闭塞8例。结论 DWI联合MRA能够准确显示责任病灶及靶血管受累情况,为超急性期脑梗死早期溶栓治疗提供切实可行的影像学依据。
2012年20期 v.15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刘云;冯丙东;
目的通过对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的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24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脑脊液常规检查、脑脊液及血清病毒学检测、脑电图、血常规及神经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4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中头痛74例(59.68%),发热46例(37.10%),头昏、头晕28例(22.58%),呕吐24例(19.35%),精神行为异常23例(18.55%),抽搐16例(12.90%)(其中全面发作14例,部分性发作2例),视力下降6例,听力下降1例(0.81%),意识障碍19例(15.32%),记忆力计算力下降29例(23.39%),眼震12例(9.68%),共济失调14例(11.29%),视物成双4例(3.23%),锥体束受损49例(39.52%),锥体外系统受损4例(3.23%)。脑脊液常规检查异常率56.88%(62/109),脑电图异常率60.38%(64/106),头颅CT 27.59%(16/58),头颅MRI 59.57%(28/47),血清TORCH检查异常90.91%(10/11),脑脊液TORCH检查异常7.62%。结论病毒性脑炎的起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辅助检查不典型,明确诊断需结合各种现有资料,并对出院的患者建立随访制度,尤其是脑干脑炎的患者,可能是多发性硬化的第一次发病。
2012年20期 v.15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刘关振;
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死的病因,如何保证正常脑灌注以减少脑分水岭梗死的发病率,控制病情进展。方法分析58例经头颅CT或MRI证实的脑分水岭梗死患者低灌注的原因,以及与脑分水岭梗死的关系。结果脑分水岭梗死最易体循环低血压或有效循环血量的影响,脑低灌注是脑分水岭梗死发生进展的病理基础。结论脑分水岭梗死与脑灌注压有密切关系,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低灌注是脑分水岭梗死的危险因素,因此,应早期扩容升压,以提高颅内灌注,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2012年20期 v.15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杨春伍;张卫兵;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进展型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13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进展型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139例患者中糖尿病患者27例,非糖尿病患者112例,共30例进展,发生率为21.6%;糖尿病组12例进展,发生率为44.4%;非糖尿病组18例进展,发生率为16.1%,OR值为4.2,2组比较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是进展型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应早期积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以降低进展型脑梗死的发生率。
2012年20期 v.15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刘琳琳;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1—2012-01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随机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2例,2组均给予脑梗死的急性期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75mg口服,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给药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10mL静滴,治疗15d后,观察并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结果观察组基本治愈率53.13%,总有效率96.8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00%和84.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及纤维蛋白原均出现减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不良反应少,是安全有效的药物联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2012年20期 v.15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胡洋;王丽萍;高西平;张德恩;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且糖尿病与脑梗死的相互关系备受人们重视。我们对2008-05—2011-12收治的72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DACI)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并与同期住院的175例非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NDACI)患者作比较分析,以了解DACI的易患因素,以便能够采取有效措施降低DACI的发病率。
2012年20期 v.15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翟建军;
目的探讨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11—2011-11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除常规治疗外,对照组给予巴曲酶治疗,观察组给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2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总有效率78.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疗效显著。
2012年20期 v.15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冯涛;
<正>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急性脑梗死已经成为神经内科最常见的一组疾病。急性脑梗死后并发抑郁(PSD)的发病率也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严重影响脑梗死患者康复及训练效果,明显影响到患者的认知功能,使其神经缺损症状更加明显,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负担。
2012年20期 v.15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黄文玉;李军;
<正>脑梗死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是脑血管病中的常见病,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且易复发,复发者的病死率增加。本文通过对介入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进行回顾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科2010-01—2011-07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男58例,女40例,年龄32~74岁。本组患
2012年20期 v.15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张玉玲;康素玲;张燕;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6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检查。结果 60例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55例(92%),斑块分布以颈动脉分叉处多见,其中软斑、混合斑是脑梗死患者的主要来源,高血压、高龄与脑梗死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结论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密切相关,软斑、混合斑斑块脱落是其中一项重要原因。
2012年20期 v.15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王春林;
目的观察大剂量纳洛酮联合胞磷胆碱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脑梗死患者5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纳洛酮针2.0mg,胞磷胆碱针1.0分别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1次/d,连用14d。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0%,对照组为3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二药联合应用临床疗效明显提高。
2012年20期 v.15 5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于尧;吴文群;
目的分析综合康复治疗脑出血偏瘫患者的预后。方法 130例脑出血患者根据住院时间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康复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只使用药物治疗,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行偏瘫肢体运动疗法(被动、主动)、作业疗法、心理治疗、针灸及中频电疗等综合康复治疗,8周后进行评定。结果康复治疗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康复组有效率为91.43%,常规治疗组为75.00%(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能有效减轻脑出血患者肢体偏瘫,减低残障,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2012年20期 v.15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张燕;杜闽;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早期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6例经临床确诊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发病2~10d的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结果 36例患者MCV共检测神经216条,异常169条,异常率78%;SCV共检测神经108条,异常48条,异常率44%;F波共检测神经120条,异常77例,异常率64%。H反射共检测72条,异常56条,异常率78%。结论 MCV,F波,H反射在吉兰-巴雷综合征早期有其特征性的改变,对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2012年20期 v.15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段海涛;
<正>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常见病症,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致残率高,有手术指征者及早手术干预,能有效降低病死率、致残率。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单纯钻孔抽流术、立体定向血肿碎吸术、YL-1型针血肿穿刺碎吸法等手术方式,临床均在采用。现将我院2000—2011年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大量脑出血2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总结如下。
2012年20期 v.15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司书喜;刘窗溪;
<正>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43例患者中男17例,女26例;年龄18~73岁,平均48.5岁。据病种分为:动脉瘤患者24例(后交通11例,前交通8例,大脑中动脉5例),动静脉畸形4例(左颞叶2例,左顶叶1例,左颞顶叶1例),窦旁脑膜瘤6例(左侧额顶部脑膜瘤4例,左侧天幕脑膜瘤1例,右顶窦镰旁脑膜瘤1例),包绕大血管或与邻近大血管关系密切的病变6例(左侧鞍上池及桥小脑脚池巨大占位1例,左侧颞顶区脑膜瘤2例,右侧蝶骨嵴脑膜瘤1例,颅咽管瘤1例,颈段椎管内
2012年20期 v.15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宋燕;
目的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理基础研究相应高分辨磁共振(MRI)特点,探讨其对临床干预的指导意义。方法用彩超筛选出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行高分辨MRI检查,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质子加权成像(PDWI)和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等。其中62例患者检查后1周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对术后斑块标本进行H-E染色,观察脂质纤维成分、纤维帽、脂质坏死池、板块内出血、钙化等并与高分辨MRI逐层对比分析。结果 62例斑块中48例(77%)有脂质坏死核心,脂质坏死池在T1WI、T2WI、PDWI上呈高信号,在3DTOF上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40例(65%)合并钙化,钙化部分在各序列上均呈低信号;25例(40%)出现斑块内出血,斑块内出血随着出血时间不同而呈现不同的信号;43例(69%)斑块合并有纤维化,纤维化在3DTOF上呈等信号,在T1WI、T2WI和PDWI上呈高信号或稍高信号;10例(16%)斑块合并血栓,"黑血"技术T1WI和T2WI对血栓较敏感。结论高分辨MRI不同序列检查可以显示斑块结构特点及成分特征,可以评价斑块的稳定性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2012年20期 v.15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杨万瑞;
<正>脑出血(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ICH)是神经内科常见的一组疾病,是指原发性脑实质的出血。其致残率和病死率在各种卒中占首位,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体温是人体四大生命体征之一,ICH后常伴有体温的异常,在ICH临床治疗中,体温是我们判断预后的重点之一。近年来,作者通过对ICH患者的体温观测及分析,发现体温改变和预后有重要的相关性,对病
2012年20期 v.15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范海军;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迟缓性瘫痪患者中西医结合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迟缓性瘫痪患者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20例,A组静脉注射脑生素;B组通过电针、促通治疗;C组则采取中西医结合(促通、电针和脑生素注射)治疗。治疗相同时间,观察疗效。结果采用Barhthel指数对3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疗程进行评定,3组显效率分别为10%、11%、30%,有效率分别为75%、72%、93%,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尽早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恢复期脑卒中后迟缓性瘫痪患者,相对疗效更好。
2012年20期 v.15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陈玉杰;
<正>孕产妇急性脑血管意外是妊娠期、产褥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妊娠相关脑卒中绝大多数发生于孕晚期和产褥期,与妊娠相关的脑卒中发生率为(11~26)/10万,其主要病因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脑动静脉畸形和感染等。
2012年20期 v.15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高新峰;
<正>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系指单纯涉及隐静脉、浅静脉伸长、迂曲而呈曲张状态,多发生于从事持久站立工作、体力活动强度高或久坐少动者。我院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中,约20%左右的患者合并有小隐静脉曲张,故在行大隐静
2012年20期 v.15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朱红灿;谈颂;李倩倩;蒋晨阳;王利娟;孙石磊;
<正>与传统医学教育模式比较,我国七年制医学教育起步较晚,学制较长,经济压力大。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到,七年制实习生有不同程度的浮躁、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为探究工作倦怠的原因,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研究。
2012年20期 v.15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刘建民;关玲;侯红革;杨胜利;
<正>2011年,卫生部召开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我国的结核最新情况:全国约130万人发病,占全球发病的14.3%,位居全球第2位。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sis meningitis TM)是肺外结核的最严重的结核病,也是常见的高致残、致死率的重症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作者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10—2011-10收治的12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为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依据。
2012年20期 v.15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裘丽红;张保华;苏建;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血尿酸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ICVD患者368例,男208例,女160例,根据IMT分为4组:正常无增厚组(IMT<0.8mm),内膜增厚组(1.2mm>IMT≥0.8mm),斑块形成组(1.5mm>IMT≥1.2mm),管腔狭窄组(IMT≥1.5mm),比较不同组别血尿酸水平的差异以及血尿酸与IMT之间的关系。结果血尿酸水平与IMT呈正相关(r=0.428,P<0.05);经方差分析提示,各组间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与IMT呈正相关,是IMT增厚的重要危险因素。
2012年20期 v.15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顾奇芳;张晓东;王健;许建洪;
<正>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和各种事故的增多,老年人颅脑外伤有所增加,我院2008-10—2012-04共保守治疗老年人颅脑外伤36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25例,女11例;年龄60~70岁16例,70~80岁13例,>80岁6例,平均68.7岁。致伤原因:跌伤17例(47.2%),交通事故伤12例(33.3%),坠落伤3
2012年20期 v.15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郑璇;
<正>为了,使临床对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特征有更加具体的了解,为临床提供对脑膜炎患者的进行诊断的理想方法,使该类患者的确诊率进一步提高,使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价更加客观,我们抽取2007-06-2011-06来我院就诊的脑膜炎和同期健康体检者病例各43例,2组的脑脊液葡萄糖、乳酸脱氢酶、乳酸水平。现报告如下。
2012年20期 v.15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王合启;
<正>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患者,男12例,女16例;年龄48~80岁,平均62.5岁。既往明确糖尿病史22例,伴有高血压史11例,冠心病史6例,脑梗死病史11例,其中同时伴有高血压和脑梗死病史5例。糖尿病患者中服消渴丸3例,格列吡嗪3例,格列齐特5例,优降糖2例,二甲双胍联合格列吡嗪4例,二甲双胍联合格列齐特2例,注射胰岛素3例;无明确糖尿病史6例,发热2例,饮食不正常3例,急性胃肠炎例。
2012年20期 v.15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2K]
- 楚海波;胡勋;董华丽;廉全荣;郭锐;赵高峰;付俊丽;
<正>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20~40岁为多见,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患者。好发于春、秋季节。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国内该病每年发病人数高达49.77万。我科2009-01—2012-01采用面瘫扶正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04例,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2012年20期 v.15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朱芳梅;
目的探究尼莫地平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在入院后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持续泵入尼莫地平,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随访0.5~1.5a,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观察组病死率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可显著提高SAH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并发症率和病死率较轻,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2年20期 v.15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王金海;吴素芳;牛顺和;
<正>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门诊2006-01—2011-12共规范治疗已确诊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痺的患者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24~70岁;就诊时间发病后1~3d,其中18例发病前有受凉感冒的症状。1.2临床表现本组病例均为单侧不完全周围性面瘫,按照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确立的House—Brchmann面神经分级标准:轻度功能障碍13例,中度功能障碍27例,重度
2012年20期 v.15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杨道荣;姜霖;
<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是一种常见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多数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导致血流阻力增加,血流速度减慢,脑组织灌注减少导致眩晕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常突然发生,反复发作,甚至可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是急诊科常见疾病之一。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2012年20期 v.15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熊伟;李二红;范波胜;
<正>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嗜神经性传染病,常导致患者发生较明显的神经痛。更昔洛韦是一种新型抗病毒药物,我科2009-01—2012-04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2009-01—2012-04收治带状疱疹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男12例,女8例;年龄18~75岁,平均47岁;平均患病时间3.5d;患
2012年20期 v.15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吴素芳;牛顺和;
<正>我院2005-01—2011-12对42例枕大神经疼患者采用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在病侧风池穴封闭注射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2例患者均来自门诊,女17例,男25例;年龄30~40岁5例,41~50岁20例,51~62岁17例。以一侧由项部向枕顶部放射性、阵发性剧痛或持续疼痛为主要症状。其中放射性、阵发剧痛18例,持续疼痛24例。伴有头昏,头晕,焦虑5例;眩晕4例。体格检查:全部病例均有病
2012年20期 v.15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朱凤军;
<正>抑郁症是临床一种常见精神疾病,复发率较高,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地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本文应用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8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西平县人民医院2011-06—2012-06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男34例,女46例;年龄22~60岁。所有患者均符合CCMD-3的抑郁诊断标准,且HAMD评分>18分。按照患者及家属意愿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
2012年20期 v.15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金超阳;
目的观察马来酸咪达唑仑注射液(力月西注射液)联合痰热清治疗癫持续状态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马来酸咪达唑仑注射液联合痰热清注射液;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安定针和鲁米那针;用药期间密切观察2组患者惊厥抽搐发作的时间、程度、频率以及持续时间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在控制惊厥抽搐发作的时间、程度、频率以及持续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马来酸咪达唑仑注射液联合痰热清治疗癫持续状态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安定针和鲁米那针组,疗效显著;提示马来酸咪达唑仑注射液联合痰热清治疗癫持续状态,作用强,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2012年20期 v.15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葛照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胞磷胆碱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经过14d和21d治疗后血肿量分别为(17.04±5.53)mL和(8.76±3.25)mL,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1个月和3个月MMSE评分分别为(22.93±3.31)和(30.56±3.81),BI评分分别为(84.85±2.92)和(95.18±3.1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治疗脑出血,可有效促进血肿吸收,并可显著改善患者大脑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用药安全,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脑出血治疗药物。
2012年20期 v.15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蔡学兵;
目的探讨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虫类药物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帕金森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多巴丝肼治疗;治疗组除服用多巴丝肼外加服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虫类药物煎剂,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80%,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虫类药物联合多巴丝肼对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2012年20期 v.15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陈继承;
<正>眩晕症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占耳鼻喉科门诊的15%,生活在家中的老人50%~60%有眩晕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随着人口老龄化,眩晕发病日益增高。本院2009-01—2010-12采用天麻素联合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6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梅尼埃病21
2012年20期 v.15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解静;
目的观察系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探讨系统干预在脑卒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脑病科2011-01—2012-01诊断为急性脑卒中7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对患者入院前和护理3个月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测评,分析比较测评结果。结果 2组患者护理(3个月)后与入院前比较,HAMD、HAMA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HAMD、HAMA评分结果(分别为19.74和8.0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2.95和11.0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对于促进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的心理及肢体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20期 v.15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李方方;赵变歌;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癫患儿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癫患儿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健康教育、电话随访、家庭随访和强化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患儿完全依从24例,部分依从3例,依从性较差2例,不依从1例;对照组患儿分别为15例、6例、5例和4例,观察组患儿遵医行为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入组后1a,其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但是观察组患儿改善更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患儿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改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2年20期 v.15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赵瑞;
<正>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06—2011年收治的急性期出现躁动的脑出血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男20例,女18例;年龄39~80(52±9.46)岁。幕上出血30例,幕下出血8例
2012年20期 v.15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朱叶琳;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后步行能力康复的影响。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和康复的基础上给予减重步行训练,采用功能性步行分级法评定步行能力。比较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后步行能力的影响。结果康复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独立步行的比例均显著升高,分别为85.00%和66.67%,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独立步行率显著升高(χ2=4.036,P=0.045)。结论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恢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012年20期 v.15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吴伟华;张鑫;王智英;
<正>分娩是孕妇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变化的过程,受家庭环境、经济能力、胎儿性别或分娩知识认识不足等因素影响,几乎所有的初产妇均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或恐惧情绪,严重影响产程和预后功能恢复。笔者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程和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2012年20期 v.15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普秀霞;
目的观察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进入麻醉复苏室(NPACU)后的病情变化及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确保术后生命体征的平稳及麻醉恢复期的安全。方法 262例颅脑外科患者入室后进行生命体征检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有无疼痛、高血压、恶心、呕吐、呼吸道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给予相应的治疗及护理,进行改良Alolyete评分,达到9分以上者可以转出NPACU。结果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在NPACU停留时间为2~3h。72%患者在NPACN期间出现疼痛、高血压、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结论 NPACU是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安全、平稳、过度的有力保证。
2012年20期 v.15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崔长征;党霞;
<正>临床上,艾滋病(AIDS)并发肺结核占20%~50%,且有1/3的艾滋病患者死肺于结核。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心理问题较严重,我院2006年以来收治36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现将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6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男29例,女7例;年龄18~68岁,平均46岁。性接触传播6例,输血感染18例,静脉吸毒史5例,不明原因7例。1.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持续1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温37.8~40℃;体质量减轻10%以上。部分患者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头痛及癫等。
2012年20期 v.15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陈华琴;
<正>颅脑损伤约占全身损伤的15%~20%,仅次于四肢损伤,常与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复合存在,其致残率及致死率均居首位。随着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二级以上医院临床中的普遍应用,为急性颅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准确依据,特别是为危重颅脑损伤病人创造了及时、快速和有效的救治条件。CT室检查的护理工作做为我院颅脑外伤急救流程中重要的环节,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回顾总结如下。
2012年20期 v.15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卓艳燕;李淑媛;
<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我国老龄人口的比例也逐年增长,脑卒中、重型颅脑损伤、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需长期卧床,自我翻身困难,压疮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我病区收治16例压疮患者,采用多爱肤无菌、不透气亲水性敷料治疗,现报告如下。
2012年20期 v.15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