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创办日期:1998年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刊   期:月刊
电话:0371-60100422 63321039
Email : bjb@cn-shenjing.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381/R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110

 

论著

  • hTERT对干预后人胚胎神经元cdk5 P-CREB表达影响的初步观察

    吴灵芝;李水彬;成钢卫;汪华侨;孔令平;

    目的对干预后人胚胎神经元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 5,cdk5)、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P-CREB)表达影响。方法人胚胎大脑皮质神经元原代培养后,用hTERT重组腺病毒转染神经元,用Aβ25-35干预转染后神经元。实验分为转染组和非转染组。Western-blot检测cdk5、p-CREB的变化。结果 Aβ25-35干预后,神经元内cdk5表达量明显增加,而hTERT基因转染组cdk5增加的低于非转染组。干预后神经元内p-CREB表达量明显降低,而hTERT基因转染组,p-CREB表达量高于非转染组。结论 Aβ25-35干预人胚胎大脑皮质神经元,可以导致cdk5的异常活化,p-CREB的降低;hTERT基因转染可有效抑制cdk5的异常激活,防止p-CREB的降低。

    2014年16期 v.17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氯氮平和喹硫平的疗效及认知功能变化

    梁颂游;

    目的观察氯氮平和喹硫平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0-02—2012-11在我院就诊的9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将经典抗精神病药物随机分配替换为氯氮平和喹硫平,分别对入组时和8个月末的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评定治疗16周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88例临床稳定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经氯氮平或喹硫平治疗8个月后精神症状均明显好转,8个月后的认知功能也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换药16周后喹硫平组患者出现活动减少、嗜睡、便秘、流涎、头晕及体质量增加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少于氯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氮平和喹硫平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均有显著治疗作用,且二者在认知功能的改善及疗效方面无显著差异,但与氯氮平相比,喹硫平的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

    2014年16期 v.17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脊髓损伤28例分析

    柴文;屈新辉;周超;谢旭芳;张昆南;吴晓牧;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01—2012-07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慢性脊髓损伤患者28例,骨髓干细胞动员后,采自体骨髓干细胞进行鞘内注射移植治疗,骨髓干细胞数量(1.0~10.0)×107,1次/周,共治疗2次。分别于移植前和移植后1、3、12个月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2000)制订的评分标准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估疗效,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MSCs移植1个月后,针刺痛觉评分、轻触觉评分、运动评分和MBI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均明显改善(均P<0.05);移植3、12个月后各项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均P<0.01)。其中8例低热和3例低颅压性头痛,处理后症状完全消失。结论自体MSCs移植治疗SCI可改善患者的运动和感觉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不良反应轻微。

    2014年16期 v.17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对脑卒中预后的应用价值

    伉奕;

    目的探讨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SEP)对脑卒中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02—2013-02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0例,作为脑卒中组。对所有患者进行SSEP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脑卒中组患者细分为SSEP正常组、SSEP异常组和SSEP缺失组。患者入院时及入院第1、3、6、12月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量表(NIHS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进行评分。同期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正中神经和胫神经SSEP较健康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正中神经N20峰潜伏期和胫神经P40峰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同时段SSEP正常组、SSEP异常组、SSEP缺失组患者的NIHSS评分、FMA评分、MBI评分及MRS评分,SSEP正常组神经功能缺损最轻,运动功能最好,恢复情况最好;SSEP缺失组神经功能缺损最重,运动功能最差,恢复情况最差;SSEP异常组居中。结论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能有效预测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014年16期 v.17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重度颅脑外伤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诊治措施

    康东;陈礼刚;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3-01收治的9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对其中29例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重度颅脑外伤合并肺部感染危险因素有高龄(>60岁)、呼吸机应用、休克、气管切开、基础疾病、肺部原有疾病、低蛋白血症、抗生素和激素应用、GCS评分等(P<0.05);而与患者性别、手术史无关(P>0.05)。年龄、GCS评分、基础疾病、气管切开、抗生素激素运用、休克是重度颅脑外伤合并肺部感染的高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充分做好入院相关准备且积极预防治疗可降低重度颅脑外伤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生。

    2014年16期 v.17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脑动脉瘤夹闭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谢健;陈元利;欧阳玉芳;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脑动脉瘤夹闭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2011-05—2013-03收治的60例择期行脑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其中观察组30例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30例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比较2组麻醉效果。结果诱导后,2组HR、MAP均低于基线值(P<0.05),而插管后1min基本恢复至基线值(P>0.05);对照组在头架固定时至关闭硬脑膜时HR均大于基线值,且均大于瑞芬太尼组(P<0.05);对照组切皮时至拔管后即刻的MAP均大于基线值,且均大于瑞芬太尼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呼之睁眼时间以及术后Steward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动脉瘤夹闭手术麻醉中,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具有较佳的血流动力稳定性,患者术后苏醒迅速,值得临床应用。

    2014年16期 v.17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疗效

    亚俊;马志坚;廖鹏;

    目的对比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2010-01—2012-12收治49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分为A组23例和B组26例。A组行前入路锥体次全切除,钛网重建内固定手术;B组行后入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重建内固定术。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神经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VAS评分B组优于A组(P<0.05);A组末次随访(术后9个月)时Cobb角恢复优于B组(P<0.05);2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疗效相当,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合理选择手术入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2014年16期 v.17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 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管储备能力的影响

    房体坤;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管储备能力的影响。方法 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2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根据NIHSS评分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采用TCD测定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脑血管储备功能。结果观察组基本痊愈28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5%;对照组基本痊愈13例,显效11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4.8%。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量(MCV)增加值治疗后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脉动指数(PI)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脑血管储备功能(CVR)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可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管储备能力。

    2014年16期 v.17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 Infiniti 3000A生物反馈仪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

    鲁晓波;蒋从清;刘忠纯;

    目的探讨Infiniti 3000A生物反馈仪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6例,实验组治疗前后通过Infiniti 3000A生物反馈仪采集脑电、肌电、皮电等数值,然后以各种图像方式进行实时反馈放松治疗,1次/d,30min/次;对照组口服丁螺环酮,10mg/次,3次/d。2组均治疗6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6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和临床整体量表-疗效总评估量表(CGI-SI)评定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6周后,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指标参数均有所改善。2组HAMA和SAS评分治疗3、6周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减少(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效率76%,对照组7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finiti 3000A生物反馈仪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较好地反馈放松患者的神经。

    2014年16期 v.17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 AIP和IMT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分析

    刘莲花;

    目的探讨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及颈内动脉内中膜厚(IMT)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头部CT和(或)MRI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0例及健康体检者70例,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入组对象IMT、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计算出AIP,并进行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IMT、TC、TG、LDL-C及AIP值明显升高,而HDL-C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与AIP呈正相关(r=0.514,P=0.001)。结论 AIP与IMT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

    2014年16期 v.17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尼莫地平与硫酸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随机对照研究

    陈林;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与硫酸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效果,为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我院2011-01—2012-12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治疗组以尼莫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8.82%(20/34),高于对照组47.06%(1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效率20.59%(7/34),低于对照组的29.41%(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MCA血流速度均明显降低,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为(86.5±17.1)cm/s,低于对照组的(98.4±16.9)cm/s(P<0.05)。2组治疗后G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GCS预后评分为12.31±4.15,高于对照组10.72±3.76(P<0.05)。治疗组脑血管痉挛和再出血分别为8.82%(3/34)和2.94%(1/34),低于对照组14.70%(5/34)和8.82%(3/34)(P<0.05);治疗组低血压为5.88%(2/34),低于对照组14.70%(5/34)(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效果较好。

    2014年16期 v.17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患者脑血管痉挛与血浆内皮素 血管紧张素及一氧化氮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王平;

    目的探讨患者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以及一氧化氮的变化及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5例为实验组,与同时期同年龄段的健康人7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发病<24h、第4天、第7天和第14天的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以及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并比较血浆内皮素与一氧化氮在两组患者4个时间点的差异,分析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的关系。结果实验组患者体内的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以及一氧化氮水平在24h内慢慢升高,并持续在最高水平达4~5d;7d后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开始下降,但2周后依旧保持比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患者7d后一氧化氮降至正常水平;脑血管痉挛组患者的血浆内皮素在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一氧化氮仅在第4d末和7d末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血管痉挛发病过程中,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及一氧化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4年16期 v.17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5-HTTLPR基因型与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

    刘丹;宋景贵;

    目的了解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连锁多态性区域(5-HT transporter gene-linked polymorphic region,5-HTTLPR)与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关系。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99例和脑卒中患者20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3mL,离心后分离血细胞,提取受试者血细胞DNA,用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扩增5-HTTLPR目的基因片段,扩增产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基因型;比较2组5-HTTLPR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结果 PSD组SS基因型明显高于脑卒中组,脑卒中组LL基因型明显高于PS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L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SS等位基因(χ2=4.54,P<0.05)。结论 SS基因型可能是脑卒中后抑郁的易感因子。

    2014年16期 v.17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并焦虑抑郁的效果

    刘海平;

    目的分析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05—2013-06我院收治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观察组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均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症状评分、SDS和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P>0.05),治疗后2组症状评分、SDS和SAS评分均有所改善,而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69.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并焦虑、抑郁患者临床效果满意,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焦虑、抑郁情绪。

    2014年16期 v.17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 托吡酯治疗儿童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成海燕;

    目的观察托吡酯治疗儿童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偏头痛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托吡酯和氟桂利嗪治疗,2组患儿均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每月偏头痛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分别为(0.89±0.43)次、(0.76±0.41)d,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χ2=4.24,P<0.05)。结论托吡酯治疗儿童偏头痛效果显著,头痛发作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均有所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16期 v.17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 抗焦虑治疗高血压并焦虑患者的疗效分析

    郭雷生;胡光玲;周湘鸿;黄莉莉;王留义;崔天祥;

    目的探讨抗焦虑治疗对的初诊高血压合并焦虑障碍患者血压达标率的影响。方法左旋氨氯地平单药未达标的初诊高血压患者,经汉密顿焦虑量表诊断焦虑者共72例,随机分为A组加用替米沙坦,B组加用帕罗西汀,治疗8周,观察血压及达标率。结果 A组平均收缩压为(165.3±9.4)mmHg,平均舒张压为(99.1±5.7)mmHg,治疗8周后分别为(145.6±8.7)mmHg和(90.3±4.8)mmHg(P均<0.01);B组平均收缩压为(166.2±10.1)mmHg,平均舒张压为(99.6±5.9)mmHg,治疗8周后分别为(139.6±9.1)mmHg和(88.3±6.7)mmHg(P均<0.01);A、B组的血压控制达标率分别为68.26%和为79.39%(P<0.05)。结论抗焦虑治疗可改善初诊高血压合并焦虑患者的血压达标率。

    2014年16期 v.17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 神经生长因子在急性面神经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蒲红兵;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在急性面神经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4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价和Sunnybrook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80.7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前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价和Sunnybrook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H-B分级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14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Sunnybrook评分治疗后7d和14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面神经炎,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临床效果显著。

    2014年16期 v.17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 早期降压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影响

    邱焕珍;

    目的探讨早期降压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控制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处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血压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肿扩大比例3.88%,对照组为55.3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发病后21d进行NIHSS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及时进行降压能够有效阻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有重大临床意义。

    2014年16期 v.17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 淀粉样脑血管病临床与磁共振诊断分析

    尹变利;任向阳;马聪敏;

    目的分析淀粉样脑血管病(CAA)的临床及磁共振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指导治疗。方法 16例淀粉样脑血管病患者均行头颅磁共振常规MRI及磁敏感加权序列(SWI)检查。结果 16例患者均明确诊断为脑出血。MRI显示10例为多发部位出血,6例单发出血。出血部位多位于脑叶,3例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并发脑室出血。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出血混合存在。SWI示出血病灶呈明显片状低信号,皮层下区显示大量弥散分布点状极低信号影。结论淀粉样脑血管病确诊须病理诊断,有自身的临床和磁共振特点,SWI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2014年16期 v.17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变化与脑卒中的相关性分析

    高健;李淑萍;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脑卒中发生发展过程的关系,以及二者与脑卒中传统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05—2013-06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7例,其中脑出血38例,脑梗死39例;另选取我院体检中心同期体检的健康人员77例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脂、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血肌酐(SCr)、尿酸(UA)等相关指标,比较各组指标相关性。结果脑卒中患者Hcy、Cys C、SCr、UA、TC、T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man相关显示Hcy与Cys C、SCr、UA呈正相关,Cys C与SCr、Cys C与UA呈正相关(P<0.05),Hcy与TC、TG、LDL-C、HDL-C及NIHSS不具备相关性;Cys C与TC、TG、LDL-C、HDL-C及NIHSS不具备相关性(P>0.05)。结论 Hcy、Cys C为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且独立于血脂、神经功能损伤等指标,联合检测HCY、Cys C、SCr、UA等指标对脑卒中诊断有辅助价值。

    2014年16期 v.17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121例临床分析

    陈亿民;林宜生;薛洽生;辜汇丰;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121例,其中保守治疗90例,手术治疗43例,其中单侧钻孔引流32例,双侧钻孔引流11例,单侧硬膜下腔—腹腔分流1例。结果保守治疗90例中57例积液消失,21例积液减少;6例积液增加,其中2例积液无明显变化,4例伤后1~2个月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以上12例改行钻孔引流术,术后治愈。入院后即手术治疗31例中30例一次治愈,1例术后复发,改行硬膜下腔-腹腔分流后治愈。结论多数轻症TSH患者经保守治疗好转或治愈;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采用钻孔外引流术治疗效果较佳。

    2014年16期 v.17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 加巴喷丁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朱志刚;郭向阳;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治疗中重度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确诊为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27例,所有患者积极控制血糖,并口服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起始剂量0.1g,3次/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疼痛程度,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周、4周各测评1次。结果加巴喷丁治疗1周后总有效率为55.6%,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81.5%。与用药前VAS相比,加巴喷丁用药后第1周及4周VAS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巴喷丁用于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2014年16期 v.17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 磺达肝癸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疗效分析

    吴永城;林宏海;王辉;吴兴强;田贤先;

    目的探讨磺达肝癸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0.9%生理盐水100mL静滴治疗14d,观察组采用磺达肝癸钠2.5mg脐周皮下注射治疗7d,依达拉奉治疗剂量及时间同对照组,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小板(PLT)、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 2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PLT、APTT、F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均无皮肤渗血等出血现象发生;2组NIHSS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ADL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NIHSS下降、ADL升高更为明显(P<0.05);临床治疗满意率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为9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磺达肝癸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对患者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2014年16期 v.17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 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骆健明;刘斌;赵泽林;庄泽锐;

    目的探讨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2013年收治的3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结果发病年龄10~62岁,囊实性28例,实质性9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MRI检查。囊实性肿瘤全切除28例,无死亡病例;实质性肿瘤全切8例,部分切除1例,死亡1例。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是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最重要的治疗手段。

    2014年16期 v.17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 交通事故性重型颅脑损伤118例院内急救分析

    王红涛;闫丽娟;赫延;

    目的对交通事故性重型颅脑损伤院内急救效果进行分析,评价院内急救的价值,并就如何进一步改善院内急救提出有关的建议。方法通过回顾分析118例交通事故性重型颅脑损伤院内急救有关资料,记录患者受伤到入院时间、GCS评分、昏迷程度、瞳孔大小、血压、脉搏、呼吸情况,并比较入院进入急诊科和抢救后转出急诊科上述指标的变化,评价急救效果。结果对GCS评分、昏迷程度、瞳孔大小、血压、脉搏、呼吸等指标进行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7.771、25.255、24.609、16.272、20.083、28.994,P值分别为0.026、0.034、0.039、0.047、0.042、0.021)。结论通过不断优化急救流程,并有针对性地改善,可有效提升交通事故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内急救效果。

    2014年16期 v.17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 腰穿脑脊液置换术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观察

    马国弘;

    目的观察腰穿脑脊液置换术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01-2013-12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19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采取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6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腰穿脑脊液置换术联合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观察2组患者头痛、恶心呕吐、颈强直等症状消失时间及发热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同时记录脑血管痉挛、脑梗死、脑积水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后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头痛、恶心呕吐、颈强直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发热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也显著减少,脑血管痉挛、脑梗死、脑积水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预后情况较好,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腰穿脑脊液置换术联合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可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减少并发症,提高预后效果。

    2014年16期 v.17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及正常孕妇胎盘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研究

    丁娟;刘延锦;郭瑞霞;赵先兰;付艳君;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正常孕妇胎盘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定量,了解其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为该病防治提供进一步的理论基础。方法收集我院2012-6—2013-6收治的18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娠期高血压60例,轻度子痫前期60例,重度子痫前期60例)胎盘标本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正常孕妇(含孕早期、中期、晚期)180例胎盘标本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测定2组胎盘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的值,并观察不同分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孕妇妊娠早期胎盘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较高,但随着妊娠进展,其水平逐渐减低;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远高于正常组,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患者病情加重,胎盘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有显著增加趋势,妊娠期高血压为(1.48±0.08),轻度子痫前期为(1.81±0.11),重度子痫前期为(2.37±0.15),三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孕妇,且随着病情加重有显著增加趋势,为临床早期预防与控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2014年16期 v.17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 甲强龙冲击治疗婴儿痉挛症的早期疗效评价

    张晓莉;杜开先;董燕;徐庆荣;杨庆华;贾天明;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强龙冲击治疗婴儿痉挛症(I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11—2013-10收治的IS患儿80例,其中甲强龙首选组46例,非首选组34例,均采用静脉冲击甲强龙治疗,判断其早期疗效。结果 (1)治疗1周时首选甲强龙组总有效率为86.9%,控制率为69.5%,非首选甲强龙组总有效率为67.6%,控制率为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2周时首选甲强龙组总有效率为89.1%,控制率为71.7%,非首选甲强龙组总有效率为70.5%,控制率为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甲强龙冲击治疗婴儿痉挛症疗效可靠,对初治患儿推荐应用,对其他药物治疗失败者同样值得尝试。

    2014年16期 v.17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 散偏汤预防性治疗偏头痛寒凝血瘀证的疗效观察

    苟成钢;苗治国;

    目的观察散偏汤治疗偏头痛寒凝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偏头痛寒凝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中药散偏汤颗粒剂,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嗪胶囊,均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改善疼痛发作频率、每月疼痛时间、疼痛程度和中医症候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偏汤可有效预防性治疗寒凝血瘀型偏头痛,有效降低偏头痛发作频率、缩短头痛持续时间,减轻头痛程度及改善患者伴随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2014年16期 v.17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 中国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线粒体DNA 3个原发致病基因突变遗传及临床特征

    路博;白冰;赵春艳;

    目的对我国国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线粒体DNA的3个原发致病基因突变遗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特征。方法对100例LHON患者采用异源双链-单链构像多态性(HA-SSC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突变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以及DNA测序的方法,对mtDNA11778、14484、3460位点的基因突变情况进行分析。并同时对所有发病患者的性别、年龄、视力等情况进行观察,对其临床特进行探讨。结果经过检测,100例患者中,不同突变位点的LHON患者发病时的视力不同。发病年龄集中在10~20岁。结论我国LHON以mtDNA11778位点突变为主,可作为国人常规筛选,属于母系遗传,对我国国人的视力造成严重威胁。

    2014年16期 v.17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 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对脑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

    宋海霞;满勇;吕全军;

    目的观察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及术中、术后对神经功能保护。方法回顾分析254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行血肿清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230例患者经小骨窗开颅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清除,24例患者术中脑膨出明显改行大骨瓣经颞中回显微手术清除血肿,术后第1天行头颅CT复查,血肿清除量均在80%以上。住院期间死亡18例(7.1%)。6个月后随访194例患者,GOS评分Ⅴ分64例(34%),Ⅳ分88例(45%),Ⅲ分30例(16%),Ⅱ分12例(6%)。结论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术中采取适当血管及神经功能的保护措施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一种安全、高效的手术方式。

    2014年16期 v.17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 神经内科门诊患者认知障碍的横断面调查

    钟雷;张继青;唐运章;

    目的通过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神经内科门诊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和主要类型。方法选择2012-02—2013-10我院神经内科门诊诊断患者20 278例为对象,按照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知情者问卷、简明精神状态检查和CRF诊断室检查三步法,了解患者认知障碍状况。结果符合筛查标准并完成筛查18 797例,总筛查率92.69%。认知障碍患者115例,其中轻度障碍45例(0.22%),痴呆70例(0.35%)。轻度认知障碍以MCI-A为主23例(51.11%)。混合性MCI和其他类型分别有7例(15.56%)和4例(8.89%)。痴呆患者中AD、VD、混合型痴呆和其他类型分别27例(38.57%)、17例(24.29%)、18例(25.71%)和8例(11.43%)。结论虽然整体来看,老年人认知障碍的发病率不高,但认知障碍一旦发生,往往会形成痴呆。无论是轻度认知障碍还是痴呆,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主,其次为血管性认知或痴呆。

    2014年16期 v.17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疗效观察

    陈睿;陆迅;王俊雯;赵玉海;

    目的观察和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脑卒中后遗症者,按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照组采取单纯西医治疗,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相关不良事件等。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评分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结合疗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遗症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事件,值得推广应用。

    2014年16期 v.17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脑梗死专题研究

  • 纳洛酮治疗老年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包志伟;胡仁琳;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老年多发脑梗死性痴呆(MI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01-2013-01我院收治的老年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69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8mg+5%葡萄糖250mL静滴,1次/d,10d为一个疗程,根据病情连用2~3个疗程。2组均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改良长谷川智力量表(HDS-R)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MMSE评分、HDS-R评分、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老年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智力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4年16期 v.17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 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赵燕;苏建;付志新;毛中臣;刘辉;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01-2013-01在开封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185例,分为进展组(96例)和对照组(89例),回顾性分析2组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体温、高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颈动脉狭窄程度(狭窄>50%)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性脑梗死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Logistic回归中,体温、高血压、空腹血糖、颈动脉狭窄程度(狭窄>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温、高血压、空腹血糖、颈动脉狭窄程度(狭窄>50%)是进展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在发病的早期消除相关危险因素,以减少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

    2014年16期 v.17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陈利君;李群;朱清嘉;潘晨燕;朱剑刚;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4例,颈动脉狭窄48例,内膜正常48例,斑块形成48例。采用多普勒超声法检测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CRP浓度。对比分析各组患者CRP浓度和MT值。结果颈动脉狭窄组CRP值为(13.798±1.203)mg/L。内膜正常组为(1.462±0.175)mg/L,内膜斑块形成组为(4.968±0.516)mg/L。颈动脉狭窄组MT值>1.3mm 16例,0.9~1.3mm 25例,<0.9mm 7例;颈动脉内膜正常组分别有1、7、40例;颈动脉内膜斑块形成组分别有4、15、29例。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密切相关。CRP值高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严重,其MT值亦更大。判定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可以有效预测缺血性脑卒中。

    2014年16期 v.17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 OCSP分型对脑梗死患者NHISS BI rankin评分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杨声坤;

    目的探讨脑梗死OCSP分型构成比,分析各亚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国)、NHISS、BI、rankin评分之间的差异及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2012年我院426例脑梗死住院患者,按照OCSP分型标准分为4大类型: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后循环梗死(POCI)、腔隙性梗死(LACI),3个月后随访,应用Barthel指数(BI)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日常生活能力和残疾程度,比较各型之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国)、NHISS评分、BI及rankin的差异,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OCSP分型的各亚型中,LACI分型所占比率最多,POCI比例最小,入院时NHISS评分较高,说明神经损伤较重,LACI评分最低。(2)TACI 3个月BI指数最低,表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较差,rankin评分最高,为重度依赖;LACI各项指标较好,预后最好。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进行临床分型,并应用NHISS、BI及rankin评定,有助于合理评估病情,早期采取正确的治疗及对疾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4年16期 v.17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 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赵树;关华;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相同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及头部亚低温治疗,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NIHSSA评分和Barthal指数。结果治疗1周时2组NIHSS评分均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时,治疗组NIHSS评分及Barthal指数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抗自由基及亚低温治疗,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能力。

    2014年16期 v.17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 丹参多酚酸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郝彦超;苏建;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9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7例,进行常规性治疗;B组4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注射液,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14d后的血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水平和Barthel指数。结果 2组在治疗前血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水平和Barthel指数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14d后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Barthel指数有不同程度提高,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能够降低脑梗死的血粘度和炎症反应,提高神经功能。

    2014年16期 v.17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 丁苯酞胶囊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刘保夫;

    <正>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脑血管疾病中较常见的类型,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类的生活质量及健康[1],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丁苯酞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改善脑缺血后微循环、减轻脑水肿、保护线粒体损伤等,最终达到恢复神经功能的作用。注射用血栓通可显著改善心肌耗氧量、增加脑血流量等。本文探讨丁苯酞联合血栓通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03—2013-09在我科住院治疗的

    2014年16期 v.17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陈志红;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脑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01—2012-12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2例急性脑梗患者为观察组,收集本院体检中心正常体检者88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浆Hcy、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结果观察组Hcy水平(28.94±4.47)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23±2.11)μmol/L(P<0.05);观察组叶酸水平(3.97±2.44)μg/L、维生素B12水平(218.43±75.39)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25±3.92)μg/L、(402.33±105.24)μg/L(P<0.05)。结论对脑梗死高危人群定期进行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监测,有利于脑梗死的早期发现,采取早期干预措施,从而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有利于脑梗死的预后评估。

    2014年16期 v.17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 16层CT灌注成像在脑梗死脑血流动力学中的应用价值

    赵芝琴;何琪;

    目的分析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脑梗死脑血流动力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1-02—2003-02收治脑梗死患者50例,主要采用16层螺旋CT行常规CT检查和CT灌注成像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种方法诊断价值。结果 50例患者经CTPI诊断脑梗死的准确性为92.0%,CT平扫的准确性为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区域的CBV和CBF与正常对照区域相比有所降低,而TTP和MTT明显延长,两区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层CT灌注成像在脑梗死诊断中不仅能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且能够反映出脑血流动力学的状态,对脑梗死脑血流动力学的诊断和研究提供新的方法。

    2014年16期 v.17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腔隙性梗死的诊断价值

    周瑞芹;马晨旭;王亚蕊;

    <正>腔隙性梗死是我国最常见的致残性疾病之一,严重威胁中老年人身体健康,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大脑深部小穿支动脉阻塞或血流极低时产生的小梗死,病变区仅累及深部结构,最大直径<2cm,发病率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5%[1]。本文利用经颅多普勒(TCD)及CT对比诊断120例腔隙性梗死患者,观察其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侧支循环状况。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0例为我院2006-06—2011-04的住院和

    2014年16期 v.17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 长春西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任新光;

    <正>急性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最常见类型,占全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70%左右。我院2012-03—2014-03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进行研究,分析长春西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2-03—2014-03收治的急性脑梗死

    2014年16期 v.17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 前列环素 血栓素A_2对脑梗死的诊断意义

    宋卫民;

    目的分析前列环素、血栓素A2在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11—2013-11收治的5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检查的5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前列环素、血栓素A2的水平。结果观察组前列环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血栓素A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测定其前列环素、血栓素A2水平,可作为临床诊断依据,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2014年16期 v.17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 低血糖症误诊为急性脑梗死16例临床分析

    王艳;和瑞莲;范波胜;

    <正>在临床工作中,低血糖是比较常见的内科急症之一,一般表现为心悸、出汗、无力、晕厥等植物神经紊乱症状,但少部分病人可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如偏瘫、精神症状,甚至昏迷,易被误诊为急性脑梗死,从而使接诊医师做出错误诊断和处理,导致不必要的医患纠纷,现将我院近5a来收治的16例低血糖症误诊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以求提高诊治水平。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患者均为2010-01—2014-02我

    2014年16期 v.17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诊治体验

  • 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强化降血压治疗效果分析

    孙伦魁;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强化降血压治疗对早期血肿扩大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10—2013-10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强化降血压治疗组(观察组)120例和缓和降血压治疗组(对照组)120例,分别给予强化降血压及缓和降血压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24h血肿体积的变化和治疗后14d、3个月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的变化及病死率。结果治疗24h后观察组血肿平均体积、血肿扩大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3个月后观察组NIHSS评分减少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14d、3个月后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早期收缩压水平维持在140~150mmHg时可有效降低血肿体积及发生率,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2014年16期 v.17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 高压氧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毛中臣;苏建;付志新;孙永;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脑出血术后患者161例,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观察2组入院时、手术后及治疗30d后的有效率及脑水肿变化情况。结果入院时及术后第5天,2组脑水肿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32、1.461,P值分别为0.802、0.709);疗程结束后(30d),高压氧组总有效率84.4%,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5,P<0.05);2组脑水肿体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17,P=0.016)。结论高压氧治疗可减轻脑水肿,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16期 v.17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 高血压子代人群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等位基因分布研究

    赵杰娉;崔天祥;方慧玲;

    目的探讨高血压子代人群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等位基因分布。方法 PCR检测86例原发性高血压子代人群和正常对照组49例的ACE基因I/D多态性并计算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结果高血压子代组与对照组基因频率分别为DD型(26.7%vs 4.1%)、ID型(45.3%vs 59.2%)、II型(27.9%vs 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高血压子代组D等位基因频率49.4%,高于对照组的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 D等位基因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子代人群的一个易感基因,DD型远期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可能增加。

    2014年16期 v.17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的水平

    辛雅萍;张东铭;付艳芹;王崇贤;张苏河;

    目的测定健康人群、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及脑梗死患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CTRP1)的水平。方法测定各组患者血清CTRP1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将患者分为Ⅰ组(正常对照组)40例,Ⅱ组(2型糖尿病组)32例,Ⅲ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35例,Ⅳ组(单纯脑梗死组)30例;定义I组、Ⅳ组为非糖尿病组;Ⅱ组、Ⅲ组为2型糖尿病组。结果 2型糖尿病组血清CTRP1水平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结论 CTRP1与2型糖尿病有关。

    2014年16期 v.17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 以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24例临床分析

    田波新;

    目的探讨以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 24例患者均以一侧眼睑下垂为首发症状,且缺乏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均严格控制饮食,应用降糖药物治疗。其中4例血糖偏高,在经过小剂量胰岛素皮下肌注治疗、血糖控制稳定后改为口服药物,加大剂量B族维生素,合并血脂较高的患者同时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及扩张血管、营养神经治疗。结果以动眼神经眼外肌麻痹18例,伴眼内肌麻痹6例,其中合并血糖偏高、不完全动眼神经麻痹17例(70.8%),完全麻痹7例(29.2%),24例患者通过及时治疗3个月内完全恢复。结论本病突然发病,以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均单眼发病,且无糖尿病典型症状,其发病机制与代谢障碍及微血管病变有关,其预后与糖尿病的控制密切相关,应多方面监测病情。

    2014年16期 v.17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比较

    向明俊;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09—2013-01收治的50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依据手术时机分为2组,每组25例。观察组发病后7h进行手术,对照组发病后7h~3d进行手术。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发病后7h内手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治疗,提高优良率,值得推广。

    2014年16期 v.17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 以神经系统为主要症状的急性意识障碍患者救治分析

    张洪;

    <正>意识障碍分觉醒度下降和意识障碍两方面,前者表现为嗜睡、昏睡和昏迷,后者表现为意识模糊和谵妄[1]。以神经系统为主要症状的急性意识障碍在急诊科很常见[1-2],因其临床病因复杂,病情危重,易出现漏诊、误诊。现对2010-06—2012-06来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的645例意识障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06—2012-06我院急诊科收治的

    2014年16期 v.17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 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5例临床分析

    常海;吕宏乐;

    目的探讨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的临床及诊疗方法,提高对于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的认识。方法对5例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包括病因、发病过程、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确诊时间、出血部位以及脊髓受压时间及治疗方法的不同,导致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结论了解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尽快完善MRI检查,明确诊断,尽早手术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2014年16期 v.17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及预防

    曹新亮;孙郑春;马旭东;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结果 36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治疗后,下肢水肿不同程度减轻,其中治愈21例,好转14例,患肢坏死自动出院1例。结论在正常治疗原发病同时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密切观察下肢情况,定期检查D-二聚体、血管彩超,明确诊断后及时给予溶栓、抗凝、滤器植入等治疗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后,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病率。

    2014年16期 v.17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 婴儿脑积水25例临床分析

    张新昌;闫东明;周辉;王俊宽;张志强;

    目的总结婴儿脑积水的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3—2014-02收治的25例婴儿脑积水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随访5~13个月,20例症状好转脑室缩小,1例症状好转但脑室无变化,1例外引流者恢复良好,造瘘患者3例作磁共振脑脊液流动检查显示流向符合要求,而临床表现和脑室大小无变化,遂行腹腔分流手术。结论侧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是婴儿脑积水的有效治疗方法,最好选用调压分流管。在婴儿梗阻性脑积水内视镜下三脑室造瘘手术的适应征应严格掌握。

    2014年16期 v.17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46例临床分析

    秦文华;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保健措施的完善,老龄化人口的增多,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发病人群趋向年轻化,由此而引起的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也越来越多。我院2011-01—2013-12收治46例48眼因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引起的视力下降患者,对其诊断、治疗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6例患者,年龄24岁~86岁,平均54岁;男21例,女25例;单眼患病44例,双眼2例;长期抽烟不饮

    2014年16期 v.17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刘长让;

    目的分析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选取近2a来我院消化道肿瘤内科就诊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患者69例,进行常规镜检,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病理学诊断。结果癌变浸及肌层37例(53.6%),部分淋巴结转移占16例(23.2%);3a生存率49.3%(34/69),5a生存率33.3%(23/69),10a生存率17.4%(12/69)。结论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表现不明显,最后确诊的方法主要是病理学诊断,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时标记的抗体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嗜铬粒蛋白A、神经突触素抗体的联合检测可提高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率。

    2014年16期 v.17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 妊娠期和产褥期孕产妇颅内静脉窦血栓诊治分析

    白春玲;

    目的探讨妊娠期和产褥期孕产妇颅内静脉窦血栓的特征和早期诊断。方法选取2011-01—2013-06入院的妊娠期和产褥期发生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孕产妇52例。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查方式、治疗等。结果 52例患者中,8例并发癫痫终止妊娠或剖宫产,7例孕中晚期病情缓解后经人工辅助分娩,余37例治愈出院。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可提高妊娠期和产褥期孕产妇颅内静脉窦血栓的诊断率,早期确诊和及时动脉溶栓可提高患者预后。

    2014年16期 v.17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 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疗效观察

    和瑞莲;王艳;范波胜;

    <正>目前,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导致部分患者肢体瘫痪、吞咽困难,甚至意识障碍,由此导致患者长期卧床、误吸、排痰不畅、肺功能差,反复发生肺部感染,难以有效控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近年来,我科应用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2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01—2014-06我科共收治脑卒中并发

    2014年16期 v.17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用药与体验

  •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源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姜晓蕊;张晓曼;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vMCI)的疗效。方法 vMCI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口服丁苯酞软胶囊,0.2g/次,3次/d;对照组40例口服维生素E软胶囊0.1g/次,3次/d。治疗12周,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MoCA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并监测治疗前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用药后12周MoCA评分及血液流变学均有有明显改善,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16期 v.17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 A型肉毒毒素注射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疗效分析

    王亮;陈镇;孙二亮;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运动功能和肌张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符合入选标准的痉挛型脑瘫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2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加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观察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MSA)和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下肢痉挛程度和粗大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痉挛型脑瘫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同时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16期 v.17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 芬太尼与舒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不同麻醉效果比较

    张静贻;

    目的比较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中应用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按照麻醉用药不同分为舒芬太尼组(SF组)与芬太尼组(F组)各45例,比较2组患者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SF组SBP、DBP、HR及SpO2变化较F组更加稳定,S1~S4时镇静评分和躁动评分较F组有明显差异(P<0.05),F组拔管时间短于SF组,但SF组清醒时间明显短于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应用舒芬太尼麻醉对循环系统影响小于芬太尼,且患者应激性较小,安全性更高。

    2014年16期 v.17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阿立哌唑治疗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杨建章;刘亚丽;马文立;

    目的研究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阿立哌唑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疗程6周。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简明精神科量表(BPRS)与不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第2、4、6周末HAMD-24、BPR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研究组第2、4、6周末HAMD24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BPRS评分对照组第2、4周减分率与研究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或P<0.05),至第6周2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阿立哌唑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起效更快、安全性更高。

    2014年16期 v.17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 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60例疗效观察

    阮成钧;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性。方法选择60例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针4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和七叶皂苷钠针2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mL中静滴,疗程10d。对照组口服泼尼松30mg,1次/d,连续5d,随后7~10d内逐渐减量,疗程10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效果明显优于泼尼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4年16期 v.17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 尼莫地平片联合养血清脑丸治疗偏头痛90例疗效观察

    王培霞;

    <正>偏头痛是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常反复发作。其临床症状多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头痛,常伴恶心、呕吐或视觉障碍等。因病因未明,临床治疗方法多样,且效果不一。笔者应用尼莫地平片联合养血清脑丸治疗偏头痛,并与单用尼莫地平片对照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90例偏头痛患者,男46例,女44例;年龄15~58岁,平均34.50岁;发作频率>3次/月;病程1个月~10a;颅脑CT、MRI检查均正常。所有入选患者均符

    2014年16期 v.17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

    张向红;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2.8%,治疗组为93.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面神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面神经评分改善幅度及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常规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有效、安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2014年16期 v.17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 支链氨基酸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刘百舸;陈静;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支链氨基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06—2013-06住院肝性脑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护肝、防治脑水肿、维持酸碱平衡、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基础治疗,有感染存在患者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和支链氨基酸治疗。以定向力恢复为标准,观察2组治疗后神志恢复情况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用药3d内神志清醒、定向力恢复24例,对照组用药3d内神志清醒、定向力恢复11例;住院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总清醒率(97.5%)高于对照组(8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1例,病死率2.5%;对照组死亡6例,病死率1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链氨基酸和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治疗肝性脑病,有助于患者清醒,定向力恢复,降低病死率,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2014年16期 v.17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邱刚;李娜;丁利平;韩新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03—2013-03收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70例,依照感染病原体不同分为细菌感染组40例与非细菌感染组30例,分别检测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结果非细菌感染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明显低于细菌感染组(P<0.05)。2组CRP值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降钙素原检测对判定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是否属于细菌感染具有明显的诊断价值。

    2014年16期 v.17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 奥拉西坦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认知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李新雯;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认知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取安慰剂治疗,实验组给予奥拉西坦治疗,对比分析2组治疗前后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巴氏指数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22.3±1.2)分、巴氏指数评分(98.9±11.8)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6±2.9)分、(79.8±1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认知和生活自理能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2014年16期 v.17 10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医疗技术

  • 新生儿硬脑膜窦64排CT影像表现

    邵振国;马龚宝;

    目的探讨64排CT新生儿硬脑膜窦的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成人、24例正常新生儿及86例缺氧缺血新生儿硬脑膜窦64排CT表现。结果成人静脉窦与脑灰质密度接近,密度差异约为1Hu;新生儿尤其是缺氧缺血新生儿静脉窦密度高于脑灰质密度,两者密度差异>10Hu。部分缺氧缺血新生儿颅内动静脉血管密度增高,管径增粗迂曲。结论缺氧缺血新生儿静脉窦密度高于脑灰质密度,CT上较易显示,勿将其当做蛛网膜下腔出血,正确认识新生儿静脉窦影像表现,可提高新生儿颅脑疾病诊断正确率。

    2014年16期 v.17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6K]
  • 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体会

    杨国瑛;

    目的观察血管内介入治疗(EVT)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12-2013-12入我院经介入治疗的40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患者(共44个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44个颅内动脉瘤腔致密栓塞31个,栓塞95%以上10个,栓塞85%~95%3个;术后院期间无出血,术后6个月内有再次出血5例。结论针对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颅内动脉瘤采用合理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可取得满意效果,创伤小、并发症少,在掌握适应证、禁忌证及手术方法的基础上建议推广使用。

    2014年16期 v.17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 CT MRI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

    王福转;张孟荣;葛涛;鹿倩倩;

    <正>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重型颅脑损伤中最常见的原发性颅脑损伤之一。临床表现危重,重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因此,早期准确诊断对于急症处理至关重要,影像学检查为其主要检查手段。本文着重分析、比较拟诊为DAI的CT、MRI表现,以期进一步提高对DAI影像学表现的认识。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9-02—2014-01住院急性颅脑损伤

    2014年16期 v.17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治疗11例临床观察

    翟付强;银公敬;王开;

    目的观察不同材料栓塞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效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1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根据术中情况,经动脉途径或结合静脉途径分别采用可脱球囊栓塞、弹簧圈栓塞及覆膜支架栓塞。结果随访3~12个月,5例可脱球囊栓塞,4例恢复良好,1例复发;6例弹簧圈结合覆膜支架栓塞,术后未复发。结论不同类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采用不同材料栓塞,做到安全、经济、有效。

    2014年16期 v.17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 俞募穴速刺法结合头针治疗脑瘫患儿智力障碍62例分析

    师晓敏;吉云鹏;

    目的探讨俞募穴速刺法结合头针治疗脑瘫患儿智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脑瘫合并智力障碍患儿进行俞募穴速刺法结合头针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参照Gesell发育量表评定临床疗效,显效23例(37.1%),有效34例(54.8%),无效5例(8.1%),总有效率91.9%。结论俞募穴速刺法结合头针治疗脑瘫患儿智力障碍疗效显著。

    2014年16期 v.17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 降钙素原联合CRP检测在卒中相关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

    魏丽红;陈会;白洁;石焦霞;郑献召;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脑卒中及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各40例,分别进行入院第1天及发热后6h行PCT及CRP水平测定,7d后对非感染患者均复查PCT及CRP,并进行比较。结果入院第1天感染组PCT及CR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发热后6hPCT及CRP值明显升高(P<0.01),7d后对照组PCT及CRP值与入院24h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CT及CRP联合检测对早发SAP的诊断和抗生素的应用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2014年16期 v.17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 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

    吕凤根;

    <正>2010-01—2013-01我们对24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行Ⅰ式改良根治术,术中在保护胸长、胸背和胸肌等运动神经的同时,注意对感觉神经即肋间臂神经(ICBN)的保护,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4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70岁,中位年龄48岁。左侧乳腺癌13例,右侧11例。位于外上象限12例,内上象限8例外下象限4例。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的分期标准:Ⅰ期16例,Ⅱ期8例。均经术中和

    2014年16期 v.17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 痴呆综合征69例CT分析

    刘国玲;

    <正>痴呆综合征是一种全面的慢性精神功能紊乱疾病,指患者大脑代谢性病变或器质性病变所导致的机体智能衰退。痴呆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缓慢的智能减退,包括思维、记忆、判断、理解、计算等方面的功能减退,部分患者还伴有程度不一的人格变化,但不存在意识障碍[1]。选择2007-07—2012-12我院收治的痴呆综合征患者69例,进行CT检查,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7-07—2012-12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2014年16期 v.17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 酒精性痴呆的经颅多普勒特征

    李菁;杨清成;张向东;吴海香;

    目的探讨酒精性痴呆(alcoholic dementia,AD)患者的经颅多普勒特征(transcranial Doppler,TCD),为临床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观察12例酒精性痴呆患者经颅多普勒检测结果的特征,并应用简易智能评分量表(MMSE)对其进行智能评估。结果 12例酒精性痴呆患者均表现为颅内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减慢。结论 TCD的异常可反映出酒精性痴呆患者脑组织的血供降低,对酒精性痴呆临床诊治有客观价值。

    2014年16期 v.17 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教学体验

  • 神经内科教学实习模式改革及问题探讨

    王晓雪;许宏侠;张峰菊;刘欣欣;罗岗;王华;郭芬;孙秋菊;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BL)与循证医学(EBM)相结合的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教学实习中的作用及相关问题。方法选取60名神经内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和实习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BL)与循证医学(EBM)相结合的教学法,观察并比较2组实习生基础知识、技能操作、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2组实习生均参加考试,观察组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收回不记名调查表60份,观察组90.0%学生非常乐意接受PBL与EBM教学模式,而对照组学生对传统实习模式满意度为60.0%,2组实习生对当前实习模式的评价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PBL+EBM模式指导实习教学可提高神经内科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和方法。

    2014年16期 v.17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护理体验

  • 社会心理因素对子宫全切术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胡先锋;王瑾;

    目的分析社会心理因素对子宫全切术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影响,并探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手段。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0-02—2013-02收治的300例子宫全切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于手术前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于手术前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社会心理因素方面的护理,对比2组术后抑郁焦虑情况。并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1)术前未经护理干预时,2组的焦虑与抑郁自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与抑郁自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92%,对照组为85.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会心理因素对子宫全切术患者抑郁和焦虑具有重大影响,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术后的抑郁与焦虑程度,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2014年16期 v.17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 时间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李璠;邓粤贤;

    目的探讨时间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将10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4例应用时间护理理论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54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通过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和护理满意度问卷对患者和护理工作进行评定。结果入院时2组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前观察组BPRS评分(55.4±8.7)明显低于对照组(61.2±9.1);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良好率(55.56%)明显高于对照组(24.07%),不合格率(3.7%)明显低于对照组(25.93%);观察组护理满意率达98.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04%(P<0.05)。结论采用时间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症状,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和对护理的满意度,增强精神分裂患者的护理效果,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2014年16期 v.17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 持续质量改进在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护理中的应用

    张咏倩;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术后感染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神经外科2013-01—2013-10收治的60例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比较2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感染率6.7%(2/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6.7%(11/30);观察组护理满意为93.3%,优于对照组的66.7%(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术后感染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4年16期 v.17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 人文关怀与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的应用体会

    王志英;

    <正>神经内科患者发病后往往伴随一系列的身体、心理缺陷及障碍,患者对突如其来的不适难以接受,对病情的估计极为悲观,甚至对以后的生活感到绝望。因此,护理工作也必须从单纯的疾病护理向系统的身心护理转变。1护理人文关怀的概述美国护理理论家Jean Watson于20世纪70年代将护理人文关怀阐述为护士通过具体行为表现出来的专业价值和态度,具有关怀意愿性、社会责任性和治疗目的性。护理人文关怀是护理学本质的观点,引起了西方学者的重视和广泛

    2014年16期 v.17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 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并高血压患者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刘卫华;严剑;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并高血压患者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5例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家庭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社区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后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依从性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精力及SF-36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并高血压患者应用社区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血压水平,提高生存质量。

    2014年16期 v.17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 颅脑肿瘤术后精神障碍的相关分析及护理

    孔永霞;

    <正>颅脑肿瘤术后精神障碍是指大脑遭受各种刺激造成脑组织损伤所致的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不同程度精神活动失调。颅脑肿瘤由于手术时间较长,创伤面积较大,容易诱发手术后精神障碍。造成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因此,充分探讨诱发精神障碍发生的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护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11—2012-11行颅脑手术1124例,术后出现精神障碍86例,经治疗与

    2014年16期 v.17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 脑胶质瘤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

    许健;张莉;

    <正>脑胶质瘤发病率高、危害性大,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发病率约为12/10万,国内报道其占颅内肿瘤的35%~60%[1]。胶质瘤细胞呈浸润性生长,不同部位生长的肿瘤恶性程度也不尽相同。由于肿瘤与正常脑组织分界不清,手术难以彻底切除,术后生存率较低,目前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成为治疗脑胶质瘤的有效方法,但不可避免出现术后并发症,为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院神经外科2009-12—2012-12收治142

    2014年16期 v.17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 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长期卧床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王俊辉;

    目的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外科长期卧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08例神经外科长期卧床患者分为研究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2组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风险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基础护理合格率为100%,对照组为84.9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1.82%,对照组11.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90.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神经外科长期卧床患者实行护理风险管理既有助于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又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

    2014年16期 v.17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 综合护理对产妇术后疼痛的干预作用

    楚金亭;闫淑芳;张华玲;邢丽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对产妇术后疼痛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产科手术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1d和3d的疼痛程度、心理改变及生活质量。结果术后1d和3d干预组疼痛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焦虑、恐惧及紧张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痛阈值,降低痛感,缓解恐惧和紧张心理,显著提高产科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2014年16期 v.17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马江帆;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3-01—2014-05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0例分为早期护理干预组60例,病情稳定后48h即开始康复护理;常规康复组60例,于病情稳定7~30d后开始康复训练。结果 2组治疗后在并发症发生率、后期康复时间、肢体功能恢复效果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够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2014年16期 v.17 130-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 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分析

    周晓;

    <正>资料表明,产后抑郁症发病率3.5%~33%。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也呈逐年升高趋势[2]。产后抑郁症多发生在产后2~4周,产后4~6周时症状明显,主要临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失眠、乏力、对事物不感兴趣、内疚感、罪恶感、社会退缩行为、抑郁、焦虑、烦躁、哭泣、自责、易怒、自卑等,重者可伤害婴儿或自残。因此,对孕期有焦

    2014年16期 v.17 13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 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体会

    焦承玖;

    目的探讨采用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采用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20例。观察组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常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及电解质失衡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保守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2014年16期 v.17 132-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 手术室护理危险事件及风险管理

    赵霞;

    目的探讨手术室临床护理危险事件及风险管理应用效果。方法调查分析我院2010-01实施风险管理前后6个月手术室临床护理风险事故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手术室临床护理直接风险事故和间接风险事故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风险事故和间接风险事故发生率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手术室临床护理风险管理对降低手术室临床护理风险事故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2014年16期 v.17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 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预防作用

    周凌云;

    <正>产后抑郁指产妇分娩后产褥期出现的抑郁障碍,如能及早预防,早期识别,积极治疗,效果良好。我们对130例在我科进行围生期保健并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进行个体化的综合心理护理干预,经有效随访,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围生期保健的产妇。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2011-01—2012-12我院妇产科初产妇260例,均为在我院进行围生期保健并最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均无心理疾病及精神病史,无脑部及其他躯体疾病,具有

    2014年16期 v.17 135-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后整体护理体会

    袁玉琴;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后的整体护理措施。方法对38例微创穿刺引流术后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给予整体护理措施。随访3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随访3个月,基本自理21例(55.26%),需要帮助14例(36.84%),较多帮助2例(5.26%),完全需要帮助1例(2.63%)。本组未发生与护理有关的并发症,调查显示,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100%。结论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配合合理而有效的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具有明确的临床疗效,在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改善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16期 v.17 136-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护理体会

    李红霞;

    目的总结脑室-腹腔分流术(V-P)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0例采用V-P分流术治疗的脑积水患者,进行严密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回顾性分析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通过有效的分流术及严密细致的观察和护理,术后分流管堵塞6例,引流不足2例,均因及时发现和相应处理后有所改善。本组无1例发生感染。结论 V-P分流术可有效改善脑积水患者的临床症状,严密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可减轻患者痛苦,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14年16期 v.17 137-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 高龄髋部骨折引发急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

    郭玲;莫兰;单艳;

    <正>老年患者在经历骨折创伤后易受到较强的刺激,使部分患者合并急性精神障碍。创伤后急性精神障碍是指患者在受到创伤后数天内发生的一种可逆的、波动性的急性精神紊乱综合征,是继呼吸道、泌尿道感染之后的又一严重并发症[1]。我院骨科2010-10—2013-04收治12例高龄髋部骨折引发急性精神障碍患者,现将护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80~93

    2014年16期 v.17 138-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脑血管疾病的护理体会

    牛淑芹;杨巧玲;任海燕;

    <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妇产科常见疾病之一,少数患者可并发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孕妇和胎儿生命安全,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现将我科10a来收治的2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患者均为2004-01—2013-10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年龄25~39岁;初产妇16例,经产妇4例;单胎16例,双胎4例;发病前均有高血压、蛋白尿以及

    2014年16期 v.17 139-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吴丽萍;

    <正>结核性脑膜炎是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结核杆菌侵入蛛网膜下腔引起脑膜的非化脓性炎症,结核性病变除累及软脑膜外,蛛网膜、脑实质和脑血管常常同时受累,且病死率高[1]。现将2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07—2013-06收治的2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男14例,女9例;年龄1.5~57岁。所有患者均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病史和脑脊液病原学检查确

    2014年16期 v.17 140-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 1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袁向芳;

    <正>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临床综合征,起病急骤,由于突然用力或情绪兴奋等诱因,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在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内发展至最严重的程度,半数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另外,病人过早活动、情绪激动、用力排便或剧烈咳嗽也是再次出血的诱因。我科在治疗脑血管疾病中取得较好的效果,也获得宝贵的经验。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2011-07—2013-07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60

    2014年16期 v.17 14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 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全中枢放疗的护理体会

    杜平;马琳;

    <正>目前,全中枢放疗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但该治疗因其照射范围较广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比较严重,这就要求放疗期间做好护理工作,我们对我院60例患者采取神经系统肿瘤针对性护理措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患者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7~65岁。28例髓母细胞瘤,22例生殖细胞瘤,10例脑室室管膜瘤。1.2方法所有患者行调强放射治疗,放射野的位置均为

    2014年16期 v.17 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