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创办日期:1998年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刊   期:月刊
电话:0371-60100422 63321039
Email : bjb@cn-shenjing.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381/R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110

 

论著

  • 支持性心理疗法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刘迎丽;王晓光;

    目的研究分析支持性心理疗法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12—2013-12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98例,以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性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性常规心理疏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心理疗法。根据HAMD(汉密顿抑郁量表)、HAMA(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判定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根据患者健康评定量表(SF-36)评分判定生活质量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对2组患者进行HAMD、HAMA评分及SF-36测量,并对比其得分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周HAMD及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12周后SF-36各维度中,总体健康、心理功能、情感职能、精力以及躯体疼痛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支持性心理疗法对于老年抑郁症患者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并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荐。

    2015年09期 v.18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水通道蛋白AQP9在帕金森病脑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

    余玉银;唐省三;李方成;汪凌;梁淑燕;程彦;

    目的观察大鼠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水通道蛋白9(aquaporin 9,AQP9)在脑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研究AQP9在帕金森病脑组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制造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应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RT-PCR等方法观察大鼠脑组织AQP9表达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检测结果显示,帕金森病组脑组织AQP9和AQP9mRNA的表达呈动态变化过程,帕金森病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除外术后2周时间点)在鼠左侧黑质致密部(SNC)及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区AQP9和AQP9mRNA表达均比假手术组高。结论高表达的AQP9,可能通过调节水电解质与能量代谢,从而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2015年09期 v.18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 小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心源性脑栓塞临床分析

    刘莹;秦超;叶子明;邓晓;陈相任;林翠婷;苏迎;唐艳艳;

    目的探讨小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心源性脑栓塞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01—2013-12超早期心源性脑栓塞患者47例,其中接受小剂量rt-PA静滴溶栓治疗24例为溶栓组,接受常规二级预防23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及改良Rankin评分(mRS)。结果2组治疗前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NIHSS评分明显下降,BI、mRS上升,2组治疗后NIHSS评分、BI、mR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例出现无症状性脑出血。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BI、mRS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心源性脑栓塞是安全的,近期疗效显著。

    2015年09期 v.18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分析

    欧阳征;唐红宇;王爱民;刘青芳;

    目的探究高尿酸血症(HU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为实验组,90例尿酸正常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血压、体重指数(BMI)、高密度脂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最大值(最大IMT)、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平均值(平均IMT)等方面进行比较。计算2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体重指数、收缩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平均值和最大值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67.78%高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在颈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起直接和(或)间接作用,应在临床中得到重视。

    2015年09期 v.18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奥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的临床研究

    王坚;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04—2014-05来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70)和对照组(n=70)。对照组采用奥氮平治疗,治疗组采用奥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治疗8周,观察比较2组在治疗前和治疗第4、8周末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87.14%)与对照组(64.2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在给药后PNASS、AHRS和CGI评分均显著降低,治疗组在治疗4周和8周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13例(18.57%),对照组46例(6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09期 v.18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血浆大内皮素1血清脂蛋白(a)的影响

    刘润过;赵云清;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浆大内皮素1、血清脂蛋白(a)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2-01—2014-03收治的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13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平均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7例,入院后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片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big ET-1、Lp(a)的水平变化以及治疗前与治疗后1、3、6个月时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脑血管血流速度。结果 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NIHSS评分、ADL评分、血浆big ET-1、Lp(a)的水平均有显著降低,而VMCA显著升高,其中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时的NIHSS评分、ADL评分及VMCA水平均有显著改善,同时显著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经过治疗后血浆big ET-1、Lp(a)水平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血浆big ET-1、Lp(a)水平,可通过血浆big ET-1、Lp(a)水平对患者的预后预测提供依据。

    2015年09期 v.18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含利福平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脑卒中并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罗纪燕;

    目的探讨含利福平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脑卒中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08—2014-07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合并肺结核患者196例,按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8例。对比2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监测2组患者肝功能变化情况、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药物性肝损伤程度、出现肝损伤的时间及其主要的临床症状等。结果抗结核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77.55%(76/98)明显高于对照组55.10%(54/98);观察组的肝损伤发生率13.27%明显小于对照组32.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120~200U/L、ALT>200U/L和TBIL>34.2μmol/L观察组患者的肝损伤程度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LT 80~U/L2组患者区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出现药物性损伤的时间大多集中在8周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利福平联合化疗方案对脑卒中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好,肝功能损害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2015年09期 v.18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亚低温联合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分析

    李玉虎;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04—2013-10收治的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微创穿刺碎吸术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亚低温进行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CC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CSS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但实验组C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无发生MODS,对照组发生5例,2组MODS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亚低温辅助微创穿刺碎吸术进行治疗可获得较好神经功能恢复效果,致死致残率低,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2015年09期 v.18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高龄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调查分析

    刘丽;陈刚;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在预防高龄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取98例高龄骨折患者,随机分2组各49例,对照组高龄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常规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利伐沙班治疗。观察手术前后2组患者围手术期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前2组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毛细管血浆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水平等血清学指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血清学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在高龄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缺血性脑卒临床疗效明确,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血清学指标,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2015年09期 v.18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关于紧张型头痛患者情绪认知睡眠质量改变的研究

    沈月;张爱娟;程丽;高琳芝;

    目的通过对紧张型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TTH)与情绪、睡眠质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探讨紧张型头痛的发病机制以指导紧张型头痛的诊治。方法共入选147例2013-07—2014-03就诊于潍坊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门诊及病房诊断为紧张型头痛患者为TTH组,入选同期60例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及病房健康陪护家属作为对照组。测评TTH组及对照组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MoCA量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得分。结果 TTH组患者汉密顿焦虑量表得分、汉密顿抑郁量表得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H组中MoCA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差是造成和加重紧张型头痛的重要危险因素。TTH可能对患者认知产生影响。

    2015年09期 v.18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内镜辅助下小脑脑桥裂入路面神经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

    汪雷;胡火军;马金阳;黄松;

    目的评价内镜辅助下经小脑脑桥裂入路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为HFS,内镜辅助下经小脑脑桥裂上、下支入路行个体化MVD治疗的349例患者,对术后患者行1a以上的随访观察及统计。结果 349例患者术中均发现有责任血管压迫。随访分析统计,349例患者治愈311例,好转18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94.3%。术后复发者8例,复发率2.3%。术后无死亡病例,出现面神经麻痹31例(8.9%),听力下降15例(4.3%),吞咽困难7例(2.0%),术后脑脊液漏致颅内严重感染1例(0.3%),经治疗后治愈或者好转。结论内镜辅助下小脑脑桥裂上、下支入路面神经MVD,有利于探查责任血管的位置,减轻面神经及听神经的牵拉,从而有助于提高总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降低复发率。

    2015年09期 v.18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全程家属参与式健康教育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应用

    石莹;

    目的探讨全程家属参与式健康教育在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仅对患者本人进行健康宣教;试验组要求至少1位家属陪同参与健康教育。教育6个月后比较2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度、遵医行为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提高12%。结论全程家属参与式健康教育可提高脑梗死患者家属的照护水平及配合程度,并以此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脑梗死复发率。

    2015年09期 v.18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成人型甲基戊二酸尿症2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夏德雨;卢硕;董秦雯;张海玲;刘建国;

    目的探讨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成人型甲基戊二酸尿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误诊原因、治疗方法,以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成人型甲基戊二酸尿症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该病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及治疗情况。结果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的成人型甲基戊二酸尿症临床少见,易误诊为精神疾病,影像学表现为神经系统的轻度萎缩,缺乏特异性,有机酸代谢筛查明确诊断。结论对于出现精神症状的成年患者,需要排除器质性病变,特别同时伴神经系统体征的患者,应常规进行有机酸代谢筛查。治疗主要以代谢病治疗为主,小量精神药物治疗为辅。

    2015年09期 v.18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颅骨缺损时间对患者颅内血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周厚杰;郭强;刘宏斌;徐石峰;

    目的探讨颅骨缺损时间和颅骨修补手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2例神志清楚的颅骨缺损患者术前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及神经功能评分,术后复查TCD及神经功能评分,分析不同颅骨缺损时间患者颅内血流及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缺损时间<6个月(12例)与缺损时间>6个月(10例)患者在缺损时间、术前术后TCD、术后KP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骨缺损时间长短对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有明显影响,颅骨缺损时间较短的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影响较小,颅骨修补术后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恢复较好。

    2015年09期 v.18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重度子痫前期与子痫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分析

    白琳;路文革;代允义;张洛英;许晓峰;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与子痫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重度子痫前期与子痫并发RPL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者均表现为迅速进展的血压升高、头痛;意识障碍、精神障碍及行为异常25例;痫性发作23例;视觉障碍19例;影像学显示大脑后部枕叶及顶叶为主的白质水肿;经及时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改变迅速恢复。结论重度子痫前期与子痫并发RPLS患者具有特征性的临床及影像学改变,早期诊断及治疗,预后良好。

    2015年09期 v.18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高传伟;

    目的分析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实验组给予口服奥氮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阿立哌唑治疗。观察3个月,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3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糖、血脂、体质量有显著影响,而阿立哌唑则无明显影响,在临床上应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2015年09期 v.18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MMP-9和TNF-α水平变化及意义

    秦爱华;张莹莹;

    目的分析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入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脑病组)48例,同期正常新生儿(正常组)40例,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2组新生儿出生72h时血清中MMP-9和TNF-α水平。结果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组血清中MMP-9和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新生儿组(P<0.05)。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中MMP-9和TNF-α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P<0.05)。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中MMP-9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693,P<0.05)。结论 MMP-9和TNF-α可能参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过程,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该病的病情和预后评估。

    2015年09期 v.18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高血压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治疗与动脉硬化的关系

    张淑英;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DSA检验血管狭窄度情况分为狭窄组和无狭窄组,比较2组基本资料;根据患者血压和Hcy情况分为正常组、单纯高Hcy血症组、单纯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合并高Hcy血症组,比较4组血管狭窄情况。结果狭窄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狭窄组,血压和Hcy水平明显高于无狭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单纯高Hcy血症组、单纯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合并高Hcy血症组患者血管狭窄发生率逐渐升高,应用直线回归分析获得方程:Y=15.54+13.62X,差异具有显著性(F=788.508,P<0.01)。结论高血压及高Hcy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正相关性,高血压相对于高Hcy血症在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影响中作用更为主导。

    2015年09期 v.18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 全身和头部亚低温治疗脑出血所致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赵军苍;杨华堂;苏钰清;王献明;张宁;王喜旺;刘晓红;

    目的比较全身亚低温治疗与头部亚低温治疗对脑出血所致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全身亚低温组(40例)和头部亚低温组(40例),在予以基本处理的同时,全身亚低温组采用冰毯联合冰盐水洗胃诱导降温,头部亚低温组使用降温头盔诱导降温。观察2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天颅内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水肿体积的变化,对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检测尿8-OHdG水平。结果比较2组的颅内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水肿体积,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天,全身亚低温组较头部亚低温组体积缩小明显(P<0.05或P<0.01);全身亚低温组的GCS评分在治疗后第7、10、14天均高于头部亚低温组,6个月及12个月后GOS评分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全身亚低温组的尿8-OHdG水平较头部亚低温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减轻脑出血所致的血肿及血肿周围水肿,对抗DNA氧化损伤,改善患者意识状态及预后,且全身亚低温治疗较头部亚低温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可作为临床治疗脑出血的有效辅助方法。

    2015年09期 v.18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地佐辛预防椎管内麻醉后神经系统并发寒颤患者的临床效果

    邹晓辉;

    目的研究地佐辛在椎管内麻醉后神经系统并发寒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01—2013-010我院接诊的100例椎管内麻醉后神经系统并发寒颤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于手术前静脉注射地佐辛5mg,对照组术前注射相应剂量的生理盐水,术中出现寒战时静脉注射杜冷丁0.5mg/kg,2组麻醉方式与其余治疗护理措施均相同。记录与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唤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不良反应发作例数)、VRS评分、麻醉效果以及SBP、DBP、HR和SpO2的结果。结果观察组唤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t=8.533 4,P<0.000 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对照组为20%(t=4.332 4,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VR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麻醉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前5min,观察组患者的SBP、DBP、HR和SpO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出现寒战时静脉注射药物5min后,观察组患者的SBP、DBP、HR和SpO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5min时,观察组患者的SBP、DBP、HR和SpO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在椎管内麻醉后神经系统并发寒颤患者中的应用不改变对患者的麻醉效果,但可拥有更短的唤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且在术中术后的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09期 v.18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H型高血压的相关性

    李建辉;白宏英;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H型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1-01-01—2012-12-31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125例。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同型半胱氨酸,根据检验结果及高血压史分为4个亚组,分别为H型高血压组、单纯高血压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和两者均正常组,对斑块组和对照组进行4个亚组检出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史、低密度脂蛋白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斑块组中4个亚组的发生率:H型高血压>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两者均正常组。结论H型高血压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危险性最大。年龄、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5年09期 v.18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320排CT颅底三维重建与颅底骨折外科方案的关系研究

    纠智松;仪立志;陈委;庄文燕;朱记超;刘政委;贾军;石小峰;

    目的研究320排CT颅底三维重建与颅底骨折的外科治疗间的关系。方法 60例颅底骨折患者,采用东芝AquilionONE320排螺旋CT机进行颅底薄层扫描及三维重建,结合影像结果,作为指导外科临床治疗的一种手段。结果颅底CT三维重建能提高颅底骨折影像诊断的准确率并指导临床治疗,60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疗效满意,节约费用。结论颅底骨折患者(无需急诊开颅者),在规范的保守治疗下是相对安全的,能获得满意疗效。通过320排CT颅底三维重建,可提高颅底骨折影像诊断的阳性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积极的干预措施,取得良好效果,能有效判断预后,对外科治疗方案有良好临床指导意义。

    2015年09期 v.18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1K]
  • 文拉法辛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的疗效

    王步军;刘也潇;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文拉法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采用心理干预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MMSE评分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观察组治疗2周、4周和8周后的MMSE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生理机制、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反应及精神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生理机制评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拉法辛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疗效可靠,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认知功能,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09期 v.18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 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孙文豹;

    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诊断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的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2012-01—2014-01入院诊治的96例疑似MCA狭窄的患者,均经TCD检查,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在大脑中动脉存在动脉闭塞。以DSA检查为金标准,分析TCD对MCA狭窄程度的诊断特异性与敏感度。结果 TCD检查MCA狭窄轻度64例,中重度32例,DSA检查轻度狭窄为62例,中重度34例。以参数综合分析可知,特异性较高的界值是诊断鉴别各级狭窄的关键指标。轻度狭窄TCD检查的关键指标为MFVst(cm/s)≥90,中度狭窄则为180<PSVst(cm/s)<220、PSVst/PSVpro<3,重度狭窄为PSVst(cm/s)≥220、PSVst/PSVpro≥3;应用TCD检查诊断MCA狭窄,轻度狭窄准确度为87.2%,敏感度为94.9%,特异性为85.8%,中度狭窄分别为88.9%、92.9%、87.7%,重度狭窄则为87.8%、88.2%、87.6%。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可清楚显示MCA,能准确诊断MCA狭窄,并对狭窄程度的诊断准确度、特异性与敏感性较高,可为临床诊治MCA狭窄提供较为可靠的参考。

    2015年09期 v.18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金玉玲;邱昕光;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 03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感染部位进行统计,同时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03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178例,感染率17.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57.30%)、泌尿道(21.35%)为主;单因素分析年龄、住院时间、意识障碍等是急性脑卒中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意识障碍、侵入性操作(≥7d)、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针对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人员应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征,尽可能减少各种侵入性操作及导管留置时间。

    2015年09期 v.18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氟西汀联合Schuell刺激法语言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的疗效观察

    丘鸿凯;刘志华;林飞燕;赖旻瑶;

    目的观察氟西汀联合Schuell刺激法语言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的疗效。方法 82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用氟西汀组、联合语言训练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我国汉语失语症成套测验(ABC)标准评定语言功能及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定抑郁情况,2组进行比较。结果 2组语言功能均提高,联合语言训练组疗效优于单药治疗组(P<0.05);2组治疗后SDS、HAMD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联合语言训练组改善更明显。结论氟西汀联合Schuell刺激法语言训练治疗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及抑郁状态。

    2015年09期 v.18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HGF及IL-6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刘超;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PCI)患者血清中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IL-6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的方法检测进展性脑梗死105例、稳定性脑梗死(steady cerebral in farction,SCI)患者107例及100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的HGF及IL-6水平,将PCI组患者按照神经功能或梗死病灶大小分组,比较各组间HGF及IL-6水平差异。结果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HGF及IL-6水平的变化较稳定性脑梗死患者高;稳定性脑梗死患者又较健康对照组高。PCI轻度组患者所有指标均显著低于中度组和重度组,中度组显著低于重度组,小梗死灶组患者所有指标均显著低于中梗死灶组和大梗死灶组,中梗死灶组显著低于大梗死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HGF及IL-6血清水平增高,且各指标与进展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梗死灶大小关系密切,可能对甄别是否进展性脑梗死及其危害程度有一定作用。

    2015年09期 v.18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神经节苷脂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王玉梅;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GM-1)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心电监护、常规治疗和神经节苷脂应用,保持良好通气与换气功能,维持脑部及全身的血液灌注,维持血糖和水、电解质平衡,控制惊厥、降颅压等支持治疗,患儿直肠温度维持在(37±0.5)℃,神经节苷脂20mg/次,qd,2周为1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头部亚低温治疗,使患儿鼻咽部温度维持在(34±0.2)℃,直肠温度维持在(34±0.5)℃,持续72h,然后自然复温,观察2组患儿意识、反射、肌张力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意识恢复时间、反射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0.17%)高于对照组(59.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均无严重低血压、心律失常、硬肿症和肾功能衰竭。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09期 v.18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依帕司他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尤丽;

    目的分析依帕司他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腺苷钴胺单一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帕司他药物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BG及2hB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提高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09期 v.18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中低频电刺激联合普瑞巴林治疗中枢性卒中后疼痛随机对照研究

    王芳;吴睿;刘合玉;

    目的探讨中低频治疗仪联合普瑞巴林治疗中枢性卒中后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6例中枢性卒中后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普瑞巴林联合TENS组、普瑞巴林组和TENS组3组,分别给于普瑞巴林联合中低频治疗仪治疗、普瑞巴林、中低频治疗仪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及4周后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结果 3组患者的疼痛均有缓解,普瑞巴林组联合TENS治疗2周后,其VAS、PSQI评分明显低于其他2组。结论普瑞巴林联合中低频治疗仪治疗中枢性卒中后疼痛,可明显减少病人的临床疼痛,改善健康状况疗效优于单用普瑞巴林或中低频治疗仪治疗。

    2015年09期 v.18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 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的康复疗效探讨

    杨常青;袁菲;

    目的探讨康复针灸治疗对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的作用。方法 48例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24例,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康复组同时进行康复针灸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进行康复评定,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评定,日常生活能力(ADL)用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康复组运动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ADL恢复更显著(P<0.01)。结论进行康复针灸治疗可明显提高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2015年09期 v.18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效果观察

    徐志超;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05—2013-04收治的12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观察组60例使用人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及止吐时间分别为(4.2±1.1)d、(2.4±1.2)d、(1.8±0.4)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血清免疫指标IL-1、TNF-α、lg G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具有显著疗效,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的预后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2015年09期 v.18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80例颅脑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分析及处理方式探讨

    王争;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式。方法选取2011-01—2013-07在我院接受开颅手术治疗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症状的患者8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开颅手术治疗但未出现急性脑膨出患者60例为对照组,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分析引发原因。结果 2组手术前ICP、PO2、PCO2及脑内血肿并周围水肿等检测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急性脑膨出行积极治疗,80例患者术中恢复良好、中残、重残、植物生存及死亡患者依次为29例、34例、8例、4例和7例。结论临床上行开颅手术治疗前,应积极找出急性脑膨出原因,并及时给予对症治疗,对提升患者存活质量,降低植物存活率及病死率有积极意义,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2015年09期 v.18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开放外侧裂池在重型脑外伤患者中应用效果

    文礼春;陈兆哲;

    目的分析开放外侧裂池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01—2014-05我院收治的重型脑外伤患者60例,GCS评分6~10分,随机分为2组,各30例。A组使用传统的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方案,B组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开放外侧裂池治疗方案,对2组颅内压、ADL评分、GOS评分和电解质紊乱进行观察。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d颅内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6d颅内压均显著低于A组(P<0.05),ADL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A组低钠和低钾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过程中选取疾病治疗方案时,使用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开放外侧裂池治疗方案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明显优势。

    2015年09期 v.18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低分子肝素钠不同联合用药方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近期疗效观察

    王秀霞;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不同联合用药方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脑梗死面积、血小板聚集率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奥扎格雷钠+依达拉奉提高了进展性脑梗死治疗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值得临床重视。

    2015年09期 v.18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亚临床甲减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徐燕平;陈应柱;李晓波;赵海宁;张桁忠;吴健;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减(SCH)对非痴呆帕金森病(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收集纳入研究的52例非痴呆PD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促甲状腺激素水平(TSH)分为亚临床甲减组(SCH组)17例及正常TSH组35例。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量表)评估帕金森患者的认知功能。帕金森病的严重性用Hoehn-Yahr分级。结果 SCH组比正常TSH组MoCA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CH组与正常TSH组在性别、年龄、受教育时间、Hoehn-Yahr分级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伴亚临床甲减的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功能,亚临床甲减对帕金森患者认知功能可能有一定影响。

    2015年09期 v.18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健康教育路径在脑卒中二级预防的应用及效果

    孙耀霞;谷丽颍;张倩;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脑卒中二级预防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26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0例,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对比2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在二级预防相关知识知晓率、治疗的依从性、满意度、复发率比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明显提高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治疗的依从性、满意度,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09期 v.18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脑发育性静脉畸形的MRI诊断

    艾勇;王勇;张传宏;

    目的探讨MRI对脑发育性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例脑发育性静脉畸形患者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MRI常规平扫、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及增强扫描。结果额叶4例,颞叶1例,小脑3例,引流静脉显示长T1短T2低信号流空影,显示的部分髓静脉呈稍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及SWI显示全部的引流静脉及髓静脉,呈典型"海蛇头"样表现。结论 MRI能明确诊断DVA,增强扫描及SWI序列较敏感,其中SWI无需注射对比剂,能清晰显示DVA及伴发的隐匿性血管畸形,可作为DVA诊断的常规序列。

    2015年09期 v.18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血塞通对偏头痛患者发作情况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卫国;阮波群;

    目的探讨血塞通对偏头痛患者的发作情况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05-2013-07收治的12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氟桂利嗪联合血塞通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发作情况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发作持续时间以及发作频率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MCAV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塞通辅助治疗偏头痛患者疗效明显,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患者发作次数和发作频率,并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

    2015年09期 v.18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下肢神经松动术联合康复措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患者的疗效

    宋志刚;

    目的研究下肢神经松动术联合康复措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患者的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患者100例,按照患者入院就诊顺序平均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下肢神经松动术。1个月后,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与JOA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和JOA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118,P=0.0442)。结论下肢神经松动术联合康复治疗措施能够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患者的疗效。

    2015年09期 v.18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

    张娟;高爱林;张卫军;

    目的评价分析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价值,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2013-01-2014-12我院收治的彩超诊断患有中枢系统畸形胎儿的孕妇98例,将其按照孕周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孕妇孕周17~27周,对照组孕周27~38周,对2组孕妇产前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畸形检出率为93.88%,对照组为67.34%,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对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进行准确诊断,但孕期会对检查结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孕17~27周检查效果最好,检出率最高,值得关注。

    2015年09期 v.18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梗死发作的相关性研究

    李卫红;白涛峰;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的相关因素,为降低TIA患者发展为脑梗死的发生率提供预防和治疗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60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与TIA转化为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发作次数>5次者脑梗死发生率高于5次以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时间>30min者脑梗死发生率高于30min以内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频率>3次者脑梗死发生率高于3次以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A发作次数越多、持续发作的时间越长以及发作频率越高,就越容易发生脑梗死。

    2015年09期 v.18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探讨早期与晚期康复对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简庆荣;王秀玲;林玲;

    目的探讨早期与晚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01—2012-12在我院住院的脑梗死患者136例,随机分成2组,早期康复组(72例)和晚期康复组(64例),早期康复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后2~14d给予康复训练,晚期康复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后15~30d给予康复训练,2组康复训练方法相同,均采用神经生理疗法(Bobath法)和运动再学习法,疗程为30d,对比2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陷程度评分、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早期康复组肢体功能恢复显著优于晚期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临床神经功能缺陷程度评分、FMA、MBI明显改善,早期康复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晚期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与晚期康复均可促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恢复,但早期康复效果显著优于晚期康复。

    2015年09期 v.18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艾子敏;

    目的研究显微手术与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09-2014-01入住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10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放手术术式;观察组采取显微手术方式。术后统计2组患者的疗效、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操作及术后恢复时间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开放式手术,手术时间短、围术期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09期 v.18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神经内镜下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技术分析

    刘文广;管伟;左建东;孙远召;徐建昌;陈忆忆;罗书引;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总结我院近3a20例内镜下切除垂体瘤,分析影响肿瘤切除的相关因素。结果全切除16例,次全切4例。术后无死亡及脑脊液漏病例;视力及视野缺损改善12例。结论神经内镜下切除垂体瘤,能提高肿瘤切除。其相关影响因素主要为内镜使用的熟炼程度、手术体位、手术技巧、术中出血等。

    2015年09期 v.18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诊治体验

  • 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

    郭岩;杨振;

    目的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在进展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及应用。方法将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2组,其中46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进展组,50例稳定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稳定组,另选50例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进展组和稳定组患者均行西医常规治疗,与健康对照组患者血清中hs-CRP和D-D水平对比。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进展组和稳定组患者第48小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并与患者第48小时的hs-CRP和D-D的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进展组与稳定组患者入院时、入院24h、48h血清中hs-CRP和D-D水平。结果 (1)随着入院时间的延长,进展组患者hs-CRP和D-D水平逐渐升高,与同时期稳定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8h的hs-CRP和D-D的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均为卒中中型和重型,与hs-CRP和D-D的水平呈正相关。(3)经治疗,进展组和稳定组患者血清中hs-CRP和D-D水平均显著下降;治疗后进展组和稳定组hsCRP水平有显著差异,D-D水平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较稳定性脑梗死患者和健康受检者均显著偏高,在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及病情判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2015年09期 v.18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术前视频脑电图及术中皮层脑电图定位继发性癫痫175例分析

    李洁;王新军;单峤;

    目的探讨皮层脑电监测定位指导继发性癫痫手术切除方式、范围及术后疗效。方法对2005-06-2013-06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75例继发性癫痫患者术前行视频脑电监测定位,致痫灶与病灶相一致,相近或相侧的情况下,手术中再用皮层及深部电极行皮层脑电图监测定位,并在其指导下联合多种手术方式切除原发病灶及致痫灶,术后定期复查,随访6~60个月。结果根据ILAE疗效分级标准进行疗效评价:1级52例,2级41例,3级27例,4级26例,5级18例,6级11例,总有效率93.0%。结论对继发性癫痫发作患者,术前行视频脑电监测定位,术中再进行皮层脑电监测定位病灶与癫痫灶的关系,并在其指导下联合多种手术方法切除和处理癫痫灶,采取病灶+致痫灶的手术切除方法,可明显降低术后癫痫发生率。

    2015年09期 v.18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 神经外科术后患者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卢加河;杨娇;王志军;苏海涛;董月清;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术后患者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术后颅内感染提供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0-01—2014-06手术患者100例,按照是否发生术后感染分为颅内感染组和非颅内感染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一般情况及手术情况,同时对于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颅内感染组年龄、住院时间、术前院内等待时间、手术时间、再次手术率、脑室外引流和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颅内感染组(P<0.05);颅内感染组的GCS评分显著低于非颅内感染组(P<0.01)。年龄≥45岁、住院时间>20d、术前院内等待时间>7d、手术时间>4h、GCS评分<9分、CSF分流术、再次手术、脑室外引流和术后脑脊液漏均为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神经外科年长、手术复杂、术后住院时间长、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应予以积极的综合预防措施,以降低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

    2015年09期 v.18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 306例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

    刘郑和;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的发病因素与临床特点,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我院2011-06-2014-06急诊科收治的306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选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原因、受伤地点、职业、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男性高于女性;发病率最高年龄段为30~45岁;受伤地点以街道、公路为主,交通事故导致颅脑损伤最多,占49.62%;损伤类型中以中重型颅脑损伤多见,占75.82%;车祸导致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70.97%。结论颅脑损伤的发生在年龄、职业及地点的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根据不同人群、职业特点及高发地段因地制宜的采取预防及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及病死率[1]。

    2015年09期 v.18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 呼伦贝尔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包华;赵磊;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3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300例非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t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的BMI、吸烟史、被动吸烟史、膳食结构中的多食豆类,家族史中的糖尿病史,纤维蛋白原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饮酒史、睡眠障碍情况、膳食结构中的多食肉类、少食鱼类、少食水果,既往史中的高血压史、TIA史、糖尿病史,颅内狭窄、颈内斑块情况,SBP、DBP、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红细胞比积、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C反应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相关,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餐后2h血糖、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中性粒细胞比例、既往TIA史、吸烟史、颅内血管狭窄与缺血性脑卒中呈正相关(OR>1),其中TIA史、颅内血管狭窄、餐后2h血糖是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68.537、22.444、12.819、11.404)。而维生素B12、睡眠充足程度与缺血性脑卒中呈负相关(OR<1),是缺血性脑卒中可能的保护性因素。结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深入探讨其危险因素对有效控制其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09期 v.18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MRI及扩散加权成像早期诊断的优势

    宋海乔;黄丽娜;黄咏文;

    目的探讨儿童乙脑MRI影像特点及早期扩散加权成像价值,以提高对乙脑影像征象认识及早期检出。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3年经我院临床诊治的27例乙脑患者,全部病例均为血清IgM乙脑抗体阳性。磁共振扫描仪采用GE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扫描仪。其中20例在发病至神经系统出现症状7d内应用DWI。结果 27例儿童乙脑中24例累及丘脑,13例累及中脑黑质,6例累及皮层或皮层下白质,4例累及基底节,2例累及海马,2例累及胼胝体压部。20例在急性期(7d内)应用DWI检查:8例为细胞毒性水肿,DWI显示病灶范围、信号强度均优于T2WI、FLAIR,其中DWI单独显示3例。7例血管源性水肿,T2WI、FLAIR优于DWI。3例脑内多发病灶内两种水肿共存,DWI与T2WI、FLAIR在显示病灶能力中互有优势。结论儿童乙脑好累及双侧丘脑、中脑黑质,影像学具有一定特征,早期DWI比T2WI、FLAIR更易发现病灶。

    2015年09期 v.18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1K]
  • 脑小血管闭塞患者认知功能变化的研究

    周艳萍;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闭塞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03—2013-04我院脑神经内科接诊的脑小血管发病患者86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68例为正常组。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CA)以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估2组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与正常组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CA)评分为(17.68±6.22)分、(27.35±1.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易精神状态评分(MMSE)分别为(29.68±1.32)分与(29.35±1.2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觉空间与执行能力、延迟回忆、注意力等方面的分值低于正常组,而命名、语言、抽象、定向评分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小血管闭塞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CA)以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能有效反映其认知功能的变化,有利于对其早期认知功能障碍进行诊断和筛查。

    2015年09期 v.18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脑卒中高危人群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赵宁;

    目的了解脑卒中高危人群对脑卒中相关知识的知晓状况,为脑卒中预防和干预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相关数据信息。方法筛选出2014-08-2014-11脑卒中高危人群308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相关知识调查问卷进行一对一、面对面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危险因素的知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高脂血症、饮酒、心脏病、糖尿病、吸烟。对预防方法的知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控制血压、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治疗心脏病、控制血糖。对早期症状的知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口角歪斜、偏侧肢体发麻、舌部发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各类脑卒中高危人群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与高危人群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密切相关。结论脑卒中高危人群对部分相关知识的掌握仍十分欠缺,应加强脑卒中相关知识的卫生宣教工作。

    2015年09期 v.18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磁共振测量小脑中脚宽度在多系统萎缩与帕金森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张国华;

    目的探讨多系统萎缩(MSA)患者小脑中脚宽度改变的意义,以及它对MSA与帕金森病(PD)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3例临床诊断的MSA患者(MSA组)、同时选取年龄及性别相匹配28例PD患者(PD组)行MRI扫描。观察桥脑十字征,并测量分析各受试组的小脑中脚(MCP)宽度。结果 MSA组13例(56.5%)可见桥脑十字征,PD组未见桥脑十字征;MSA组MCP宽度(6.5±1.3)mm明显小于PD组(9.4±1.1)mm(P<0.01)。结论磁共振测量MCP宽度大小对MSA的诊断临床意义重大,同时也可用于MSA与PD的鉴别。

    2015年09期 v.18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微电极引导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临床观察

    娄金峰;牛光明;陶胜忠;常克亮;耿晓腾;

    目的研究微电极引导下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我院106例微创外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显效(含显效及特别显效)90例(84.9%),有效16例(15.1%),总有效率100%。分别获得微创治疗术前、术后不同服药状态下帕金森病联合评分量表(UPDRS)的评分,比较微创手术治疗前后UPDRS运动评分之间的差异。结果颅内核团毁损术在术后3个月、6个月及1a的随访中均能有效改善帕金森患者术后UPDRS运动评分,同时患者术后口服抗帕金森病类药物用量较术前可见不同程度的减少。结论微电极引导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治疗帕金森病疗效满意,能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UPDRS运动评分,精确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微电极记录可提高手术的准确性。

    2015年09期 v.18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阿司匹林在超高龄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王朝阳;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在超高龄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年龄≥80岁脑梗死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次,1次/d,对照组不服用。对比2组脑血管血栓性终点事件、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联合终点事件、主要终点事件、次要终点事件和血栓事件死亡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前2组各凝血指标PT、APTT、TT和FIB无显著性差异,观察后同样无显著性差异,组内观察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腹痛或不适、上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皮下出血、牙龈出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鼻出血和血尿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住院的高龄患者,阿司匹林防治血栓的疗效显著,并未显著改变患者的凝血功能,益处远大于其不良反应。

    2015年09期 v.18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老年高血压患者室性早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曹文慧;聂连涛;李世锋;李中健;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室性早搏发生率,探讨早搏部位及提前率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128例,应用常规心电图明确室性早搏定位并了解发生率,根据室性早搏起源部位及提前率分为不同亚组,采用桡动脉图计算对应面积,分析不同亚组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结果 128例中室性早搏74例(57.8%),其中选取左心室肥大53例(71.6%),无左心室肥大21例(2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起源部位,室早提前率增加,桡动脉图面积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前率相同室早,起源左心室早搏较右心室早搏桡动脉图面积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大室性早搏发生率高,室性早搏起源部位及提前率改变均可致血流动力学改变。

    2015年09期 v.18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

    徐慧玲;

    目的比较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2-02-2014-02于我院接受颅脑术后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每组30例。2组病人均于术后24h内开始实施等氮、等热量营养治疗7d。其中肠内营养组采用肠内营养制剂供给营养,肠外营养组采用完全静脉营养,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淋巴细胞总数、血乳酸、C反应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结果营养支持7d后,肠内营养组前白蛋白、胆碱酯酶、淋巴细胞总数均明显高于肠外营养组,而血乳酸、C反应蛋白均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患者营养状况的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2015年09期 v.18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椎管内麻醉后产妇神经损伤的调查及相关原因分析

    巩彦丰;

    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后产妇神经损伤的相关原因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查2012-02-2014-01在我院进行椎管内麻醉的剖宫产手术产妇308例,调查产妇椎管内麻醉后神经损伤发生情况,分析神经损伤相关因素。结果 308例参与调查的产妇,出现神经损伤42例,占13.64%,其中硬膜外麻醉神经损伤发生率为4.48%,蛛网膜下腔麻醉神经损伤发生率为1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内麻醉后出现神经损伤42例,短暂神经综合征占52.38%,脊神经损伤占26.19%,马尾综合征占14.29%,硬膜外血肿占7.14%;异感组和无异感组神经损伤发生优势比为6.321,相对危险度为4.259,相对安全度为0.853,异感组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异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感和水肿程度OR值分别为14.256和0.362,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执行产妇椎管内麻醉,降低异感发生率可有效避免神经损伤,轻度水肿对产妇具有保护作用,为临床麻醉提供参考。

    2015年09期 v.18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缺血性和出血性脑梗死的螺旋CT鉴别诊断

    柯晓芳;

    目的分析螺旋CT对缺血性和出血性脑梗死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选取50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缺血性脑梗死组)和42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出血性脑梗死组),2组均行螺旋CT扫描,并分析其CT图像的特征。结果缺血性脑梗死组病变部位额顶叶11例,颞顶叶18例,基底节8例,小脑7例,一侧大面积脑梗死6例;出血性脑梗死组患者中病变部位额顶叶8例,颞顶叶12例,基底节9例,小脑10例,一侧大面积脑梗死的有3例;缺血性脑梗死组CT征象为脑回征25例,浮云征20例,假肿瘤征5例;出血性脑梗死组CT表现为非血肿型24例,血肿型18例。结论螺旋CT能够清晰显示缺血性和出血性脑梗死特征,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高。

    2015年09期 v.18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Ommaya囊脑室植入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13例临床分析

    许文勇;陈海挺;

    目的探讨Ommaya囊脑室植入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2014年收入我院的13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入院除正规四联抗结核、脱水、激素治疗外,还予Ommaya囊脑室植入术,每天通过Ommaya囊穿刺测压和抽取或引流脑脊液。结果 Ommaya囊植入术后,13例均恢复良好出院。全部病例留置Ommaya囊1~2a,未并发神经缺损症状和痫性发作,无排异反应和头皮溃疡、坏死,未继发颅内感染。结论 Ommaya囊脑室植入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降颅压效果显著,留置时间长,安全性高,方便长期对颅内压及脑脊液的随访,对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有其独特的优势。

    2015年09期 v.18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不同麻醉药物在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中的对比分析

    龚小芳;李昊;

    目的探讨不同消麻醉药对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的的影响,为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手术患者提供最佳方法。方法选取在本院择期进行脑功能区手术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在丙泊酚诱导麻醉后给予瑞芬太尼,观察组在丙泊酚诱导麻醉后给予舒芬太尼。观察患者手术前基础值、插喉罩前、中、后,切皮时、苏醒时MAP以及HR的变化及唤醒时间。结果在丙泊酚诱导麻醉、插喉罩后及切皮时,2组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均低于正常基础值(P<0.05)。对照组唤醒后血压及心率以及观察组的心率明显高于正常基础值(P<0.05),观察组的血压比对照组低(P<0.05),2组患者均可在短时间内唤醒。结论与瑞芬太尼对比,舒芬太尼在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的唤醒质量以及维持血流动力学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2015年09期 v.18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甲状腺手术显露喉返神经预防永久性神经损伤临床分析

    赵忠新;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显露喉返神经预防永久性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其中51例术中解剖显露喉返神经,99例术中解剖未显露喉返神经,对神经受损引起的声嘶、永久性神经损伤、暂时性神经损伤以及不同手术方式下喉返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不显露组产生声嘶的几率为5.05%,喉返神经显露组为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露组永久性损伤发生率为1.96%,不显露组为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显露喉返神经能够有效预防永久性神经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15年09期 v.18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李刚;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肺部感染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721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肺部感染患者及按1∶1比例选择同期未发生肺部感染急性脑血管疾病相关因素差异。结果 721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60例(8.32%);肺部感染组年龄、意识障碍、预防使用抗生素、脱水剂应用时间、侵入性操作、胃酸抑制剂、住院时间、均高于无肺部感染组(P<0.05),是引起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复杂,应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以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

    2015年09期 v.18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心房纤颤合并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管理

    刘艳萍;陈玉香;范晓燕;曹艳艳;周家琪;种忆雯;曾霞;

    目的探讨心房纤颤合并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的不良事件及防范对策。方法对67例心房纤颤合并脑梗死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13例不良事件进行汇总、分析,找出影响患者安全的易发因素。结果 67例心房纤颤合并脑梗死患者中,医院设施方面,床具无护栏坠床3例;地面湿滑,房间及卫生间跌倒2例;护理观察及宣教不到位,患者自行拔除胃管2例;静脉用药速度过快,引起患者低血压状态5例。患者自身因素方面,不按医嘱服药,过量服药引起尿道出血1例。结论心房纤颤合并脑梗死患者在住院期间普遍存在服药依从性差,肢体活动不便发生坠床和跌倒,易拔除各种导管等各种不良事件,医护人员应对病情细致评估,加强责任心,巡视到位,沟通耐心,做好预见性护理,并定期对不良事件进行反馈总结,制定临床可行的防范措施。

    2015年09期 v.18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尿毒症性脑病患者血气分析变化特点

    屈跃军;朱东东;韩要强;路琳君;

    目的探讨血气分析在尿毒症性脑病患者中的变化特点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入住我院的106例尿毒症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血气分析结果,同期按照1:2的匹配选择53例单纯尿毒症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尿毒症脑病组患者pH值和HCO3-为6.95±0.04和15.63±2.74,显著低于单纯尿毒症组的7.16±0.05和17.14±3.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32,P=0.024和t=2.006,P=0.043);尿毒症脑病组患者PaCO2显著高于单纯尿毒症组(6.425±0.12vs 6.313±0.13;t=2.531,P=0.005)。尿毒症脑病组PaO2和SaO2显著低于单纯尿毒症组(P<0.05)。与之对应的关于血气相关指标紊乱比较中显示,pH值和HCO3-反应酸碱平衡紊乱的发生率分别为85.85%和90.56%,显著高于单纯尿毒症组的69.81%和79.25%(χ2=5.790 P=0.016和χ2=3.950 P=0.047)。2组患者PaCO2和PaO2具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66.79%vs 49.05%(χ2=4.772,P=0.029)和43.40%vs 22.64%(χ2=6.568,P=0.010)。结论血气分析有助于早期发现及诊断尿毒症性脑病患者,应在目前的医疗基础上加强尿毒症性脑病患者的常规血气分析检查。

    2015年09期 v.18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不同社会支持对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NIHSS ADL的影响

    谢媛媛;赵幸娟;马西文;田红梅;汪彩霞;丁颖;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根据社会支持评分高低,将298例样本分成低度社会支持组(80例)、中度社会支持组(175例)、高度社会支持组(43例),分析组间NIHSS、ADL的差别。结果不同支持分级NIHSS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社会支持组和高度社会支持组ADL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社会支持组和高度社会支持组ADL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社会支持组和中度社会支持组ADL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NIHSS和ADL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r=0.258)。结论增加社会支持可以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康复。

    2015年09期 v.18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神经源性心律失常异常心电图临床分析

    贾兴泽;

    目的分析神经源性心律失常异常心电图。方法选取2010-04-2014-04来我院就诊的神经源性心律失常异常心电图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 60例患者中ST段下移16例(26.67%),T波倒置15例(25.0%)。其中11例心律失常患者中,频发室性早搏3例,频发房性早搏3例,室上速1例,室速1例,结性逸搏1例,房颤2例。60例47例好转,好转率为78.33%,13例治疗无效死亡,病死率21.66%。结论神经源性心律失常可引起心电图改变,心电图监测在神经源性心律失常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015年09期 v.18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立体定向X-刀加血脑屏障开放化疗治疗脑转移瘤

    王钰;雷鹏;朱迪;刘奇;

    <正>脑转移瘤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及肿瘤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肿瘤脑转移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1]。颅内多发转移瘤及位于脑深部及重要功能区的脑转移瘤,一直是神经外科的治疗难点之一。我科1998-04-2010-09采用德国Brain LAB X-刀,加用血脑屏障开放、颈动脉灌注化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脑转移瘤患者10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2015年09期 v.18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冰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疗效观察

    张俊英;

    目的观察咽部冰刺激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合并吞咽障碍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2组患者均给予卒中后常规护理及基础康复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咽部冰刺激,2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及临床疗效评定,并比较2组有效率。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吞咽障碍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治愈24例,有效46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治愈10例,有效41例,总有效率63.8%,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及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咽部冰刺激能更好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改善预后。

    2015年09期 v.18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3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断分析

    王艳;申志扬;卢学峰;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的诊断特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对超声检测出并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的23例SS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23例患者中发现隐匿性SSS 2例,部分性SSS5例,完全性SSS 16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SSS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尤其是椎动脉频谱及血流方向的改变是提示SSS的重要信息。

    2015年09期 v.18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高频超声和电生理对中期腕管综合征患者封闭及手术治疗预后的指导作用

    张燕;梁军利;郭海丽;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和电生理对中期腕管综合征(CTS)局部封闭及手术治疗预后的指导作用。方法纳入中期CTS患者,局部封闭或手术治疗前及健康对照组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CTS效果差患者高频超声特点及治疗前后电生理改变。结果 CTS局部封闭及手术疗效差的患者豌豆骨、钩骨钩水平正中神经的横截面积及钩骨钩水平正中神经横径与前后径之比与效果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治疗效果差的患者电生理较封闭治疗效果差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豌豆骨、钩骨钩水平正中神经的横截面积越大,钩骨钩水平正中神经横径与前后径之比越大,预后差;手术治疗优于局部封闭治疗。

    2015年09期 v.18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以动眼神经麻痹为表现的大型或巨大后交通动脉瘤治疗

    林爱龙;朱殊;程新富;张志强;钱晟;陈映红;谭宗德;

    目的分析以动眼神经麻痹为症状的大型或巨大后交通动脉瘤的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2007-01-2013-12收治的13例大型或巨大后交通动脉瘤的影像资料、手术经过及病人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1例患者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均成功夹闭瘤颈;2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随访3~12个月,均恢复良好,无死亡,无偏瘫失语,完全恢复6例,部份恢复5例,2例在随访期限内无明显改善。结论术前的准确诊断、周密的准备、良好设计的手术方案和娴熟的操作技术是成功治疗大型或巨大后交通动脉瘤的关键。

    2015年09期 v.18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锁骨下动脉窃血患者代偿动脉经颅多普勒分析

    康素玲;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窃血患者健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检测37例锁骨下动脉窃血患者的颅内动脉血流频谱变化,重点分析健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搏动指数,并与30例健康者对比。结果健侧椎动脉血流速度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搏动指数与正常组和大脑中动脉比较明显增高;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减低,搏动指数与正常组和大脑中动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颅多普勒可较准确反映锁骨下动脉窃血患者多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

    2015年09期 v.18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老年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丁荣椿;尹九元;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选取25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中56例并发肺部感染,对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主要为医院感染,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除主要行医院感染的控制外,依据不同因素进行针对性防治,对患者病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09期 v.18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59例大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治疗的体会

    全斌;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经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59例大型听神经瘤患者采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并观察其疗效。结果肿瘤全切除54例(91.53%),次全切除5例(8.47%)。面部神经解剖保留神经51例(86.44%),未保留8例(13.56%),无死亡。结论大型听神经瘤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有效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保护相关脑神经的功能。

    2015年09期 v.18 10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用药与体验

  • 右美托咪定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氧化应激及肾功能的影响

    高书军;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围术期氧化应激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06-2014-06我院收治的72例拟行急诊手术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Ⅰ组(右美托咪啶治疗为治疗组,n=36例)和Ⅱ组(对照组,n=36例),治疗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至术后3d给予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治疗(0.5μg·kg-1·h-1),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处理;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0)、术毕(T1)、术后第1天(T2)、术后第3天(T3)及术后第5天(T4)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丙二醛含量(MDA)、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SOD)、血肌酐(Cr)及血尿素氮(BUN)同时在相同时间点留取尿标本测定微量白蛋白(Alb)及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含量。结果 (1)与T0比较,2组患者MDA在T1~T3明显增高(P<0.05),在T2达到高峰后逐渐回落,但Ⅰ组MDA在T1~T4低于Ⅱ组(P<0.05),而SOD则呈现相反趋势,且Ⅰ组SOD在对应时刻高于高于Ⅱ组(P<0.05);(2)2组血Cr及BUN围术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尿Alb/Cr和NAG/Cr在T1~T3明显增高(P<0.05),都在T2达到高峰后逐渐回落,但Ⅰ组尿Alb/Cr和NAG/Cr在T1~T4低于Ⅱ组(P<0.05);(3)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MDA在T0、T2、T4分别与Alb/Cr和NAG/C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2,0.584,0.489;P均<0.05),而SOD在T0、T2、T4分别与Alb/Cr和NAG/Cr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12,-0.601,-0.423;P均<0.05)。结论氧化应激反应与重型颅脑损伤后的肾损伤密切相关,右美托咪啶可明显抑制此类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减轻肾脏损害,从而起到肾保护作用。

    2015年09期 v.18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期脑梗死老年患者应用CT灌注扫描临床分析

    杨陆军;

    目的评价尤瑞克林治疗老年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应用CT灌注扫描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06-2014-06选取84例经头部CT或MRI确诊为急性期脑梗死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尤瑞克林组各42例,常规治疗组口服阿司匹林,同时给予奥扎格雷钠静滴治疗,尤瑞克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滴尤瑞克林,分别于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行CTPI,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心区及半暗带区脑灌注成像相对比值。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脑梗死面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善情况。结果尤瑞克林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常规治疗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中心区及半暗带区中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达峰时间(TTP)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尤瑞克林组治疗后中心区及半暗带区中CBV、CBF、TTP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尤瑞克林组治疗后梗死面积及NIHSS评分显著少于常规治疗组。结论通过CT灌注扫描可观察尤瑞克林对老年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病灶中心区及半暗带区血流灌注的改善情况,对评价脑梗死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5年09期 v.18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他汀类药与抗血小板药物联用对急性脑梗死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吴建军;周晅;周期兴;颜季华;王超先;李小军;

    目的分析他汀类药与抗血小板药物联用对急性脑梗死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01-2014-01我院收治的1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研究组行他汀类药与抗血小板药物联用治疗,对照组行单一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对比2组治疗2周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情况以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高、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血沉方程K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对照组有效率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与抗血小板药物联用对急性脑梗死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较单一药物效果更好,值得临床应用。

    2015年09期 v.18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依达拉奉对脑出血患者脑水肿及预后的影响

    赵倩;胡黎立;孙蜀宁;张淑艳;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脑出血患者脑水肿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性脑出血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疗程3周。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5天、第14天、第28天做头部CT检查,比较2组患者脑水肿体积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第14天和第28天脑水肿的体积均发生明显缩小,在体积缩小程度方面,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第28天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治疗组患者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依达拉奉能够使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程度减轻,促进脑神经功能的恢复,并能够改善预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2015年09期 v.18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氯吡格雷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评价

    闫云峰;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2组基础治疗相同,观察组在此基础治疗上给予氯吡格雷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NIHSS神经功能评分、GQOLI-74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NIHSS神经功能评分、GQOLI-74生活质量评分各项指标均好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2015年09期 v.18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纳洛酮对脑出血意识障碍患者昏迷程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陈苑新;黄剑;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脑出血意识障碍患者昏迷程度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10-2014-02我院收治脑出血意识障碍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治疗,观察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对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3%,对照组为7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0d、20d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能有效减轻脑出血意识障碍患者的昏迷程度,改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提高治疗效果,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与应用。

    2015年09期 v.18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葛绪春;王文;耿德勤;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于脑梗死患者血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8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0例,进行常规性血小板聚集治疗;B组4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连续应用21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1d后的血TNF-α水平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结果 2组治疗前血TNF-α水平和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21d后血TNF-α水平和NIHS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B组减低较A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能够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可能与其降低血TNF-α水平有关。

    2015年09期 v.18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腔隙性梗死的安全性及效果

    张俊生;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腔隙性梗死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06-2014-06我院收治的老年腔隙性梗死患者168例,按照随机抽取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尓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丹红注射液联用前列地尔治疗,治疗前后记录患者大脑中动脉(MCA)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等进行对比。结果 2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清Hcy水平、患者TCD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观察组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腔隙性梗死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腔隙性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改善颅内动脉血流量和微循环,安全性高,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和应用。

    2015年09期 v.18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瑞舒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崔维;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68例脑梗死患者口服瑞舒伐他汀钙,服用1周后,观察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改变情况,继续口服6个月后,观察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脑梗死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治疗6个月后,患者血脂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有所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经动脉彩超检查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所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能够使脑梗死患者的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降低,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2015年09期 v.18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综述与讲座

  • 高压氧预适应的神经系统保护作用研究

    黄宇星;

    目的本文主要对高压氧预适应对神经系统保护作用的研究及其机制作一个简要的总结。高压氧预适应可明显诱导脊髓、心肌、肝脏、肾脏、肺组织、骨组织等器官和组织对损伤的耐受,但对神经系统其保护机制的研究目前还较少,具体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通过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及减轻脑水肿诱导神经保护效应,目前仍处在初步推测阶段。深入研究高压氧预适应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具体分子机制,将为今后其在高风险手术中的应用提供前提基础,并极大提高大手术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为以后开发内源性神经保护药物提供实践依据。

    2015年09期 v.18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癫痫伴抑郁的研究进展

    王玮;李云;

    目的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癫痫伴随精神症状,约影响1/3的癫痫患者。长久以来,人们认为抑郁症只是癫痫的潜在伴随症状,然而,近十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这两种疾病有着相同的神经生物学致病机制。抑郁症被认为是导致癫痫病人生活质量降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甚至超过了癫痫频繁发作和难治性癫痫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本文将从癫痫伴抑郁的发病机制、病灶部位与治疗等各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15年09期 v.18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丁苯酞对脑梗死后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研究进展

    牛慧艳;张占强;魏美玲;马宁;赵亮;王海;

    <正>丁苯酞(NBP)是我国历史上第3个自主开发的国家一类新药,也是国际上首个作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多个病理环节的创新药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核心城市神经科领域专家普遍认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相对于软胶囊从剂型上更适合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使用。研究表明,NBP具有多靶点抗脑缺血、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改善线粒体功能,改善脑缺血区微循环和血流量及脑功能代

    2015年09期 v.18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技术的现状与进展

    曲志峰;

    目的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技术逐渐得到学者的重视,作为一种临床应用技术,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中重点对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背景和具体的临床应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全面综述,为同行学者提供参考。

    2015年09期 v.18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护理体验

  • 急救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

    王学君;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采用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A组)及急诊护理干预组(B组)。A组由当班护理人员行常规护理救治措施,如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并抽血;配合医生气管插管等。B组由2人组成的护理小组实施急诊护理抢救,高年资的责任护士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以及配合医生气管插管,而辅助护士行建立静脉通道并抽血,遵医嘱及时给药并其他护理。比较两种护理实施过程中患者急诊科救治时间、急诊救治预后、急诊护理满意度、意外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2组患者急诊科抢救时间比较,A组显著长于B组(P<0.05);B组急诊救治预后明显好于A组(P<0.05);B组急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A组(P<0.05);2组意外时间发生情况比较,B组明显少于A组(P<0.05);B组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中枢性高热以及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明显少于A组。结论急救护理能缩短急诊抢救时间,显著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2015年09期 v.18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综合护理在脑外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王秀华;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67例急诊科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及综合护理组(B组),其中A组予以急诊常规护理,B组在急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综合护理,如严密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以及意识、瞳孔等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建立静脉通道以及转运过程中等护理,详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综合护理组的肺部感染及尿路感染发生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死亡人数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临床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有效降低颅脑外伤患者肺部感染以及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在急诊救治颅脑外伤时推广应用。

    2015年09期 v.18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脑胶质细胞瘤放化疗的综合护理

    李翔燕;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脑胶质细胞瘤患者放疗化疗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接受放疗化疗治疗的50例脑胶质细胞瘤患者分为A组及B组,A组在放疗化疗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B组在放疗化疗过程中给予综合护理,每组25例。分析2组放疗化疗后病情控制及生存率情况,同时分析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a后2组总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1a后观察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2组治疗前汉密尔顿抑郁评分(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评分(HAM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a后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治疗1a内治疗相关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脑胶质细胞瘤放疗化疗治疗效果,且可降低治疗相关并发症。

    2015年09期 v.18 130-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强化心理干预对脑胶质瘤围术期患者中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徐文;闫俊;张爱云;邹立勇;

    目的探讨强化心理干预对脑胶质瘤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2例脑胶质瘤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2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内容,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强化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2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采用护理满意度量表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强化心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胶质瘤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强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015年09期 v.18 13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在小儿脑瘫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张欣;

    目的分析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小儿脑瘫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07-2013-07收治的120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60例患儿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60例患儿采用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MDI(小儿智力发育指数)及PDI(小儿运动发育指数)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的发育正常比例高达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有效的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措施对小儿脑瘫的康复意义重大,可有效提高患儿的智力发育水平和运动水平,而且还可以整体上提高患儿正常发育比例,有利于患儿建立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2015年09期 v.18 13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护理

    刘慧娟;

    目的总结显微外科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2013-12我院神经外科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158例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护理及患者出院指导等,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158例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中,出现术后并发症86例,其中低颅压36例,周围性面瘫6例,听力障碍4例,口唇疱疹4例,颅内感染和切口感染3例,脑脊液漏3例,颅内出血2例,无死亡病例,无永久性并发症。结论术前充分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并发症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2015年09期 v.18 134-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视听综合训练刺激护理模式在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的应用效果观察

    苏连菊;

    目的观察视听综合训练刺激护理模式在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恢复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脑损伤并均经简易认知功能评定有认知功能障碍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模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行12周的综合视听训练,应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评分对2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定向、知觉、视神经运动、思维能力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听综合训练刺激护理模式可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认知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2015年09期 v.18 135-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2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胰性脑病的护理

    陈静;

    <正>胰性脑病(PE)是胰腺炎合并定向力障碍、烦躁不安、意识模糊、激动伴妄想及幻觉等神经症状为临床表现的总称。胰性脑病为急性重症胰腺炎(SAP)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发病快、病死率高,若及时进行预防、发现及治疗,精心的临床护理,能大大降低该病的发生率。我院于2009-01-2013-01收治SAP患者258例,并发PE 2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收治的258例SAP中20例并发PE,

    2015年09期 v.18 136-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微创钻孔术治疗首次高血压脑出血围术期的观察及护理

    高凯霞;焦玲霞;

    <正>高血压脑出血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男性多见,是高血压死亡的主要原因,常因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使血压突然升高而诱发[1],是脑血管病中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一种疾患[2],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病程长、预后差等特点。常见的并发症有颅内再出血、脑水肿、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泌尿系感染和压疮等。临床护理中通过密切观察、评估病情变化和有预见性地预防并发症的发

    2015年09期 v.18 137-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

    张新红;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降压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降压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而无效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维持血压稳定,降低脑血管并发症,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2015年09期 v.18 138-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应用及效果分析

    黄芳;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 2013-01-2013-12收治ACI患者48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观察组)。2010-01-2012-12收治ACI患者48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比较2组ACI静脉溶栓治疗的生理指标及临床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恢复47例,对照组恢复43例。2组治疗后NDS、AD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知识掌握、满意度、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和住院时间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具有重要的运用价值。

    2015年09期 v.18 139-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规范护理告知对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

    张方;

    目的探讨规范护理告知对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01-2014-01我院接收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告知,实验组行规范护理告知,并对护理质量及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护士护理满意度得分,实验组(3.33±0.76)明显高于对照组(2.92±0.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护理告知调查得分实验组(21.97±3.62)高于对照组的(14.19±4.75);出院护理告知调查得分实验组(23.31±3.51)高于对照组的(19.56±5.81);入院护理告知调查得分实验组(22.81±2.34)高于对照组的(15.34±3.61);健康指导告知调查得分实验组(21.77±4.33)高于对照组(13.53±4.31),各项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护行规范护理告知,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

    2015年09期 v.18 140-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综合护理干预对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效果分析

    汪亚飞;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全麻手术后躁动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躁动发生情况。结果实施综合护理组患者血压、心率较常规组更稳定,躁动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心理、生理和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麻醉术后躁动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手术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2015年09期 v.18 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