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创办日期:1998年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刊   期:月刊
电话:0371-60100422 63321039
Email : bjb@cn-shenjing.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381/R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110

 

论著

  • 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的Meta分析

    费鹏鸽;李丽平;宋景贵;

    目的系统评价氟西汀改善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抑郁情绪及促进缺损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以脑卒中、抑郁及氟西汀等作为关键词在Cochrane图书馆、PubMed、维普及万方等数据库内检索所有关于氟西汀治疗PS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时限为1990-01—2015-05提取原始数据,并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估,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临床RCT研究,共472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治疗结束,干预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2.84,95%CI 2.16~3.73,P<0.000 1);治疗结束,干预组卒中量表减分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61,95%CI 1.34~1.94,P<0.000 1)。结论氟西汀不但可改善PSD患者抑郁情绪,亦可有效缓解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促进其运动功能恢复。

    2016年11期 v.19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 成人重症型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特点分析

    张运周;高岱佺;陈卫碧;马青峰;

    目的分析9例成人重症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2013-10我科共收治9例经血清和脑脊液检查证实的成人重症型流行性脑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主要症状、血及脑脊液实验室检查、头颅MRI检查,以及临床治疗情况和最终结果。结果本组发病年龄19~60岁,中位数49岁;均来自同一省或发病前1周曾去过该省;除1例外,其他8例均无明确乙脑疫苗接种史;临床症状为高热(100%)、意识障碍(昏睡66.6%,嗜睡33.3%)、抽搐发作(66.6%)、呼吸衰竭(100%)及四肢瘫痪(100%);病死率达33.3%,其余均有四肢瘫痪等严重后遗体征;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增高,以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为主;脑脊液压力为165~290mmH2O,以淋巴细胞为主,糖、氯及蛋白正常或轻度增高;脑电图均为低波幅慢波,未见癫痫波;头颅MRI示双侧颞叶内侧、大脑脚、丘脑长T1、长T2异常信号,FLAIR呈高信号,无强化;血清及CSF乙脑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年龄、意识障碍、呼吸衰竭和四肢瘫可能与患者死亡相关。结论成人也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易感人群,重症成人患者以高热、意识障碍、四肢瘫及呼吸衰竭尤为突出,病死率高,存活者遗留严重的功能障碍。乙脑是疫苗可预防性疾病,有必要对成人进行乙脑疫苗补种。

    2016年11期 v.19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热射病大鼠中eNOS和iNOS基因的表达

    叶建新;林航;穆军山;崔晓萍;

    目的研究热射病大鼠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的表达。方法构建经典型和劳力型热射病大鼠模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热射病大鼠模型的脑、肝、肾和心脏组织中eNOS和iNOS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2种热射病大鼠中,eNOS和iNOS mRNA在脑、肝、肾和心脏组织中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eNOS mRNA在劳力型热射病大鼠各器官中的表达量高于经典型热射病大鼠(P<0.05);iNOS mRNA在经典型热射病大鼠的脑、肝和肾组织中的表达量低于劳力型热射病大鼠(P<0.05),在心脏组织中,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NOS和iNOS mRNA的上调表达在热射病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6年11期 v.19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青年与老年急性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速度的影响因素

    蒋邦治;李裕茂;张健;陈秀清;黄丽祯;

    目的分析影响青年与老年急性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速度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01-2015-01神经内科收治的208例经保守治疗的急性原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青年组(<45岁)和老年组(≥60岁),其中青年组患者76例,老年组患者132例,采用多田法计算患者的血肿吸收速度,分析2组患者血肿吸收的影响因素。结果 208例患者的血肿吸收速度0.21~2.36 mL/d,平均(0.62±0.19)mL/d;青年组血肿吸收快者33例(43.42%),血肿吸收慢者43例(56.58%);老年组血肿吸收快者49例(37.12%),血肿吸收慢者83例(62.8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青年组患者与血肿吸收速度显著相关的因素分别是:出血部位(基底节和丘脑)、GCS得分、NIHSS评分、糖化血红蛋白和出血体积;而老年组患者与血肿吸收速度显著相关的因素则分别为:出血部位(脑干)、GCS得分、NIHSS评分、胆固醇、出血体积和血浆D-二聚体。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青年组患者血肿吸收速度与出血体积和GCS得分呈正相关,与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老年组患者血肿吸收速度则与出血体积、GCS评分和血浆D-二聚体呈正相关,与NIHSS得分和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结论青年和老年急性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速度的影响因素各有不同,在临床治疗实践中应予以区别对待。

    2016年11期 v.19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颅脑损伤后大鼠脑皮质中神经丝的改变Calpain活性的变化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

    王远传;张涛;印晓鸿;赵龙;段军伟;李舜;杨彬彬;旷仁钊;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后大鼠脑皮质中神经丝的改变,同时检测Calpain活性的变化,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治疗颅脑损伤的意义。方法 2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颅脑损伤组(颅脑损伤后6h、12h、24h、72h)共5组,每组5只。采用Myneurolab脑立体定向仪和Benchmark颅脑损伤撞击器制作创伤性颅脑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上述时间点损伤灶周围皮层中神经丝的形态改变,检测Calpain活性的变化。结果颅脑损伤后,神经丝的结构紊乱,降解逐渐增多,伤后24h时降解达到最高点,随后降解的神经丝逐渐减少。颅脑损伤后Calipain活性随时间逐渐升高,伤后24h时活性达到最高点,随后逐渐降低。结论颅脑损伤后神经丝降解的机制可能与Calipain活性的变化有关。

    2016年11期 v.19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 椎间孔神经根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疗效及对MCP-1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陆吉利;陆文忠;韦文;麦荫文;黄承夸;华树良;隆振学;

    目的探讨椎间孔神经根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02—2014-03我院诊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致坐骨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X线透视下经椎间孔神经根缓慢注射浓度60μg/mL的臭氧气体20mL。利用腿痛和腰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罗兰-莫里斯残疾问卷(Roland-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RMDQ)、日本矫形外科疼痛评分标准和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术后的治疗效果并检测MCP和炎性因子的水平。结果术后1周、4周、3个月和6个月,腿痛、腰痛VAS评分和RMDQ量表评分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P<0.05);但术后不同时间点之间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在术后不同时间点出现显著改善(P<0.05);且与术前相比,术后患者炎症因子IL-4、IL-6、IL-8、TNF-α、hs-CRP和MCP-1的含量均出现显著降低(P<0.05)。结论椎间孔神经根注射臭氧能显著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症状,并可降低炎性因子和MCP-1水平。

    2016年11期 v.19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 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和脉压变化特征探讨

    李鑫;徐新献;周婧;姚武位;田绿;窦娟;潘怡;余朝萍;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和脉压变化的特点。方法将老年高血压患者346例按年龄分为2组:老年高血压组(A组)186例,年龄60~79岁;高龄老年高血压组(B组)160例,年龄80~99岁。分析2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结果24h平均舒张压(24hDBP)高龄老年高血压组低于老年高血压组(P<0.001)。老年高血压组和高龄老年高血压组24h动态脉压(24hAPP)分别为(62.06±11.79)和(66.73±11.45)mmHg。日间平均压(dABP)老年高血压组高于高龄老年高血压组(P<0.01)。24hAPP老年高血压组低于高龄老年高血压组(P<0.001)。老年高血压组和高龄老年高血压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分别为82.80%和90.63%。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大,24hDBP呈现降低趋势,24hAPP呈现增高趋势。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征多数表现为非杓型和反杓型血压,且多数血压昼夜节律消失。随增龄变化老年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异常率增高,增龄是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一个重要因素。

    2016年11期 v.19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高级别脑内神经胶质瘤术后生存期限影响因素分析

    毛宇敏;刘琦;王穗暖;屈洪涛;董博;

    目的分析高级别脑内神经胶质瘤术后生存期限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8-01—2012-12手术治疗的Ⅲ、Ⅳ级脑内神经胶质细胞瘤256例,进行定期随访,统计术后24个月生存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Ⅲ、Ⅳ级脑内神经胶质细胞瘤患者术后24个月生存率为46.09%(118/256),小脑、直径>5cm、Ⅳ级、KPS评分<70、Ki67指数阳性、术后规范放疗脑内神经胶质瘤术后>24个月生存率明显低于大脑、直径≤5cm、Ⅲ级、KPS评分<70、Ki67指数阴性、术后不规范放疗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病理分级、KPS评分、Ki67指数、术后辅助放疗是脑内神经胶质瘤术后生存期限独立危险因素(OR=0.529、1.048、0.179、1.798、0.886、1.046,P<0.05)。结论高级别脑内神经胶质瘤术后24个月生存率较低,发病部位、肿瘤大小、病理分级、KPS评分、Ki67指数、术后辅助放疗是其生存期限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6年11期 v.19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帕金森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与血清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的相关性

    乌依罕;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与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100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病例组,同时选取与病例组性别、年龄、身体条件、生活区域相似的10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2组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情况以及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结果病例组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42.0%,对照组为16.0%,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尺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虽较对照组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周围神经受损者的腓肠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但病例组无周围神经受损者的腓肠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虽有所降低,但只与对照组无周围神经受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维生素B12以及叶酸的浓度较病例组高,且其浓度与病例组患者的周围神经受损程度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病例组无周围神经受损者的维生素B12以及叶酸浓度较对照组中周围神经受损者低(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与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呈负相关,患者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越低,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可能性越大,病情越重。

    2016年11期 v.19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不同浓度肺炎链球菌造成大鼠脑膜炎模型的实验研究

    董燕;杜开先;贾天明;张晓莉;张燕;宋丽丽;

    目的通过不同浓度肺炎链球菌造成大鼠细菌性脑膜炎模型,选出最合适的造模菌株。方法 3周龄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10只)、细菌性脑膜炎模型组(模型组分3组,每亚组各10只)。应用不同浓度(106、107、108cfu/mL)肺炎链球菌Ⅲ型对大鼠脑池穿刺建立细菌性脑膜炎模型,应用等体积生理盐水替代肺炎链球菌作对照组,观察终点为动物自然死亡或造模5d。比较各组大鼠病死率、生理指标变化、Loeffler神经行为学评分、脑组织形态学改变表达。结果高浓度组较低浓度组病死率高,体质量增长慢,体温升高快;Loeffler神经行为学评分低,脑组织水肿明显(P均<0.05)。结论脑池内直接注射细菌后,能诱导出细菌性脑膜炎。通过控制菌株浓度,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脑膜炎模型。107cfu/mL为最佳造模浓度。

    2016年11期 v.19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加巴喷丁治疗糖尿病神经痛效果及对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

    吴萍;何晓丽;魏志浩;邓秀楠;何严冬;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GBP)应用于糖尿病神经痛(DPN)治疗的效果,分析其对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DPN患者48例,根据是否服用GBP分为分为GBP组与DPN对照组各24例,并选取同时期无神经痛糖尿病患者24例为DM组,及同时期健康体检者24例为正常对照组,对GBP组及DPN组治疗前及治疗1、2、4周后视觉模拟评分进行对比,并对血清TNF-α和IL-6水平进行测定。结果与NC组对比,DM组、GBP组及DPN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升高;治疗后,与DPN对照组对比,GBP组各时期的VAS评分均低于DPN对照组,且GBP组各时期VAS评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C组对比,GBP组、DPN对照组及DM组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升高,其中GBP组、DPN对照组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DM组,GBP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同期DPN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巴喷丁对糖尿病神经痛的疗效显著,并能降低血清TNF-α、IL-6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2016年11期 v.19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研究

    王宁;黄书岚;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06—2014-09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4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行常规骨瓣清除术,实验组实施小骨窗开颅术,对比2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6.88%vs 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40.50±5.67vs 40.85±7.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术后7、14、28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3.46±6.37vs 27.04±7.70;17.62±6.07vs 21.46±8.41;12.08±5.31vs 20.74±6.94)较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45.11±9.17vs 115.16±18.75)、住院时间(17.25±4.55vs23.44±5.64)、术中出血量(52.42±9.32vs 185.12±12.45)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8.74%vs 53.13%)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骨瓣清除术,安全指数高,应引起足够重视。

    2016年11期 v.19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中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功能研究

    杨斐;李小刚;

    目的观察实验性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的分布情况,进一步分析脑出血后不同时相内,DC在局部中枢性神经组织中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制作实验性大鼠基底节区脑血肿模型,分别检测24h、48h、72h、5d和7d各时相点神经功能障碍、脑组织水肿情况及局部脑组织中IL-6和GM-CSF的浓度、阳性DC数量。结果出血组GM-CSF浓度在48h时增加,随后仍保持持续性上升。实验组IL-6浓度在术后48h达到高峰,随后下降;实验组DC在术后24h时观察到,并随时间的延长持续增加。结论实验大鼠脑出血周围组织中的微状态变化,将限制和影响DC在不同时相的作用。在脑出血前期促进脑组织损害,脑出血后期有利于局部脑组织修复。

    2016年11期 v.19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 体元模型法三维超声技术定量评价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研究

    李燕;陶溢潮;刘继章;马芬;冯敏;吴小凤;潘代;陆洋;

    目的分析体元模型法三维超声技术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定量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02—2015-02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我院同期4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斑块检出率、斑块面积、体积以及心功能相关指标,包括射血分数(EF)、收缩末期容积(ESV)和舒张末期容积(EDV)。结果观察组二维超声的ESV和EDV值均较对照组高,EF值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三维超声的ESV和EDV值均较对照组高,EF值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维超声的斑块检出率(IMT≥1.5mm)高于二维超声组(P<0.05);体元模型法三维超声技术测量斑块的最大面积(0.36±0.17)cm2,明显大于二维超声技术测量斑块的(0.18±0.11)cm2(P<0.01)。体元模型法三维超声技术测量的斑块体积(0.19±0.12)cm3,明显高于二维超声的(0.12±0.09)cm3(P<0.01)。结论体元模型法三维超声技术在斑块检出率、斑块面积、体积、管腔狭窄等方面效果均优于二维超声,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CAS斑块定量评价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016年11期 v.19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脑卒中ICF综合核心组套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的效度研究

    金俏;杨晓燕;任啟晶;

    目的探讨脑卒中ICF综合核心组套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的效度。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42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对其实施开放性访谈,依照关联规则与质性数据分析方法把访谈识别的概念和ICF二级条目实施关联,并把关联的条目与脑卒中ICF综合核心组套条目实施比较,分析关联条目当中关系到的访谈频率。结果脑卒中ICF综合核心组套当中的130个二级条目当中,共涉及88个关联条目(67.69%),而当中28个条目的涉及访谈频率在30%以上。结论脑卒中ICF综合核心组套当中筛选出来的28个高频条目能够有效反映出我国老年脑卒中患者生活存在的一些功能问题,能够为其在我国的推广提供相应的依据。

    2016年11期 v.19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帕金森病患者血脂和血尿酸水平探讨

    张利丽;靳凌;龚凯琳;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血脂、血尿酸水平。方法对166例帕金森病患者和108例健康对照组的血脂、血尿酸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帕金森病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和血尿酸低于正常水平。

    2016年11期 v.19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弥可保对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背根神经节Nav1.7表达的影响

    张春玲;任幼红;

    目的探讨弥可保对链脲佐菌素(STZ)致糖尿病模型大鼠痛阈及背根神经节(DRG)中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亚型1.7(Nav1.7)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5只,体质量200~250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模型组(DNP组)和弥可保组(DNP+M组),每组25只,其中模型组和弥可保组皮下注射STZ 75mg/kg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剔除血糖低于16.7mmol/L的大鼠,14d后给予安慰剂和弥可保(600μg/kg)腹腔注射,1次/d,观察STZ注射前1d及注射后3、7、14、21、28d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wal threshold,MWT),行为学测试完成后,采集大鼠背根神经节(DRG)标本,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其钠离子通道Nav1.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WT降低,DRG中Nav1.7的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弥可保组大鼠MWT升高,DRG中Nav1.7的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弥可保通过抑制糖尿病大鼠DRG中Nav1.7表达,从而缓解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2016年11期 v.19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 体检人群焦虑抑郁指标与部分生理指标的相关性

    朱坤琼;付绍春;刘艳;罗锐;

    目的分析体检人群部分生理指标与抑郁、焦虑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入选我院2013-03—2014-02体检人群3 123例,分析抑郁、焦虑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体检人群3 123例发生抑郁220例(7.1%),其中轻度抑郁80例,中度抑郁100例,重度抑郁40例,发生焦虑223例(7.1%),其中轻度焦虑93例,中度焦虑100例,重度焦虑30例;抑郁的发生与年龄、性别、学历、FT4、FT3、SBP、LDL-C等因素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的发生与年龄、性别、学历、FT4、FT3等因素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检人群的抑郁、焦虑情绪与文化程度、性别等因素密切相关,且抑郁评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LDL-C、FT4、FT3,对发生抑郁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焦虑评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FT4、FT3、SBP,对焦虑的发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016年11期 v.19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加巴喷丁联合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癌性神经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张宁;

    目的分析加巴喷丁联合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癌性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90例中晚期恶性肿瘤合并癌性神经痛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独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各45例,单独用药组给予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联合用药组给予加巴喷丁联合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对比2组患者疼痛强度、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单独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治疗前与治疗24h、48h、7d后的疼痛程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4,P>0.05;t=1.56,P>0.05;t=1.71,P>0.05;t=1.88,P>0.05)。单独用药组治疗15d后与联合用药组治疗15d后疼痛程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P<0.05)。2组恶心呕吐、头晕、便秘、嗜睡发生率均明显降低(χ2=5.43,P<0.05;χ2=5.12,P<0.05;χ2=4.77,P<0.05;χ2=4.98,P<0.05)。2组治疗前与治疗24h、48h后的生活质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6,P>0.05;t=1.76,P>0.05;t=1.59,P>0.05)。单独用药组治疗15d后与联合用药组治疗7d、15d后生活质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4,P<0.05;t=5.24,P<0.05)。结论加巴喷丁联合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癌性神经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2016年11期 v.19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的影像学评估研究

    刘玉涛;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彩色多普勒成像(CDFI)、经颅多普勒成像(TCD)等影像学评估方案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型术(PTAS)的5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入组患者均于介入治疗前后接受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CTA、CDFI及TCD检查,详细记录检查结果,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CTA、CDFI及TCD检查在PTAS术前筛查及术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共检查5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血管共572条,DSA检查结果显示颅内外狭窄或闭塞血管131条(22.9%),正常血管441条(77.1%);其中CDFI、CTA及TCD三种检查方案对介入治疗前颅内外血管狭窄或闭塞评估情况的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95.6%、97.1%、90.8%,94.8%、96.4%、89.3%和93.9%、95.9%、87.0%,均与DSA检出率有一致性(P<0.05)。术后第24个月复诊,DSA检查结果显示,狭窄或闭塞38条(6.6%),正常血管534条(93.4%);其中CDFI、CTA及TCD三种检查方案对随访期内颅内外血管狭窄或闭塞评估情况的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96.2%、90.0%、92.1%,94.9%、89.2%、86.8%和94.2%、88.8%、81.6%,均与DSA检出率有一致性(P<0.05)。结论 CDFI、TCD及CTA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前后的颅内外血管狭窄及闭塞评估中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准确性,临床可作为辅助诊断PTAS介入治疗前血管闭塞情况及评估患者术后狭窄、闭塞血管再通情况的有效手段予以推广应用。

    2016年11期 v.19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神经减压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疗效的电生理学评价

    孟佑强;张文川;

    目的探讨神经减压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9—2014-09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治疗组(行神经减压术)和治疗组(保守治疗)各50例。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的改善程度以及肢体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等临床症状。结果治疗前2组临床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有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均未见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组患者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加快,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振动感觉阈值和热感觉阈值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冷感觉阈值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神经减压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疗效较好,有利于患者健康的恢复,且创伤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11期 v.19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噻氯匹定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行性分析

    蔡发良;王宇;

    目的探讨噻氯匹定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09-01—2011-02我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对照A组32例采用噻氯匹定治疗,对照B组40例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研究组42例采用噻氯匹定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其余吸氧、脱水剂、激素和抗感染药物等常规治疗措施均相同,治疗30d,观察3组临床疗效、各项血流参数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3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A、B组(P<0.05),对照A、B 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效率80.95%(34/42),对照A、B组有效率分别为59.38%、60%,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A、B组(χ2=4.662、4.445,P<0.05);研究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组红细胞聚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氯匹定联合银杏叶提取物可显著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改善脑血管循环,降低血黏度,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2016年11期 v.19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对脑血流速度的影响

    李兴文;

    目的观察盐酸氟桂利嗪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对脑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原发性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和维生素B1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检测和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头痛积分、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头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3.615,P<0.05),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U=2.836,χ2=10.981,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ACA、MCA、BA的Vm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4.755、5.027、4.169,P<0.05)。结论应用盐酸氟桂利嗪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痛,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头痛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脑血流速度,有利于延缓疾病的进展和复发。

    2016年11期 v.19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体外反搏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研究

    贾瑞峰;陈令江;尹江波;王青云;王育英;曹巍鲲;赵倩;张洪霞;董元刚;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效果。方法 8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43例行单纯康复训练,观察组43例配合体外反搏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相关指标变化。结果对照组治愈率20.93%,总有效率81.4%,观察组治愈率32.56%,总有效率9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NFI、FMA、ADL和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FI、FMA、ADL和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视物成双、眼颤、凝视功能障碍、面瘫等眼部体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反搏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效果满意。

    2016年11期 v.19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老年脑室外引流术后脑室感染的原因调查及抗菌药物研究

    付伟;周赤忠;潘德锐;

    目的探讨老年脑室外引流术后脑室感染的原因及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1-04—2014-04收治的老年脑室外引流术后患者22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各112例,预防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给予抗生素,对照组术后给予抗生素,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感染发生情况及预防效果。结果 224例老年脑室外引流术后发生脑室感染43例,预防组13例,对照组30例,发生率分别为11.6%和26.8%。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发热及脑膜刺激征阳性,体温在38~40℃之间波动。预防组感染患者血液白细胞数为(14.3±4.7)×109 L-1,对照组为(32.6±5.5)×109 L-1,CSF白细胞数分别为(0.13±0.05)G/L和(2.11±0.07)G/L,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脊液发现革兰阴性菌28例(54.9%),革兰阳性菌20例(39.2%),真菌2例(3.9%)。预防组预后良好9例,对照组13例,良好率分别为69.2%和43.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采用多种预防和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老年患者脑外引流术后脑室感染发生率。

    2016年11期 v.19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乙酰谷酰胺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及对血氨浓度的影响

    杨军雄;

    目的探讨肝性脑病行乙酰谷酰胺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的疗效及对血氨浓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2—2015-06我院诊治的108例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2组各54例,对照组予乙酰谷酰胺治疗,研究组予乙酰谷酰胺与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治疗,对比2组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神志清醒时间较对照组短,持续治疗3d流尿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或0.01);2组治疗后血氨、白蛋白、谷丙转氨酶及血清总胆红素均较治疗前改善,研究组改善幅度最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26%,与对照组的7.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酰谷酰胺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显著,可改善血氨及肝功能,且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2016年11期 v.19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有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脑卒中后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

    戴喜明;高青豹;胡清甫;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在老年脑卒中后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老年脑卒中继发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A组,n=25)和对照组(B组,n=25)。B组予以有创机械通气方案,A组在有创机械通气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脉滴方案。对比2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症状缓解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记录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肺炎严重程度评分(CURB-65评分)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C反应蛋白(CRP)等变化情况。结果 A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症状缓解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等均显著低于B组(P<0.05)。治疗后2组NIHSS、NFDS等神经功能评分结果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URB-65评分、PaCO2及CRP检测结果均较治疗显著降低,PaO2水平则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0.05);A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B组(P<0.0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继发重症肺炎患者予以有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素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肺功能及脑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2016年11期 v.19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梅炳银;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11—2015-01我院临床确诊的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56例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炎性因子CRP(3.93±0.33)mg/L、IL-6(32.17±5.34)μg/L、sICAM-1(155.88±25.48)μg/L、MMP-3(45.15±5.34)ng/mL,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3.40±0.55)mmol/L、TG(1.36±0.21)mmol/L、LDL-C(1.89±0.29)mmol/L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而HDL-C(1.74±0.39)mmol/L与对照组比较为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15.89±1.78)mm2、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10±0.16)mm,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7%vs 5.36%)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与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能够更加显著调节患者血脂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抗动脉粥样硬化,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临床推广。

    2016年11期 v.19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疏血通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流变及微循环状态的影响

    吴波;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流变及微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5—2015-04我院收治的5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脑梗死西医治疗组)28例和观察组(常规脑梗死治疗加疏血通注射液组)28例,检测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2周及4周时的血流变及微循环状态,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血流变及微循环状态检测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治疗后1周、2周及4周时观察组检测结果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血流变及微循环状态,对于患者的治疗作用较为明显。

    2016年11期 v.19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文拉法辛缓释片与西酞普兰片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对比

    徐璇;赵永华;刘音;高磊;余璐;

    目的对比文拉法辛缓释片与西酞普兰片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选取96例脑卒中抑郁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8例予西酞普兰片治疗,观察组48例予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观察相关指标变化。结果对照组临床控制率25.58%,总有效率79.17%;观察组临床控制率39.53%,总有效率93.0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5-HT、NE、HAMD、SSS、ADL、HAM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间5-HT、NE、HAMD、SSS、ADL、HAMA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片与西酞普兰片能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状,提高临床效果。

    2016年11期 v.19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超声检查对中孕早期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诊断价值

    王铭;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中孕早期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3-03—2014-03我院产科收治的600例中孕早期孕妇进行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分析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畸形检出情况及超声表现。结果 600例中孕早期孕妇中共检出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胎儿139例(23.17%),其中脑积水30例(21.58%),无脑畸形51例(36.69%),全前脑15例(10.79%),开放性脊柱裂13例(9.35%),露脑畸形11例(7.91%),脑膨出10例(7.19%),其余少见畸形9(6.49%);所有畸形胎儿中合并羊水偏少5例,合并羊水偏多的26例,合并宫内发育受阻7例。产前诊断的病例均经引产后证实。结论中孕早期对胎儿进行产前系统超声检査可以提高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诊断的准确性,值得临床上推广。

    2016年11期 v.19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前列地尔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不同类型老年痴呆的疗效

    刘晓蕾;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不同类型老年痴呆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痴呆患者64例,依据痴呆类型分为老年性痴呆(AD组)26例,血管性痴呆(VD组)20例,混合性痴呆组1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前列地尔与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分析治疗前后3组神经状态与生活能力。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为期12个月的随访,无脱落。治疗前后AD组MMSE与ADL分值均出现较大变化(P<0.05),混合性痴呆组MMSE与ADL分值则出现显著改变(P<0.01),VD组MMSE分值出现较大变化(P<0.05),但ADL分值变化不大(P>0.05);治疗过程中,4例(6.25%)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恶心等不良反应,继续治疗后均消失。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盐酸多奈哌齐能够显著改善AD、混合性痴呆患者的神经状态与生活能力,对VD患者的神经状态有一定改善,但对其生活能力影响不大。

    2016年11期 v.19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高压氧及神经节苷脂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

    李金辉;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高压氧及神经节苷脂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12-01—2015-01收治的1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术后第2天即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60mg神经节苷脂+250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滴,1次/d,连用14d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效。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第7天采取高压氧治疗,1次/d,10d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后7、14d测定2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进行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14d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MESSS)评分对患者神经缺损程度进行评估;治疗3个月后进行随访,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标准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判定。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81.2%,对照组为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5,P<0.01)。治疗后2组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治疗后7、14d血清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d2组MES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研究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研究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5,P<0.01)。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高压氧及神经节苷脂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使受损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2016年11期 v.19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无抽搐电休克与喹硫平联合氟伏沙明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比较

    康瑞;康永兵;

    目的对比无抽搐电休克(MECT)与喹硫平联合氟伏沙明治疗难治性强迫症(OC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0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MECT联合氟伏沙明治疗,对照组给予喹硫平联合氟伏沙明治疗,疗程12周。2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周末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17-项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各评分1次,以减分率评定临床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12周末观察组显效率64%,对照组显效率6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SS评分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MECT与喹硫平联合氟伏沙明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相当,安全性好。

    2016年11期 v.19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丙戊酸钠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

    蒋泽宇;叶碧瑜;钟玉环;孔洁华;苗国栋;

    目的探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2014年我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行丙戊酸钠联合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均早晚2次服用,持续6周。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采用杨氏躁狂量表(YRMS)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持续操作测验(CPT)和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HVLT-R)评定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完成分类数、错误应答数、持续应答数均明显改善,持续注意水平明显改善,观察组错误应答数与持续应答数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能够有效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改善患者的部分认知功能。

    2016年11期 v.19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紧张和焦虑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汤海楠;杨薇;

    目的探讨术前紧张和焦虑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2014于我院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120例患者,术前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自制紧张评分量表评定焦虑与紧张情况,比较不同性别患者焦虑与紧张情况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术后采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定患者认知功能,并对其与术前焦虑、紧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术前男性患者HAMA评分与紧张评分分别为4.24±1.29、12.32±1.28,女性分别为7.51±2.24、14.09±2.11,不同性别间HAMA与紧张评分比较,女性均显著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术后出现POCD 23例(39.0%),女性37例(60.7%),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焦虑、紧张与术后MMSE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12、-0.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术前存在紧张与焦虑可增加术后发生POCD的几率,女性患者出现POCD的几率高于男性。

    2016年11期 v.19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青年脑梗死的常见危险因素及对发病年龄的单独及叠加作用

    周厚仕;黄楚明;连晓东;黄林欢;林麒;

    目的观察青年脑梗死的常见危险因素及对发病年龄的单独及叠加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初诊青年脑梗死患者396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危险因素相关病理资料,并依据中位年龄分为高龄组(36~45岁)和低龄组(16~35岁)各198例。分析不同年龄阶段青年脑梗死危险因素发生率差异,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确定危险因素对发病年龄的影响。结果高龄组高血压、糖尿病低于低龄组(P<0.0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低龄组(P<0.01)。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合并上述1种或3种危险因素不会导致发病年龄提前(P>0.05),但高血压、糖尿病两因素合并会导致发病年龄提前(χ2=4.72,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在年龄较低的青年脑梗死患者中发病率较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年龄较高的青年脑梗死患者中发病率较高,高血压、糖尿病两因素合并患者发病时间较早。

    2016年11期 v.19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体外反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的影响

    杨展;赵佳佳;

    目的观察体外反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药物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反搏组在此基础上尽早给予体外反搏治疗,30min/次,2次/d,总治疗时间30d。观察2组治疗效果、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反搏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反搏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反搏组治疗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反搏可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6年11期 v.19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综合干预疗法治疗小儿脑损伤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赵志霞;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疗法治疗脑损伤综合征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小儿康复门诊收治的脑损伤综合征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对照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脑活素穴位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干预疗法,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行Gesell法测定发育商,行粗大神经运动功能(GMFM)评分评估各区水平,均于1a后复查。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12个月后社会适应、精细运动、大运动、个人社交、语言发育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12个月后A卧位和翻身、B坐位、C爬和跪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疗法能够促使脑损伤综合征患儿神经运动发育,疗效确切。

    2016年11期 v.19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磁共振波谱分析和粗大运动评定量表在儿童脑瘫诊治中的应用

    孙素芳;刘卫平;

    目的分析磁共振波谱分析、粗大运动评定量表在儿童脑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脑瘫患儿,分别予以磁共振(MRI)与粗大运动评定量表检查或评定,旨在为诊疗工作提供指导。结果痉挛型双偏及偏瘫患儿粗大运动分级多为Ⅰ~Ⅲ级,四肢瘫、不随意运动型及混合型多为Ⅳ~Ⅴ级,有较严重的运动障碍。不同类型脑瘫儿有不相同的粗大运动分级(P<0.05)。7例头颅MRI检查结果无异常,且运动障碍均较轻。脑软化萎缩、室旁白质软化患儿粗大运动分级均在Ⅰ~Ⅱ级,髓鞘发育不良、基底节与丘脑信号异常、脑发育不良及脑发育畸形的患儿粗大运动分级Ⅲ~Ⅳ级,有较明显的运动障碍(P<0.05)。结论磁共振波谱联合粗大运动评定量表对儿童脑瘫的诊治中有重要指导作用,可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11期 v.19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血清P-gp NPY GAL在脑血管病性癫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张媚;张细六;

    目的探讨血清P糖蛋白(P-gp)、神经肽(NPY)、甘丙肽(GAL)在脑血管病性癫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4例脑血管病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8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侧2组血清NPY、GAL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2组外周血P-gp,应用受试者特异性曲线(ROC)分析P-gp、NPY、GAL在脑血管病性癫痫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脑血管病性癫痫患者血清P-gp、NPY、GA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间歇性癫痫组相比,持续性癫痫组血清P-gp、NPY、GAL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单一指标相比,P-gp、NPY、GAL联合检测可提高脑血管病性癫痫患者诊断的灵敏性及特异性(P<0.05)。结论血清P-gp、NPY、GAL与癫痫发病有密切关系,可作为脑血管病性癫痫病情预后及转归的评价指标。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脑血管病性癫痫临床诊断的灵敏性及特异性。

    2016年11期 v.19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吉非替尼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临床观察

    鲍亮;赵弘卿;吕蕾;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01—2012-12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50例,根据是否接受药物治疗(吉非替尼)分为观察组(n=23)与对照组(n=27)。观察2组临床效果,使用生活质量调查核心问卷(QLQ-C30)及肺癌专用问卷(QLQ-LC13)评价生活质量,随访观察2组生存期。结果观察组治疗2个月后临床获益率为86.96%,临床有效率为34.78%。对照组为59.26%、18.52%。观察组临床获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QLQ-C30评分和QLQ-CL13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且生存期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皮疹18例(78.26%),恶心呕吐6例(26.09%),腹泻11例(47.83%),转氨酶升高3例(13.04%)。结论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可以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轻微。

    2016年11期 v.19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微量元素含量与小儿脑瘫生长发育的关系

    李莉;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含量与小儿脑瘫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比较217例脑瘫患儿、210例非脑瘫患儿以及219例正常体检儿童的临床资料,分析脑瘫患儿微量元素铜(Cu)、锌(Zn)、钙(Ca)、镁(Mg)、铁(Fe)、铅(Pb)、镉(Cd)7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与其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病例组与非脑瘫病例组比较,Cu、Ca、Fe含量明显降低(P<0.05),Zn、Mg、Pb、Cd含量无明显变化;病例组与正常体检组比较,Cu、Zn、Ca、Fe含量明显降低(P<0.05),Mg、Pb、Cd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微量元素Cu、Zn、Ca、Mg、Fe在脑瘫患儿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其缺乏可能影响脑瘫患儿的正常生长,临床上要注意摄取含铜、锌、钙、镁、铁丰富的食物。

    2016年11期 v.19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两种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手术方式在临床中的应用

    吴玉英;马金山;

    目的分析颞肌下与颞肌外两种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颞肌下组22例,颞肌外组25例,2组均采用钛网进行手术修补,比较2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等指标。结果颞肌外组手术时间(95.6±11.3)min,术中出血量(89.5±27.6)mL均显著低于颞肌下组的(124.5±13.7)min、(152.3±29.4)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应用钛钉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颞肌外组手术并发症率12.00%,显著低于颞肌下组的4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4,P=0.023)。颞肌外组手术术后外观满意度80.00%显著高于颞肌下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颞肌外组手术术后第2周VAS评分(3.27±0.63)分显著低于颞肌下组的(3.93±0.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颞肌外手术方式进行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较颞肌下手术简单易行,术后患者外观满意率更高,且有利于减轻术后疼痛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2016年11期 v.19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不同治疗方案对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比较

    邱名才;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治疗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效果。方法选取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评分6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予以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观察组30例予以咪达唑仑治疗,行癫痫性持续状态严重程度评分量表(STESS)、简明精神状态评分(MMSE),观察2组临床疗效、后遗症及不良用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3.33%,较对照组60.0%高,后遗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33%、16.67%,较对照组的36.67%、40.0%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TESS评分(1.96±0.53)分较对照组低,MMSE评分(26.18±2.68)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治疗CSE安全、有效,可降低后遗症发生率,提高预后生活质量。

    2016年11期 v.19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不同神经营养或神经保护药物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对患者神经及肌力的影响

    张锐;

    目的探讨不同神经营养或神经保护药物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对患者神经及肌力所造成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03-2015-03收治63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2)与对照组(n=31)。对照组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观察组应用Cerebrolysin,比较2组治疗前后TCSS评分、肌力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前TC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d与30d后,观察组T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肌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d与30d后,观察组肌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3%(2/32)、3.2%(1/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营养或神经保护药物Cerebrolysin辅助治疗GBS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及肌力的提高,不良反应少,疗效满意,临床应用价值高。

    2016年11期 v.19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病毒性脑膜炎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柴书芹;

    目的分析影响病毒性脑膜炎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以我院2012-01—2015-01收治的100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治疗后转归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预后不良)与预后良好组(预后良好),比较2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等资料,将上述资料纳入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影响患儿预后危险因素。结果预后良好组发热持续时间>15d、昏迷、精神萎靡、脑电图中重度异常比例分别为13.33%、0.00%、1.67%、33.33%、13.33%,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的40.00%、12.50%、15.00%、87.50%、50.00%(P<0.05)。2组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上述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脑电图中重度异常、昏迷、发热持续时间>15d及蛋白含量。结论影响病毒性脑膜炎患儿预后相关因素较多,其中脑电图中重度异常、昏迷、发热持续时间>15d及蛋白含量低为独立危险因素。

    2016年11期 v.19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急性脑卒中患者外科手术后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孙蒙蒙;刘思明;杨素景;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行外科手术后其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03-2014-04在我院行外科手术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85例,对患者1a内的可能与生存有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吞咽困难、排尿障碍、周围血管病史、糖尿病史、意识不清、双侧大脑受累、是否伴高热及缺血性心脏病史。结果中位生存时间(13.5±1.7)个月,6个月的存生率72.97%,1a的生存率69.19%,2a的生存率59.46%,3a的生存率51.35%;经单因素分析,年龄、是否存在吞咽障碍、排尿障碍、伴高热、双侧大脑均受累、缺血性心脏病史及能否独立行走、抬起上肢之间的病死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比例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OR=2.871,P=0.000)、存在吞咽障碍(OR=2.236,P=0.000)、排尿障碍(OR=4.740,P=0.001)及缺血性心脏病史(OR=1.708,P=0.010)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吞咽障碍、排尿障碍及缺血性心脏病史是影响急性脑卒中患者外科手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6年11期 v.19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基底动脉狭窄支架术后近期疗效和再狭窄观察

    李波;

    目的评价基底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近期疗效,观察术后再狭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0年接受基底动脉支架术的20例患者,随访6~12月,分析术后短期内临床疗效及再狭窄情况。结果本组20例患者均为与基底动脉狭窄相关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仅1例再发TIA,症状类似术前,余患者随访期内均无缺血事件发生。20例患者均于支架术后随访6~12个月,5例出现再狭窄,发生率为25%。结论基底动脉支架成形术有利于预防和减少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改善临床症状,但再狭窄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应提高对支架术后再狭窄的认识,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2016年11期 v.19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腰池腹腔分流术治疗特发性高颅压重度视力障碍的疗效分析

    柴昌;范珂;雷祥;李漫丽;崔红培;武文忠;

    目的探讨腰池腹腔分流术治疗特发性高颅压重度视力障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例采用腰池腹腔分流术治疗的特发性高颅压重度视力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恢复顺利,术后7d复查视力,均无明显变化,腰穿复查颅压110~190mmH2O。术后3月复查视力(16眼),10眼好转,1眼无变化,5眼加重。视盘水肿均消失,无低颅压症状。结论腰池腹腔分流术是治疗特发性高颅压重度视力障碍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2016年11期 v.19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喉不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处置中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

    范业忠;姚羽;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手术喉不返神经识别辨认的临床解剖操作技巧,以及避免喉不返神经术中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1-2015-01在我院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2 7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喉不返神经的暴露以及损伤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其中2 798例患者中,发现喉不返神经2例(2根),暴露率0.07%(2/2 798)。2例喉不返神经类型全为Ⅱ型。1例术后出现声音嘶哑,损伤率为1/2。结论喉不返神经的发生率较低,多数位于右侧,若无术前的解剖认识,喉不返神经极易损伤。

    2016年11期 v.19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直肠癌根治术后盆神经功能恢复过程的长期跟踪观察

    韩殿冰;史文献;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后盆神经功能的恢复过程。方法对41例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跟踪观察3a,记录不同时间段的性功能和排尿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盆神经功能逐步恢复,术后1a勃起功能、射精功能、排尿功能恢复正常的患者分别占56.1%、48.8%、73.2%。术后3a分别为60.1%、51.2%、80、5%。结论直肠癌根治术后盆自主神经功能是逐步恢复的,术后1a基本达到峰值,极少数患者可在1a后恢复盆底神经功能。

    2016年11期 v.19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郭健英;李彤;何永成;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01-10我院收治的53例MHD患者,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测评,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53例患者中,35例MoCA评估得分<26分,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66.04%。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教育年限、Kt/v、合并糖尿病是MHD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教育年限、合并糖尿病是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MHD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比例较高,年龄大、受教育程度低是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6年11期 v.19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早产儿脑损伤与围产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李晶晶;宋红;宋焕清;冯晓霞;

    目的回顾性分析早产儿脑损伤母孕期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和降低早产儿脑病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择早产儿脑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早产儿脑损伤母体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487例早产儿中早产儿脑病121例,发生率24.8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孕期感染(OR=4.371,95%CI 1.256~15.348,P<0.05)、胎膜早破(OR=3.698,95%CI 0.537~9.256,P<0.05)、妊娠糖尿病(OR=3.146,95%CI 2.013~21.498,P<0.05)、产前使用激素(OR=0.341,95%CI0.183~0.711,P<0.05)是其影响因素。结论母孕感染、胎膜早破、妊娠糖尿病为早产儿脑损伤的危险因素,而产前使用激素为保护因素。

    2016年11期 v.19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综述与讲座

  • 脑卒中后便秘治疗进展

    袁景;林桦;沈宏华;孙超;王帆;何雯;

    <正>1引言近年来,由于人们饮食、生活习惯越来越差,导致脑卒中发病率逐年攀升。据报道,20世纪80年代,以脑卒中为疾病诊断结果而出院的患者仅1万,到2008年已超过200万,在不到30a的时间中,脑卒中的发病人数显著增加。脑卒中患者在疾病治疗期间,由于饮食、活动及精神与发病前有明显改善,病后极易并发便秘。脑卒中后便秘是脑卒中后新发或在原来基础上加重的便秘,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

    2016年11期 v.19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血脑屏障结构的细胞学与分子学机制的研究现状

    周虎传;张玉波;刘磊;

    <正>血脑屏障在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微环境稳定,保障中枢神经系统发挥正常功能起重要作用,但血脑屏障经常受到血液中各种有害理化因素的刺激、破坏,血脑屏障怎样对抗这些有害刺激,保持血脑屏障正常的形态学结构和转运功能,其分子机制尚处于初步研究阶段。本文就血脑屏障的结构与功能维持的细胞学和分子学机制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述。1血脑屏障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及紧密链接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组成血脑屏障的第一道屏障,主要由

    2016年11期 v.19 98+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脑梗死专题研究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

    李荣;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及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及B组,分别应用10mg,20mg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前检测C反应蛋白及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应用他汀类药物后2周再次检测。结果应用瑞舒伐他汀钙后C反应蛋白及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较应用前下降(P<0.05),低剂量瑞舒伐他汀组上述指标下降值较高剂量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瑞舒伐他汀钙降脂效果、降C反应蛋白效果均优于低剂量组,但不良反应稍多于低剂量组。

    2016年11期 v.19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临床价值

    张丽平;王永莉;赵晓红;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行颈动脉超声常规检查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将不同性质斑块的弹性评分及弹性应变率比值进行比较,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54例患者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低回声斑块62个,混合回声斑块44个,强回声斑块17个。颈动脉粥样硬化低回声、混合回声及强回声斑块弹性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低回声斑块B/A比值1.86±0.63,混合回声斑块B/A比值7.61±2.80,强回声斑块斑块B/A比值40.41±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与弹性评分、斑块类型与B/A比值、弹性评分与B/A比值间的相关性分析,均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反映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硬度,不同组织声学特性斑块的弹性应变率不同,为斑块稳定性的评估提供重要信息。

    2016年11期 v.19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与预后的关系

    孟素芳;高健;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01-2014-06我院收治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缺血性ST-T变化情况分为3组:A组(入院时及入院7d检测心电图均无缺血性ST-T改变)、B组(入院时心电图检测结果示缺血性ST-T改变,入院7d心电图检测结果示缺血性改变好转,甚至消失)和C组(入院时心电图检测结果示缺血性ST-T改变,入院7d心电图检测结果示缺血性改变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记录3组患者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病灶大小及预后,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3组入院时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以轻度脑梗死较多见,B组以中度脑梗死多见,C组以重度脑梗死较多见。3组入院时脑梗死病灶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以腔隙性梗死较多见,C组以大梗死灶较多见。3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及C组(P<0.05),B组总有效率高于C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与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病灶大小及预后密切相关,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对指导治疗及判定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16年11期 v.19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颈椎手术后并发脑梗死的特点分析

    李宝田;刘喜灿;梅伟;潘玉林;张怀拴;

    目的探讨颈椎术后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发病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0-01-2014-12郑州市骨科医院颈椎退变性疾病手术病例566例,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28例。分析年龄、手术方式及基础疾病对其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总结颈椎病术后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发病特点。结果高龄及基础疾病是颈椎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手术方式的选择与脑梗死发生率无相关性。结论高龄、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行颈椎手术前后应高度关注脑梗死风险。

    2016年11期 v.19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经颅超声激发与尿激酶溶栓治疗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王洁静;张汉涛;姜丙全;董晓春;

    目的探讨经颅超声激发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06-2014-06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对照组4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经颅超声激发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溶栓术后2h、24h、7d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并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对患者血管再通情况进行评估;采用CT检查评估患者脑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h、24h、7d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2h、24h时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脑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超声激发联合尿激酶溶栓可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改善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了临床有效率,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未增加颅内出血转化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2016年11期 v.19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88例进展型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秦本炅;李世锋;

    <正>本文对88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寻找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进展型脑梗死的防治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10—2015-10 88例进展型脑梗死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男48例,女40例;年龄45~85(63±5)岁。诊断标准:(1)符合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诊断标准;(2)发病后48h内入院并经医疗干预后神经功能

    2016年11期 v.19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IgG与血脂的相关性

    覃松柏;祝艳;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IgG与血脂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我院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80例,以同年健康体检的受检者80例为健康对照组,对比2组受检者血清IgG与血脂指标。结果相比健康受检者,观察组外周血IgG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脂TG、TC、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IgG、TC、TG、LDL-C均是发病的重要标志性指标,血脂水平升高与免疫系统损伤有协同作用。

    2016年11期 v.19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诊治研究

  • 左旋多巴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李树臣;

    目的观察左旋多巴对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55例采用左旋多巴治疗的PD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的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浆Hcy、维生素B12水平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叶酸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回归分析显示,血浆Hcy与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左旋多巴会提高帕金森病患者体内的血浆Hcy水平,及时补充叶酸、维生素B12利于降低患者体内血浆Hcy水平。

    2016年11期 v.19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多奈哌齐联合华佗再造丸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的疗效

    田甜;

    目的评价多奈哌齐联合华佗再造丸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IV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SIV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奈哌齐5mg口服,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华佗再造丸8g口服,3次/d。连续治疗12周为1个疗程,评价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7.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2.063,P=0.034);2组治疗前MMSE与ADL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2周后2组MMSE与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但同期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增高明显(P<0.05)。结论多奈哌齐联合华佗再造丸治疗SIVD可提高认知功能改善效果,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帮助。

    2016年11期 v.19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电针配合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软瘫期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张芙蓉;

    <正>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并有年轻化趋势。随着现代医学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脑卒中急性期的诊断、抢救及治疗水平也大大提高,极大降低了脑卒中急性期的病死率,但后期的致残率却在不断升高。高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增加了家庭和社会负担。在积极治疗的前提下,如何安全且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尽快使患者的身、心、社会功能最大可

    2016年11期 v.19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单眼斜视性弱视患者黄斑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分析

    李应翠;饶丽;

    目的探讨单眼斜视性弱视患者黄斑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MGCC)与弱视程度的相关性。方法从我院2012-03-2014-03收治的单眼斜视性弱视患者中选取30例为研究对象,选择傅立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FD-OCT)对患者双眼MGCC进行检测,对MGCC同最佳矫正视力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测量结果显示,双眼mFT与CMT均无明显差异(P>0.05);双眼MGCC在黄斑中心区以及内环区的厚度有显著差异(P<0.05),外环区厚度无明显差异(P>0.05),MGCC厚度与最佳矫正视力呈正相关(P<0.05)。结论单眼斜视性弱视患者的黄斑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与弱视矫正视力存在相关性,对其进行测量能准确了解患者弱视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指导。

    2016年11期 v.19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强化剂量辛伐他汀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的影响

    莫建义;

    目的探讨强化剂量辛伐他汀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CVR)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04-2015-04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研究组给予强化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CVR和炎症因子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2组总有效率(97.5%vs 9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CVR、BHI、CRP、TNF?α、MMP-9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VR、BH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RP、TNF?α、MMP-9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42.5%(17/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5%(7/40)(P<0.05)。结论辛伐他汀强化剂量能够有效增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CVR,但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重视。

    2016年11期 v.19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不同程度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特点分析

    王博;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特点。方法以我院2013-01-2015-01收治的10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GCS评分分为轻型、中型、重型,依据牛津残障评分(OHC)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于入院时行凝血功能(PT、APTT、PLT、FIB)检测,同时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5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凝血功能指标。结果不同程度颅脑损伤患者PT、APTT、PLT、FI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T、APTT随着损伤程度加重延长,PLT及FIB随损伤程度加重下降(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PT、APTT、PLT、FIB分别为(12.5±0.6)s、(31.8±4.3)s、(121.7±9.7)109 L-1、(2.46±0.62)g/L,与预后不良组的(15.8±1.3)s、(43.3±3.6)s、(90.5±8.5)109 L-1、(2.22±0.35)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与损伤程度、预后密切相关,可将其作为病情严重程度判断、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2016年11期 v.19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效果观察

    樊黎明;李慧娟;胡永艳;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6例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采取头部亚低温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2组新生儿心率、体温、呼吸等指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4h和48h观察组心率、体温、呼吸水平与同期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采取亚低温治疗,可显著改善新生儿的心率、体温、呼吸等指标,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2016年11期 v.19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肿瘤全切术治疗颞叶胶质瘤继发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邢海涛;袁波;娄志刚;谭占国;

    <正>癫痫为常见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与脑神经反复异常放电相关,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长期反复发作可影响患者智力及人格[1]。颅内胶质瘤是继发性癫痫常见病因,多采取手术方案,早期研究者多认为在切除原发灶后,脑电发作源不会诱发癫痫发作[2]。近期研究认为,部分患者单纯原发灶虽可经手术切除,而继发致痫灶仍会引起异常放电,导致癫痫发作,因此在手术需彻底清除原发灶,同时切除继发致痫

    2016年11期 v.19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咪达唑仑联合亚低温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

    王丽;

    <正>本研究对咪达唑仑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06-2014-09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52例,均符合《病毒性脑炎临床诊断标准》,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6例。研究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8个月~12岁,平均(7.88±1.45)

    2016年11期 v.19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中医敷脐联合西医综合方案治疗小儿脑瘫伴癫痫的疗效

    周爱真;

    <正>小儿脑性瘫痪是由于胎儿脑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损伤,从而造成胎儿神经系统伤残综合征。脑性瘫痪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且伴听力、视力以及语言障碍,甚至癫痫和智力低下等。本文以我院收治的50例脑瘫伴发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敷脐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03-2015-05我院收治的50例

    2016年11期 v.19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综合康复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并急性迟缓性瘫痪的疗效观察

    刘冬芝;尚清;马彩云;

    <正>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中EV71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是其主要病原[1]。EV71不仅可引起HFMD,部分患儿还并发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等神经系统并发症,甚至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2]。我院康复科在综合康复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并急性迟缓性瘫痪方面进行大量临床研究和探索,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2016年11期 v.19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胎儿神经系统畸形中的应用价值

    郝建华;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胎儿神经系统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产前检查孕妇5 624例,均经超声诊断胎儿神经系统畸形发病情况,并与产生诊断结果作对照,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产前神经系统畸形中的检出率。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产前检测出神经系统畸形胎儿166例,选取对象在引产或正常分娩后,出现神经系统畸形患儿182例,超声检出164例(90.11%),漏检18例(9.89%),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出166例胎儿神经系统畸形患者中2例错检,超声检测正确率为98.8%(164/166)。彩色多普勒检测出神经系统畸形胎儿中无脑儿最多,为48例(28.92%),其次为脑积水42例(25.3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孕妇胎儿神经系统畸形诊断准确率高、操作简便、有效。

    2016年11期 v.19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早期微创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观察

    马勇;张晓川;刘明凤;韩雄;

    <正>脑出血是神经系统疾的常见病、多发病,多发于高血压中老年人,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尤其大脑基底节区发病率很高,约占脑出血的70%[1]。我院2008-01-2015-01应用微创技术治疗7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取得良好成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8例患者,男46例,女32例,年龄40~78岁,平均59岁。治疗前患者的意识情况:清醒6例,嗜睡26例,浅昏迷20例,中度昏迷16例,深昏迷10例。均为

    2016年11期 v.19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脑性瘫痪患儿在功能训练过程中发生意外损伤原因分析及对策

    卢跃鹏;

    <正>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引起儿童运动残疾的主要疾病[1]。脑瘫的治疗主要方法是功能训练(新Bobath疗法)[2]。脑瘫患儿功能训练的目的在于抑制不正常的姿势反射,改善残存的运动功能,诱导正常的运动发育以及提高小儿日常生活能力,最大限度促进患儿社会适应能力,及早融入社会。但在功能训练过程中方法不当等各种原因易引起意外损伤。意外损伤发生后,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影响了患

    2016年11期 v.19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黄疸病史婴幼儿神经行为特点与多动症倾向的相关性分析

    朱梅;封东进;

    目的探讨3岁以内的婴儿多动症倾向与黄疸病史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01-2014-12儿科评估发育的220例有黄疸病史3岁以内婴儿,随访观察其神经行为状态,采用我院自制神经行为评价表,对0~12个月婴儿与13~36个月婴儿的神经行为作出评价,观察多动症倾向行为,用预测实验方法,对80例0~4个月与40例24~36个月多动症倾向婴儿作黄疸病史预测,分析黄疸病史与多动症倾向的相关性。结果 0~4个月婴儿的黄疸病史预测正确率95%,24~36个月婴儿的黄疸病史预测正确率92.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疸病史婴儿与多动症倾向之间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医护人员在对黄疸婴儿作出治疗方案时,应尽可能避免多动症倾向的发生。

    2016年11期 v.19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黛力新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伴焦虑抑郁障碍的疗效观察

    董树云;

    目的探讨黛力新治疗伴焦虑抑郁障碍的胃肠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门诊82例伴焦虑抑郁障碍的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黛力新治疗,4周一疗程。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经4周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0.24%)显著高于对照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AMD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能够更好改善伴焦虑抑郁障碍的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2016年11期 v.19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孙同;

    <正>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一种脑卒中后常见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诱发不仅加重患者精神及心理痛苦,同时也对运动及认知功能有一定影响,对脑卒中患者预后十分不利[1]。临床中除应用常规心理干预外,也会使用适量的抗抑郁药物,如草酸艾司西酞普

    2016年11期 v.19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严重脑外伤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改变的临床意义

    何静;

    <正>1资料及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0-2015年我院脑外伤患者300例。根据患者的症状与Glasgow昏迷评分分为3组,轻度组100例,为轻度脑外伤患者,年龄30~75岁,平均40岁;中度组100例,为中度脑外伤患者,年龄31~75岁,平均41岁;重度组100例,为严重脑外伤患者,年龄30~75岁,平均41岁。其中前2组为对照组,第3组为实验组。所有患者

    2016年11期 v.19 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并发心肌损害临床观察

    张玉霞;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并发心肌损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2-05-2013-03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病毒性脑炎并发心肌损害患儿60例,其中30例采取常规治疗为对照组,另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磷酸肌酸钠治疗为观察组。对比2组临床效果,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对照组为67%,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并发心肌损害效果理想,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11期 v.19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头颅B超对早产儿脑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

    黄方;

    目的探讨头颅B超应用于早产儿脑神经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110例早产脑神经损伤患儿,根据诊断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观察MRI、头颅B超检查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颅内阳性病灶的阳性检测率64.3%(36/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4%(2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P<0.05);研究组检查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78.6%、75%、4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9%、48%、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8、6.72、5.15,P<0.05)。结论头颅B超应用于早产儿脑神经损伤的效果确切,具有很好的准确率、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值得推广。

    2016年11期 v.19 130-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鼠神经生长因子与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对比

    贾耀丽;

    <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在围生期窒息而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1]。临床表现为具有明显的围生期窒息史,多于出生后1d内出现异常的神经症状,如出现意识障碍、肌张力改变和原始反射异常,严重者会出现惊厥和呼吸衰竭等现象[2]。本文对我院近2a收治的9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分析,现报告

    2016年11期 v.19 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护理体验

  • 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对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

    张丛淑;吴见兵;

    目的探讨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对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70例,根据围手术期护理方案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评定2组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对比2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2组干预前SAS、SDS、SE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SDS、SES评分分别为36.27±3.89、32.47±2.94、43.96±3.83,对照组分别为41.98±3.96、39.12±3.55、38.22±3.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97.14%,对照组为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对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进行人性化手术室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术前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且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016年11期 v.19 132-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失禁性皮炎干预工具在神经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周璐;王鹏;

    目的应用失禁性皮炎干预工具和床旁交接单规范失禁患者管理,减少和预防神经科失禁性皮炎的发生。方法对2015-02-2016-01住院的神经科失禁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皮肤护理措施,实验组应用失禁性皮炎干预工具预防及处理IAD,并使用自行设计的床旁交接单完善交接班流程。结果本研究纳入493例失禁患者,实验组252例和对照组241例。实验组发病率为7.54%,对照组为2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84.21%失禁性皮炎患者发病5d以上,对照组12.25%的患者在72h以内发病,38.78%的患者在96h以内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实验组失禁性皮炎患者发病严重程度以轻度为主(73.68%),对照组以中度为主(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失禁性皮炎干预工具和床旁交接单有助于减少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发生时的严重程度。

    2016年11期 v.19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解芳;邵红;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4-04收治的11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延续性护理干预,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及患者遵医行为问卷分别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遵医行为。结果与干预前比较,2组干预后的MMSE和BI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MMSE和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在服药、锻炼、饮食及复诊等遵医行为显著改善,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遵医行为,值得推广应用。

    2016年11期 v.19 136-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颅脑外伤开颅探查术的手术配合

    张德会;刘劲;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开颅探查术的手术配合。方法临床纳入颅脑外伤行开颅探查术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全面护理,观察2组治疗结局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总结手术配合经验。结果研究组临床治愈率88.57%,对照组为62.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85.71%,对照组为62.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颅脑外伤开颅探查术中实施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值得推广。

    2016年11期 v.19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绿激光汽化术治疗80例高龄前列腺增生伴神经源性排尿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

    徐志霞;王继红;

    <正>绿激光学名KTP激光,是波532nm绿颜色激光,输出功率40 W,峰值功率208 W,特点是组织穿透浅,被氧气和血红蛋白高度吸收,对水而言相对不吸收[1],因此称选择性绿激光,其通过光纤传递到前列腺组织进行精确汽化,切割凝固达到组织汽化效果,特点是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手术安全、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2]。2013-07-2015-08我院泌尿外科对80例高龄BPH患者行PVP治疗,效果满意,现

    2016年11期 v.19 139-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

    李琳;王旋;酒晓盈;

    <正>脑卒中是一种致残及致死率均较高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偏瘫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功能障碍,我国脑卒中年发病率为217/10万人,发病患者逾150万,致残率高达80%以上,极大地增加了家庭及社会的负担[1]。脑卒中偏瘫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即为康复治疗,传统的康复护理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从而影响了患者的肢体功能训练及恢复。研究报道,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

    2016年11期 v.19 140-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的护理

    韩美;韩佼佼;徐俊美;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45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患者,及时有效治疗的同时给予加强病情监护、对症干预、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心理干预等综合护理。结果 45例患者中44例(97.78%)好转出院,1例(2.22%)死亡。结论对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加强各项护理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生命体征和有关体征的改变能够改善疾病的预后,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2016年11期 v.19 14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