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创办日期:1998年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刊   期:月刊
电话:0371-60100422 63321039
Email : bjb@cn-shenjing.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381/R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110

 

论著 科研之窗

  • ERK1/2信号通路对缺血后适应大鼠皮层的作用

    谭慧敏;郑兴荣;谭盛;

    目的研究脑缺血大鼠缺血后适应模型中大脑皮质的ERK1/2通路表达特点及应用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后对缺血后适应神经保护作用的影响,研究缺血后适应是否通过ERK1/2信号通路介导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再灌注后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2h再灌注组、缺血2h后适应组以及PD98059+缺血2h后适应组(PD+2h后适应组),每组5只,用线栓法建立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缺血性脑梗死模型,4组分别进行不同形式的实验。对比4组大鼠再灌注1h、24h的神经功能评分及再灌注24h后的梗死体积。每组另增加15只大鼠,分别于再灌注后2h、6h、24h留取缺血大脑皮质;Western blot检测再灌注2h、6h、24h后总T-ERK1/2、P-ERK1/2表达。结果 PD+2h后适应组与缺血2h再灌注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于缺血2h后适应组,脑梗死体积大于缺血2h后适应组。缺血后适应组再灌注2h、6h、24h后P-ERK1/2表达明显高于缺血2h再灌注组及PD+2h后适应组;以上表明,缺血后适应通过ERK1/2信号通路减轻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应用P-ERK1/2的阻滞剂PD98059后,阻断了缺血后适应的脑保护作用。结论通过对本实验研究数据的分析后发现,缺血后适应对大鼠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应用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后,缺血后适应神经保护效应减弱,说明缺血后适应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MAPK/ERK信号通路具有深层次紧密关系。

    2017年15期 v.20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0K]
  • 氯化钾溶液刺激星形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对MKK4的影响

    郝凌云;杨小雪;王沁玥;孙梦兰;潘志强;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氯化钾(KCl)溶液刺激人脑星形胶质母细胞瘤细胞(U87)后MKK4及其下游蛋白p38MAPK的表达,初步探讨MKK4以及p38 MAPK在核酸水平的表达变化特点。方法 U87细胞采用不同浓度KCl刺激,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检测MKK4及p38 MAPK mRNA表达的变化。将细胞分为对照组(0组)、不同浓度KCl组(0.001 mmol/mL,0.025 mmol/mL,0.05 mmol/mL,0.1 mmol/mL,分别标记为0.001、0.025、0.05、0.1组)。结果 RT-PCR结果显示:经KCl刺激后,各组星形胶质细胞均有MKK4以及p38 MAPK mRNA的表达,其表达量均为先上升后下降,在0.05组达到高峰,此后回落。结论 KCl刺激可使人脑星形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中MKK4以及p38 MAPK mRNA的表达增高,其表达与KCl浓度有关。

    2017年15期 v.20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早期阿尔茨海默病血清CRPIL-6 TG及血浆HDL-C诊断分析

    胡军;原琳琳;胡长春;盛民生;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甘油三酯(TG)及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在阿尔茨海默病(AD)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02—2016-02在我院治疗的AD患者80例(AD组),血管性痴呆(VD)患者73例(VD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CRP、IL-6、TG等指标。结果 AD组和VD组患者CRP、HDL-C和IL-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AD组和VD组患者CRP、HDL-C和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和VD组T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VD组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高于AD组和对照组(P<0.05);TG和LDL-C在判断AD和VD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7和0.688(P<0.05),TG截断值为1.84mmol/L,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40%和78.70%;LDL-C截断值为3.25mmol/L,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5.20%和87.50%。结论 TG和LDL-C检测可为AD和VD的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其中TG的诊断意义更好。

    2017年15期 v.20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 脑出血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蒋令修;梁宇;孙永梅;陈文武;薛孟周;肖洒洒;

    目的探讨患者脑出血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2013-01—2016-06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5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院12h后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其中0~15分249例为轻型组,16~30分201例为中型组,31~45分110例为重型组。所有患者在入院后24h内采集外周血,采用西门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较不同预后患者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平均升高率,比较不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患者在入院时、入院后第3天、第7天及第14天外周白细胞水平,比较不同意识患者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结果重型组入院时外周白细胞计数水平最高,其次是中型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后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各组白细胞计数均呈下降趋势(P<0.05);但重型组及中型组在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白细胞计数仍显著高于轻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意识障碍患者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意识清醒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白细胞计数平均升高率及中性细胞升高率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水平与患者病情以及预后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可以根据白细胞计数判断患者病情,评估预后。

    2017年15期 v.20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垂体瘤患者手术前后垂体功能评估情况调查分析

    付留俊;李涛;宋白利;袁园;张文博;常毅娜;姜宏卫;

    目的分析垂体瘤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3个月的垂体功能情况,探讨垂体瘤患者的综合治疗水平。方法收集2012-01—2016-12我院收治的垂体瘤患者236例,回顾性分析术前及术后临床资料。结果术前垂体功能评估率较低,为16.53%,术前评估垂体功能者存在垂体功能减退者占60.98%。术后1周的垂体功能评估率为24.64%,术后3个月的垂体功能评估率为10.54%,术后1周评估垂体功能减退率为45.10%,术后3个月的垂体功能减退率为50.00%。术前及术后垂体瘤患者均未得到更多的垂体功能评价。结论垂体瘤患者术前及术后垂体功能评估率较低,术前缺少评估可能会增加患者的手术风险,高估术后垂体功能减退的发生率。垂体瘤术后垂体功能减退的患者存在较多漏诊。

    2017年15期 v.20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不同药物对帕金森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江雯涵;袁磊;徐丹;闻瑛;杨进平;周海燕;杨磊;陈后勤;张蕊;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方法对帕金森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12的影响,以及PD患者病情程度与血浆Hcy的关系。方法 79例PD患者按服药不同分为4组,比较各组血浆Hcy水平;观察Hoehn-Yahr(H-Y)分期与血浆Hcy水平的关系;观察血浆Hcy水平与病程的关系;观察不同治疗组患者叶酸、维生素B_(12)含量。结果服多巴胺制剂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未服药组(P<0.05);Hcy水平较高者H-Y分期较高(P<0.05);病程较长的患者血浆Hcy水平升高(P<0.05);服多巴胺制剂组患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均较未服药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多巴胺制剂可引起血浆Hcy水平升高,使叶酸、维生素B12水平降低,有可能促进PD进展;血浆Hcy水平高者运动障碍分期较高,病程较长,即病情相对较重。

    2017年15期 v.20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论著 临床诊治

  • 重症脑出血伴颅内压升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前瞻性研究

    谭泽梁;杨志勇;蔡成柱;陈越;何芷怡;

    目的探讨重症脑出血(ICP)合并颅内压升高的病例特点及其与脑出血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持续纳入自发性脑出血行ICP监护的患者,自护理记录收集每小时的ICP值。多元回归分析检测与颅内压升高有关的危险因素。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检测颅内高压与发病12个月后的mRS相关性。结果纳入186例患者,47例(25%)进行了ICP监护,其中30例(70%;95%CI 47%~80%)合并ICP>20 mmHg。年纪更大(OR每10a0.6,95%CI 0.25~0.85)、幕下出血(OR0.1,95%CI 0~0.7)的患者往往更少出现颅内压升高。颅内高压定义为ICP>25 mmHg时,高龄(OR每10a0.6,95%CI0.25~0.85)及幕下出血(OR0.1,95%CI 0~0.75)均显示预测颅内高压差异有统计意义。颅内高压与随访12个月mRS评分无显著相关(OR0.8,95%CI 0.3~2.5)。把颅内高压定义为ICP>25mmHg、ICP升高数或ICP升高曲线下面积进行敏感性分析时,结果仍旧同上。3例颅内高压患者(16%)ICH 12个月后显示可恢复至功能独立(mRS 0~2)。结论 ICH颅内高压较常见,特别是年纪较轻及幕上出血患者。在对合并高颅内压的患者给予积极治疗后,显示高颅内压不一定与长期预后相关,提示高颅内压并非一定是预后差的危险因素。

    2017年15期 v.20 22-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覃毅华;杨金文;陈桂生;

    目的探讨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各亚型及患者早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04-2016-03收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10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54例为对照组。根据英国牛津郡社区脑卒中分型(OCSP)标准将10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腔隙性梗死(LACI)组(n=25)、后循环梗死(POCI)组(n=25)、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组(n=28)、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组(n=26)。抽取各组血清进行检测,对比不同亚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统计不同亚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结果 LACI组、POCI组、PACI组、TACI组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I组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水平明显高于LACI组、POCI组、PA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各组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均较治疗前改善,且TACI组与其余3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分型参考指标,其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具有密切相关性,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水平越高,预后效果越差。

    2017年15期 v.20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TCD预测脑血管狭窄在医联体社区医院中的应用

    李华;朱广荣;王海雪;姚海舟;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预测脑血管狭窄的价值。方法选取某社区医院2014-03—2016-09门诊及病房疑似或确诊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首先进行TCD检查,然后进行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或CT血管造影(CTA)确诊检查,计算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以及TCD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90例患者中,TCD检查阳性69例,阴性21例。头颅磁共振检查发现,TCD阳性组中确诊64例,TCD阴性组中确诊6例。TCD检查灵敏度为91.4%,特异度为75.0%,与脑血管狭窄金标准检测方法比较达到中高度一致,Kappa值为0.7。结论 TCD检查可以有效预测病人脑血管狭窄,为早期发现、预防、治疗脑血管病提供依据。

    2017年15期 v.20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利伐沙班治疗脑卒中后急性肺栓塞的疗效观察

    忽新刚;王留义;陈献亮;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治疗脑卒中后高出血风险急性肺栓塞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高出血风险急性肺栓塞患者62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1例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钠皮下注射和口服华法林序贯治疗,根据INR调整剂量;治疗组31例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钠皮下注射,口服利伐沙班10mg,1次/d。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1、3、6个月后的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SaO_2)、呼吸困难VAS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PaO_2、PaCO_2、SaO_2、RVEF水平均有所升高,呼吸困难VAS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PASP、MPAP、RAP和PVR水平均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3、6个月PaO_2、PaCO_2、SaO_2、RVEF水平较高,呼吸困难VAS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PASP、MPAP、RAP、PVR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利伐沙班治疗脑卒中后高出血风险急性肺栓塞疗效满意,出血风险与常规抗凝相当。

    2017年15期 v.20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血脂类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贾建民;张彦平;李莹;

    目的分析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的变化,为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5-06—2016-06收治的94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志愿者92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依据疾病类型分为观察组Ⅰ(脑出血患者,n=48)和观察组Ⅱ(脑梗死患者,n=46),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配套试剂检测所有患者血浆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同型半胱氨酸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Ⅱ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含量高于观察组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疾病患者脂蛋白、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增高,脂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2017年15期 v.20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高压氧不同时间窗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贾起华;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患者在不同时间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01—2016-01我院确诊为颅脑损伤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3组进行研究,Ⅰ组83例为1周内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Ⅱ组95例为入院1~4周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Ⅲ组122例为4周以上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记录3组治疗前与治疗后NCSE评分,采用FIM对3组患者行独立功能评价,比较治疗前后的总有效率。结果经我院高压氧治疗后3组患者认知功能及独立功能均明显有效于治疗前(P<0.05),Ⅰ组的认知功能优于Ⅱ组和Ⅲ组(P<0.05),但Ⅱ组和Ⅲ组无差异性(P>0.05);FIM评价治疗后3组患者恢复效果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Ⅱ组、Ⅲ组患者FIM数据明显低于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Ⅲ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Ⅰ组治疗总有效率显示高于其他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接受高压氧治疗可明显缓解或治愈颅脑损伤,最大程度提升认知功能,促使患者早日恢复自主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2017年15期 v.20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李强;李予春;王翠鹏;

    目的分析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随机数表将8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2组均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同时予以真刺激治疗,对照组予以假刺激治疗,对比2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PANS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总分、阴性症状评分、一般病理评分及血清BDNF浓度均优于治疗前,且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PANSS总分、阴性症状评分、阳性症状评分、一般病理评分及血清BDNF浓度与之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BDNF浓度变化与PANSS总分及各因子的变化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rTMS可显著增加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BDNF水平,但血清BDNF水平变化与其临床症状的改善无明显相关性。

    2017年15期 v.20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丹栀逍遥散治疗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疗效观察

    陶荣三;

    目的评价中西药对青光眼术后患者视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前瞻性研究我院青光眼术后眼压控制良好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药组予以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西药组予以甲钴胺片治疗,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6个月2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视网膜神经纤维(RNFL)平均厚度、视野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6个月BCVA和眼压变化均无显著差异(P>0.05)。6个月时,2组RNFL平均厚度均低于治疗前,中药组RNFL平均厚度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中药组平均光敏度值增高,2组平均缺损值均降低(P<0.05);中药组平均光敏度值高于西药组,平均缺损值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丹栀逍遥散和甲钴胺片有保护青光眼术后患者视神经功能的作用,且丹栀逍遥散效果优于甲钴胺片。青光眼术后的视神经保护治疗对维持残存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15期 v.20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K]
  •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薛洁;耿献辉;

    目的探讨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断中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的价值和意义。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从2015-06—2016-06来我院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选取196例为实验组,选取同时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人员中12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对比和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在缺血性脑卒中诊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实验组的血管异常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2组血管异常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相比,小面积脑梗死及腔隙性梗死患者血管异常率显著降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小面积脑梗死和腔隙性梗死患者血管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诊疗,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评估病情,为治疗和评估预后提供参考价值,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容易被患者接受,值得推广。

    2017年15期 v.20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 氯氮平与舒必利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观察

    冯金河;李永强;

    目的观察氯氮平与舒必利对老年性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方法选择74例阳性症状为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舒必利治疗,观察组给予氯氮平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阳性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在幻觉、妄想、行为怪异、阳性思维障碍等阳性症状和阳性症状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后幻觉、妄想、行为怪异、阳性思维障碍等阳性症状和阳性症状总分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在白细胞减少、流涎、心电图异常及血糖升高方面不良反应比较,对照组明显少于观察组(P<0.05),在静坐不能、泌乳闭经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在嗜睡、便秘不良反应比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氮平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效果好,有效率高,但氯氮平在白细胞减少、流涎、心电图异常及血糖升高方面不良反应较多,临床应用对于有以上特殊情况的患者应该避免应用。

    2017年15期 v.20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丙戊酸钠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对比

    李予春;李强;冯砚国;程德君;

    目的对比丙戊酸钠注射液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2组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观察组予以丙戊酸钠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后使用杨式躁狂评定量表(YMRS)评价症状改善情况,使用连线(TMT)测验与威斯康星卡片分类(WCTS)测验比较2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对比2组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YMR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治疗后1周2组YMR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周观察组YM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TMT与WCTS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复发次数、约束时间和约束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治疗中应用丙戊酸钠注射液的效果优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可更好改善患者的症状,缩短住院时间,节省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2017年15期 v.20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降压治疗对老年人脑梗死急性期重度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影响

    胡亚琼;

    目的观察降压治疗对老年人脑梗死急性期重度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2-02-2015-02我科收住的老年人脑梗死急性期有重度高血压的(收缩压≥220mmHg或舒张压≥120mmHg)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硝酸甘油10 mg,1~2 mL/h泵入,根据血压调整速度,使血压下降速度20%/h,将收缩压稳定在150~160mmHg或舒张压稳定在95~100mmHg,1周后给予口服降压药,将硝酸甘油减量并停用;对照组1周内不降压,1周后给予降压药口服,观察7d、14d时2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心脏、肾脏受损情况。结果治疗组急性期经缓慢降压并使血压维持在150~160/95~100mmHg,和对照组1周后再降压治疗比较,7d、14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组诱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的比例较对照组低;对肾脏的损害也较对照组低。结论对重症高血压的急性期脑梗死老年患者适度降压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少对心脏和肾脏的损伤。

    2017年15期 v.20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利培酮和齐拉西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成本-效果分析

    李永强;

    目的比较利培酮和齐拉西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成本-效果。方法 78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利培酮片治疗。结果 2组治疗前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组内PANSS评分各项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本-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锥体外系反应多于观察组(P<0.05)。结论利培酮和齐拉西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疗效均安全有效,但利培酮的成本-效果优于齐拉西酮。

    2017年15期 v.20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丁原宏;李剑峰;张君;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依帕司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结果 2组运动传导速度及感觉传导速度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

    2017年15期 v.20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MRI与三维容积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李宏伟;

    目的探讨MRI与三维容积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80例,均实施MRI与三维容积超声检查。结果 80例患儿中,MRI颅内出血检出率70.00%(56/80),三维容积超声为53.75%(4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容积超声检出出血量(4.96±0.87)mL,MRI为(4.63±0.4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与三维容积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各有利弊,三维容积超声有利于检出新生儿颅内出血量,MRI在新生儿颅内出血检出率方面更有优势,临床可根据患儿的自身病情选择合理的检查方式。

    2017年15期 v.20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低剂量rt-PA静脉溶栓临床观察

    石文芳;

    目的探讨超急性期脑梗死TOAST分型对低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8—2016-05本院收治的超早期脑梗死(发病时间<4.5h)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TOAST分型分为CE组、SAA组和LAA组,所有患者均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分析其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LAA组、CE组治疗后2h、7d其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A组治疗前后其BI指数、NIHSS评分均无明显变化(P>0.05);CE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LAA组、SA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同TOAST分型的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以CE、LAA患者疗效最为显著,而SAA患者多表现不佳,治疗过程中,对CE患者应加强病情观察和护理,以预防出血事件发生。

    2017年15期 v.20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临床观察

    王银浩;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尤瑞克林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神经营养药物、抗血小板凝聚药物治疗,并开展早期神经康复及对症处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静滴尤瑞克林。观察2组NIHSS、BI评分等各项疗效指标的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35.0%、65.0%;实验组分别为60.0%、87.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颅底椎基底血流速度、NIHSS、BI评分更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尤瑞克林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和使用。

    2017年15期 v.20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26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分析

    郭文玲;绍春香;张弘娟;

    目的分析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临床特点,提高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6-01我院经头CT、MRV及脑血管造影(DSA)确诊的26例CVST患者,分析其病因、临床症状、腰椎穿刺结果、影像学特点及预后。结果病因有产褥期、妊娠期、长期服避孕药、重度脱水、肺癌、血液病、肥胖、自身免疫性疾病,另有病因不明者。首发症状表现为头痛、视乳头水肿、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癫痫、偏瘫、发热及复视、视力下降。脑脊液检查示颅压增高、蛋白轻度增高,头CT示弥漫性脑水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空三角症、静脉性梗死致出血及未见异常。结论 CVST的临床症状多样化,确诊需影像学检查,积极治疗预后好,以综合治疗为主,包括脱水降颅压、降纤、抗凝及原发病的治疗和血管介入治疗。

    2017年15期 v.20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和地塞米松治疗狼疮脑病

    王晓寒;

    目的分析甲基强的松龙联合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和地塞米松对狼疮脑病患者脑脊液(CSF)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1例确诊狼疮脑病患者分组,对照组25例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和鞘内注射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26例给予甲基强的松龙、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和地塞米松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CSF水平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2.31%,略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2组治疗方案均能够降低CSF水平,但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38%,略高于对照组的12.00%(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联合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和地塞米松能够显著改善狼疮脑病患者的预后,降低CSF水平,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7年15期 v.20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赵晓杰;刘庆彩;田凤臣;

    目的分析丁苯酞联合注射用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3-2016-04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观察组在注射用尤瑞克林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内皮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4.29%,明显低于观察组9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管内皮素-1(ET-1)水平高于观察组,NO水平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注射用尤瑞克林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2017年15期 v.20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新生儿颅脑损伤的产科因素分析

    黄普艳;

    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颅脑损伤的产科因素。方法选取2015-03—2016-08于我院进行分娩,后转入儿科并接受颅脑超声检查后确诊为颅脑损伤的患者40例(观察组),选取同期非颅脑损伤患者40例为对照组,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周小、新生儿体质量轻会增加新生儿脑损伤的风险,复杂性单绒毛膜双胎也是引发新生儿颅脑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分娩孕周越早,新生儿发生颅脑损伤的风险越高,特别是<30周且新生儿体质量<1.5kg时,风险系数明显增高,复杂性单绒毛膜双胎也是导致新生儿发生颅脑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

    2017年15期 v.20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双联对TIA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万迎杰;简立国;张宗阳;王水红;李素娇;刘程光;刘亚平;魏科辉;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双联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和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10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其中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观察2组血小板聚集率与纤维蛋白原相关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7~14d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改善(P<0.05),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双联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改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2017年15期 v.20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腰椎退行性变对腰丛神经根及通道影响的尸体解剖研究

    张秦生;

    目的探讨腰椎退行性变对腰丛神经根及通道的影响。方法选取18例中老年尸体为对象,分析腰椎退行性变对腰丛神经根及通道的影响。结果椎间盘、椎间关节及黄韧带的退变常会导致黄韧带的间距变短,导致L4~5脊神经节和椎间静脉下支神经受到椎间管的压迫,L5及S1神经根中的硬膜囊外部分受到盘带间的压迫,而盘带间变窄还会致椎管变窄,导致人体最外侧的腰丛神经根受到影响。结论如果腰椎出现退行性变,患者的腰丛神经根通道将会受到明显影响。

    2017年15期 v.20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植物神经失调临床对照研究

    刘天旭;

    目的分析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植物神经失调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01—2017-01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植物神经失调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植物神经调节药物联合镇静药治疗,实验组使用激素替代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体有效率88.33%,对照组为75.0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乳腺增生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痛、浮肿、小腹胀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植物神经失调采用激素替代疗法相比植物神经调节药物联合镇静药治疗具有更好的效果。

    2017年15期 v.20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机械通气联合氨溴索对老年脑卒中后重症肺炎的影响

    崔自芳;

    目的探究有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静滴对老年脑卒中后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2—2017-02我院68例老年脑卒中后重症肺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4例。2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予以有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静滴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周。对比2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分压(PaO_2)]与血清炎症指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肺炎严重程度评分(CURB-6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统计2组症状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1周后PaCO_2与血清PCT、CRP、WBC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aO_2水平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周后CURB-65、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采用有创机械通气与盐酸氨溴索静滴治疗老年脑卒中后重症肺炎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血气指标情况,降低患者肺炎严重程度,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2017年15期 v.20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微骨窗入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细胞免疫及预后影响

    郭玉臣;徐兆冰;徐印符;李孟友;

    目的观察微骨窗入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细胞免疫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8-2016-08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0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每组54例,观察组行微骨窗入路血肿清除术,对照组行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2.61±0.71)h较对照组(4.33±1.36)h短,出血量(225.42±82.66)mL较对照组少,血肿清除率(94.55±5.68)%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白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NIHSS评分、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骨窗入路血肿清除术可有效清除血肿,减少出血量,对细胞免疫影响小,且可提高神经功能、生活能力,改善预后。

    2017年15期 v.20 97-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前列地尔治疗脑心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周向东;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治疗脑心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河南省胸科医院2015-09—2016-09住院符合脑心综合征诊断标准的1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4例)和对照组(84例)。2组均采用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前列地尔10μ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内静滴,bid,3周一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BI评分显著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2组心脏功能的疗效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可以提高脑心综合征患者的疗效。

    2017年15期 v.20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论著 护理园地

  • 长期佩戴胰岛素泵的1型糖尿病患儿主要照顾者的心理调查

    陈怡杨;张秋实;

    目的调查长期佩戴胰岛素泵的1型糖尿病患儿主要照顾者心理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96例长期佩戴胰岛素泵的1型糖尿病患儿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人口学特征对其心理状况。结果患儿主要照顾者的SAS为(37.67±6.25)分,SDS为(39.79±6.74)分,有焦虑和抑郁倾向。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佩戴胰岛素泵时间、患儿血糖控制情况是影响照顾者焦虑和抑郁的主要因素。结论长期佩戴胰岛素泵的1型糖尿病患儿主要照顾者存在焦虑和抑郁的倾向,对其心理健康的关注应从佩戴胰岛素泵时间和血糖控制方面进行,从而减少因主要照顾者的焦虑和抑郁影响患儿治疗效果。

    2017年15期 v.20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跌倒不良事件分析及护理对策

    陈雅卓;王艳玲;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跌倒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临床共性,分析安全隐患,为制定减少跌倒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不断完善护理管理。方法搜集2014-01—2015-12于我院神经外科就诊中发生的6例跌倒不良事件,回顾性分析其相关的临床资料,探讨跌倒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发生时间、相关责任人及患者家属的陪护等相关因素。结果神经外科跌倒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相关责任人的风险意识较差,对风险评估不足(33.33%)、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不足(16.67%);护理经验不足相关专业知识欠缺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高危相关因素(33.33%)。跌倒不良事件相关责任人工作时间<5a为4例,占总数的66.66%。跌倒不良事件发生在N班0:00~8:00发生4例,占66.67%。跌倒所致的伤害分级情况Ⅱ级伤害4例,占66.66%。结论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病情评估能力,加强患者安全宣教,加强护理干预是减少跌倒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措施。

    2017年15期 v.20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处理

    马瑞丽;

    目的探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临床处理及护理措施。方法 2015-09—2016-09我院收治106例实施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对喉返神经损伤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发生原因,提出针对性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0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75min,平均58.8min;术中出血量32~110mL,平均62.5mL;106例患者中,术后5例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4.7%。术后6个月内完全恢复4例,永久性损伤1例。所有患者均临床表现出不同程度声音嘶哑症状。结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出现喉返神经损伤的概率较高,需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关注。要求临床医师不断提升手术操作技能,熟悉解剖关系,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并做好护理干预。

    2017年15期 v.20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蒋志玲;

    目的分析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脑出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2012-03—2016-06收治的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发脑出血62例患者为发生组,未发生脑出血106例患者为未发生组。根据既往研究资料和工作经验总结可能会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的因素,分别采用单因素描述性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直线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明确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的影响因素及严重程度。结果发生脑出血62例,发生率36.9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尿毒症病程≥3a、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透析龄均为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将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按照危险程度由高到低排列为透析龄≥2a(OR=5.438)、尿毒症病程≥3a(OR=5.201)、合并高血压(OR=4.982)、合并糖尿病(OR=3.679)、合并高脂血症(OR=2.983)、年龄≥60岁(OR=2.198)。结论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合并透析龄≥2a、尿毒症病程≥3a、合并基础疾病、年龄≥60岁者加强防护,减少脑出血的发生。

    2017年15期 v.20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引导式教育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改善的影响

    王自杰;石岩;

    目的探讨以整体护理为基础的引导式教育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接受相同或相似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日常生活护理、饮食护理、指导和协助患儿进行康复训练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和引导式教育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前后运用运动功能障碍积分和生活活动障碍积分评定疗效。调查2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及治疗配合程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家长治疗配合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及引导式教育护理模式在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及积极配合治疗程度,值得借鉴。

    2017年15期 v.20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综述

  • 卒中后疼痛的研究进展

    马雪莲;王运良;

    疼痛是卒中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常与抑郁、认知障碍和生活质量降低有关。虽有证据提示,有效治疗疼痛能改善患者功能和生活质量,但临床上仍对卒中后疼痛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有效方法。本文对卒中后疼痛的危险因素、临床分类包括中枢性卒中后疼痛、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肌肉关节疼痛以及肩关节半脱位、痉挛相关疼痛的流行病学和目前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目的是提高临床医生对卒中后疼痛的认识,识别高危病人,熟悉其临床表现和特征,掌握对各种疼痛综合征的治疗选择,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2017年15期 v.20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