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创办日期:1998年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刊   期:月刊
电话:0371-60100422 63321039
Email : bjb@cn-shenjing.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381/R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110

 

综述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吴月姣;刘元飞;雷琦;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mia,Hcy)存在于体内所有细胞,是一种含硫非必需氨基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是肝脏、肌肉及其他一些组织中蛋氨酸循环脱甲基后的衍生物,在机体内有维持含硫氨基酸平衡的生理作用。迄今为止,高同型半胱氨酸(hyperhomocysteinemia HHcy)已被诸多研究证实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此外还与呼吸系统疾病、妊娠相关疾病、糖尿病、精神疾病、眼病、肝病、肾病、肿瘤、风湿类疾病等存在密切关系。本文将对Hcy的生成、代谢、诊断标准、影响因素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让Hcy在临床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8年11期 v.21 1161-1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及小动脉闭塞型缺血性脑卒中的差异

    安婷;仝秀清;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国学者关注,临床上对于脑卒中各亚型间的鉴别仍不明显,该篇文章主要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及小动脉闭塞型缺血性脑卒中间的差异进行细致化的综述,以利于对该种疾病尽快做出诊断及分型,进行更加合理化的治疗及预防。

    2018年11期 v.21 1166-1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论著 科研之窗

  • 丁苯酞对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iNOS及MG表达的影响

    冯涛;杨霄鹏;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表达的影响,探讨丁苯酞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大鼠组为A组,假模型组为B组,模型组为C组,丁苯酞干预组为D组。行双侧大鼠颈总动脉永久结扎的方法制作大鼠慢性脑缺血模型。丁苯酞干预组在慢性脑缺血模型成功后给予丁苯酞软胶囊0.2g·kg~(-1)治疗12周,采用Y迷宫测定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染色测定iNOS及OX42(小胶质细胞的标志)表达,特异性尼氏染色方法测定海马CA1区神经元。结果 A、B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正常,海马区iNOS、OX42少量表达,神经元数目正常。C、D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海马区iNOS、OX42表达增多,神经元数目减少。与C组相比,D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增加(P<0.01),海马区iNOS、OX42表达减少(P<0.01),神经元数目增加(P<0.01)。结论丁苯酞可减少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区iNOS、OX42表达,减少MG的过度激活,减少海马区神经元坏死,提高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具有脑保护作用。

    2018年11期 v.21 1171-1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7K]
  • 健胃愈脑汤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认知功能的实验研究

    韩明亮;关运祥;

    目的观察健胃愈脑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健胃愈脑汤组各10只,将假手术组和健胃愈脑汤组大鼠制成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健胃愈脑汤组大鼠术后1d灌服健胃愈脑汤,其余2组同时灌服等量生理盐水,术后第21~25天行Morris水迷宫检查,评估大鼠认知功能的变化;术后第26天行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检测BDNF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随着大鼠训练时间的延长,潜伏期时间缩短,与假手术组相比,对照组潜伏期时间明显增长(P<0.05),大鼠空间学习能力受损严重;与对照组相比,健胃愈脑汤组潜伏期时间明显缩短(P<0.05),大鼠空间学习能力明显恢复。此外,健胃愈脑汤组大鼠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圆台穿越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说明大鼠空间记忆能力得到显著改善。BDNF mRNA和蛋白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对比于假手术组,BDNF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而健胃愈脑汤组比对照组BDN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健胃愈脑汤可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认知功能,提高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促进脑损伤的恢复。

    2018年11期 v.21 1177-1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论著 临床诊治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成人基底节脑出血内囊传导束损伤的诊治价值

    孔文龙;石小峰;冯晓慧;尹夕龙;纠智松;黄凯雄;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纤维示踪技术(MR-DTT)在成人基底节脑出血内囊传导束中的改变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2015-06—2016-10深圳市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急性脑出血患者42例,均只接受保守治疗,利用MR-DTT分析评估内囊皮质脊髓束损伤程度,并于发病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进行患侧上下肢肌力评估、运动功能评分(FM量表)并分析其与CST损伤分级的关系,分析发病后1个月FA值的变化。结果 42例患者均得到完整的DTT图像,根据CST损伤程度分级,其中1级7例,2级16例,3级19例,患侧肢体肌力和FM评分均与CST损伤分级呈负相关;治疗1个月后患侧FA值得到明显提高。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纤维示踪技术能准确评估CST受损情况,且能预示脑出血患者肢体肌力预后情况。

    2018年11期 v.21 1183-1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2K]
  • 锁骨下盗血综合征腔内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王幼萌;陈巨罗;陈建;汝宁;

    目的总结锁骨下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的临床特点,分析腔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5—2015-04在阜阳市人民医院因锁骨下动脉狭窄行腔内介入治疗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术后责任血管狭窄程度及患者症状改善程度;随访1a后评估责任血管再狭窄程度。结果 18例患者共植入18枚支架,手术成功率100%,血管狭窄程度从治疗前的(73.5±12.0)%降至(10.2±7.5)%;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术后脉压差明显恢复(P<0.05);随访1a1例患者血管狭窄≤20%,其余未再发生狭窄。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锁骨下盗血综合征安全有效,长期随访结果显示能显著降低卒中发生率及残死率。

    2018年11期 v.21 1190-1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6K]
  • 超声引导下经皮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陈丽娅;万跃;施思;田浩;张宏伟;朱碧峰;但毕堂;左靖;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凝血酶注射治疗(UGTI)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FPA)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收集2009-06—2017-12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介入术后36例发生FPA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发生假性动脉瘤后压迫治疗效果、注射凝血酶治疗的效果。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的FPA患者36例,经常规压迫伴加压包扎后12例好转,24例无效;对无效的24例进行超声引导下UGTI,剂量为(28±10)IU,凝血酶溶液物质的量浓度250IU/mL,每次注射0.1~0.2mL,注射后2min内瘤腔消失,未发生远端栓塞事件。术后1周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无再发及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常规压迫伴加压包扎无效的FPA,在超声定位下采用远离瘤腔破口血流方向的部位进行凝血酶注射,动脉瘤填塞的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2018年11期 v.21 1196-1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1K]
  • 超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及椎动脉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的诊断价值

    谭冰;李立忠;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及椎动脉结构变化、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2例确诊为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入院体检的92例健康者为对照组。2组受试者采用超声诊断仪对颈动脉和椎动脉进行检查,观察并记录2组动脉内径、LMT、有无斑块及斑块性质、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血管阻力指数(RI)等超声参数。结果观察组斑块检出率为82.61%,对照组斑块检出率为13.04%。观察组左右颈总动脉内径和左右颈内动脉内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左右颈总动脉和左右颈内动脉RI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左右颈总动脉和左右颈内动脉Vs均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颈总动脉和左右颈内动脉Vd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椎动脉内径大于对照组,椎动脉Vs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动脉RI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椎动脉Vd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检测可以对ACI患者颈动脉及椎动脉结构变化及血流动力学进行评估,对ACI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2018年11期 v.21 1202-1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 阿托伐他汀钙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IL-1β MMP-9 hs-CRP的影响

    张晓明;王运良;陈月蛾;杨艳;王姝婧;李晖;万亚巍;邝素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加用对阿尔茨海默病(AD)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及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测定AD患者在运动锻炼、饮食控制、心理治疗、营养脑神经的基础上31例加用阿托伐他汀钙(观察组)及30例未加用者(对照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血清中IL-1β、MMP-9、hs-CRP含量水平。同时进行简明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IL-1β、MMP-9、hs-CRP、MMSE、ADL水平2组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6个月后均较治疗前降低或升高(P<0.01);但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或升高更显著(P<0.05,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钙通过降低AD患者血清中IL-1β、MMP-9、hsCRP含量水平,达到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及提高日常生活质量的目的。

    2018年11期 v.21 1207-1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降纤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原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李红;李瑞娜;郭巾瑜;

    目的研究降纤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02—2017-02至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接受降纤治疗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降纤治疗后是否产生出血性转化分为A组(n=28)与B组(n=92),A组有出血性转化,B组无出血性转化,比较2组临床资料,总结出血性转化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组年龄、病史、治疗前空腹血小板、收缩压、低密度蛋白、脉压差及纤维蛋白原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NIHSS评分、大面积脑梗死率、皮层梗死率、空腹血糖水平、心源性脑栓塞率及治疗前空腹尿酸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NIHSS评分、大面积脑梗死、心源性脑栓塞属于降纤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IHSS评分、尿酸值、大面积脑梗死、皮层梗死、心源性脑栓塞及空腹血糖高均为降纤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原因,其中心源性脑栓塞、NIHSS评分高及大面积脑梗死属于出血性转化主要独立危险因素。

    2018年11期 v.21 1212-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持续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中的价值

    范永会;

    目的探讨持续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中的价值。方法选自我院于2015-01—2016-12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2组患者均采用机械通气,建立人工气道,静脉泵入镇静剂,采用Newpotel50型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对照组不进行持续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观察组进行持续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比较2组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平均动脉压、颅内高压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和颅内高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中效果明显,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2018年11期 v.21 1217-1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替莫唑胺联合放射治疗脑转移瘤临床观察

    魏凯;张起;胡金龙;付蕾;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联合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转移瘤患者92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替莫唑胺+放射)与对照组(单纯放射)。随访24个月,对比2组临床疗效、复发时间、生存时间、生存质量、不良反应等。结果 2组临床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个月,研究组复发时间、生存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生存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转移瘤采用替莫唑胺联合放射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升生存质量,且能减少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2018年11期 v.21 1222-1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6K]
  • Logistic回归联合ROC曲线对高龄房颤合并脑梗死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测价值

    杨凌杰;林敬源;

    目的探讨高龄房颤合并脑梗死患者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01—2018-01就诊于福建省老年医院的房颤合并脑梗死的高龄患者115例,分为卒中相关性肺炎组和非卒中相关性肺炎组,探讨引起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建立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评估模型。结果入院NIHSS评分(OR=1.15,P=0.25)、血胆碱酯酶水平(OR=1.09,P=0.047)、吞咽障碍(OR=0.39,P=0.03)是高龄房颤患者脑梗死后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提示,综合应用上述3个指标对高龄房颤合并脑梗死患者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测价值较高(AUC=0.62,P=0.03)。结论血胆碱酯酶、入院NIHSS评分、吞咽困难是高龄房颤合并脑梗死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综合应用上述3项指标能更好预测高龄房颤合并脑梗死人群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风险。

    2018年11期 v.21 1228-1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0K]
  •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观察

    康霞;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05—2015-05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27例,均采用神经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的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评分,并观察患者随访12个月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2个月,患者UPDRS量表中的行为和心理评分、日常生活质量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并发症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12个月UPDRS量表总评分也低于治疗前(P<0.05)。27例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治疗总有效率为81.48%。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UPDRS评分,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2018年11期 v.21 1233-1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老年脑白质疏松发病危险因素及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

    赵玲玲;张萍;肖红;

    目的探讨老年人发生脑白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及脑白质疏松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10—2016-11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43例脑白质疏松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3例为对照组。统计2组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饮酒、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本情况,抽取所有患者空腹静脉血4mL,以血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等实验室指标水平。统计分析脑白质疏松发病危险因素、危险因素与脑白质疏松病情相关性及2组认知功能(MMSE、MoCA)评分。结果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是脑白质疏松发病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是脑白质疏松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pearman检验可知,脑白质疏松发病危险因素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与脑白质疏松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5)。研究组MMSE评分(22.53±3.48)分、MoCA评分(23.01±3.50)分低于对照组[(28.04±0.89)分、(28.13±0.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白质疏松可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产生一定损害,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是导致脑白质疏松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其与患者病情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临床可通过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防治脑白质疏松。

    2018年11期 v.21 1238-1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 儿童肺炎链球菌脑膜炎临床分析

    熊道学;姜建渝;冯琰;隆福娟;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2-01—2017-12三峡中心医院儿童分院收治的14例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14例患儿,均未接种过肺炎链球菌疫苗;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意识障碍、惊厥、颈项强直、白细胞增高、脑脊液典型化脓性脑膜炎改变,部分患儿可出现白细胞减少、华弗综合征;药敏试验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病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抗感染、降颅压及对症支持综合治疗,其中,12例使用万古霉素,7例予以机械通气,2例行CBP(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结果 10例治愈或好转出院,死亡4例,其中2例为脑疝后脑死亡,另2例为脓毒症休克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复发1例。结论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具有发病率高、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等特点,尤其是合并脓毒症休克及短期内出现脑疝者,大多预后不良,早期万古霉素使用、呼吸循环支持、CBP治疗可能更好改善预后。疫苗接种可能为减少发病及复发的有效措施。

    2018年11期 v.21 1244-1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脑梗死患者促生长激素释放肽水平的研究

    杨硕;李琳;李进领;刘喜灿;卜淑芳;贾延劼;

    目的探讨促促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水平变化趋势与脑梗死及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关系。方法筛选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4-01—2016-04住院脑梗死患者86例及同期健康对照组,测定血清Ghrelin含量,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总动脉至颈内动脉分叉处的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分析脑梗死患者Ghrelin水平与颈内动脉斑块厚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Ghrelin水平较正常对照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CIMT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hrelin水平与CIMT呈显著正相关(r=0.526,P<0.01)。结论 Ghrelin在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产生重要影响,可为脑梗死的早期干预和预后的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2018年11期 v.21 1250-1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全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对脑转移瘤患者中位生存期的影响

    刘桂兰;

    目的探讨全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提升脑转移瘤患者中位生存期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鹤壁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2013-06—2015-12治疗的105例肿瘤脑转移患者分组,对照组52例给予全脑放疗,观察组53例给予全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显著增强治疗效果,通过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能够有效延长生存时间,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2018年11期 v.21 1255-1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曲克芦丁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郑培省;

    目的分析曲克芦丁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五莲县妇幼保健院治疗的114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曲克芦丁注射液+胞磷胆碱钠治疗。分析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增高(P<0.05);治疗前2组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下降,Barthel指数提升;治疗后2周、1个月及3个月,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克芦丁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脑梗死,可有效提升疗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2018年11期 v.21 1259-1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论著 护理园地

  •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分析

    徐荣薇;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2015-10—2016-10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46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组,以同期50例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临床资料,分析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组性别、饮酒史、吸烟史、冠心病史、高血压史、缺血性脑卒中史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糖尿病史、CT分型、颈部血管狭窄程度、OCSP分型、斑块性质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CT分型、斑块性质、OCSP分型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CT分型、斑块性质、OCSP分型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需引起关注。

    2018年11期 v.21 1263-1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随访护理对改善成人癫痫患者焦虑 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作用

    宋磊;张爱华;刘红;王向英;

    目的探讨随访护理对改善成人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03—2016-04到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成人癫痫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随访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58.45±7.21分、61.72±9.28分)与对照组(59.01±7.82分、62.13±9.5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42.56±5.56分、47.68±6.21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57.45±6.12分、59.45±7.89分),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随访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成人癫痫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2018年11期 v.21 1267-1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