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创办日期:1998年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刊   期:月刊
电话:0371-60100422 63321039
Email : bjb@cn-shenjing.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381/R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110

 

论著 科研之窗

  • 腹主动脉双夹闭法构建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性探讨

    尉娜;路坦;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双夹闭法制作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有效性。方法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Sham组)和缺血再灌注组(SCII组),Sham组大鼠仅开腹不夹闭动脉,SCII组大鼠双夹闭腹主动脉30min。2组大鼠分别在6h、12h、24h、48h进行BBB评分和髓过氧化物酶检测,并在再灌注24h时行HE染色及检测cleaved-caspased-3蛋白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SCII组大鼠BBB评分明显降低,MPO活性及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可见SCII组脊髓灰质出现大量的变性神经元,炎性细胞浸润。结论通过双夹闭腹主动脉可以成功建立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2019年12期 v.22 1277-1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9K]

论著 临床诊治

  • 多发性硬化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及和意义

    韩凌;徐婉茹;

    目的探究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抽取菏泽市立医院2016-01-2017-12收治MS患者6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并对上述人群采取相应检查,对IL-7、IL-23、IL-6水平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IL-17、IL-23、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IL-17、IL-23、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IL-17、IL-23、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IL-23与EDSS呈明显负相关,IL-17与EDSS、IL-6与EDSS呈正相关,治疗后IL-23与EDSS呈明显负相关,IL-17与EDSS、IL-6与EDSS呈正相关。结论 MS发生与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之间联系密切,可能参与疾病发生,临床检测Th17细胞对诊断MS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2019年12期 v.22 1283-1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体检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分析

    何祺;李夏珀;潘柳先;黄定贵;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脑卒中高危因素暴露情况以及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17-01-01—12-31在广西某健康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73 896名体检者,对脑卒中高危因素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学描述,对不同性别、年龄高危因素暴露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体检人群中脑卒中暴露较高的因素是超重(26.3%)、同型半胱氨酸(12.44%)、动脉粥样硬化(11.2%);各高危因素暴露情况在不同性别和年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群中脑卒中高危因素暴露水平较高,且在年龄和性别分布方面均存在差异,有必要针对不同人群进行脑卒中高危因素的筛查和防控。

    2019年12期 v.22 1288-1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动态脑电图评估进展期脑卒中的效果分析

    王斌;

    目的分析动态脑电图评价进展期脑卒中患者病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脑卒中患者,其中进展期62例为进展组,非进展期60例为非进展组。对所有患者实施动态脑电图以及常规CT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进展组采用动态脑电图检查的异常率83.87%,非进展组为68.33%,进展期异常检出率更高(P<0.05)。进展组采用常规CT检查异常率67.74%,非进展组为68.33%,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脑电图检出进展期脑卒中患者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常规CT(P<0.05)。动态脑电图对进展期脑卒中诊断的敏感度、准确性、差异性等高于常规CT(P<0.05)。结论动态脑电图能够更加有效地诊断进展期脑卒中患者。

    2019年12期 v.22 1293-1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动脉瘤夹闭术后颅内感染临床分析

    王康;黄戈;李小辉;李智斌;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江门市中心医院2015-08—2018-05动脉瘤夹闭术后合并颅内感染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接受动脉瘤开颅术但未发生颅内感染的92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24例感染得到治愈,17例合并继发性脑积水,10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例死亡。结论动脉瘤夹闭术后颅内感染与患者术前状态、急诊手术、手术时间、脑脊液漏、抗生素使用不合理、术后放置外引流等多因素有关,早期、规范的抗感染治疗加上有效脑脊液引流是控制颅内感染的有效方法。

    2019年12期 v.22 1298-1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 脑卒中偏瘫患者直立坐位及坐位屈伸运动时躯干浅表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特征研究

    乐琳;关晨霞;郭钢花;李哲;郭小伟;郭君;李晓丽;王国胜;郝道剑;

    目的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在躯干直立坐位、坐位下前屈、后伸运动过程中躯干浅表肌群的表面肌电信号特征,探讨脑卒中后躯干肌群的控制机制。方法选取17例脑卒中左侧偏瘫患者及16例健康志愿者,采集2组在躯干直立坐位、坐位下前屈45°、后伸30°时腹直肌、腹外斜肌、胸段竖脊肌、腰段竖脊肌的表面肌电图RMS值。结果直立坐位:腹直肌、腹外斜肌、胸段竖脊肌、腰段竖脊肌RMS值在正常组左、右侧及脑卒中组瘫痪侧和非瘫痪侧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坐位躯干前屈45°:正常组各肌群RMS值左侧、右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组中两侧腹直肌、腹外斜肌RMS值比较及其分别与正常组同侧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胸段竖脊肌和腰段竖脊肌的RMS值瘫痪侧均低于非瘫痪侧且低于正常组同侧(P<0.05)。坐位躯干后伸30°:正常组各肌群RMS值左侧、右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脑卒中组腹直肌、胸段竖脊肌、腰段竖脊肌RMS值两侧对比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外斜肌的RMS值瘫痪侧低于非瘫痪侧(P<0.05);脑卒中组瘫痪侧、非瘫痪侧各肌群RMS值较正常组对比均降低(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屈伸时双侧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功能均受损,尤其是腹外斜肌、竖脊肌离心收缩功能受损更为明显,康复训练中应重视躯干浅表肌群的离心收缩训练。

    2019年12期 v.22 1303-1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4K]
  • 视网膜动脉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杨蕤郡;王海丽;李瑞萍;张俊士;邓锦波;

    目的观察视网膜动脉硬化状况,评估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程度。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明胶墨汁灌流的方法,观察小鼠视网膜动脉的老化状况;收集已发生视网膜动脉硬化患者和未发生视网膜动脉硬化患者的彩超、头部磁共振血管成像、血液生化检查及眼底镜检查结果,找出视网膜动脉硬化与脑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老龄小鼠视网膜血管体密度下降,分支减少,直接通路下降。视网膜动脉硬化患者均伴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粥样硬化,且两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视网膜动脉硬化和脑动脉粥样硬化有正相关关系,眼底镜检查可用于脑动脉粥样的初步筛查。

    2019年12期 v.22 1310-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80K]
  • 术中持续神经导航在脑内低级别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

    张国臣;赵四军;梁振;韩磊;徐欣;赵明;

    目的探讨术中持续神经导航在脑内低级别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2013-06—2017-03在术中持续神经导航辅助下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脑内低级别胶质瘤患者106例。术后72 h内复查头部MRI平扫+增强结合患者术前症状改善情况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所有病例经病理证实为低级别胶质瘤,术后MRI提示肿瘤全切除73例,次全切除12例,部分切除19例,活检2例;治愈85例,好转16例,无效2例,恶化3例。颅内感染4例,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后好转,颅内血肿2例,经二次手术后好转,无手术死亡。结论术中持续神经导航有助于最大程度安全切除肿瘤,术后并发症少。

    2019年12期 v.22 1318-1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9K]
  • 神经内镜技术在难治性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单春格;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技术在难治性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02—2019-02安阳地区医院治疗的102例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所有入选患者接受内镜治疗,内镜治疗后2个月为随访终点。结果 102例接受神经内镜治疗的患者,术后经规范化抗感染治疗后,有效控制99例(其中行脑室腹腔分流术5例,其余未见复发),3例死亡;术后2个月随访显示,患者未发生复发,且无术后出血者。本组总有效率97.05%。结论难治性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应用神经内镜技术,短期内能够降低死亡发生率,减少术后感染复发,远期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2019年12期 v.22 1326-1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老年痴呆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王倩;秦伟伟;龙治华;张杰文;

    目的对老年痴呆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依据其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3—2016-03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68例,按照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分为实验组(感染)和对照组(未感染),通过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生院内感染的34例老年痴呆患者中以下呼吸道感染(38.2%)最多,其次为泌尿道感染(26.5%)、上呼吸道感染(17.7%)。通过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性别、病程等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无相关性,而年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侵袭性操作、免疫抑制剂及激素的使用均为老年痴呆患者并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住院时间、年龄、抗生素使用、侵袭性操作、免疫抑制剂及激素的使用均是导致老年痴呆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对危险因素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其院内感染的发生概率。

    2019年12期 v.22 1331-1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 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血清MMP-2 ICAM-1与IL-6 TNF-α水平和脑水肿的关系

    王栋;白雪蕾;吴环立;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出血脑患者血清MMP-2、ICAM-1与IL-6、TNF-α及脑组织周围水肿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01—2018-06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21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检测患者脑出血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血清基础金属蛋白酶2(MMP-2)、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行头颅CT扫描,测量脑出血周围水肿体积。结果脑出血后第3天、第7天患者血清MMP-2、ICAM-1水平明显高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后第7天患者血清MMP-2、ICAM-1水平明显高于第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后第14天患者血清MMP-2、ICAM-1水平明显低于第1天、第3天、第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后第14天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第1天、第3天、第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时脑出血周围水肿体积明显大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后第7天时脑出血周围水肿体积明显大于第3天,脑出血后第14天时脑出血周围水肿体积明显大于第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显示,脑出血后血清MMP-2与ICAM-1呈正相关;脑出血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血清MMP-2、ICAM-1与IL-6、TNF-α、脑出血周围水肿体积呈正相关;脑出血后第14天血清MMP-2、ICAM-1与IL-6、TNF-α呈正相关,与脑出血周围水肿体积无相关性。结论脑出血发病后前7 d血清MMP-2、ICAM-1水平逐渐升高,脑出血周围水肿体积逐渐增大,且血清MMP-2、ICAM-1水平与L-6、TNF-α、脑出血周围水肿体积呈正相关。

    2019年12期 v.22 1336-1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 骨盆控制训练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智力发育指数的影响

    连亚帅;

    目的探讨骨盆控制训练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智力发育指数的影响。方法将94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骨盆控制训练。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对患儿运动功能(PDI)及患儿智力发育状况(MDI)评定。结果骨盆控制训练干预后观察组PDI评分、MDI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脑瘫通过骨盆控制训练干预能够改善患儿运动功能及智力发育情况,有临床实际效果。

    2019年12期 v.22 1342-1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全身麻醉对脑性瘫痪患者手术预后和麻醉并发症的影响

    樊顺克;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对脑性瘫痪患者手术预后和麻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1998-01—2015-12收治的800例脑瘫手术患者的预后和麻醉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800例(63.1%,95%CI 59.8%~66.5%)经历过1次或多次围手术期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低体温(中心温度<35.5℃)者441例(55.1%),其次是低血压(比基线值下降≥20%)120例(15.0%);其他事件包括清醒延迟45例(5.6%),癫痫19例(2.4%),气道阻塞17例(2.1%),肺炎13例(1.6%),喘鸣7例(0.9%),支气管痉挛6例(0.8%),神经病变6例(0.8%),气管插管4例(0.5%),误吸4例(0.5%),喉痉挛4例(0.5%)。与增加并发症风险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美国麻醉医师学会体能状态计分>2分、癫痫史、上呼吸道低张力、全身麻醉操作、年龄大。结论全身麻醉对脑瘫手术患者预后有一定影响,全身麻醉操作是其术后并发症增多的危险因素。

    2019年12期 v.22 1346-1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丁苯酞预处理对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

    陈金喜;高宁博;牛广义;陈晨;白宏英;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前给予丁苯酞针剂预处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于2016-11—2018-07就诊于新郑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疗中心,接受rt-PA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溶栓前后丁苯酞针剂应用的不同顺序分为丁苯酞预处理组(48例)和丁苯酞后干预组(61例),比较2组溶栓后24 h、出院时(或7 d)的NIHSS评分,并在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同时比较2组溶栓后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及7 d、3个月病死率。结果 3个月时mRS评分丁苯酞预处理组明显低于后干预组(mRS 0~1:62.50%vs 42.62%,P<0.05)。丁苯酞预处理组颅内出血发生率较后干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5%vs 19.67%,P<0.05)。3个月时丁苯酞预处理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8%vs 13.11%,P<0.05)。结论 rt-PA静脉溶栓前给予丁苯酞针剂预处理对3个月后神经功能的改善优于溶栓后使用,同时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和3个月后病死率可显著降低。

    2019年12期 v.22 1351-1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宁来轩;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01-2016-01在中信中心医院内科治疗的116例TI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2组均给予降糖、降压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2组均连续服用4周,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并随访6个月观察2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84.48%(P<0.05);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梗死发生率1.72%明显,低于对照组12.0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5.17%,与对照组6.9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指标,降低脑梗死发生率,效果显著且安全可行。

    2019年12期 v.22 1358-1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立体定向仪指引下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观察

    谭泽梁;蔡成柱;陈越;何芷怡;邓炎生;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仪指引下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茂名市人民医院2017-01-2018-09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立体定向仪指引下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组(观察组)及经颞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组(对照组),每组50例。对比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质量情况,对比血肿清除情况、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经治疗后的3个月均显著降低(P<0.05),ADL评分治疗后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立体定向仪指引下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治愈率相对较高,疗效较好,术后并发症少,操作便捷简单,是一种实用性较高的微创手术治疗方式。

    2019年12期 v.22 1364-1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 骨瓣开颅显微镜手术治疗颅内肿瘤临床观察

    贺艳阳;周武涛;徐其岭;

    目的探讨骨瓣开颅显微镜手术对颅内肿瘤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01—2017-12郑州人民医院治疗的颅内肿瘤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传统开颅手术,研究组行骨瓣开颅显微镜手术。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1 a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1 a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β-EP、OT、AV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究组治疗后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及情绪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瓣开颅显微镜手术治疗颅内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更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有利于脑脊液神经肽水平的恢复,减轻炎症因子对机体的损伤,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不良情绪,手术安全性高。

    2019年12期 v.22 1370-1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论著 护理园地

  • 人性化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效果观察

    刘爱华;白亚娟;张晓宇;杨凌飞;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锻炼的效果。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08—12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吞咽障碍康复训练指导,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下的康复训练,对2组干预2周后的吞咽功能进行分析。结果干预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为65.63%,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管理中,可有效促进吞咽功能恢复。

    2019年12期 v.22 1377-1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急诊一体化救治脑血管淀粉样变性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邹丽君;吴小品;

    目的分析脑血管淀粉样变性脑出血患者按照急诊一体化模式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12—2018-12接诊病例,对照组38例在救治过程中各方面处理及急救对策按照常规方式展开,观察组38例按照急诊一体化救治模式进行治疗,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救治成功率、NIHSS评分以及治疗中并发症情况等均有明显优势(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37%(37/38)有显著优势,其中20例表示极为满意,17例表示较为满意,而对照组满意度仅为78.95%(30/38),其中18例为极为满意,12例为较为满意,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血管淀粉样变性脑出血患者按照急诊一体化模式治疗,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对帮助患者快速恢复,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等有重要作用。

    2019年12期 v.22 1382-1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综述

  • 自噬在阿尔兹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周彦均;黄南渠;巴智胜;李园园;罗勇;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起病隐匿、病程呈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自噬是清除哺乳动物细胞中异常蛋白质聚集体的重要降解途径,其可通过清除变性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器,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稳态效应。本文对细胞自噬在AD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发现AD的发病机制及治疗靶点提供新思路。

    2019年12期 v.22 1388-1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