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创办日期:1998年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刊   期:月刊
电话:0371-60100422 63321039
Email : bjb@cn-shenjing.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381/R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110

 

论著 科研之窗

  • 乌司他丁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NMDAR1表达的影响

    董真真;袁峰;白倩;

    目的探索乌司他丁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I/R组)和乌司他丁干预组(U组)。采用线栓法阻断大脑右侧中动脉建立脑缺血损伤模型。U组于再灌注即刻腹腔注射乌司他丁20 000 U/kg,再灌注3 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NDS),采用TUNEL法检测脑组织凋亡细胞数,RT-PCR检测NMDAR1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计算平均光密度值(MOD)观察NMDAR1的表达。结果与S组(0)比较,I/R组(2.58±0.35)和U组(1.34±0.41)的NDS升高(P<0.05);与S组(0)比较,I/R组(52.10±3.25)和U组(26.40±2.70)的凋亡细胞数增加(P<0.05);与S组(0.890 2±0.013 6)比较,I/R组(1.039 8±0.021 1)和U组(0.907 3±0.014 2)NMDAR1 mRNA的表达上调(P<0.05);与S组(0.006 6±0.000 7)比较,I/R组(0.059 4±0.011 1)和U组(0.006 8±0.000 4)NMDAR1表达的MOD值升高(P<0.05)。与I/R组(2.58±0.35)比较,U组(1.34±0.41)的NDS降低(P<0.05);与I/R组(52.10±3.25)比较,U组(26.40±2.70)凋亡细胞数减少(P<0.05);与I/R组(1.039 8±0.021 1)比较,U组(0.907 3±0.0142)NMDAR1 mRNA的表达下降(P<0.05);与I/R组(0.059 4±0.011 1)比较,U组(0.006 8±0.000 4)NMDAR1表达的MOD值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抑制NMDAR1表达有关。

    2021年07期 v.24 553-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1K]

论著 临床诊治

  • 大脑静息葡萄糖代谢改变与情绪障碍的相关性

    李沛;孙萌萌;张红菊;付畅;张伟峰;李会强;徐俊玲;

    目的前瞻性分析大脑静息葡萄糖代谢改变在初诊肺癌患者情绪障碍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实验组来自临床拟诊肺癌并拟行全身(脑+躯干)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PET/CT)检查的患者,对照组来自健康体格检查者。所有被试者在18F-FDG PET/CT检查前接受哈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焦虑量表(MAS)评定,对比分析大脑静息葡萄糖代谢改变、情绪障碍评分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最终纳入155例肺癌患者(实验组)及15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实验组HAMD评分及M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1.020.P=0.04;t=0.09,P=0.03);实验组脑PET显像存在以双侧额、颞叶为主的多个脑区葡萄糖代谢减低,且受累脑区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在双侧额叶及左侧颞叶分别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r=0.68、 0.60、 0.55),在左侧额叶及左侧颞叶分别与MAS评分呈负相关(r=0.59、 0.58)。结论大脑静息葡萄糖代谢改变与情绪障碍在肺癌患者中具有显著相关性,且以额叶为著。脑葡萄糖代谢改变可能是肺癌患者情绪障碍发病的神经病理基础,有望作为神经生物学标记用于临床评估。

    2021年07期 v.24 559-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1K]
  • 血清淀粉样蛋白A联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脑出血的诊断价值

    张燕松;花琳琳;郝潇;林粤婷;薛孟周;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SAA)联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对诊断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03—2020-03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80例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其中轻度组40例,重度组40例;另外选取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ROC曲线对血清淀粉样蛋白A联合NSE检测对脑出血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重度组血清中SAA、NSE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和对照组(P<0.05);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高于SAA或NSE单独检测。结论 SAA联合NSE对脑出血患者的早期诊断、临床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07期 v.24 565-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1K]
  • 脑出血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痴呆的相关性分析

    李万里;曹金娟;王焕焕;孟聪聪;于荣焕;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痴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80例脑出血患者,出院后6个月根据认知功能评分分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组(VCI)60例,其中血管性痴呆组(VD)22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组(VCIND)38例;对照组为无认知障碍者120例。入院后及出院后6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BDNF水平,分析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BDNF对VCI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VCI组年龄、NIHSS评分、出血量、出血部位、Hcy水平及BDN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示高龄、NIHSS评分高、大量出血、脑叶出血、Hcy水平升高及BDNF水平降低是脑出血患者发生VCI的危险因素(P<0.05)。出院时6个月VCIND组与对照组MMSE评分、BDNF水平均高于入院时(P<0.05)。出院后6个月VD组BDNF水平高于入院时(P<0.05)。出院后6个月3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VD组与VCIND组MMSE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VD组MMSE评分低于VCIND组(P<0.05)。入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3组BDN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入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VD组与VCIND组BDN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VD组BDNF水平低于VCIND组(P<0.05)。出院后6个月BDNF水平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P<0.05)。BDNF预测VD及预测VCIND的AUC面积分别为0.749、0.704,均>0.7,灵敏度分别为84.2%、85.9%,特异度分别为80.9%、80.6%。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清BDNF水平与出血后VCI的发生相关,随着BDNF水平的降低,VCI严重程度随之增加,且入院后血清BDNF水平可以预测VCI的发生,特别是VD发生的标记物之一,临床上血清BDNF水平低的患者需引起重视。

    2021年07期 v.24 570-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7K]
  • 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与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在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刘前;邓倩;陈凯;

    目的探讨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ALCAM)、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的变化与2型糖尿病(T2DM)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方法选取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T2DM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A,120例不伴T2DM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B,120例未发生脑血管疾病的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ALCAM、PECAM-1水平,并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斑块内部新生血管分级进行分层对比;采用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ALCAM、PECAM-1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A的血清ALCAM、PECAM-1水平均高于病例组B、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B的血清ALCAM、PECA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A检出不稳定斑块患者67例,稳定斑块患者36例,未发现斑块患者17例;不稳定斑块患者的血清ALCAM、PECAM-1水平高于稳定斑块和无斑块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斑块患者的血清ALCAM、PECAM-1水平均高于无斑块患者(P<0.05)。病例组A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新生血管2~3级患者的血清ALCAM、PECAM-1水平均高于新生血管0~1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A患者的NIHSS评分为(13.9±3.6)分,NIHSS评分与血清ALCAM、PECAM-1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573,r=0.530,P<0.05)。结论 T2DM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ALCAM、PECAM-1水平较单纯的脑梗死患者显著增高,且与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及内部血管形成、神经功能受损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2021年07期 v.24 578-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5K]
  • 带蒂棘突椎板韧带复合体回植在椎管内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孙宜保;祝孟坤;常晓盼;代耀军;周晓光;杨勇;

    目的探讨带蒂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在椎管内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郑州市骨科医院2018-09—2019-10治疗18例椎管内良性肿瘤患者,应用超声骨刀经骨切开病变节段及上、下椎体棘突椎板复合体,以一侧棘上韧带为蒂掀开棘突椎板复合体打开椎管,肿瘤切除后将带蒂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固定。术后观察患者的神经恢复情况,术后定期影像学复查了解截骨面对位及愈合情况。结果 1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3.2个月,术后行X线、CT及MRI检查提示肿瘤无残留或原位复发,回植椎板位置良好,平均4.5个月回植椎板骨性愈合,未见继发医源性椎管狭窄、节段不稳相关并发症。结论采用超声骨刀切开、带蒂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治疗原发性椎管内肿瘤椎管,有助于重建脊柱的解剖结构,维护脊柱的稳定性,减少并发症,临床效果满意。

    2021年07期 v.24 585-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 以脑梗死为主要表现的食管癌所致Trousseau综合征临床分析

    任瑞芳;王利江;孙玉莹;赵君;闫海清;贵永堃;王昊亮;张平;

    目的探讨以脑梗死为主要表现的食管癌所致Trousseau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5-01—2017-12收治的食管癌合并脑梗死患者为试验组(SECG组),另选择同期住院相同例数的单纯脑梗死者为单纯脑梗死组(SG组)。详细整理其病史、症状、体征及影像学等资料,结合其一般资料、临床特点、危险因素、病情变化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SECG组及SG组各72例。SECG组食管癌的病理类型以鳞癌最多见[51例(70.83%)],发现时已多发转移35例(48.61%),其中30例(41.67%)在未发现食管癌前以脑梗死为首发症状被收入院。与SG组相比,SECG组年龄[(70.04±9.29)岁]、男性[51例(70.83%)]、焦虑抑郁状态[31例(43.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液高凝状态[46例(63.89%)]、贫血[35例(48.61%)]、多次脑梗死病史[17例(23.61%)]、多发脑梗死灶[38例(52.78%)]、同时累及多支循环[33例(45.83%)]、无明显脑动脉硬化[46例(63.89%)]、无脑梗死高危因素[21例(29.17%)]、合并其他部位血栓[15例(20.83%)],30 d mRS(2.78±2.05)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可作为食管癌所致Trousseau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其特点为反复发作的同时累及多支循环的多发脑梗死灶,却多无明显脑动脉硬化及脑梗死高危因素,患者多存在贫血及高凝状态,易合并其他部位血栓。

    2021年07期 v.24 590-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7K]
  • 血清S100B蛋白 抗脑抗体 海马体积变化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变化的关系

    贾天松;王继涛;周占军;

    目的探讨血清S100B蛋白、抗脑抗体(ABAb)、海马体积大小变化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濮阳市油田总医院确诊的88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D组),选取正常体检者9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2组血清S100B蛋白、ABAb、海马体积,采用线性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各项研究指标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的相关性。结果 AD组血清S100B蛋白、ABAb测定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AD组海马体积、MMS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AD组血清S100B蛋白、ABAb测定值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性(P<0.05);AD组海马体积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显示,血清S100B蛋白、ABAb增高与AD患者MMSE评分呈负相关(P<0.05),海马体积、受教育年限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AD患者的血清S100B蛋白、ABAb增高,海马体积较健康人群降低,且与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程度有关。

    2021年07期 v.24 597-6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 癫痫小儿认知功能与血清蛋白激酶C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王葆辉;耿丽娟;刘俊;

    目的观察癫痫小儿认知功能改变及与血清蛋白激酶C(PKC)表达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01—2019-10就诊于开封市儿童医院的10~15岁癫痫患儿79例纳入癫痫组,同时征询正常发育同龄儿童40例为对照组。应用MMSE量表评估2组儿童的认知功能,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2组血清PKC的表达水平,并将结果与MMSE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MMSE评分显示,2组定向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及语言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组记忆能力、回忆能力及总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癫痫组癫痫患儿血清PKC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定向力评分与PKC水平略呈负相关,但无统计学相关性;记忆力评分、回忆能力及MMSE总评分与PKC水平呈正相关(P<0.000 1);注意力和计算能力评分与PKC水平呈正相关(P=0.0044);语言能力与PKC水平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结论癫痫造成患儿认知能力下降,特别是学习记忆能力,同时癫痫患儿血清PKC水平表达降低,且与认知能力改变整体呈正相关。

    2021年07期 v.24 602-6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5K]
  •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硫氧还蛋白1与颅内压改变的相关性

    刘卫芳;宋宏伟;常秀红;

    目的监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动态血清硫氧还蛋白1(TRX1)与颅内压(ICP)的变化情况,分析TRX1水平与ICP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0-02濮阳市人民医院确诊并完成治疗的4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40例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纳入对照组,监测并记录2组患者颅脑损伤后12 h、24 h、48 h血清TRX1水平与ICP水平,检验血清TRX1水平与ICP的相关性,分析重症颅脑损伤后不同时点血清TRX1对患者ICP的影响。结果入院后12 h、24 h,2组患者ICP、TRX1水平呈升高趋势发展,但在入院后48 h 2组患者ICP、TRX1水平均有回降,各时点观察组ICP、TRX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检验显示,不同时点颅脑损伤患者的ICP水平与TRX1水平均呈正相关(r>0,P<0.05);一般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RX1水平过表达是重症颅脑损伤患者ICP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ICP显著升高,可能与患者血清TRX1的过表达有关,未来可以考虑通过动态监测血清TRX1水平判断其ICP升高情况或风险,以期为重症颅脑损伤早期治疗提供新思路。

    2021年07期 v.24 609-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6K]

论著 护理园地

  • 基于奥马哈理念干预模式对脑出血老年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秦媛;潘圆圆;田林;毕瑞瑾;高雁歌;王艺源;谢莎;

    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理念干预模式对脑出血老年患者神经功能及ADL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10—2020-09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10例脑出血老年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55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给予奥马哈理念干预。基于Holden步行能力(FAC)、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干预前后2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基于S100β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比2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水平;基于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对比2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包括心理角色、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结果 2组FAC等各项ADL评分干预前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FAC等各项ADL评分干预后分别为3.54±1.02、40.28±3.87、71.45±6.18,优于对照组(2.23±0.76、27.36±3.19、58.64±5.3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NSE等神经功能水平干预前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NSE水平等神经功能干预后分别为(0.86±0.13)ng/mL、(18.11±2.35)ng/mL,低于对照组的(1.05±0.21)ng/mL、(22.25±4.07)ng/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躯体功能等干预前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等评分干预后为86.37±5.63、78.41±4.52、84.74±5.45,高于对照组(65.68±4.02、54.33±3.45、68.27±4.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奥马哈理念干预模式能够提升脑出血老年患者的神经功能,同时改善其生活质量。

    2021年07期 v.24 614-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1K]
  • 神经科住院患儿母亲抑郁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罗晓;黄静;田鑫鑫;胡光珍;郭晓楠;

    目的了解神经科血管瘤患儿母亲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减轻患儿母亲抑郁情绪及干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2018-09—2020-09在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神经科住院的198名血管瘤患儿母亲为研究对象,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血管瘤患儿母亲抑郁的发生率为46.50%。二分类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管瘤患儿母亲抑郁影响因素包括学历(OR:12.18,95%CI:4.04~36.72)、医疗费用支付方式(OR:7.68,95%CI:1.29~45.66)及PSQI得分(OR:1.98,95%CI:1.39~2.82)。结论血管瘤患儿母亲的抑郁发生率较高,医护工作者应提高重视,通过加强患儿母亲血管瘤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其负性情绪并给予疏导,改善患儿母亲的睡眠质量以降低抑郁的发生。

    2021年07期 v.24 619-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4K]
  • 心理护理联合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郭宗艳;魏玲玲;姬盼盼;刘慧慧;卢明;申瑶;郑献召;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联合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焦作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危重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联合细节管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危重患者焦虑得分(21.63±3.27)低于对照组(27.17±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65,P=0.001);干预后观察组抑郁得分(22.58±4.01)低于对照组(26.19±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7,P=0.001);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6.77%vs 6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2,P=0.031)。结论将心理护理联合细节管理应用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中,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最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2021年07期 v.24 625-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 颅脑损伤伴骨盆骨折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正念水平的相关性

    王丽萍;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伴骨盆骨折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正念水平的相关性,指导患者心理状态的调节,以改善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9-02—2020-02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88例颅脑损伤伴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的自我感受负担[通过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估]与正念水平[通过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评估]状况,根据自我感受负担程度分组后对比组间基线资料及正念水平,分析颅脑损伤伴骨盆骨折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正念水平的关系,探讨正念水平对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结果 88例颅脑损伤伴骨盆骨折患者均存在自我感受负担,重度、中度、轻度、无自我感受负担分别为13例、21例、54例、0例,中重度自我感受负担患者占38.64%(34/88);中重度组正念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检验显示,颅脑损伤伴骨盆骨折患者SPBS总分、MAAS评分呈负相关(r<0,P<0.001);经单项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正念水平与自我感受负担的关系,结果显示正念水平低下是颅脑损伤伴骨盆骨折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加重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颅脑损伤伴骨盆骨折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感受负担,且多集中为中重度,可能受正念水平低下的影响,临床应重视颅脑损伤伴骨盆骨折患者的早期正念干预,可能对降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程度有积极意义。

    2021年07期 v.24 630-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7K]

综述

  • 吞噬细胞与多发性硬化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周晓钰;宋传旺;桑道乾;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有关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炎性脱髓鞘和神经退变性疾病,以炎症反应、脱髓鞘、轴突丢失和反应性神经胶质增生等为主要病理特征。多发性硬化涉及免疫和中枢神经两大系统,其中在免疫系统中有固有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参与。而吞噬细胞是固有免疫系统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介导多发性硬化免疫应答的主要效应细胞,既参与多发性硬化发病早期阶段的炎症反应、组织损伤,也涉及疾病后期阶段的抗炎反应、神经组织修复。本文主要阐述吞噬细胞与多发性硬化的相关性以及目前以吞噬细胞为靶向对多发性硬化治疗的指导意义。

    2021年07期 v.24 636-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