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军;王中鸣;王琴;彭琼;曾其昌;陈攀;黄亚辉;李振光;
目的 探讨多模态影像融合联合立体脑电图对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定位的准确性以及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01—2022-06在湖南省脑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均口服药物效果较差,经磁共振检查确诊为阴性,基于不同的神经成像技术加以分组,其中20例行多模态影像融合为对照组,20例行多模态影像融合联合立体脑电图为观察组。对比2组患者的术前定位准确率与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5.00%和10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定位准确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骨窗面积为颞叶(14.82±2.55)cm~2,额叶(14.13±1.34)cm~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47±2.75)cm~2和(16.23±2.22)cm~2(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颞叶(3.81±0.91)h,额叶(3.53±0.64)h,顶叶(3.65±0.82)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2±1.71)h、(4.22±1.15)h和(4.12±1.33)h(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观察组术后癫痫缓解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 对于多病灶难治性癫痫手术患者,采用多模态影像融合联合立体脑电图可以提升术前定位的准确性,保证手术效果。
2023年08期 v.26 930-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 邢傲奇;张振宇;刘献志;
目的 研究术前MRI影像组学对于低级别胶质瘤患者总生存期的预测,基于影像组学标签进行风险分层,指导临床个性化治疗选择。方法 选取2011-01—2016-1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次诊断为低级别胶质瘤的2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2∶1的比例将其分为训练数据集(149例)和测试数据集(69例)。通过影像组学特征筛选,选取最优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标签,并对低级别胶质瘤患者进行预后预测。并在测试数据集中评估影像组学标签的预后价值。结果 影像组学标签和患者总生存期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0 1),在测试数据集中进行了验证(P<0.000 1)。使用影像组学标签和临床病理因素建立的影像组学-临床诺莫图相较于临床病理诺莫图有着更好的预测准确性(C-index:0.7930 vs C-index:0.731 9)。结论 影像组学标签可对低级别胶质瘤患者进行无创性风险分层,并可作为一种潜在的影像生物标志物。
2023年08期 v.26 936-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2K] - 林秀;杨源瑞;吴婕;崔艳萍;胡媛媛;肖丕娟;陈博;
目的 探讨颈动脉狭窄、斑块易损性与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AMIS)神经功能进展及早期预后的关联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10—2022-10西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90例AMIS患者,根据其发病1周内是否存在神经功能恶化(ND)分为ND组(n=24)和非ND组(n=66)。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血脂代谢相关指标、颈动脉狭窄情况及斑块性质。分析影响AMIS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并观察有无颈动脉狭窄及有无易损斑块患者发病30 d内预后差异。结果 ND组ApoB/ApoA1比值大于非ND组(P<0.05)。ND组颈动脉狭窄发生率为66.67%,高于非ND组的28.79%(P<0.05);ND组易损斑块发生率为41.18%,高于非ND组的18.18%(P<0.05)。颈动脉狭窄、易损斑块是导致AMIS患者发生N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ND组发病30 d后预后不良发生率为75.00%(18/24),高于非ND组的16.67%(9/66)(P<0.05);颈动脉狭窄患者发病30 d后预后不良发生率为62.86%(22/35),低于非颈动脉狭窄患者的12.72%(7/55)(P<0.05);存在易损斑块患者发病30 d后预后不良发生率为61.54%(16/26),低于无易损斑块患者的20.31%(13/64)(P<0.05)。结论 颈动脉狭窄、易损斑块形成是影响AMIS患者发生ND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根据患者颈动脉狭窄状态及斑块性质评估预后。
2023年08期 v.26 942-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8K] - 雷华;曾国利;朱木林;
目的 探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动态脑电图(AEEG)评估重症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短期预后价值。方法 纳入2019-09—2021-12泸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9例重症ACI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24 h内均完成首次床旁TCD、AEEG检查,另招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发病1个月后不同预后患者TCD血流参数、责任血管、侧支循环以及AEEG参数[δ波与α波比(DAR)、功率比指数(DTABR)、大脑对称指数(BSI)]、Lavizzari分级,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79例患者短期预后不良28例,预后良好51例。相较对照组,预后不良组、良好组大脑中动脉(MCA)收缩期流速(Vs)、舒张期流速(Vd)、平均流速(Vm)均下降(P<0.05),搏动指数(PI)均升高(P<0.05),但不同预后患者Vs、Vd、Vm、P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责任血管为ICA终末段占比35.71%,高于良好组的3.92%(P<0.05),存在眼动脉侧支循环占7.14%,低于良好组的33.33%(P<0.05)。相较对照组,预后不良组、良好组DAR、DTABR、BSI均升高(P<0.05),预后不良组DAR(5.47±2.68)、DTABR(3.42±1.06),高于良好组的(3.64±1.72)、(2.27±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AEEG的Lavizzari分级高于良好组(Z=4.77,P<0.05)。NIHSS评分(OR=1.874,95%CI:1.093~3.212)、责任血管为ICA终末段(OR=2.790,95%CI:1.239~6.280)、DTABR(OR=2.171,95%CI:1.187~3.970)、AEEG分级Ⅲ~Ⅴ级(OR=3.640,95%CI:1.595~8.308)均是影响重症ACI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眼动脉侧支循环(OR=0.306,95%CI:0.135~1.059)则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 经TCD评估责任血管、侧支循环以及经AEEG测量DTABR、进行脑电图分级,对重症ACI患者短期预后评估有参考价值。
2023年08期 v.26 947-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1K] - 李东瑞;何霞;邓文静;滕军放;
目的 分析AQP-4阳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NMOSD)患者血清及脑脊液YKL-40水平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搜集2022-01—1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0例AQP-4阳性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患者,并纳入24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炎症性神经系统疾病(ONND)患者及24名健康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YKL-40水平,并对所有患者进行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定。结果 AQP-4阳性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患者脑脊液YKL-40水平(314.3±42.9)μg/L,明显高于ONND患者(127.2±19.9)μg/L,P<0.001。MRI增强病变患者脑脊液YKL-40水平(324.7±43.7)μg/L,明显高于未出现MRI增强病变的患者(290±31.3)μg/L,P=0.041。视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患者脑脊液YKL-40水平与EDSS得分呈正相关(r=0.372,P=0.043)。结论 YKL-40可作为AQP-4阳性的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NMOSD的潜在靶点。
2023年08期 v.26 953-9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0K] - 翁汉育;袁淑兰;陈仰昆;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睡眠觉醒障碍的早期诊断与自主神经系统(ANS)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横断面观察研究,使用Ewing试验评估ANS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并应用PSQI评分评估脑卒中后3个月的失眠程度。分析首次缺血性脑卒中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变化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将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脑成像标志物与自主神经系统(ANS)功能障碍联系起来,分析缺血性卒中合并ANS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对预后的影响以及相关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男44例(84.6%),年龄(58.85±9.52)岁。ANS功能障碍的比例高达90.4%,10例(19.2%)严重ANS功能障碍患者在脑干卒中患者中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最高。经过3个月的随访,发现与非严重ANS功能障碍组相比,严重ANS功能障碍组的神经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受损更严重,但未发现严重的ANS功能障碍与睡眠障碍之间的联系。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普遍存在ANS功能障碍,尚未发现严重的ANS功能障碍与睡眠障碍之间的关系。ANS调节可能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治疗方向。
2023年08期 v.26 958-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0K] - 李彩霞;汪晓凯;秦良飞;杨改清;郭思言;
目的 分析替罗非班对进展性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血清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作用及6个月后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2020-04—2022-10收治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均为颈内动脉系统梗死,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应用药物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替罗非班代替阿司匹林和氢氯吡格雷治疗24 h,其余治疗同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NIHSS得分、血清S100B蛋白、NSE在治疗前、治疗后24 h、治疗后72 h及6个月后NIHSS评分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24 h及72 h NIHSS、血清S100B蛋白、NSE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24 h及72 h NIHSS、血清S100B蛋白、NSE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24 h、72 h治疗组较对照组NIHSS、血清S100B蛋白、NSE明显下降(P<0.05)。6个月后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均无脑出血、严重过敏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替罗非班可显著改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血清S100B蛋白、NSE,并明显改善加重后6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
2023年08期 v.26 963-9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5K] - 桂先正;向仲勋;罗建利;范小春;
目的 采用Logistic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水肿发生情况。方法回顾分析于2017-01—2022-06巴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3例SAH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行动脉瘤夹闭术后脑水肿发生情况分为脑水肿组(n=41)和未并发脑水肿组(n=72)。统计2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疗效、动脉瘤情况、实验室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选取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进行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脑水肿组相较于未并发脑水肿组年龄、性别、SBP、DBP、动脉瘤位置、动脉瘤直径、手术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unt-Hess分级、MMP-9[(387.81±80.21)μg/L比(194.41±51.92)μg/L]、VEGF[(398.26±85.60)ng/L比(185.24±55.28)ng/L]更高(P<0.05),GCS得分[(8.45±2.16)分比(12.74±3.15)分]、GOS评分[(3.06±0.79)分比(2.62±0.78)分]得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长期(>10 a)吸烟史、入院时瞳孔改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unt-Hess分级、GCS得分、长期(>10 a)吸烟史、Fisher分级、是否合并脑积水、是否合并血肿、是否合并严重的脑血管痉挛、术后是否继发出血或梗死、手术时机,MMP-9、VEGF水平为导致术后脑水肿的独立高危因素(P<0.05)。结论Hunt-Hess分级、GCS得分、长期(>10 a)吸烟史、Fisher分级、是否合并脑积水、是否合并血肿、是否合并严重的脑血管痉挛、术后是否继发出血或梗死、手术时机、临床疗效、MMP-9、VEGF水平是导致SAH患者术后脑水肿的独立高危因素,临床应对上述指标及病史等进行评估检测,并加以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2023年08期 v.26 968-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2K] - 刘娟;马芳;张玉芹;
目的 探讨常规颈动脉超声对多发性脑梗死(MI)患者CAS斑块特征及短期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0-02—2022-08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MI患者,进行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分析常规颈动脉超声对CAS斑块的检出率,不同程度CAS斑块特征、稳定性、不稳定斑块超声参数及预后分析。结果 95例MI患者中共检出CAS斑块88例,常规颈动脉超声检出81例,漏诊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轻度组以硬斑块为主,MI中重度组以软斑块为主;稳定性和不稳定斑块组颈动脉中膜厚度(IMT)分别为[(1.35±0.35)mm、(1.37±0.41)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性斑块组斑块厚度、血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分别为[(2.17±0.67)mm、(0.69±0.11)、(1.75±0.32)],低于不稳定性斑块组的[(3.04±0.73)mm、(0.77±0.14)、(1.95±0.54)],收缩期峰值流速(SPV)为(72.87±18.54)cm/s,高于不稳定性斑块组的(64.36±17.65)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斑块厚度、IMT、RI、PI[(1.86±0.51)mm、(0.76±0.12)mm、(0.68±0.16)、(1.61±0.43)]低于预后不良组[(2.57±0.62)mm、(0.98±0.33)mm、(0.81±0.14)、(1.94±0.55)],SPV为(75.64±19.34)cm/s,高于预后不良组的(65.08±17.51)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厚度、IMT、RI、PI、SPV及联合对MI患者预后评估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5、0.845、0.889、0.693、0.707、0.990,联合评估的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斑块厚度、IMT及颈动脉血流参数(P<0.05)。结论 常规颈动脉超声对MI死患者CAS斑块特征诊断具有优势,对患者短期预后具有一定评估价值。
2023年08期 v.26 974-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2K] - 马云通;武庆全;张翔;李光香;宋国红;马辉福;
目的 观察支架精显技术指导颅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01—2022-01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n=46)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指导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观察组(n=46)在支架精显技术指导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对比2组手术时间、成像质量、栓塞效果、神经预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1.05±0.20)h比(1.61±0.32)h,P<0.05)],镍钛金属丝伪影评分低于对照组[(1.06±0.20)分比(1.23±0.21)分,P<0.05)],镍钛金属丝显影、双螺旋显影评分高于对照组[(1.32±0.25)分比(0.95±0.16)分,(1.52±0.32)分比(1.31±0.21)分,P<0.05)],动脉瘤栓塞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20±0.38)分比(2.42±0.39)分,(2.25±0.36)分比(2.52±0.41)分,P<0.05]及脑梗死、颅内动脉瘤复发发生率(0比8.89%、0比11.11%)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支架精显技术指导颅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可提高支架可视度和栓塞效果,降低脑梗死并发症和颅内动脉瘤复发风险,改善患者神经预后。
2023年08期 v.26 979-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9K] - 倪怡;周永;张冬梅;邢灿;朱向阳;
目的 研究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水平与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及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CSVD患者209例,ELISA法检测入院次日血清SIRT1水平。使用Fazekas量表对入组患者脑白质病变进行评分,并评估CSVD患者的腔隙性梗死、脑微出血和血管周围间隙增大。为评估SIRT1和CSVD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对CSVD的每个影像学标志物的负荷进行评分,并根据Fazekas量表评分将脑白质病变分为轻度无症状WMH组与中重度WMH组。分析入组患者血清SIRT1表达水平与不同程度的脑白质病变是否相关,以及血清SIRT1表达水平与患者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中,校正了其他混杂因素后,SIRT1仍然是中重度WMH(OR=1.25,95%CI=1.034~1.512,P=0.021)的独立预测因素,血清SIRT1表达水平与腔隙性脑梗死(OR=0.979,95%CI=0.817~1.173,P=0.819),脑微出血(OR=0.996,95%CI=0.860~1.153,P=0.958)和中重度EPVS(OR=1.147,95%CI=0.956~1.377,P=0.141)无显著相关。此外,SIRT1与Fazekas评分(r=0.262,P=0.001)、EPVS负荷(r=0.237,P=0.001)呈正剂量依赖性显著相关。结论 血清SIRT1水平与CSVD患者WMH严重程度呈剂量依赖关系,并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改变密切相关。这些发现为今后研究CSVD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学提供了线索。
2023年08期 v.26 985-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9K] - 王超;李聪;詹文刚;张志强;
目的 分析脑胶质瘤相关癫痫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医院2018—2021年收治的112例胶质瘤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对有可能对胶质瘤相关癫痫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2例脑胶质瘤患者中46例(41.07%)伴发癫痫。胶质瘤患者发病年龄、肿瘤WHO病理分级、肿瘤主体部位、BRAF基因是否突变以及Ki-67表达水平均可影响胶质瘤相关癫痫的发生(P<0.05)。结论胶质瘤相关癫痫与患者发病年龄、肿瘤主体部位存在直接相关性,与肿瘤WHO病理分级、BRAF基因是否突变及Ki-67表达水平存在间接相关性。
2023年08期 v.26 993-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9K] - 张皓;豆欣蔓;
目的 探讨不同镇静深度对重度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04—2023-03入住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重症科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Hunt-Hess分级分为4组,即A组(Ⅰ级18例)、B组(Ⅱ级15例)、C组(Ⅲ级16例)、D组(Ⅳ~Ⅴ级38例)。发病后48 h内行血管瘤栓塞术,术后第1天行腰穿术留取脑脊液检测细胞因子,与Hunt-Hess分级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D组患者随后分为浅镇静组与深镇静组,分别于术后第1、3、5天留取脑脊液检测细胞因子,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术后第1天,随着Hunt-Hess分级的增加,4组间IL-4、IL-6、IL-8、IL-10、TNF-α水平比较,脑脊液IL-6[Ⅰ级(164±13)ng/L,Ⅱ级(353±36)ng/L,Ⅲ级(531±38)ng/L,Ⅳ~Ⅴ级(712±51)ng/L]、IL-8 [Ⅰ级(223±21)ng/L,Ⅱ级(303±27)ng/L,Ⅲ级(507±32)ng/L,Ⅳ~Ⅴ级(834±61)ng/L]、IL-10 [Ⅰ级(8.19±0.41)ng/L,Ⅱ级(12.83±3.07)ng/L,Ⅲ级(20.59±2.30)ng/L,Ⅳ~Ⅴ级(23.86±3.75)ng/L]、TNF-α [Ⅰ级(0.52±0.03)ng/L,Ⅱ级(0.61±0.02)ng/L,Ⅲ级(0.81±0.07)ng/L,Ⅳ~Ⅴ级(0.93±0.06)ng/L]水平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4 [Ⅰ级(2.32±0.32)ng/L,Ⅱ级(2.36±0.35) ng/L,Ⅲ级(2.41±0.25) ng/L,Ⅳ~Ⅴ级(2.34±0.30) 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unt-Hess分级与IL-4、IL-6、IL-8、IL-10、TNF-α水平的Spearman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分别为0.945、0.947、0.867、0.916,具有相关性(P<0.05)。深镇静组IL-6、IL-8、IL-10、TNF-α水平较浅镇静组在术后第1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镇静组与浅镇静组第1、3、5天IL-6、IL-8、IL-10、TNF-α水平比较,深镇静组上述四种炎症因子第3、5天分别为(842±43)ng/L、(578±28)ng/L、(8.99±0.4)ng/L、(1.07±0.16)ng/L和(679±29)ng/L、(428±39)ng/L、(6.56±0.6)ng/L、(0.78±0.08)ng/L;浅镇静组上述四种炎症因子第3、5天分别为(899±32)ng/L、(708±36)ng/L、(10.5±1.0)ng/L、(1.28±0.19)ng/L和(808±28)ng/L、(481±107)ng/L、(7.9±0.7)ng/L、(0.95±0.11)n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IL-8、IL-10、TNF-α水平可以预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对重度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给予深镇静治疗,可以降低IL-6、IL-8、IL-10、TNF-α的水平。
2023年08期 v.26 997-10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5K] - 王依宁;寻志杰;牛朋彦;杜娟;李文胜;
目的 探讨老年脑小血管病变(CSVD)患者基于磁共振(MRI)评估高疾病负荷危险因素及与脑小血管阻力的关系,为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及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更多参考。方法 纳入2017-01—2021-12于邯郸市第一医院就诊的老年CSVD患者185例,根据MRI评估疾病负荷状态分为高负荷组(114例)和非高负荷组(70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评价患者高疾病负荷独立危险因素,并进一步通过Spearman相关性检验和ROC曲线分析脑小血管阻力与高疾病负荷间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6.30±7.72)岁比(69.56±9.90)岁]、合并高血压[41.43%(29/70)比60.53%(69/114)]、合并吸烟[22.86%(16/70)比27.19%(31/114)]、收缩压水平[(138.55±15.97) mmHg比(149.39±18.54)mmHg]、脉压差水平[(56.77±5.24)mmHg比(63.92±7.15)mmHg]、血肌酐水平[(69.19±5.79)μmol/L比(77.89±5.40)μmol/L]、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0.47±2.09)μmol/L比(16.55±3.97)μmol/L]、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0.48±0.10)比(0.63±0.14)]及搏动指数[(0.90±0.18)比(1.38±0.24)]均与老年CSVD患者基于MRI评估高疾病负荷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高收缩压及高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均是老年CSVD患者基于MRI评估高疾病负荷独立危险因素(P<0.05);Spearman检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CSVD患者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与经MRI评估疾病负荷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用于老年CSVD患者高疾病负荷发生风险预测AUC为0.93(95%CI:0.88~0.98),cut-off值为1.2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26%,93.85%。结论 老年CSVD患者基于MRI评估疾病负荷除与血压水平有关外,还受脑小血管阻力直接影响,而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在预测患者疾病负荷方面具有良好效能。
2023年08期 v.26 1002-10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3K] - 高会文;霍琰梅;王巍;沈伟;岳淑敏;曹素梅;鲁晓花;陈晓峰;马惠姿;
目的 探讨早期精准化运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56例2020-07—2022-06张家口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早期常规运动干预措施,试验组采用早期精准化运动干预,2组均连续干预3个月,随访6个月。比较2组干预前、随访6个月时运动功能、生活能力,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随访6个月时神经功能、希望水平,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的炎症指标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随访6个月时2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功能性步行量表(FAC)、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3个月、随访6个月时2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呈降低趋势,试验组干预后3个月、随访6个月时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Herth希望量表(HHI)评分呈升高趋势,试验组干预后3个月、随访6个月时HH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3个月2组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酸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1(Ang-1)水平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早期精准化运动可减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炎症反应,改善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希望水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2023年08期 v.26 1007-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8K] - 王聪梅;齐路;刘瑞芳;陈清亮;
目的 评估镇静和机械通气状态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非惊厥性癫痫发作(NCSZ)和非惊厥性癫痫发作持续状态(NCSE)的频率。方法 对2019-06—2021-06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重症监护中心需机械通气和镇静并接受持续脑电监测的2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格拉斯哥中位评分8分(范围3~14),Hunt-Hess中位评分为4分(范围1~4)。结果 26例患者共记录约2 600 h的连续脑电图波形,持续脑电监测过程中未见明确临床症状的癫痫发作事件,也未观察到类似癫痫样发作的情况。2例(7.69%)患者在脑电监测记录中发现非惊厥性癫痫发作情况,其中1例持续5 min,另1例持续约5 h。结论 持续脑电监测对镇静状态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具有重要价值,持续性镇静、不做唤醒试验是降低需机械辅助呼吸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亚临床癫痫发作的重要因素。
2023年08期 v.26 1012-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3K] - 韦日恒;覃海东;黄显仁;韦志祥;江贤智;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纤溶酶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和凝血因子的变化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03—2022-03于来宾市人民医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为研究组,选同期的健康体检者76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凝血因子和血管内皮相关指标。研究组患者给予纤溶酶治疗,评估其治疗前后的凝血因子、血管内皮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NO(14.24±4.12)μmol/L、D-D(1.72±0.22)mg/L、ET-1(134.09±12.06)ng/L水平较对照组(6.07±2.01)μmol/L、(0.06±0.01)mg/L、(25.07±6.33)ng/L高,APTT(26.67±2.54)s、PT(11.02±1.42)s水平较对照组(33.35±2.23)s、(13.64±2.87)s低(P<0.05),2组患者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TT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d、3 d后D-D[(1.23±0.19)mg/L、(0.94±0.17)mg/L]、NO[(11.01±3.66)μmol/L、(9.13±3.37)μmol/L]、ET-1[(125.41±30.24)ng/L、(117.46±34.21)ng/L]水平均比治疗前(1.72±0.21)mg/L、(14.24±4.24)μmol/L、(135.09±30.25)ng/L低,APTT[(34.42±2.05)s、(33.88±2.26)s]、PT[(13.62±1.82)s、(13.32±2.06)s]水平均比治疗前(26.67±2.69)s、(11.03±1.41)s高(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明显的凝血因子、血管内皮因子改变情况,纤溶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利于早日康复。
2023年08期 v.26 1017-10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