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 v.14(21) 60-61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323例后循环缺血患者临床分析

赵海涛

摘要(Abstract):

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预后。方法通过头颅MRI、MRA、TCD、心电图、颈部多普勒超声、心脏超声等检查,分析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血管病变类型、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323例后循环缺血患者中,274例有不同程度血管狭窄,215例患者有梗死病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分别是眩晕、共济失调、肢体瘫痪、构音或吞咽障碍;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等。结论头颅MRI、MRA是检查后循环缺血简便有效的方法,后循环缺血同前循环缺血一样,不容忽视。

关键词(KeyWords): 后循环缺血;脑梗死;危险因素;MRA;MRI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赵海涛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