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良国,钟华英
为探讨病毒性脑炎(病脑)患者脑电图(EEG)与临床及CT之间的关系,将临床确诊的62例病脑患者进行EEG与CT检查,对其EEG异常的阳性率、异常程度与病程、临床表现、CT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发现,发病10天以内EEG中、重度异常39倒(78%),与10天以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EET可表现为三种形式:以弥漫性异常为主(51.5%);弥漫性异常伴局灶慢波(32.3%);局灶性异常(16.2%)。EEG与CT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提示:EEG检查对病脑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动态观察病情、判断预后有重大意义。CT不能取代EEG。
1999年05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 王继立,梁红平,夏昱
为探讨尿激酶和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塞的疗效和安全性,8例进展性脑梗塞采用尿激酶50~100万u静脉溶栓治疗。其中4例合用低分子肝素钠。用药后2小时基本痊愈2例,显著进步3例,进步2例,无变化1例;24小时后合用低分子肝囊者4例,症状稳定好转,未合用低分子肝素者3例,2例恶化。尿激酶100万U组3例,并发胃出血和齿龈出血各1例,死亡1例;尿激酶50万u组5例无出血现象。均无颅内出血。结果表明:中等剂量尿激酶加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塞是安全有效的。
1999年05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 李文忠,余金玉,白桂花
为研究TCD对炎症性脑血管痉挛(ICVS)的诊断价值,选择42例脑膜炎患者进行TCD检测,符合ICVS者33例(占78.6%),而细菌脑膜炎(BM)、结核性脑膜炎(TM)、病毒性脑膜炎(VM)中ICVS的发生率依次为93.7%、83.8%、37.5%。结合文献探讨了ICVS的发生机理及炎症性脑梗塞的关系,提示ICVS程度与梗塞的发生呈正相关。
1999年05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 张树春,刘志兴,张宗昆,周俊领,何黎民
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LAC)的临床诊断、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分析了3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和影家学检查结果,对32例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囊肿全切3例,部分切除加周围脑池造口21例,单纯囊肿腹腔分流4例,部分切除加腹腔分流2例,颞肌填塞囊腔1例。结果手术病人中对倒随访1月~3月囊腔均有缩小,其中28例症状减轻或缓解,2例无变化,1例并发硬膜下血肿;24例随访6月~12月,19例囊腔明显缩小或消失,1例无变化,1例并发脑积水,3例癫痫症状缓解。LAC临床症状无特征性,诊断主要依据影家学检查结果,手术治疗应掌握好适应征,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恢复正常的脑脊液循环。
1999年05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 田培超,陈国洪,翟巧玲
目的:为了探讨脑性瘫痪患儿的颅脑CT表现以及CT结果在脑瘫患儿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中的应用。方法:对1994年~1998年临床诊治的25例脑瘫患儿均作颅脑CT扫描并进行分析。结果:所有25例患儿之CT结果中有22例显示异常。结论:颅脑CT可为脑性瘫痪患儿提供病因及病理基础,并为诊治及预后提供依据,但因受其分辨率所限,CT结果应结合临床进行科学分析。
1999年05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 孔峰,李靖婕,张璘,臧玉萍,成春莲
目的:了解动态脑电图对癫痫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用MB8000型8导激光动态脑电图记录仪对145例诊断为癫痫,可疑癫痫病人进行24h动态脑电图检查。结果:总异常率为524%,癫痫组异常62.4%,癫痫样放电出现率58.1%。可疑癫痫组异常34.6%,痫样放电出现率25.0%,两级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癫痫组与可疑癫痫组临床发作中所描记到的痫样放电出现率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痫样放电时间以睡眠期为主,占83、3%。结论:本文着重分析讨论了动态脑电图睡眠期的意义及对伪迹鉴别的体会,24h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明显优于常规脑电图,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1999年05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张秋妹,周琴,阮卫萍,刘志萍
为了了解急性脑卒中就医时间(从起病到影像学确诊后开始治疗时间),联合江苏省苏南、苏北四家医院,对3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就医时间观察分析。结果:患者就医时间以江苏省人民医院最短,南京市第一医院次之,徐州铁路中心医院第三,兴化市第一医院第四。320例患者6小时内就医者仅占20%,且缺血性卒中6小时内就医者不足15%;患者文化程度高低与其就医时间呈负相关。结论:江苏地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85%失去了起早期治疗机会,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送诊医院内外的延误。进行广泛社区科普教育,建立社区急救网络,加强院内急救“绿色通道”,是开展趁早期治疗的前提。
1999年05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 朱祖福,刘定华,张剑宇,高志强
脑出血是人类主要致死症病之一,死亡率24.5%~84.6%,其治疗分三种,内科保守、外科手术、锥颅血肿抽吸。前二种疗效不理想,手术创伤大,我院自1997年5月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40例,并经ADL评分,结果死亡4例,死亡率仅10%,ADL评分明显优于内科保守组,残废申明显降低,且血肿于一周内吸收达80%以上,疗效明显,操作方便、安全,为脑出血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值得推广应用。
1999年05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 冯慕仁,马遵平,蔡远芳,李文莲
目的:对我市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作临床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1985年~1997年住院患儿,经脑脊液检查确诊病例进行随访分析。结果:1241例中细菌性脑膜炎341例(流行性脑膜炎102例;化脓性脑膜炎75例中肺炎双球菌性占16.4%;结核性脑膜炎164例)。病毒性脑膜炎566例(乙脑387例)。瘫痪性疾病11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88例)。其它疾病223例(癫痫持续状态120例)。死亡97例,病死率7.8%,后遗症182例占14.7%。结论:由于预防接种使乙脑、流脑90年代显著少于80年代,而病毒性脑炎90年代病倒数显著上升。病死率以格林巴利综合征最高,后遗症发生率以瘫痪性疾病、乙脑、化脑及结脑最高,应加强后遗症病例康复期治疗。
1999年05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 张伏群,于晓敏,赵影影
应用心血通治疗脑血管性痴呆46例,结果为显效26.9%,好转41.3%,总有效率达68.3%。研究证明,心血通注射液具有降低血粘度、扩张脑血管、改善脑组织血液供应的作用。经心血通治疗后患者的智能提高,生活自知能力增强,患者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得以改善,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999年05期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 杜仁法,孙红卫,冯峰,宋来君,张志强,冯祖荫
探讨脑干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我院自1988年以来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19例、放射治疗2例脑干肿瘤的经验。6例痊愈或症状明显改善,3例术后无明显变化。5例术后死于呼吸循环衰竭,3例术后死于继发呼吸道感染,2例放疗症状加重。
1999年05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余传庆,曹坪
本组718例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96例(13.4%)。脑梗塞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15.6%),显著高于脑出血组(10.6%)和腔隙性脑梗塞(9.0%)。经综合治疗肩手综合征,治愈51例(52.1%),改善45例(46.9%),疗效良好,无明显毒副作用。
1999年05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 孙新艳,李叶,王其,王志强
本文报告了多发性脑梗塞痴呆(MID)40例,其中轻度24例占60%,中度13例占32.5%,重度3例占7.5%。头颅CT扫描发现梗塞灶112个,平均2.8个,梗塞部位以基底节、皮质下白质、丘脑、内囊多发性脑梗塞多见。基底节梗塞产生痴呆者病灶较皮质下梗塞者面积小。痴呆程度与梗塞数目、脑萎缩明显相关。
1999年05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 杜志国
观察国产降纤酶对脑梗塞急性期临床疗效和纤维蛋白原下降情况。方法为降纤酶首次10~u,后5~u隔日一次,共用3次20~u,设对照组。治疗组及治疗后3周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定疗效。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3周做纤维蛋白测定。初步结果显示降纤酶在脑梗塞的急性期作用效果明显,其降低纤维蛋白原的作用也是显著的。
1999年05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 窦志兴,李浩,洪戈舒
混合性中风病灶大多在双测大脑深部,且临床表现复杂,诊断主要靠CT检查。高血压起重要的发病作用,治疗应采用减轻脑水肿、自由基清除,改善微循环及血液稀释综合疗法。
1999年05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 郝国,杨斌,阎天柱,牛金霞,张永利
本研究将12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成两个组,治疗组60例在内科保守治疗基础上,应用简易立体定向维颅血肿碎吸、抽吸及引流术治疗,并设单纯保守治疗组60例病人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碎吸治疗组病人在2周及6周时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降低,治疗组病人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对手术时机、适应症及操作方法、血肿大小与疗效的关系、手术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1999年05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 张辉敏,张旭东,孟阳,刘红军,冯金勇
库兴溃疡是由颅脑疾病如脑外伤、颅脑手术、脑出血等时形成的胃应激性溃疡所致。主要临床表现是急性胃出血,作者救治14例,成功12例,本文对本病的发病机理、病理形态特点及救治方法进行讨论。
1999年05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 杨金学,丁学星,申绍夫
报告31例药物致小儿锥体外系反应临床分析。临床症状主要分为动作增多──张力不全综合征和动作减少──张力强直综合征。前者以不自主运动为主,后者以震颤麻痹为主。引起此反应与小儿生理解剖等特点有关。
1999年05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张金萍
分析了35例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资料,其发病率为全部脑梗死的9.02%(35/388例)。心脏瓣膜病、心肌梗塞、无瓣膜病变的房颤及细菌性心内膜炎等为其主要病因。临床表现以偏瘫、失语、意识障碍为主。治愈率31.43%,好转率42.86%,总有效率74.29%,死亡率14.28%。并结合文献讨论了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CT特征和治疗。
1999年05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 胡福永,张骏,祝红
30例脑动脉硬化性混合性中风患者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紫外线辐射血液疗法作为对照组,另30倒在上述疗法基础上加用刺五加注射液静脉滴注为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治愈显效率93.3%,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显效率63.4%,总有效率83.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表明刺五加注射液不仅用于缺血性中风,也可用于缺血性和出血性并存的混合性中风的治疗。对加快意识的恢复,血肿和脑水肿的吸收以及梗塞灶的改善都有明显作用。
1999年05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 朱晓波,李玉方,方凯,张慧丽,张柯,苏清
脑分水岭梗塞是指两条主要脑动脉供血交界区的脑梗塞,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其发生率占10%[1],由于CT与MRI的广泛应用,对其病因及临床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为进一步探讨脑分水岭梗塞的类型,病变部位及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23例经头颅CT和MRI证实的脑分水岭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改变,认为血流动力学障碍易导致对称性观测脑分水岭梗塞,然而最终梗塞部位还与Willis动脉环状态,动脉狭窄程度及例支循环状态有关,心脏附壁血栓或大动脉溃疡狭窄处栓子可选择性进入分水岭终未血管导致脑分水岭梗塞。其临床表现复杂,但有一定特点,经溶栓扩血管药物治疗,预后较好。
1999年05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 李志祥
总结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的临床和预后。对87例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进行回顾性总结。本组87例手术治疗63例(72.4),1例术中呼吸暂停者抢救成功,保守治疗20例(23%),本组共死亡12例,死亡率为13.8%。外伤性后颅窝硬股外血肿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CT扫描是可靠的确诊手段,可根据CT和临床表现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已发生脑病的患者也不应放弃手术治疗。
1999年05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 柴银朋,刘建平
观察蛇毒3号、黄芪注射液对脑卒中危险因素及发病率的影响。应用蛇毒3号加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半月。发现脑卒中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及高粘血症均有明显下降,脑卒中发病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提示蛇毒3号加黄芪注射液静滴,能够干预脑卒中危险因素,对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1999年05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 何任
探讨脑淀粉样血管病(CAA)相关出血的临床特征,以期引起对该病的认识与重视。对6例CAA相关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本病病因、诊断及治疗。6例病人均为急性起病,既往均有高血压病史;头颅CT显示以脑叶为主的出血量较大的高密度灶;病理检查显示病史以软脑膜为主,有CAA-AV改变4例,经刚果红染色均为典型的苹果绿双折光现象。本病病灶多发生于脑叶,常呈多发性和反复性;CSS-AV改变为本病原因之一,病理标本应尽可能包括软脑膜,病灶处及切片其他区域均有血管淀粉样蛋白染色阳性即可确诊;治疗方案的选择应考虑到病人年龄、意识障碍程度及病变范围等因素。
1999年05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 吕涵青,王晓红,王丽萍
本文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于30例脑梗塞病人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显示脑梗塞急性期SOD含量明显降低,MDA、NO含量明显升高;脑梗塞恢复期SOD含量升高,但仍低于正常值,MDA、NO含量较高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值。探讨了脑梗塞病人血清SOD、MDA、NO变化的临床意义。
1999年05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 安光华,安珂
全麻诱导管气内插管时常可引起心血管反应,患者出现呛咳,血压升高,心率增快,颅内压增高,对颅内动脉瘤和原有颅高压的病人十分不利,可诱发动脉瘤破裂、脑血管痉挛,颅内压进一步增高。手术野不清晰,不利于术者操作。本文选ASA分级Ⅱ-Ⅲ级的颅脑手术患者,采用芬太尼伍用硝普钠控制性降压麻醉,减少了口咽软组织的有害刺激,预防播等应激反应,扩张血管平滑肌,使脑组织塌陷,术中出血减少,提供少血手术野,保证重要脏器的供血供氧,生命体征保持稳定。避免动脉瘤破裂和颅内压进一步提高,是目前对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和颅高压患者手术的首选方法。
1999年05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 王冬梅,袁瑞萍
小儿脑性瘫痪可造成小儿严重的身残和智残,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经详询病史、体验及CT筛选分类,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性瘫痪50例研究提示,以围产期缺氧造成的脑损伤发病率最高,其次为感染、营养、环境及遗传因素等。经急性期救治后,采取积极主动的方法,早期干预、功能训练,使受损的脑组织能在干预及训练中发挥其潜在能力,使残疾程度减轻,生活质量提高。
1999年05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陈福琴,杜红妍
应用大脑皮层电刺激仪(CCS)刺激大脑皮层及患肢的神经肌肉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障碍30例,30次为3个疗程,总有效率96.7%,与对照组比较,显著的提高了瘫痪肢体的康复程度,差异极显著且无副作用。
1999年05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 谈华,任键伟,朱捷
探讨ChiariⅠ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机理及后颅凹减压术的作用与特点。全部手术治疗,明显好转7例,显效3例,加重1例,无死亡。强调后颅凹减压术在治疗ChiariⅠ畸形的重要性。
1999年05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 赵景远,张超杰,万迎杰
探讨尿激酶对早期脑梗塞的治疗效果,对20例早期脑梗塞患者进杆颈动脉注射尿激酶进行治疗,结果12例基本痊愈,4例显著进步,2例进步,2例无变化,未见恶化及死亡。表明尿激酶对早期脑梗塞疗效可靠。
1999年05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杨剑民,高瑞芳
本文通过对60例复发性脑血管病人的随访观察,分析了脑血管病复发的主要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具体的预防措施,这些措施在实践中已证明行之有效。
1999年05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刘锦,杨淑贞1999年05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 李军荣1999年05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田德峰,李银杰,郭俊杰,刘桂兰1999年05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 樊桂平,郑灿明1999年05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马俊萍,李向新1999年05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 王友芳,孙吉山1999年05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李向新1999年05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李永富1999年05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 石瑞,王素霞1999年05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张骏,于娜,胡泳涛,李国艳,吴岳洲1999年05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 侯丰毅,马德有,刘金峰1999年05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王树举,宋雪民,罗朝霞,李继华1999年05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 韩金梅,于东游1999年05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王相亭1999年05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 陈淑珍1999年05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刘生智1999年05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 白利平,周鹏,周宜1999年05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王明磊,周安宏1999年05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 王冠军1999年05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王洪亮,谢永胜,顿志平,尚景瑞1999年05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 范俊生,侯秀珍1999年05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 郭月叶,刘乐喜,郭雅聪1999年05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于建刚1999年05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 张波,张雪莹,任增玺,张香萍,王万卿1999年05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 刘汝宏,宋和风,王云生1999年05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翟凤兰,张京滨,李洁平1999年05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卢建华,王维佳,毛宇芳1999年05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 彭燕1999年05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 孙丽萍,孙新艳,李叶,任增玺1999年05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 肖佩荣,钟建国,侍海存,王瑶1999年05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 李炳选,刘其平,王风德,林海燕1999年05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李钦云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由Charot于1869年首先报道以来,至令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已提出的病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及无疾因素等。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ALS免疫学资料越来越多。现就本病的免疫学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1999年05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 王玉昆1999年05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陈忠良1999年05期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 何黎民,刘志兴1999年05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 武绍旗,荆桂兰1999年05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 卢少军,何国军1999年05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曲敬师,钟冬梅,王玉玮,张岩1999年05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马晓丽,秦东香,杨斌1999年05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 张振荣,赵艳莉1999年05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郭德玉,王运良1999年05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 方成1999年05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马聪敏,何玉清,吕涵青,苗亚丽1999年05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马颖娟1999年05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赵守梅,杨瑞兰1999年05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 栗占捧,范宏伟,吴风银,任雪梅1999年05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 王金芳1999年05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 李桂香1999年05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 马淑琪,雷俊香1999年05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鲁春妮,刘振川,陈洪芳1999年05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李建章1999年05期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 韩雄,尹先印1999年05期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韩雄,尹先印1999年05期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