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丽萍,王红灵,李志宏
观察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数目和血小板膜表面α-颗粒膜蛋白(GMP-140)水平的动态变化,并就梗死面积大小,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板膜表面GMP-140分子数在急性脑梗死早期明显增高,第二天达到高峰。两者均在5~7天恢复正常。主干支大灶性梗死较穿通支小灶性梗死血小板数目明显减少,而血小板膜表面α-颗粒膜蛋白(GMP-140)明显增高。死亡者血小板数目减少更显著,表明血小板直接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病理过程。
1999年06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 彭建伟,张鹏,李文广,张平,康福新
目的:观察脑窥镜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采用国产硬质脑窥镜治疗脑出血16例,应用加拿大人神经病学评分判断神经功能缺损,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6例病人中,血肿清除量在80%以上者9例,其中完全清除4例;60~80%清除者3例;清除量小于60%者2例;2例未复查CT。发病后12小时内治疗者4例,3例死亡,1例转脑外科手术,均为再出血,其加拿大人神经病学评分(CNS)由治疗前的6.85±0.21减少为治疗后的3.46±0.41(P<0.001),发病后24~72小时内治疗者9例,72小时以上治疗者3例,均全部存活,其CNS由治疗前的6.94±0.37增加到8.99±0.26(P<0.001)。结论:脑窥镜直视下清除血肿方法简便、直观,血肿清除率高,术后病人意识障碍恢复快,但早期手术易引起再出血而增加死亡率。
1999年06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胡建民,马效芝
本文对15例鼻咽癌放疗后,引起放射性脑病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发现,放射性脑病发生在放疗后1~5年内占73.3%,5年以后者占26.8%。临床表现:有脑干症状占86.7%,伴颅内压升高占20%。通过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配合支持营养治疗,早期治疗效果较好。
1999年06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 杜仁法,杨波,孙红卫
应用国产医用真丝段行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33例。所有病例均行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取得主要供血动脉后,采用Magic1.8F微导管超选择进入大脑前、中动脉直至病灶内。栓塞剂为5/0真丝线段,栓塞至畸形血管团消失或减少。本组栓塞后临床症状改善显著,显示了介入放射学的优越性。
1999年06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 孔峰,战立功,魏艳,刘俊凌,呼景好,欧阳春芳,郝义彬,徐立
了解偏头痛与血管舒缩功能异常的关系及偏头痛各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使用德国 Medilink生产 D 3000型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414例偏头痛患儿进行发作期,发作间歇期检测。结果:正常52例(12.6%),异常362例(87.4%),发作期异常96.6%,间歇期异常83.9%,两组相比P<0.001。结论:ICD可以敏感而准确地反映偏头痛患儿在各个不同时期的脑血管舒缩功能及其血流动力学变化,偏头痛发作期检查优于间歇期,间歇期ThD特点平均血流速度(MIV)显著增快,脉动指数(PI)值显著减低。
1999年06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方岩,张建平,王春玉,李春艳
目的:探讨重症脑室出血的有效疗法。方法:采取双侧脑室持续引流、注入尿激酶、间断放脑脊液。结果:完全恢复日常生活7例(25.40%),部分恢复日常工作8例(30.74%),生活需人照顾4例(15.37%),死亡7例(25.40%)。结论:采用此方法治疗本病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较有效的措施之一。
1999年06期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李建平,吴亚萍,刘宝玲,张燕,张华
目的:观察了17例患者化疗前及化疗后肌电图的变化。结果:其中有9/17患者正中神经及胫神经运动神经远瑞潜伏期(ML)延长26~62%,4/17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W)下降13~20%,12/17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下降19~35%,11/17腓肠神经SCV下降18~48%,波幅均正常。3例化疗前、1例化疗停后一年肌电图ML、MCV、SCV均恢复正常。提示化疗药物可引起周围神经的亚临床改变,而肌电脉现为典型的神经源性损害。停药后复查肌电图可恢复正常时限,认为化疗药物对周围神经的毒性为可逆性。而Ara-c累积剂量大于48g/m2,神经源性损害不可逆。结论:在血液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适当应用神经营养药物,以减轻神经源性损害。
1999年06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 姚淑芬,张菊美
为观察碳酸酰胺过氧化氢治疗脑病的临床疗效,作者采用碳酸酰胺过氧化氢治疗9例脑病(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6例、肺性脑病1例,病脑2例),设7例脑病为对照(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4例、病脑3例),并检测用药前后氧分压(PaO2)的改变,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66.7%,优于对照组57%,P<0.05。
1999年06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 聂丽,梁辉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测定血清CK-MB。血清GOT、LDH、α-HBDH、CPK含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轻度HIE组血清心肌酶的浓度有差异(P<0.05),中、重度HIEE组差异显著(P<0.01),重度HIE组与轻度HIE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中度HIE组与轻度HIE组相比也有差异(P<0.05),结论:血清心肌酶含量的改变可用于新生儿HIE合并心肌损伤的临床诊断。
1999年06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 施卫萍,喻文亮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临床与CT的关系,CT的价值。方法:选择63例窒息后脑损伤患儿,对其临床分度和CT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分度和CT结果有正相关性。结论:CT检查是诊断、分型、预后的必要指标。
1999年06期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 唐为红,王月珍
对7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在生后24小时内均进行了血清钠检测,结果显示低钠血症占29.4%,并经统计学处理表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程度与低血钠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窒息程度越重,持续时间越长及伴有颅内出血时,其血清纳的水平越低。
1999年06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 刘宏新
对88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治疗中,应用纳络酮治疗45例,常规传统治疗43例。结果表明,纳络酮可命名酒精中毒者症状迅速缓解,明显缩短中毒后各项恢复时间。对轻度中毒者,首剂量0.8mg较0.4mg疗效更为明显,对重度中毒者,饮酒至来诊时间较长者,其催醒效果尤为明显。
1999年06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 谢红音,王稚平,刘智胜,王丽丽
目的:观察情交叉擦腿综合征患儿的脑电图变化。方法用日本4418K型18道脑电图仪进行常规单、双极导联描记。结果61例中57例(93%)正常,4例(7%)异常。异常率与同时期同年龄正常儿童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情感交叉擦腿综合征患儿脑电图无特征性变化,未发现脑功能损害的客观依据。
1999年06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靳国庆1999年06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 林霞,梁彩霞1999年06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 林廷塔
本文收集了脑微梗死的特殊临床表现13例,其症状为:1、单纯剧烈头痛样表现;2、癫痫发作抽搐样表现;3、眼睑下垂样表现;4、帕金森氏综合征样表现;5、美尼尔氏综合征样表现;6、痴呆样表现。并通过分析认为,其表现与梗死的部位、面积的大小、数量的多少有关。如3、5、6组,除此之外1、2、4组还与局部致痛物质;神经元结构、生化、电位的改变;神经元间各递质平衡的破坏有关。并以此为鉴,提出对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者,临床上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者,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并及早CT检查,以免延误诊治。
1999年06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 李倩,陈珍初1999年06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 李天慧,张晓
根据呼吸机原理采用简易呼吸未正压吸氧(CPAP),治疗新生儿低氧血症44例与对照组35例相比,在低氧血症纠正时间及并发症方面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简易CPAP可以使低氧血症在细胞没发生不可逆损伤之前(20分钟以内)得到及时纠正,使呼吸暂停次数减少,使肺出血早期得到控制。且CPAP简单方便、经济,不需气管插管,不需应用呼吸机,便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1999年06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 周清,谷旭红,李惠敏,闫振元,张桂芬,龚杏月
目的:探讨大剂量尿激酶(UK)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T)的临床疗效,治疗时机及副作用发生率。方法:分析55例ACI患者的溶栓疗效。结果:55例ACI患者分为发病0-6小时(A组)和6-12小时(B超)。两组溶栓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积分差分别为:18.07+6.13、19.12+5.13。溶栓前后积分相比及两组溶栓结果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总基本痊愈42例(76.3%)显著进步4例(7.6%),进步3例(5.5%),总有效率89%,血管再通率83.6%。2例合并颅内出血死亡。2例大面积梗死死亡,1例出现皮肤淤癍。结论:大剂量尿激酶(UK)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疗效肯定,超早期疗效更好,12小时内仍然有效。
1999年06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 何锦,梁庆新,黎练达
作者测定了59例成人严重脑外伤(GCS≤8分)入院时或术后24小时内血糖含量,结合临床病情及预后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脑外伤组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值(P<0.05),入院时或术后血糖水平与GCS显著相关(P<0.01),入院时或术后血糖水平与病人的预后亦显著相关(P<0.01),入院时或术后血糖含量≥11.1mmol/L者,死亡率明显增高(P<0.01)。结合文献,讨论了严重脑外伤急性期高血糖及应的发生机理,对预后的影响及处理等问题。
1999年06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 郁树亮,李新霞1999年06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 张玉成,李志祥,张业斌,周永胜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Cushing溃疡后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的病理改变,同时研究上消化道出血与颅脑损伤及相关因素的联系,对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有重要意义。方法:对我科自1994年10月至1998年10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致Cushing溃疡的88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本组病例中20例行纤维胃镜检查。88例均行颅内压监测(美国产太空监护仪)、GCS昏迷评分、胃液分析(包括pH值测定)。结果:1、Cushing溃疡的病理改变:纤维胃统检查显示,典型的病变为广泛的、散在的红色出血性圆形糜烂和溃疡。(1)发生部位:食管中下段(少数为食管上段)、胃、十二指肠均可见散在的病变。(2)溃疡大小:溃疡直径最大的为1.5cm(3例),其余直径均小于1cm。(3)溃疡深度:大多没有突破胃壁肌层至浆膜层(穿孔为2例),大部分为粘膜层溃疡,少部分(7例)肌层溃烂,而肌层溃破者,胃出血量的明显较多。2、Cushing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严重程度与格拉斯哥(GCS)昏迷计分呈负相关,与颅内压(ICP)呈正相关。3、Cushing溃疡时胃液pH值测定均小于5,最低为1。4、胃液分析:88例中有76例中检出胆汁成分。结论Cushing溃疡的病理改变是从食道、胃及十二脂肠粘膜广泛的,散在的红色出血性园形糜烂和溃疡;溃疡后致上消化?
1999年06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张小红,陈品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与面神经炎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APAAPELISA法对30例面神经炎患者及26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结果:急性期患者组CD3、CD4、CD4/CD8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面神经炎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1999年06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 裘丽红,荆宏建,马丽丽
采用酶联免疫法(ELLSA法)测定30例老年脑梗塞血浆内血小板α颗粒胰蛋白140(GMP-140),同时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并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显示:老年组血浆GMP-140含量,急性期明显高于中年组,随后均明显下降,但恢复期老年组仍高于中年组;血小板聚集在急性期和恢复期两组均明显增高;正常人,脑梗塞患者急性期血浆GMP-140含量与年龄呈正相关,提示年龄是影响体内血小板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恢复期血浆GMP-140含量老年组仍高于中年组,主要与老年组患者合并症较多有关。
1999年06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 李新志
目的:通过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HIE)患儿用胃肠道外营养(TPN)治疗前后的体重变化,监测其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肝功能、肾功能及血小板等,结论:TPN在HIE患儿不能经口进食或经口进食量少情况下,能提供较高能量,保证患儿体重增长和生长发育,促进机体康复。
1999年06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 郭宗仁,王玉峰,陈红政,张俊杰1999年06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 岳广甫1999年06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崔友,段传伟,杨秀平,段爱平
在原治疗脑瘫的按摩、理疗、早教营养,药物和功能锻炼等方法基础上,我们采用以心理、理疗、按摩为主,不用药物,对27名1~36个月的患儿进行了综合治疗,治愈率92.54%(25/27),显效率100%。我们认为,应把心理治疗和护理作为脑瘫治疗的最重要内容。
1999年06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 郭建,闫守月,郑玉奎1999年06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闫守月,郭建,郑玉奎1999年06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程现颋1999年06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娄晓宇,魏东,张耀勇,赵柯心1999年06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 朱敬伟,李平,朱艳丽1999年06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 郑建勇,胡秀峰1999年06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 于晓敏1999年06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刘卫民,吴保平1999年06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 万传军,赵运辉,黄城鑫,李力,徐玉昌1999年06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刘静炎1999年06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王玉春,王少明,吕化真1999年06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 樊建勋,赵薇薇,王一公,李德明1999年06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韩宝英,付菊平,向保云1999年06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 曾成保1999年06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 刘农军,付雪芹1999年06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万予新,马建东
通过我院精神科住院的老年精神病患者临床用药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单一用精神药物为63.15%,联合二种以上者为36.85%,前三种精神药物使用频率依次为奋乃静、氯丙嗪、氯哌啶醇,调查发现,大剂量用药、多种精神药物联合应用、长期合并安坦等不合理用药现象依然存在。提示,老年精神病患者应用精神药物时,应在确诊的前提下,对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药物动力学方面具备的特殊性、躯体合并症等作全面评估,以小剂量,尽量单一品种合理用药,来取得精神症状的最大缓解。
1999年06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孙燕,关琦,高广甫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疗效。方法:治疗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1-31岁,平均9.5±1.2),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03-0.05mg/kg·d于10%葡萄糖200ml中静点,对照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2-30岁,平均9.2±1.4岁)给予病毒唑抗病毒,同时给予降温,解痉,降颅压等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5.6%明显高于对照组75%,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退热、止痉、意识恢复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1999年06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 韩玉芳1999年06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刘睿,张小林1999年06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上官建伟,梁俊芳1999年06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闫松改1999年06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 乔德荣1999年06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陈德民1999年06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罗亚光,吕孚,黄海1999年06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 宋宇,李新菊1999年06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 靳雪梅1999年06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汪爱英,张敬芳,李瑞士1999年06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吕本元,张学鉴1999年06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程立,方岩,张建平1999年06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 郭献山,王昭,王林栋1999年06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朱永林,樊伟强,杨伟琴
应用等容血液稀释治疗伴高粘血症的急性脑梗死病人146例观察疗效。方法:对照组用低右+复方丹参外20ml+川芎嗪针320mg静脉点滴,每日一次,14天为一疗程。治疗组除给经上药物外,每5~7天由肘正中静脉放血300~500ml,同时经对侧静脉等速输入等量低分子706代血浆(糖尿病者以盐酸培他啶代替)。结果表明:治疗组基本痊愈108例,显著进步24例,显效率90.04%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等容血液稀释对血粘度高的急性脑梗死病人有效。
1999年06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 刘健,王和金,丁立,赵灵芝,刘华,季永花1999年06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 马晓丽,杨斌,秦东香,郜建卫,吕海东1999年06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李叶,孙新艳,王玉成1999年06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 耿慧琴,屈虎1999年06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 张小林,张保朝,贾东佩1999年06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徐永康,张俊杰,张五中,常文海,姬馨彤
目的:研究侧脑室──上矢状窦(V-S)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疗效。方法:对36例施行侧脑室──上矢状窦分流术的脑积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束:显效28例,2例成人正常颅压脑积水术后效果不佳改做侧脑室──腹腔(V-D)分流术。结论:V-S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尤其可解决随儿童生长需要换导管及脑脊液过度分流等难题。但由于侧脑室──窦内压梯度小,对正常颅压脑积水有时分流效果不理想。
1999年06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 李春艳,方岩1999年06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赵阳,郑玉奎,闫守月1999年06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 郁树亮,李新霞1999年06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杨艳艳1999年06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 杨改姣1999年06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陈宏民,李艳丽,李红霞1999年06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雷磊,王淑改,王洁翡1999年06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 贾改民,尹西联1999年06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 王松柏,王领娣,张杰1999年06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 李东晓,李云富,芦海燕1999年06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张世香,毛向莹1999年06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 石磊,乔柱,路虹1999年06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李春霞,张镛,王凤焰1999年06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 马云枝,张金生1999年06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 刘红军,孟阳,张辉敏,张旭东,郭艳萍,徐彦1999年06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徐霞1999年06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杨万芬,詹磊,贾晓伟1999年06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 吴雪芳1999年06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 刘俊英1999年06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徐巧云,高素贞1999年06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 郭闪妮,张振香1999年06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李建章1999年06期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 韩雄,尹先印1999年06期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韩雄,尹先印1999年06期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