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占世坤,胡秉诚,沈建康,成侃
目的 研究脑肿瘤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及其表达意义。方法 在术前、术后 2周、术后 3个月分别测定了 4 7例星形细胞瘤、2 2例脑膜瘤、2 5例脑转移瘤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结果 术前脑肿瘤患者的白介素 2受体、TNF -α较正常均明显升高。术后 2周及 3个月 ,脑膜瘤患者的sIL - 2R、TNF -α较术前均明显下降。星形细胞 3— 4级、转移瘤患者的白介素 - 2R、TNF -α的测定较术前改变不明显。将死亡与未死亡患者术前的sIL - 2R进行比较 ,我们发现死亡组的sIL - 2R的测定明显高于未死亡组。结论 sIL - 2R及TNF -α的表达与肿瘤类型有关。sIL - 2R及TNF -α可作为估计脑肿瘤预后的指标
2003年01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占世坤,胡秉诚,沈建康,成侃
目的 研究脑肿瘤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及其表达意义。方法 在术前、术后 2周、术后 3个月分别测定了 4 7例星形细胞瘤、2 2例脑膜瘤、2 5例脑转移瘤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结果 术前脑肿瘤患者的白介素 2受体、TNF -α较正常均明显升高。术后 2周及 3个月 ,脑膜瘤患者的sIL - 2R、TNF -α较术前均明显下降。星形细胞 3— 4级、转移瘤患者的白介素 - 2R、TNF -α的测定较术前改变不明显。将死亡与未死亡患者术前的sIL - 2R进行比较 ,我们发现死亡组的sIL - 2R的测定明显高于未死亡组。结论 sIL - 2R及TNF -α的表达与肿瘤类型有关。sIL - 2R及TNF -α可作为估计脑肿瘤预后的指标
2003年01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杨喆,杨华2003年01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杨喆,杨华2003年01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王运良,包仕尧,石向群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干出血死亡和存活之间的关系 ,为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 1991- 0 1~ 2 0 0 1- 0 1在苏州大学附二院神经科住院的 10 8例自发性脑干出血病人 ,按年龄、性别、出血部位、病前危险因素、并发症分组 ,观察上述因素对出血后死亡和存活的影响。结果 自发性脑干出血病人男性大于女性 ,以 6 0~ 79岁多见 ,出血部位多发生于桥脑 ,其次为混合性出血和中脑出血。以出血后存活 2 8d计算 ,本组病人总死亡率 5 4 6 3% ,伴有病前危险因素的脑干出血病人 ,以抽烟、高血压、冠心病、饮酒死亡率较高。出血后并发症以脑疝死亡率最高 ,其次是心律失常和肾功能障碍。结论 自发性脑干出血多见于 6 0~ 79岁老年人 ,死亡率高 ,积极防治病前危险因素可能使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此外 ,完善急性期治疗、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可改善病人存活
2003年01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王运良,包仕尧,石向群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干出血死亡和存活之间的关系 ,为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 1991- 0 1~ 2 0 0 1- 0 1在苏州大学附二院神经科住院的 10 8例自发性脑干出血病人 ,按年龄、性别、出血部位、病前危险因素、并发症分组 ,观察上述因素对出血后死亡和存活的影响。结果 自发性脑干出血病人男性大于女性 ,以 6 0~ 79岁多见 ,出血部位多发生于桥脑 ,其次为混合性出血和中脑出血。以出血后存活 2 8d计算 ,本组病人总死亡率 5 4 6 3% ,伴有病前危险因素的脑干出血病人 ,以抽烟、高血压、冠心病、饮酒死亡率较高。出血后并发症以脑疝死亡率最高 ,其次是心律失常和肾功能障碍。结论 自发性脑干出血多见于 6 0~ 79岁老年人 ,死亡率高 ,积极防治病前危险因素可能使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此外 ,完善急性期治疗、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可改善病人存活
2003年01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林健康,钱加强,陈翔艺
目的 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计数与体积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择 10 0例脑梗死患者测定血小板数目与体积 ,2 1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脑梗死患者的MPV均普遍大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而PLT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大面积脑梗死MPV大于小面积及腔隙性梗死 (P <0 0 1)。腔隙性梗死PLT高于小面积及大面积梗死 (P <0 0 1)。结论 在脑梗死患者中 ,血小板计数与体积的变化具有显著性意义 ,值得进一步研究。
2003年01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林健康,钱加强,陈翔艺
目的 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计数与体积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择 10 0例脑梗死患者测定血小板数目与体积 ,2 1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脑梗死患者的MPV均普遍大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而PLT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大面积脑梗死MPV大于小面积及腔隙性梗死 (P <0 0 1)。腔隙性梗死PLT高于小面积及大面积梗死 (P <0 0 1)。结论 在脑梗死患者中 ,血小板计数与体积的变化具有显著性意义 ,值得进一步研究。
2003年01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吴碧华,胡长林,吴文斌,龙存国,李秋茹,张小东
目的 研究甘草总黄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害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我们拟采用线栓法建立的大鼠大脑中动脉 (MCA)缺血再灌注模型 ,并用 3种不同剂量的甘草总黄酮灌服后 ,测定缺血 2h再灌注 2 4h时血清和脑组织中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结果 发现甘草总黄酮能促进大鼠MCA、缺血再灌注 2 4h后神经功能恢复 ,甘草总黄酮能明显降低血清、脑组织中的MDA、NO含量 ,提高体内SOD的活性。结论 提示中药甘草总黄酮有抗氧化作用
2003年01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吴碧华,胡长林,吴文斌,龙存国,李秋茹,张小东
目的 研究甘草总黄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害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我们拟采用线栓法建立的大鼠大脑中动脉 (MCA)缺血再灌注模型 ,并用 3种不同剂量的甘草总黄酮灌服后 ,测定缺血 2h再灌注 2 4h时血清和脑组织中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结果 发现甘草总黄酮能促进大鼠MCA、缺血再灌注 2 4h后神经功能恢复 ,甘草总黄酮能明显降低血清、脑组织中的MDA、NO含量 ,提高体内SOD的活性。结论 提示中药甘草总黄酮有抗氧化作用
2003年01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陈卓友,王运良,包仕尧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谱勒仪对收住入院的 2 2 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颈部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斑块有无分为 2组 :颈动脉斑块组和正常对照组。颈动脉斑块组根据其超声波回声分为低回声组、中回声组、强回声组 3组。记录每例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 ,测量血压、血糖、血脂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结果 颈动脉斑块组收缩压、舒张压、血胆固醇、甘油三脂水平均高于正常组 ;低回声斑块组血浆高密度脂蛋白 (HDL)下降、而低密度脂蛋白 (LDL)及收缩压增高与中高回声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高血压、血脂异常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及斑块回声强度相关 ,应积极控制危险因素
2003年01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陈卓友,王运良,包仕尧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谱勒仪对收住入院的 2 2 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颈部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斑块有无分为 2组 :颈动脉斑块组和正常对照组。颈动脉斑块组根据其超声波回声分为低回声组、中回声组、强回声组 3组。记录每例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 ,测量血压、血糖、血脂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结果 颈动脉斑块组收缩压、舒张压、血胆固醇、甘油三脂水平均高于正常组 ;低回声斑块组血浆高密度脂蛋白 (HDL)下降、而低密度脂蛋白 (LDL)及收缩压增高与中高回声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高血压、血脂异常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及斑块回声强度相关 ,应积极控制危险因素
2003年01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苗旺,方树友,阎福岭
目的 观察脑梗死大鼠血浆SOD、MDA变化及光量子液疗对其影响 ,初步探讨光量子液疗治疗脑梗死的机理。方法 4 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0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 ;B组为脑梗死模型组 ;C组为光量子液疗组 ;模型制作后 4h、12h各ULI一次 (0 3ml/ 10 0g体重 ) ;D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 ,于C组相应时间点注射生理盐水。 2 4h采血测SOD活力和MDA含量。结果 B组与A组相比 ,血SOD活力显著下降 ,MDA含量显著增高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光量子液疗治疗后 ,C组与D组、B组相比 ,血SOD活力显著升高 ,MDA含量显著降低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D组与B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脑梗死后血自由基反应增强 ,ULI可降低血浆自由基反应 ,这可能是光量子液疗治疗脑梗死的机制之一。
2003年01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苗旺,方树友,阎福岭
目的 观察脑梗死大鼠血浆SOD、MDA变化及光量子液疗对其影响 ,初步探讨光量子液疗治疗脑梗死的机理。方法 4 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0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 ;B组为脑梗死模型组 ;C组为光量子液疗组 ;模型制作后 4h、12h各ULI一次 (0 3ml/ 10 0g体重 ) ;D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 ,于C组相应时间点注射生理盐水。 2 4h采血测SOD活力和MDA含量。结果 B组与A组相比 ,血SOD活力显著下降 ,MDA含量显著增高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光量子液疗治疗后 ,C组与D组、B组相比 ,血SOD活力显著升高 ,MDA含量显著降低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D组与B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脑梗死后血自由基反应增强 ,ULI可降低血浆自由基反应 ,这可能是光量子液疗治疗脑梗死的机制之一。
2003年01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何伋,何任,高鹏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K)和一氧化氮合酶 (NOS)在癫患者中血清活性水平及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比色法对 10 0例癫患者血清中NO和NOS活性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癫患者间歇期血清中NO和NOS活性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NO和NOS在癫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003年01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何伋,何任,高鹏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K)和一氧化氮合酶 (NOS)在癫患者中血清活性水平及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比色法对 10 0例癫患者血清中NO和NOS活性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癫患者间歇期血清中NO和NOS活性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NO和NOS在癫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003年01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李力,陆武京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的预后。方法 以外伤至手术清除血肿之间的时间间隔为基础 ,将 92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 ,≤ 6h者称A组 ;>6h者称B组。观察并比较A组和B组的死亡率和功能恢复率。结果 A组死亡率明显低于B组 (P <0 0 1) ;A组功能恢复率高于B组 (P <0 0 5 )。结论 早期清除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可降低死亡率 ,提高功能恢复率。
2003年01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李力,陆武京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的预后。方法 以外伤至手术清除血肿之间的时间间隔为基础 ,将 92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 ,≤ 6h者称A组 ;>6h者称B组。观察并比较A组和B组的死亡率和功能恢复率。结果 A组死亡率明显低于B组 (P <0 0 1) ;A组功能恢复率高于B组 (P <0 0 5 )。结论 早期清除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可降低死亡率 ,提高功能恢复率。
2003年01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刘文广,第荣祥,陈海涛,胡庭桂,管伟
目的 探讨超早期微创伤对脑室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4 8例病人都在局麻下进行。采用 :①脑脊液体外引流术 ;②生理盐水脑室灌洗术 ;③尿激酶注射引流术 ;④腰穿。其中① +③ 2 4例 ;② +③ 16例 ;① +④8例。结果 所有病例经 3个月的随访。用日常生活能力 (ADL)评价预后 :ADLⅠ级 2 1例 ;Ⅱ~Ⅴ级分别为 10、10、7例。结论 超早期微创伤治疗脑室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2003年01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刘文广,第荣祥,陈海涛,胡庭桂,管伟
目的 探讨超早期微创伤对脑室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4 8例病人都在局麻下进行。采用 :①脑脊液体外引流术 ;②生理盐水脑室灌洗术 ;③尿激酶注射引流术 ;④腰穿。其中① +③ 2 4例 ;② +③ 16例 ;① +④8例。结果 所有病例经 3个月的随访。用日常生活能力 (ADL)评价预后 :ADLⅠ级 2 1例 ;Ⅱ~Ⅴ级分别为 10、10、7例。结论 超早期微创伤治疗脑室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2003年01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徐益敏,丁美萍
目的 探讨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 (CPM)和 /或脑桥外髓鞘溶解症 (EPM)的发病机制及早期预防和诊治原则。方法 对 5例CPM/EPM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治疗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观察发现 :(1)5例患者均存在严重的基础疾病 ,特别是严重的电解质紊乱 (低钠血症 ) ,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吞咽困难 ,构音障碍。 (2 ) 3例有四肢瘫 ,锥体束征阳性 ;1例表现为帕金森综合征。 (3) 5例头颅MRI均阳性。 (4) 5例均临床好转出院 ,生活自理。结论 (1)CPM和 /或EPM的发生与低钠血症及快速纠正低钠血症有关。 (2 )CPM和 /或EPM并非致死性疾病 ,无论病情多严重 ,均不应放弃治疗。
2003年01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徐益敏,丁美萍
目的 探讨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 (CPM)和 /或脑桥外髓鞘溶解症 (EPM)的发病机制及早期预防和诊治原则。方法 对 5例CPM/EPM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治疗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观察发现 :(1)5例患者均存在严重的基础疾病 ,特别是严重的电解质紊乱 (低钠血症 ) ,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吞咽困难 ,构音障碍。 (2 ) 3例有四肢瘫 ,锥体束征阳性 ;1例表现为帕金森综合征。 (3) 5例头颅MRI均阳性。 (4) 5例均临床好转出院 ,生活自理。结论 (1)CPM和 /或EPM的发生与低钠血症及快速纠正低钠血症有关。 (2 )CPM和 /或EPM并非致死性疾病 ,无论病情多严重 ,均不应放弃治疗。
2003年01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石向群,王运良,包仕尧
目的 探讨不同亚型的缺血性脑卒中人群的颅外段颈动脉硬化病变的发生状况及病变程度是否存在差异 ,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预测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 ,对其进行卒中病灶影像学检查 ,依据病灶部位将卒中分为皮质型 (CI)、皮质下型 (SCI)和基底动脉型 (VBCI)三个亚型 ;同时采用B超对颅外段颈动脉病变进行量化评估 ,分析各型之间颅外段颈动脉病变的发生状况及病变程度的差异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颅外段颈动脉动脉硬化病变发生率高达 5 8 7% (12 8/ 2 18) ,血管重度度狭窄 32例 (14 7% ) ,轻度狭窄 96例 (44 0 % ) ,无血管狭窄 90例 (41 3% )。 (2 )各型脑卒中中以CI组血管病变发生率最高、程度最重 ,而且重度血管狭窄发生率最高。结论 颅外段颈动脉硬化病变的发生状况及病变程度在缺血性脑卒中各亚型之间是存在差异 ,其中以CI的病变最明显。颅外段颈动脉硬化病变对CI的发生影响较SCI和VBCI明显。
2003年01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石向群,王运良,包仕尧
目的 探讨不同亚型的缺血性脑卒中人群的颅外段颈动脉硬化病变的发生状况及病变程度是否存在差异 ,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预测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 ,对其进行卒中病灶影像学检查 ,依据病灶部位将卒中分为皮质型 (CI)、皮质下型 (SCI)和基底动脉型 (VBCI)三个亚型 ;同时采用B超对颅外段颈动脉病变进行量化评估 ,分析各型之间颅外段颈动脉病变的发生状况及病变程度的差异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颅外段颈动脉动脉硬化病变发生率高达 5 8 7% (12 8/ 2 18) ,血管重度度狭窄 32例 (14 7% ) ,轻度狭窄 96例 (44 0 % ) ,无血管狭窄 90例 (41 3% )。 (2 )各型脑卒中中以CI组血管病变发生率最高、程度最重 ,而且重度血管狭窄发生率最高。结论 颅外段颈动脉硬化病变的发生状况及病变程度在缺血性脑卒中各亚型之间是存在差异 ,其中以CI的病变最明显。颅外段颈动脉硬化病变对CI的发生影响较SCI和VBCI明显。
2003年01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顾爱明,黄菊明
目的 对比事件相关电位 (ERP)、量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AICA)患者认知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 检查 4 2例急性期AICA患者的ERP、量表 ,依据 6~ 8个月后复合认知指数标准 ,分为痴呆和非痴呆组。结果 量表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 4 4%、92 %、84 % ,ERP为 81%、97%、93% ,(P <0 0 5 )。结论 ERP的预测价值均高于量表 ,结合临床后可作为AICA患者急性期认知功能预后评定的手段。
2003年01期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顾爱明,黄菊明
目的 对比事件相关电位 (ERP)、量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AICA)患者认知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 检查 4 2例急性期AICA患者的ERP、量表 ,依据 6~ 8个月后复合认知指数标准 ,分为痴呆和非痴呆组。结果 量表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 4 4%、92 %、84 % ,ERP为 81%、97%、93% ,(P <0 0 5 )。结论 ERP的预测价值均高于量表 ,结合临床后可作为AICA患者急性期认知功能预后评定的手段。
2003年01期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赵红东,陈祖舜,杜颂伟,周俊山,陆敏2003年01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赵红东,陈祖舜,杜颂伟,周俊山,陆敏2003年01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霍红梅,张志琳,王运良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与病前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 6 0例脑卒中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包括抽烟史、饮酒史、消化道疾病史、卒中史、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史。按 1∶2选择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无上消化道出血的住院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结果 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组与对照组在抽烟史、消化道疾病史、卒中史、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史上未显示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在经常饮酒史显示有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经常饮酒可增加脑卒中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
2003年01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霍红梅,张志琳,王运良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与病前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 6 0例脑卒中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包括抽烟史、饮酒史、消化道疾病史、卒中史、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史。按 1∶2选择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无上消化道出血的住院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结果 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组与对照组在抽烟史、消化道疾病史、卒中史、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史上未显示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在经常饮酒史显示有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经常饮酒可增加脑卒中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
2003年01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谢颖光
目的 探讨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的原因。方法 分析近年收治的 2 4 1例各型颅脑损伤病人临床资料 ,记录血钠测定值和高钠血症形成危险因素 ,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高钠血症仅与颅脑损伤的程度及脑组织中线移位率、脑疝发生率呈正相关。结论 严重颅脑损伤 ,尤其中线结构受损时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增高是高钠血症发生的内在机制 ,而饮水受限、脱水利尿剂的应用、不显性失水增多 ,每日较多入钠量等仅为外部条件。
2003年01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谢颖光
目的 探讨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的原因。方法 分析近年收治的 2 4 1例各型颅脑损伤病人临床资料 ,记录血钠测定值和高钠血症形成危险因素 ,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高钠血症仅与颅脑损伤的程度及脑组织中线移位率、脑疝发生率呈正相关。结论 严重颅脑损伤 ,尤其中线结构受损时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增高是高钠血症发生的内在机制 ,而饮水受限、脱水利尿剂的应用、不显性失水增多 ,每日较多入钠量等仅为外部条件。
2003年01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岑伟
目的 急性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治疗。方法 收集 1993年~ 2 0 0 1年 6月份以前的住院病历 6 0份 ,就临床症状、神经体征、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脑脊液、脑电图、脑CT检查 ,以及单用激素组和激素 +抗病毒药组之间的疗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病毒性脑炎可分 6种临床类型 :精神异常 ;持续性剧烈头痛伴呕吐 ;强直一阵挛性抽搐 ;持续性意识障碍 ;脑神经损害、失语、偏瘫 ;小脑性共济失调等发病形式。经统计学处理 ,单用激素组与激素 +抗病毒药物组之间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急性病毒性脑炎为一种自限性疾病 ,但在没有病毒学检查的情况下 ,尚应和ADEM或MS作鉴别
2003年01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岑伟
目的 急性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治疗。方法 收集 1993年~ 2 0 0 1年 6月份以前的住院病历 6 0份 ,就临床症状、神经体征、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脑脊液、脑电图、脑CT检查 ,以及单用激素组和激素 +抗病毒药组之间的疗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病毒性脑炎可分 6种临床类型 :精神异常 ;持续性剧烈头痛伴呕吐 ;强直一阵挛性抽搐 ;持续性意识障碍 ;脑神经损害、失语、偏瘫 ;小脑性共济失调等发病形式。经统计学处理 ,单用激素组与激素 +抗病毒药物组之间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急性病毒性脑炎为一种自限性疾病 ,但在没有病毒学检查的情况下 ,尚应和ADEM或MS作鉴别
2003年01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杨清成,吴裕臣
目的 探讨脊髓空洞症与小脑扁桃体下疝的关系。方法 选择 19例脊髓空洞症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的患者 ,结合临床与MRI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脊髓空洞症好发于颈髓段 ,且高颈段多见。结论 小脑扁桃体下疝与脊髓空洞症关系密切 ,小脑扁桃体下疝是脊髓空洞症的一个重要成因。
2003年01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杨清成,吴裕臣
目的 探讨脊髓空洞症与小脑扁桃体下疝的关系。方法 选择 19例脊髓空洞症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的患者 ,结合临床与MRI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脊髓空洞症好发于颈髓段 ,且高颈段多见。结论 小脑扁桃体下疝与脊髓空洞症关系密切 ,小脑扁桃体下疝是脊髓空洞症的一个重要成因。
2003年01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王兴霞,龚洁,顾萍,李弘钧,陈伟贤,王颖
目的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个死亡率很高的疾病 ,虽有人用尼莫地平输液治疗有很好的疗效〔1〕,但仍有很高的致残率 ,在脑出血的早期我们用甲氧吡丁苯治疗 ,以降低致残率。方法 118例有CT诊断出血量在2 5ml以下的高血压性基底节或 15ml以下的丘脑出血病人 ,被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用甲氧吡丁苯治疗 ,另一组用葡萄糖水或作为空白对照治疗 2 1d ,在用药前、用药后 1、2、3周 ,根据改良爱丁堡 -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法〔2〕,对患者的神经系统损失状态进行评分。结果 发现治疗组有效率为 6 6 2 % ,对照组为 4 2 % ,两组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1) ,治疗组无一例发生再出血。结论 说明甲氧吡丁苯 (赛莱乐 )是治疗轻中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药品。
2003年01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王兴霞,龚洁,顾萍,李弘钧,陈伟贤,王颖
目的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个死亡率很高的疾病 ,虽有人用尼莫地平输液治疗有很好的疗效〔1〕,但仍有很高的致残率 ,在脑出血的早期我们用甲氧吡丁苯治疗 ,以降低致残率。方法 118例有CT诊断出血量在2 5ml以下的高血压性基底节或 15ml以下的丘脑出血病人 ,被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用甲氧吡丁苯治疗 ,另一组用葡萄糖水或作为空白对照治疗 2 1d ,在用药前、用药后 1、2、3周 ,根据改良爱丁堡 -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法〔2〕,对患者的神经系统损失状态进行评分。结果 发现治疗组有效率为 6 6 2 % ,对照组为 4 2 % ,两组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1) ,治疗组无一例发生再出血。结论 说明甲氧吡丁苯 (赛莱乐 )是治疗轻中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药品。
2003年01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齐伟,沈文娟
目的 探讨单纯性乳房早期发育患儿的脑功能状态及其脑电图变化。方法 将 5 5例单纯乳房早期发育患儿的常规脑电图与 4 5例乳房未发育正常儿的常规脑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根据冯氏异常脑电图的标准 ,单纯性乳房早期发育组与正常组比较 ,异常率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单纯性乳房早期发育患儿 ,常规脑电图中 4至 5Hzθ活动增多
2003年01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齐伟,沈文娟
目的 探讨单纯性乳房早期发育患儿的脑功能状态及其脑电图变化。方法 将 5 5例单纯乳房早期发育患儿的常规脑电图与 4 5例乳房未发育正常儿的常规脑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根据冯氏异常脑电图的标准 ,单纯性乳房早期发育组与正常组比较 ,异常率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单纯性乳房早期发育患儿 ,常规脑电图中 4至 5Hzθ活动增多
2003年01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郑文权,牛轶宣,王书梅,李玉方
目的 探讨西比灵对多发性梗死性痴呆 (MID)的防治作用。方法 对 87例MID患者及 15 6例未发生痴呆的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 ,对治疗前后的简易智能量表 (MMSE)得分进行分析 ,观察西比灵对MID的疗效及对MID的预防作用。结果 经西比灵治疗后的MID患者能明显提高MMSE得分。长期服用西比灵能降低MID的发病率。结论 西比灵是一种防治MID的有效安全药物
2003年01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郑文权,牛轶宣,王书梅,李玉方
目的 探讨西比灵对多发性梗死性痴呆 (MID)的防治作用。方法 对 87例MID患者及 15 6例未发生痴呆的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 ,对治疗前后的简易智能量表 (MMSE)得分进行分析 ,观察西比灵对MID的疗效及对MID的预防作用。结果 经西比灵治疗后的MID患者能明显提高MMSE得分。长期服用西比灵能降低MID的发病率。结论 西比灵是一种防治MID的有效安全药物
2003年01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陈文荣,张增良,吴育典,王新家,杨少锋,郑伟武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死亡原因。方法 对我院 5年来采用常规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1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 0岁以上手术死亡率 33 7% ,发病 2h内即呈中度以上昏迷手术死亡率79 3% ,发病后 6h内手术死亡率 17 2 % ,7~ 2 4h内手术死亡率 30 8% ,发病 2 4h后才进行手术死亡率 5 5 6 %。在4 6例死亡病例中 ,出血量在 6 0ml以上占 78 3% ,有 73 9%并发严重肺部感染和低氧血症 ,有 5 4 3%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结论 发病年龄越大 ,发病距脑疝症状时间越长 ,手术距发病、脑疝症状时间越长 ,血肿量越大 ,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者 ,死亡率越高
2003年01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陈文荣,张增良,吴育典,王新家,杨少锋,郑伟武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死亡原因。方法 对我院 5年来采用常规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1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 0岁以上手术死亡率 33 7% ,发病 2h内即呈中度以上昏迷手术死亡率79 3% ,发病后 6h内手术死亡率 17 2 % ,7~ 2 4h内手术死亡率 30 8% ,发病 2 4h后才进行手术死亡率 5 5 6 %。在4 6例死亡病例中 ,出血量在 6 0ml以上占 78 3% ,有 73 9%并发严重肺部感染和低氧血症 ,有 5 4 3%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结论 发病年龄越大 ,发病距脑疝症状时间越长 ,手术距发病、脑疝症状时间越长 ,血肿量越大 ,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者 ,死亡率越高
2003年01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胡法富,方锋,张景丽,常建军,杨茂轩
目的 观察东菱克栓酶 (DF - 5 2 1)对频发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的疗效。方法 72例频发的TIA患者随机分为DF - 5 2 1治疗组 39例和传统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 33例。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 2 4h内及 3d内TIA发作控制率分别为 6 8 5 %和 92 3%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18 9%和 5 9 3% ,P <0 0 1;DF - 5 2 1治疗后血液粘度及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结论 应用DF - 5 2 1治疗频发的TIA疗效显著 ,起效快 ,副作用小
2003年01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胡法富,方锋,张景丽,常建军,杨茂轩
目的 观察东菱克栓酶 (DF - 5 2 1)对频发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的疗效。方法 72例频发的TIA患者随机分为DF - 5 2 1治疗组 39例和传统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 33例。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 2 4h内及 3d内TIA发作控制率分别为 6 8 5 %和 92 3%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18 9%和 5 9 3% ,P <0 0 1;DF - 5 2 1治疗后血液粘度及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结论 应用DF - 5 2 1治疗频发的TIA疗效显著 ,起效快 ,副作用小
2003年01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顾承志,黄志东,黄怀宇
目的 探讨应用微创闭式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CSDH)的手术疗效。方法 选择YL - 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 ,在充电式手钻驱动下 ,于血肿最厚部位经皮锥颅 ,等压引流 ,延迟冲洗后留置穿刺针并接引流袋持续闭式引流 ,术后 2 4~ 4 8h拔针。结果 16例均一次穿刺成功 ,全部治愈 ,无颅内感染、张力性气颅、颅内出血、癫等并发症。结论 微创闭式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能显著减少创伤及缩短手术时间 ,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2003年01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顾承志,黄志东,黄怀宇
目的 探讨应用微创闭式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CSDH)的手术疗效。方法 选择YL - 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 ,在充电式手钻驱动下 ,于血肿最厚部位经皮锥颅 ,等压引流 ,延迟冲洗后留置穿刺针并接引流袋持续闭式引流 ,术后 2 4~ 4 8h拔针。结果 16例均一次穿刺成功 ,全部治愈 ,无颅内感染、张力性气颅、颅内出血、癫等并发症。结论 微创闭式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能显著减少创伤及缩短手术时间 ,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2003年01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陈伟星,王继鹤,李亮2003年01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刘毅,潘文,唐明礼2003年01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陈伟星,王继鹤,李亮2003年01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刘毅,潘文,唐明礼2003年01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宣浩,王晓俊,祖朝兵
目的 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与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 39例术中急性脑膨出病例的临床资料 ,总结其临床特征和救治经验。结果 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急性脑肿胀是形成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结论 缓慢降低颅内压、彻底清除迟发性血肿、去大骨瓣减压、术中过度通气、控制性降血压和使用脱水剂 ,是防治急性脑膨出的有效措施
2003年01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宣浩,王晓俊,祖朝兵
目的 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与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 39例术中急性脑膨出病例的临床资料 ,总结其临床特征和救治经验。结果 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急性脑肿胀是形成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结论 缓慢降低颅内压、彻底清除迟发性血肿、去大骨瓣减压、术中过度通气、控制性降血压和使用脱水剂 ,是防治急性脑膨出的有效措施
2003年01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周长华
目的 探讨动态脑电图检查在脑血管意外疾病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美国medtronic 8导动态记录盒 ,按国际 10 / 2 0系统放置电极 ,进行 2 4h监测。结果 动态脑电图在脑血管意外中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其严重程度与病灶大小、部位、预后有相关性。结论 动态脑电图检查在脑血管意外疾病诊断中有一定参考价值。
2003年01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周长华
目的 探讨动态脑电图检查在脑血管意外疾病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美国medtronic 8导动态记录盒 ,按国际 10 / 2 0系统放置电极 ,进行 2 4h监测。结果 动态脑电图在脑血管意外中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其严重程度与病灶大小、部位、预后有相关性。结论 动态脑电图检查在脑血管意外疾病诊断中有一定参考价值。
2003年01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许航2003年01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许航2003年01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王心刚,安晓飞,李军,李祯2003年01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王心刚,安晓飞,李军,李祯2003年01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王煜2003年01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王煜2003年01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牛光明2003年01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牛光明2003年01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钟建国,侍海存,肖佩荣,王瑶,宋维庚
目的 探讨微创术治疗脑室出血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微创术治疗脑室出血 ,根据脑室出血的部位、脑积水的情况决定一侧或双侧进针 ,术后分次注入尿激酶 10 0 0 0U ,夹管 0 5~ 4h后开放引流 ,平均引流时间 8 5d ,在引流的同时 2~ 3d进行一次脑脊液置换。结果 本组 2 5例 ,治愈 8例 ,显著进步 10例 ,进步 4例 ,死亡 3例。总有效率 88% ,死亡率 12 %。结论 微创术治疗脑室出血操作方便、简单、损伤小 ,治疗效果确切
2003年01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钟建国,侍海存,肖佩荣,王瑶,宋维庚
目的 探讨微创术治疗脑室出血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微创术治疗脑室出血 ,根据脑室出血的部位、脑积水的情况决定一侧或双侧进针 ,术后分次注入尿激酶 10 0 0 0U ,夹管 0 5~ 4h后开放引流 ,平均引流时间 8 5d ,在引流的同时 2~ 3d进行一次脑脊液置换。结果 本组 2 5例 ,治愈 8例 ,显著进步 10例 ,进步 4例 ,死亡 3例。总有效率 88% ,死亡率 12 %。结论 微创术治疗脑室出血操作方便、简单、损伤小 ,治疗效果确切
2003年01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关云,颜昌清
目的 回顾性分析多梗死性痴呆 (MID)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病历资料为依据 ,按分析指标分类登记 ,尔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MID组与非痴呆组性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MID组与非痴呆者年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 ,MID发生率以受教育程度≤ 6年者为高 (P <0 0 1) ,以 3次以上卒中者发生率最显著 (P <0 0 1) ,以皮质或皮质下卒中者发生率最高 (P <0 0 1) ,病灶 4个以上者发生率最高 (P <0 0 1) ,血压、血糖等 5项均异常者发生率较高 (P <0 0 1)。结论 MID发生者与性别无关 ,年龄越大MID发生率越高 ,皮质或皮质下卒中者发生率较高 ,高血压、高血脂、高粘血症、心脏病和糖尿病是MID的主要危险因素
2003年01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关云,颜昌清
目的 回顾性分析多梗死性痴呆 (MID)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病历资料为依据 ,按分析指标分类登记 ,尔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MID组与非痴呆组性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MID组与非痴呆者年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 ,MID发生率以受教育程度≤ 6年者为高 (P <0 0 1) ,以 3次以上卒中者发生率最显著 (P <0 0 1) ,以皮质或皮质下卒中者发生率最高 (P <0 0 1) ,病灶 4个以上者发生率最高 (P <0 0 1) ,血压、血糖等 5项均异常者发生率较高 (P <0 0 1)。结论 MID发生者与性别无关 ,年龄越大MID发生率越高 ,皮质或皮质下卒中者发生率较高 ,高血压、高血脂、高粘血症、心脏病和糖尿病是MID的主要危险因素
2003年01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陈斌
目的 通过对神经内科门诊疾病谱的分析 ,确定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重点。方法 对 2 0 0 1年我院神经内科门诊 3 0 0 0例患者的病种进行分析。结果 神经系统疾病谱依次以头痛、眩晕、脑血管疾病及神经症为多见。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工作及生活节奏的加快 ,饮食习惯的改变 ,神经系统疾病谱也会发生某些变化 ,需要我们不断调整疾病的防治战略 ,以适应我国社会变革和心理卫生保健的需要
2003年01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张忠普,孙红卫
目的 分析垂体瘤卒中病人发病后的典型临床表现 ,有利于减少误诊 ,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 作者回顾性分析垂体瘤卒中病人的症状、体征及各种辅助检查 2 3例。结果 早期确诊并手术者比延误诊断后再手术者神经功能恢复好。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治愈垂体瘤卒中的关键
2003年01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陈斌
目的 通过对神经内科门诊疾病谱的分析 ,确定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重点。方法 对 2 0 0 1年我院神经内科门诊 3 0 0 0例患者的病种进行分析。结果 神经系统疾病谱依次以头痛、眩晕、脑血管疾病及神经症为多见。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工作及生活节奏的加快 ,饮食习惯的改变 ,神经系统疾病谱也会发生某些变化 ,需要我们不断调整疾病的防治战略 ,以适应我国社会变革和心理卫生保健的需要
2003年01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张忠普,孙红卫
目的 分析垂体瘤卒中病人发病后的典型临床表现 ,有利于减少误诊 ,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 作者回顾性分析垂体瘤卒中病人的症状、体征及各种辅助检查 2 3例。结果 早期确诊并手术者比延误诊断后再手术者神经功能恢复好。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治愈垂体瘤卒中的关键
2003年01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崔彦魁,蔺志清,张玉红,马延全
目的 报告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2 0例取得较满意效果。方法 经右股动脉插管 ,在DSA电视屏幕监视下采用栓塞剂 (真丝线段混悬液、IBCA、NBCA、PVA等 )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结果 本组 2 0例经术后脑血管造影证实 ,病灶完全栓塞者 10例 ,占 5 0 % ;栓塞 75 %以上者 4例 ,占 2 0 % ;栓塞 5 0 %~ 70 %者 3例 ,占 15 % ;栓塞 <5 0 %者 3例 ,占 10 %。其中 3例属巨大AVM行分期栓塞 ,4例出现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结论 血管内栓塞脑AVM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方法。
2003年01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崔彦魁,蔺志清,张玉红,马延全
目的 报告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2 0例取得较满意效果。方法 经右股动脉插管 ,在DSA电视屏幕监视下采用栓塞剂 (真丝线段混悬液、IBCA、NBCA、PVA等 )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结果 本组 2 0例经术后脑血管造影证实 ,病灶完全栓塞者 10例 ,占 5 0 % ;栓塞 75 %以上者 4例 ,占 2 0 % ;栓塞 5 0 %~ 70 %者 3例 ,占 15 % ;栓塞 <5 0 %者 3例 ,占 10 %。其中 3例属巨大AVM行分期栓塞 ,4例出现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结论 血管内栓塞脑AVM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方法。
2003年01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王松周,韩占栓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外科治疗和疗效。方法 对 5 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 ,并对其疗效进行随访。结果 5 6例患者 ,经手术治疗后 ,死亡 8例 ,生存 48例中经过 6个月至 3a的随访 ,良好 2 7例 ,不良 15例 ,死亡 6例。结论 对高血压性脑出血 ,就其出血部位及出血量的不同 ,采用适当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疗效满意。
2003年01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王松周,韩占栓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外科治疗和疗效。方法 对 5 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 ,并对其疗效进行随访。结果 5 6例患者 ,经手术治疗后 ,死亡 8例 ,生存 48例中经过 6个月至 3a的随访 ,良好 2 7例 ,不良 15例 ,死亡 6例。结论 对高血压性脑出血 ,就其出血部位及出血量的不同 ,采用适当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疗效满意。
2003年01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徐磊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周期性瘫痪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 3 9例甲亢并发周期性瘫痪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性 3 7例 ,女性 2例。周期性瘫痪发作时均有四肢或双下肢无力或软瘫 ,其中发作时血钾降低的有3 4例 ,3 9例T3 和T4均高于正常。结论 甲亢并发周期性瘫痪男性多见 ,易反复发作 ,休息或补钾后症状缓解 ,抗甲状腺治疗是控制甲亢并发周期性瘫痪复发的关键
2003年01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徐磊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周期性瘫痪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 3 9例甲亢并发周期性瘫痪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性 3 7例 ,女性 2例。周期性瘫痪发作时均有四肢或双下肢无力或软瘫 ,其中发作时血钾降低的有3 4例 ,3 9例T3 和T4均高于正常。结论 甲亢并发周期性瘫痪男性多见 ,易反复发作 ,休息或补钾后症状缓解 ,抗甲状腺治疗是控制甲亢并发周期性瘫痪复发的关键
2003年01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张逢博
目的 探讨小儿重症肺炎并发中毒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 对 88例小儿重症肺炎并发中毒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统计 ,170例重症肺炎患儿查血钠 ,经皮测氧饱和度。结果 小儿重症肺炎并发中毒性脑病的发病率为 5 1 8% ,氧饱和度越低 ,中毒性脑病的发病率越高 ,170例重症肺炎患儿 ,低钠血症发病率为 60 %。结论 中毒性脑病是重症肺炎最常见的并发症 ,中毒性脑病的发生与缺氧、低钠血症密切相关。
2003年01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王天鹏,杨军英2003年01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张逢博
目的 探讨小儿重症肺炎并发中毒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 对 88例小儿重症肺炎并发中毒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统计 ,170例重症肺炎患儿查血钠 ,经皮测氧饱和度。结果 小儿重症肺炎并发中毒性脑病的发病率为 5 1 8% ,氧饱和度越低 ,中毒性脑病的发病率越高 ,170例重症肺炎患儿 ,低钠血症发病率为 60 %。结论 中毒性脑病是重症肺炎最常见的并发症 ,中毒性脑病的发生与缺氧、低钠血症密切相关。
2003年01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王天鹏,杨军英2003年01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吴孝田
目的 早期识别有机磷中毒反跳现象 ,探讨早期干预措施 ,降低病死率 ,促使患者康复。方法 回顾分析临床过程及反跳表现。结果 重度中毒、病情控制 3~ 5d ,最易发生反跳 ,表现多样 ,突发性强。结论 有机磷中毒反跳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应早期识别 ,早期干预。并提出了具体的观察指标及干预措施
2003年01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吴孝田
目的 早期识别有机磷中毒反跳现象 ,探讨早期干预措施 ,降低病死率 ,促使患者康复。方法 回顾分析临床过程及反跳表现。结果 重度中毒、病情控制 3~ 5d ,最易发生反跳 ,表现多样 ,突发性强。结论 有机磷中毒反跳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应早期识别 ,早期干预。并提出了具体的观察指标及干预措施
2003年01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薛海英,王志建2003年01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耿宪杰,陈林波,赵学中,孔峰2003年01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薛海英,王志建2003年01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耿宪杰,陈林波,赵学中,孔峰2003年01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刘宏雅,冯东泽,张小林2003年01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刘宏雅,冯东泽,张小林2003年01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靳涛2003年01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靳涛2003年01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闫凤林2003年01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闫凤林2003年01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赵幸娟2003年01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赵幸娟2003年01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韩占栓,王松周,郭银章2003年01期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杨军丽,秦金堂,闫国庆,单若莹2003年01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韩占栓,王松周,郭银章2003年01期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杨军丽,秦金堂,闫国庆,单若莹2003年01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王巧灵2003年01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王巧灵2003年01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张敏,王润莲2003年01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冯兵,常文海,徐永康,姬馨彤,张五中,李小战2003年01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张敏,王润莲2003年01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冯兵,常文海,徐永康,姬馨彤,张五中,李小战2003年01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陈会召,范卫庆,徐宝伟2003年01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陈会召,范卫庆,徐宝伟2003年01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王永民,赵宗美2003年01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王永民,赵宗美2003年01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梅海云,常建军,杨茂轩,周秀丽,胡法富
目的 评估两种浓度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疗效 ,并探讨减少其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将 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对上、下睑及面肌进行多点注射 ,A型肉毒毒素 (BTA)浓度为 5 0u/0 1ml,B组注射浓度为 2 2 5u/0 1ml。比较两组间疗效、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疗效相似 ,总有效率为 10 0 % ,A组症状完全缓解 18例 (60 % ) ,明显缓解 6例(2 0 % ) ,部分缓解 6例 (2 0 % ) ,总显效率 80 % ;B组完全缓解 16例 (5 3 3 % ) ,明显缓解 6例 (2 0 % ) ,部分缓解 8例 (2 6 7% ) ,总显效率73 3 %。两组均无过敏和全身中毒反应 ,但A组出现上睑下垂、眼睑闭合不全、视物模糊等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增多 ,差异显著 ,P <0 0 5。结论 BTA治疗面肌痉挛以小剂量为宜。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安全有效 ,简单易行 ,副作用少而轻微、短暂 ,为治疗面肌痉挛的首选方法
2003年01期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梅海云,常建军,杨茂轩,周秀丽,胡法富
目的 评估两种浓度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疗效 ,并探讨减少其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将 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对上、下睑及面肌进行多点注射 ,A型肉毒毒素 (BTA)浓度为 5 0u/0 1ml,B组注射浓度为 2 2 5u/0 1ml。比较两组间疗效、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疗效相似 ,总有效率为 10 0 % ,A组症状完全缓解 18例 (60 % ) ,明显缓解 6例(2 0 % ) ,部分缓解 6例 (2 0 % ) ,总显效率 80 % ;B组完全缓解 16例 (5 3 3 % ) ,明显缓解 6例 (2 0 % ) ,部分缓解 8例 (2 6 7% ) ,总显效率73 3 %。两组均无过敏和全身中毒反应 ,但A组出现上睑下垂、眼睑闭合不全、视物模糊等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增多 ,差异显著 ,P <0 0 5。结论 BTA治疗面肌痉挛以小剂量为宜。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安全有效 ,简单易行 ,副作用少而轻微、短暂 ,为治疗面肌痉挛的首选方法
2003年01期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冯东泽,张小林,刘宏雅
目的 观察泰尼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14例经头CT证实为急性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给予降颅压、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治疗 ,治疗组同时加用泰尼针静滴 ,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头CT示血肿周围水肿带面积 ,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泰尼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 ,血肿及血肿周围水肿带面积明显缩小。结论 泰尼是治疗脑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在脑出血急性期应用泰尼治疗可明显改善病情及预后
2003年01期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冯东泽,张小林,刘宏雅
目的 观察泰尼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14例经头CT证实为急性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给予降颅压、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治疗 ,治疗组同时加用泰尼针静滴 ,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头CT示血肿周围水肿带面积 ,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泰尼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 ,血肿及血肿周围水肿带面积明显缩小。结论 泰尼是治疗脑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在脑出血急性期应用泰尼治疗可明显改善病情及预后
2003年01期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晁占湖,张学聪
目的 探讨纳洛酮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小儿病毒性脑炎 5 8例患儿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 3 0例和对照组 2 8例 ,逐日观察疗效 ,记录头痛、呕吐、昏迷、抽搐、肢体瘫痪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纳洛酮治疗组疗效显著 ,在头痛、呕吐、抽搐、昏迷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后遗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纳洛酮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好 ,且安全可靠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003年01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于健,于红静,刘卫华
目的 研究川芎素和 β 七叶皂甙钠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方法 用川芎素和 β 七叶皂甙钠针治疗脑梗死 40例 ,并设对照组 40例。结果 大部分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有很大改善 (P <0 0 1) ,日常生活能力有较大提高 (P <0 0 1)。结论 川芎素和 β 七叶皂甙钠针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疗效
2003年01期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晁占湖,张学聪
目的 探讨纳洛酮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小儿病毒性脑炎 5 8例患儿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 3 0例和对照组 2 8例 ,逐日观察疗效 ,记录头痛、呕吐、昏迷、抽搐、肢体瘫痪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纳洛酮治疗组疗效显著 ,在头痛、呕吐、抽搐、昏迷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后遗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纳洛酮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好 ,且安全可靠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003年01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于健,于红静,刘卫华
目的 研究川芎素和 β 七叶皂甙钠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方法 用川芎素和 β 七叶皂甙钠针治疗脑梗死 40例 ,并设对照组 40例。结果 大部分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有很大改善 (P <0 0 1) ,日常生活能力有较大提高 (P <0 0 1)。结论 川芎素和 β 七叶皂甙钠针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疗效
2003年01期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王化贤
目的 探讨硫酸镁的脑细胞保护作用对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8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43例应用 2 5 %硫酸镁 40ml加入生理盐水 5 0 0ml内静滴 ,1次 /d ,连用 15d。对照组按常规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 15d和 2个月对两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评分。结果 应用硫酸镁的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 15d和用药后 2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评分均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硫酸镁通过Mg2 + 的拮抗作用阻断缺血性脑损害的一系列瀑布效应 ,保护脑细胞 ,遏制和逆转缺血病理的发展过程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2003年01期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王化贤
目的 探讨硫酸镁的脑细胞保护作用对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8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43例应用 2 5 %硫酸镁 40ml加入生理盐水 5 0 0ml内静滴 ,1次 /d ,连用 15d。对照组按常规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 15d和 2个月对两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评分。结果 应用硫酸镁的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 15d和用药后 2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评分均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硫酸镁通过Mg2 + 的拮抗作用阻断缺血性脑损害的一系列瀑布效应 ,保护脑细胞 ,遏制和逆转缺血病理的发展过程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2003年01期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李峰林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用路路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将 2 0 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 :高压氧联合路路通治疗组 10 0例。B组 :单用路路通对照组 10 0例。HBO 10次为一疗程 ,共 2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 ,高压氧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 ,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同时 ,加用高压氧治疗可提高疗效 ,降低致残率。
2003年01期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李峰林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用路路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将 2 0 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 :高压氧联合路路通治疗组 10 0例。B组 :单用路路通对照组 10 0例。HBO 10次为一疗程 ,共 2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 ,高压氧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 ,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同时 ,加用高压氧治疗可提高疗效 ,降低致残率。
2003年01期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束丽萍2003年01期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束丽萍2003年01期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冀凌霄,刘群才2003年01期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秦云霞,张一平,江荣慧
目的 探讨丁咯地尔联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入选 48例糖尿病足患者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及甲钴胺注射液静滴。结果 总有效率 10 0 % ,治愈率 75 % ,好转率 2 1%。结论 静滴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及甲钴胺注射液能明显改善病变组织的供血 ,修复被损伤的神经组织 ,临床疗效满意 ,值得临床推广。
2003年01期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冀凌霄,刘群才2003年01期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秦云霞,张一平,江荣慧
目的 探讨丁咯地尔联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入选 48例糖尿病足患者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及甲钴胺注射液静滴。结果 总有效率 10 0 % ,治愈率 75 % ,好转率 2 1%。结论 静滴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及甲钴胺注射液能明显改善病变组织的供血 ,修复被损伤的神经组织 ,临床疗效满意 ,值得临床推广。
2003年01期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吴新华2003年01期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吴新华2003年01期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姜备海,马红丽2003年01期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姜备海,马红丽2003年01期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柴东河,王鑫,康太荣,张谢芳2003年01期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柴东河,王鑫,康太荣,张谢芳2003年01期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冯自威,李晓玲,王广州2003年01期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袁培铎,郭立恒,陈翠燕2003年01期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袁培铎,郭立恒,陈翠燕2003年01期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冯自威,李晓玲,王广州2003年01期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朱相华2003年01期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朱相华2003年01期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朱林2003年01期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柳韶真,胡婕2003年01期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朱林2003年01期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柳韶真,胡婕2003年01期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臧玉萍,孔峰,成春莲
目的 探讨动态脑电监测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范围价值及优越性。方法 对我院采用MB80 0 0型 8导AEEG仪监测的 180 0例AEEG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AEEG正常 5 88例 (3 2 7% ) ,异常 12 12例 (67 3 % )。其中癫 10 84例 ,正常 13 8例 (12 7% ) ,非特异性异常 79例 (7 3 % ) ,样放电 867例 (80 0 % )。结论 AEEG 2 4h全信息监测脑电变化 ,实时显示癫放电频率特征 ,准确判定病灶范畴 ,及时识别大脑功能的瞬时变化 ,测定分析睡眠障碍等已明显优于REEG。
2003年01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臧玉萍,孔峰,成春莲
目的 探讨动态脑电监测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范围价值及优越性。方法 对我院采用MB80 0 0型 8导AEEG仪监测的 180 0例AEEG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AEEG正常 5 88例 (3 2 7% ) ,异常 12 12例 (67 3 % )。其中癫 10 84例 ,正常 13 8例 (12 7% ) ,非特异性异常 79例 (7 3 % ) ,样放电 867例 (80 0 % )。结论 AEEG 2 4h全信息监测脑电变化 ,实时显示癫放电频率特征 ,准确判定病灶范畴 ,及时识别大脑功能的瞬时变化 ,测定分析睡眠障碍等已明显优于REEG。
2003年01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段建航,岳恒志,聂方华
目的 探讨急性期脑出血的CT定量测量和计分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 2 60例急性期脑出血为研究对象 ,行颅脑轴位扫描 ,测量血肿量和计分并与临床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依CT图像计分将急性期脑出血病情分为轻型 (≤ 5分 ) ,中型 (6~10分 ) ,重型 (≥ 11分 ) ,各型之间疗效统计学有显著差异 (P <0 0 0 5 ) ,CT计分与所测量血肿量大小呈正相关。结论 CT图像计分能较好评估脑出血颅内压升高及病情的发展程度 ,指导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
2003年01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段建航,岳恒志,聂方华
目的 探讨急性期脑出血的CT定量测量和计分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 2 60例急性期脑出血为研究对象 ,行颅脑轴位扫描 ,测量血肿量和计分并与临床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依CT图像计分将急性期脑出血病情分为轻型 (≤ 5分 ) ,中型 (6~10分 ) ,重型 (≥ 11分 ) ,各型之间疗效统计学有显著差异 (P <0 0 0 5 ) ,CT计分与所测量血肿量大小呈正相关。结论 CT图像计分能较好评估脑出血颅内压升高及病情的发展程度 ,指导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
2003年01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袁书刚,孙艳玲,武慧君
目的 观察YL -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疗效。方法 采用头颅CT平片立体定位后 ,选取合适长度YL -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 ,经颅骨穿至血肿中心 ,经抽洗、冲洗、液化后清除血肿 ,CT检查血肿清除 4/5或完全清除后 ,即可拔管。结果 本组 41例经引流后存活 3 5例 ,死亡 6例 ,生存率 85 4%。结论 采用YL -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设计科学 ,易于掌握 ,创伤小 ,疗程短 ,效果满意 ,有极好的推广前景。
2003年01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谢伟,冯群忠,卜俊辉2003年01期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袁书刚,孙艳玲,武慧君
目的 观察YL -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疗效。方法 采用头颅CT平片立体定位后 ,选取合适长度YL -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 ,经颅骨穿至血肿中心 ,经抽洗、冲洗、液化后清除血肿 ,CT检查血肿清除 4/5或完全清除后 ,即可拔管。结果 本组 41例经引流后存活 3 5例 ,死亡 6例 ,生存率 85 4%。结论 采用YL -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设计科学 ,易于掌握 ,创伤小 ,疗程短 ,效果满意 ,有极好的推广前景。
2003年01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谢伟,冯群忠,卜俊辉2003年01期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陈东甫,滑修之,孙香敏,徐国本
目的 探讨枕下减压硬膜开放与扩大硬膜腔修补 ,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的临床意义。方法 传统枕下减压后 ,用人工硬膜行扩大硬膜腔修补后观察愈后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硬膜修补组术后恢复明显较快 ,并发症较少 ,住院天数明显缩短。结论 扩大硬膜腔修补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 ,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有非常实用的临床价值
2003年01期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陈东甫,滑修之,孙香敏,徐国本
目的 探讨枕下减压硬膜开放与扩大硬膜腔修补 ,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的临床意义。方法 传统枕下减压后 ,用人工硬膜行扩大硬膜腔修补后观察愈后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硬膜修补组术后恢复明显较快 ,并发症较少 ,住院天数明显缩短。结论 扩大硬膜腔修补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 ,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有非常实用的临床价值
2003年01期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李桂民,魏贤玉,王曙光
目的 精神病人红细胞钙比值低于正常人 ,是否缺乏生物学标志。方法 本文利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再培养的方法 ,对 10 0例精神病人与 5 0名正常人作对照 ,经过 2次培养时 ,红细胞内钙渗透到红细胞外。结果 躁狂症组钙比值 0 2 0~ 0 3 0 ,平均 0 2 3± 0 0 4;精神分裂症组钙比值 0 2 4~ 0 41,平均 0 2 9± 0 0 5 ;正常人组钙比值 0 2 7~ 0 48,平均 0 3 2± 0 0 6。躁狂症组钙比值显著低于精神分裂症组和正常人组 (P <0 0 5 )。结论 利用钙离子通过红细胞膜一进一出 ,反映红细胞透钙的特性 ,说明躁狂症红细胞透阳离子特性有别于正常人 ,确实具有生物学标志 ,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2003年01期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李桂民,魏贤玉,王曙光
目的 精神病人红细胞钙比值低于正常人 ,是否缺乏生物学标志。方法 本文利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再培养的方法 ,对 10 0例精神病人与 5 0名正常人作对照 ,经过 2次培养时 ,红细胞内钙渗透到红细胞外。结果 躁狂症组钙比值 0 2 0~ 0 3 0 ,平均 0 2 3± 0 0 4;精神分裂症组钙比值 0 2 4~ 0 41,平均 0 2 9± 0 0 5 ;正常人组钙比值 0 2 7~ 0 48,平均 0 3 2± 0 0 6。躁狂症组钙比值显著低于精神分裂症组和正常人组 (P <0 0 5 )。结论 利用钙离子通过红细胞膜一进一出 ,反映红细胞透钙的特性 ,说明躁狂症红细胞透阳离子特性有别于正常人 ,确实具有生物学标志 ,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2003年01期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胡英嗣
目的 为了研究儿童偏头痛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应用经颅多谱勒 (TCD)检测 95例儿童偏头痛患者头痛发作时的脑血流。结果 典型偏头痛患者发作时的脑血流主要表现为血流速度增快 ,而普通型偏头痛患者发作时的脑血流速度改变 ,除血流速度增高外 ,尚有血流速度减慢、流速不稳定和两侧流速不对称等血流动力学改变。结论 普通型偏头痛患者的脑血流改变与典型偏头痛患者不同 ,TCD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2003年01期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胡英嗣
目的 为了研究儿童偏头痛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应用经颅多谱勒 (TCD)检测 95例儿童偏头痛患者头痛发作时的脑血流。结果 典型偏头痛患者发作时的脑血流主要表现为血流速度增快 ,而普通型偏头痛患者发作时的脑血流速度改变 ,除血流速度增高外 ,尚有血流速度减慢、流速不稳定和两侧流速不对称等血流动力学改变。结论 普通型偏头痛患者的脑血流改变与典型偏头痛患者不同 ,TCD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2003年01期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刘雨前2003年01期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邱明生,商玉梅,赵文艺2003年01期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刘雨前2003年01期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邱明生,商玉梅,赵文艺2003年01期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杨爱贤,徐烨
目的 观察脑脊液置换疗法对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疗效。方法 将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 0例 ,对照组 3 0例 ,对治疗组进行腰椎穿刺 ,缓慢放出 5ml脑脊液 ,后以等量的生理盐水加地塞米松 5mg经鞘内注入。结果 治疗组头痛缓解时间平均为 4 5 3± 4 14d ,而对照组平均为 15 47± 3 99d ,P <0 0 5 ;继发脑血管痉挛致脑梗死的发生率治疗组 13 3 % ,对照组为 40 % ,P<0 0 5。结论 应用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缓解头痛 ,减少脑血管痉挛发生的一有效方法 ,操作简便、易行。
2003年01期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杨爱贤,徐烨
目的 观察脑脊液置换疗法对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疗效。方法 将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 0例 ,对照组 3 0例 ,对治疗组进行腰椎穿刺 ,缓慢放出 5ml脑脊液 ,后以等量的生理盐水加地塞米松 5mg经鞘内注入。结果 治疗组头痛缓解时间平均为 4 5 3± 4 14d ,而对照组平均为 15 47± 3 99d ,P <0 0 5 ;继发脑血管痉挛致脑梗死的发生率治疗组 13 3 % ,对照组为 40 % ,P<0 0 5。结论 应用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缓解头痛 ,减少脑血管痉挛发生的一有效方法 ,操作简便、易行。
2003年01期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周彤,杨春华,凡一丁2003年01期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丁建平,唐纯2003年01期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周彤,杨春华,凡一丁2003年01期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丁建平,唐纯2003年01期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崔豫
目的 探讨超短波和五官超短波对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配合药物治疗 ,40例病人随机分为超短波治疗组 2 5例和五官超短波治疗组 15例 ,分别进行超短波和五官超短波治疗。结果 超短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76% ,五官超短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6 6% ,两组之间疗效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超短波和五官超短波配合药物治疗神经痛有明显镇痛、消炎消肿、改善血液循环、恢复神经功能 ,是临床治疗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2003年01期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崔豫
目的 探讨超短波和五官超短波对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配合药物治疗 ,40例病人随机分为超短波治疗组 2 5例和五官超短波治疗组 15例 ,分别进行超短波和五官超短波治疗。结果 超短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76% ,五官超短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6 6% ,两组之间疗效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超短波和五官超短波配合药物治疗神经痛有明显镇痛、消炎消肿、改善血液循环、恢复神经功能 ,是临床治疗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2003年01期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杨静芝,王根绪,韩亚梅2003年01期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黎秀华2003年01期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杨静芝,王根绪,韩亚梅2003年01期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黎秀华2003年01期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张玉英,孙彩玲,迟建丽2003年01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张银珠2003年01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张玉英,孙彩玲,迟建丽2003年01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张银珠2003年01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余新良
目的 评价托吡酯 (TMP)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的疗效和其不良反应 ,以及对原服用AEDS 血中浓度的影响。方法 采取开放性试验的方法对 80例难治性癫进行添加托吡酯治疗 ,观察其疗效。结果 托吡酯作为添加治疗难治性癫总有效率5 8 6% ,对单纯部分性发作有效率 66 7% ,复杂部分性发作 2 5 % ,且完全控制率 12 9% ,不良反应均与CNS有关 ,多为一过性。但儿童的无汗、体重减轻 ,持续时间长。原服用AEDS 血中浓度在添加托吡酯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有效 ,但要注意用药量的个体化。
2003年01期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余新良
目的 评价托吡酯 (TMP)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的疗效和其不良反应 ,以及对原服用AEDS 血中浓度的影响。方法 采取开放性试验的方法对 80例难治性癫进行添加托吡酯治疗 ,观察其疗效。结果 托吡酯作为添加治疗难治性癫总有效率5 8 6% ,对单纯部分性发作有效率 66 7% ,复杂部分性发作 2 5 % ,且完全控制率 12 9% ,不良反应均与CNS有关 ,多为一过性。但儿童的无汗、体重减轻 ,持续时间长。原服用AEDS 血中浓度在添加托吡酯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有效 ,但要注意用药量的个体化。
2003年01期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蒋建章,车峰远,刘翠菊,孙志清
目的 观察添加托吡酯对难治性癫的临床效果与副作用。方法 对 18例难治性癫患者 ,加用TPM后观察其发作频率并与加用前进行比较 ,计算总有效率。同时进行临床疗效和副作用观察。结果 病人加用托吡酯后总有效率为 5 0 % ,其中显效率达 2 2 2 % (3例未再发作 )。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及神经系统症状为主 ,发生率为 5 2 6%。结论 加用TPM治疗难治性癫安全有效。
2003年01期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蒋建章,车峰远,刘翠菊,孙志清
目的 观察添加托吡酯对难治性癫的临床效果与副作用。方法 对 18例难治性癫患者 ,加用TPM后观察其发作频率并与加用前进行比较 ,计算总有效率。同时进行临床疗效和副作用观察。结果 病人加用托吡酯后总有效率为 5 0 % ,其中显效率达 2 2 2 % (3例未再发作 )。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及神经系统症状为主 ,发生率为 5 2 6%。结论 加用TPM治疗难治性癫安全有效。
2003年01期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曹香叶,周留东,王秀玲
目的 观察妥泰单药或添加治疗儿童癫。方法 观察部分性发作及继发性全身性发作 15例 ,West综合征 18例 ,Lennox -Gastaut综合征 2 7例 ,对其中已应用传统抗癫药物治疗控制不理想的病例添加妥泰治疗 ,而对新诊断病例应用妥泰单一治疗 ,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 ①妥泰治疗儿童癫 60例 ,平均疗程 6个月 ,其总的疗效为发作减少≥ 5 0 % ,占 43例 (71 7% ) ,发作减少≥ 75 % ,占 3 2例 (5 3 3 % )。发作控制占 2 4例 (4 0 0 % )。②妥泰治疗部分性发作及继发性全身性发作 15例 ,发作减少≥ 5 0 %者 13例 (86 7% ) ,发作减少≥ 75 %者 9例 (60 0 % ) ,未发作 8例 (5 3 3 % ) ;West综合征组 18例 ,发作减少≥ 5 0 %者 13例 (72 2 % ) ,发作减少≥ 75 %者 9例 (5 0 0 % )。未发作 6例 (3 3 3 % ) ;Lennox -Gastaut综合征组 2 7例 ,发作减少≥ 5 0 %者 17例 (63 0 % ) ,发作减少≥75 %者 14例 (5 1 9% ) ,未发作者 10例 (3 7 0 % ) ;③添加妥泰治疗对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的添加治疗前后的血浓度没有明显影响。④不良反应 :嗜睡 12例 (2 0 0 % ) ,反应淡漠 4例 (6 7% ) ,纳差 15例 (2 5 0 % )。结论妥泰对部分性发作及继发性全身发作 ,West综合征和Lennox -Gastaut综合征治疗有效、安全、副作用
2003年01期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曹香叶,周留东,王秀玲
目的 观察妥泰单药或添加治疗儿童癫。方法 观察部分性发作及继发性全身性发作 15例 ,West综合征 18例 ,Lennox -Gastaut综合征 2 7例 ,对其中已应用传统抗癫药物治疗控制不理想的病例添加妥泰治疗 ,而对新诊断病例应用妥泰单一治疗 ,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 ①妥泰治疗儿童癫 60例 ,平均疗程 6个月 ,其总的疗效为发作减少≥ 5 0 % ,占 43例 (71 7% ) ,发作减少≥ 75 % ,占 3 2例 (5 3 3 % )。发作控制占 2 4例 (4 0 0 % )。②妥泰治疗部分性发作及继发性全身性发作 15例 ,发作减少≥ 5 0 %者 13例 (86 7% ) ,发作减少≥ 75 %者 9例 (60 0 % ) ,未发作 8例 (5 3 3 % ) ;West综合征组 18例 ,发作减少≥ 5 0 %者 13例 (72 2 % ) ,发作减少≥ 75 %者 9例 (5 0 0 % )。未发作 6例 (3 3 3 % ) ;Lennox -Gastaut综合征组 2 7例 ,发作减少≥ 5 0 %者 17例 (63 0 % ) ,发作减少≥75 %者 14例 (5 1 9% ) ,未发作者 10例 (3 7 0 % ) ;③添加妥泰治疗对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的添加治疗前后的血浓度没有明显影响。④不良反应 :嗜睡 12例 (2 0 0 % ) ,反应淡漠 4例 (6 7% ) ,纳差 15例 (2 5 0 % )。结论妥泰对部分性发作及继发性全身发作 ,West综合征和Lennox -Gastaut综合征治疗有效、安全、副作用
2003年01期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李卫兵
目的 对近年来我院 5 9例儿童癫持续状态 (SE)患儿的临床发作类型、病因分类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5 9例SE均属惊厥型。 (1)全身性 5 1例 (86 4% ) ,其中强直 -阵挛型 2 8例 ,强直型 9例 ,阵挛型 14例。 (2 )部分性 8例 (13 6% ) ,均为简单部分性发作。病因分类 :(1)特发性 16例 (原发性癫 9例 ,非典型热厥 7例 ) :(2 )症状性 3 4例 (颅内感染 10例 :;继发性癫 10例 ,中毒性脑病 5例 ,其他脑损伤 6例 ,低血钙和突然停用抗癫药 3例 )。 (3 )发热性 9例。 5 9例SE入院即行呼吸道管理 ,监护生命体征及止惊、脱水治疗。结果 本组 5 9例治疗无效 1例死亡。结论 严格执行SE急救常规 ,加强重症监护 ,针对性治疗 ,可有效降低SE的致残和死亡率。
2003年01期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李卫兵
目的 对近年来我院 5 9例儿童癫持续状态 (SE)患儿的临床发作类型、病因分类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5 9例SE均属惊厥型。 (1)全身性 5 1例 (86 4% ) ,其中强直 -阵挛型 2 8例 ,强直型 9例 ,阵挛型 14例。 (2 )部分性 8例 (13 6% ) ,均为简单部分性发作。病因分类 :(1)特发性 16例 (原发性癫 9例 ,非典型热厥 7例 ) :(2 )症状性 3 4例 (颅内感染 10例 :;继发性癫 10例 ,中毒性脑病 5例 ,其他脑损伤 6例 ,低血钙和突然停用抗癫药 3例 )。 (3 )发热性 9例。 5 9例SE入院即行呼吸道管理 ,监护生命体征及止惊、脱水治疗。结果 本组 5 9例治疗无效 1例死亡。结论 严格执行SE急救常规 ,加强重症监护 ,针对性治疗 ,可有效降低SE的致残和死亡率。
2003年01期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方凯,魏金芝,张燕柳
目的 本文研究首次脑卒中后急性期癫发作的危险因素 ,以期预防和合理治疗 ,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1997-0 1~ 2 0 0 0 -12共收治 960例首次脑卒中病人。分早期癫发作组和非发作组。两组在人口统计学、既往史、神经影象学及神经系统临床体征等方面用卡方检验对比。结果 2 0例病人 (2 1% )诊断有急性期癫发作。出血病人明显较缺血病人发作频繁。急性期癫发作的病人比非发作病人明显年轻且存在意识模糊状态、皮质受累、大面积梗死。结论 年轻患者、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病灶累及皮质及急性意识模糊状态是首次脑卒中病人早期癫发作的危险因素。为了解首次脑卒中后急性期癫发作的危险因素 ,对我院 960例连续住院的首次脑卒中病人病情作了初步分析。
2003年01期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方凯,魏金芝,张燕柳
目的 本文研究首次脑卒中后急性期癫发作的危险因素 ,以期预防和合理治疗 ,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1997-0 1~ 2 0 0 0 -12共收治 960例首次脑卒中病人。分早期癫发作组和非发作组。两组在人口统计学、既往史、神经影象学及神经系统临床体征等方面用卡方检验对比。结果 2 0例病人 (2 1% )诊断有急性期癫发作。出血病人明显较缺血病人发作频繁。急性期癫发作的病人比非发作病人明显年轻且存在意识模糊状态、皮质受累、大面积梗死。结论 年轻患者、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病灶累及皮质及急性意识模糊状态是首次脑卒中病人早期癫发作的危险因素。为了解首次脑卒中后急性期癫发作的危险因素 ,对我院 960例连续住院的首次脑卒中病人病情作了初步分析。
2003年01期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郭艳平,刘建敏,许绯2003年01期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郭艳平,刘建敏,许绯2003年01期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刘淑珍2003年01期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刘淑珍2003年01期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冯向阳,田密昌
目的 探讨脑出血急性期癫发作的致因素及预后。方法 研究分析我院近期住院 176例脑出血中 2 7例急性期并发癫的各种致因素 ,癫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脑出血的发病初期癫发作发生率高 ,脑叶出血癫发生率高于基底节出血及小脑出血 ,脑出血急性期并发癫死亡率明显高于无癫者。结论 脑出血急性期癫发生率与脑出血部位、脑损伤时期密切相关 ,癫发作常使脑出血病情加重 ,是脑出血急性期致死的重要因素之一。
2003年01期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王宗元2003年01期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冯向阳,田密昌
目的 探讨脑出血急性期癫发作的致因素及预后。方法 研究分析我院近期住院 176例脑出血中 2 7例急性期并发癫的各种致因素 ,癫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脑出血的发病初期癫发作发生率高 ,脑叶出血癫发生率高于基底节出血及小脑出血 ,脑出血急性期并发癫死亡率明显高于无癫者。结论 脑出血急性期癫发生率与脑出血部位、脑损伤时期密切相关 ,癫发作常使脑出血病情加重 ,是脑出血急性期致死的重要因素之一。
2003年01期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王宗元2003年01期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高敬平,王会喜2003年01期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高敬平,王会喜2003年01期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万冬宇,胡道清2003年01期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万冬宇,胡道清2003年01期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吴秀双2003年01期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王志强,谷雨阳,侯立维2003年01期 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 吴秀双2003年01期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王志强,谷雨阳,侯立维2003年01期 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 王学峰2003年01期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李景昉,邱建伟,张峰
目的 提高对热性惊厥的认识 ,转归及治疗。方法 收集 5 5例儿童热性惊厥的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热性惊厥 1次复发者占 16 4% ,2次以上复发者占 2 3 6% ,转化为癫者占 3 6%。结论 热性惊厥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少部分可移行为癫。
2003年01期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王学峰2003年01期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李景昉,邱建伟,张峰
目的 提高对热性惊厥的认识 ,转归及治疗。方法 收集 5 5例儿童热性惊厥的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热性惊厥 1次复发者占 16 4% ,2次以上复发者占 2 3 6% ,转化为癫者占 3 6%。结论 热性惊厥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少部分可移行为癫。
2003年01期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景坚,袁成林,张桁忠,许俊2003年01期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朱海清,邓国宝,马君武2003年01期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景坚,袁成林,张桁忠,许俊2003年01期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朱海清,邓国宝,马君武2003年01期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朱超,王立2003年01期 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朱超,王立2003年01期 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刘允香,董亚贤2003年01期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刘允香,董亚贤2003年01期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李丽2003年01期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李丽2003年01期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辛志芳,刘琳2003年01期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辛志芳,刘琳2003年01期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王国燕,王金红2003年01期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王国燕,王金红2003年01期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钱水华2003年01期 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钱水华2003年01期 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王秀珉,王瑜2003年01期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叶晖蓉,庄绵绵2003年01期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王秀珉,王瑜2003年01期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叶晖蓉,庄绵绵2003年01期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孙雷2003年01期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孙雷2003年01期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黄海燕2003年01期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黄海燕2003年01期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龚秀丽2003年01期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龚秀丽2003年01期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赵晓瑞,何卫英,王冬梅2003年01期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赵晓瑞,何卫英,王冬梅2003年01期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李传宏,刁艳2003年01期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 居永生2003年01期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居永生2003年01期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李传宏,刁艳2003年01期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