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建平;王伟;蒋超;
Objective Inflammatory cytokine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other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s.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progesterone on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expression of tumou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 and interleukin-1β (IL-1β) in primary cultured microglia. Methods Microglia were obtained from cerebral cortexes of neonatal Sprague Dawley rats. Microglia were separated,purificated,cultured and activated. ELISA was used to detect the level of TNF-α,IL-1β in supernate fluid before and after induced with lipopolysaccharide (LPS) or influenced by progesterone. Results LPS strongly induced the expression of TNF-α,IL-1β in microglia from cerebral cortexes. Progesterone inhibited the expression of TNF-α,IL-1β. Conclusion progesterone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expressi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generated by microglia and inhibited the activation of microglia in vitro.
2009年07期 v.12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 王建平;王伟;蒋超;
Objective Inflammatory cytokine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other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s.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progesterone on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expression of tumou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 and interleukin-1β (IL-1β) in primary cultured microglia. Methods Microglia were obtained from cerebral cortexes of neonatal Sprague Dawley rats. Microglia were separated,purificated,cultured and activated. ELISA was used to detect the level of TNF-α,IL-1β in supernate fluid before and after induced with lipopolysaccharide (LPS) or influenced by progesterone. Results LPS strongly induced the expression of TNF-α,IL-1β in microglia from cerebral cortexes. Progesterone inhibited the expression of TNF-α,IL-1β. Conclusion progesterone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expressi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generated by microglia and inhibited the activation of microglia in vitro.
2009年07期 v.12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 毛春丽;陈贤明;陈自谦;叶友强;罗萍;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BOLD)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BOLD-fMRI)技术观察纯音刺激时正常人大脑两半球听觉皮层激活情况,对激活体积和信号强度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其差异。方法15例健康志愿者行听觉刺激BOLD-fMRI检查。刺激声音为声强90dB、频率l000Hz的正弦波纯音脉冲。采用梯度回波平面成像(gradient echo planar imaging,GRE-EPI),快速采集全脑影像。所有数据均经统计参数图(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2,SPM2)软件离线后处理,获得听觉功能的解剖功能图、激活体积和信号强度。结果15例健康志愿者纯音刺激时颞叶区均出现激活,颞上回激活率最高,其次为颞中回、颞横回。刺激单耳时对侧听觉皮层激活体积和信号强度明显大于同侧(P<0.01)。结论正常人纯音刺激单耳时一般都有双侧听觉皮层激活,对侧听觉皮层激活体积和信号强度明显大于同侧,表现为对侧半球传导优势。
2009年07期 v.12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2K] - 毛春丽;陈贤明;陈自谦;叶友强;罗萍;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BOLD)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BOLD-fMRI)技术观察纯音刺激时正常人大脑两半球听觉皮层激活情况,对激活体积和信号强度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其差异。方法15例健康志愿者行听觉刺激BOLD-fMRI检查。刺激声音为声强90dB、频率l000Hz的正弦波纯音脉冲。采用梯度回波平面成像(gradient echo planar imaging,GRE-EPI),快速采集全脑影像。所有数据均经统计参数图(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2,SPM2)软件离线后处理,获得听觉功能的解剖功能图、激活体积和信号强度。结果15例健康志愿者纯音刺激时颞叶区均出现激活,颞上回激活率最高,其次为颞中回、颞横回。刺激单耳时对侧听觉皮层激活体积和信号强度明显大于同侧(P<0.01)。结论正常人纯音刺激单耳时一般都有双侧听觉皮层激活,对侧听觉皮层激活体积和信号强度明显大于同侧,表现为对侧半球传导优势。
2009年07期 v.12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2K] - 魏青;顾翠;杨旭东;冯云萍;代晓蓉;张瑞;
目的研究急性脑出血血肿体积动态变化。方法对30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分别于起病6h以内、1d、3d、7d、14d进行头颅CT扫描,采用体视学法对脑出血血肿及周围低密度水肿灶进行测量,计算二者比值,并根据出血量将患者分为少量及中等量出血组,比较2组血肿、水肿体积及CSS评分。结果脑出血急性期血肿体积逐渐缩小,周围低密度水肿灶体积逐渐扩大,7~14d达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体积与周围低密度水肿灶体积有相关性(|r|=0.75),2组的血肿/水肿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C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的水肿体积与CSS评分无相关性。结论急性脑出血后起病至3d血肿体积无明显变化,水肿体积小,3~7d后血肿开始逐渐缩小,而水肿明显扩大,14d达高峰。少量及中等量出血血肿及水肿体积变化规律相同,血肿量直接影响CSS评分,而与水肿量无明显相关性。
2009年07期 v.12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 魏青;顾翠;杨旭东;冯云萍;代晓蓉;张瑞;
目的研究急性脑出血血肿体积动态变化。方法对30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分别于起病6h以内、1d、3d、7d、14d进行头颅CT扫描,采用体视学法对脑出血血肿及周围低密度水肿灶进行测量,计算二者比值,并根据出血量将患者分为少量及中等量出血组,比较2组血肿、水肿体积及CSS评分。结果脑出血急性期血肿体积逐渐缩小,周围低密度水肿灶体积逐渐扩大,7~14d达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体积与周围低密度水肿灶体积有相关性(|r|=0.75),2组的血肿/水肿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C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的水肿体积与CSS评分无相关性。结论急性脑出血后起病至3d血肿体积无明显变化,水肿体积小,3~7d后血肿开始逐渐缩小,而水肿明显扩大,14d达高峰。少量及中等量出血血肿及水肿体积变化规律相同,血肿量直接影响CSS评分,而与水肿量无明显相关性。
2009年07期 v.12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 贾军;尹勇;钟天安;叶宇;石小峰;尹夕龙;
目的通过检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B蛋白含量,研究S-100B蛋白含量与重型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为预后评估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0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取其血清标本检测S-100B蛋白含量。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48例,分别于伤后早期(2~6h)及伤后1、3、5、7、10d采血,检测血清中S-100B蛋白含量,比较其在伤后不同时期的血清S-100B蛋白含量。结果100例正常体检者血清S-100B蛋白含量测定结果证实,正常人血清S-100B含量与年龄、性别无关。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血清S-100B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GCS3~5分组与GCS6~8分组患者及不同预后组之间血清S-100B蛋白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100B蛋白在诊断重型颅脑损伤及判断严重程度中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有效的生化指标,能为预后评估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值得推广。
2009年07期 v.12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贾军;尹勇;钟天安;叶宇;石小峰;尹夕龙;
目的通过检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B蛋白含量,研究S-100B蛋白含量与重型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为预后评估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0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取其血清标本检测S-100B蛋白含量。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48例,分别于伤后早期(2~6h)及伤后1、3、5、7、10d采血,检测血清中S-100B蛋白含量,比较其在伤后不同时期的血清S-100B蛋白含量。结果100例正常体检者血清S-100B蛋白含量测定结果证实,正常人血清S-100B含量与年龄、性别无关。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血清S-100B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GCS3~5分组与GCS6~8分组患者及不同预后组之间血清S-100B蛋白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100B蛋白在诊断重型颅脑损伤及判断严重程度中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有效的生化指标,能为预后评估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值得推广。
2009年07期 v.12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苗海锋;肖卫民;江东新;
目的观察早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甘露醇治疗前后颅内血肿的大小,经颅多普勒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血浆内皮素-1水平的变化,对如何正确使用甘露醇作初步探讨。方法1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甘露醇治疗组和非甘露醇治疗组,头颅CT测定血肿大小、TCD测定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blood flow mean velocity,Vm)及脉动指数(pulse index,PI),使用放免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水平,对实验前后上述参数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肿大小、Vm和PI值以及血浆内皮素-1水平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甘露醇治疗组血肿大小、Vm值及PI值分别较该组患者治疗前增加、减小、增加;非甘露醇治疗组上述值则分别较治疗前减小、增加、减小,治疗前后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内皮素-1水平对判断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早期发病的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慎用甘露醇脱水治疗,以免血肿扩大,TCD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脱水治疗有指导意义。
2009年07期 v.12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苗海锋;肖卫民;江东新;
目的观察早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甘露醇治疗前后颅内血肿的大小,经颅多普勒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血浆内皮素-1水平的变化,对如何正确使用甘露醇作初步探讨。方法1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甘露醇治疗组和非甘露醇治疗组,头颅CT测定血肿大小、TCD测定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blood flow mean velocity,Vm)及脉动指数(pulse index,PI),使用放免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水平,对实验前后上述参数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肿大小、Vm和PI值以及血浆内皮素-1水平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甘露醇治疗组血肿大小、Vm值及PI值分别较该组患者治疗前增加、减小、增加;非甘露醇治疗组上述值则分别较治疗前减小、增加、减小,治疗前后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内皮素-1水平对判断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早期发病的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慎用甘露醇脱水治疗,以免血肿扩大,TCD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脱水治疗有指导意义。
2009年07期 v.12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李刚;禇晓凡;邹良玉;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糖代谢异常的流行状况。方法将202例新发脑卒中连续病例分为已知糖尿病组和非已知糖尿病组,对所有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7.0mmol/L的非已知糖尿病患者均行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糖代谢异常的比例高达66.4%,其中单纯性负荷后高血糖(isolated postprandial hyperglycemia,IPH)为14.4%,单纯性糖耐量受损(isolated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IGT)为23.3%。若不进行OGTT试验,仅依靠检测空腹血糖,将有100%I-IGT患者和80.6%糖尿病患者被漏诊。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存在普遍的糖代谢异常,糖耐量试验是及时发现I-IGT和IPH的有效方法。
2009年07期 v.12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李刚;禇晓凡;邹良玉;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糖代谢异常的流行状况。方法将202例新发脑卒中连续病例分为已知糖尿病组和非已知糖尿病组,对所有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7.0mmol/L的非已知糖尿病患者均行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糖代谢异常的比例高达66.4%,其中单纯性负荷后高血糖(isolated postprandial hyperglycemia,IPH)为14.4%,单纯性糖耐量受损(isolated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IGT)为23.3%。若不进行OGTT试验,仅依靠检测空腹血糖,将有100%I-IGT患者和80.6%糖尿病患者被漏诊。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存在普遍的糖代谢异常,糖耐量试验是及时发现I-IGT和IPH的有效方法。
2009年07期 v.12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许培荣;路文革;白宏英;
目的探讨PACAP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保护作用及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对3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PACAP组,在大鼠脑缺血2h后进行12h、24h再灌注,比较光镜下细胞损伤变性程度,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L-1β的表达。结果PACAP组大鼠脑标本光镜下细胞损伤变性程度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明显减轻;IL-1β灰度值PACAP组分别为120±5、114±4,与缺血-再灌注组178±4、162±6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ACAP能抑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IL-1β的表达,可能是其脑保护作用之一。
2009年07期 v.12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许培荣;路文革;白宏英;
目的探讨PACAP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保护作用及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对3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PACAP组,在大鼠脑缺血2h后进行12h、24h再灌注,比较光镜下细胞损伤变性程度,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L-1β的表达。结果PACAP组大鼠脑标本光镜下细胞损伤变性程度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明显减轻;IL-1β灰度值PACAP组分别为120±5、114±4,与缺血-再灌注组178±4、162±6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ACAP能抑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IL-1β的表达,可能是其脑保护作用之一。
2009年07期 v.12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郭志勇;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男8例,女13例)CVST患者的发病年龄、形式、临床表现、影象学特征、脑脊液(CSF)检查结果及治疗与预后的情况。结果CVST好发于中青年患者,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早期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85%),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体征(55%)及癫发作(35%),脑脊液压力明显增高,影象学表现为静脉窦闭塞伴脑实质损害。21例患者,17例应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治疗,13例好转;4例患者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3例好转。结论对急性起病的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的中青年患者,头颅CT示出血性脑梗死,而患者无卒中危险因素时,应高度怀疑CVST,及早行MRI+MRV检查,必要时行DSA检查,一旦确诊CVST,及早进行抗凝或溶栓治疗。
2009年07期 v.12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郭志勇;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男8例,女13例)CVST患者的发病年龄、形式、临床表现、影象学特征、脑脊液(CSF)检查结果及治疗与预后的情况。结果CVST好发于中青年患者,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早期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85%),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体征(55%)及癫发作(35%),脑脊液压力明显增高,影象学表现为静脉窦闭塞伴脑实质损害。21例患者,17例应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治疗,13例好转;4例患者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3例好转。结论对急性起病的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的中青年患者,头颅CT示出血性脑梗死,而患者无卒中危险因素时,应高度怀疑CVST,及早行MRI+MRV检查,必要时行DSA检查,一旦确诊CVST,及早进行抗凝或溶栓治疗。
2009年07期 v.12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朱永华;林少华;
目的探讨微骨窗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按微骨窗入路手术要求设计切口和入路,显微镜下彻底清除血肿,电凝出血动脉。结果5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全清除51例,再出血4例;经6个月随访,恢复良好30例,轻残20例,重残2例,死亡3例。结论微骨窗入路,显微镜下彻底清除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较好方法,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生存质量较高。
2009年07期 v.12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朱永华;林少华;
目的探讨微骨窗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按微骨窗入路手术要求设计切口和入路,显微镜下彻底清除血肿,电凝出血动脉。结果5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全清除51例,再出血4例;经6个月随访,恢复良好30例,轻残20例,重残2例,死亡3例。结论微骨窗入路,显微镜下彻底清除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较好方法,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生存质量较高。
2009年07期 v.12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张万宏;付志新;李延翠;郑光明;张文学;郑占强;吕然博;张建平;王景波;李国建;
目的观察显微手术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6例高血压性丘脑出血采用经外侧裂入路小骨窗开颅或去骨瓣减压开颅,显微镜下清除血肿。结果全部病例血肿清除满意,术后24h内复查了解血肿清除情况,23例血肿清除100%,6例血肿清除90%以上,7例血肿清除80%以上。结论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创伤小,止血可靠,能有效降低颅内压,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有效手术方式之一。
2009年07期 v.12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张万宏;付志新;李延翠;郑光明;张文学;郑占强;吕然博;张建平;王景波;李国建;
目的观察显微手术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6例高血压性丘脑出血采用经外侧裂入路小骨窗开颅或去骨瓣减压开颅,显微镜下清除血肿。结果全部病例血肿清除满意,术后24h内复查了解血肿清除情况,23例血肿清除100%,6例血肿清除90%以上,7例血肿清除80%以上。结论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创伤小,止血可靠,能有效降低颅内压,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有效手术方式之一。
2009年07期 v.12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陈炳;刘晓萍;王晓英;杨荣;
目的观察盐酸纳洛酮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后昏迷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与对照组(25例),全部患者均予甘露醇脱水,控制血糖、血压,防治并发症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4.0mg纳洛酮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静滴,1次/d。观察患者神志转清所需时间。结果治疗组神志转清时间平均(6.7±1.5)d,对照组为(8.9±1.7)d。治疗组较对照组神志转清时间短,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盐酸纳洛酮可促使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昏迷患者神志转清,缩短昏迷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2009年07期 v.12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陈炳;刘晓萍;王晓英;杨荣;
目的观察盐酸纳洛酮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后昏迷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与对照组(25例),全部患者均予甘露醇脱水,控制血糖、血压,防治并发症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4.0mg纳洛酮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静滴,1次/d。观察患者神志转清所需时间。结果治疗组神志转清时间平均(6.7±1.5)d,对照组为(8.9±1.7)d。治疗组较对照组神志转清时间短,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盐酸纳洛酮可促使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昏迷患者神志转清,缩短昏迷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2009年07期 v.12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霍丽莉;李豫;赵亮;李娟;杨丽娟;刘华;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给予音乐电心理治疗的康复治疗方法。方法将63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治疗组进行个体化心理分析,通过音乐电心理疗法综合康复训练促进心理转化,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训练等治疗,对2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经音乐电心理干预后,患者的抑郁情绪、综合康复能力得到明显改善,疗效显著提高(P<0.01)。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老年患者,早期配合音乐电心理干预治疗,采取综合康复措施是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临床康复效果的有效治疗方法。
2009年07期 v.12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霍丽莉;李豫;赵亮;李娟;杨丽娟;刘华;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给予音乐电心理治疗的康复治疗方法。方法将63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治疗组进行个体化心理分析,通过音乐电心理疗法综合康复训练促进心理转化,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训练等治疗,对2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经音乐电心理干预后,患者的抑郁情绪、综合康复能力得到明显改善,疗效显著提高(P<0.01)。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老年患者,早期配合音乐电心理干预治疗,采取综合康复措施是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临床康复效果的有效治疗方法。
2009年07期 v.12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王金亮;回淑琴;
目的观察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并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昏迷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并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2h、1d、2d的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分析变化。结果治疗后pH、PaO2和SpO2升高,PaCO2下降,HR、RR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iPAP无创机械通气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并昏迷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抢救和治疗方法,降低气管插管率,减少患者痛苦。
2009年07期 v.12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王金亮;回淑琴;
目的观察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并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昏迷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并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2h、1d、2d的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分析变化。结果治疗后pH、PaO2和SpO2升高,PaCO2下降,HR、RR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iPAP无创机械通气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并昏迷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抢救和治疗方法,降低气管插管率,减少患者痛苦。
2009年07期 v.12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代全德;张建平;路文革;胡泳涛;
目的研究脑出血(ICH)患者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与细胞色素C(Cyt-C)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不同时段行血肿清除术的ICH患者32例,选取手术过程中获得的血肿周围脑组织作为标本,采用TUNEL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凋亡细胞和Cyt-C表达的变化。结果ICH超早期组(<8h)可见明显的TUNEL阳性细胞和Cyt-C阳性细胞;早期组(8~48h)二者均达到高峰;延期组(>48h)TUNEL阳性细胞仍维持较高表达,而Cyt-C阳性细胞计数开始下降。凋亡细胞与Cyt-C表达呈正相关(r=0.87,P<0.01)。结论ICH患者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存在细胞凋亡,Cyt-C表达是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一个关键事件。
2009年07期 v.12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代全德;张建平;路文革;胡泳涛;
目的研究脑出血(ICH)患者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与细胞色素C(Cyt-C)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不同时段行血肿清除术的ICH患者32例,选取手术过程中获得的血肿周围脑组织作为标本,采用TUNEL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凋亡细胞和Cyt-C表达的变化。结果ICH超早期组(<8h)可见明显的TUNEL阳性细胞和Cyt-C阳性细胞;早期组(8~48h)二者均达到高峰;延期组(>48h)TUNEL阳性细胞仍维持较高表达,而Cyt-C阳性细胞计数开始下降。凋亡细胞与Cyt-C表达呈正相关(r=0.87,P<0.01)。结论ICH患者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存在细胞凋亡,Cyt-C表达是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一个关键事件。
2009年07期 v.12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袁丽品;马建军;徐军;王泽帅;
目的探讨不宁腿综合征(RLS)的临床表现,观察吡贝地尔对RLS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不宁腿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均有肢体不能忍受的不适感,迫切希望活动肢体,夜间症状加重,常伴失眠。根据国际不宁腿综合征研究组(IRLSSG)的诊断标准,平均得分24分。40例患者均给予吡贝地尔50mg睡前口服,治疗4周后,大多数患者主观症状明显改善,IRLSSG评分明显减少(平均得分11分)。结论不宁腿综合征常表现下肢不适,夜间加重,活动后减轻,常伴睡眠障碍,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吡贝地尔治疗有一定效果。
2009年07期 v.12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袁丽品;马建军;徐军;王泽帅;
目的探讨不宁腿综合征(RLS)的临床表现,观察吡贝地尔对RLS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不宁腿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均有肢体不能忍受的不适感,迫切希望活动肢体,夜间症状加重,常伴失眠。根据国际不宁腿综合征研究组(IRLSSG)的诊断标准,平均得分24分。40例患者均给予吡贝地尔50mg睡前口服,治疗4周后,大多数患者主观症状明显改善,IRLSSG评分明显减少(平均得分11分)。结论不宁腿综合征常表现下肢不适,夜间加重,活动后减轻,常伴睡眠障碍,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吡贝地尔治疗有一定效果。
2009年07期 v.12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陈劲松;周汇文;
目的探讨改良单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可行性、实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4-03~2008-096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采用改良单孔引流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7例患者经治疗后病情皆即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逐渐消失,随访1~1.5年,仅2例遗留少量硬膜下积液,无需特殊治疗,1年后自愈,其余病人预后良好,无复发。结论采用改良单孔引流的手术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方法简单,可降低传统单孔引流手术方式的诸多并发症,是一种有推广价值的手术方法。
2009年07期 v.12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陈劲松;周汇文;
目的探讨改良单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可行性、实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4-03~2008-096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采用改良单孔引流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7例患者经治疗后病情皆即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逐渐消失,随访1~1.5年,仅2例遗留少量硬膜下积液,无需特殊治疗,1年后自愈,其余病人预后良好,无复发。结论采用改良单孔引流的手术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方法简单,可降低传统单孔引流手术方式的诸多并发症,是一种有推广价值的手术方法。
2009年07期 v.12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董婷;杨文明;汪美霞;韩辉;周磊;
目的观察辨证使用中药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经济性。方法120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治疗组(辨证组)72例依据辨证分为气虚血瘀型35例予以黄芪注射液和血塞通冻干粉,风痰瘀阻型21例予以天麻素注射液和川芎嗪注射液,热毒瘀阻型16例予以清开灵冻干粉和丹参冻干粉;对照组(非辨证组)予以血塞通冻干粉。结果辨证使用中药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结果发现,辨证组疾病总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非辨证组(P<0.05);辨证组在血液流变学指标上较非辨证组明显(P<0.05)。辨证组经济性优于非辨证组。结论辨证使用中药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
2009年07期 v.12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 董婷;杨文明;汪美霞;韩辉;周磊;
目的观察辨证使用中药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经济性。方法120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治疗组(辨证组)72例依据辨证分为气虚血瘀型35例予以黄芪注射液和血塞通冻干粉,风痰瘀阻型21例予以天麻素注射液和川芎嗪注射液,热毒瘀阻型16例予以清开灵冻干粉和丹参冻干粉;对照组(非辨证组)予以血塞通冻干粉。结果辨证使用中药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结果发现,辨证组疾病总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非辨证组(P<0.05);辨证组在血液流变学指标上较非辨证组明显(P<0.05)。辨证组经济性优于非辨证组。结论辨证使用中药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
2009年07期 v.12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 王振焕;余珊容;王焱平;张钦昌;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睡眠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结果PD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患病率达53.85%,病因归纳为原发病本身、药物因素、社会和心理因素及综合因素等。临床类型:失眠占33.93%,睡眠过多占25.00%,深睡眠障碍占33.93%。结论应对PD患者采取必要检查措施以早期发现睡眠障碍,并及时给予干预治疗以改善PD患者睡眠障碍症状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09年07期 v.12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王振焕;余珊容;王焱平;张钦昌;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睡眠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结果PD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患病率达53.85%,病因归纳为原发病本身、药物因素、社会和心理因素及综合因素等。临床类型:失眠占33.93%,睡眠过多占25.00%,深睡眠障碍占33.93%。结论应对PD患者采取必要检查措施以早期发现睡眠障碍,并及时给予干预治疗以改善PD患者睡眠障碍症状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09年07期 v.12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符宝敏;谭红文;马进显;
目的了解颅脑损伤合并脑血管损害的形成机制,为病情判断、治疗及后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手术中病理观察、尸检、脑血管数字减影(DSA)、CT造影(CTA、CTV)、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分析,研究其特征,并与X光片(CR)、CT等对照。结果发现各种外伤后脑血管损伤共121例,其中颈动脉损伤45例,与颅底骨折相伴;静脉窦损伤21例,与颅骨骨折相伴;外伤性硬膜下血肿并桥静脉损伤20例;Will氏环周围动脉损伤10例,均伴有不同程度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底骨折8例,颅内血肿术中发现小动脉分叉出血6例,纵裂出血后大脑前动脉动脉瘤形成4例,大脑中动脉损伤7例。结论颅脑损伤后血管遭受机械力损害主要表现为骨折片刺伤或少数锐器直接刺伤,骨折震动移位撕裂,脑震荡移位血管分叉或汇合处牵拉断裂,脑组织震荡摆动致血管于颅内硬膜反折处切割损伤。而脑血管损伤的后果,有出血所致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从伤口及耳鼻等体腔大出血、血管闭塞和假性动脉瘤形成5种情况。
2009年07期 v.12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符宝敏;谭红文;马进显;
目的了解颅脑损伤合并脑血管损害的形成机制,为病情判断、治疗及后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手术中病理观察、尸检、脑血管数字减影(DSA)、CT造影(CTA、CTV)、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分析,研究其特征,并与X光片(CR)、CT等对照。结果发现各种外伤后脑血管损伤共121例,其中颈动脉损伤45例,与颅底骨折相伴;静脉窦损伤21例,与颅骨骨折相伴;外伤性硬膜下血肿并桥静脉损伤20例;Will氏环周围动脉损伤10例,均伴有不同程度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底骨折8例,颅内血肿术中发现小动脉分叉出血6例,纵裂出血后大脑前动脉动脉瘤形成4例,大脑中动脉损伤7例。结论颅脑损伤后血管遭受机械力损害主要表现为骨折片刺伤或少数锐器直接刺伤,骨折震动移位撕裂,脑震荡移位血管分叉或汇合处牵拉断裂,脑组织震荡摆动致血管于颅内硬膜反折处切割损伤。而脑血管损伤的后果,有出血所致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从伤口及耳鼻等体腔大出血、血管闭塞和假性动脉瘤形成5种情况。
2009年07期 v.12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王松;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64例肝硬化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生长抑素组)32例,对照组(垂体后叶素组)32例。观察组应用生长抑素注射液首剂250μg缓慢静注,随后以250μg/h持续静滴,出血停止72h后停药;对照组应用垂体后叶素注射液0.3U/min,维持静滴,出血停止24h后减半量继续维持72h,若无出血可停药。通过胃管抽吸胃内容物观察止血情况,并记录病人的止血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率71.88%,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显效率43.75%,总有效率75.00%,观察组止血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止血时间分别为(26.23±2.42)h、(30.18±2.39)h,观察组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12.5%,对照组37.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2009年07期 v.12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王松;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64例肝硬化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生长抑素组)32例,对照组(垂体后叶素组)32例。观察组应用生长抑素注射液首剂250μg缓慢静注,随后以250μg/h持续静滴,出血停止72h后停药;对照组应用垂体后叶素注射液0.3U/min,维持静滴,出血停止24h后减半量继续维持72h,若无出血可停药。通过胃管抽吸胃内容物观察止血情况,并记录病人的止血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率71.88%,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显效率43.75%,总有效率75.00%,观察组止血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止血时间分别为(26.23±2.42)h、(30.18±2.39)h,观察组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12.5%,对照组37.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2009年07期 v.12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高秀菊;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起病状态、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08例SA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8例静态起病65例(60.2%),DSA检查56例,发现颅内动脉瘤50例(89.2%)。临床表现多样,以头痛(75例,占69.4%)、头晕(18例,占16.7%)、呕吐(93例,占86.1%)常见。介入治疗22例,手术治疗29例,保守治疗57例,再出血死亡13例。结论SAH起病状态不一,病因多为颅内动脉瘤,临床表现多样,DSA检查能直接明确病因,选择合理、恰当治疗方案。
2009年07期 v.12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高秀菊;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起病状态、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08例SA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8例静态起病65例(60.2%),DSA检查56例,发现颅内动脉瘤50例(89.2%)。临床表现多样,以头痛(75例,占69.4%)、头晕(18例,占16.7%)、呕吐(93例,占86.1%)常见。介入治疗22例,手术治疗29例,保守治疗57例,再出血死亡13例。结论SAH起病状态不一,病因多为颅内动脉瘤,临床表现多样,DSA检查能直接明确病因,选择合理、恰当治疗方案。
2009年07期 v.12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贾学磊;陈世华;李银;王乐玲;朱文庆;
目的利用DTI技术定量指标研究颅内多发硬化,评价其在多发硬化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30例正常志愿者和40例颅内多发硬化病人以相同的条件扫描DTI图像,均在视放射及胼胝体相同位置测量其FA值、ADC值,采用扩散张量纤维束追踪软件进行视放射纤维束成像。结果正常组视放射FA值(0.535±0.073),ADC值(0.817±0.091);胼胝体FA值(0.866±0.059),ADC值(0.757±0.049);病变组视放射FA值(0.421±0.042),ADC值(0.982±0.012);胼胝体FA值(0.760±0.059),ADC值(1.081±0.01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I技术定量指标对于颅内多发硬化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多发硬化疾病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方法。
2009年07期 v.12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贾学磊;陈世华;李银;王乐玲;朱文庆;
目的利用DTI技术定量指标研究颅内多发硬化,评价其在多发硬化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30例正常志愿者和40例颅内多发硬化病人以相同的条件扫描DTI图像,均在视放射及胼胝体相同位置测量其FA值、ADC值,采用扩散张量纤维束追踪软件进行视放射纤维束成像。结果正常组视放射FA值(0.535±0.073),ADC值(0.817±0.091);胼胝体FA值(0.866±0.059),ADC值(0.757±0.049);病变组视放射FA值(0.421±0.042),ADC值(0.982±0.012);胼胝体FA值(0.760±0.059),ADC值(1.081±0.01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I技术定量指标对于颅内多发硬化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多发硬化疾病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方法。
2009年07期 v.12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贾帆;杨志秀;张玲;
目的初步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变化情况。结果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在急性期有明显改变,中-重度中毒心肌酶升高发生率明显较轻度中毒组高。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除出现神经系统受损外,还可出现血清心肌酶升高,心脏受损。
2009年07期 v.12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贾帆;杨志秀;张玲;
目的初步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变化情况。结果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在急性期有明显改变,中-重度中毒心肌酶升高发生率明显较轻度中毒组高。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除出现神经系统受损外,还可出现血清心肌酶升高,心脏受损。
2009年07期 v.12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李有运;张天霞;马梅霞;2009年07期 v.12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李有运;张天霞;马梅霞;2009年07期 v.12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吴伟;那汉荣;徐伟东;潘鹤鸣;冯东侠;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5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结果15例患者经抢救治疗,成活6例,死亡9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死亡率较高,预防、早期诊断和及时与恰当的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2009年07期 v.12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吴伟;那汉荣;徐伟东;潘鹤鸣;冯东侠;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5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结果15例患者经抢救治疗,成活6例,死亡9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死亡率较高,预防、早期诊断和及时与恰当的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2009年07期 v.12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宋振宇;宋来君;孙红卫;郭付有;
目的对囊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其成因进行探讨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颅内囊性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手术经验。结果囊性脑膜瘤多位于大脑凸面,多数表现为实性肿块伴大小不等的囊样区,其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少数表现为囊性,囊内见实质结节,结节明显强化,而囊壁有或无强化。19例患者肿瘤全切除17例,次全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结论囊性脑膜瘤有特殊的影像学表现,CT和MRI在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手术应在不损伤神经功能区的前提下全切除肿瘤及囊壁以防止复发。
2009年07期 v.12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宋振宇;宋来君;孙红卫;郭付有;
目的对囊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其成因进行探讨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颅内囊性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手术经验。结果囊性脑膜瘤多位于大脑凸面,多数表现为实性肿块伴大小不等的囊样区,其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少数表现为囊性,囊内见实质结节,结节明显强化,而囊壁有或无强化。19例患者肿瘤全切除17例,次全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结论囊性脑膜瘤有特殊的影像学表现,CT和MRI在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手术应在不损伤神经功能区的前提下全切除肿瘤及囊壁以防止复发。
2009年07期 v.12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朱映辉;王邱龙;汤永德;凌兴飞;乔俊;2009年07期 v.12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朱映辉;王邱龙;汤永德;凌兴飞;乔俊;2009年07期 v.12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赵云霞;
目的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病因。方法对28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母乳喂养25例(89.3%),混合喂养2例(7.1%),人工喂养1例(3.6%),病前腹泻16例(57.1%),合并婴儿肝炎综合征10例(35.7%),应用抗生素5例(17.8%),所有患儿出生后均未预防应用过维生素K制剂(100%)。结论单纯母乳喂养、病前腹泻、合并婴儿肝炎综合征、应用抗生素为常见病因。
2009年07期 v.12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赵云霞;
目的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病因。方法对28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母乳喂养25例(89.3%),混合喂养2例(7.1%),人工喂养1例(3.6%),病前腹泻16例(57.1%),合并婴儿肝炎综合征10例(35.7%),应用抗生素5例(17.8%),所有患儿出生后均未预防应用过维生素K制剂(100%)。结论单纯母乳喂养、病前腹泻、合并婴儿肝炎综合征、应用抗生素为常见病因。
2009年07期 v.12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李永凤;刘本泉;
目的探讨儿童非癫样的癫样发作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对我院34例临床拟诊癫的发作性疾病做视频脑电图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34例临床拟诊癫病患儿视频脑电图检查结果示患儿临床发作时同步脑电图无癫波发放。结论诊断儿童癫病应慎重,视频脑电图是确诊癫与非癫可靠有效的方法。
2009年07期 v.12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李永凤;刘本泉;
目的探讨儿童非癫样的癫样发作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对我院34例临床拟诊癫的发作性疾病做视频脑电图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34例临床拟诊癫病患儿视频脑电图检查结果示患儿临床发作时同步脑电图无癫波发放。结论诊断儿童癫病应慎重,视频脑电图是确诊癫与非癫可靠有效的方法。
2009年07期 v.12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陈国军;于永娜;2009年07期 v.12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陈国军;于永娜;2009年07期 v.12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李军仕;王美娥;刘健;
目的分析围术期脑卒中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危险因素、病因发病机制、发病率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1000例手术患者中53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积极治疗后治愈3例,好转41例,恶化自动出院6例,死亡3例。其发病率为0.248%,缺血性卒中发病率明显高于出血性卒中。结论围术期脑卒中以老年多见,多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房纤颤等慢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主要与低灌注、栓子栓塞以及血液学有关;起病急、病情重、预后差,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改善预后,防重于治。
2009年07期 v.12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李军仕;王美娥;刘健;
目的分析围术期脑卒中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危险因素、病因发病机制、发病率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1000例手术患者中53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积极治疗后治愈3例,好转41例,恶化自动出院6例,死亡3例。其发病率为0.248%,缺血性卒中发病率明显高于出血性卒中。结论围术期脑卒中以老年多见,多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房纤颤等慢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主要与低灌注、栓子栓塞以及血液学有关;起病急、病情重、预后差,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改善预后,防重于治。
2009年07期 v.12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孙顺成;刘国锋;徐文俭;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迟发性多发性神经病(OPIDP)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6例OPIDP发生的时间、中毒程度、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转归。结果OPIDP一般发生于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的2~4周,主要表现为四肢周围神经损害,运动障碍重于感觉障碍,肢体远端重于近端,且下肢重于上肢,治疗恢复慢,但远期效果良好。结论OPIDP常发生重度中毒后,主要损害四肢周围神经,发病机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远期疗效良好,早期可应用激素,配合康复治疗可改善预后。
2009年07期 v.12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孙顺成;刘国锋;徐文俭;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迟发性多发性神经病(OPIDP)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6例OPIDP发生的时间、中毒程度、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转归。结果OPIDP一般发生于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的2~4周,主要表现为四肢周围神经损害,运动障碍重于感觉障碍,肢体远端重于近端,且下肢重于上肢,治疗恢复慢,但远期效果良好。结论OPIDP常发生重度中毒后,主要损害四肢周围神经,发病机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远期疗效良好,早期可应用激素,配合康复治疗可改善预后。
2009年07期 v.12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温昌明;张保朝;
目的总结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发生机制。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2008年住院的7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合并低钠血症的发病率及临床特点。结果合并低钠血症者52例(68.4%),其中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17例(22.3%),脑性耗盐综合征21例(27.6%)。低钠血症于病后(2.0±1)d开始,一般持续(11±3)d。结论低钠血症是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并发症之一,对程度较重且持续时间较长者,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脑耗盐综合征、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有关。
2009年07期 v.12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温昌明;张保朝;
目的总结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发生机制。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2008年住院的7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合并低钠血症的发病率及临床特点。结果合并低钠血症者52例(68.4%),其中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17例(22.3%),脑性耗盐综合征21例(27.6%)。低钠血症于病后(2.0±1)d开始,一般持续(11±3)d。结论低钠血症是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并发症之一,对程度较重且持续时间较长者,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脑耗盐综合征、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有关。
2009年07期 v.12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杨建锋;
目的探讨游泳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随机分成2组,每组50例。观察组出生次日即开始游泳,对照组按新生儿常规护理。结果用经皮黄疸测试仪,在新生儿出生后每日进行黄疸测试,并分别对1、3、5、7d的黄疸指数进行比较,结果从出生第3天开始,观察组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婴儿游泳对降低新生儿黄疸有着重要作用。
2009年07期 v.12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杨建锋;
目的探讨游泳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随机分成2组,每组50例。观察组出生次日即开始游泳,对照组按新生儿常规护理。结果用经皮黄疸测试仪,在新生儿出生后每日进行黄疸测试,并分别对1、3、5、7d的黄疸指数进行比较,结果从出生第3天开始,观察组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婴儿游泳对降低新生儿黄疸有着重要作用。
2009年07期 v.12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姜之荣;
目的观察尼莫同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的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将81例SAH病人随机抽样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应用6-氨基己酸抗纤溶治疗及应用脱水、镇静、止痛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应用尼莫同静滴。结果SAH后的主要并发症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尼莫同的应用可显著减少SAH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2009年07期 v.12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姜之荣;
目的观察尼莫同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的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将81例SAH病人随机抽样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应用6-氨基己酸抗纤溶治疗及应用脱水、镇静、止痛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应用尼莫同静滴。结果SAH后的主要并发症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尼莫同的应用可显著减少SAH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2009年07期 v.12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那汉荣;吴伟;高恒;王其平;徐向东;冯东侠;
目的探讨早期修补外伤性颅骨缺损对神经功能恢复及病人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对15例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早期(3个月内)行颅骨修补,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结果早期颅骨修补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疗效明显。结论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早期行颅骨修补,不仅可减少因颅骨缺损引发的继发性神经元损伤,而且修补越早,颅腔的完整性、神经功能恢复越好,病人生活质量提高也越明显。
2009年07期 v.12 9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那汉荣;吴伟;高恒;王其平;徐向东;冯东侠;
目的探讨早期修补外伤性颅骨缺损对神经功能恢复及病人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对15例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早期(3个月内)行颅骨修补,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结果早期颅骨修补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疗效明显。结论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早期行颅骨修补,不仅可减少因颅骨缺损引发的继发性神经元损伤,而且修补越早,颅腔的完整性、神经功能恢复越好,病人生活质量提高也越明显。
2009年07期 v.12 9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