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创办日期:1998年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刊   期:月刊
电话:0371-60100422 63321039
Email : bjb@cn-shenjing.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381/R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110

 

论著

  • 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邓元央;黄海能;赵邦;张高炼;黄华东;罗前颖;符黄德;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神经外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变化情况、治疗结果,并于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治疗组GC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GOS亦较对照组改变明显(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中,高压氧是一种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及总有效率高,致残率低、并发症少、无痛苦的治疗方法,改善预后,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了社会负担。

    2009年23期 v.12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脂、血糖水平的关系

    檀国祥;许启伍;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与血脂、血糖(BG)水平的关系。方法对123例脑梗死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其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及分叉处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数和性状,同时检测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脂蛋白(a){LP(a)}、BG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评定标准:IMT≤1.0mm为血管正常,1.0mm<IMT≤1.2mm为硬化,IMT>1.2mm为斑块形成。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IMT明显增厚、CAS斑块检出率、不稳定性斑块百分百明显增高(均P<0.05)。(2)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BG水平脑梗死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0.01);脑梗死有斑块(包括稳定性斑块和不稳定性斑块)组明显高于无斑块组(均P<0.05~0.01)。(3)脑梗死组IMT与TC、LDL、BG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33、0.32、0.34,P<0.05~0.01)。结论血TC、LDL、BG水平可能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并发的脑梗死有关;脑梗死患者IMT增厚,CAS斑块及不稳定斑块发生率高。

    2009年23期 v.12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 肝豆状核变性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

    汪瀚;杨文明;鲍远程;陈怀珍;童建兵;

    目的研究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WD)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亚群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49例W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亚群,并与健康人组进行对照,同时对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的T细胞亚群及NK细胞进行比较分析。结果WD组CD3+、CD4+、CD8+、CD4+/CD8+较对照组水平无明显变化,NK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病情重者CD3+、CD4+、CD4+/CD8+水平仍无差异,随病情加重NK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WD存在NK细胞免疫失调,而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正常,病情重的患者NK细胞免疫功能更低。

    2009年23期 v.12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张会军;白宏英;张建平;孔羽;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叶酸水平的关系。方法68例MCI患者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及简易精神量表评分等,并与70例健康老人作对照。结果MCI患者血浆HCY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维生素B12、叶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当患者血浆HCY>15umol/l时,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优势比OR值为4.3,95%CI为1.89~7.43.MCI患者HCY水平与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及评分均称负相关关系。结论血浆HCY升高是MCI的重要因素,体内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是导致血浆HCY升高的原因。

    2009年23期 v.12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螺旋CT的临床应用

    王东;杨明贵;

    目的探讨螺旋CT(SCT)对静脉窦血栓形成(CVT)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临床怀疑或随诊CVT行SCT检查,并与MRV、脑静脉DSA对照分析。结果SCT对中大脑静脉窦显示较好,显示率达90%以上。结论SCT是诊断CVT可靠、有效和快捷的检查方法,尤其对急性或慢性CVT诊断、CVT治疗后随访以及脑水肿、脑出血等脑实质并发症的显示更为准确。

    2009年23期 v.12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1K]
  • 高血糖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及COX-2的变化

    陈江波;娄季宇;王金兰;白宏英;范顺太;

    目的观察高血糖对脑出血后脑水肿及COX-2表达的影响,探讨胰岛素是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STZ法诱导高血糖模型,立体定向技术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干湿重法测量脑组织含水量和免疫组化法测定脑组织COX-2的表达。结果与正常血糖组模型大鼠比较,高血糖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加(P<0.05),血肿周围COX-2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增高(P<0.05);而胰岛素干预使上述各项指标降低至正常血糖组水平。结论COX-2参与了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高血糖可加重脑组织损伤,胰岛素则对神经有保护作用。

    2009年23期 v.12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路文革;白宏英;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氧化氮合酶(iNOS)在PACAP脑保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对3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PACAP组,在大鼠脑缺血2h后进行24h、48h再灌注,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iNOS的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与假手术组比较,iNOS的表达量显著增加,阳性细胞数分别为60.02±4.23、80.36±6.24,P<0.01;应用PACAP后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iNOS表达的峰值明显降低,分别为30.47±5.24、40.56±4.84,P<0.01。结论PACAP能抑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iNOS的表达,这可能是其脑保护作用之一。

    2009年23期 v.12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血清C反应蛋白、血小板活化因子在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

    吴旭明;于明;张晓林;徐心耕;冷闻辉;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清CRP(ELISA法)、PAF(ELISA双抗体夹心法)、甘油三酯(GPO-POD酶法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做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CRP、PAF、甘油三酯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CRP和PAF在脑梗死中呈正相关,对照组内两者间无相关。结论脑梗死患者体内CRP和PAF高表达对脑梗死的发生有直接作用,两者可作为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内皮细胞的损伤、脑血管病变诊断的客观指标。

    2009年23期 v.12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重症肌无力80例临床分析

    王金兰;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病情况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发病年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合并症及治疗效果。结果重症肌无力患者发病年龄平均(32.5±10.8)岁,男女之比为1.1∶1。发病的诱因以感染为首位,80例病人均采用药物治疗,总有效率达97.5%。有35%的病人合并有胸腺瘤、胸腺增生,行胸腺切除术。结论重症肌无力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药物及胸腺切除治疗均有效。预防及控制感染是防止重症肌无力反复发作,减少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有效方法。

    2009年23期 v.12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多发性硬化的发作性症状分析

    徐辉;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中发作性症状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具有发作性症状的MS患者根据不同临床特点分类,分析影像学、电生理特点,总结其异同点。结果多发性硬化中发作性症状的发生率、临床表现不一,其中以痛性强直发作、发作性感觉异常、Lhermitte征和癫最为常见。结论MS发作症状共同点为突发突止,刻板重复,时间短暂,可能的发病机制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损害,使神经纤维间的冲动发生横向扩散所致,卡马西平等抗癫药治疗有效。

    2009年23期 v.12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慢性肺心病患者的治疗与护理

    朱秀真;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给予心理疏导,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加强基础护理,给予出院健康指导。结果50例患者在治疗和综合护理后显效35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90%。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使患者自理能力增强,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2009年23期 v.12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治疗效果临床分析

    帖红艳;卜庆红;李志宏;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联合能量合剂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9例(33眼)接受长春西汀联合能量合剂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视力、视野、眼底、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综合判断疗效。结果治疗前后视力有显著性差异,χ2=16.364,P=0.037<0.05,治疗后视野检查17眼(51.5%)恢复正常,15眼(45.8%)有改善,1眼(2.7%)无变化。治疗后视盘水肿27眼(82.1%)消失,6眼(17.9%)较治疗前有好转。治疗前后视觉诱发电位有显著性差异t检验=6.534,P=0.001<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能量合剂是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

    2009年23期 v.12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七叶皂甙钠对脑出血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与S100蛋白含量的影响

    王蕾;

    目的研究七叶皂甙钠对脑出血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S100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将病人随机分成脑出血常规治疗组、七叶皂甙钠治疗组,采用ELISA技术于脑出血后1d、3d检测所用患者血清中TNF-α与S100蛋白的含量。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七叶皂甙钠治疗组患者血清中TNF-α与S100蛋白的含量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七叶皂甙钠可以抑制脑出血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脑损伤的程度。

    2009年23期 v.12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原发性脑出血复发的临床分析

    刘琴;

    目的探讨脑出血复发的频率、出血部位、复发时间及导致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5-01~2008-12在我科住院的1200例脑出血患者中68例复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复发性脑出血以基底节-基底节型最多见,好发于首次出血的对侧,高血压的有效控制与否与脑出血的复发密切相关,并与糖尿病、高脂血症有关。结论积极有效控制高血压可以预防脑出血的复发。

    2009年23期 v.12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体会

    何秀美;

    目的观察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对50例支气管肺炎的患儿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0例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对支气管肺炎患儿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认真的做好临床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对患儿及早恢复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009年23期 v.12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护理体会

    刘静;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状况的影响。方法对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同时进行关节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日常生活训练。结果在护理后,100例患者的有效率可达96%。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2009年23期 v.12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护理体会

    李亚楠;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观察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儿均治愈出院或好转带药出院,有效率95.7%,不良反应发生率12%。结论阿奇霉素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有较好疗效,结合有效的护理措施,使医护人员与患儿家长加强交流沟通,增加了患儿及家长用药的依从性,提高了治愈率。

    2009年23期 v.12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观察与护理

    董智华;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对4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5000U腹部皮下注射,并对患者行相关护理及观察。结果43例患者经治疗及相关护理后有效率为93.0%,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通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正确治疗及护理,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2009年23期 v.12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李强;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变化。方法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60mg静滴,1次/d,7~14d为1个疗程,进行疗效评定。结果1周后治疗组、对照组ESS评分、BI分别为64.56±19.78、59.32±21.78、49.22±28.55、42.11±24.35。2周后治疗组、对照组ESS评分、BI分别为82.12±19.76、68.85±21.32,60.79±25.89、55.13±24.42。2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前者P<0.05,后者P<0.01。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失和日常生活能力,对急性期脑梗死有明显的疗效。

    2009年23期 v.12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机械通气辅助治疗

    邵启国;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30例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经紧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为主治疗,均经口插管,选择压力控制通气模式(PCV),加用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同时给予药物治疗。结果30例患儿抢救成功24例,机械通气时间18h至6d,死亡6例。机械通气时间55min至17h20min。结论机械通气治疗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能够迅速改善患儿症状和低氧血症,降低死亡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

    2009年23期 v.12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氟桂利嗪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李峰;

    目的探讨氟桂利嗪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4g/次,3次/d,口服;氟桂利嗪5~10mg,每晚睡前服。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5~10mg每晚睡前服。2组均连续治疗30d。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显效10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0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80%,2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桂利嗪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是安全有效的。

    2009年23期 v.12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脑卒中后抑郁与卒中部位关系探讨

    杜贵平;

    目的研究首发脑卒中患者第4周脑卒中后抑郁与卒中部位的关系。方法共调查127例患者,其中113例完成所有调查,将诊断为PSD的患者列为PSD组,其余患者为非PSD组。比较2组的卒中性质和卒中部位。结果从卒中病灶发生的部位看,左侧病灶发病率(59.18%)高于右侧病灶(38.16%),前部病灶(50.85%)高于后部病灶(29.63%)。皮层病灶(57.14%)高于皮层下病灶(33.80%)。2组病灶数目比较,多灶患者PSD的发生率(59.68%)明显高于单灶患者(37.25%)(P<0.05)。卒中性质与PSD无明显关系(χ2=3.86,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与卒中部位存在关系。

    2009年23期 v.12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诊治体验

  • 脑性瘫痪患儿颅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陈国洪;孔峰;

    目的探讨彩色经颅多普勒(TCD)在小儿脑性瘫痪诊断中的作用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2005—2006年采用TCD检查的资料数据完整的40例小儿脑性瘫痪病例,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结果TCD正常11例(27.5%),异常29例,阳性率为72.5%。结论TCD在小儿脑性瘫痪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脑瘫儿颅内血流动力呈低流速高阻抗,说明脑瘫儿的大脑供血少于正常儿,属于低灌注循环状态,脑灌注量越低,病情越重,可见脑血循环与脑功能是密切相关的。对脑性瘫痪的诊断如采用多种检查,将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综合分析意义更大。

    2009年23期 v.12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26例临床分析

    郝俊辉;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影像学改变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及影像学改变,对其进行分析。结果26例患者均有为体位性头痛,侧卧位腰穿脑脊液压力均<70mmH2O。其中7例为血性脑脊液(2例误穿),5例脑脊液蛋白定量增高。26例均行头部CT平扫,3例脑室、脑沟、脑池变小,其余均正常。9例行头部MRI检查,5例示硬脑膜增厚,3例硬脑膜窦扩张,1例硬脑膜下积液。结论认识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脑脊液和影像学改变,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

    2009年23期 v.12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健康教育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评估中的作用

    时秋英;余青春;

    目的总结健康教育对老年维持性血透透析患者干体重评估的影响。方法将20例未实行健康教育的维持性透析患者定为A组,将20例实行健康宣教的患者定为B组,由本中心护理负责人对其进行宣教,评价做出统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宣教的患者干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并发症明显减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结论健康教育强化干体重知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尤为重要,它可明显减少透析患者并发症,提高了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2009年23期 v.12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 颅内病理性钙化的MRI表现与总结分析

    贾玉昌;姚鹏鹏;李师佳;王军委;张钧;周志霞;张霞;

    目的分析与评价3类颅内病理性钙化在MRI表现特征,探讨MRI在颅内钙化病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类颅内钙化患者的MRI片及对照CT片影像表现,病理性钙化分为肿瘤性钙化、血管源性钙化、感染性钙化、先天性与遗传性、代谢性及其他原因钙化。结果颅内钙化的MRI表现信号复杂,MRI的三种序列均可显示为高、等、低、极低等四种信号,SET1WI以等和低信号多见,FSE-T2WI、GRE-T2WI以低、极低信号多见。结论对于钙化的诊断,CT检查是发现颅内钙化最敏感的方法,但MRI对于甲状旁腺机能低下、混合期脑囊虫、肿瘤钙化等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2009年23期 v.12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 780例眩晕或头晕患者TCD表现

    崔英花;全红梅;朴春姬;

    目的780例眩晕或头晕患者通过TCD检测进一步了解病因。方法采用TCD检测仪,检测大脑中动脉(MCA)、前动脉(ACA)、颈内动脉终末段(ICA1)、后动脉(PCA)、椎动脉(VA)、小脑后下动脉(PICA)及基底动脉(BA),并记录血流速度、频谱形态、血流声频、搏动指数等指标。并分为40岁以下、40~59岁、59岁以上三个年龄段分别观察TCD异常表现发生率。结果(1)780例眩晕或头晕患者中TCD正常者155例(占19.9%),异常者625例(占80.1%)。TCD异常中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速度减低者297例(占38.1%),血管狭窄或闭塞者(包括颈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227例(占29.1%),锁骨下动脉盗血10例(占1.3%),脑动脉硬化表现者85例(占10.9%);(2)血管狭窄或闭塞中单纯椎基底动脉系统56.8%,单纯颈动脉系统26.9%,颈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16.3%;(3)40岁以下、40~59岁、59岁以上年龄段TCD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8.4%、80.6%、96.8%,其中血管狭窄发生率分别为1.1%、23.8%、46.6%。各年龄段间血管狭窄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1)眩晕或头晕患者中最常受累的部位为椎基底动脉系统;(2)眩晕或头晕患者中颈动脉系统也是容易受累部位;(3)眩晕或头晕患者中血管狭窄发生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因此血管狭窄为老年眩晕或头晕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值得引起临床医师足够重视。

    2009年23期 v.12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心理干预在癫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影响

    费美霞;李有焕;吴明琴;陶孝云;

    目的通过对癫癎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心理干预,研究心理干预措施对癫癎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癫癎手术患者45例,分对照组20例,观察组25例。观察组在做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接受由护理小组实施的心理干预,对照组20例只做常规的治疗护理,于住院当日、手术前ld及手术当日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测试。结果住院当日实施心理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手术前ld及手术当日SAS评分均值比对照组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癫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健康水平。

    2009年23期 v.12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β-catenin蛋白在肝细胞癌中表达的意义

    黄爱敏;

    2009年23期 v.12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病毒性脑炎异常脑电图研究

    吴剑飞;王荣凤;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在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预后估计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对43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异常EEG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43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中,31例为EEG异常,异常率为72.1%。其中,轻度异常13例(41.9%),中度异常11例(35.5%),重度异常7例(22.6%)。治疗1个月后,13例轻度异常EEG全部恢复正常;18例中、重度EEG异常者,有13例复查EEG,其中恢复正常11例,轻度异常和中度异常各1例。结论EEG作为一种实验室检查手段,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和预后估计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2009年23期 v.12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408例脑出血患者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

    李兴贵;

    2009年23期 v.12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271例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司法精神病鉴定案例资料分析

    赵后锋;马世民;

    目的探讨精神病司法鉴定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与精神疾病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05—2008年271例鉴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鉴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者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年龄多为青壮年,鉴定无精神病与有精神障碍者分别占52.02%、47.98%。结论在刑事案件鉴定中应细致分析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与精神障碍间的关系,为司法公正提供可靠可信的法律依据。

    2009年23期 v.12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肌红蛋白、心肌肌钙蛋白I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应用价值

    沙琨;谢辉;

    目的探讨肌红蛋白(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92例胸痛患者采用化学发光检测Mb、cTnI,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hs-CRP。结果Mb 0~4h开始升高,cTnIh、s-CRP 4~8 h开始升高。结论Mb是早期诊断AMI较为理想的指标,cTnI是AMI的理想标记物,hs-CRP协助AMI的诊断,三者联合应用有助于早期诊断。

    2009年23期 v.12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脑梗死专题研究

  •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34例临床疗效分析

    李文武;李志宏;武豫冬;黄超;刘云;

    目的评价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34例静脉滴注尿激酶100万U(体质量≤50公斤)或150万U(体质量>50公斤)溶于生理盐水100ml或150ml中,半小时内滴完;对照组30例按常规治疗,并分别在溶栓前、溶栓后24h、1周、3周时间点,采用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6%,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不同剂量尿激酶治疗前、治疗后24h、1周及3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剂量为100万U(体质量≤50公斤)或150万U(体质量>50公斤)较符合治疗剂量个体化原则,且安全、有效。

    2009年23期 v.12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盐酸法舒地尔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及预后

    岳慧丽;付徐伟;任巧;

    目的探讨盐酸法舒地尔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盐酸法舒地尔组和对照组,采用OLYMPUS AU64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治疗前和治疗15d时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进行治疗前和治疗15d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86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血浆CRP显著增高,治疗15d时盐酸法舒地尔组血浆CRP水平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缺损情况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能显著降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浆CRP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2009年23期 v.12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许雷;

    2009年23期 v.12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胼胝体梗死12例临床分析

    方波;胡文霞;

    2009年23期 v.12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医疗技术

  • 丁苯酞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的研究

    郑献召;张三军;石莉;宋学云;郭宗艳;张勇;

    2009年23期 v.12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 微创穿刺术与简易碎吸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临床分析

    姚志远;高宏业;

    目的探讨简易碎吸术与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81例基底节压出血分为2组,简易碎吸组92例,采用直径5mm槽型手锥锥透颅骨,LXS-1型颅内血肿碎吸机负压吸引,硅胶管引流加尿激酶溶解血肿;微创穿刺组189例,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正压冲洗引流加尿激酶溶解血肿。结果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FAM)评分,简易碎吸组术前(38.7±8.1),术后28d为(19.6±7.4);微创穿刺组术前(39.1±8.3),术后28d(11.48±5.4),2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ADL优良率,简易碎吸组54.3%,微创穿刺组77.8%(P<0.005)。病死率简易碎吸组42.4%,微创穿刺组21.2%(P<0.05)。结论微创穿刺术治疗脑出血近期、远期疗效均好,病死率低。

    2009年23期 v.12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 合理情绪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作用

    冯宝珍;

    目的观察合理情绪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2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6例,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对研究组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合并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仅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病情严重程度(CGI-SI)和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结果前后两次测量的时间因素对HAMD分数存在主效应(P<0.01),但合理情绪疗法的干预因素不存在主效应(P>0.05)。时间因素和干预因素均对GAS和CGI-SI分数存在主效应(P<0.01),且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合理情绪疗法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社会功能,减轻疾病严重程度。

    2009年23期 v.12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中心静脉置管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救治中的优势分析

    李美和;邓洁英;李卫明;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在重型颅脑外伤病人救治中的效果和优势。方法2008-05~2009-05按住院先后顺序将60例重型颅脑外伤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用ARROW双腔静脉导管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而对照组用BD Intima-II22G静脉留置针行前臂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分别观察2组不同部位静脉通道开放效果和留置效果。结果观察组可控制输液速度较对照组快,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而出现外渗等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中心静脉置管开放静脉通道能有效提高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质量,从而达到成功救治患者的目的。

    2009年23期 v.12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肌力训练对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观察

    杨年煜;

    目的采用肌力训练治疗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分析。方法32例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6例。2组患者均接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及传统康复治疗等。此外治疗组还接受肩关节周围局部肌力训练。结果治疗组患者接受6周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X线检查、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力训练可以有效的促进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恢复。

    2009年23期 v.12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灯盏生脉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

    张鹏;高志强;戴瑛;

    目的观察灯盏生脉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扩血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予灯盏生脉胶囊,治疗两个月后观察疗效;并于治疗前后行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0%,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灯盏生脉胶囊能有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无明显不良反应。

    2009年23期 v.12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64排CT血管成像对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筛查

    范红燕;慕建成;侯艳军;

    2009年23期 v.12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直肠癌术后复发出现神经症状38例分析

    孙巍;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复发的原因,提高早期诊断率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9-03~2006-12 38例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吻合口复发18例,腹腔盆腔种植复发14例,局部复发7例,腹壁切口复发6例。38例中根治性切除14例,姑息性切除11例。根治性切除和非根治性切除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7个月和9个月。结论直肠癌手术复发的预防重在术中无瘤操作,定期随访是早期诊断的关键,积极手术治疗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提高直肠癌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重要方法。

    2009年23期 v.12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急诊科的应用体会

    李桂香;闫波;纪伟峰;郭华;高春梅;李婵;

    2009年23期 v.12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甲强龙冲击治疗有机磷中毒并迟发性神经病36例临床分析

    赵涛;

    2009年23期 v.12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超短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崔豫;

    目的观察超短波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23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超短波治疗。结果超短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总有效率为86.96%。结论超短波具有穿透力强的特点,改善了膝关节软骨的营养供给和致痛物对神经末梢的刺激,使受损的膝关节功能恢复。

    2009年23期 v.12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中西医结合

  • 针刺配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孟繁烨;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选择70例VD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前者采用针刺加口服养血清脑颗粒,后者采用口服尼莫地平片治疗,治疗前后分别以MMSE、HDS、ADL量表评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加养血清脑颗粒用于治疗血管性痴呆有效。

    2009年23期 v.12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李学军;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74例患者随即分为2组,治疗组37例,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37例,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具有症状缓解快、疗程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势。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较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显著。

    2009年23期 v.12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护理体验

  • 脑卒中患者多管道的护理及对策

    杜桦;钟杰;高园林;王艳敏;桑娜娜;冯雪;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临床应用多管道的治疗特点进行探讨,找出护理工作中易忽视的环节,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脑卒中多管道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及作出护理对策,加强病情观察,落实强化床头交接班制度,认真检查各管道使用状况发现护理问题及时解决。结果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多种管道的护理,配合原发病的治疗,324例中无1例因护理不当而造成并发症致死亡病例。结论加强各种治疗管道的护理,保证治疗效果,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009年23期 v.12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急性有机磷中毒的院前急救护理

    龚存玉;张有琼;刘筱琼;

    2009年23期 v.12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颈椎手术术中颜面部压疮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阎振华;

    目的探讨颈椎手术术中颜面部压疮的发生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5例颈椎手术的患者进行颜面部压疮危险评估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发现颜面部压疮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使用马蹄形头架;长时间的压迫、摩擦力、剪力;麻醉、失血、应激状态;消毒液及大量液体冲洗。结论做好体位护理和皮肤局部护理对预防颈椎手术患者颜面部压疮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9年23期 v.12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贾新丽;

    目的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方法对86例小儿惊厥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细致的基础护理。结果86例小儿惊厥患者没有发生任何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惊厥是常见急症之一,系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所致,常引起窒息、外伤,严重者危及生命。因此及时进行抢救,做好综合护理对患儿痊愈具有重要意义。

    2009年23期 v.12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妊娠急性脂肪肝的临床护理体会

    黄超霞;

    2009年23期 v.12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舒适护理在膀胱镜检查中的应用

    刘军霞;

    目的探讨膀胱镜检查中舒适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以30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性别及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舒适护理,包括营造舒适的检查环境、舒适的心理护理、舒适的体位护理、指导舒适的配合技巧、舒适的术后教育等。结果通过实施舒适护理,所有病人均能安全舒适的接受检查。结论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护理水平。

    2009年23期 v.12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硫酸镁联合高渗糖、利多卡因、地塞米松湿敷预防胺碘酮引起静脉炎的护理

    张娟;乔瑞云;王雪梅;

    目的观察25%硫酸镁、高渗糖、利多卡因、地塞米松联合持续湿敷,预防胺碘酮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方法52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泵入胺碘酮的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于泵入胺碘酮时在穿刺点上方置一块浸有高渗糖、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和25%硫酸镁(各一支)混和液的纱布,并保持湿润;对照组按常规方法不作任何处理。结果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92.3%,其中Ⅱ、Ⅲ度占86.9%,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38.5%,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25%硫酸镁、高渗糖、利多卡因、地塞米松联合持续湿敷能有效降低胺碘酮致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静脉炎的严重程度。

    2009年23期 v.12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脑血管病后痴呆病人的院内护理

    陈卓;

    2009年23期 v.12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股静脉置管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王秀玲;

    目的解决结脑患者长期静脉用药造成的浅静脉损害,减轻结脑患者的痛苦。方法对156例结脑患者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局麻后行股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结果保证结脑患者长期、准确、及时、安全、有效的用药,提高结脑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护士的工作效率。结论股静脉粗大,位置固定,走行直,周围无重要组织,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护士可独立完成。20%甘露醇是治疗结脑的常用药物,用药时间长,用量大,每天用药次数多,由于浓度高,滴速快,易对静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重者可致无菌性静脉炎,经股静脉穿刺置管输液,甘露醇药液可直接进入大血管,避免静脉炎发生。

    2009年23期 v.12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并脑梗死护理体会

    于凤枝;

    2009年23期 v.12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1例朊蛋白病患者的护理

    张红;朱相格;李宁;

    2009年23期 v.12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中药熏蒸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护理体会

    张庆梅;王秀娟;

    2009年23期 v.12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综述与讲座

误诊误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