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创办日期:1998年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刊   期:月刊
电话:0371-60100422 63321039
Email : bjb@cn-shenjing.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381/R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110

 

论著

  • 肾功能与脑小血管疾病CT定量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潘晓帆;周其达;华键;查蕾蕾;沈军;姜亦伦;

    目的探索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肾功能与脑小血管疾病CT定量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采集患者的血压、糖尿病史、CRP、同型半胱氨酸、总胆固醇、血清肌酐等临床资料,采用Cockcroft-Gault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应用CT检测总的脑容量及脑白质损伤(white matter lesions,WML)容量。白质萎缩、脑白质损伤和腔隙性梗死的存在提示脑小血管疾病。应用线性回归分析GFR和脑影像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低GFR患者具有更低的脑容量,更高的WML容量。结论肾功能损害和脑小血管疾病的CT检测指标存在相关性。

    2010年17期 v.13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 帕金森病和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失匹配性负波的比较

    李雷;李继峰;张帆;

    目的研究比较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IVD)患者和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时在失匹配负波(MMN)的特征。方法 17例非痴呆非抑郁帕金病患者,26例SIVD患者和21例年龄、教育年限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失匹配负波(MMN)成分的潜伏期、波幅检测。结果 SIVD组与对照组相比,MMN潜伏期延长,波幅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帕金森病组与对照组相比,MMN潜伏期延长(P<0.01);波幅虽呈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SIVD组与帕金森病组相比,潜伏期延长,波幅明显降低,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失匹配负波(MMN)能够客观地反映非痴呆非抑郁帕金森病人早期额叶认知功能障碍,更能反映SIVD患者在大脑信息处理的早期阶段对所输入信息的感觉记忆及自动选择所存在的障碍,其电生理特征对认知障碍的鉴别有一定价值。

    2010年17期 v.13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MRI正常额叶癫患者的MR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张红菊;李永丽;姚勇;张杰文;

    目的应用MR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探讨MRI正常的额叶癫患者与运动相关白质是否存在隐匿性病变。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6例MRI正常的额叶癫患者发作间期和30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MRI和DTI检查,定量测量额叶皮层下白质、胼胝体膝部和压部、内囊前肢和后肢及外囊的平均扩散系数(DCavg)和部分各向异性(FA)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RI正常的额叶癫患者额叶皮层下白质、胼胝体膝部区域的DCavg值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皮层下白质的FA值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胼胝体膝部的FA与正常人无差异。结论 MRI正常的额叶癫患者存在额叶隐匿性损害;DTI为发现致灶提供理论依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010年17期 v.13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 急性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及MRI表现

    孟祥;孟凡超;邵夫明;宋传顺;丁志伟;刘得魁;

    目的探讨急性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与MRI特征。方法对2009-06~2010-0510例急性TOBS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进行回顾行分析。结果 TOBS的临床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眩晕、瞳孔变化及眼球运动障碍、肢体瘫痪、偏盲或皮质盲,记忆功能损害;MRI提示病灶发生在小脑、脑桥、丘脑、中脑、枕叶及颞叶内侧面,DWI全部显示为高信号,检出率100%;MRA显示为基底动脉及椎动脉闭塞或狭窄。结论临床表现和MRI特征相结合,尤其是DWI及MRA的应用对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17期 v.13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 bFGF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ICAM-1表达及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

    闻公灵;娄季宇;白宏英;

    目的探讨bFGF对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脑组织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6)、缺血再灌注组(n=16)和bFGF组(n=16)。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脑中动脉阻塞1h再灌注损伤24h,bFGF组伤后即刻一次性经腹腔注射bFGF(10g/kg),假手术组和损伤组以相同方法给予0.9%的生理盐水。采用干湿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采用伊文思蓝(evansblue,EB)法检测脑毛细血管通透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组织ICAM-1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脑含水量、脑皮质EB含量及ICAM-1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bFGF组脑含水量、脑皮质EB含量及ICAM-1表达较模型组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 ICMA-1表达增加是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形成和缺血性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减少ICAM-1表达和脑组织含水量推测是bFGF脑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2010年17期 v.13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喹硫平与奋乃静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对照研究

    陈恩民;

    目的探讨喹硫平与奋乃静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口服喹硫平,对照组口服奋乃静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研究组有效率86.7%,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周末起PANSS及ADL总分和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并随着治疗时间的延续呈持续性下降;同期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研究组主要表现为嗜睡、直立性低血压等,对照组主要表现为锥体外系反应、口干、便秘等。结论喹硫平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疗效与奋乃静相当,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可作为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首选药物。

    2010年17期 v.13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多发性硬化患者认知障碍

    李莉莉;张星虎;

    目的对MS患者认知情况进行评价,初步探讨MS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频率、特点以及认知障碍对M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8例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所有患者进行神经心理评价、临床功能障碍评价(EDSS)和生活质量评价(ADL和IADL),观察多发性硬化患者认知障碍发生情况,分析它们与其他临床表现相关关系,及各因素对认知的影响。结果患者中有认知障碍占71.4%(20/28),其中韦氏成人(或儿童智力)量表测查,全量表智商(FIQ)低于正常(<90分)为60.7%(17/28),临床记忆量表检查:记忆商(MQ)低于正常(<90分)为64.3%(18/28)。有认知障碍与无认知障碍2组间比较:受教育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回归分析发现EDSS、受教育时间对FIQ的影响以及年龄对MQ的影响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MS患者有较高认知功能损害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与之相关。

    2010年17期 v.13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MR弥散加权像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中的应用研究

    马慧娟;李振玉;李静;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对CO中毒迟发脑病的诊断价值,并尝试寻找一种能判断CO中毒迟发脑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方法将44例CO中毒患者分为2组,一组为单纯CO中毒未并发迟发脑病组(ACOP),另一组为一氧化碳中毒并发迟发脑病组(DEACMP)。对ACOP患者及DEACMP患者中毒急性期、ACOP恢复期及DEACMP发病10d后行DWI扫描,并测量大脑半卵圆中心ADC值,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20例DEACMP患者双侧大脑半卵圆中心于中毒急性期及迟发脑病发病后均出现ADC值不同程度下降,各测量点均值与单纯ACOP患者比较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WI在CO中毒迟发脑病中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估计预后。

    2010年17期 v.13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 诱发电位与脑电图联合检测对脑血管病昏迷患者预后的评估

    李梅笑;蒙巍;雷皇英;

    目的研究脑电图(EEG)、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联合检测对脑血管病昏迷患者预后的判断。方法对60例脑血管病昏迷患者进行EEG、BAEP、SEP检测,并与预后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诱发电位与脑电图联合检测对预后评估的敏感性为96.9%,特异性96.4%,准确率96.7%,与glasgow评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EG、BAEP及SEP联合检测对评价脑血管病昏迷患者脑功能状态,预测预后提供了客观可靠的依据。

    2010年17期 v.13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 30例窦镰旁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体会

    郑伟武;赵泽林;田飞;陈文荣;

    目的探讨窦镰旁脑膜瘤显微手术切除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窦镰旁脑膜瘤患者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按Simpson标准,在30例窦镰旁脑膜瘤患者中肿瘤I级切除23例,Ⅱ~Ⅲ级切除7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可以有效的控制术中出血,明显提高窦镰旁脑膜瘤的全切除率,降低复发率,减少致残及病死率。

    2010年17期 v.13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17β-雌二醇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孙玉华;贺维亚;

    目的探讨突触可塑性在17β-雌二醇改善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用>16月龄雄性Wistar大鼠,应用Y迷宫进行空间定向学习和记忆训练,将达到标准者随机分为3组:(1)假手术(Sham)组;(2)VD组;(3)VD+雌二醇腹部皮下注射(E)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RT-PCR的方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突触素(SYN)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术后60d,E组和VD组MAP-2和SYN表达均有下降,但VD组下降更为明显。结论 17β-雌二醇相对增加VD大鼠海马CA1区MAP-2、SYN蛋白含量和mRNA的表达。提示相对增加与突触可塑性相关的MAP-2、SYN蛋白含量和mRNA的表达,可能是雌二醇改善VD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之一。

    2010年17期 v.13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薛战尤;李祯;刚书成;许莉;苏茜;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进展性脑梗死住院患者60例,治疗组30例应用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照组30例给予低分子肝素钙,2组其他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明显下降。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2010年17期 v.13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监测的临床意义

    王瑞祥;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疾病进展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进展性脑梗死患者36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30例,健康体检者30例,通过检测不同组别之间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结果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平均水平为(5.16±1.13)g,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平均水平为(3.71±0.52)g,健康体检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平均水平为(1.21±0.67)g。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2组,说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对于脑梗死疾病的进展有一定的关系。

    2010年17期 v.13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李昕;郭艳萍;郑蔚;

    目的探讨影响脑卒中1年复发率的主要因素。方法登记我院2004-05~2006-07住院的首次卒中患者,前瞻性随访病后1年的复发情况,并登记影响卒中复发的各种可能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300例首次卒中患者,其中脑出血106例(35.5%),缺血性脑卒中194例(64.5%)。卒中1年的总体复发率为13.5%.其中脑梗死复发率为11.2%。脑出血复发率为17.3%。校正年龄和性别后,多因素分析显示房颤、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是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后1年复发率约为13.5%,应加强脑卒中患者房颤、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的监测和预防.以减少卒中再发。

    2010年17期 v.13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短暂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

    周向东;万大国;史改景;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短暂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7-09~2009-09门诊及住院符合TIA诊断标准及既往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共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2组患者均采取内科治疗,观察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1次/d,30d为1个疗程。对照组不服用降脂药。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提高冠心病合并TIA患者的临床疗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2010年17期 v.13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脑动脉瘤破裂患者凝血与纤溶系统变化研究

    魏振宇;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破裂患者凝血与纤溶系统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06-09~2010-01于我院进行治疗的30例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发病时间分为术前组(A组)、术后即刻组(B组)和术后24h组(C组),后将所有患者三个时期的D-二聚体、t-PA活性、t-PA抗原、PT、APTT、FIB、TT及PAI进行检测及统计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B组PT、APTT、FIB、TT、D-二聚体及PAI与A组比较,P均<0.05,B组PT、APTT、TT及PAI与C组比较,P均>0.05,B组FIB、D-二聚体与C组比较,P<0.05;而B组t-PA活性、t-PA抗原分别与A组及C组比较,均为先升高后下降,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动脉瘤破裂患者随着时间变化凝血与纤溶系统变化较大,应引起重视及进一步研究。

    2010年17期 v.13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SCT诊断

    杜焱;朱敬松;

    2010年17期 v.13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蒲公英多糖对四氯化碳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李春兰;赵亮;

    2010年17期 v.13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认知功能障碍与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李菁;齐进兴;邓建中;黄建凯;

    目的探讨认知功能障碍与颈动脉狭窄、闭塞的关联性。方法序贯收集160例患者,将上述患者分为2组,其中病例组80例患者均经脑血管造影检查,并证实颈动脉血管狭窄程度>50%;对照组80例患者经颈动脉彩超检查证实颈动脉血管正常。应用成人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给予对上述2组患者进行神经心理测试,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应用成人韦克斯勒智力量表进行测试,根据解答量表所测分数评估,病例组80例患者正常率5%,异常率95%;对照组80例患者正常率100%,异常率0%。结论脑供血动脉狭窄、闭塞可导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可在脑卒中前发生。

    2010年17期 v.13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阿托伐他汀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患者慢性心房颤动疗效观察

    段继豪;翟亚东;

    2010年17期 v.13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脑梗死专题研究

诊治体验

用药与体验

综述与讲座

病例报告

护理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