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创办日期:1998年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刊   期:月刊
电话:0371-60100422 63321039
Email : bjb@cn-shenjing.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381/R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110

 

论著

  • 腺苷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

    尉娜;谭军;路坦;

    目的探讨腺苷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F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腺苷预处理组(AP组),用Zeal Longa 5级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内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表达。结果 (1)神经功能评分AP组各亚组均小于IR组各亚组(P均<0.05),但大于F组各亚组(P均<0.05);(2)F组bFGF阳性表达极弱,IR组和AP组在脑缺血再灌注后2 h开始出现bFGF弱阳性表达并逐渐增强,24 h达高峰,72 h略有下降,6 h2、4 h、72 h时AP组bF-GF阳性表达较IR组相应各亚组增强(P<0.05)。结论 (1)腺苷预处理能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所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2)腺苷预处理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内bFGF的分泌,进而起到保护脑组织的作用。

    2011年03期 v.14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腺苷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

    尉娜;谭军;路坦;

    目的探讨腺苷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F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腺苷预处理组(AP组),用Zeal Longa 5级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内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表达。结果 (1)神经功能评分AP组各亚组均小于IR组各亚组(P均<0.05),但大于F组各亚组(P均<0.05);(2)F组bFGF阳性表达极弱,IR组和AP组在脑缺血再灌注后2 h开始出现bFGF弱阳性表达并逐渐增强,24 h达高峰,72 h略有下降,6 h2、4 h、72 h时AP组bF-GF阳性表达较IR组相应各亚组增强(P<0.05)。结论 (1)腺苷预处理能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所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2)腺苷预处理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内bFGF的分泌,进而起到保护脑组织的作用。

    2011年03期 v.14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糖代谢水平与病情演变及预后的关系

    樊福强;刘美萍;刘志辉;王春梅;

    目的探讨糖代谢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将171例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次日凌晨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糖尿病和葡萄糖调节受损组、应激性高血糖组、正常血糖组,分析不同血糖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灶大小和预后的影响。结果正常血糖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糖尿病组和应激性高血糖组,梗死灶也较其他2组小,经治疗后总有效率较糖尿病及应激性高血糖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水平的测定可作为判定病情、估计预后的指标之一。

    2011年03期 v.14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糖代谢水平与病情演变及预后的关系

    樊福强;刘美萍;刘志辉;王春梅;

    目的探讨糖代谢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将171例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次日凌晨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糖尿病和葡萄糖调节受损组、应激性高血糖组、正常血糖组,分析不同血糖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灶大小和预后的影响。结果正常血糖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糖尿病组和应激性高血糖组,梗死灶也较其他2组小,经治疗后总有效率较糖尿病及应激性高血糖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水平的测定可作为判定病情、估计预后的指标之一。

    2011年03期 v.14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胡登科;张晓敏;钟莲梅;纪博文;许虹;杨昆胜;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128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丁苯酞组、依达拉奉组和治疗组共4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丁苯酞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依达拉奉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依达拉奉联合治疗。疗程均为两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2周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达93.8%,治疗组对神经功能缺损的治疗效果优于丁苯酞组、依达拉奉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2011年03期 v.14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胡登科;张晓敏;钟莲梅;纪博文;许虹;杨昆胜;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128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丁苯酞组、依达拉奉组和治疗组共4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丁苯酞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依达拉奉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依达拉奉联合治疗。疗程均为两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2周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达93.8%,治疗组对神经功能缺损的治疗效果优于丁苯酞组、依达拉奉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2011年03期 v.14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一氧化氮与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胡文忠;王晓强;

    目的研究硝普钠、7-硝基吲唑(7-NI)和AMT对急性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元细胞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组,按照不同给药时间和给药方法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待全脑缺血15 min后再灌注,第5天行多聚甲醛灌注,石蜡包埋,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存活情况。结果在脑缺血再灌注后5 d,单次应用硝普钠未见明显保护作用,连续应用硝普钠7次和应用AMT和7-NI组存活率较未给药组明显增多,尼氏染色显示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存活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结论硝普钠、7-NI和AMT均对急性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元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2011年03期 v.14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一氧化氮与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胡文忠;王晓强;

    目的研究硝普钠、7-硝基吲唑(7-NI)和AMT对急性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元细胞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组,按照不同给药时间和给药方法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待全脑缺血15 min后再灌注,第5天行多聚甲醛灌注,石蜡包埋,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存活情况。结果在脑缺血再灌注后5 d,单次应用硝普钠未见明显保护作用,连续应用硝普钠7次和应用AMT和7-NI组存活率较未给药组明显增多,尼氏染色显示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存活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结论硝普钠、7-NI和AMT均对急性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元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2011年03期 v.14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乳胞素对SD大鼠脑出血模型神经新生的影响及机制

    陈勇;高林;耿利娇;贺维亚;

    目的探讨UPS抑制剂乳胞素(lactacystin)对SD大鼠脑出血模型神经新生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Ⅶ型胶原酶诱导SD大鼠脑出血模型,分为对照组(A组),乳胞素处理组(B组),每组各20只;造模成功后第1~7天B组腹腔注射1mg/(kg.d)的乳胞素,A组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第3周断头处死SD大鼠,以组织化学方法结合灰度值半定量检测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活性表达,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法检测转录因子-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含量,利用抗Brdu单克隆抗体,显示纹状体区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与A组比较,B组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活性明显下降,损毁侧纹状体内NF-κB含量含量明显减少,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的能力增强(P<0.01)。结论乳胞素有利于SD大鼠脑出血模型神经新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泛素-蛋白酶体,调控NF-κB含量,减少神经元凋亡,促进神经元新生有关。

    2011年03期 v.14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 乳胞素对SD大鼠脑出血模型神经新生的影响及机制

    陈勇;高林;耿利娇;贺维亚;

    目的探讨UPS抑制剂乳胞素(lactacystin)对SD大鼠脑出血模型神经新生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Ⅶ型胶原酶诱导SD大鼠脑出血模型,分为对照组(A组),乳胞素处理组(B组),每组各20只;造模成功后第1~7天B组腹腔注射1mg/(kg.d)的乳胞素,A组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第3周断头处死SD大鼠,以组织化学方法结合灰度值半定量检测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活性表达,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法检测转录因子-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含量,利用抗Brdu单克隆抗体,显示纹状体区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与A组比较,B组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活性明显下降,损毁侧纹状体内NF-κB含量含量明显减少,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的能力增强(P<0.01)。结论乳胞素有利于SD大鼠脑出血模型神经新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泛素-蛋白酶体,调控NF-κB含量,减少神经元凋亡,促进神经元新生有关。

    2011年03期 v.14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C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张东铭;王崇贤;张苏河;

    目的探讨C肽的生物学活性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关系,为临床C肽与胰岛素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症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与空腹C肽水平的关联性(因不同的神经传导速度不同,特以右侧腓肠神经感觉支为例)。结果相关分析显示:神经传导速度与体重指数,C肽呈正相关,与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随着C肽水平的下降,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分期逐渐加重。结论 C肽对神经具有保护性作用,推测其具有剂量依赖性,外源性C肽应用可能成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2011年03期 v.14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C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张东铭;王崇贤;张苏河;

    目的探讨C肽的生物学活性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关系,为临床C肽与胰岛素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症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与空腹C肽水平的关联性(因不同的神经传导速度不同,特以右侧腓肠神经感觉支为例)。结果相关分析显示:神经传导速度与体重指数,C肽呈正相关,与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随着C肽水平的下降,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分期逐渐加重。结论 C肽对神经具有保护性作用,推测其具有剂量依赖性,外源性C肽应用可能成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2011年03期 v.14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修复的作用

    苏淑杰;李志洁;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NGF)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神经修复的作用。方法新生7日龄(SD)大鼠72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治疗组腹腔注射NGF,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术后不同时间点(3 h、12 h、1 d、3 d、7 d、14 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神经丝蛋白(NFP)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VEGF呈持续的低程度表达,HIBD后治疗组各时间点VEGF的表达均高于模型组,3 h~3 d治疗组的VEGF阳性区平均积分光密度(IOD)值大于模型组(P<0.05),且高峰提前至3 h,2组间7 d及14 d VEGF表达无统计学差异。HIBD后,3 h~1 d模型组和治疗组的NFP阳性区平均IOD值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3 d、7 d及14 d治疗组NFP阳性区平均IOD值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NGF对HIBD的神经修复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上调VEGF及NFP的表达而实现。

    2011年03期 v.14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修复的作用

    苏淑杰;李志洁;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NGF)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神经修复的作用。方法新生7日龄(SD)大鼠72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治疗组腹腔注射NGF,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术后不同时间点(3 h、12 h、1 d、3 d、7 d、14 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神经丝蛋白(NFP)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VEGF呈持续的低程度表达,HIBD后治疗组各时间点VEGF的表达均高于模型组,3 h~3 d治疗组的VEGF阳性区平均积分光密度(IOD)值大于模型组(P<0.05),且高峰提前至3 h,2组间7 d及14 d VEGF表达无统计学差异。HIBD后,3 h~1 d模型组和治疗组的NFP阳性区平均IOD值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3 d、7 d及14 d治疗组NFP阳性区平均IOD值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NGF对HIBD的神经修复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上调VEGF及NFP的表达而实现。

    2011年03期 v.14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甲状腺素凝胶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

    杨延良;陈清汉;王红辉;

    目的探讨甲状腺素凝胶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方法 54只雄性SD大鼠双侧坐骨神经切断造成0.8 cm缺损,用甲壳素导管桥接神经缺损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A组管内注入甲状腺素凝胶,B组管内注入赋形剂明胶,C组管内注入等渗盐水。术后第4、8周分别检测各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并收集标本,行特殊染色、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再生神经的组织学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4、8周A组神经传导速度优于B、C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阳性神经纤维数及特殊染色显示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均多于B、C组(P<0.05),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应用甲状腺素凝胶可以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和功能恢复。

    2011年03期 v.14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甲状腺素凝胶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

    杨延良;陈清汉;王红辉;

    目的探讨甲状腺素凝胶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方法 54只雄性SD大鼠双侧坐骨神经切断造成0.8 cm缺损,用甲壳素导管桥接神经缺损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A组管内注入甲状腺素凝胶,B组管内注入赋形剂明胶,C组管内注入等渗盐水。术后第4、8周分别检测各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并收集标本,行特殊染色、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再生神经的组织学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4、8周A组神经传导速度优于B、C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阳性神经纤维数及特殊染色显示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均多于B、C组(P<0.05),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应用甲状腺素凝胶可以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和功能恢复。

    2011年03期 v.14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7动态改变的临床研究

    邵可可;荣良群;魏秀娥;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17(Interleukin-17 IL-17)含量变化,探讨IL-17在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动态检测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21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IL-17浓度值。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1 d、3 d、7 d和14 d时血清IL-17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时间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发病3 d水平最高,随时间推移及治疗的介入,IL-17水平逐渐下降。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7水平明显升高,动态观察患者的IL-17含量变化可能有助于监测急性脑梗死的病情变化。

    2011年03期 v.14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7动态改变的临床研究

    邵可可;荣良群;魏秀娥;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17(Interleukin-17 IL-17)含量变化,探讨IL-17在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动态检测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21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IL-17浓度值。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1 d、3 d、7 d和14 d时血清IL-17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时间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发病3 d水平最高,随时间推移及治疗的介入,IL-17水平逐渐下降。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7水平明显升高,动态观察患者的IL-17含量变化可能有助于监测急性脑梗死的病情变化。

    2011年03期 v.14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硫酸软骨素酶ABC(ch ABC)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功能的实验研究

    王红辉;陈清汉;杨延良;

    目的观察硫酸软骨素酶ABC(chABC)对坐骨神经再生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大白鼠双侧坐骨神经切断造成0.8 cm缺损,用甲壳素导管桥接神经缺损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24只。A组(实验组):管内注入聚乳酸-聚乙醇酸—chABC缓释微球(chABC-PLGA);B组(赋形剂组):管内注入聚乳酸-聚乙醇酸微球;C组(空白对照组):管内注入等渗盐水。术后4周、8周取材作神经电生理、神经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4周、8周组织学观察见有再生神经通过再生室,其间有新生血管;神经电生理检查A组再生神经传导速度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再生神经传导速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P>0.0167)组间多重比较行Bonferroni法检验,取校正α=0.0167)。S-100免疫组织化学及Loyez氏神经染色法显示:A组神经纤维数多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再生神经纤维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P>0.0167)。结论硫酸软骨素酶ABC(chABC)具有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

    2011年03期 v.14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硫酸软骨素酶ABC(ch ABC)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功能的实验研究

    王红辉;陈清汉;杨延良;

    目的观察硫酸软骨素酶ABC(chABC)对坐骨神经再生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大白鼠双侧坐骨神经切断造成0.8 cm缺损,用甲壳素导管桥接神经缺损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24只。A组(实验组):管内注入聚乳酸-聚乙醇酸—chABC缓释微球(chABC-PLGA);B组(赋形剂组):管内注入聚乳酸-聚乙醇酸微球;C组(空白对照组):管内注入等渗盐水。术后4周、8周取材作神经电生理、神经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4周、8周组织学观察见有再生神经通过再生室,其间有新生血管;神经电生理检查A组再生神经传导速度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再生神经传导速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P>0.0167)组间多重比较行Bonferroni法检验,取校正α=0.0167)。S-100免疫组织化学及Loyez氏神经染色法显示:A组神经纤维数多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再生神经纤维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P>0.0167)。结论硫酸软骨素酶ABC(chABC)具有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

    2011年03期 v.14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RAG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左室肥厚、血清esRAGE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孙广利;李莉;崔天祥;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基因Gly82Ser多态性与EH-LVH患者及其血清内源性分泌型RAGE(esRAGE)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PCR-RLFP)的方法,检测94例EH患者(其中38例伴LVH)及50例对照组RAGE基因Gly82Ser多态性,同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esRAGE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H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H-LVH组RAGE基因Gly82Ser位点的GS基因型频率和82Ser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H-LVH和EH组Gly82Ser SS基因型血清es-RAGE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RAGE基因Gly82Ser多态性与EH的发生发展无关;EH-LVH患者RAGE基因Gly82Ser GS基因型和82Ser等位基因增多,提示82Ser等位基因可能是EH-LVH发病的易感基因;RAGE基因Gly82Ser多态性与血清esRAGE水平显著相关。

    2011年03期 v.14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 RAG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左室肥厚、血清esRAGE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孙广利;李莉;崔天祥;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基因Gly82Ser多态性与EH-LVH患者及其血清内源性分泌型RAGE(esRAGE)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PCR-RLFP)的方法,检测94例EH患者(其中38例伴LVH)及50例对照组RAGE基因Gly82Ser多态性,同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esRAGE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H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H-LVH组RAGE基因Gly82Ser位点的GS基因型频率和82Ser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H-LVH和EH组Gly82Ser SS基因型血清es-RAGE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RAGE基因Gly82Ser多态性与EH的发生发展无关;EH-LVH患者RAGE基因Gly82Ser GS基因型和82Ser等位基因增多,提示82Ser等位基因可能是EH-LVH发病的易感基因;RAGE基因Gly82Ser多态性与血清esRAGE水平显著相关。

    2011年03期 v.14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GFAP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段周芳;王金兰;娄季宇;刘义峰;李青;何美霞;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和星形胶质细胞表达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缺血组、EGb761干预组,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观测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结果与单纯缺血组相比EGb761干预组GFAP、细胞凋亡数目明显降低,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的过度活化并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具有脑保护作用。

    2011年03期 v.14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GFAP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段周芳;王金兰;娄季宇;刘义峰;李青;何美霞;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和星形胶质细胞表达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缺血组、EGb761干预组,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观测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结果与单纯缺血组相比EGb761干预组GFAP、细胞凋亡数目明显降低,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的过度活化并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具有脑保护作用。

    2011年03期 v.14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法舒地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Rho激酶、Nogo-A表达的影响

    梁燕;娄季宇;白宏英;王金兰;杨霄鹏;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后Rho激酶、Nogo-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72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A假手术组、B缺血再灌注组、C法舒地尔治疗组,每组24只,再分为1 d、3 d、7 d、14 d 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采用Zea-Longa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缺血侧海马CA1区Rho激酶、Nogo-A的表达。结果 (1)B组、C组各时间点Rho激酶表达均高于A组(P<0.05),术后7d最为明显,C组Rho各时间点表达较B组减少(P<0.05)。(2)B组、C组Nogo-A蛋白表达较A组明显增多(P<0.05),C组各时间点的表达较B组减少(P<0.05)。结论法舒地尔可有效抑制缺血再灌注后Rho激酶及Nogo-A的激活从而达到促使轴突再生的作用。

    2011年03期 v.14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法舒地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Rho激酶、Nogo-A表达的影响

    梁燕;娄季宇;白宏英;王金兰;杨霄鹏;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后Rho激酶、Nogo-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72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A假手术组、B缺血再灌注组、C法舒地尔治疗组,每组24只,再分为1 d、3 d、7 d、14 d 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采用Zea-Longa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缺血侧海马CA1区Rho激酶、Nogo-A的表达。结果 (1)B组、C组各时间点Rho激酶表达均高于A组(P<0.05),术后7d最为明显,C组Rho各时间点表达较B组减少(P<0.05)。(2)B组、C组Nogo-A蛋白表达较A组明显增多(P<0.05),C组各时间点的表达较B组减少(P<0.05)。结论法舒地尔可有效抑制缺血再灌注后Rho激酶及Nogo-A的激活从而达到促使轴突再生的作用。

    2011年03期 v.14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舒洛地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肖珍珍;李惠勉;

    目的探讨舒洛地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舒洛地特干预组,采用改良Zea Longa[1]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а(TNF-а)及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结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脑组织中TNF-a及CRP含量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舒洛地特组TNF-a及CRP的含量减少,脑组织肿胀减轻,死亡神经元明显减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P<0.05)。结论舒洛地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多方面的。

    2011年03期 v.14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舒洛地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肖珍珍;李惠勉;

    目的探讨舒洛地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舒洛地特干预组,采用改良Zea Longa[1]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а(TNF-а)及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结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脑组织中TNF-a及CRP含量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舒洛地特组TNF-a及CRP的含量减少,脑组织肿胀减轻,死亡神经元明显减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P<0.05)。结论舒洛地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多方面的。

    2011年03期 v.14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王浆蛋白质及其生理药理作用分析

    王婷;杨旭;

    目的从蛋白质组的角度分析王浆及其生理药理作用,为进一步理解王浆医用价值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提取王浆全蛋白质组分进行双向电泳(2-DE)和质谱鉴定(MALDI-TOF/MS),然后利用蛋白质数据库进行比对。结果 2-DE图谱共检测出152个蛋白点,对其中57个高丰度蛋白进行了MALDI-TOF/MS鉴定,有45个属于王浆主蛋白(MRJPs)家族,还有3个葡萄糖氧化酶,1个过氧化物还原酶,1个谷胱甘肽S转移酶,其余7个蛋白点未能找出匹配蛋白。结论这些蛋白质和酶类具有营养、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或许可以部分说明王浆对于人类的医药保健作用。

    2011年03期 v.14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 王浆蛋白质及其生理药理作用分析

    王婷;杨旭;

    目的从蛋白质组的角度分析王浆及其生理药理作用,为进一步理解王浆医用价值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提取王浆全蛋白质组分进行双向电泳(2-DE)和质谱鉴定(MALDI-TOF/MS),然后利用蛋白质数据库进行比对。结果 2-DE图谱共检测出152个蛋白点,对其中57个高丰度蛋白进行了MALDI-TOF/MS鉴定,有45个属于王浆主蛋白(MRJPs)家族,还有3个葡萄糖氧化酶,1个过氧化物还原酶,1个谷胱甘肽S转移酶,其余7个蛋白点未能找出匹配蛋白。结论这些蛋白质和酶类具有营养、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或许可以部分说明王浆对于人类的医药保健作用。

    2011年03期 v.14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 神经内镜下治疗交通性脑积水13例临床分析

    付旭东;寿记新;马林;王建业;李雪远;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行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可行性。方法 13例交通性脑积水病人术前、术后行NPHS、腰穿测ICP,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组11例有效,2例无效,无死亡病例。术后NPHS平均提高3.50,脑脊液压力平均下降40.44 m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查头颅MRI:9例脑室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4例变化不明显。结论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一种有效方法。

    2011年03期 v.14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神经内镜下治疗交通性脑积水13例临床分析

    付旭东;寿记新;马林;王建业;李雪远;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行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可行性。方法 13例交通性脑积水病人术前、术后行NPHS、腰穿测ICP,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组11例有效,2例无效,无死亡病例。术后NPHS平均提高3.50,脑脊液压力平均下降40.44 m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查头颅MRI:9例脑室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4例变化不明显。结论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一种有效方法。

    2011年03期 v.14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青年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高秀菊;薛孟馨;

    目的探讨青年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青年卒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分析129例青年卒中的性别、年龄、血压、血脂、血糖、烟酒嗜好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等临床资料。结果男90例,女39例,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高血压病71例(55%),高血脂症88例(68.2%),吸烟39例(30.2%),酗酒30例(23.3%),高同型半胱氨酸(Hcy)23例(17.8%),糖尿病13例(10.1%),颅内动脉瘤10例(7.8%),颅内动脉炎6例(4.7%)。结论青年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酗酒、高同型半胱血症。

    2011年03期 v.14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青年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高秀菊;薛孟馨;

    目的探讨青年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青年卒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分析129例青年卒中的性别、年龄、血压、血脂、血糖、烟酒嗜好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等临床资料。结果男90例,女39例,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高血压病71例(55%),高血脂症88例(68.2%),吸烟39例(30.2%),酗酒30例(23.3%),高同型半胱氨酸(Hcy)23例(17.8%),糖尿病13例(10.1%),颅内动脉瘤10例(7.8%),颅内动脉炎6例(4.7%)。结论青年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酗酒、高同型半胱血症。

    2011年03期 v.14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MRI分析

    赵天平;

    目的探讨血管母细胞瘤的MRI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资料。结果 9例病灶,4例位于右侧小脑半球,3例位于左侧小脑半球,2例位于小脑蚓部。MRI表现为大囊小结节型的8例,壁结节明显强化;表现为实质肿块型1例,增强明显强化。5例肿瘤实质部分见血管流空信号影,4例瘤周可见轻到中度水肿。结论 MRI是检查及诊断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有效方法。

    2011年03期 v.14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 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MRI分析

    赵天平;

    目的探讨血管母细胞瘤的MRI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资料。结果 9例病灶,4例位于右侧小脑半球,3例位于左侧小脑半球,2例位于小脑蚓部。MRI表现为大囊小结节型的8例,壁结节明显强化;表现为实质肿块型1例,增强明显强化。5例肿瘤实质部分见血管流空信号影,4例瘤周可见轻到中度水肿。结论 MRI是检查及诊断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有效方法。

    2011年03期 v.14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 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研究

    张勇;程敬亮;王娟;李华丽;

    目的探讨DMSO+BHA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DMSO+BHA诱导B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结果神经方向诱导后细胞形态学发生变化,且NSE、Nestin及GFAP染色均为阳性。结论 DMSO+BHA可成功诱导BMSCs向神经样细胞方向分化。

    2011年03期 v.14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研究

    张勇;程敬亮;王娟;李华丽;

    目的探讨DMSO+BHA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DMSO+BHA诱导B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结果神经方向诱导后细胞形态学发生变化,且NSE、Nestin及GFAP染色均为阳性。结论 DMSO+BHA可成功诱导BMSCs向神经样细胞方向分化。

    2011年03期 v.14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以癫癎为首发表现的小儿结节性硬化症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

    聂丽;程华;

    目的探讨以癫癎为首发表现的小儿结节性硬化症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按美国全国结节性硬化症1998年诊断标准,对16例结节性硬化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6例患儿中起病年龄<2岁14例(87.5%);全部患儿均以癫癎发作为首发症状,有皮肤表现者15例(93.75%),以色素脱失斑最多见,智力低下者8例(50%);全部患儿均有脑CT或MRI改变。结论癫癎、特殊的皮肤损害为本病的主要临床特征,脑CT或MRI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2011年03期 v.14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以癫癎为首发表现的小儿结节性硬化症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

    聂丽;程华;

    目的探讨以癫癎为首发表现的小儿结节性硬化症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按美国全国结节性硬化症1998年诊断标准,对16例结节性硬化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6例患儿中起病年龄<2岁14例(87.5%);全部患儿均以癫癎发作为首发症状,有皮肤表现者15例(93.75%),以色素脱失斑最多见,智力低下者8例(50%);全部患儿均有脑CT或MRI改变。结论癫癎、特殊的皮肤损害为本病的主要临床特征,脑CT或MRI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2011年03期 v.14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脑梗死专题研究

  • 丁螺环酮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疗效观察

    陈瑛;

    目的观察丁螺环酮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分为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44例),干预组给予丁螺环酮口服,对照组给予安慰剂,8周为1疗程。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进行评分来判断治疗效果,采用TESS量表来判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丁螺环酮治疗脑梗死后抑郁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后抑郁宜以非药物治疗为主。

    2011年03期 v.14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丁螺环酮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疗效观察

    陈瑛;

    目的观察丁螺环酮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分为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44例),干预组给予丁螺环酮口服,对照组给予安慰剂,8周为1疗程。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进行评分来判断治疗效果,采用TESS量表来判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丁螺环酮治疗脑梗死后抑郁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后抑郁宜以非药物治疗为主。

    2011年03期 v.14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王天虎;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 mL注入0.9%氯化钠250 mL中静滴,1次/d,连用21 d;检测2组在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变化。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hs-CRP、TNF-α、MMP-9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验组与对照组均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试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

    2011年03期 v.14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王天虎;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 mL注入0.9%氯化钠250 mL中静滴,1次/d,连用21 d;检测2组在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变化。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hs-CRP、TNF-α、MMP-9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验组与对照组均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试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

    2011年03期 v.14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反复脑梗死的POEMS综合征1例及文献复习

    景坚;赵子攀;任晓梅;张桁忠;

    <正>POEMS综合征是一种与浆细胞异常增生有关的多系统损害疾病,临床上合并脑梗死极少见,而以反复脑梗死为突出表现的POEMS综合征仅Tracey Garcia等[1]在2007年报道了2例,国内尚未见。本文通过报道1例因反复脑梗死2次入住我科治疗的的POEMS综合征病例,复习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血液有形成分、电生理、影像学及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分析,探讨POEMS综合征与脑梗死之间的内

    2011年03期 v.14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8K]
  • 反复脑梗死的POEMS综合征1例及文献复习

    景坚;赵子攀;任晓梅;张桁忠;

    <正>POEMS综合征是一种与浆细胞异常增生有关的多系统损害疾病,临床上合并脑梗死极少见,而以反复脑梗死为突出表现的POEMS综合征仅Tracey Garcia等[1]在2007年报道了2例,国内尚未见。本文通过报道1例因反复脑梗死2次入住我科治疗的的POEMS综合征病例,复习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血液有形成分、电生理、影像学及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分析,探讨POEMS综合征与脑梗死之间的内

    2011年03期 v.14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8K]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严庆场;吴广华;

    <正>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不是简单的动脉壁脂质沉积性疾病,而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1]。作为炎症标志物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被认为与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密切关系。有研究显示[2],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含量明显升高;而他汀类药物除具有降脂作用外,还有抗炎

    2011年03期 v.14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严庆场;吴广华;

    <正>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不是简单的动脉壁脂质沉积性疾病,而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1]。作为炎症标志物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被认为与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密切关系。有研究显示[2],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含量明显升高;而他汀类药物除具有降脂作用外,还有抗炎

    2011年03期 v.14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 小剂量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赵彦超;

    目的观察小剂量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的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降纤酶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与临床疗效、适应证之间的关系。结果治疗10 d后2组采用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但有个别有皮下出血现象。结论小剂量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防止出血等并发症。

    2011年03期 v.14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小剂量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赵彦超;

    目的观察小剂量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的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降纤酶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与临床疗效、适应证之间的关系。结果治疗10 d后2组采用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但有个别有皮下出血现象。结论小剂量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防止出血等并发症。

    2011年03期 v.14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无症状脑梗死82例临床分析

    王玉华;

    目的探讨无症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以及基本情况。方法通过对自2007-10~2009-12到我院就诊的82例无症状脑梗死患者与95例有症状脑梗死患者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无症状脑梗死的危险性。结果无症状脑梗死与有症状脑梗死在梗死灶的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性。结论无症状脑梗死的发病率高,这在临床中并不少见,所以应及时检查,真正做到及早发现、积极治疗并正确诊断。

    2011年03期 v.14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无症状脑梗死82例临床分析

    王玉华;

    目的探讨无症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以及基本情况。方法通过对自2007-10~2009-12到我院就诊的82例无症状脑梗死患者与95例有症状脑梗死患者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无症状脑梗死的危险性。结果无症状脑梗死与有症状脑梗死在梗死灶的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性。结论无症状脑梗死的发病率高,这在临床中并不少见,所以应及时检查,真正做到及早发现、积极治疗并正确诊断。

    2011年03期 v.14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大面积脑梗死30例临床分析

    殷亚楠;孟凡超;杨小利;

    <正>大面积脑梗死是脑梗死中危重类型之一,常急性起病,进行性加重,多有意识障碍,伴肢体瘫痪,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麻痹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预后差,病死率高。现将我科2007-05~2010-12收入的30例大面积脑梗死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0例患者均经颅脑CT或MRI确诊,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

    2011年03期 v.14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大面积脑梗死30例临床分析

    殷亚楠;孟凡超;杨小利;

    <正>大面积脑梗死是脑梗死中危重类型之一,常急性起病,进行性加重,多有意识障碍,伴肢体瘫痪,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麻痹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预后差,病死率高。现将我科2007-05~2010-12收入的30例大面积脑梗死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0例患者均经颅脑CT或MRI确诊,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

    2011年03期 v.14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氟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的影响

    李建设;车振勇;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的影响。方法将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氟伐他汀40 mg口服,1次/d,共4周,2组其他治疗基本相同。治疗前后化验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超敏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氟伐他汀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

    2011年03期 v.14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氟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的影响

    李建设;车振勇;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的影响。方法将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氟伐他汀40 mg口服,1次/d,共4周,2组其他治疗基本相同。治疗前后化验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超敏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氟伐他汀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

    2011年03期 v.14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初诊疑为脑梗死的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例报告

    吕娟;王润青;赵杰;

    <正>1病例报告患者李国华,女,61岁,以"烦躁、意识障碍27 d"为代主诉于2010-04-20T18∶50入院。约41 d前晨起家属发现患者烦躁,胡言乱语,不会计算,左右辨别不能,当时呈发作性,给予镇静等对症治疗,烦躁减轻,期间诉头晕,坐起明显,伴视物不清,左上肢持物无力,左下肢尚能抬离床面,40 d前于当地医院查头CT未见明显异常,患者渐出现意识障碍,睡

    2011年03期 v.14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初诊疑为脑梗死的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例报告

    吕娟;王润青;赵杰;

    <正>1病例报告患者李国华,女,61岁,以"烦躁、意识障碍27 d"为代主诉于2010-04-20T18∶50入院。约41 d前晨起家属发现患者烦躁,胡言乱语,不会计算,左右辨别不能,当时呈发作性,给予镇静等对症治疗,烦躁减轻,期间诉头晕,坐起明显,伴视物不清,左上肢持物无力,左下肢尚能抬离床面,40 d前于当地医院查头CT未见明显异常,患者渐出现意识障碍,睡

    2011年03期 v.14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诊治体验

  • 神经精神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

    李海燕;齐尚书;

    目的探讨神经精神性系统性红斑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NPSLE)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1例NP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患者中急性或亚急性起病10例,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史者2例;11例均有发热,头痛10例,精神异常7例,意识障碍6例,癫5例,肢体瘫痪1例,视力障碍1例;脑脊液压力升高3例,蛋白升高6例;11例均行头颅磁共振(MRI)检查,其中脑萎缩1例,一侧或双侧基底节小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7例,增强后无强化,无占位效应;经激素治疗部分或完全缓解8例。结论 NPSLE以女性多见,可以作为SLE的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多样,以发热、头痛、精神异常和意识障碍常见;头颅MRI和脑脊液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诊断、及时用药预后相对较好。

    2011年03期 v.14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神经精神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

    李海燕;齐尚书;

    目的探讨神经精神性系统性红斑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NPSLE)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1例NP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患者中急性或亚急性起病10例,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史者2例;11例均有发热,头痛10例,精神异常7例,意识障碍6例,癫5例,肢体瘫痪1例,视力障碍1例;脑脊液压力升高3例,蛋白升高6例;11例均行头颅磁共振(MRI)检查,其中脑萎缩1例,一侧或双侧基底节小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7例,增强后无强化,无占位效应;经激素治疗部分或完全缓解8例。结论 NPSLE以女性多见,可以作为SLE的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多样,以发热、头痛、精神异常和意识障碍常见;头颅MRI和脑脊液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诊断、及时用药预后相对较好。

    2011年03期 v.14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吉兰-巴雷综合征106例临床分析

    曹志勇;董瑞国;

    目的通过对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6例吉兰-巴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并将所有患者分为丙种球蛋白治疗组、丙种球蛋白加激素治疗组和丙种球蛋白加七叶皂甙钠治疗组,观察各组治疗疗效。结果各组均对吉兰-巴雷综合征有治疗效果,其中丙种球蛋白组中治愈率为:轻型46.15%,中型54.55%,重型33.33%,极重型0。丙种球蛋白加激素治疗组治愈率为:轻型50.00%,中型70.00%,重型44.44%,极重型25.00%。丙种球蛋白加七叶皂苷钠组治愈率为,轻型58.33%;中型70.00%;重型50.00%;极重型25.00%。结论丙种球蛋白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效果确切,联合激素治疗及联合七叶皂苷钠效果较单独应用丙种球蛋白效果更佳。

    2011年03期 v.14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吉兰-巴雷综合征106例临床分析

    曹志勇;董瑞国;

    目的通过对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6例吉兰-巴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并将所有患者分为丙种球蛋白治疗组、丙种球蛋白加激素治疗组和丙种球蛋白加七叶皂甙钠治疗组,观察各组治疗疗效。结果各组均对吉兰-巴雷综合征有治疗效果,其中丙种球蛋白组中治愈率为:轻型46.15%,中型54.55%,重型33.33%,极重型0。丙种球蛋白加激素治疗组治愈率为:轻型50.00%,中型70.00%,重型44.44%,极重型25.00%。丙种球蛋白加七叶皂苷钠组治愈率为,轻型58.33%;中型70.00%;重型50.00%;极重型25.00%。结论丙种球蛋白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效果确切,联合激素治疗及联合七叶皂苷钠效果较单独应用丙种球蛋白效果更佳。

    2011年03期 v.14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365例青年脑卒中患者病因及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王志强;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的365例青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因及危险因素。结果青年脑卒中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3.51:1)男性占77.8%,女性占22.19%。缺血性脑卒中占59.18%,多于出血性脑卒中的40.82%。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49.54%),其次是心源性脑血栓(12.04%)。青年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病因是高血压(52.35%),其次是脑动静脉畸形(14.09%)。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高血压(47.17%)、高血脂症(32.05%)、酗酒(25.21%)、吸烟(22.74%)、家族史(14.52%)、糖尿病(6.85%)、心脏病(4.11%)。结论青年脑卒中发病与性别、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症、酗酒、吸烟、家族史等密切相关,应予早期干预,开展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和控制青年脑卒中的发生。

    2011年03期 v.14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365例青年脑卒中患者病因及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王志强;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的365例青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因及危险因素。结果青年脑卒中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3.51:1)男性占77.8%,女性占22.19%。缺血性脑卒中占59.18%,多于出血性脑卒中的40.82%。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49.54%),其次是心源性脑血栓(12.04%)。青年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病因是高血压(52.35%),其次是脑动静脉畸形(14.09%)。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高血压(47.17%)、高血脂症(32.05%)、酗酒(25.21%)、吸烟(22.74%)、家族史(14.52%)、糖尿病(6.85%)、心脏病(4.11%)。结论青年脑卒中发病与性别、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症、酗酒、吸烟、家族史等密切相关,应予早期干预,开展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和控制青年脑卒中的发生。

    2011年03期 v.14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肝豆状核变性18例临床分析

    张丽;赵治国;徐刚;

    目的分析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5-01~2010-12收治的18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分析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K-W检验和t检验。结果 18例患者中,肝型6例,神经型3例,肝神经型9例;K-F环阳性率为88.2%;血清铜蓝蛋白均降低;73.3%患者24 h尿铜升高;K-F环阳性率、铜蓝蛋白、24 h尿铜在不同临床类型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例患者腹部彩超异常,2例头颅CT异常,8例患者头颅MRI异常。14例应用青霉胺驱铜治疗,12例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结论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差异很大,应提高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认识,以早期诊断、治疗本病。

    2011年03期 v.14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肝豆状核变性18例临床分析

    张丽;赵治国;徐刚;

    目的分析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5-01~2010-12收治的18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分析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K-W检验和t检验。结果 18例患者中,肝型6例,神经型3例,肝神经型9例;K-F环阳性率为88.2%;血清铜蓝蛋白均降低;73.3%患者24 h尿铜升高;K-F环阳性率、铜蓝蛋白、24 h尿铜在不同临床类型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例患者腹部彩超异常,2例头颅CT异常,8例患者头颅MRI异常。14例应用青霉胺驱铜治疗,12例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结论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差异很大,应提高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认识,以早期诊断、治疗本病。

    2011年03期 v.14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尺神经微创松解及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39例临床分析

    王红建;张分明;姜星明;李卫国;宋小磊;

    目的探讨尺神经微创松解及前置治疗肘管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05~2010-05收治的39例肘管综合征患者,利用显微外科技术,松解尺神经,保留尺神经伴行血管-尺侧上副动脉,尺神经前置深筋膜瓣内重建宽松神经床。观察术后疗效。结果按照Amadio肘部尺神经损害的疗效标准评价:优20例,良15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9.7%。结论肘管综合征患者应尽早手术,尺神经的微创松解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2011年03期 v.14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尺神经微创松解及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39例临床分析

    王红建;张分明;姜星明;李卫国;宋小磊;

    目的探讨尺神经微创松解及前置治疗肘管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05~2010-05收治的39例肘管综合征患者,利用显微外科技术,松解尺神经,保留尺神经伴行血管-尺侧上副动脉,尺神经前置深筋膜瓣内重建宽松神经床。观察术后疗效。结果按照Amadio肘部尺神经损害的疗效标准评价:优20例,良15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9.7%。结论肘管综合征患者应尽早手术,尺神经的微创松解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2011年03期 v.14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痰培养及药敏分析

    蔡姝萍;蔡姝娟;付志新;荆宏建;

    目的分析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痰培养及药敏结果,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应用。方法对67例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的492份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共检出479株致病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杆菌352株,占74.39%,格兰氏阳性球菌119株,占24.84%,真菌8株,占1.67%。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18%,葡萄球菌均对万古霉素,氯霉素的耐药率为0。结论重症脑血管病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的肺部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细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加强病原学监测,重视细菌分布及耐药趋势,避免滥用抗生素。

    2011年03期 v.14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痰培养及药敏分析

    蔡姝萍;蔡姝娟;付志新;荆宏建;

    目的分析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痰培养及药敏结果,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应用。方法对67例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的492份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共检出479株致病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杆菌352株,占74.39%,格兰氏阳性球菌119株,占24.84%,真菌8株,占1.67%。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18%,葡萄球菌均对万古霉素,氯霉素的耐药率为0。结论重症脑血管病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的肺部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细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加强病原学监测,重视细菌分布及耐药趋势,避免滥用抗生素。

    2011年03期 v.14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外伤性额叶脑挫裂伤合并大脑纵裂血肿26例临床分析

    林爱龙;陈映红;程新富;张志强;陈小平;张菁;钱晟;刘宁;

    <正>额叶脑挫裂伤合并大脑纵裂血肿临床不多见,国内外报道不多[1-3]。大脑纵裂血肿(interhemispheric subdural he-matomas,ISH)病变发展相对较慢,表现为对侧下肢单瘫或偏瘫,下肢重于上肢,称之为大脑镰综合征,但合并有额叶脑挫裂伤后临床表现不典型,因而容易被忽视而延误治疗。本文总结了自1994年以来收治的26例外伤性额叶脑挫裂伤合并ISH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2011年03期 v.14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外伤性额叶脑挫裂伤合并大脑纵裂血肿26例临床分析

    林爱龙;陈映红;程新富;张志强;陈小平;张菁;钱晟;刘宁;

    <正>额叶脑挫裂伤合并大脑纵裂血肿临床不多见,国内外报道不多[1-3]。大脑纵裂血肿(interhemispheric subdural he-matomas,ISH)病变发展相对较慢,表现为对侧下肢单瘫或偏瘫,下肢重于上肢,称之为大脑镰综合征,但合并有额叶脑挫裂伤后临床表现不典型,因而容易被忽视而延误治疗。本文总结了自1994年以来收治的26例外伤性额叶脑挫裂伤合并ISH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2011年03期 v.14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婴儿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脑脊液检查、临床表现与病原学检测

    崔喜红;罗淑颖;孟庆萍;崔瑞玲;

    目的分析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VE)临床表现和脑脊液检查特点。方法回顾分析郑州儿童医院2007-03~2010-06收治的79例婴儿病毒性脑炎患者资料,对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结果和病原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确诊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24例,脑脊液白细胞及时增高和癫全身发作与HSV阳性相一致,所有HSVE患儿均有非特异系统症状,血性脑脊液等其他脑脊液检查结果均不能预示HSVE感染。结论婴儿HSV感染临床表现缺乏显著特点,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应尽早进行病原学检查。

    2011年03期 v.14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婴儿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脑脊液检查、临床表现与病原学检测

    崔喜红;罗淑颖;孟庆萍;崔瑞玲;

    目的分析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VE)临床表现和脑脊液检查特点。方法回顾分析郑州儿童医院2007-03~2010-06收治的79例婴儿病毒性脑炎患者资料,对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结果和病原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确诊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24例,脑脊液白细胞及时增高和癫全身发作与HSV阳性相一致,所有HSVE患儿均有非特异系统症状,血性脑脊液等其他脑脊液检查结果均不能预示HSVE感染。结论婴儿HSV感染临床表现缺乏显著特点,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应尽早进行病原学检查。

    2011年03期 v.14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53例临床分析

    朱艳玲;

    <正>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ism,PDS)是指除特发性帕金森病以外的各种原因引起的类似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表现的运动障碍,常继发于某些神经系统的疾病,如脑血管病、脑外伤、化学物质中毒、颅内炎症、毒物、药物等。近年来随着新药的开发及应用,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和体

    2011年03期 v.14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53例临床分析

    朱艳玲;

    <正>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ism,PDS)是指除特发性帕金森病以外的各种原因引起的类似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表现的运动障碍,常继发于某些神经系统的疾病,如脑血管病、脑外伤、化学物质中毒、颅内炎症、毒物、药物等。近年来随着新药的开发及应用,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和体

    2011年03期 v.14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肝硬化并发脑出血25例临床分析

    李琨琨;赵雅彬;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脑出血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5例肝硬化并发脑出血患者的发病特点及其与肝功能分级、血小板计数、凝血时间的关系。结果肝硬化并发脑出血的发生与肝功能减退、血小板降低、凝血时间异常有明显相关性。肝功能Child C级、血小板<2×109/L、凝血时间异常的肝硬化患者,脑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肝功能Child A-B级、血小板≥2×109/L、凝血时间正常患者(P<0.05)。结论肝硬化并发脑出血与肝功能障碍及继发凝血机制异常等因素相关。

    2011年03期 v.14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肝硬化并发脑出血25例临床分析

    李琨琨;赵雅彬;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脑出血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5例肝硬化并发脑出血患者的发病特点及其与肝功能分级、血小板计数、凝血时间的关系。结果肝硬化并发脑出血的发生与肝功能减退、血小板降低、凝血时间异常有明显相关性。肝功能Child C级、血小板<2×109/L、凝血时间异常的肝硬化患者,脑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肝功能Child A-B级、血小板≥2×109/L、凝血时间正常患者(P<0.05)。结论肝硬化并发脑出血与肝功能障碍及继发凝血机制异常等因素相关。

    2011年03期 v.14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纤维支气管镜对脑卒中患者肺炎的干预作用

    张华;单丹丹;

    <正>脑卒中患者长期卧床、喉头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易发生肺炎。发生肺炎后,因认知功能障碍和长期卧床导致患者的自主排痰能力下降或缺失,使肺炎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最终导致预后不良。我科自2008-01~2010-01对脑卒中肺炎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振动排痰机进行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2011年03期 v.14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纤维支气管镜对脑卒中患者肺炎的干预作用

    张华;单丹丹;

    <正>脑卒中患者长期卧床、喉头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易发生肺炎。发生肺炎后,因认知功能障碍和长期卧床导致患者的自主排痰能力下降或缺失,使肺炎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最终导致预后不良。我科自2008-01~2010-01对脑卒中肺炎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振动排痰机进行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2011年03期 v.14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Tolosa-Hunt综合征9例临床分析

    郝俊辉;丁泽昌;

    目的探索Tolosa-Hunt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Tolosa-Hunt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和应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效果。结果 4例1周内缓解恢复正常,4例1个月内恢复,1例3个月内恢复。结论 Tolosa-Hunt综合征是发生于颅内海绵窦的非特异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头痛或/和伴眼肌麻痹,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意义,类固醇激素治疗有效。

    2011年03期 v.14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Tolosa-Hunt综合征9例临床分析

    郝俊辉;丁泽昌;

    目的探索Tolosa-Hunt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Tolosa-Hunt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和应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效果。结果 4例1周内缓解恢复正常,4例1个月内恢复,1例3个月内恢复。结论 Tolosa-Hunt综合征是发生于颅内海绵窦的非特异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头痛或/和伴眼肌麻痹,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意义,类固醇激素治疗有效。

    2011年03期 v.14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早期高血压性脑出血32例临床分析

    连省斌;

    目的探讨内科治疗早期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年龄40~58岁、发病时间<24h、出血量<30 mL、无明显意识障碍并经CT确诊早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2例,进行内科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中31例经内科治疗后病情恢复良好,1例经内科治疗24 h后出现呕吐症状加重,经及时转科行微创术后病情缓解,本组无死亡病例,无后遗症。结论诊断及时、合理内科治疗等措施对于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与转归意义十分重要,且经济负担少、疗效肯定。

    2011年03期 v.14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早期高血压性脑出血32例临床分析

    连省斌;

    目的探讨内科治疗早期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年龄40~58岁、发病时间<24h、出血量<30 mL、无明显意识障碍并经CT确诊早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2例,进行内科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中31例经内科治疗后病情恢复良好,1例经内科治疗24 h后出现呕吐症状加重,经及时转科行微创术后病情缓解,本组无死亡病例,无后遗症。结论诊断及时、合理内科治疗等措施对于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与转归意义十分重要,且经济负担少、疗效肯定。

    2011年03期 v.14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手足口病脑炎临床分析

    张云玲;

    目的分析小儿手足口病脑炎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手足口病重症脑炎6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手足口病重症出现神经系统受累(Ⅱ期),危重症者出现多脏器功能损害及衰竭。本文62例患者中46例为Ⅱ期全部治愈出院,16例Ⅲ期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其中13例出现循环功能障碍,3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8例治愈出院。结论手足口病重症型病情进展快,易发展为危重症,临床需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早期给予对症治疗,提高患儿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2011年03期 v.14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手足口病脑炎临床分析

    张云玲;

    目的分析小儿手足口病脑炎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手足口病重症脑炎6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手足口病重症出现神经系统受累(Ⅱ期),危重症者出现多脏器功能损害及衰竭。本文62例患者中46例为Ⅱ期全部治愈出院,16例Ⅲ期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其中13例出现循环功能障碍,3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8例治愈出院。结论手足口病重症型病情进展快,易发展为危重症,临床需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早期给予对症治疗,提高患儿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2011年03期 v.14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导平推拿治疗早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临床体会

    陈艳丽;

    <正>引起带状疱疹的原因很多,如免疫力低下、创伤等,但疱疹神经痛的病因目前还不太明了。根据临床观察发现,患者除了皮损外,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如不及时控制早期带状疱疹性疼痛,约30%~50%中老年患者损害消退后可遗留顽固性神经痛,常持续数月或更久,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我科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经络导平治疗早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缩短了病程,减轻了痛苦,降低了后遗神经痛的

    2011年03期 v.14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导平推拿治疗早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临床体会

    陈艳丽;

    <正>引起带状疱疹的原因很多,如免疫力低下、创伤等,但疱疹神经痛的病因目前还不太明了。根据临床观察发现,患者除了皮损外,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如不及时控制早期带状疱疹性疼痛,约30%~50%中老年患者损害消退后可遗留顽固性神经痛,常持续数月或更久,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我科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经络导平治疗早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缩短了病程,减轻了痛苦,降低了后遗神经痛的

    2011年03期 v.14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肩胛上神经卡压10例临床分析

    李援立;武占红;

    <正>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3例,女7例。左侧4例,右侧6例。年龄50~78岁,平均65岁。交通伤2例,生活伤8例。伤后至入院时间平均6 h。肩部症状出现时间:最短伤后1 d,最长伤后3周。经X光片显示均为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骨折处理,手法复位弹力塑性夹板外固定(本方案是国家中医中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确定的临床验证方

    2011年03期 v.14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肩胛上神经卡压10例临床分析

    李援立;武占红;

    <正>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3例,女7例。左侧4例,右侧6例。年龄50~78岁,平均65岁。交通伤2例,生活伤8例。伤后至入院时间平均6 h。肩部症状出现时间:最短伤后1 d,最长伤后3周。经X光片显示均为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骨折处理,手法复位弹力塑性夹板外固定(本方案是国家中医中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确定的临床验证方

    2011年03期 v.14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用药与体验

  • 尤瑞克林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后循环缺血疗效观察

    杨胜;金晓烨;张文田;贺丽;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后循环缺血(P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6例。2组均给予奥扎格雷钠80 mg静滴,2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0.15 PNA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滴,2组总疗程2周。根据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卒中评分量表(SSS)评价神经功能缺缺损改善情况和经颅多普勒彩超测量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VA),基底动脉血流(BA)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包括平均流速(Vm)、搏动指数(PI)进行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神经功能改善程度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60.87%,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Vm、PI均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后循环缺血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2011年03期 v.14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尤瑞克林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后循环缺血疗效观察

    杨胜;金晓烨;张文田;贺丽;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后循环缺血(P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6例。2组均给予奥扎格雷钠80 mg静滴,2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0.15 PNA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滴,2组总疗程2周。根据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卒中评分量表(SSS)评价神经功能缺缺损改善情况和经颅多普勒彩超测量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VA),基底动脉血流(BA)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包括平均流速(Vm)、搏动指数(PI)进行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神经功能改善程度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60.87%,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Vm、PI均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后循环缺血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2011年03期 v.14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疗效观察

    孙趁意;崔轶;李想;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将醒脑静注射液20~30 mL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静滴,1次/d和门冬氨酸鸟氨酸10~20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滴,1次/d。对照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对照组应用谷氨酸钠注射液23 g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静滴,1次/d;乳果糖10 mL口服或经胃管注入,3次/d;治疗5d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氨和肝功能指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静脉血氨浓度下降明显,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疗效确切,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2011年03期 v.14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疗效观察

    孙趁意;崔轶;李想;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将醒脑静注射液20~30 mL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静滴,1次/d和门冬氨酸鸟氨酸10~20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滴,1次/d。对照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对照组应用谷氨酸钠注射液23 g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静滴,1次/d;乳果糖10 mL口服或经胃管注入,3次/d;治疗5d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氨和肝功能指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静脉血氨浓度下降明显,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疗效确切,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2011年03期 v.14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灯盏细辛治疗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40例疗效观察

    李春;李淑萍;孙永全;

    目的探讨治疗灯盏细辛注射液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06~2009-06收治的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80例,40例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作为实验组,40例采用马来酸桂哌奇特注射液治疗作为对照组,疗程均为14d,观察2组病例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5.5%,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中,灯盏细辛注射液在改善脑血管痉挛、扩张血管和促进细胞营养代谢,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均具有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2011年03期 v.14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灯盏细辛治疗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40例疗效观察

    李春;李淑萍;孙永全;

    目的探讨治疗灯盏细辛注射液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06~2009-06收治的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80例,40例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作为实验组,40例采用马来酸桂哌奇特注射液治疗作为对照组,疗程均为14d,观察2组病例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5.5%,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中,灯盏细辛注射液在改善脑血管痉挛、扩张血管和促进细胞营养代谢,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均具有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2011年03期 v.14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

    张惠娟;朱宝霞;

    目的探讨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的91例伴随有食后饱胀、恶心、厌食、上腹不适、早饱、暖气、上腹痛、便秘等不同程度的胃轻瘫临床表现患者,随机分为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组48例和与多潘立酮治疗组43例,对改善DGP临床症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48例中,显效13例,有效3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9.58%;对照组43例中,显效6例,有效21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63.79%,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是改善DGP临床症状的有效药物。

    2011年03期 v.14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

    张惠娟;朱宝霞;

    目的探讨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的91例伴随有食后饱胀、恶心、厌食、上腹不适、早饱、暖气、上腹痛、便秘等不同程度的胃轻瘫临床表现患者,随机分为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组48例和与多潘立酮治疗组43例,对改善DGP临床症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48例中,显效13例,有效3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9.58%;对照组43例中,显效6例,有效21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63.79%,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是改善DGP临床症状的有效药物。

    2011年03期 v.14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安新献;徐海丽;

    <正>偏头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笔者自2006-03~2009-03采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1纳入标准(1)反复发作性头痛,病程在6个月以上,或至少有5次发作;(2)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起止无常;(3)病发可有诱因,未发前可有先兆症状;(4)神经系统检查及理化、CT、MRI、DSA检查可除外颅外伤及脑内器质性疾病;

    2011年03期 v.14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安新献;徐海丽;

    <正>偏头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笔者自2006-03~2009-03采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1纳入标准(1)反复发作性头痛,病程在6个月以上,或至少有5次发作;(2)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起止无常;(3)病发可有诱因,未发前可有先兆症状;(4)神经系统检查及理化、CT、MRI、DSA检查可除外颅外伤及脑内器质性疾病;

    2011年03期 v.14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阿普唑仑对乳腺癌患者围化疗期焦虑抑郁的疗效观察

    贺艳阁;王庆云;陈雁平;刘荣西;

    目的评估阿普唑仑对乳腺癌患者围化疗期焦虑抑郁的疗效及对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 8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2组于化疗前3d开始接受心理干预,观察组加服阿普唑仑,化疗方案相同。治疗前后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分及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 2组治疗后SAS、SDS评分比治疗前下降显著(P<0.01);治疗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比对照组下降显著(P<0.01),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普唑仑结合心理干预抗焦虑抑郁效果显著,并能减少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化疗依从性。

    2011年03期 v.14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阿普唑仑对乳腺癌患者围化疗期焦虑抑郁的疗效观察

    贺艳阁;王庆云;陈雁平;刘荣西;

    目的评估阿普唑仑对乳腺癌患者围化疗期焦虑抑郁的疗效及对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 8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2组于化疗前3d开始接受心理干预,观察组加服阿普唑仑,化疗方案相同。治疗前后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分及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 2组治疗后SAS、SDS评分比治疗前下降显著(P<0.01);治疗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比对照组下降显著(P<0.01),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普唑仑结合心理干预抗焦虑抑郁效果显著,并能减少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化疗依从性。

    2011年03期 v.14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纳洛酮预防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刘金顶;张松亚;李胜华;

    目的观察纳洛酮预防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8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26例,给予常规治疗;B组(奥美拉唑组)28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注射液4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滴,q 12 h;C组(纳洛酮组)3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注射液0.2 mg.kg-1.d-1,分2次加生理盐水250 mL静滴,均连用2周,观察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C组的上消化道出血及病死率(10.00%、6.67%)显著低于A组(38.46%、30.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上消化道出血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可有效预防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并能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疗效与奥美拉唑相当。

    2011年03期 v.14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纳洛酮预防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刘金顶;张松亚;李胜华;

    目的观察纳洛酮预防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8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26例,给予常规治疗;B组(奥美拉唑组)28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注射液4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滴,q 12 h;C组(纳洛酮组)3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注射液0.2 mg.kg-1.d-1,分2次加生理盐水250 mL静滴,均连用2周,观察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C组的上消化道出血及病死率(10.00%、6.67%)显著低于A组(38.46%、30.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上消化道出血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可有效预防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并能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疗效与奥美拉唑相当。

    2011年03期 v.14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

    崔炎增;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方法入选的160例PSD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80例)服用黛力新,每日早、中午各服1片,连服4周;对照组(80例)服用多赛平半片,3次/d,连服4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为(10.07±5.88)分,较治疗前的(24.86±6.94)分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16±6.98)分,较治疗前的(19.36±7.54)分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治疗PSD疗效明显,并能促进神经功能康复,且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2011年03期 v.14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

    崔炎增;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方法入选的160例PSD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80例)服用黛力新,每日早、中午各服1片,连服4周;对照组(80例)服用多赛平半片,3次/d,连服4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为(10.07±5.88)分,较治疗前的(24.86±6.94)分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16±6.98)分,较治疗前的(19.36±7.54)分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治疗PSD疗效明显,并能促进神经功能康复,且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2011年03期 v.14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综述与讲座

  • 家族性特发性基底节钙化研究进展

    张嵘;

    <正>两侧对称性大脑基底节钙化可由病理、生理多种原因造成,可伴有(无)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异常,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其中特发性两侧对称性基底节钙化由Fahr于1930年首次报道,故也称Fahr病。国内1983年由蒋雨平首次报道[1],目前头颅CT显示双侧基底节对称性钙化为本病重要诊断依据。Fahr病属罕见病,呈散发或家族性发病。本文就近年来家族性特发性基底节钙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11年03期 v.14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家族性特发性基底节钙化研究进展

    张嵘;

    <正>两侧对称性大脑基底节钙化可由病理、生理多种原因造成,可伴有(无)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异常,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其中特发性两侧对称性基底节钙化由Fahr于1930年首次报道,故也称Fahr病。国内1983年由蒋雨平首次报道[1],目前头颅CT显示双侧基底节对称性钙化为本病重要诊断依据。Fahr病属罕见病,呈散发或家族性发病。本文就近年来家族性特发性基底节钙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11年03期 v.14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及处理

    申林娜;王家平;朱榆红;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类起病急、病死率高的极其凶险和危重的疾病。由于胸主动脉夹层的神经系统并发症较常见,甚至以首发症状为临床表现者也较多。因此,为了提高对胸主动脉夹层的认识和识别,避免误诊所造成灾难性后果的同时积极治疗胸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如截瘫、脑卒中)也较常见。本文将对胸主动脉夹层合并的神经系统表现、症状和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所出现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临床表现、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进行阐述。

    2011年03期 v.14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及处理

    申林娜;王家平;朱榆红;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类起病急、病死率高的极其凶险和危重的疾病。由于胸主动脉夹层的神经系统并发症较常见,甚至以首发症状为临床表现者也较多。因此,为了提高对胸主动脉夹层的认识和识别,避免误诊所造成灾难性后果的同时积极治疗胸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如截瘫、脑卒中)也较常见。本文将对胸主动脉夹层合并的神经系统表现、症状和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所出现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临床表现、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进行阐述。

    2011年03期 v.14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 髓周动静脉瘘1例并文献复习

    吴计划;钟萍;李正元;李土明;

    <正>1病例报告患者男,68岁因"双下肢乏力进行性加重1 a半伴大小便障碍2月"于2009-01-10入院。患者于2007-07始,时常出现双下肢发作性乏力,严重时须他人扶行并伴双下肢麻木,常休息数小时(1~5 h)可完全好转。无神经根痛,无束带感。于2008-11,患者时出现小便失禁,大便困难时出现排

    2011年03期 v.14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 髓周动静脉瘘1例并文献复习

    吴计划;钟萍;李正元;李土明;

    <正>1病例报告患者男,68岁因"双下肢乏力进行性加重1 a半伴大小便障碍2月"于2009-01-10入院。患者于2007-07始,时常出现双下肢发作性乏力,严重时须他人扶行并伴双下肢麻木,常休息数小时(1~5 h)可完全好转。无神经根痛,无束带感。于2008-11,患者时出现小便失禁,大便困难时出现排

    2011年03期 v.14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