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运良;张玉镇;耿同超;张晓席;曾志磊;韩冰;尹红蕾;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病人血清和脑脊液(CSF)壳三糖苷酶(CTTS)活性以及CSF免疫活化和炎症标志物。方法选择三所医院178例MS病人,其中复发缓解型MS(RRMS)120例,继发进展型MS(SPMS)32例,原发进展型MS(PPMS)26例,并选取40例其他神经疾患(OND)和30非神经疾患病人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和CSF中CTTS活性及CSF单核细胞数(MNC)和鞘内IgG产物。结果 MS病人与OND组和对照组比较,CSF中CTTS活性明显升高,但血清不升高。RRMS和SPMS组CTTS指数高于对照组,但PPMS组正常。在伴有MNC升高或CSF寡克隆IgG区带的MS病人,CTTS指数高于无此表现者。结论 RRMS和SPMS病人CCTS指数升高,CCTS指数与CSF炎症或免疫活化标志物有关。
2011年24期 v.14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王运良;张玉镇;耿同超;张晓席;曾志磊;韩冰;尹红蕾;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病人血清和脑脊液(CSF)壳三糖苷酶(CTTS)活性以及CSF免疫活化和炎症标志物。方法选择三所医院178例MS病人,其中复发缓解型MS(RRMS)120例,继发进展型MS(SPMS)32例,原发进展型MS(PPMS)26例,并选取40例其他神经疾患(OND)和30非神经疾患病人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和CSF中CTTS活性及CSF单核细胞数(MNC)和鞘内IgG产物。结果 MS病人与OND组和对照组比较,CSF中CTTS活性明显升高,但血清不升高。RRMS和SPMS组CTTS指数高于对照组,但PPMS组正常。在伴有MNC升高或CSF寡克隆IgG区带的MS病人,CTTS指数高于无此表现者。结论 RRMS和SPMS病人CCTS指数升高,CCTS指数与CSF炎症或免疫活化标志物有关。
2011年24期 v.14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燕燕;白树风;
目的观察颈动脉不稳定粥样斑块与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探讨进展性脑卒中的预测因素。方法选取2009-09~2010-05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发病24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107例,依据病情变化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并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不稳定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特征。结果进展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89.8%)远高于非进展组(58.7%),进展组以不稳定斑块为主(85.8%),发生率也远高于非进展组(25.9%);在进展组中,同侧颈动脉不稳定粥样斑块合并重度颈动脉狭窄中多发病灶发生率为80.7%(DWI成像);进展组、非进展组与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分别为(19.4±5.1)μmol/L、(13.7±4.1)μmol/L、(8.3±1.7)μmol/L,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性与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能预测脑卒中的发生发展。
2011年24期 v.14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燕燕;白树风;
目的观察颈动脉不稳定粥样斑块与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探讨进展性脑卒中的预测因素。方法选取2009-09~2010-05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发病24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107例,依据病情变化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并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不稳定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特征。结果进展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89.8%)远高于非进展组(58.7%),进展组以不稳定斑块为主(85.8%),发生率也远高于非进展组(25.9%);在进展组中,同侧颈动脉不稳定粥样斑块合并重度颈动脉狭窄中多发病灶发生率为80.7%(DWI成像);进展组、非进展组与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分别为(19.4±5.1)μmol/L、(13.7±4.1)μmol/L、(8.3±1.7)μmol/L,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性与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能预测脑卒中的发生发展。
2011年24期 v.14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闫文军;黄丽娜;富奇志;连立飞;杜敢琴;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白质病变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75例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血管危险因素,并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将病例分为认知障碍组和对照组,2组对比研究,探讨WML患者认知障碍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 75例患者中44例(58.7%)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ML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与高血压(OR 4.050,95%CI 1.309~12.526)、糖尿病(OR 3.820,95%CI 1.103~13.231)和年龄(OR 1.133,95%CI 1.023~1.255)有关。结论较高比例WML患者可出现认知功能障碍,高血压、糖尿病和老龄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关系密切。
2011年24期 v.14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闫文军;黄丽娜;富奇志;连立飞;杜敢琴;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白质病变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75例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血管危险因素,并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将病例分为认知障碍组和对照组,2组对比研究,探讨WML患者认知障碍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 75例患者中44例(58.7%)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ML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与高血压(OR 4.050,95%CI 1.309~12.526)、糖尿病(OR 3.820,95%CI 1.103~13.231)和年龄(OR 1.133,95%CI 1.023~1.255)有关。结论较高比例WML患者可出现认知功能障碍,高血压、糖尿病和老龄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关系密切。
2011年24期 v.14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王运良;张玉镇;曾志磊;张晓席;尹红蕾;王雨童;耿同超;
目的探讨吸烟对多发性硬化(MS)病人病情进展的影响。方法从2005-01~2010-12,随访三所医院364例临床诊断为MS的病人,分为吸烟组、戒烟组和非吸烟组,根据临床和磁共振成像(MRI)特点,比较各组转化为继发进展型MS的比例、脑实质分数(BPF)和T2高密度病灶体积变化。结果吸烟组与非吸烟组相比,扩展残疾状态量表评分(EDSS)和多发性硬化严重程度评分(MSSS)增加,从复发缓解型MS(RRMS)向继发进展型MS(SPMS)的转化较快,T2加权病灶体积增加,BPF减少。结论研究提示吸烟对MS进展有不利影响,吸烟可加速RRMS向SPMS的转化。
2011年24期 v.14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王运良;张玉镇;曾志磊;张晓席;尹红蕾;王雨童;耿同超;
目的探讨吸烟对多发性硬化(MS)病人病情进展的影响。方法从2005-01~2010-12,随访三所医院364例临床诊断为MS的病人,分为吸烟组、戒烟组和非吸烟组,根据临床和磁共振成像(MRI)特点,比较各组转化为继发进展型MS的比例、脑实质分数(BPF)和T2高密度病灶体积变化。结果吸烟组与非吸烟组相比,扩展残疾状态量表评分(EDSS)和多发性硬化严重程度评分(MSSS)增加,从复发缓解型MS(RRMS)向继发进展型MS(SPMS)的转化较快,T2加权病灶体积增加,BPF减少。结论研究提示吸烟对MS进展有不利影响,吸烟可加速RRMS向SPMS的转化。
2011年24期 v.14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张雪玲;
目的观察脑白质病变(WML)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神经心理学的影响。方法 WML-MCI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进行常规核磁共振及神经心理学检查,观察WML对MCI患者神经心理学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结果 WML-MCI组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比例明显增高;词语流畅性测验、积木测验和画钟测验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而2组间MMSE、数字广度测验和词语延迟回忆测验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 WML影响MCI患者的认知功能,主要表现为视空间及执行功能。血管危险因素是MCI发病的危险因素。
2011年24期 v.14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张雪玲;
目的观察脑白质病变(WML)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神经心理学的影响。方法 WML-MCI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进行常规核磁共振及神经心理学检查,观察WML对MCI患者神经心理学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结果 WML-MCI组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比例明显增高;词语流畅性测验、积木测验和画钟测验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而2组间MMSE、数字广度测验和词语延迟回忆测验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 WML影响MCI患者的认知功能,主要表现为视空间及执行功能。血管危险因素是MCI发病的危险因素。
2011年24期 v.14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屈新辉;王卫真;蒋婷;何丹;谢旭芳;吴晓牧;张昆南;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的相关性。方法根据CD133和KDR标记,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包括TIA、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变化。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EPCs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随着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EPCs数量呈降低趋势,颈动脉重度狭窄与轻度和中度狭窄相比有差异(P<0.05);急性脑梗死和TIA患者较单纯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EPCs数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EPCs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负相关,可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急性缺血可能会增加EPCs的动员。
2011年24期 v.14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屈新辉;王卫真;蒋婷;何丹;谢旭芳;吴晓牧;张昆南;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的相关性。方法根据CD133和KDR标记,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包括TIA、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变化。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EPCs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随着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EPCs数量呈降低趋势,颈动脉重度狭窄与轻度和中度狭窄相比有差异(P<0.05);急性脑梗死和TIA患者较单纯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EPCs数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EPCs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负相关,可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急性缺血可能会增加EPCs的动员。
2011年24期 v.14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曹金霞;耿德勤;姜建东;刘莉;姜玉龙;孙德锦;
目的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域多态性(5-HTTLPR)与中国汉族人群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比较96例PSD、97例脑卒中后非PSD及60名健康对照组上述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PSD组5-HTTLPR多态的S/S基因型频率和S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脑卒中非PSD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5),S等位基因与PSD呈正关联(比值比OR=1.76,P<0.01,95%CI:1.15~2.69)。结论 5-HTTLPR S/S基因型和S等位基因可能为脑卒中后抑郁的易患因素。
2011年24期 v.14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 曹金霞;耿德勤;姜建东;刘莉;姜玉龙;孙德锦;
目的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域多态性(5-HTTLPR)与中国汉族人群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比较96例PSD、97例脑卒中后非PSD及60名健康对照组上述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PSD组5-HTTLPR多态的S/S基因型频率和S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脑卒中非PSD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5),S等位基因与PSD呈正关联(比值比OR=1.76,P<0.01,95%CI:1.15~2.69)。结论 5-HTTLPR S/S基因型和S等位基因可能为脑卒中后抑郁的易患因素。
2011年24期 v.14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 董黎;张菊新;张曦;王瑜;凌箫鸣;程国梅;
目的对晚期孕妇对尿失禁(UI)的认知程度进行调查。方法根据以往流行病学调查文献结果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1380名晚期孕妇对UI的认知程度。结果晚期孕妇不同文化程度和职业在UI认知程度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对女性UI发生原因、治疗现状及治疗方法的了解上,随文化程度的增高而增加。结论晚期孕妇对UI的认知程度存在文化程度和职业的差别,应从预防角度对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和宣传,尤其是低学历和体力劳动者。
2011年24期 v.14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董黎;张菊新;张曦;王瑜;凌箫鸣;程国梅;
目的对晚期孕妇对尿失禁(UI)的认知程度进行调查。方法根据以往流行病学调查文献结果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1380名晚期孕妇对UI的认知程度。结果晚期孕妇不同文化程度和职业在UI认知程度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对女性UI发生原因、治疗现状及治疗方法的了解上,随文化程度的增高而增加。结论晚期孕妇对UI的认知程度存在文化程度和职业的差别,应从预防角度对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和宣传,尤其是低学历和体力劳动者。
2011年24期 v.14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李刚;刘舒鑫;徐军;臧卫周;王琳琳;张宁;杨欢;肖波;梁静慧;
目的研究少年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病(CIDP)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4例少年CIDP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肌电图检查及腓肠神经活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男女比例3.67∶1,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5例;首发症状为双下肢远端无力5例,四肢远端麻木无力4例,四肢无力和双下肢远端麻木无力各2例,四肢肌痛1例;患者都有运动障碍,四肢远端运动和感觉同时明显受累11例,肢体远端肌肉萎缩2例;伴肌痛4例;腱反射减弱6例,消失8例;脑神经损害1例;自主神经受累2例;复发1例;发病高峰期Hughes评分平均3.84分;脑脊液检查蛋白细胞分离9例;肌电图示神经源性损害14例;神经活检示髓鞘脱失5例,炎性细胞浸润5例,髓鞘再生2例;激素治疗12例有效。结论本组患者男性多见;首发症状多为对称性双下肢或四肢远端麻木无力;绝大部分有感觉障碍;脑神经和自主神经损害少见;腓肠神经活检有助于诊断;激素治疗有效。
2011年24期 v.14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李刚;刘舒鑫;徐军;臧卫周;王琳琳;张宁;杨欢;肖波;梁静慧;
目的研究少年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病(CIDP)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4例少年CIDP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肌电图检查及腓肠神经活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男女比例3.67∶1,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5例;首发症状为双下肢远端无力5例,四肢远端麻木无力4例,四肢无力和双下肢远端麻木无力各2例,四肢肌痛1例;患者都有运动障碍,四肢远端运动和感觉同时明显受累11例,肢体远端肌肉萎缩2例;伴肌痛4例;腱反射减弱6例,消失8例;脑神经损害1例;自主神经受累2例;复发1例;发病高峰期Hughes评分平均3.84分;脑脊液检查蛋白细胞分离9例;肌电图示神经源性损害14例;神经活检示髓鞘脱失5例,炎性细胞浸润5例,髓鞘再生2例;激素治疗12例有效。结论本组患者男性多见;首发症状多为对称性双下肢或四肢远端麻木无力;绝大部分有感觉障碍;脑神经和自主神经损害少见;腓肠神经活检有助于诊断;激素治疗有效。
2011年24期 v.14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李云;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清BDNF蛋白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确诊为脑卒中的患者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34~82岁,平均58.76岁,其中脑梗死26例,脑出血19例;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脑卒中量表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于住院次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患者血清BDNF蛋白含量。结果本组患者中轻度神经功能缺损27例(60%);中度神经功能缺损者10例(22.2%);重度神经功能缺损者8例(17.8%)。直线相关分析发现,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总体评分与血清BDNF蛋白含量之间存在直线相关关系,Person相关系数为-0.527,P<0.01。但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组中神经功能缺损分值与血清BDNF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脑卒中患者血清BDNF蛋白含量之间存在负性相关关系,脑卒中后血清BDNF蛋白含量可能是脑卒中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之一。
2011年24期 v.14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李云;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清BDNF蛋白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确诊为脑卒中的患者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34~82岁,平均58.76岁,其中脑梗死26例,脑出血19例;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脑卒中量表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于住院次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患者血清BDNF蛋白含量。结果本组患者中轻度神经功能缺损27例(60%);中度神经功能缺损者10例(22.2%);重度神经功能缺损者8例(17.8%)。直线相关分析发现,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总体评分与血清BDNF蛋白含量之间存在直线相关关系,Person相关系数为-0.527,P<0.01。但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组中神经功能缺损分值与血清BDNF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脑卒中患者血清BDNF蛋白含量之间存在负性相关关系,脑卒中后血清BDNF蛋白含量可能是脑卒中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之一。
2011年24期 v.14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蒋玲;刘骅;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的近期疗效。方法 148例急性脑出血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73例采用依达拉奉治疗,30mg,iv gtt,2次/d,疗程14d,观察组75例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的同时给予纳洛酮治疗10d,30d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是90.67%和76.71%,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是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2011年24期 v.14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蒋玲;刘骅;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的近期疗效。方法 148例急性脑出血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73例采用依达拉奉治疗,30mg,iv gtt,2次/d,疗程14d,观察组75例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的同时给予纳洛酮治疗10d,30d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是90.67%和76.71%,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是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2011年24期 v.14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葛继晖;冯树涛;
目的研究吉兰-巴雷综合征(green-barre syndrome,GBS)患者脑脊液中S-100b和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含量变化,探讨S-100b及MBP在GB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2例不同临床分级的GBS患者(GBS组),30例其他神经系统疾病(OND组)和29例正常健康者对照(NC组)脑脊液中S-100b和MBP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GBS组患者脑脊液中S-100b和MBP的含量与病情程度呈正比关系(P<0.05),GBS组脑脊液中S-100b和MBP的含量均高于OND组、NC组(P<0.05),OND组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100b,MBP含量在GBS患者脑脊液中明显升高,病情越重,含量越高。S-100b在GBS病程中促进炎症发展,MBP反应髓鞘损伤程度,二者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2011年24期 v.14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葛继晖;冯树涛;
目的研究吉兰-巴雷综合征(green-barre syndrome,GBS)患者脑脊液中S-100b和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含量变化,探讨S-100b及MBP在GB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2例不同临床分级的GBS患者(GBS组),30例其他神经系统疾病(OND组)和29例正常健康者对照(NC组)脑脊液中S-100b和MBP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GBS组患者脑脊液中S-100b和MBP的含量与病情程度呈正比关系(P<0.05),GBS组脑脊液中S-100b和MBP的含量均高于OND组、NC组(P<0.05),OND组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100b,MBP含量在GBS患者脑脊液中明显升高,病情越重,含量越高。S-100b在GBS病程中促进炎症发展,MBP反应髓鞘损伤程度,二者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2011年24期 v.14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马正磊;吴宝鑫;程冬敏;张孝良;胡颖;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红花黄色素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比较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相比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2011年24期 v.14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马正磊;吴宝鑫;程冬敏;张孝良;胡颖;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红花黄色素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比较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相比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2011年24期 v.14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张秀玲;
目的分析并评价脑电生物反馈对失眠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9-01~2010-12期间收治的32例失眠患者采用脑电波反馈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病人睡眠质量进行评定,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病人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各波功率值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后脑电波总波功率以及β波值均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而且也比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脑电波反馈进行治疗后,失眠病人SCL-90总分值、各因子分值以及PSQI分值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失眠病人的脑电波,在提高失眠病人的睡眠质量方面疗效较为理想。
2011年24期 v.14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张秀玲;
目的分析并评价脑电生物反馈对失眠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9-01~2010-12期间收治的32例失眠患者采用脑电波反馈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病人睡眠质量进行评定,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病人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各波功率值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后脑电波总波功率以及β波值均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而且也比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脑电波反馈进行治疗后,失眠病人SCL-90总分值、各因子分值以及PSQI分值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失眠病人的脑电波,在提高失眠病人的睡眠质量方面疗效较为理想。
2011年24期 v.14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魏涛;李君;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对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将28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地塞米松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的发热、抽搐、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及恢复时间。结果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症状和体征恢复正常的时程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可迅速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提高治愈率。
2011年24期 v.14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魏涛;李君;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对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将28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地塞米松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的发热、抽搐、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及恢复时间。结果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症状和体征恢复正常的时程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可迅速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提高治愈率。
2011年24期 v.14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孙建新;
目的探讨脑血管畸形(AVM)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31例AVM病人行CTA或(和)DSA检查或病理确诊,30例手术治疗,1例γ刀治疗。结果所有病例中24例痊愈无后遗症,7例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受限和(或)不全性失语。结论遇到相关病例,尽早行CTA或DSA检查,确诊后尽早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安全可靠的方法,早期治疗可明显减少后遗症。
2011年24期 v.14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孙建新;
目的探讨脑血管畸形(AVM)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31例AVM病人行CTA或(和)DSA检查或病理确诊,30例手术治疗,1例γ刀治疗。结果所有病例中24例痊愈无后遗症,7例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受限和(或)不全性失语。结论遇到相关病例,尽早行CTA或DSA检查,确诊后尽早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安全可靠的方法,早期治疗可明显减少后遗症。
2011年24期 v.14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程小媛;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氧化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以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建立过氧化氢诱导的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不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组,用噻唑蓝(MTT)比色检测细胞活力,黄嘌呤氧化法和硫代巴比妥法分别测定细胞上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H2O2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有损伤作用。rhEPO可增加细胞活性,抑制H2O2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MDA的产生,增加SOD的活力及抑制细胞凋亡。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氧化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有关。
2011年24期 v.14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程小媛;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氧化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以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建立过氧化氢诱导的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不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组,用噻唑蓝(MTT)比色检测细胞活力,黄嘌呤氧化法和硫代巴比妥法分别测定细胞上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H2O2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有损伤作用。rhEPO可增加细胞活性,抑制H2O2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MDA的产生,增加SOD的活力及抑制细胞凋亡。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氧化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有关。
2011年24期 v.14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孙爱莲;周玉珍;
目的了解癫抑郁患儿应付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护理工作提供相关参考。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the way of coping questionnaire,WCQ)及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gna minnenav barndoms uppfostran,EM-BU)对59例癫抑郁患儿(观察组)进行测评,与从当地某小学抽取的性别及年龄相匹配且无重大急慢性疾病的各年级学生59名(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在应付方式上:癫抑郁患儿的自责、幻想及退避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求助及解决问题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在教养方式上:癫抑郁患儿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1),而惩罚及拒绝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在患儿应付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方面:癫抑郁患儿的WCQ评分与EMBU评分呈显著性相关,尤其是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过度干涉保护和母亲的惩罚严厉及拒绝否认关系密切,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与患儿积极的应付方式呈正相关,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与患儿积极的应付方式呈负相关。结论癫抑郁患儿较正常儿童更多的采用消极不成熟的应付方式,而较少采用积极的应付方式;其在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且患儿的应付方式与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有关。
2011年24期 v.14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孙爱莲;周玉珍;
目的了解癫抑郁患儿应付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护理工作提供相关参考。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the way of coping questionnaire,WCQ)及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gna minnenav barndoms uppfostran,EM-BU)对59例癫抑郁患儿(观察组)进行测评,与从当地某小学抽取的性别及年龄相匹配且无重大急慢性疾病的各年级学生59名(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在应付方式上:癫抑郁患儿的自责、幻想及退避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求助及解决问题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在教养方式上:癫抑郁患儿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1),而惩罚及拒绝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在患儿应付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方面:癫抑郁患儿的WCQ评分与EMBU评分呈显著性相关,尤其是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过度干涉保护和母亲的惩罚严厉及拒绝否认关系密切,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与患儿积极的应付方式呈正相关,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与患儿积极的应付方式呈负相关。结论癫抑郁患儿较正常儿童更多的采用消极不成熟的应付方式,而较少采用积极的应付方式;其在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且患儿的应付方式与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有关。
2011年24期 v.14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肖利杰;蒋敏;
目的回顾性分析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而住院治疗的患者病例资料,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情严重程度Hunt-Hess分级和急性期并发症与其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2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入院时Hunt-Hess分级及并发症中的再出血、症状性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癫发作各项指标分别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及相关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Hunt-Hess分级、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再出血、脑积水、癫发作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unt-Hess分级、脑积水、癫发作并非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预后不良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但Hunt-Hess分级、脑积水、癫发作是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预后负相关因素。
2011年24期 v.14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肖利杰;蒋敏;
目的回顾性分析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而住院治疗的患者病例资料,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情严重程度Hunt-Hess分级和急性期并发症与其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2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入院时Hunt-Hess分级及并发症中的再出血、症状性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癫发作各项指标分别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及相关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Hunt-Hess分级、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再出血、脑积水、癫发作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unt-Hess分级、脑积水、癫发作并非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预后不良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但Hunt-Hess分级、脑积水、癫发作是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预后负相关因素。
2011年24期 v.14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朱海清;张莉玲;康平;邓彦;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电刺激小脑顶核对脑梗死患者偏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只接受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运动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运动治疗的同时接受高压氧和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10d为一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d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应用简化M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进行运动功能评定及Bathel指数(BI)评分法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 2组在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MA评分和BI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3d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P<0.01)及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联合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和改善生活自理能力有明显促进作用。
2011年24期 v.14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朱海清;张莉玲;康平;邓彦;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电刺激小脑顶核对脑梗死患者偏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只接受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运动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运动治疗的同时接受高压氧和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10d为一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d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应用简化M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进行运动功能评定及Bathel指数(BI)评分法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 2组在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MA评分和BI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3d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P<0.01)及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联合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和改善生活自理能力有明显促进作用。
2011年24期 v.14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郑蔚;史艳萍;张振香;张利霞;陈晓娟;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健康指导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01~2011-10连续收集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高血压患者12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2组,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在入院时和出院时进行调查。结果通过护理人员住院期间的健康指导,试验组在出院时,在生活方式管理、躯体活动管理、治疗相关管理、社会心理管理方面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指导,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2011年24期 v.14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郑蔚;史艳萍;张振香;张利霞;陈晓娟;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健康指导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01~2011-10连续收集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高血压患者12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2组,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在入院时和出院时进行调查。结果通过护理人员住院期间的健康指导,试验组在出院时,在生活方式管理、躯体活动管理、治疗相关管理、社会心理管理方面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指导,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2011年24期 v.14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李春香;崔焕芹;柳雪梅;李树松;
目的研究轻度胃肠炎并婴幼儿良性惊厥的临床特点及中枢神经元的损伤情况。方法收集2008-11~2010-01我院诊断轻度胃肠炎并婴幼儿良性惊厥的32例患儿作为观察组,记录患儿的胃肠炎表现及惊厥特点,随访6月以上。应用Elecsys 201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NSE水平。对照组20例,为同期我院门诊健康体检者。结果患儿胃肠炎均较轻,仅11例伴有轻度脱水,无电解质紊乱,大多惊厥频繁可成簇发作,最多者惊厥达5次,发作形式多为强直或强直阵挛,仅6例伴双目向一侧斜视。发作间期脑电图多正常,有7例见散在癫样放电,影像学检查均未见异常。该病预后良好,31例随访期间未再出现惊厥,仅1例因再次轻度胃肠炎并婴幼儿良性惊厥出现惊厥复发。观察组NSE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轻度胃肠炎并婴幼儿良性惊厥胃肠炎表现均轻微,惊厥往往成簇发作;发作间期脑电图多正常;可对神经元造成损伤;预后良好。
2011年24期 v.14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李春香;崔焕芹;柳雪梅;李树松;
目的研究轻度胃肠炎并婴幼儿良性惊厥的临床特点及中枢神经元的损伤情况。方法收集2008-11~2010-01我院诊断轻度胃肠炎并婴幼儿良性惊厥的32例患儿作为观察组,记录患儿的胃肠炎表现及惊厥特点,随访6月以上。应用Elecsys 201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NSE水平。对照组20例,为同期我院门诊健康体检者。结果患儿胃肠炎均较轻,仅11例伴有轻度脱水,无电解质紊乱,大多惊厥频繁可成簇发作,最多者惊厥达5次,发作形式多为强直或强直阵挛,仅6例伴双目向一侧斜视。发作间期脑电图多正常,有7例见散在癫样放电,影像学检查均未见异常。该病预后良好,31例随访期间未再出现惊厥,仅1例因再次轻度胃肠炎并婴幼儿良性惊厥出现惊厥复发。观察组NSE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轻度胃肠炎并婴幼儿良性惊厥胃肠炎表现均轻微,惊厥往往成簇发作;发作间期脑电图多正常;可对神经元造成损伤;预后良好。
2011年24期 v.14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于东明;王思谦;范媛媛;邓锦波;
目的建立Tg2576小鼠DNA快速简便高效的提取方法。方法借鉴煮沸裂解法制备质粒DNA方法,改进后用于提取Tg2576小鼠DNA,比较酚/氯仿法和煮沸裂解法两种提取DNA的方法。结果在小鼠鉴定过程中,使用酚/氯仿法和煮沸裂解法提取DNA均能取得满意的结果;但前者操作繁琐,至少需2d完成,而后者操作步骤大大简化,可在1d内完成,且提取所用试剂毒性小、成本低。结论煮沸裂解法提取DNA灵敏度高、耗时短、操作简便,值得在Tg2576小鼠基因型鉴定中使用,也可以在其他转基因动物鉴定实验中推广。
2011年24期 v.14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 于东明;王思谦;范媛媛;邓锦波;
目的建立Tg2576小鼠DNA快速简便高效的提取方法。方法借鉴煮沸裂解法制备质粒DNA方法,改进后用于提取Tg2576小鼠DNA,比较酚/氯仿法和煮沸裂解法两种提取DNA的方法。结果在小鼠鉴定过程中,使用酚/氯仿法和煮沸裂解法提取DNA均能取得满意的结果;但前者操作繁琐,至少需2d完成,而后者操作步骤大大简化,可在1d内完成,且提取所用试剂毒性小、成本低。结论煮沸裂解法提取DNA灵敏度高、耗时短、操作简便,值得在Tg2576小鼠基因型鉴定中使用,也可以在其他转基因动物鉴定实验中推广。
2011年24期 v.14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 赵秋平;
目的观察盐酸阿罗洛尔与琥珀酸美托乐尔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对心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03~2011-06我院就诊治疗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服用阿罗洛尔1片(10mg/片),1次/d,或琥珀酸美托乐尔(47.5mg/片)1片,1次/d,降压治疗。治疗4周后对照观察两组患者降压疗效及心率变化。结果阿罗洛尔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下降幅度分别为8.4mm Hg、7.2mm Hg和10.6次/min。琥珀酸美托乐尔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下降幅度分别为7.8mm Hg、6.7mm Hg和7.4次/min,2组间心率下降幅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罗洛尔与琥珀酸美托乐尔均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效果显著,阿罗洛尔降低心率较琥珀酸美托乐尔明显。
2011年24期 v.14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赵秋平;
目的观察盐酸阿罗洛尔与琥珀酸美托乐尔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对心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03~2011-06我院就诊治疗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服用阿罗洛尔1片(10mg/片),1次/d,或琥珀酸美托乐尔(47.5mg/片)1片,1次/d,降压治疗。治疗4周后对照观察两组患者降压疗效及心率变化。结果阿罗洛尔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下降幅度分别为8.4mm Hg、7.2mm Hg和10.6次/min。琥珀酸美托乐尔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下降幅度分别为7.8mm Hg、6.7mm Hg和7.4次/min,2组间心率下降幅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罗洛尔与琥珀酸美托乐尔均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效果显著,阿罗洛尔降低心率较琥珀酸美托乐尔明显。
2011年24期 v.14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孙立军;郑爱东;
目的探讨儿童烟雾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详细询问患儿病史,进行体检和影像学检查。对儿童烟雾病患者的病因、临床特征、影像学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发病年龄2岁2个月~12岁。6例临床表现为肢体无力或偏瘫,其中3例以此为首发症状;惊厥4例,头痛2例,头晕2例,感觉障碍1例。2例行头颅CT检查者均显示有缺血性改变。6例均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4例显示急性脑梗死或小腔隙灶或软化灶,2例无脑实质无异常。6例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均显示颈内动脉虹吸部末端和大脑前或中动脉狭窄或闭塞,脑基底部有异常血管网形成。结论儿童烟雾病多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临床以肢体无力或偏瘫、惊厥为常见症状。MRI联合MRA检查是诊断儿童烟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2011年24期 v.14 5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孙立军;郑爱东;
目的探讨儿童烟雾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详细询问患儿病史,进行体检和影像学检查。对儿童烟雾病患者的病因、临床特征、影像学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发病年龄2岁2个月~12岁。6例临床表现为肢体无力或偏瘫,其中3例以此为首发症状;惊厥4例,头痛2例,头晕2例,感觉障碍1例。2例行头颅CT检查者均显示有缺血性改变。6例均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4例显示急性脑梗死或小腔隙灶或软化灶,2例无脑实质无异常。6例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均显示颈内动脉虹吸部末端和大脑前或中动脉狭窄或闭塞,脑基底部有异常血管网形成。结论儿童烟雾病多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临床以肢体无力或偏瘫、惊厥为常见症状。MRI联合MRA检查是诊断儿童烟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2011年24期 v.14 5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吴红记;潘勤;刘铁彪;王会岩;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并发脑积水病人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 107例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并发脑积水病人随机分为A、B 2组。A组54例患者行开颅基底节区脑内血肿清除与沟通脑室引流脑脊液,B组53例仅行脑内血肿清除术。结果 A组患者术后复查头颅CT示脑内血肿清除彻底,脑积水缓解。B组患者术后24h内复查头颅CT,19例示术后扩张脑室较术前变小,3、4脑室部分畅通、脑积水缓解;另34例患者示脑积水程度较术前无变化且3、4脑室闭塞,予行脑室外引流术,术后脑积水缓解。术后3月随访,ADL分级A组优于B组。B组中有8例发生脑积水而行分流手术。结论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并发脑积水病人行开颅脑内血肿清除和经血肿腔将侧脑室与其沟通引流脑脊液,清除脑内血肿同时能有效治疗继发脑积水,避免行脑室穿刺外引流术,减少了创伤,效果优于仅行脑内血肿清除术。
2011年24期 v.14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吴红记;潘勤;刘铁彪;王会岩;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并发脑积水病人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 107例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并发脑积水病人随机分为A、B 2组。A组54例患者行开颅基底节区脑内血肿清除与沟通脑室引流脑脊液,B组53例仅行脑内血肿清除术。结果 A组患者术后复查头颅CT示脑内血肿清除彻底,脑积水缓解。B组患者术后24h内复查头颅CT,19例示术后扩张脑室较术前变小,3、4脑室部分畅通、脑积水缓解;另34例患者示脑积水程度较术前无变化且3、4脑室闭塞,予行脑室外引流术,术后脑积水缓解。术后3月随访,ADL分级A组优于B组。B组中有8例发生脑积水而行分流手术。结论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并发脑积水病人行开颅脑内血肿清除和经血肿腔将侧脑室与其沟通引流脑脊液,清除脑内血肿同时能有效治疗继发脑积水,避免行脑室穿刺外引流术,减少了创伤,效果优于仅行脑内血肿清除术。
2011年24期 v.14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李伟;
目的探讨针刺与丁咯地尔配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丁咯地尔注射液+生理盐水250mL静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针刺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73.6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流变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合用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可降低血液黏度,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1年24期 v.14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李伟;
目的探讨针刺与丁咯地尔配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丁咯地尔注射液+生理盐水250mL静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针刺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73.6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流变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合用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可降低血液黏度,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1年24期 v.14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吴文彬;叶金练;胡伟鑫;陈建才;陈龙钦;沈清芳;翁挠南;谢泽锋;陈文杰;李绍熹;苏志民;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手术技巧和并发症的防治,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01~2010-01期间采用改良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方法治疗的51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 51例脑积水手术患者中,术后症状明显改善37例,好转12例,无改善2例。5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其中术后颅内感染1例,分流管脑室端脱出致分流不畅1例,头部皮下积液1例,分流不足1例,分流管排异1例。未发现分流管腹腔端阻塞。排异1例取出分流管,到上级医院改用其他方法治疗,其余均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后痊愈出院。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分流管腹腔端阻塞少,创伤小,效果良好,值得推广。把握手术指征,适时分流,并严格无菌操作及动作轻柔,减少术中副损伤是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2011年24期 v.14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吴文彬;叶金练;胡伟鑫;陈建才;陈龙钦;沈清芳;翁挠南;谢泽锋;陈文杰;李绍熹;苏志民;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手术技巧和并发症的防治,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01~2010-01期间采用改良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方法治疗的51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 51例脑积水手术患者中,术后症状明显改善37例,好转12例,无改善2例。5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其中术后颅内感染1例,分流管脑室端脱出致分流不畅1例,头部皮下积液1例,分流不足1例,分流管排异1例。未发现分流管腹腔端阻塞。排异1例取出分流管,到上级医院改用其他方法治疗,其余均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后痊愈出院。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分流管腹腔端阻塞少,创伤小,效果良好,值得推广。把握手术指征,适时分流,并严格无菌操作及动作轻柔,减少术中副损伤是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2011年24期 v.14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黄乾亮;张震宇;叶新运;
目的探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内感染的预防和诊疗。方法回顾分析本院9例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对其进行诊疗分析。结果 7例完全治愈,2例患者因病情严重,患者家属放弃治疗,治愈率为77.8%。结论早期诊断、去除病因、合理应用抗菌素是治疗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内感染的基本原则;严格的无菌外科操作是预防分流术后颅内感染的根本。
2011年24期 v.14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黄乾亮;张震宇;叶新运;
目的探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内感染的预防和诊疗。方法回顾分析本院9例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对其进行诊疗分析。结果 7例完全治愈,2例患者因病情严重,患者家属放弃治疗,治愈率为77.8%。结论早期诊断、去除病因、合理应用抗菌素是治疗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内感染的基本原则;严格的无菌外科操作是预防分流术后颅内感染的根本。
2011年24期 v.14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李静;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及干预提供指导。方法选择老年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以1∶1比例选择中青年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性别、病因及危险因素、发病形式、临床表现、头颅CT或MRI检查、治疗效果等方面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男性比例高;危险因素中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多;静止发病;临床症状意识及精神障碍、偏瘫多;头颅CT或MRI等检查脑萎缩、多发梗死灶比率高;预后较差(P<0.05)。2组患者病灶基底节区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危险因素复杂,症状、体征不典型,预后差。应做好二级预防工作,提高老年脑梗死的的认识及识别水平,尽早行头颅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
2011年24期 v.14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李静;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及干预提供指导。方法选择老年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以1∶1比例选择中青年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性别、病因及危险因素、发病形式、临床表现、头颅CT或MRI检查、治疗效果等方面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男性比例高;危险因素中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多;静止发病;临床症状意识及精神障碍、偏瘫多;头颅CT或MRI等检查脑萎缩、多发梗死灶比率高;预后较差(P<0.05)。2组患者病灶基底节区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危险因素复杂,症状、体征不典型,预后差。应做好二级预防工作,提高老年脑梗死的的认识及识别水平,尽早行头颅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
2011年24期 v.14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张铭;黄莹;
<正>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是中风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中风后2~16周,以偏瘫患侧肩胛带周围、手指关节进行性疼痛和运动受限为首发症状,伴见手背及手指肿胀,继之皮肤逐渐变薄、萎缩,关节畸形。临床发病率12.5%~74.1%。笔者采用红外线穴位照射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2011年24期 v.14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张铭;黄莹;
<正>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是中风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中风后2~16周,以偏瘫患侧肩胛带周围、手指关节进行性疼痛和运动受限为首发症状,伴见手背及手指肿胀,继之皮肤逐渐变薄、萎缩,关节畸形。临床发病率12.5%~74.1%。笔者采用红外线穴位照射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2011年24期 v.14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张振铎;
<正>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传统开颅手术创伤大、时间长,脑损伤较重。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清除血肿快,有效减轻脑水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自2007-06~2011-06我科通过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2011年24期 v.14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张振铎;
<正>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传统开颅手术创伤大、时间长,脑损伤较重。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清除血肿快,有效减轻脑水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自2007-06~2011-06我科通过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2011年24期 v.14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叶金练;胡伟鑫;吴文彬;翁挠南;陈龙钦;陈建才;沈清芳;谢泽锋;陈文杰;李绍熹;苏志民;
<正>我科于2010-07~2011-06应用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4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27例,女19例,年龄38~90岁,平均67.2岁,既往有高血压史38例。
2011年24期 v.14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叶金练;胡伟鑫;吴文彬;翁挠南;陈龙钦;陈建才;沈清芳;谢泽锋;陈文杰;李绍熹;苏志民;
<正>我科于2010-07~2011-06应用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4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27例,女19例,年龄38~90岁,平均67.2岁,既往有高血压史38例。
2011年24期 v.14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李三景;常慧兰;王香娜;
目的了解小儿结核性脑膜炎发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避免误诊误治,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01~2010-12收治的小儿结核性脑膜炎36例的年龄、流行病学、症状、实验室检查、预后,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3岁以下发病者31例,占86%,26例患儿有结核病人密切接触史,占72%,主要症状发热、意识障碍、抽搐、呕吐,脑脊液异常者36例(100%),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升高者28例占77%,好转32例,死亡1例。结论诊断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特别是婴幼儿结核性脑膜炎流行病学资料很重要,流行病学资料并有神经系统表现,脑脊液符合细菌感染,腺苷脱氨酶异常,首先考虑结核性脑膜炎,早诊断早治疗预后好。
2011年24期 v.14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李三景;常慧兰;王香娜;
目的了解小儿结核性脑膜炎发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避免误诊误治,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01~2010-12收治的小儿结核性脑膜炎36例的年龄、流行病学、症状、实验室检查、预后,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3岁以下发病者31例,占86%,26例患儿有结核病人密切接触史,占72%,主要症状发热、意识障碍、抽搐、呕吐,脑脊液异常者36例(100%),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升高者28例占77%,好转32例,死亡1例。结论诊断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特别是婴幼儿结核性脑膜炎流行病学资料很重要,流行病学资料并有神经系统表现,脑脊液符合细菌感染,腺苷脱氨酶异常,首先考虑结核性脑膜炎,早诊断早治疗预后好。
2011年24期 v.14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朱顺强;
目的探讨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临床疗效。方法 2008-02~2010-02诊治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治疗组72例,观察2组疗效。结果 2组病例早期应答率、完全应答率、部分应答率、无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效果明显早期应答率、完全应答率、部分应答率、无效率优于普通干扰素,并且每周1次给药,不仅使用方便,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2011年24期 v.14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朱顺强;
目的探讨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临床疗效。方法 2008-02~2010-02诊治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治疗组72例,观察2组疗效。结果 2组病例早期应答率、完全应答率、部分应答率、无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效果明显早期应答率、完全应答率、部分应答率、无效率优于普通干扰素,并且每周1次给药,不仅使用方便,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2011年24期 v.14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冯占远;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08~2010-08期间,我院诊治的8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对其进行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系统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与术前的Cobb角(27.5±1.1)相比,术后Cobb角明显降低(5.4±0.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术前椎体前缘高度(34%)相比,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明显提高(9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术前椎体后缘高度(70%)相比,术后椎体后缘高度明显提高(9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均有1~2级别的恢复。没有1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液、切口感染、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也没有出现断钉、松动等内固定失效的病例。结论对于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系统治疗,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2011年24期 v.14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冯占远;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08~2010-08期间,我院诊治的8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对其进行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系统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与术前的Cobb角(27.5±1.1)相比,术后Cobb角明显降低(5.4±0.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术前椎体前缘高度(34%)相比,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明显提高(9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术前椎体后缘高度(70%)相比,术后椎体后缘高度明显提高(9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均有1~2级别的恢复。没有1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液、切口感染、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也没有出现断钉、松动等内固定失效的病例。结论对于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系统治疗,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2011年24期 v.14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徐蓉贞;卢建新;顾正天;
<正>低颅压性综合征(intracranial hypotension syndrome,IHS)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侧卧位腰部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压力<6mmH2O以体位性头痛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因此病临床极易误诊,现将我院2006—2011年收治的20例总结报告如下。
2011年24期 v.14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徐蓉贞;卢建新;顾正天;
<正>低颅压性综合征(intracranial hypotension syndrome,IHS)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侧卧位腰部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压力<6mmH2O以体位性头痛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因此病临床极易误诊,现将我院2006—2011年收治的20例总结报告如下。
2011年24期 v.14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黄娣;
目的探讨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的功能影响。方法将40例吞咽障碍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MMSE,吞咽功能评分(藤氏评分)进行评定,对其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及吞咽功能合并认知功能训练。结果治疗后2个月,2组患者MMSE及吞咽功能评分均有提高,配合认知康复训练后的治疗组吞咽功能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显著改善(P<0.05)。结论对于合并认知障碍的吞咽障碍卒中患者,同时给予认知康复训练和吞咽训练,有利于认知功能和吞咽功能的及早康复,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24期 v.14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黄娣;
目的探讨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的功能影响。方法将40例吞咽障碍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MMSE,吞咽功能评分(藤氏评分)进行评定,对其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及吞咽功能合并认知功能训练。结果治疗后2个月,2组患者MMSE及吞咽功能评分均有提高,配合认知康复训练后的治疗组吞咽功能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显著改善(P<0.05)。结论对于合并认知障碍的吞咽障碍卒中患者,同时给予认知康复训练和吞咽训练,有利于认知功能和吞咽功能的及早康复,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24期 v.14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李敏;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按自愿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早期康复组(观察组)58例和48例未实行早期康复的为对照组,2组均按照相同的治疗方案如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循环及对症治疗和常规护理方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治疗。结果 2组病人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上均有进步,但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实行早期康复对刺激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和语言功能的恢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能减少患者的伤残程度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2011年24期 v.14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李敏;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按自愿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早期康复组(观察组)58例和48例未实行早期康复的为对照组,2组均按照相同的治疗方案如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循环及对症治疗和常规护理方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治疗。结果 2组病人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上均有进步,但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实行早期康复对刺激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和语言功能的恢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能减少患者的伤残程度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2011年24期 v.14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李卫国;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合并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2011-04~2011-07我市的87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足口病的高发期,脑炎的发病率也同时处于高峰。手足口病和脑炎患儿的惊跳/肢体抖动、发热、巴宾斯基征阳性等体征的阳性率较高,血象和脑脊液检查结果符合病毒感染征象,脑电图阳性较为正常,病毒病原学检查以EV71核酸阳性为主。结论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高危因素,2岁左右的男性儿童,持续发热>3d,同时伴有惊跳、肢体抖动、巴宾斯基征阳性等体征,病毒病原学检查为EV71核酸阳性。
2011年24期 v.14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李卫国;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合并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2011-04~2011-07我市的87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足口病的高发期,脑炎的发病率也同时处于高峰。手足口病和脑炎患儿的惊跳/肢体抖动、发热、巴宾斯基征阳性等体征的阳性率较高,血象和脑脊液检查结果符合病毒感染征象,脑电图阳性较为正常,病毒病原学检查以EV71核酸阳性为主。结论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高危因素,2岁左右的男性儿童,持续发热>3d,同时伴有惊跳、肢体抖动、巴宾斯基征阳性等体征,病毒病原学检查为EV71核酸阳性。
2011年24期 v.14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吴春华;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疗效。方法 2008-01~2010-01月收治的脑胶质瘤术后复发患者28例采取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3个月进行疗效评定,PR 12例,SD 14例,DP 2例,有效率(CR+PR+)92.85%.进行6个月复查时无疾病进展生存率23/28例(82.14%);1年后复查时无疾病进展生存率16/28(57.14%);1年生存20例,生存率为71.42%。结论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脑胶质瘤术后复发具有治疗协同作用,具有疗效确切、应用方便、不良反应轻微的优点。
2011年24期 v.14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吴春华;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疗效。方法 2008-01~2010-01月收治的脑胶质瘤术后复发患者28例采取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3个月进行疗效评定,PR 12例,SD 14例,DP 2例,有效率(CR+PR+)92.85%.进行6个月复查时无疾病进展生存率23/28例(82.14%);1年后复查时无疾病进展生存率16/28(57.14%);1年生存20例,生存率为71.42%。结论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脑胶质瘤术后复发具有治疗协同作用,具有疗效确切、应用方便、不良反应轻微的优点。
2011年24期 v.14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杜有民;黄玉莹;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CT及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49例外伤后颅脑CT平扫示低密度梗死灶,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结果 49例颅脑CT平扫2d内显示基底节区和(或)脑叶低密度梗死灶者26例,17例4d内出现,5例1周内出现,1例在第12天出现。结论 CT是诊断外伤性脑梗死的首选方法,能为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可靠依据。首次检查未见梗死灶,应根据病情需要进行CT复查。
2011年24期 v.14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杜有民;黄玉莹;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CT及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49例外伤后颅脑CT平扫示低密度梗死灶,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结果 49例颅脑CT平扫2d内显示基底节区和(或)脑叶低密度梗死灶者26例,17例4d内出现,5例1周内出现,1例在第12天出现。结论 CT是诊断外伤性脑梗死的首选方法,能为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可靠依据。首次检查未见梗死灶,应根据病情需要进行CT复查。
2011年24期 v.14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潘瑞华;库建伟;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合并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09-01-01~2011-01-01我院神经内科ICU病房住院的162例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多变量分析。结果 (1)发生SAP者86例,占53.1%;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其中复数菌感染占32.2%(19/59)。(2)单因素分析:年龄、意识状态、心肺基础疾病、NIHSS评分、卒中部位、鼻饲治疗各组间比较P<0.05。(3)多因素回归分析:年龄≥65岁、肺部疾病史、延髓性麻痹、意识障碍、鼻饲治疗是老年急性卒中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4)合并SAP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及病死率增高(P<0.05)。结论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是老年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与多种因素有关,影响住院时间及预后,应足够重视,尽早预防并有效治疗。
2011年24期 v.14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潘瑞华;库建伟;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合并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09-01-01~2011-01-01我院神经内科ICU病房住院的162例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多变量分析。结果 (1)发生SAP者86例,占53.1%;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其中复数菌感染占32.2%(19/59)。(2)单因素分析:年龄、意识状态、心肺基础疾病、NIHSS评分、卒中部位、鼻饲治疗各组间比较P<0.05。(3)多因素回归分析:年龄≥65岁、肺部疾病史、延髓性麻痹、意识障碍、鼻饲治疗是老年急性卒中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4)合并SAP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及病死率增高(P<0.05)。结论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是老年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与多种因素有关,影响住院时间及预后,应足够重视,尽早预防并有效治疗。
2011年24期 v.14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马慧罗;王晓娟;任伟云;
<正>股骨转子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下肢创伤,患者年龄多偏向高龄人群,合并症多,为减轻此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我院自2010-01~2011-05采用C臂联合牵引床DHS内固定治疗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前术中给予细致的体位支持,保证了手术体位稳定,骨折复位良好。
2011年24期 v.14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马慧罗;王晓娟;任伟云;
<正>股骨转子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下肢创伤,患者年龄多偏向高龄人群,合并症多,为减轻此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我院自2010-01~2011-05采用C臂联合牵引床DHS内固定治疗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前术中给予细致的体位支持,保证了手术体位稳定,骨折复位良好。
2011年24期 v.14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张朝阳;
目的观察空气波压力疗法配合电动起立床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体位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脊髓损伤后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空气波压力疗法配合电动起立床训练为治疗组,单纯电动起立床为对照组。空气波压力疗法1次/d,30min/次,电动起立床训练1次/d,30min/次。每天观察血压变化,直立位角度及症状改善程度。结果接受空气波压力疗法配合电动起立床的患者达到直立位且无晕厥症状的周期较单纯进行电动起立床治疗的周期明显缩短(P<0.05)。结论空气波压力疗法训练配合电动起立床治疗脊髓损伤后体位性低血压与单纯进行电动起立床相比,能够明显缩短治疗周期,有临床指导意义。
2011年24期 v.14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张朝阳;
目的观察空气波压力疗法配合电动起立床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体位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脊髓损伤后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空气波压力疗法配合电动起立床训练为治疗组,单纯电动起立床为对照组。空气波压力疗法1次/d,30min/次,电动起立床训练1次/d,30min/次。每天观察血压变化,直立位角度及症状改善程度。结果接受空气波压力疗法配合电动起立床的患者达到直立位且无晕厥症状的周期较单纯进行电动起立床治疗的周期明显缩短(P<0.05)。结论空气波压力疗法训练配合电动起立床治疗脊髓损伤后体位性低血压与单纯进行电动起立床相比,能够明显缩短治疗周期,有临床指导意义。
2011年24期 v.14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吕丽;
目的探讨早期针灸治疗脑卒中临床分析。方法 2008-01~2010-10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42例,分为常规针灸组122例,早期针灸组120例,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Barther指数、MMSE认知功能评分治疗后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脑卒中患者治疗中应积极进行早期针灸治疗,可以有效的保存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促进疾病的康复,降低病残率。
2011年24期 v.14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吕丽;
目的探讨早期针灸治疗脑卒中临床分析。方法 2008-01~2010-10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42例,分为常规针灸组122例,早期针灸组120例,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Barther指数、MMSE认知功能评分治疗后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脑卒中患者治疗中应积极进行早期针灸治疗,可以有效的保存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促进疾病的康复,降低病残率。
2011年24期 v.14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李淑芳;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分析。方法 2010-07~2011-07,我院诊治的60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每组各30例,对2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和肌力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Barthel指数评分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都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后对照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45.18±12.31)相比,治疗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升高(64.57±13.04),P<0.05。与治疗前肌力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肌力明显升高,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的上、下肢肌力>Ⅱ级所占比例(46.7%和43.3%)相比,治疗后观察组的上、下肢肌力>Ⅱ级所占比例明显升高(83.3%和8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早期给予康复训练,明显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2011年24期 v.14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李淑芳;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分析。方法 2010-07~2011-07,我院诊治的60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每组各30例,对2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和肌力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Barthel指数评分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都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后对照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45.18±12.31)相比,治疗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升高(64.57±13.04),P<0.05。与治疗前肌力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肌力明显升高,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的上、下肢肌力>Ⅱ级所占比例(46.7%和43.3%)相比,治疗后观察组的上、下肢肌力>Ⅱ级所占比例明显升高(83.3%和8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早期给予康复训练,明显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2011年24期 v.14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武崇慧;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的发病特点及最佳的分娩方式。方法对我院2007-11~2011-02收治的38例妊高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8例患者经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心率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方式中自然分娩6例(15.79%),阴道助产8例(21.05%),剖宫产24例(63.16%)。新生儿Apgar评分发现共发生新生儿窒息4例,其中轻度3例,重度1例;6例早产儿中死胎1例,死亡2例。结论 PIH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因此加强孕期保健,正确的诊断及系统而规范的治疗对缓解PIH患者的病情、延长孕周十分重要,而适时终止妊娠对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并发症及病死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1年24期 v.14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武崇慧;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的发病特点及最佳的分娩方式。方法对我院2007-11~2011-02收治的38例妊高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8例患者经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心率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方式中自然分娩6例(15.79%),阴道助产8例(21.05%),剖宫产24例(63.16%)。新生儿Apgar评分发现共发生新生儿窒息4例,其中轻度3例,重度1例;6例早产儿中死胎1例,死亡2例。结论 PIH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因此加强孕期保健,正确的诊断及系统而规范的治疗对缓解PIH患者的病情、延长孕周十分重要,而适时终止妊娠对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并发症及病死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1年24期 v.14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曾育芳;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揭西县中医医院2009-10~2011-06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和丁苯酞,对照组则单独使用依达拉奉,疗程14d,一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6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快速改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上推广。
2011年24期 v.14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曾育芳;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揭西县中医医院2009-10~2011-06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和丁苯酞,对照组则单独使用依达拉奉,疗程14d,一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6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快速改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上推广。
2011年24期 v.14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闫桂芳;
目的探讨出血性卒中并癫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方法 2010-07~2011-07,我院诊治的80例出血性卒中并癫患者,对其进行脑出血治疗的同时,配以抗癫药物治疗,现将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的80例出血性卒中并癫患者,在进行脑出血治疗的同时,配以抗癫药物治疗,2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死亡,其余60例经对症治疗后得到控制,病死率为25.0%。结果表明,出血性卒中后癫发作越早,发作频率越高,病死率越高。结论在抢救脑出血的同时,进行抗癫药物治疗,控制癫发作,对于成功抢救出血性卒中并癫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2011年24期 v.14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闫桂芳;
目的探讨出血性卒中并癫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方法 2010-07~2011-07,我院诊治的80例出血性卒中并癫患者,对其进行脑出血治疗的同时,配以抗癫药物治疗,现将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的80例出血性卒中并癫患者,在进行脑出血治疗的同时,配以抗癫药物治疗,2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死亡,其余60例经对症治疗后得到控制,病死率为25.0%。结果表明,出血性卒中后癫发作越早,发作频率越高,病死率越高。结论在抢救脑出血的同时,进行抗癫药物治疗,控制癫发作,对于成功抢救出血性卒中并癫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2011年24期 v.14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孙轶睿;
目的探讨脑卒中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0-07~2011-07,我院诊治的40例脑卒中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对其进行对症治疗后,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40例脑卒中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过相关的对症治疗后,治愈出院33例,治愈率82.5%,死亡7例,其中3例死于脑疝,4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对于脑卒中并消化道出血,临床上要警惕,要尽早发现,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疗。
2011年24期 v.14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孙轶睿;
目的探讨脑卒中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0-07~2011-07,我院诊治的40例脑卒中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对其进行对症治疗后,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40例脑卒中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过相关的对症治疗后,治愈出院33例,治愈率82.5%,死亡7例,其中3例死于脑疝,4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对于脑卒中并消化道出血,临床上要警惕,要尽早发现,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疗。
2011年24期 v.14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吴佳卉;
目的总结前臂骨间背侧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和表现,探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6-08~2011-05收治的前臂骨间背侧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1例患者经手术后按手功能评定标准[1]评价疗效,其中优17例,良8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0.6%。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a,29例患者主动伸指和伸拇功能大致恢复,2例患者神经无明显恢复;在手功能重建的5例患者中3例恢复较好,2例效果不明显。结论正确诊断和治疗骨间背侧神经损伤应熟悉功能解剖结构,以防误诊、漏诊,并应根据损伤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
2011年24期 v.14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吴佳卉;
目的总结前臂骨间背侧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和表现,探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6-08~2011-05收治的前臂骨间背侧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1例患者经手术后按手功能评定标准[1]评价疗效,其中优17例,良8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0.6%。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a,29例患者主动伸指和伸拇功能大致恢复,2例患者神经无明显恢复;在手功能重建的5例患者中3例恢复较好,2例效果不明显。结论正确诊断和治疗骨间背侧神经损伤应熟悉功能解剖结构,以防误诊、漏诊,并应根据损伤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
2011年24期 v.14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邵华;
目的探讨控制血糖对妊娠期糖尿病母体并发症以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11~2011-03期间收治的9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结果显示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满意组妊高症及羊水过多人数明显低于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不满意组,2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妊娠糖尿病一旦合并妊高症,孕妇与围生儿预后均较差;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满意组的围生儿病死率、巨大儿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病例数明显低于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不满意组,2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视孕前、孕期的合理饮食,适当进行运动以控制体重,合理使用胰岛素,能够减少母婴并发症,对于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24期 v.14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邵华;
目的探讨控制血糖对妊娠期糖尿病母体并发症以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11~2011-03期间收治的9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结果显示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满意组妊高症及羊水过多人数明显低于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不满意组,2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妊娠糖尿病一旦合并妊高症,孕妇与围生儿预后均较差;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满意组的围生儿病死率、巨大儿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病例数明显低于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不满意组,2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视孕前、孕期的合理饮食,适当进行运动以控制体重,合理使用胰岛素,能够减少母婴并发症,对于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24期 v.14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王冰梅;
目的探讨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07~2011-06收治的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患者26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本组26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痊愈8倒,占30.8%,显效11例,占42.3%,有效5例,占19.2%,无效2例,占7.7%,总有效率为92.3%。结论坐骨神经盆腔出口扩大术能解除对坐骨神经干的压迫,改善神经的微循环,因此外科手术治疗坐骨神经出口狭窄症是安全有效的,对于内科治疗效果不好的应尽快手术治疗。
2011年24期 v.14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王冰梅;
目的探讨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07~2011-06收治的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患者26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本组26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痊愈8倒,占30.8%,显效11例,占42.3%,有效5例,占19.2%,无效2例,占7.7%,总有效率为92.3%。结论坐骨神经盆腔出口扩大术能解除对坐骨神经干的压迫,改善神经的微循环,因此外科手术治疗坐骨神经出口狭窄症是安全有效的,对于内科治疗效果不好的应尽快手术治疗。
2011年24期 v.14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王保茎;
目的分析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0例脑转移瘤的MRI表现。方法 60例患者,男46例,女14例,年龄30~75岁。所有病例均行颅脑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60例病人144个病灶。增强前发现病灶96个,增强后发现病灶144例。脑转移病灶104个,完全或部分囊变坏死65个。在60例病人中,原发恶性肿瘤肺癌46例,脑内胶质瘤、肾癌、结肠癌、鼻咽癌、淋巴肉瘤共14例。原发恶性肿瘤肺癌占总数的76.7%,因此,我们针对原发恶性肿瘤肺癌进行详细探讨。结论 MRI增强扫描比平扫能发现更多的脑转移瘤病灶,其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病史大部分能作出正确诊断。
2011年24期 v.14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王保茎;
目的分析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0例脑转移瘤的MRI表现。方法 60例患者,男46例,女14例,年龄30~75岁。所有病例均行颅脑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60例病人144个病灶。增强前发现病灶96个,增强后发现病灶144例。脑转移病灶104个,完全或部分囊变坏死65个。在60例病人中,原发恶性肿瘤肺癌46例,脑内胶质瘤、肾癌、结肠癌、鼻咽癌、淋巴肉瘤共14例。原发恶性肿瘤肺癌占总数的76.7%,因此,我们针对原发恶性肿瘤肺癌进行详细探讨。结论 MRI增强扫描比平扫能发现更多的脑转移瘤病灶,其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病史大部分能作出正确诊断。
2011年24期 v.14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谢云杰;苏春海;
<正>本人自2009-05~2011-06,对101例术前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均采用病侧耳后小切口行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取得良好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61例,女50例,男女之比1.2∶1。年龄28~79岁,以45岁以上者多见,共79例,病程最短者3周,最长者30a,平均病程5a,以2~10a最多,为40例。右侧
2011年24期 v.14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谢云杰;苏春海;
<正>本人自2009-05~2011-06,对101例术前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均采用病侧耳后小切口行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取得良好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61例,女50例,男女之比1.2∶1。年龄28~79岁,以45岁以上者多见,共79例,病程最短者3周,最长者30a,平均病程5a,以2~10a最多,为40例。右侧
2011年24期 v.14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王金菊;
<正>门诊药房是医院患者集中最多的地方之一,是病人的医院就诊的最后一站,也是医院与患者之间的桥梁。其服务质量的好坏与高低直接关系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患者对整个医院的评价。门诊药房是医院向社会展示自己的窗口,其本身具有专业性、技术性、咨询指导性以及服务全面性。药房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医院的社会效益和
2011年24期 v.14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王金菊;
<正>门诊药房是医院患者集中最多的地方之一,是病人的医院就诊的最后一站,也是医院与患者之间的桥梁。其服务质量的好坏与高低直接关系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患者对整个医院的评价。门诊药房是医院向社会展示自己的窗口,其本身具有专业性、技术性、咨询指导性以及服务全面性。药房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医院的社会效益和
2011年24期 v.14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郭艳平;杨清成;刘建敏;
<正>结核性脑膜炎因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不典型,不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延误病情,现将我院结核性脑膜炎42例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5—2010年收治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患者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22~75岁,平均(35.23±10.38)岁。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3d内完成首次腰穿测压送检,行
2011年24期 v.14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郭艳平;杨清成;刘建敏;
<正>结核性脑膜炎因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不典型,不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延误病情,现将我院结核性脑膜炎42例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5—2010年收治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患者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22~75岁,平均(35.23±10.38)岁。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3d内完成首次腰穿测压送检,行
2011年24期 v.14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韩俊山;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高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有效控制血糖及进行饮食、运动疗法等基础上,将80例高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分为对照组40例:应用维生素B6、维生素B12治疗;观察组40例:应用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30d后对比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3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0%。对照组: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2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60.0%。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有效控制血糖及进行饮食、运动疗法等基础上,应用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高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明显改善症状。
2011年24期 v.14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韩俊山;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高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有效控制血糖及进行饮食、运动疗法等基础上,将80例高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分为对照组40例:应用维生素B6、维生素B12治疗;观察组40例:应用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30d后对比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3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0%。对照组: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2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60.0%。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有效控制血糖及进行饮食、运动疗法等基础上,应用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高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明显改善症状。
2011年24期 v.14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程凡;
<正>急性牙髓炎是口腔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常见的处理方法有传统的保守治疗和初诊失活治疗。保守治疗和初诊失活治疗会使牙体失去牙髓的营养供应而变脆强度下降,所以使牙体的寿命缩短。因此,寻找一种既对治疗牙髓炎有效又保留活性牙髓的方法成为口腔专业的一个重要内容。本人拟通过对急性牙髓炎药物安抚治疗组(复方磺胺甲口恶唑、
2011年24期 v.14 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程凡;
<正>急性牙髓炎是口腔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常见的处理方法有传统的保守治疗和初诊失活治疗。保守治疗和初诊失活治疗会使牙体失去牙髓的营养供应而变脆强度下降,所以使牙体的寿命缩短。因此,寻找一种既对治疗牙髓炎有效又保留活性牙髓的方法成为口腔专业的一个重要内容。本人拟通过对急性牙髓炎药物安抚治疗组(复方磺胺甲口恶唑、
2011年24期 v.14 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邢长胜;赵三梅;
<正>2000-03~2011-03,选择绞伤性桡神经损伤16例,回顾并回访,现将治疗经过及治疗效果给予总结性汇报。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21~52岁,平均35岁。机器皮带轮直接绞伤13例,车祸中车轮碾压性绞伤3例。中段骨折10例,下段骨折6例。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伴软组织损伤严重的11例,闭合骨折5例。16例术前检查示桡神经均为完全损伤。术中见完全断裂并残端
2011年24期 v.14 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邢长胜;赵三梅;
<正>2000-03~2011-03,选择绞伤性桡神经损伤16例,回顾并回访,现将治疗经过及治疗效果给予总结性汇报。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21~52岁,平均35岁。机器皮带轮直接绞伤13例,车祸中车轮碾压性绞伤3例。中段骨折10例,下段骨折6例。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伴软组织损伤严重的11例,闭合骨折5例。16例术前检查示桡神经均为完全损伤。术中见完全断裂并残端
2011年24期 v.14 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