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龚晨;窦长新;李海亮;董瑞国;
目的建立SD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探讨p38MAPK活性变化与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新生SD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实验设正常对照组(N)、SB203580组(SB组,10μmol/L)、缺氧/复氧组(H/R组)和缺氧/复氧组+SB203580阻断p38MAPK组(H/R+SB组)。应用MTT法、WB法、ELISA法检测缺氧4h、8h、复氧6h、12h、24h、48h时细胞存活率,p38MAPK、p-p38(磷酸化p38MAPK)及TNF-α的变化。结果培养星形胶质细胞GFAP阳性表达率大于97%。缺氧/复氧使星形胶质细胞活力降低,SB203580阻断p38MAPK细胞活力高于H/R组,各组星形胶质细胞总p38MAPK水平无显著变化,缺氧复氧干预后p-p38表达上调,TNF-α水平显著增高。用SB203580阻断p38MAPK通路后,SB+H/R组较H/R组p-p38、TNF-α水平降低。SB组总p38MAPK、p-p38、TNF-α水平与N组比较无显著变化。结论 p38MAPK信号通路参与了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复氧损伤过程。
2012年09期 v.15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9K] - 龚晨;窦长新;李海亮;董瑞国;
目的建立SD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探讨p38MAPK活性变化与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新生SD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实验设正常对照组(N)、SB203580组(SB组,10μmol/L)、缺氧/复氧组(H/R组)和缺氧/复氧组+SB203580阻断p38MAPK组(H/R+SB组)。应用MTT法、WB法、ELISA法检测缺氧4h、8h、复氧6h、12h、24h、48h时细胞存活率,p38MAPK、p-p38(磷酸化p38MAPK)及TNF-α的变化。结果培养星形胶质细胞GFAP阳性表达率大于97%。缺氧/复氧使星形胶质细胞活力降低,SB203580阻断p38MAPK细胞活力高于H/R组,各组星形胶质细胞总p38MAPK水平无显著变化,缺氧复氧干预后p-p38表达上调,TNF-α水平显著增高。用SB203580阻断p38MAPK通路后,SB+H/R组较H/R组p-p38、TNF-α水平降低。SB组总p38MAPK、p-p38、TNF-α水平与N组比较无显著变化。结论 p38MAPK信号通路参与了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复氧损伤过程。
2012年09期 v.15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9K] - 刘泽民;王敦敬;刘德全;肖成华;
目的探讨认知功能障碍在帕金森病中(Parkinson's disease,PD)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确诊的PD患者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中文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 depressionscale,HAMD)及Webster功能评分量表进行评定分析PD伴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PD伴发认知功能障碍者50例,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76.9%,病程、文化程度、Webster评分、HAMD评分与帕金森病伴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经济情况与帕金森伴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发现病程和PD病情严重程度是PD患者伴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 PD患者有较高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PD伴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可能与PD患者的病程、文化程度、PD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抑郁有关。
2012年09期 v.15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7K] - 刘泽民;王敦敬;刘德全;肖成华;
目的探讨认知功能障碍在帕金森病中(Parkinson's disease,PD)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确诊的PD患者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中文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 depressionscale,HAMD)及Webster功能评分量表进行评定分析PD伴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PD伴发认知功能障碍者50例,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76.9%,病程、文化程度、Webster评分、HAMD评分与帕金森病伴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经济情况与帕金森伴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发现病程和PD病情严重程度是PD患者伴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 PD患者有较高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PD伴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可能与PD患者的病程、文化程度、PD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抑郁有关。
2012年09期 v.15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7K] - 徐裕海;李伟;黄常青;谭家航;龙晚生;罗学毛;
目的探讨黑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 H-MRS)在帕金森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 Achieva 1.5T双梯度磁共振扫描仪,对29例帕金森病患者(早期11例,晚期18例)和16例健康志愿者行颅脑MRI和黑质1H-MRS检查,观察NAA、Cr、Cho浓度和NAA/(Cho±Cr)、NAA/Cr和NAA/Cho值。分别对帕金森病患者左侧、右侧与正常健康组黑质的NAA/(Cho±Cr)、NAA/Cr和NAA/Cho值进行t检验,分析两者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早、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和健康组左、右侧黑质的NAA/(Cho±Cr)值分别为0.63±0.10、0.51±0.10、0.79±0.07、0.64±0.11、0.50±0.12、0.80±0.06,帕金森病组患侧与正常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NAA/(Cho±Cr)值来对早、晚期帕金森病进行分期,灵敏度曲线呈现低→高→低的变化,在0.59时,灵敏度最高。结论 1H-MRS不仅能对早、晚期帕金森病进行分期,而且能对帕金森病进行定侧。
2012年09期 v.15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2K] - 徐裕海;李伟;黄常青;谭家航;龙晚生;罗学毛;
目的探讨黑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 H-MRS)在帕金森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 Achieva 1.5T双梯度磁共振扫描仪,对29例帕金森病患者(早期11例,晚期18例)和16例健康志愿者行颅脑MRI和黑质1H-MRS检查,观察NAA、Cr、Cho浓度和NAA/(Cho±Cr)、NAA/Cr和NAA/Cho值。分别对帕金森病患者左侧、右侧与正常健康组黑质的NAA/(Cho±Cr)、NAA/Cr和NAA/Cho值进行t检验,分析两者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早、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和健康组左、右侧黑质的NAA/(Cho±Cr)值分别为0.63±0.10、0.51±0.10、0.79±0.07、0.64±0.11、0.50±0.12、0.80±0.06,帕金森病组患侧与正常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NAA/(Cho±Cr)值来对早、晚期帕金森病进行分期,灵敏度曲线呈现低→高→低的变化,在0.59时,灵敏度最高。结论 1H-MRS不仅能对早、晚期帕金森病进行分期,而且能对帕金森病进行定侧。
2012年09期 v.15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2K] - 窦长新;龚晨;李海亮;董瑞国;
目的分析ERK通路对缺氧/复氧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TNF-α分泌的影响,从而探讨ERK通路在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改变的可能作用机制,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参照McCarthy方法星形胶质细胞(AC)原代培养,传至第3代,细胞自然纯化。将AC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组(H/R组)、缺氧/复氧阻滞剂组(H/R+M组)。每组设缺氧4h、缺氧8h、复氧6h、12h、24h、48h6个时间点,建立AC缺氧/复氧模型。Western-blot法半定量分析T-ERK,P-ERK的表达情况,TNF-αELISA试剂盒测定细胞凋亡情况。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Western-blot:缺氧组较正常组相比ERK表达明显升高(P<0.05),阻滞剂组较无阻滞剂组p-ERK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2)TNF-αELISA:缺氧后TNF逐渐升高,复氧48h时达高峰(P<0.05),加入ERK阻滞剂后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复氧后存在ERK通路的激活,ERK通路在星形胶质细胞缺氧损伤后反应中发挥生物学作用与TNF-α有关。
2012年09期 v.15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2K] - 窦长新;龚晨;李海亮;董瑞国;
目的分析ERK通路对缺氧/复氧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TNF-α分泌的影响,从而探讨ERK通路在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改变的可能作用机制,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参照McCarthy方法星形胶质细胞(AC)原代培养,传至第3代,细胞自然纯化。将AC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组(H/R组)、缺氧/复氧阻滞剂组(H/R+M组)。每组设缺氧4h、缺氧8h、复氧6h、12h、24h、48h6个时间点,建立AC缺氧/复氧模型。Western-blot法半定量分析T-ERK,P-ERK的表达情况,TNF-αELISA试剂盒测定细胞凋亡情况。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Western-blot:缺氧组较正常组相比ERK表达明显升高(P<0.05),阻滞剂组较无阻滞剂组p-ERK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2)TNF-αELISA:缺氧后TNF逐渐升高,复氧48h时达高峰(P<0.05),加入ERK阻滞剂后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复氧后存在ERK通路的激活,ERK通路在星形胶质细胞缺氧损伤后反应中发挥生物学作用与TNF-α有关。
2012年09期 v.15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2K] - 张伟;袁永刚;钟波;孙高令;袁训辉;王法臣;白云安;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鞘内用药治疗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腰大池置管鞘内抗生素液不等量灌洗及腰穿脑脊液等量置换鞘内注药法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31例,比较2组体温、脑脊液白细胞变化及脑脊液蛋白含量变化。结果不等量灌洗组治愈13例,死亡1例;体温3d内降至正常者8例(57.1%),2周内降至正常者13例(92.9%)。腰穿组17例均治愈;体温3d内降至正常者3例(17.6%),2周内降至正常者10例(58.8%)。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等量灌洗组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和蛋白含量在治疗后3d内下降率明显高于腰穿组者(P<0.05)。结论腰大池置管鞘内抗生素液不等量灌洗能快速降低颅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体温及脑脊液中白细胞和蛋白含量,缩短其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疗效,但应尽早、及时、足程应用。
2012年09期 v.15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0K] - 张伟;袁永刚;钟波;孙高令;袁训辉;王法臣;白云安;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鞘内用药治疗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腰大池置管鞘内抗生素液不等量灌洗及腰穿脑脊液等量置换鞘内注药法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31例,比较2组体温、脑脊液白细胞变化及脑脊液蛋白含量变化。结果不等量灌洗组治愈13例,死亡1例;体温3d内降至正常者8例(57.1%),2周内降至正常者13例(92.9%)。腰穿组17例均治愈;体温3d内降至正常者3例(17.6%),2周内降至正常者10例(58.8%)。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等量灌洗组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和蛋白含量在治疗后3d内下降率明显高于腰穿组者(P<0.05)。结论腰大池置管鞘内抗生素液不等量灌洗能快速降低颅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体温及脑脊液中白细胞和蛋白含量,缩短其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疗效,但应尽早、及时、足程应用。
2012年09期 v.15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0K] - 黄晓雷;崔桂云;
目的建立新生小鼠缺血缺氧模型,探讨TLR4-TRIF信号通路中TLR4、IRF3的表达。方法将60只7日龄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缺氧1d、2d、3d、4d、7d、建立新生小鼠缺血缺氧性脑病模型,比较鼠脑左右半球的质量,确定模型是否建立成功。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大脑皮质和海马中TLR4mRNA、IRF3mRNA的表达。结果缺血缺氧1d组右侧的脑质量明显重于左侧,说明缺氧缺血1d后,右脑水肿明显。缺氧缺血组的TLR4mRNA、IRF3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结论脑缺氧缺血损伤可激活TLR4,引起IRF3表达量增加。
2012年09期 v.15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 黄晓雷;崔桂云;
目的建立新生小鼠缺血缺氧模型,探讨TLR4-TRIF信号通路中TLR4、IRF3的表达。方法将60只7日龄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缺氧1d、2d、3d、4d、7d、建立新生小鼠缺血缺氧性脑病模型,比较鼠脑左右半球的质量,确定模型是否建立成功。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大脑皮质和海马中TLR4mRNA、IRF3mRNA的表达。结果缺血缺氧1d组右侧的脑质量明显重于左侧,说明缺氧缺血1d后,右脑水肿明显。缺氧缺血组的TLR4mRNA、IRF3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结论脑缺氧缺血损伤可激活TLR4,引起IRF3表达量增加。
2012年09期 v.15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 许静;荣良群;魏秀娥;朱本亮;
目的了解徐州地区缺血性卒中OCSP临床分型及M-TOAST病因分型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该地区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卒中注册软件,采用前瞻性单中心登记方法,登记56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缺血性卒中的亚型分布,并以卒中登记中96例出血性卒中患者为对照,研究缺血性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56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脑梗死505例,TIA61例。部分前循环是最多见的缺血性卒中亚型,共243例(48.12%)。脑梗死病因学分型M-TOAST分型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AT)最多,共248例(49.11%)。高血压、吸烟、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是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相对于出血性卒中,与缺血性卒中关系更为密切的是房颤、高同型半胱氨酸(OR=3.854,2.922)。结论本研究中缺血性卒中OCSP分型中部分前循环梗死最多见,其病因学分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AT)最多。相对出血性卒中,与缺血性卒中密切相关的是房颤、高同型半胱氨酸。
2012年09期 v.15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3K] - 许静;荣良群;魏秀娥;朱本亮;
目的了解徐州地区缺血性卒中OCSP临床分型及M-TOAST病因分型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该地区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卒中注册软件,采用前瞻性单中心登记方法,登记56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缺血性卒中的亚型分布,并以卒中登记中96例出血性卒中患者为对照,研究缺血性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56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脑梗死505例,TIA61例。部分前循环是最多见的缺血性卒中亚型,共243例(48.12%)。脑梗死病因学分型M-TOAST分型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AT)最多,共248例(49.11%)。高血压、吸烟、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是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相对于出血性卒中,与缺血性卒中关系更为密切的是房颤、高同型半胱氨酸(OR=3.854,2.922)。结论本研究中缺血性卒中OCSP分型中部分前循环梗死最多见,其病因学分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AT)最多。相对出血性卒中,与缺血性卒中密切相关的是房颤、高同型半胱氨酸。
2012年09期 v.15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3K] - 张一平;赵景志;黄汉奎;乔新荣;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并发脊髓损伤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2例支气管动脉化疗患者并发脊髓损伤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脊髓不完全性横断损伤综合征患者在4~6周后神经功能恢复,2例脊髓完全性横断损伤综合征患者6个月后神经功能改善。结论缩减导管阻塞脊髓供血血管时间和减低化疗药物浓度能减少脊髓损伤的发生,尽早防治有利于减轻损伤、促使功能恢复。
2012年09期 v.15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张一平;赵景志;黄汉奎;乔新荣;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并发脊髓损伤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2例支气管动脉化疗患者并发脊髓损伤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脊髓不完全性横断损伤综合征患者在4~6周后神经功能恢复,2例脊髓完全性横断损伤综合征患者6个月后神经功能改善。结论缩减导管阻塞脊髓供血血管时间和减低化疗药物浓度能减少脊髓损伤的发生,尽早防治有利于减轻损伤、促使功能恢复。
2012年09期 v.15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王德周;
目的分析并总结儿童烟雾病与成人烟雾病的临床及影像表现的差异。方法对回顾性分析79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儿童30例,成人49例,对其临床症状和影像特征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儿童组首次发病以缺血性脑血管病表现为主,显著高于成人组(P<0.05),成人组首次发病以出血性脑血管病表现为主,显著高于儿童组(P<0.05)。结论儿童烟雾病与成人烟雾病的临床症状和影像表现具有差异,临床接诊应区别对待。
2012年09期 v.15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0K] - 王德周;
目的分析并总结儿童烟雾病与成人烟雾病的临床及影像表现的差异。方法对回顾性分析79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儿童30例,成人49例,对其临床症状和影像特征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儿童组首次发病以缺血性脑血管病表现为主,显著高于成人组(P<0.05),成人组首次发病以出血性脑血管病表现为主,显著高于儿童组(P<0.05)。结论儿童烟雾病与成人烟雾病的临床症状和影像表现具有差异,临床接诊应区别对待。
2012年09期 v.15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0K] - 张勇;李猛;付慧鹏;张淑芳;
目的观察小剂量丙戊酸钠对利培酮疗效、不良反应及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将5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利培酮组)30例和研究组(利培酮+丙戊酸钠组)25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利培酮治疗,限定治疗剂量为4mg;研究组同时联合丙戊酸钠片(400~600mg/d)。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2周末、治疗4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中不良反应。于治疗2周末、4周末测定利培酮血药浓度。结果 2组利培酮血药浓度测定结果在治疗2周末、4周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NSS评分结果显示:在治疗2周末,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而4周末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0)。2组TESS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用小剂量丙戊酸钠不会增加利培酮血药浓度,疗效与血药浓度无明显相关,其不良反应未受影响。
2012年09期 v.15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8K] - 张勇;李猛;付慧鹏;张淑芳;
目的观察小剂量丙戊酸钠对利培酮疗效、不良反应及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将5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利培酮组)30例和研究组(利培酮+丙戊酸钠组)25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利培酮治疗,限定治疗剂量为4mg;研究组同时联合丙戊酸钠片(400~600mg/d)。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2周末、治疗4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中不良反应。于治疗2周末、4周末测定利培酮血药浓度。结果 2组利培酮血药浓度测定结果在治疗2周末、4周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NSS评分结果显示:在治疗2周末,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而4周末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0)。2组TESS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用小剂量丙戊酸钠不会增加利培酮血药浓度,疗效与血药浓度无明显相关,其不良反应未受影响。
2012年09期 v.15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8K] - 史小艳;单岩;时秋英;苗金红;
目的调查尿毒症未接受透析治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抑郁水平,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便利抽样的方法,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5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99.84±8.89)分,处于中等水平,自评抑郁得分为(49.38±5.52)分,抑郁的发生率为47.4%,疾病不确定感及其各维度与抑郁存在正相关。结论护理人员应该及时评估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同时给予个性化指导,积极应对疾病不确定感,从而减轻抑郁情绪。
2012年09期 v.15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2K] - 史小艳;单岩;时秋英;苗金红;
目的调查尿毒症未接受透析治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抑郁水平,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便利抽样的方法,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5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99.84±8.89)分,处于中等水平,自评抑郁得分为(49.38±5.52)分,抑郁的发生率为47.4%,疾病不确定感及其各维度与抑郁存在正相关。结论护理人员应该及时评估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同时给予个性化指导,积极应对疾病不确定感,从而减轻抑郁情绪。
2012年09期 v.15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2K] - 周清安;李建生;王至婉;李小黎;侯秀娟;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损伤病理,比较补肾活血与益气活血方药防治机制,为其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 2血管(CCA)阻断,制作老龄大鼠急性脑缺血模型。观察具有补肾益元、活血通络功效的中药复方益元活血丹及具有益气活血通络功效的中药复方益气活血方对脑缺血老龄大鼠白介素-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 (1)与老龄假手术组比较,老龄模型组血清IL-1水平明显升高,血清及脑组织IGF水平降低(P<0.01,P<0.05);(2)与老龄模型组对照,各灌药组血清IL-1水平降低(P<0.05);益气活血组血清和益元活血组脑组织IGF水平升高较老龄模型组显著(P<0.01,P<0.05)。结论老龄大鼠急性脑缺血损伤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1)血清IL-1水平升高,加重脑组织缺血损伤;(2)血清和脑组织IGF水平降低,减弱对脑组织保护作用。补肾活血和益气活血方药对急性脑缺血防护作用显著,其机制可能是:(1)抑制IL-1介导的脑组织损害作用;(2)提高IGF水平,保护脑组织。两方药均降低脑缺血损伤血清IL-1水平而起保护作用,但作用机制有所侧重:益气活血方药和益元活血方药均可提高血清IGF水平,但益元活血方药作用较明显。
2012年09期 v.15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0K] - 周清安;李建生;王至婉;李小黎;侯秀娟;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损伤病理,比较补肾活血与益气活血方药防治机制,为其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 2血管(CCA)阻断,制作老龄大鼠急性脑缺血模型。观察具有补肾益元、活血通络功效的中药复方益元活血丹及具有益气活血通络功效的中药复方益气活血方对脑缺血老龄大鼠白介素-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 (1)与老龄假手术组比较,老龄模型组血清IL-1水平明显升高,血清及脑组织IGF水平降低(P<0.01,P<0.05);(2)与老龄模型组对照,各灌药组血清IL-1水平降低(P<0.05);益气活血组血清和益元活血组脑组织IGF水平升高较老龄模型组显著(P<0.01,P<0.05)。结论老龄大鼠急性脑缺血损伤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1)血清IL-1水平升高,加重脑组织缺血损伤;(2)血清和脑组织IGF水平降低,减弱对脑组织保护作用。补肾活血和益气活血方药对急性脑缺血防护作用显著,其机制可能是:(1)抑制IL-1介导的脑组织损害作用;(2)提高IGF水平,保护脑组织。两方药均降低脑缺血损伤血清IL-1水平而起保护作用,但作用机制有所侧重:益气活血方药和益元活血方药均可提高血清IGF水平,但益元活血方药作用较明显。
2012年09期 v.15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0K] - 刘黎明;
目的观察归脾汤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9例)采用归脾汤结合辫证加减治疗,对照组(29例)采用西药吡拉西坦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以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患者的智力障碍程度,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生活能力。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5.9%,对照组37.9%,2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疗法均能提高认知功能;治疗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2种疗法均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照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2种疗法均无明显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作用。结论归脾汤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智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确切的改善作用;吡拉西坦治疗后对患者认知功能有一定改善,但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意义不大。
2012年09期 v.15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 刘黎明;
目的观察归脾汤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9例)采用归脾汤结合辫证加减治疗,对照组(29例)采用西药吡拉西坦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以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患者的智力障碍程度,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生活能力。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5.9%,对照组37.9%,2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疗法均能提高认知功能;治疗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2种疗法均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照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2种疗法均无明显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作用。结论归脾汤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智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确切的改善作用;吡拉西坦治疗后对患者认知功能有一定改善,但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意义不大。
2012年09期 v.15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 温占秋;杨任民;程楠;赵静;刘俊;韦玉国;韩永升;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LD)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率。方法对120例WD患者和32例健康志愿者进行睡眠问卷测评和多导睡眠检测(PSG)。结果 HLD组睡眠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入睡困难、RLS发病率脑型组高于肝型组(P<0.05)。结论 HLD患者常合并睡眠障碍,是HLD主要的非运动障碍症状之一。
2012年09期 v.15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5K] - 温占秋;杨任民;程楠;赵静;刘俊;韦玉国;韩永升;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LD)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率。方法对120例WD患者和32例健康志愿者进行睡眠问卷测评和多导睡眠检测(PSG)。结果 HLD组睡眠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入睡困难、RLS发病率脑型组高于肝型组(P<0.05)。结论 HLD患者常合并睡眠障碍,是HLD主要的非运动障碍症状之一。
2012年09期 v.15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5K] - 阮庆峰;
<正>脑胶质瘤发病率高,在国内占颅内肿瘤的44.69%。主要位于脑白质中,呈浸润性生长,无明显边界,多数不限于一个脑叶,向外生长可侵及皮层,向内可破坏深部结构,亦可经胼胝体越过中线侵犯对侧大脑半球,部分肿瘤位于重要功能区,不能全切,术后易复发。肿瘤复发大多数距原发灶边缘2cm范围内[1]。放射治疗是除手术治疗之外的的另一有效手
2012年09期 v.15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 阮庆峰;
<正>脑胶质瘤发病率高,在国内占颅内肿瘤的44.69%。主要位于脑白质中,呈浸润性生长,无明显边界,多数不限于一个脑叶,向外生长可侵及皮层,向内可破坏深部结构,亦可经胼胝体越过中线侵犯对侧大脑半球,部分肿瘤位于重要功能区,不能全切,术后易复发。肿瘤复发大多数距原发灶边缘2cm范围内[1]。放射治疗是除手术治疗之外的的另一有效手
2012年09期 v.15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 马舒;刘诗翔;
目的探讨高原军人睡眠障碍与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选取我地区某营男性官兵共428名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军人的睡眠质量总分为7.02±2.12,各成分评分高低不等。说明军人的睡眠质量较差,经过睡眠质量评分,发现所有的项目均与睡眠障碍相关,吸烟与睡眠质量呈负相关,其余项目与睡眠质量呈正相关。其多元回归结果可见:年龄越大,睡眠质量越差;在岗时间越长,睡眠质量越差;工作压力越大睡眠质量越差;工作越不满意睡眠质量越差。结论军人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很多,只有努力克服这些影响,才能尽快的适应高原气候。
2012年09期 v.15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5K] - 马舒;刘诗翔;
目的探讨高原军人睡眠障碍与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选取我地区某营男性官兵共428名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军人的睡眠质量总分为7.02±2.12,各成分评分高低不等。说明军人的睡眠质量较差,经过睡眠质量评分,发现所有的项目均与睡眠障碍相关,吸烟与睡眠质量呈负相关,其余项目与睡眠质量呈正相关。其多元回归结果可见:年龄越大,睡眠质量越差;在岗时间越长,睡眠质量越差;工作压力越大睡眠质量越差;工作越不满意睡眠质量越差。结论军人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很多,只有努力克服这些影响,才能尽快的适应高原气候。
2012年09期 v.15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5K]
- 阮成锋;阮成钧;
<正>我院2003-01-2007-03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分别采用银杏达莫与维脑路通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液流变学变化进行观察,评价银杏达莫临床疗效并探讨作用机制。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2003-01-2007-03我院神经科住院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1],经头颅
2012年09期 v.15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7K] - 阮成锋;阮成钧;
<正>我院2003-01-2007-03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分别采用银杏达莫与维脑路通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液流变学变化进行观察,评价银杏达莫临床疗效并探讨作用机制。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2003-01-2007-03我院神经科住院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1],经头颅
2012年09期 v.15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7K] - 赵俊;常娜;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血清中Lp(a)、CRP和纤维蛋白原(FG)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于入院次日清晨抽血检测其Lp(a)、CRP和FG的含量,同时选择同时期在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Lp(a)、CRP和FG的水平。结果 (1)急性脑梗死组Lp(a)、CRP、FG的值分别为(423.23±87.22)mg/L、(16.23±5.13)mg/L、(7.09±3.24)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组间Lp(a)、CRP、FG的水平呈现重型>中型>轻型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与血液中Lp(a)、CRP、FG的水平关系密切,Lp(a)、CRP、FG水平越高,病情越重。Lp(a)、CRP、FG可作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可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2012年09期 v.15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3K] - 赵俊;常娜;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血清中Lp(a)、CRP和纤维蛋白原(FG)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于入院次日清晨抽血检测其Lp(a)、CRP和FG的含量,同时选择同时期在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Lp(a)、CRP和FG的水平。结果 (1)急性脑梗死组Lp(a)、CRP、FG的值分别为(423.23±87.22)mg/L、(16.23±5.13)mg/L、(7.09±3.24)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组间Lp(a)、CRP、FG的水平呈现重型>中型>轻型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与血液中Lp(a)、CRP、FG的水平关系密切,Lp(a)、CRP、FG水平越高,病情越重。Lp(a)、CRP、FG可作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可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2012年09期 v.15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3K] - 李得祥;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9-06—2011-06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与疏血通注射液静滴,对照组予疏血通注射液静滴,2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同时使用脱水剂、脑保护药治疗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第14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结束第14天神经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血塞,且不良反应小,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2012年09期 v.15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9K] - 李得祥;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9-06—2011-06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与疏血通注射液静滴,对照组予疏血通注射液静滴,2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同时使用脱水剂、脑保护药治疗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第14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结束第14天神经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血塞,且不良反应小,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2012年09期 v.15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9K] - 郑书芳;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2010-01-2011-10我科收治恢复期脑梗死患者11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进行神经营养、活血化瘀、脱水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能促进恢复期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
2012年09期 v.15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6K] - 郑书芳;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2010-01-2011-10我科收治恢复期脑梗死患者11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进行神经营养、活血化瘀、脱水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能促进恢复期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
2012年09期 v.15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6K] - 周志梅;章志梁;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康复组在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康复治疗,2次/d,40~60min/次,其余时间由家属协助训练;对照组只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2组治疗30d后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康复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ADL能力。
2012年09期 v.15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7K] - 周志梅;章志梁;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康复组在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康复治疗,2次/d,40~60min/次,其余时间由家属协助训练;对照组只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2组治疗30d后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康复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ADL能力。
2012年09期 v.15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7K] - 寇幸福;
目的探讨和分析丹红注射剂用于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无症状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8-10-2010-11来我院就诊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无症状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合并降糖药物进行治疗,并采用维脑路通静滴,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剂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基本治愈2例,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8.00%。观察组基本治愈6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00%。经χ2检验,2组疗效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丹红注射剂联合常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无症状脑梗死患者的治疗疗效比较确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2012年09期 v.15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8K] - 寇幸福;
目的探讨和分析丹红注射剂用于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无症状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8-10-2010-11来我院就诊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无症状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合并降糖药物进行治疗,并采用维脑路通静滴,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剂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基本治愈2例,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8.00%。观察组基本治愈6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00%。经χ2检验,2组疗效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丹红注射剂联合常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无症状脑梗死患者的治疗疗效比较确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2012年09期 v.15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8K] - 胡庆奎;刘国威;
目的分析脑梗死急性期的血压调控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我院2008-01—2011-12收治急性动脉血栓性脑梗死伴血压升高患者146例,根据血压下降幅度分为观察组86例与对照60例,观察血压调控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3%,对照组有效率8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的血压调控,应遵循慎重适度、合理的个体化治疗。
2012年09期 v.15 4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 胡庆奎;刘国威;
目的分析脑梗死急性期的血压调控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我院2008-01—2011-12收治急性动脉血栓性脑梗死伴血压升高患者146例,根据血压下降幅度分为观察组86例与对照60例,观察血压调控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3%,对照组有效率8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的血压调控,应遵循慎重适度、合理的个体化治疗。
2012年09期 v.15 4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 张延伟;
<正>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发病率很高,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易发生其他的并发症,如脑梗死及神经功能损伤等情况,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防治并发症非常重要。常见的药物治疗就是血栓通,但其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效果并不显著,其溶栓、抗凝、抗血小板的效果欠佳,本次研究主要通过纤溶酶联合血
2012年09期 v.15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 张延伟;
<正>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发病率很高,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易发生其他的并发症,如脑梗死及神经功能损伤等情况,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防治并发症非常重要。常见的药物治疗就是血栓通,但其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效果并不显著,其溶栓、抗凝、抗血小板的效果欠佳,本次研究主要通过纤溶酶联合血
2012年09期 v.15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 曾文胜;曾鹏;吴贵平;沙龙金;王广斌;钟俊贤;
目的分析急性起病的椎管内非血管源性占位性病变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呈急性起病的椎管内非血管源性占位性病变的病程、治疗方式、病理结果。结果所有病例病程均小于2周,进展迅速,均进行显微手术切除病灶并经病理确诊。根据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证实,其中髓内星形细胞瘤误诊吉兰-巴雷综合征4例,肠源性囊肿误诊为室管膜瘤1例。结论对于急性起病的椎管内非血管源性占位性病变的术前诊断也要考虑不同性质的可能。
2012年09期 v.15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 曾文胜;曾鹏;吴贵平;沙龙金;王广斌;钟俊贤;
目的分析急性起病的椎管内非血管源性占位性病变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呈急性起病的椎管内非血管源性占位性病变的病程、治疗方式、病理结果。结果所有病例病程均小于2周,进展迅速,均进行显微手术切除病灶并经病理确诊。根据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证实,其中髓内星形细胞瘤误诊吉兰-巴雷综合征4例,肠源性囊肿误诊为室管膜瘤1例。结论对于急性起病的椎管内非血管源性占位性病变的术前诊断也要考虑不同性质的可能。
2012年09期 v.15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 李志军;
目的研究侧脑室、三脑室穿刺液化引流及腰大池置管引流术治疗危重症全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对我科近5年来收治的全脑室铸型出血40例患者随即分成2组,每组20例。实验组采取侧脑室、三脑室穿刺液化引流及腰大池置管引流术,对照组单纯采取侧脑室外引流;观察2组患者意识恢复及脑室内血肿清除时间。结果试验组意识恢复时间(3.10±1.02)d,血肿清除时间为3~5d;基本痊愈6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3例,无变化1例,自动出院1周后死亡1例。对照组意识恢复时间(5.20±2.12)d,血肿清除时间8~14d;基本痊愈3例,显著进步6例,进步4例,无变化3例,自动出院2周后死亡3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侧脑室、三脑室穿刺液化引流及腰大池置管引流术是治疗危重症全脑室出血理想方法。
2012年09期 v.15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6K] - 李志军;
目的研究侧脑室、三脑室穿刺液化引流及腰大池置管引流术治疗危重症全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对我科近5年来收治的全脑室铸型出血40例患者随即分成2组,每组20例。实验组采取侧脑室、三脑室穿刺液化引流及腰大池置管引流术,对照组单纯采取侧脑室外引流;观察2组患者意识恢复及脑室内血肿清除时间。结果试验组意识恢复时间(3.10±1.02)d,血肿清除时间为3~5d;基本痊愈6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3例,无变化1例,自动出院1周后死亡1例。对照组意识恢复时间(5.20±2.12)d,血肿清除时间8~14d;基本痊愈3例,显著进步6例,进步4例,无变化3例,自动出院2周后死亡3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侧脑室、三脑室穿刺液化引流及腰大池置管引流术是治疗危重症全脑室出血理想方法。
2012年09期 v.15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6K] - 曹海英;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脑出血的患者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我院11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同时分析总结临床治疗方法与预后情况。结果治愈3例(27.3%),致残4例(36.4%),死亡4例(36.4%)。11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导致脑出血患者的胎儿13例(包含两例双胞胎患者),成活5例,胎儿成活率为38.5%。结论加强产前宣教和管理对于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降低子痫并发脑出血、孕产妇及围产儿病死率有着积极作用。
2012年09期 v.15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9K] - 曹海英;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脑出血的患者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我院11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同时分析总结临床治疗方法与预后情况。结果治愈3例(27.3%),致残4例(36.4%),死亡4例(36.4%)。11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导致脑出血患者的胎儿13例(包含两例双胞胎患者),成活5例,胎儿成活率为38.5%。结论加强产前宣教和管理对于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降低子痫并发脑出血、孕产妇及围产儿病死率有着积极作用。
2012年09期 v.15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9K] - 祖向阳;张峥;王玉峰;张永森;刘辉;赵家鹏;刘鹏宇;杨卫泷;邢俊领;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格拉斯哥评分(GCS)为3~8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明确诊断后,及时行手术治疗的46例,非手术治疗40例,采用规范的神经外科救治方法,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结果恢复良好19例(22.1%),中残16例(18.6%),重残14例(16.3%),植物生存7例(8.1%),死亡30例(34.9%)。结论尽早明确诊断是成功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关键,建立规范的救治体系,对于符合手术指征患者应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行手术治疗,同时配合规范的药物及物理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
2012年09期 v.15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5K] - 祖向阳;张峥;王玉峰;张永森;刘辉;赵家鹏;刘鹏宇;杨卫泷;邢俊领;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格拉斯哥评分(GCS)为3~8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明确诊断后,及时行手术治疗的46例,非手术治疗40例,采用规范的神经外科救治方法,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结果恢复良好19例(22.1%),中残16例(18.6%),重残14例(16.3%),植物生存7例(8.1%),死亡30例(34.9%)。结论尽早明确诊断是成功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关键,建立规范的救治体系,对于符合手术指征患者应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行手术治疗,同时配合规范的药物及物理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
2012年09期 v.15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5K] - 康继玲;胡淑爱;
<正>隐球性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早期容易误诊,晚期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患者治疗时间长,致残率、病死率很高。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把我院2000年以后收治5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隐球菌脑膜炎患者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17岁~72岁,平均45.6岁。发病到确诊时间7d~
2012年09期 v.15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6K] - 康继玲;胡淑爱;
<正>隐球性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早期容易误诊,晚期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患者治疗时间长,致残率、病死率很高。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把我院2000年以后收治5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隐球菌脑膜炎患者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17岁~72岁,平均45.6岁。发病到确诊时间7d~
2012年09期 v.15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6K] - 崔中锋;史继静;
目的研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脑脊液中结核分枝杆菌DNA(TB—DNA)对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抗酸染色和改良罗氏培养三种方法,对13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及64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标本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荧光定量PCR方法的敏感性显著高于抗酸染色和改良罗氏培养,阳性率分别为59.56%、3.68%、7.8%(P<0.01)。结论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可作为结核病诊断的常规方法,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12年09期 v.15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0K] - 崔中锋;史继静;
目的研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脑脊液中结核分枝杆菌DNA(TB—DNA)对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抗酸染色和改良罗氏培养三种方法,对13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及64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标本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荧光定量PCR方法的敏感性显著高于抗酸染色和改良罗氏培养,阳性率分别为59.56%、3.68%、7.8%(P<0.01)。结论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可作为结核病诊断的常规方法,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12年09期 v.15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0K] - 王向阳;李强;任建伟;
<正>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位于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具有完整包膜的血肿。我科2002-06—2010-12收治CSDH患者76例,现将诊断和治疗结合文献做一总结,报告如下,以提高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治疗水平。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76例,男58例,女18例;年龄25
2012年09期 v.15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 王向阳;李强;任建伟;
<正>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位于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具有完整包膜的血肿。我科2002-06—2010-12收治CSDH患者76例,现将诊断和治疗结合文献做一总结,报告如下,以提高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治疗水平。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76例,男58例,女18例;年龄25
2012年09期 v.15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 吴玉彬;夏俊博;
目的观察冠心宁注射液配合整脊疗法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单纯给予冠心宁注射液等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颈椎整脊疗法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整脊手法配合西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2012年09期 v.15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9K] - 吴玉彬;夏俊博;
目的观察冠心宁注射液配合整脊疗法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单纯给予冠心宁注射液等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颈椎整脊疗法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整脊手法配合西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2012年09期 v.15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9K] - 胡秋霞;
<正>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若子痫在妊娠未终止以前不能及时诊断和有效控制,脑出血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极易造成母婴死亡。2005-12-2011-12,我院共接收孕产妇3 428例,妊高症282例,占孕产妇总数的8.23%,其中7例重度妊高症患者并发脑血管疾病,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例患者均有程度不等的高血压(140
2012年09期 v.15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9K] - 胡秋霞;
<正>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若子痫在妊娠未终止以前不能及时诊断和有效控制,脑出血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极易造成母婴死亡。2005-12-2011-12,我院共接收孕产妇3 428例,妊高症282例,占孕产妇总数的8.23%,其中7例重度妊高症患者并发脑血管疾病,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例患者均有程度不等的高血压(140
2012年09期 v.15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9K] - 赵永福;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脑缺血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对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目标为出生24h内SD乳鼠的脑细胞,培养7d后进行分组培养,分别检测各组的指标,包括神经细胞存活率、LDH的漏出率、细胞凋亡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依达拉奉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存活率无显著下降(P>0.05),正常对照组与其他损伤组细胞存活率比较显著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观察依达拉奉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下降(P>0.05),药物损伤组、低浓度异丙酚组、中浓度异丙酚组、高浓度异丙酚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较高(P<0.05)。结论依达拉奉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抑制细胞膜过氧化,增强细胞总抗氧化能力,提高细胞稳定性,对脑缺血神经细胞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减少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存活率。
2012年09期 v.15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0K] - 赵永福;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脑缺血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对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目标为出生24h内SD乳鼠的脑细胞,培养7d后进行分组培养,分别检测各组的指标,包括神经细胞存活率、LDH的漏出率、细胞凋亡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依达拉奉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存活率无显著下降(P>0.05),正常对照组与其他损伤组细胞存活率比较显著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观察依达拉奉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下降(P>0.05),药物损伤组、低浓度异丙酚组、中浓度异丙酚组、高浓度异丙酚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较高(P<0.05)。结论依达拉奉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抑制细胞膜过氧化,增强细胞总抗氧化能力,提高细胞稳定性,对脑缺血神经细胞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减少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存活率。
2012年09期 v.15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0K] - 孔令常;邢东风;苏玉林;
<正>原发性脑干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特殊的颅脑损伤,救治困难,病死率极高,至今仍在50%~70%[1]。本文收集我院与河南电力医院56例该类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33例,女22例;年龄3~79岁,平均29.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2例,摔伤11例,坠落伤8
2012年09期 v.15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9K] - 孔令常;邢东风;苏玉林;
<正>原发性脑干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特殊的颅脑损伤,救治困难,病死率极高,至今仍在50%~70%[1]。本文收集我院与河南电力医院56例该类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33例,女22例;年龄3~79岁,平均29.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2例,摔伤11例,坠落伤8
2012年09期 v.15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9K] - 任向前;
目的总结妊娠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对策。方法 36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硫酸镁静脉推注或静滴,并根据胎儿发育、孕周及宫颈评分决定终止妊娠方式。结果 36例患者经治疗,血压明显下降,自然分娩5例(13.89%),阴道助产7例(19.44%),剖宫产24例(66.67%)。新生儿窒息评分(Apgar评分):轻度2例,重度1例。5例早产儿中,死亡2例。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正确诊断及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妊娠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患者的病情,利于孕周延长。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2012年09期 v.15 6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 任向前;
目的总结妊娠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对策。方法 36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硫酸镁静脉推注或静滴,并根据胎儿发育、孕周及宫颈评分决定终止妊娠方式。结果 36例患者经治疗,血压明显下降,自然分娩5例(13.89%),阴道助产7例(19.44%),剖宫产24例(66.67%)。新生儿窒息评分(Apgar评分):轻度2例,重度1例。5例早产儿中,死亡2例。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正确诊断及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妊娠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患者的病情,利于孕周延长。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2012年09期 v.15 6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 郭新宇;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将2010-05-2011-09我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奥拉西坦,对比分析2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幅度。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的Barthel指数、MMSE评分均显著升高,NIHSS评分显著下降,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MMSE评分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NIHSS评分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可显著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问题,可作为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规治疗药物之一。
2012年09期 v.15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 郭新宇;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将2010-05-2011-09我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奥拉西坦,对比分析2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幅度。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的Barthel指数、MMSE评分均显著升高,NIHSS评分显著下降,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MMSE评分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NIHSS评分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可显著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问题,可作为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规治疗药物之一。
2012年09期 v.15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 蒋天伟;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NGF治疗。对2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及伤后6个月康复期生活质量(KPS)评估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GCS评分从治疗第14天起明显好于对照组,伤后6个月随访KPS评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未观察到与NGF有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NGF能够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2012年09期 v.15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9K] - 蒋天伟;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NGF治疗。对2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及伤后6个月康复期生活质量(KPS)评估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GCS评分从治疗第14天起明显好于对照组,伤后6个月随访KPS评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未观察到与NGF有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NGF能够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2012年09期 v.15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9K] - 刘杰;
目的评价阿立哌唑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口服阿立哌唑,对照组口服奋乃静,均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6周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末,研究组有效率90.6%,对照组为84.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4,P>0.05);治疗第2周末起BPRS总分及各因子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随着治疗的延续,下降更明显(P<0.05);2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阿立哌唑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障碍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2012年09期 v.15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6K] - 刘杰;
目的评价阿立哌唑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口服阿立哌唑,对照组口服奋乃静,均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6周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末,研究组有效率90.6%,对照组为84.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4,P>0.05);治疗第2周末起BPRS总分及各因子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随着治疗的延续,下降更明显(P<0.05);2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阿立哌唑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障碍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2012年09期 v.15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6K] - 曹碧波;谈超;丁明亮;安飞;杨珉;
目的探讨胃泌素、生长抑素与颅脑损伤后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6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和16例正常对照者两种激素的水平。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中胃泌素、生长抑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胃泌素水平变化更为显著。结论胃泌素均参与应激性疾病的形成,而生长抑素有胃黏膜保护作用,但还需要外源性干预。
2012年09期 v.15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3K] - 曹碧波;谈超;丁明亮;安飞;杨珉;
目的探讨胃泌素、生长抑素与颅脑损伤后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6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和16例正常对照者两种激素的水平。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中胃泌素、生长抑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胃泌素水平变化更为显著。结论胃泌素均参与应激性疾病的形成,而生长抑素有胃黏膜保护作用,但还需要外源性干预。
2012年09期 v.15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3K] - 马可;
<正>脑囊虫病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病,2008-04-2011-05我科共收治脑囊虫病患者27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7例患者,均符合脑囊虫病诊断标准[1],男20例(74.07%),女7例(25.93%);年龄19~68岁,
2012年09期 v.15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 马可;
<正>脑囊虫病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病,2008-04-2011-05我科共收治脑囊虫病患者27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7例患者,均符合脑囊虫病诊断标准[1],男20例(74.07%),女7例(25.93%);年龄19~68岁,
2012年09期 v.15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 王卫民;屈宝华;
目的观察南星安神胶囊对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30例抑郁症服用纯中药南星安神胶囊,服药前后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进行评分。结果治愈6例,显效12例,好转7例,无效5例,总显效率(痊愈+显效)60.00%,总有效率(治愈+显效+好转)80.33%。结论南星安神胶囊治疗抑郁症有较好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2年09期 v.15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3K] - 王卫民;屈宝华;
目的观察南星安神胶囊对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30例抑郁症服用纯中药南星安神胶囊,服药前后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进行评分。结果治愈6例,显效12例,好转7例,无效5例,总显效率(痊愈+显效)60.00%,总有效率(治愈+显效+好转)80.33%。结论南星安神胶囊治疗抑郁症有较好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2年09期 v.15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3K]
- 鲍庆华;臧卫东;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栓塞对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4例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病例,其中扩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显微外科治疗组)97例,经血管内栓塞(血管内介入治疗组)107例。结果术后改良Rankin评分,血管内介入治疗组:0~2分101例,3~5分4例,死亡2例;显微手术组:0~2分83例,3~5分11例,死亡3例。随访:血管内栓塞组瘤颈残留13例,动脉瘤复发5例;显微外科治疗组瘤颈残留7例,动脉瘤复发1例。结论血管内栓塞在术后病残率、病死率方面优于显微手术夹闭,但术后瘤颈残留、动脉瘤复发要高于显微手术夹闭。
2012年09期 v.15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 鲍庆华;臧卫东;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栓塞对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4例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病例,其中扩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显微外科治疗组)97例,经血管内栓塞(血管内介入治疗组)107例。结果术后改良Rankin评分,血管内介入治疗组:0~2分101例,3~5分4例,死亡2例;显微手术组:0~2分83例,3~5分11例,死亡3例。随访:血管内栓塞组瘤颈残留13例,动脉瘤复发5例;显微外科治疗组瘤颈残留7例,动脉瘤复发1例。结论血管内栓塞在术后病残率、病死率方面优于显微手术夹闭,但术后瘤颈残留、动脉瘤复发要高于显微手术夹闭。
2012年09期 v.15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 罗家扬;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探讨侧脑室腰大池联合穿刺置管脑室血肿引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2例自发性脑室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主治医师、责任护士共同探讨,总结侧脑室腰大池联合穿刺置管脑室血肿引流术的临床治疗方法。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行CT检查示原发性脑室出血10例,继发性脑室出血22例;其中脑叶出血破入脑室2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30例。按多田公式计算,出血量80~120mL 5例,30~50mL 15例,51~80mL 12例。治疗后2周,GCS提高1~3分18例,GCS提高3~6分6例,植物生存1例,其余7例死亡,死亡原因分别为术前脑疝、呼吸衰竭5例,并发肺部感染4例,肾衰竭、消化道出血各1例。对25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ADL1、ADL2 10例,ADL3 8例,ADL4 4例,ADL5 3例。结论侧脑室腰大池联合穿刺置管脑室血肿引流术效果良好,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2年09期 v.15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3K] - 罗家扬;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探讨侧脑室腰大池联合穿刺置管脑室血肿引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2例自发性脑室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主治医师、责任护士共同探讨,总结侧脑室腰大池联合穿刺置管脑室血肿引流术的临床治疗方法。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行CT检查示原发性脑室出血10例,继发性脑室出血22例;其中脑叶出血破入脑室2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30例。按多田公式计算,出血量80~120mL 5例,30~50mL 15例,51~80mL 12例。治疗后2周,GCS提高1~3分18例,GCS提高3~6分6例,植物生存1例,其余7例死亡,死亡原因分别为术前脑疝、呼吸衰竭5例,并发肺部感染4例,肾衰竭、消化道出血各1例。对25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ADL1、ADL2 10例,ADL3 8例,ADL4 4例,ADL5 3例。结论侧脑室腰大池联合穿刺置管脑室血肿引流术效果良好,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2年09期 v.15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3K] - 张同寅;李天宇;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复合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小儿手外伤手术麻醉的可行性。方法选取80例手外伤患儿,随机分成超声引导下经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组(U组)和传统经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组(R组),2组患儿均在七氟醚吸入麻醉下行经腋路臂丛神经阻滞,U组采用超声引导,R组采用血管旁法,比较两种麻醉方法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阻滞质量、术中麻醉质量和相关麻醉并发症情况。结果 U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明显长于R组,神经阻滞质量和术中麻醉质量U组明显优于R组,R组的血管损伤并发症明显高于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能较好满足手外伤患儿急诊手术的麻醉需求,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传统方法相比,超声引导下经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能提高麻醉质量,减少血管损伤并发症。
2012年09期 v.15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3K] - 张同寅;李天宇;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复合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小儿手外伤手术麻醉的可行性。方法选取80例手外伤患儿,随机分成超声引导下经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组(U组)和传统经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组(R组),2组患儿均在七氟醚吸入麻醉下行经腋路臂丛神经阻滞,U组采用超声引导,R组采用血管旁法,比较两种麻醉方法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阻滞质量、术中麻醉质量和相关麻醉并发症情况。结果 U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明显长于R组,神经阻滞质量和术中麻醉质量U组明显优于R组,R组的血管损伤并发症明显高于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能较好满足手外伤患儿急诊手术的麻醉需求,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传统方法相比,超声引导下经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能提高麻醉质量,减少血管损伤并发症。
2012年09期 v.15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3K] - 高小华;徐燕;
<正>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老年人高发,主要症状为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部分患者有肢体偏瘫。头颅CT检查可以确诊,首选治疗方法为钻孔引流术,保守治疗基本无效。2000-07—2011-07我院收治硬膜下血肿患者217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17例患者,男172例,女45例;年龄17~83岁,平均65岁;双侧35例,单侧182例;有头部外伤史137
2012年09期 v.15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5K] - 高小华;徐燕;
<正>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老年人高发,主要症状为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部分患者有肢体偏瘫。头颅CT检查可以确诊,首选治疗方法为钻孔引流术,保守治疗基本无效。2000-07—2011-07我院收治硬膜下血肿患者217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17例患者,男172例,女45例;年龄17~83岁,平均65岁;双侧35例,单侧182例;有头部外伤史137
2012年09期 v.15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5K] - 姚开立;周少鹏;
目的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01—12我院收治30例SAH患者为实验组,选择2010-01—12收治的SAH患者28例为对照组,治疗组行持续腰椎蛛网膜下腔引流,对照组行传统间断腰椎穿刺术放脑脊液,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脑脊液生化及常规正常时间、症状改善时间、治愈例数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确切,方便操作,值得推广。
2012年09期 v.15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 姚开立;周少鹏;
目的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01—12我院收治30例SAH患者为实验组,选择2010-01—12收治的SAH患者28例为对照组,治疗组行持续腰椎蛛网膜下腔引流,对照组行传统间断腰椎穿刺术放脑脊液,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脑脊液生化及常规正常时间、症状改善时间、治愈例数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确切,方便操作,值得推广。
2012年09期 v.15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 王治国;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09-07—2011-07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患者35例,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脊髓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35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Frankel分级均提高1~2个级别,治疗后35例患者中D-E级患22例(62.86%),治疗前D-E级患者12例(34.29%)。治疗后D-E级患者的比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ASIA评分提高到(81.46±19.43)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的(44.62±21.78)分(P<0.05)。结论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可有效改善患者脊髓功能,虽然手术对患者身体情况较高,但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2012年09期 v.15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 王治国;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09-07—2011-07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患者35例,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脊髓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35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Frankel分级均提高1~2个级别,治疗后35例患者中D-E级患22例(62.86%),治疗前D-E级患者12例(34.29%)。治疗后D-E级患者的比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ASIA评分提高到(81.46±19.43)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的(44.62±21.78)分(P<0.05)。结论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可有效改善患者脊髓功能,虽然手术对患者身体情况较高,但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2012年09期 v.15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 邢长胜;赵三海;
目的观察硬膜外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先后顺序分2组,对照组100例给予硬膜外阻滞,治疗组100例给予腰-硬联合阻滞,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0.0%,治愈率50.0%;对照组有效率100.0%,治愈率80.0%。2组治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单、安全,腰-硬联合阻滞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效果更好,但技术要求高,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选择。
2012年09期 v.15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 邢长胜;赵三海;
目的观察硬膜外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先后顺序分2组,对照组100例给予硬膜外阻滞,治疗组100例给予腰-硬联合阻滞,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0.0%,治愈率50.0%;对照组有效率100.0%,治愈率80.0%。2组治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单、安全,腰-硬联合阻滞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效果更好,但技术要求高,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选择。
2012年09期 v.15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 隗强;李黎明;孟晓静;
目的观察强化胰岛素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高血糖的监测及护理。方法对入住重症监护室治疗后,不同日期不同时间随机监测血糖连续2次或2次以上≥11.1mmol/L的患者,应用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控制血糖。结果 5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满意,无低血糖发生。结论该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实用、简便易行,治疗时加强微量泵的应用管理、准确无误的胰岛素配制、严密的血糖监测,护士应用及患者的依从性是保证强化胰岛素治疗有效实施的关键,对改善重度颅脑损伤并高血糖患者的病情及预后、降低院内感染率、不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2012年09期 v.15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 隗强;李黎明;孟晓静;
目的观察强化胰岛素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高血糖的监测及护理。方法对入住重症监护室治疗后,不同日期不同时间随机监测血糖连续2次或2次以上≥11.1mmol/L的患者,应用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控制血糖。结果 5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满意,无低血糖发生。结论该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实用、简便易行,治疗时加强微量泵的应用管理、准确无误的胰岛素配制、严密的血糖监测,护士应用及患者的依从性是保证强化胰岛素治疗有效实施的关键,对改善重度颅脑损伤并高血糖患者的病情及预后、降低院内感染率、不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2012年09期 v.15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 刘凤勤;
<正>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疾病患者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1]。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性、个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生理心理状态,使患者保持愉快状态,缩短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序[2]。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
2012年09期 v.15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 刘凤勤;
<正>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疾病患者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1]。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性、个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生理心理状态,使患者保持愉快状态,缩短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序[2]。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
2012年09期 v.15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 刘桂梅;
目的探讨脑出血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2007-02—2009-02收治脑出血患者150例,进行功能锻炼、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防止再出血和脑疝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经系统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未发生再出血及脑疝等并发症,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结论早期正确诊断及系统、优质的临床护理对降低脑出血病死率及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2012年09期 v.15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8K] - 刘桂梅;
目的探讨脑出血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2007-02—2009-02收治脑出血患者150例,进行功能锻炼、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防止再出血和脑疝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经系统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未发生再出血及脑疝等并发症,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结论早期正确诊断及系统、优质的临床护理对降低脑出血病死率及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2012年09期 v.15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8K] - 姜艳涛;
<正>急性脑梗死(ACI)即脑血栓形成,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闭塞而造成急性脑缺血和组织坏死。临床上以起病急和四高(即发病年龄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为主要特征。目前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老年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亦逐
2012年09期 v.15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 姜艳涛;
<正>急性脑梗死(ACI)即脑血栓形成,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闭塞而造成急性脑缺血和组织坏死。临床上以起病急和四高(即发病年龄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为主要特征。目前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老年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亦逐
2012年09期 v.15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 杨丽霞;
<正>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颅内血肿有效的方法之一,与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其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治疗效果好,同时能够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而正确的引流管护理又是患者康复的关键。我院2009—2011年对88例颅内血肿适应证者进行微创引
2012年09期 v.15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 杨丽霞;
<正>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颅内血肿有效的方法之一,与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其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治疗效果好,同时能够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而正确的引流管护理又是患者康复的关键。我院2009—2011年对88例颅内血肿适应证者进行微创引
2012年09期 v.15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 张凤云;
<正>神经外科具有急诊多、病情重、团体操作多、费用高、致残率高等特点[1]。作为神经外科护士长应不断加强病区管理,抓住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切实为患者提供快捷、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需要有一定的管理技巧。我院2011-01组建神经外科,1a多来,通过大家共同努力,科室迅速发扬壮大,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也总结了工
2012年09期 v.15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 张凤云;
<正>神经外科具有急诊多、病情重、团体操作多、费用高、致残率高等特点[1]。作为神经外科护士长应不断加强病区管理,抓住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切实为患者提供快捷、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需要有一定的管理技巧。我院2011-01组建神经外科,1a多来,通过大家共同努力,科室迅速发扬壮大,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也总结了工
2012年09期 v.15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 汪丹丹;周爱勤;杨景惠;
目的分析应用奥沙利铂化疗患者所致外周神经毒性反应的相关因素,寻找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措施。方法根据64例患者产生外周神经毒性反应的具体情况,提出护理问题,收集相关研究证据,制订可行的护理计划,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1级反应16例,2级反应12例,3级反应4例,4级反应1例,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51.5%。结论循证护理方法能有效减少患者应用奥沙利铂所致的外周神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
2012年09期 v.15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2K] - 汪丹丹;周爱勤;杨景惠;
目的分析应用奥沙利铂化疗患者所致外周神经毒性反应的相关因素,寻找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措施。方法根据64例患者产生外周神经毒性反应的具体情况,提出护理问题,收集相关研究证据,制订可行的护理计划,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1级反应16例,2级反应12例,3级反应4例,4级反应1例,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51.5%。结论循证护理方法能有效减少患者应用奥沙利铂所致的外周神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
2012年09期 v.15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2K] - 王延蕾;
目的分析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科收治的45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22例与联合护理组23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护理组采用常规联合心理护理措施,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住院时间、治疗依从性与患者满意率2组比较,联合护理组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急性肺栓塞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的溶栓治疗并配合心理护理可降低病死率。
2012年09期 v.15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9K] - 王延蕾;
目的分析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科收治的45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22例与联合护理组23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护理组采用常规联合心理护理措施,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住院时间、治疗依从性与患者满意率2组比较,联合护理组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急性肺栓塞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的溶栓治疗并配合心理护理可降低病死率。
2012年09期 v.15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9K] - 陈爱云;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在脑出血手术前后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05-2011-05收治的脑出血行手术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行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40例,基本痊愈20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8例,死亡1例,显效率77.5%;对照组40例,基本痊愈12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16例,死亡4例,显效率为50%。观察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出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术期行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可消除患者焦虑心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提高康复效果。
2012年09期 v.15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1K] - 陈爱云;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在脑出血手术前后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05-2011-05收治的脑出血行手术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行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40例,基本痊愈20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8例,死亡1例,显效率77.5%;对照组40例,基本痊愈12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16例,死亡4例,显效率为50%。观察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出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术期行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可消除患者焦虑心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提高康复效果。
2012年09期 v.15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1K] - 李延翠;吴恒浩;申娟茹;李俊玲;
<正>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血管局部突起、囊变等异常改变而出现的脑血管瘤样突起,若动脉瘤不破裂,患者很少有自主症状,即使有,也是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头晕等。但是一旦动脉瘤破裂出血,一般表现是颅内自发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也有并发颅内血肿病例发生,这样的病例多见于大脑中动脉分叉处的动脉瘤破裂。该病有极高的病死率,约1/3的
2012年09期 v.15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6K] - 李延翠;吴恒浩;申娟茹;李俊玲;
<正>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血管局部突起、囊变等异常改变而出现的脑血管瘤样突起,若动脉瘤不破裂,患者很少有自主症状,即使有,也是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头晕等。但是一旦动脉瘤破裂出血,一般表现是颅内自发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也有并发颅内血肿病例发生,这样的病例多见于大脑中动脉分叉处的动脉瘤破裂。该病有极高的病死率,约1/3的
2012年09期 v.15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6K] - 周静;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05—2009-05收治的32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对其进行规范化护理并加强心理护理。结果 32例重度子痫患者经精心护理,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效果满意。结论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控制子痫的发生,适时终止妊娠,规范的临床护理及心理护理,是降低孕妇及围产儿的病死率的关键。
2012年09期 v.15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 周静;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05—2009-05收治的32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对其进行规范化护理并加强心理护理。结果 32例重度子痫患者经精心护理,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效果满意。结论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控制子痫的发生,适时终止妊娠,规范的临床护理及心理护理,是降低孕妇及围产儿的病死率的关键。
2012年09期 v.15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 刘静;
<正>垂体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0%~12%。近几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神经导航系统将显微外科技术、立体定向技术、红外信号追踪和计算机技术完美结合,应用于临床神经外科,实现了定位准确、微创、切除肿瘤彻底、并发症少、恢复快、愈后好等优点。2009-02-2011-03本院使用神经导航系
2012年09期 v.15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4K] - 刘静;
<正>垂体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0%~12%。近几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神经导航系统将显微外科技术、立体定向技术、红外信号追踪和计算机技术完美结合,应用于临床神经外科,实现了定位准确、微创、切除肿瘤彻底、并发症少、恢复快、愈后好等优点。2009-02-2011-03本院使用神经导航系
2012年09期 v.15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4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