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创办日期:1998年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刊   期:月刊
电话:0371-60100422 63321039
Email : bjb@cn-shenjing.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381/R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110

 

论著

  • 癫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测定

    刘凤英;蔡学坤;谭敏玲;许治强;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在不同类型及不同病因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95例癫(实验组)和95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清Cys C的水平。结果实验组Cys C血清水平(1.26±0.68)mg/L明显高于对照组(0.84±0.13)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8.84,P<0.01),各组Cys C血清水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组中,按病因分类及按发作类型分类后,两两比较Cys 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水平血清Cys C可能为癫的血生化标志之一,对研究癫新药提供了理论基础。

    2013年02期 v.16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王静;赵月月;

    目的探讨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临床确诊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静滴丹参川芎嗪10mL,qd和奥扎格雷钠80mg,qd治疗,实验组采用静滴丹参川芎嗪10mL,qd和人尿激肽原酶0.15PNAU。治疗前后采用NIHSS评分、改良mRS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检测治疗前后血压及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变化,并详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mRS指数均有改善,但2组间比较实验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过程中实验组1例患者出现轻微消化道症状,1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结论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明显临床疗效,且较安全。

    2013年02期 v.16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A型肉毒毒素在治疗面肌抽搐及除皱中的应用

    王琪影;钱革;李海燕;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在治疗面部抽搐及眉间皱纹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应用A型肉毒毒素(BOTOX)治疗眉间皱纹、面部及眼睑抽搐共31例,根据不同病情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单点注射剂量2.5~5U,总剂量为17.5~35U/人次。结果所有病例症状均获改善,27例非常满意,4例较满意。全部病例在注射后24~72h开始起效,1~2周治疗明显显效。单次注射疗效维持时间为4~9月。全部病例无全身不良反应及中毒反应,部分病例早期出现局部水肿、淤血、面部肌力减弱,未给予特殊处理,2~3周内逐渐消退。结论 A型肉毒毒素可明显改善眉间皱纹,缓解面部及眼睑抽搐。合理规范地使用A型肉毒毒素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013年02期 v.16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大脑中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朱灵;汤永红;段金海;曾宇;

    目的研究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发生灌注压突破综合征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经临床证实的发生灌注压突破综合征的6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在支架植入术患者中随机抽取未发生灌注压突破综合征的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首先,对14例患者病变侧与对侧头颅CT灌注的最大峰值时间的差异性(TTP)进行统计学分析。其次,对可能影响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4例入选者术前TTP与对侧比均明显延长。其病变侧及对侧的达峰时间分别为(13.19±3.98)s和(9.325±3.87)s,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支架置入术后可能导致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指标进行秩转换的非参数检验,认为术前脑血流量下降率、术前罪犯血管狭窄率可能与其并发症发生有关(P<0.001)。结论 TTP是评价缺血的一种敏感方法,对于CBF下降率或罪犯血管狭窄率严重患者,应高度警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013年02期 v.16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磁共振黑血技术及MSCTA对颈动脉斑块特征的研究

    周丽丹;刘恒方;徐红卫;刘洋;苏滑;吴世陶;

    目的探讨磁共振黑血技术(black bloo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B-MRI)及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computed angiography,MSCTA)对颈动脉斑块特征的研究,并探讨两者与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剥脱下斑块的病理对照及对颈动脉斑块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收集20例行超声检查有颈动脉斑块者,其中15例均行BB-MRI及CTA检查,3例仅行CTA检查,2例仅行BB-MRI检查。其中18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2例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CAS)。MSCTA、BB-MR与从CEA中剥脱斑块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 MSCTA及BB-MRI对软斑块的诊断率分别为75%、92%。两者对软斑块的检出经统计学检验无明显差异性(P>0.05)。18例从CEA中剥脱下斑块的病理组织与CTA及BB-MRI检查结果相一致。结论 BB-MRI及MSCTA能够对颈动脉斑块的病理学类型做出相关定性的分析,检查结果与CEA标本的组织学密切相关。根据斑块的影像表现及临床相关资料能够为治疗提供依据。

    2013年02期 v.16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 社区脑卒中患者抑郁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张振香;林蓓蕾;陈颖;刘腊梅;张艳;薛淑好;

    目的探讨社区脑卒中患者抑郁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相关性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郑州市5个社区的脑卒中患者共146例,分别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测评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水平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结果社区脑卒中患者抑郁得分处中等水平(40.48±10.69分),抑郁发生率为44.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较高(74.45±31.21分),整体处于良好水平。相关分析显示抑郁与ADL呈负相关(r=-0.402,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脑卒中患者ADL的因素有抑郁水平、是否接受过康复指导、中风次数及患者年龄。结论抑郁会阻碍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医护人员应该在脑卒中发作后及时改善抑郁状况,给予医院及社区康复指导,提高脑卒中患者回归社区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2013年02期 v.16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尤瑞克林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和体会

    陈玉珺;秦素霞;周勇;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后循环TIA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24),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尤瑞克林0.15PNAU,每日一次,连用10天,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凝血五项、肝肾功能等化验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尤瑞克林治疗后循环TIA疗效肯定。

    2013年02期 v.16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贺淑静;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给予生理盐水100mL加尤瑞克林注射液0.15PNA静滴,滴速1mL/min,1次/d,疗程14d,治疗期间同时给予抗血小板制剂、中药活血化瘀制剂及其他常规治疗;对照组只给予抗血小板制剂、中药活血化瘀及其他常规治疗,疗程均为14d。治疗前后应用NIHSS评分和MRS量表评价临床疗效。同时监测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功、肾功、凝血功能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14d后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预后。

    2013年02期 v.16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事件相关电位N270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价

    苏滑;刘恒方;周丽丹;高灵利;吴世陶;

    目的通过对脑梗死后无临床症状认知障碍患者和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视觉P300和N270的潜伏期和波幅进行检查,以调查N270作为临床检查方法来评估脑卒中后患者认知状态的可行性。方法具有相同形状(匹配条件)或不同形状(冲突条件)的刺激对随机出现给受试者。每对由两个连续的刺激(S1和S2)组成,历时300ms;它们之间出现的间隔时间是700ms。受试者需要在匹配条件下按下一个按钮,并在冲突条件下按下另一个按钮。同时记录他们头皮电极的事件相关电位(ERP)。结果无论是对照组还是观察组,N270是在冲突条件下诱发的第二个刺激(S2)。观察组N270表现出比对照组波幅降低和峰潜伏期延迟。结论 N270可能是检测脑梗死后无临床症状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一个有效指标。

    2013年02期 v.16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大鼠脑组织NF-κBp65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杨蕾;唐成和;

    目的通过检测NF-κBp65蛋白在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大鼠中的表达变化,并与凋亡状况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在PVL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早产儿脑损伤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00只3日龄新生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只。实验组缺氧处理,显微镜下观察标本变化情况,TUNEL法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状况和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NF-κBp65基因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实验组动物缺氧后有异常表现;体质量增长缓慢,显微镜下可见神经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缺氧处理6h后阳性率上升,至3d达到高峰。NF-κBp65实验组于缺氧6h即出现阳性表达,12h、24h、72h三组间比较结果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差异(P>0.05),总体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p65与急性期细胞凋亡状况呈正相关(r=0.432)。结论细胞凋亡是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大鼠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PVL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中,NF-κBp65蛋白参与了缺氧缺血脑损伤的发病机制;与凋亡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2013年02期 v.16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高血压脑出血继续出血的临床分析

    徐春林;冯石萍;沈育;

    <正>高血压脑出血继续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急性疾病之一,致残率、致死率高,是脑出血急性期病情加重及机体神经系统功能严重丧失的主要原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继续出血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对于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再出血有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2011-06—2012-06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2013年02期 v.16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分析

    幸海滨;赵玮;李建文;刘海艺;李科;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再出血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系统回顾258例HICH临床资料,总结术后再出血32例患者的治疗经验。结果 HICH发病6h内手术33例,再出血12例;7~24h168例,再出血14例;25~72h45例,再出血5例;72h后手术12例,再出血1例;经二次开颅血肿清除术18例,血肿再抽吸、尿激酶冲洗引流术14例,患者生存25例,死亡7例(21.9%);生存者6月后随访疗效评价(ADL):Ⅰ级3例,Ⅱ级6例,Ⅲ级8例,Ⅳ级6例,Ⅴ级2例。结论 HICH术后再出血,经二次开颅血肿清除术或血肿再抽吸+尿激酶冲洗引流仍然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精湛的手术操作、术后控制血压及防止肺部感染,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预防并发症,行高压氧舱及中医康复等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3年02期 v.16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 麻痹性痴呆临床特征分析

    黄波;李刚;梁汉周;万里飞;梁雁;李普华;

    目的分析麻痹性痴呆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麻痹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结果本组患者以认知及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平均12±3分;所有患者血清和脑脊液TRUST及TPPA试验阳性,部分患者脑脊液白细胞数和蛋白含量增高;头颅MRI示脑萎缩;12例患者经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后有好转。结论麻痹性痴呆容易误诊;大剂量青霉素治疗有效。

    2013年02期 v.16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脑脊液寡克隆区带在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中的应用

    王燕;郝洪军;高枫;

    目的探讨脑脊液寡克隆区带在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2组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等电聚焦电泳加免疫固定染色的实验室方法检测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2组患者的脑脊液寡克隆区带,比较2组疾病的脑脊液寡克隆区带特点。结果多发性硬化患者共120例,其中脑脊液寡克隆区带阳性39例,阳性率为32.5%;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共45例,其中脑脊液寡克隆区带阳性4例,阳性率为8.9%。多发性硬化组脑脊液寡克隆区带阳性率明显高于视神经脊髓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本结果对2组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且支持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发病机制不同的观点。

    2013年02期 v.16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橄榄桥脑小脑萎缩临床与MR诊断

    吴宗山;李运运;吴俊;

    目的研究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PCA)进行诊疗的过程中MR影像学表现所起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16例诊治的橄榄桥脑小脑萎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磁共振为Marconieclipise1.5T超导型成像系统,做T1WI及T2WI的矢状位以及轴位像,进行扫描时,选择的层厚为8mm,层距为1mm。结果橄榄桥脑小脑萎缩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共济失调,但进展较为缓慢,这种疾病多伴有锥体束、椎体外系以及眼球运动障碍,还有些患者表现为大脑功能受损。在经过MR检查后,可以进行明确诊断。结论患者首先出现的症状为小脑性共济失调,同时伴有进行性加重时首选MR检查,这样可以提高OPCA的诊断率,对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

    2013年02期 v.16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诊治体验

  • 超声应变率显像评价妊娠高血压神经系统疾病对左心房功能影响的研究

    闫卫;张梅月;刘瑞;

    目的运用超声应变率成像技术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神经系统并发症对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自2011-06—2012-06对64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根据左心室心肌质量分成2组: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正常组及左心室肥厚组。同时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应变率成像检查。记录左心房的应变(S)、应变达峰时间(ST)、收缩期应变率峰值(SSR)、舒张早期应变率峰值(ESR)、舒张晚期应变率峰值(ASR)、舒张晚期应变率峰值达峰时间(TASR),以及左心房舒张末期应变率峰值达峰时间心率校正值(TASRc)。多组间参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ESR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VMI正常组相比,左心室肥厚组的ASR显著降低。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功能降低,当左心室出现肥厚时,心房功能降低更为显著。

    2013年02期 v.16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郑州市综合医院精神科院际会诊102例回顾分析

    刘俊德;李幼辉;

    目的探讨郑州市综合医院开展精神科院际会诊的现状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010-01—2011-12郑州市综合医院邀请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医学科或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进行精神科院际会诊102例患者的一般情况、邀请会诊医院及科室分布、原发病、会诊原因、会诊后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邀请精神科会诊的综合医院以二级医院居多,会诊科室中内、外科占前两位,最常见的精神科诊断依次是:抑郁症、神经症、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结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开设精神、心理科以及时处理院内各科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未设置精神、心理科的综合医院,开展精神科院际会诊,既有利于临床各科各类精神障碍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专科诊治,又有利于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发展,同时应加强综合医院各科医生精神、心理知识的教育培训。

    2013年02期 v.16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血清MMP-9、Hs-CRP检测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意义

    刘长海;

    目的探讨血清MMP-9、Hs-CRP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择我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卒中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所选对象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结果卒中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梗死灶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高于中梗死灶患者,中梗死灶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高于小梗死灶患者(P<0.05)。重度卒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高于中度卒中患者(P<0.05);中度卒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高于轻度卒中患者(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梗死体积越大,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越高,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升高与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有关,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有助于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

    2013年02期 v.16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脑缺血病变临床探讨

    苏建;张保华;裘丽红;杨燃;

    目的通过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脑缺血病变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为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颈部血管彩超及TCD资料。结果颈动脉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管腔狭窄组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为19.1%、36.2%、42.5%、49.1%;3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16,P<0.05);颈动脉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管腔狭窄组侧支循环开放率分别为19.1%、36.2%、47.1%、67.9%;各组间侧支循环开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6,P<0.05)。结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侧支循环的开放与患者的临床预后显著相关。

    2013年02期 v.16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微创清除术并用止血药治疗脑出血疗效分析

    赵振国;孙会欣;刘静;贾丽霞;吴英乔;梁丽平;薛伟;

    <正>我们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加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术前止血、术后活血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2013年02期 v.16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成年人癫病合并焦虑症状分析

    张世荣;

    <正>癫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高度同步化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综合征,以发作性、短暂性、重复性及刻板性为特征。据统计我国有600~700万癫病患者,患病率为5%。近年来对癫病的认识发生了改变,由控制发作为唯一目的,转变为控制发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相统一。由于癫病危害病人的心理健康,焦虑、自杀、意外死亡等现象经常发生,已经变成一种社会问题。本文通过调查成年癫病患者并发焦虑症状相关因素,帮助

    2013年02期 v.16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维生素B_(12)的检测及意义

    秦群安;

    目的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维生素B12的检测及其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的9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其中合并高血压48例,冠心病30例,糖尿病16例,高血脂28例。10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维生素B12的水平应用电化学的发光免疫技术进行分析和测定,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维生素B12的检测及其意义。结果通过腔隙性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的血清和维生素B12水平的对比,血清水平有明显性的下降,维生素B12的水平下降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从急性患者、中度和轻度患者的血清维生素B1明显比对照组要低。结论血清维生素B12的水平降低和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有关,是其中危险因素之一。因此要改善成年人的饮食结构,提高血清维生素B12的摄入量,能够降低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社会负担。

    2013年02期 v.16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个体点测血压监测模拟曲线的探讨与应用

    于冬梅;张静;

    <正>根据人体24h血压变化的节律,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连续性医护干预,实现优化血压控制、减少并发症发生是治疗高血压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鉴于医疗条件和经济状况的限制,实施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对于许多病人来说不容易做到。本文通过个体人员每隔1h测血压的数据,通过Excel数学插值模拟出24h血压变化曲线,并对该曲线的医学属性进行探讨,为合理

    2013年02期 v.16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临床分析

    胡一峰;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脑病的发病特征与机制,总结临床治疗的方法。方法我院2011-01—2012-01共收治8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主要临床表现:精神淡漠、痴呆、小便失禁、缄默、偏瘫、癫发作等;80例患者治疗后经疗效判定,其中治愈21例,显效29例,好转2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2.5%。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型脑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并不清楚,临床表现复杂,通过影像检查可以有效减少误诊可能,提高诊断准确性。通过积极、对症、充足的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和促进患者康复。

    2013年02期 v.16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 臂丛神经上干中央型神经鞘瘤8例临床分析

    马培超;

    目的总结臂丛神经上干中央型神经鞘瘤的诊治体会和预防措施。方法 2例患者按颈部包块性质待查在门诊行包块切除术,其余6例拟诊为臂丛神经上干神经鞘瘤者,入院后在局麻下行包膜内瘤体剥除术。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常规病理检查结果均为神经鞘瘤,2例行包块切除术的患者系门诊手术,1例术后第3天发现臂丛神经上干损伤症状,未予特殊处理,失访。1例术中发现臂丛神经上干损伤症状,即刻行神经外膜缝合。术后3个月复诊,肩外展及曲肘功能基本恢复。行包膜内瘤体剥除术的6例患者未出现臂丛神经上干损伤症状,顺利出院。结论位于颈侧区锁骨上窝处的臂丛神经上干神经鞘瘤,位置表浅。若为中央型,其包膜由神经纤维组成,若将包块连包膜完整切除,必将损伤神经纤维,引起相应部位的功能障碍,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并加重经济负担。术前正确诊断,熟悉臂丛神经上干的解剖和功能,采取包膜内瘤体剥除术,是避免臂丛神经上干损伤的关键。

    2013年02期 v.16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神经鞘黏液瘤临床病理分析

    胡宪忠;

    目的探讨神经鞘黏液瘤临床病理特点和临床鉴别方法。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9-03—2010-03收治的46例神经鞘黏液瘤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组织学分析,肿瘤细胞呈现"分叶状"排列,间歇内有丰富的黏液,而且肿瘤细胞多数呈现星状或者梭形,少数的肿瘤细胞呈现异型性和核分裂像。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100、PGP9.5和GFAP与Leu-7等神经源性标记呈现阳性,而NSE和MSA以及FⅦ均呈现弱阳性,而AB染色呈现阳性。结论神经鞘黏液瘤是临床中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一般多发生于真皮内,尽早诊断对后期的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2013年02期 v.16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头颅CT影像学特征分析

    张书有;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头颅CT影像学特征。方法将我院2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受伤后6h内的头颅CT影像表现进行相应观察,100例预后良好的患者与100例预后不良好患者,分别为甲组与乙组。对其CT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将结果进行对比,以求找到CT影像较好的特征。结果对2组进行观察发现,2组轻-中度的局灶性脑损伤与环池-基底池受压、重度弥漫性脑损伤有明显差异(P<0.05);而在进行多重原因分析过程中发现,预后独立相关的头颅CT影像表现为重度弥漫性脑损伤,也就能够推断出环池-基底池闭塞或者受压、硬膜外血肿为预后独立相关头颅CT影像学特点。结论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重型颅脑损伤的早期头颅CT表现和预后的效果关系密切,进行长期的总结与相应的实践,找到更加有效的治疗措施。

    2013年02期 v.16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41例临床分析

    张刚中;顾峰;王甲光;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疗效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2012-06在我科行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组肿瘤全切31例(75.6%),次全切9例(21.9%),部分切除1例(2.4%)。术后患者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术后并发脑脊液漏5例,尿崩症4例,体温异常3例,电解质紊乱2例,垂体功能低下1例,经相应治疗除垂体功能低下患者需激素替代疗法外余并发症均痊愈,10例未全切患者建议3个月后行伽玛刀治疗。结论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完善的术前分析、预案准备、术中精确定位、仔细操作及术后密切观察和合理处理并发症可提高治愈率。

    2013年02期 v.16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情感障碍临床分析

    田莹;

    <正>脑血管病急性期的情感障碍日益受到重视,常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康复。本文对首发脑梗死、脑出血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发病情况采用SAS、SDS进行评估,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样本来源于2008—2012我科住院患者。纳入标准:脑血管病均为首次发病,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

    2013年02期 v.16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医疗技术

  • 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探讨

    李美英;凤兆海;夏峰;苏建华;徐竟;

    目的总结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经验,评价其疗效。方法对2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在脑保护装置下使用自膨胀支架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观察其疗效、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结果支架释放成功率100%,术后残余狭窄<20%,无死亡病例;3例术中出现心动过缓,8例术后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无脑栓塞及脑出血事件发生,1例支架内出现明显斑块。结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相对安全、有效,严重并发症少。

    2013年02期 v.16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0K]
  • 针刺配合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脑外伤后遗症效果观察

    尹海斌;肖金良;彭帅群;梁新晨;

    目的对针刺配合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脑外伤后遗症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12—2011-12收治的脑外伤后遗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甲组患者42例,采用常规性治疗;乙组患者44例,采用针刺配合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效果;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进行定向力、计算力、回忆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乙组患者临床效果及定向力、计算力、回忆力显著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导致严重不良后果。结论采用针刺配合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颅脑外伤后遗症患者,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增强患者的记忆力、计算力、回忆力。

    2013年02期 v.16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分析

    焦慧娟;

    <正>脑血管病在我国比较常见,平均每年新发生脑血管疾病患者约为250万例,其中约85%的患者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导致我国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原因中,33%的患者由颈动脉病变引起。目前,随着新技术和新药物的开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有了巨大进步,特别在介入治疗方面更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2013年02期 v.16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不同时间给药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张志远;

    目的探讨在不改变治疗方案的情况下,选择在血黏度高峰时间段给药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病情变化的影响。方法将69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采用不同时间段给药,并对结果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第1、2天均有所增加,但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且对照组3d后病情仍在进展,7d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仍高于入院时;而观察组3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则开始降低,7d时已明显下降,14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血黏度高峰时间段给药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病情进展程度,缩短病程,有助于减少致残率,增加治愈率,改善患者生存状态。

    2013年02期 v.16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对冲性双额叶脑损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王松周;

    <正>对冲性双额叶脑损伤是临床上一种重型颅脑损伤,因其弥漫性脑损害、严重局灶性脑损害以及继发性脑水肿和脑肿胀引起的病理生理的级联反应,病程往往进展迅速,常因脑疝危及患者生命。笔者对2002-01—2011-12收治的51例对冲性双额叶脑损伤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2013年02期 v.16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额颞叶硬膜外血肿并发脑梗死40例治疗体会

    张宏兵;王晓峰;唐宗椿;苏宝艳;李加龙;张坤虎;

    <正>现回顾性分析我所2009-03—2011-03收治的40例外伤后额颞硬膜外血肿并发脑梗死患者的资料,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12~65岁,平均36.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8例,跌坠伤12例,打击伤10例。脑梗死发生部位均在额颞硬膜外血肿区或血肿侧大脑半球。

    2013年02期 v.16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观察

    王东玉;

    <正>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脑脊液中β-内啡肽和强啡肽含量显著升高,这可能与患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纳洛酮作为体内阿片受体的竞争性拮抗剂,被广泛应用于颅脑损伤的治疗中,在减少继发性脑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以及改善患者预后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临床作用。2011-02—2012-02我院诊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给予纳洛酮治疗,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将汇报如下。

    2013年02期 v.16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54例临床分析

    赵占升;

    目的探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内镜组和对照组各54例。内镜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复发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内镜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内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具有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可以作为临床上面肌痉挛的首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2013年02期 v.16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功能不全损伤的临床疗效

    朱锦锦;

    <正>神经功能不全损伤较罕见,一般发生在伤后2~3个月,但也可以发生在脊髓损伤的急性期,且无年龄限制,主要以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功能发生紊乱为主要特征。在中医中其属于"脉痹"的范畴,笔者通过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报道

    2013年02期 v.16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96例临床分析

    杨新春;田玉梅;

    <正>高血压脑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病死、致残率高,脑出血80%位于大脑半球,主要在基底节附近,其次是各脑叶的皮质下白质,其余见于脑干及小脑。高血压脑出血有内科保守治疗及外科开颅手术治疗,外科常规开颅手术创伤大、费用高,病死率与内科保守治疗区别不大,生存者后遗症重。我科2006-08—2011-08应用CT定位微创穿刺液化抽吸术治疗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2013年02期 v.16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用药与体验

  • 阿替普酶联合银杏叶滴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

    张学红;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联合银杏叶滴丸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0-11—2011-11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70例进行溶栓治疗,所有病例签署溶栓同意书,其中34例患者选择阿替普酶联合银杏叶滴丸治疗作为研究组,其余36例患者仅以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为对照组,观察NIHSS 6h、7d、2周评分,2周后的临床疗效及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NIHSS 6h、7d、2周评分减少程度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小。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银杏叶滴丸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改善病情,疗效稳定,减少溶栓的不良反应。

    2013年02期 v.16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赵亚君;杨柳;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红花注射液,比较2组疗效。结果经14d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程结束后,2组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CV和SCV得到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改善幅度更显著(P<0.01)。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及肝、肾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对DPN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3年02期 v.16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4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楚清锋;

    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1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单用甲钴胺注射液肌内注射,治疗组给予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连续治疗30d,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组间药物不良反应比较,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周围神经血流供应和促进神经功能修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3年02期 v.16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与尼莫地平片防治偏头痛的疗效分析

    赵建彬;

    目的探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与尼莫地平片防治偏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09-07—2012-07收治的偏头痛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mg口服,qn。B组采用尼莫地平片20mg口服,tid。比较2组治疗后3个月的效果。结果 A组及B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79.17%,A组明显优于B组,χ2=6.8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尼莫地平片和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均得到肯定,但盐酸氟桂利嗪胶囊预防和治疗的效果明显,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少,服用简单方便,患者的遵医行为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2013年02期 v.16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大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重症脑梗死疗效观察

    杨芳;

    目的观察大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重症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01—2012-01收治的进展性重症脑梗死患者64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入复方丹参20mL,静滴,1次/d,连续治疗14d。B组使用低分子肝素(LMWH)注射液,腹壁脐周皮下注射,2次/d,0.6mL/次。根据2组患者的治疗情况,酌情给予脱水及支持疗法。结果 A组总有效率87.5%,B组总有效率43.75%。结论大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重症脑梗死的疗效较理想。

    2013年02期 v.16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小儿神经免疫性疾病28例临床分析

    邹艳萍;

    目的研究小儿神经免疫疾病的临床治疗手段,为临床诊疗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必要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07-07—2011-07收治的28例小儿神经免疫性疾病患儿,其中9例多发性硬化,9例急性脊髓炎,10例重症肌无力。将所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观察我院采取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我院应用甲基强的松龙进行冲击性治疗,密切关注病情进展,及时处理并发症。28例患儿的临床症状均得以显著改善,近期临床疗效良好。结论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小儿神经免疫性疾病,治疗效果肯定,适于临床推广。

    2013年02期 v.16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护理体验

  •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心理护理

    王瑞涛;

    <正>有机磷农药是一种神经毒性物质,可经肠道、呼吸道、皮肤黏膜进入人体后很容易引起中毒,抑制人体系统胆碱酯酶(CHE)的活性,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中毒酶),使胆碱酯酶失去活性,失去分解乙酰胆碱(ACH)的作用,使乙酰胆碱大量积聚,胆碱能神经受到持续冲动,导致先兴奋后抑制的一系列毒蕈碱样症状、烟碱样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甚至重

    2013年02期 v.16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幼儿铅中毒的治疗与护理

    张惠玲;

    <正>当儿童血铅水平在0.48μmoL/L以上时,即对智能发育产生不可逆损害,严重时可导致中毒性脑病。近几年,我院收治幼儿铅中毒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病例资料病例1患儿爷爷办有专门生产黄丹、红丹等的化工厂。患儿1岁时会说简单词语,会叫爸妈,能走几步,身高与同龄儿相差无几。1岁后患儿妈妈经常带其到化工厂玩耍,工厂

    2013年02期 v.16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脑病的护理干预

    李咏华;

    <正>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常见疾病,尤其在冬季更是高发,占各种中毒性疾病的48.7%,中毒急性期经救治后,经过一段(时间长短不一)意识清醒"假愈期"后,出现精神异常、步态蹒跚、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临床症状,称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脑病(DEACMP),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病死率。我们通过系统治疗及护理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了致残率、病死率,现总结如下。

    2013年02期 v.16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鞍区肿瘤切除的手术配合

    栗振中;王振海;张涛;

    目的主要研究经眉锁孔入路鞍区肿瘤显微切除的手术配合。方法医护人员在术前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对手术所需物品以及器械做好准备工作,配合42例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显微镜下鞍区肿瘤切除术的患者完成手术。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均顺利,时间2~4h。手术后病人很快恢复,均康复出院,未出现感染和死亡的患者。结论通过显微镜进行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小,在手术前后要密切进行医患沟通,相互配合。

    2013年02期 v.16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颅脑手术后并发癫60例护理体会

    杨慧娟;

    <正>癫是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与患者的颅脑外伤、脑挫裂伤、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有关,合并有颅脑积液和脑水肿等也会导致颅内压升高,进而发生癫或抽搐等。患者癫发生时易出现各种不良事件,且使生活质量降低,因此有效对颅脑手术后并发癫患者进行护理十分重要。我院为更好对患者进行护理,对比了不同护理模式,报告如下。

    2013年02期 v.16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重症脑外伤周围动脉和中心静脉血气观察及护理

    吴位平;

    目的探讨重脑外伤患者动脉和中心静脉血气分析及护理。方法 44例重症病脑外伤及45例轻症脑外伤患者,分别经中心静脉和桡动脉抽血样标本进行血气分析。结果重症和轻度心衰患者动静脉血气酸碱平衡状态有明显差异(P<0.05)。重度患者动静脉血气酸碱平衡状态出现明显分离现象。动脉血示低碳酸血症,而静脉血则反之,两者有明显差异(P<0.05);轻症患者则否。结论重度脑外伤患者周围动脉血和中心静脉血同时进行检测可反映组织真实氧合状态,针对不同类型的脑外伤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是必要的。

    2013年02期 v.16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任海燕;冯照新;范波胜;

    <正>我科自2007年来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11例,经过精心诊治和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患者中男6例,女5例,年龄14~58岁;均为急性发病,其中冬春季发病4例,夏秋季发病7例;发病前有感冒史9例,腹泻史2例,表现为四肢无力8例,四肢无力伴呼吸困难3例,全部病例均符合吉兰-巴雷综

    2013年02期 v.16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脑卒中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徐瑞姣;王秋霞;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要素有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脑卒中病人一方面由于肢体功能障碍,导致活动量减少,血流缓慢;另一方面多数病人还常年存在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动脉血管硬化,静脉管壁受到不同程度损伤,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因此,脑卒中病人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有报道显示,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25.9%。下肢深静脉血栓一

    2013年02期 v.16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糖尿病合并低血糖致急性脑梗死治疗体会

    陈聪英;

    <正>急性脑梗死目前已经成为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占脑卒中首位。糖尿病是急性脑梗死的常见及主要病因,适当控制血糖是防治急性脑梗死的重要措施之一。近些年来临床上因降糖药物应用不佳导致低血糖反应诱发急性脑梗死病例时有发生。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因低血糖反应导致的急性脑梗死报告如下。

    2013年02期 v.16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影响

    张晨;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干预措施的护理效果,以寻求更好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1-08—2012-08于我院神经内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措施上加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肺部感染、压疮、便秘、蛛网膜再出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如急性期护理、生命体征监测、住院防护、并发症预防、心理护理在患者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3年02期 v.16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脑出血患者整体护理体会

    刘玥;余翠翠;王岩;李阳;

    目的探讨临床实施对脑出血患者的整体护理措施,以期为提高该病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9-08—2012-08间我科将7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基础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运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生活康复指导等整体护理。并观察2组治疗效果、住院期间焦虑情绪改变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总共有效率94.7%,对照组总有效率76.3%,且观察组患者焦虑状态明显减轻,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增加。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实施心理、康复指导等整体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减轻焦虑等负性情绪,增加护理满意度。

    2013年02期 v.16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综述与讲座

  • 缺血性脑血管病氧化应激对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陆冰;陈煜森;

    <正>1内皮祖细胞(EPCs)1.1 EPCs的生物学特性血管内皮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其结构和功能的完整对血管反应性的调节及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起着重要作用。由Asahara等在1997年发现和命名的内皮祖细胞(EPCs)为一群骨髓来源的干细胞,存在于血循环中,具有增殖、迁移、黏附并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潜能。可分为两种不同形态和功能的亚群,即早期

    2013年02期 v.16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神经损伤诱导蛋白ninjurin及其与神经系统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赖丽琼;陈煜森;

    <正>神经损伤诱导蛋白(ninjurin)是于1996年在受损外周神经远端的施旺细胞中最早被发现的一种新型蛋白,因其在神经损伤后可促进神经的再生与修复而得名。近年来对ninjurin的研究较为广泛,目前证实ninjurin是由两个同源分子ninjurin1与ninjurin2组成的小家族。本文主要对nin-jurin家族分子的结构特性、生物学功能以及其与神经系统疾

    2013年02期 v.16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病例报告

  • 纤维软骨栓塞性脊髓梗死1例

    张保朝;付国惠;邢娟;梁新明;

    <正>1病例摘要患者,腾某某,女,64岁。以"腰椎间盘臭氧消融术后7d,四肢无力3d"为代主诉于2012-05-25入住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患者入院前7d因腰椎间盘突出在某医院疼痛科行臭氧消融术,术后腿部疼痛减轻,术后第3天患

    2013年02期 v.16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 婴儿促纤维增生星形细胞瘤1例

    刘香丽;刘磊;

    <正>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患儿,男,年龄7个月,住院号:208953。入院时间:2011-04-21,发作性肢体抽搐伴意识丧失15d为主诉入院。临床病史,15d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上肢抽搐,意识丧失,呼之不应,眼睛流泪,无牙关紧咬,无口吐白沫,无恶心呕吐,在家应用"土方"治疗,症状反复发作,日均1

    2013年02期 v.16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误诊误治分析

  • 破伤风2例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分析

    蔡姝萍;蔡姝娟;付志新;

    <正>1病历资料病例1患者女,85岁,农民,以"右上肢力弱伴言语不清10d,四肢僵硬7d"为代诉入院,入院前10d,患者拾麦子时向前摔倒,口唇部着地,第2天患者出现右上肢力弱,持物不稳,言语不清,伴右上肢疼痛,不剧烈,活动时明显,伴吞咽及饮水呛咳,无头晕及视物成双,持续无缓解,至当地行头颅

    2013年02期 v.16 9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