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创办日期:1998年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刊   期:月刊
电话:0371-60100422 63321039
Email : bjb@cn-shenjing.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381/R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110

 

论著

  • β-七叶皂甙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杨志勇;万海涛;程贤亮;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果。方法用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74只,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组、治疗组,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后2h治疗组予以腹腔注射β-七叶皂甙钠(5.0mg/kg),另2组给予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再灌注48h时处死检测脑梗死体积、脑水肿、神经功能评分、NISSL染色、TUNEL染色和caspase-3活性。结果予β-七叶皂甙钠治疗后,大鼠的脑梗死体积显著下降(17±8)%。I/R组的脑含水量较正常对照和假手术组的TUNEL显著增加,而七叶皂甙钠治疗后的脑含水量显著下降。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皮层和海马阳性细胞显著增加,而β-七叶皂甙钠治疗能显著降低TUNEL阳性细胞数。治疗组的皮层和海马caspase-3活性显著低于I/R组。结论缺血前及再灌注后采用七叶皂甙钠治疗能有效降低脑梗死体积,表现为脑水肿减轻、神经功能得到改善,可能与治疗能增加存活神经元数和抑制神经元凋亡(凋亡酶活性)有关。

    2015年07期 v.18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6K]
  • 双额颞部开颅一次成型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临床研究

    邓光策;王岳华;姚兴军;侯文仲;曾敏敏;关北漩;李国峰;

    目的探讨双额颞部开颅一次成型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治疗组在手术时整块去除骨瓣、结扎矢状窦并完全剪开大脑镰,对照组采用常规保留骨桥但不剪开大脑镰,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恢复良好23例,中度残疾13例,重度残疾2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6例;对照组恢复良好15例,中度残疾10例,重度残疾7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8例,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对中重度患者短期临床效果显著(P<0.01)。结论该术式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症状的临床疗效肯定,安全且并发症少。

    2015年07期 v.18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9K]
  • 卡马西平 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疗效分析

    郭改艳;杨增烨;

    目的观察卡马西平、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脑炎继发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0例,A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B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C组给予托吡酯治疗。对3组疗效进行评价;对3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3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0%、70%和75%,差异无统计学有意义(P>0.05),且3组各项疗效评价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55%、45%和15%,A组或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C组(P<0.05),A组皮疹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与C组(P<0.05)。结论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托吡酯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疗效基本相当,但托吡酯的不良反应较少,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2015年07期 v.18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脑梗死患者血浆APTT FIB D-二聚体hs-CRP水平及相关性分析

    雷云;饶汉武;李明;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FF)、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根据观察组患者年龄、性别匹配选取40例正常志愿者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血浆APTT、FIB、D-二聚体和hs-CRP水平,分析脑梗死患者各观察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APTT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血浆FIB、D-二聚体和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48,t2=2.09,t3=129.35,t4=11.08,P<0.05);观察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33,P<0.05),血浆FIB水平与D-二聚体呈显著正相关(r=0.312,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较正常人群血浆FIB、D-二聚体和hs-CRP水平增高,APTT缩短,FIB与D-二聚体、D-二聚体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

    2015年07期 v.18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 大鼠脑室出血后脑干蓝斑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表达变化的研究

    吴勇;谭华;李小刚;

    目的观察大鼠脑室出血后脑干蓝斑(LC)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脑室出血中的损伤作用,对诊断疾病、预测病情及预后有实际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脑室出血组(IVH组)。IVH组取自体动脉血方法制备PIVH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只切开头皮和颅骨钻孔,不做自体动脉血注射。分别在术后5个时间点取脑干蓝斑染色,并计数DBH阳性细胞数。结果 IVH组蓝斑内出现大量深染的DBH阳性神经元细胞,形态与正常组、假手术组相似,染色加深,阳性细胞数较正常组、假手术组在6h、1d、3d、5d、7d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斑是神经系统去甲肾上腺素(NE)的最重要来源,同时50%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分布在蓝斑,IVH后,蓝斑内DBH阳性神经元表达增加,脑干组织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在脑室出血后脑组织损伤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并对外周组织产生继发性损害,导致病情加重。

    2015年07期 v.18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脑心综合征大鼠血清B-FABP H-FABP的变化及意义

    周俊妍;杜业亮;仇学亮;孙川川;祝艳芳;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大鼠血清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B-FAB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线栓法栓塞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连续监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后2h标准Ⅱ导联心电图,将实验大鼠分为脑心综合征组、单纯脑梗死组、假手术对照组,检测血清中B-FABP、H-FABP水平。结果脑心综合征组、单纯脑梗死组两者分别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较,血清B-FABP水平升高,P<0.05;血清H-FAB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心综合征组与单纯脑梗死组比较,血清B-FABP、H-FAB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FABP水平与B-FABP水平呈正相关(r=0.717,P<0.001)。结论 B-FABP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B-FABP、H-FABP联合心电图对脑心综合征的诊断有一定作用。

    2015年07期 v.18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8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临床分析

    杨芬;张英谦;吕强;张卫清;宋琛;赵炫柱;胡文娟;石进;

    目的探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本组8例患者,男4例,女4例,均以双下肢无力或麻木为首发症状,长期素食者4例,萎缩性胃炎者3例。所有患者均在后索及周围神经受累体征,同时累及侧索4例,累及脑2例。巨细胞贫血5例,维生素B12水平降低4例,叶酸水平全部正常,5例患者行血同型半胱氨酸检查,均提示升高,肌电图主要表现为感觉神经损害及体感诱发电位异常。脊髓磁共振仅1例脊髓内有异常信号,经应用维生素B12治疗后,全部患者病情有改善。结论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临床表现复杂,维生素B12水平可正常,同型半胱氨酸有可能是其诊断指标之一。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尽早给予维生素B12治疗。

    2015年07期 v.18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帕金森病不同亚型睡眠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印红梅;张丽梅;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不同亚型睡眠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09-01—2013-03于我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83例,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分为强直少动组47例,震颤组36例,分析震颤型帕金森病患者与强直少动型帕金森病患者的UPDRSⅢ评分、MMSE评分、HAMDS评分、每日左旋多巴的使用剂量、睡眠量表评分及帕金森病患者合并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强直少动型帕金森病患者UPDRSⅢ总分、HAMDS评分及每日使用左旋多巴剂量均显著高于震颤型帕金森病患者,而MMSE评分低于震颤型帕金森病患者(P<0.05);震颤型帕金森病患者与强直少动型帕金森病患者的PDSS-1、PDSS-2、PDSS-3、PDSS-8以及PDSS-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直少动型帕金森病患者睡眠功能障碍与抑郁评分、UPDRSⅢ以及每日使用左旋多巴剂量相关,而与H-Y分期、MMSE评分无关;震颤型帕金森病患者睡眠功能障碍只与H-Y分期和MMSE评分相关。结论睡眠障碍严重程度与帕金森病临床亚型相关,强直少动型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较震颤型帕金森病患者更严重。

    2015年07期 v.18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载脂蛋白E基因与脑血管淀粉样变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影响

    罗仁国;印晓鸿;范杰;段劼;杨彬彬;唐晓平;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基因与脑血管淀粉样变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06—2014-06我院住院治疗的HICH患者(脑出血组)及体检中心体检的正常成人(对照组)的标本及资料,其中脑出血组300例,对照组150例,采用H-E染色及刚果红染色对脑出血组脑标本进行染色观察;PCR-RFLP检测2组apoE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分布,采用半定量RT-PCR测量β淀粉样蛋白前体(Aβ16-17)的表达,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脑出血脑标本在显微镜下可见血管壁中层和外膜有淀粉样物沉积,H-E染色时呈现非结晶嗜伊红物质,而刚果红染色后淀粉样物质呈桔红色改变。ApoE基因型频率脑出血组以ε3/ε3、ε3/ε4最多,ε2/ε2及ε2/ε3最少。脑出血组ApoEε3基因较对照组显著减少,ApoEε4基因显著增加。ApoE对Aβ16-17的表达有显著影响,其中ε2及ε4基因使脑出血Aβ16-17表达增多,ε3基因使脑出血Aβ16-17表达减少。结论 ApoE对高血压脑出血有影响,ε4为高血压脑出血的危险因子,ε3可能为高血压脑出血的保护因子。ε2及ε4基因增加脑出血Aβ16-17的表达,ε3能降低脑出血Aβ16-17的表达。ApoE通过影响淀粉样蛋白的代谢而影响高血压脑出血。

    2015年07期 v.18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E-钙黏附素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与脑膜瘤病理学分级的关系研究

    肖兰;胡惠萍;

    目的观察E-钙黏附素在脑膜瘤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对其表达与脑膜瘤病理分级的关系进行探讨,进一步探讨E-钙黏附素在脑膜瘤侵袭行为、复发等方面的作用,分析E-钙黏附素在脑膜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2005-01—2014-01于我院就诊的脑膜瘤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患者脑膜瘤组织中E-钙黏附素表达进行检测,针对不同病理分级、水肿情况、是否存在侵袭行为和是否复发等情况下的表达进行分析,分析E-钙黏附素与脑膜瘤病理学分级的关系。结果根据病理学分级探查不同病理分级E-钙黏附素表达情况显示,Ⅰ级阴性表达率10.3%,Ⅱ级为60.0%,Ⅲ级为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瘤周水肿分级探查不同级别水肿E-钙黏附素表达情况显示,0级阴性表达率6.7%,1级为15.8%,2级为62.5%,3级为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有无侵袭力将纳入标本分为有侵袭力组和无侵袭力组,有侵袭力阴性表达率为53.8%,无侵袭力为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复发情况将入选标本分为又复发组和无复发组,复发组阴性表达率为66.7%,无复发组为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钙黏附素与脑膜瘤病理分级、瘤周水肿、复发和侵袭力有密切关系,检测E-钙黏附素在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有利于探查脑膜瘤生物学行为,对判断疾病发展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2015年07期 v.18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羚羊钩藤汤临证加减治疗高龄脑出血患者临床研究

    焦健;徐淑娜;

    目的分析羚羊钩藤汤临证加减治疗高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2-01—2014-01因急性脑出血入院治疗的高龄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西医内科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羚羊钩藤汤临证加减。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7天后的头颅CT血肿、水肿体积;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NIHSS评分、PRO量表、Barthel量表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对比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7d后头颅CT血肿和水肿体积均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7d后头颅CT血肿和水肿体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7d、14d、21d和3个月后NIHSS评分均逐渐显著下降,P<0.05;实验组治疗7d、14d、21d和3个月后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PRO量表总分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Barthel量表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3个月后PRO量表总分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基本痊愈+显著进步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羚羊钩藤汤临证加减治疗高龄脑出血可有效清除颅内血肿,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2015年07期 v.18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地塞米松与甘露醇对急性重症脑血管病脑保护作用观察

    张帆;冯骏;王涛;

    目的分析使用地塞米松与甘露醇对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脑保护作用,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08—2014-03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甘露醇联合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常规治疗、甘露醇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病死率更低,GCS评分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甘露醇对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脑保护作用强,且安全性好。

    2015年07期 v.18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MODS多因素分析

    杨博;谭家余;罗正超;

    目的探讨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临床纳入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50例,根据入院后有无发生MODS分为MODS组与非MODS组。患者入院后24h内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以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同时检测患者血清白介素-1(IL-1)、IL-6、IL-10活性、空腹血糖(FBG)、脑出血体积,分析其与MODS的关系。结果 MODS组患者与非MODS组相比,IL-10水平、FBG水平、APACHE-Ⅱ评分以及出血体积显著升高,而GCS评分显著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L-10水平、FBG水平、出血体积以及APACHE-Ⅱ评分越大,MODS发生率越高(P<0.05)。结论对于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入院后24h内上述指标的变化,均会影响MODS发生率,均能作为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MODS的早期预测指标。

    2015年07期 v.18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剥夺睡眠脑电图对儿童精神运动性癫痫的诊断价值及影响因素

    候蕴祈;欧阳基鹏;游文霞;梁艳玲;钟剑平;

    目的探讨剥夺睡眠脑电图(EEG)在小儿精神运动性癫痫(psychomotor epilepsy,P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2-01—2014-01选取行常规性EEG检查正常的158例PE患儿行剥夺性EEG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PE患儿分为剥夺睡眠EEG阴性组102例以及阳性组56例,分析2组患儿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剥夺睡眠EEG诊断阳性率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剥夺睡眠EEG阳性组癫痫发作频率及有发展诱因的比率低于阴性组,而缺氧窒息史比率高于阴性组,发作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发作时间、发作诱因、发作频率是影响剥夺睡眠EEG阳性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PE患儿应用剥夺睡眠EEG诊断可提高阳性检查率,患儿癫痫发作时间、发作诱因及发作频率可影响剥夺睡眠EEG诊断阳性率。

    2015年07期 v.18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作用及安全性

    吕雪城;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控制血压、血糖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加用尤瑞克林0.15PNA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滴,1次/d,使用14d。治疗前、治疗后14d分别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结果 2组治疗前、治疗后14dNIHSS和ADL评分组内比较及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2组均未见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尤瑞克林可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恢复,降低致残率,不良反应少。

    2015年07期 v.18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间接视神经损伤患者视力预后的影响因素

    张丹娜;胡卫群;

    目的分析间接视神经损伤患者视力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11-01—2014-01于我院就诊的间接视神经损伤患者127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视力预后的多项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根据视力改善评价标准,本组患者视力改善总有效率为37.9%;经单因素分析显示,视力分级、视神经管骨折、视神经肿胀和受力部位对患者视力改善有显著影响(P<0.05);而性别、年龄、手术情况和视力改变时间均与视力预后无显著关系(P>0.05);选取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视力分级和视神经管骨折与视力预后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间接性视神经损伤患者视力预后与视神经损伤分级和视神经管骨折与否有密切关系。

    2015年07期 v.18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氢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卢丽敏;武一平;林杰;夏文静;王倩;智孔亮;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2012-03—2014-05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拜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联合治疗。2组患者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对比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观察组为90.48%,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能显著提高疗效,且不良反应少,患者预后情况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2015年07期 v.18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负荷量阿司匹林与波立维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彭祥来;胡劲松;李立群;

    目的探讨负荷量阿司匹林与波立维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06—2014-06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6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波立维组和阿司匹林组。对比3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基本治愈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2组,而无效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其他2组,秩和检验显示,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NIHSS评分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联合治疗组得分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和阿司匹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负荷量阿司匹林及波立维,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2015年07期 v.18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预后的影响因素及急诊救治分析

    周亮;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预后的影响因素及急诊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01—2014-06110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了解急诊救治方法。结果 110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预后良好65例(59.1%),预后不良45例(40.9%)。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患者GCS评分、ISS评分、伤后时间、血糖、血小板计数、休克及伴胸腹部损伤与基础疾病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收缩压≤8.0kPa、GCS评分≤8分、ISS评分≥25分及伴基础疾病、胸腹部损伤和休克与伤后时间均是影响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患者实际情况综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2015年07期 v.18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EphrinA1-PE38/GM-CSF壳聚糖纳米粒治疗荷胶质瘤鼠原位激活树突状细胞研究

    李明;陈志民;吴中华;孙勇;王斌;史锡文;韩双印;

    <正>壳聚糖(chitosan)是从甲壳类生物的贝壳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包裹的分子有很好的结合和保护作用,对生物体无毒、相容性好,且很容易制成不同途径给药的基因治疗载体[1]。在表面覆盖吐温-80的纳米微粒,能很好地透过血-脑屏障,对颅内肿瘤治疗具有很好前景。值得注意的是,纳米粒能够用配体进行

    2015年07期 v.18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9K]
  • shRNA靶向干扰Notch2对胶质瘤细胞株U87生长的体外研究

    李学真;何心;王建祯;

    目的探讨稳定转染Notch2基因的短发卡RNA对胶质瘤细胞体外和体内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Notch2shRNA质粒及相同载体的无意义序列转入U87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细胞株,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速度,Westen blot检测增殖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未转染组和转染无意义序列组相比,干扰组Notch2的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抑制;干扰组细胞体外增殖明显减慢,S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G1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MCM2蛋白、CyclinD1蛋白表达降低,p21蛋白水平增高。结论在胶质瘤细胞株U87中Notch2表达被长效抑制后,瘤细胞增殖均发生显著抑制,细胞周期及相关蛋白显著改变,Notch2在胶质瘤细胞株U87的增殖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5年07期 v.18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8K]
  • 胰岛素抵抗增加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分析

    丁亚楠;韩文杰;刘恒亮;

    目的研究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探索胰岛素抵抗指数和高血压前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从郑州市6个社区18岁以上成人共4065例社区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血压数据,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胰岛素抵抗指数升高者高血压前期的发生率增加,与胰岛素抵抗指数较低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高血压前期和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胰岛素抵抗增加高血压前期的发病风险。

    2015年07期 v.18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学龄期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儿童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王伟;罗瑞恺;崔志瑞;蔡丽霞;

    目的了解学龄期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儿童焦虑、抑郁状况及其与同龄健康儿童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应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对新生儿疾病筛查发现并确诊的78例8~16岁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和63例相同年龄健康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有焦虑障碍及抑郁障碍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焦虑分量表中躯体化/惊恐、学校恐怖和社交恐怖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广泛性焦虑和分离性焦虑分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期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较正常儿童有更多的焦虑抑郁等情绪,应关注其心理健康。

    2015年07期 v.18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双侧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即尼莫地平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与常规治疗比较

    杨地;万勇;胡继良;徐菲;梁建;

    目的探讨急行双侧去大骨瓣减压术后立即使用尼莫地平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选取2007—2009年单纯行双侧去大骨瓣减压术患者20例为对照组,同时选择2009—2012年收治的行双侧去大骨瓣减压术,同时使用尼莫地平的20例患者为实验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清醒率及随访中GCS和MMSE评分。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GCS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清醒率(70.0%)明显高于对照组(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1个月和6个月,实验组MMSE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急行双侧去大骨瓣减压术后立即使用尼莫地平能够明显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清醒,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07期 v.18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不同病情小儿手足口病神经内分泌免疫学敏感性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王双利;孙燕;杨萱;张雪;赵清霞;李付广;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手足口病患儿神经内分泌免疫学敏感性指标的临床变化意义,旨在从检验学角度分析手足口病的病症实质。方法选取2012-04—2014-04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对象,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n=55)与轻症组(n=35),分别于患儿入院次日清晨于空腹条件下采集其静脉血样本,行实验室指标及神经内分泌免疫学检查,记录2组患儿血清WBC(白细胞)、PLT(血小板)、RBC(红细胞)、LYMPH(淋巴细胞比率)、NEUT(中性细胞比率)、CRP(C反应蛋白)、MONO(单核细胞比率)、CD3+(T细胞)、CD3+CD8+(Ts细胞)、CD4/CD8(Th/Ts)、CD19+(B细胞)、IgM(免疫球蛋白M)、IgA(免疫球蛋白A)、IgG(免疫球蛋白G)、C3(补体C3)等指标水平,分析不同病情程度手足口病患儿与检验指标的关系。结果重症组患儿WBC水平为(12.54±4.47)×109/L,明显高于轻症组(P<0.05);重症组MONO水平为(4.44±2.07)%,下降幅度明显高于轻症组(P<0.05);重症组患儿CD3+为(51.21±9.27)%,低于轻症组(P<0.05),CD3+CD4+为(27.61±8.47)%,同样低于轻症组(P<0.05),且其CD19+为(29.37±7.45)%,明显高于轻症组(P<0.05);重症组患儿NSE水平为(36.28±5.85)ng/mL,高于轻症组的(31.82±8.11)ng/mL,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LDH水平与HBDH水平均低于轻症组(P<0.05)。结论在血常规、神经功能、免疫学指标、心功能指标中,其中CD19+、NEUT、MONO、LDH、NSE 5项指标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有较高的鉴别价值,与手足口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

    2015年07期 v.18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内脂素的变化及丹红注射液的影响

    杨莉莎;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内脂素变化及丹红注射液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01—2014-06我院收治的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年龄、性别构成比相匹配的健康体检40例为参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治疗组(观察组,n=49)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49),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20mL/d),2组均治疗2周;记录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d、1周、2周血浆内脂素水平、C反应蛋白(CRP)、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浆内脂素、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从轻型到重型脑卒中患者血浆内脂素、CRP水平逐渐增高(P<0.05);治疗前2组血浆内脂素、CRP水平、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周、2周观察组血浆内脂素、CRP水平、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Person线性相关分析提示,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间点,血浆内脂素水平与CRP水平、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治疗后3d,2组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后1周、2周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周:71.4%vs 51.0%,χ2=4.298,P=0.038;治疗后2周:89.8%vs 73.5%,χ2=4.356,P=0.036)。结论血浆内脂素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炎症反应及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丹红注射液有能够降低患者血浆内脂素水平,抑制炎症反应,从而改善神经功能,有利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2015年07期 v.18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高龄MCI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分析

    徐世双;田小文;

    目的探讨本市社区高龄MCI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由629例患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社区老年人群组成随访队列,按年龄、性别进行匹配,3次随访后为认知减退组(n=275)和对照组(n=354),Logistic回归分析认知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结果认知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增加(OR=2.057,95%CI:1.125~3.762)、高血压史(OR=3.128,95%CI:1.616~6.055)、糖尿病史(OR=3.143,95%CI:2.043~18.642)、高血脂史(OR=2.812,95%CI:2.812~13.544),保护因素有文化程度(OR=0.726,95%CI:0.633~0.833)。结论年龄增加、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血脂史是高龄MCI患者认知减退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是保护因素。

    2015年07期 v.18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瓣膜性与非瓣膜性房颤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型及相关因素分析

    吴晗;

    目的观察瓣膜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类型,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0-01—2013-12我院收治的房颤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37例患者具备完整的病历资料。根据房颤类型分为瓣膜性房颤和非瓣膜性房颤,分别纳入瓣膜组和非瓣膜组,观察2组患者脑卒中类型和相关发病因素,筛选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瓣膜组以大脑动脉主干梗死型最常见,发生率75.9%;分水岭梗死、腔隙性梗死、其他梗死较少见。非瓣膜组以分水岭梗死较常见,发生率48.1%,主干梗死发生率约24.1%,腔隙性梗死及其他类型梗死较少见。瓣膜组主干梗死发生率高于非瓣膜组,而分水岭梗死发生率低于瓣膜组(P<0.05)。瓣膜性房颤患者频速型房颤发生率约79.3%,且93.1%患者INR为2~3,均显著高于非瓣膜性房颤组;非瓣膜性房颤组高血压(71.3%)、糖尿病(30.6%)、颈动脉斑块(52.8%)、高脂血症(47.2%)发生率均高于瓣膜性房颤组(P<0.05)。结论瓣膜性房颤与非瓣膜性房颤引起脑梗死的临床分型、发病机制不同,应根据不同的风险因素针对性的开展风险管理。

    2015年07期 v.18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高龄人群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分析

    祝孔辉;李浩;

    目的探讨高龄人群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方法我院于2010-02—2013-11对高龄人群较为集中的多个社区老年人进行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cA)评定,并对评分符合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245例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性格特征、饮食状况、参加社区活动情况以及有无业余爱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以及基础病是老年MI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女性、年龄增长、文化程度低下是影响高龄人群并发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以此作为制定相应防治措施的依据。

    2015年07期 v.18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FQ-PCR技术对诊断前驱期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可行性及有效性评价

    余振兴;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FQ-PCR)技术对前驱期小儿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06—2014-01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4例TM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34例体检正常的患儿为对照组。应用FQ-PCR检测脑脊液结核菌DNA(tuberculosis DNA,TB-DNA),并与涂片法检测脑脊液结核菌(tuberculosis,TB)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FQ-PCR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52.9%(18/34)和0,而涂片法检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8.8%(3/34)和0,2种方法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Q-PCR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2.9%、100%、100%、68.0%;涂片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100%、100%、52.3%,2种方法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QPCR对TM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敏感性高且特异性强,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2015年07期 v.18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奥扎格雷钠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李林林;李明明;杨舰亭;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进行评分,观察2组临床效果。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明显且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07期 v.18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老年脑瘤患者术后合并脑部感染脑电图分析

    何宗亮;

    目的分析老年脑瘤术后合并脑部感染的脑电图表现,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降低感染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2—2014-02 70例老年脑瘤手术患者,对术后出现合并感染进行分析,观察脑电图的变化情况。结果脑部感染脑电图中无异常9例(12.86%),轻度异常占27.14%,中度异常占37.14%,重度异常占22.86%。轻度异常表现以α波为背景,可见大量低中幅θ波和少量的δ运动;中度异常表现为低至中幅的θ波,可见δ波节律性运动,α波减弱或消失;重度表现为两种,局限性异常者表现为低中幅θ波和少量的δ波运动前提下出现某一些部位的局限性运动,表现为弥散性异常基础上尖波、棘波、棘慢波和尖慢波。另外,治疗1周阳线率69.49%,治疗2周后阳性率45.83%,治疗3周后阳性率34.29%,治疗4周后阳性率28.57%,治疗后4周和其他治疗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瘤患者术后脑病感染的严重程度和脑电图表现呈正相关,脑电图可反映治疗效果。

    2015年07期 v.18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探讨

    李英梅;孙文斌;王立娜;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确诊抑郁症患者,按照是否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分为A组(认知功能障碍组)42例与B组(非认知功能障碍组)56例,同时选取非抑郁症患者8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BDNF水平。结果对照组BDNF水平均明显高于A、B组(P<0.05),但A、B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轻度、中度、重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组间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BDNF水平与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无明显关系,但血浆BDNF水平低下与抑郁症发病有密切关系。

    2015年07期 v.18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SCD40L与Hcy的相关性研究

    华承磊;吴忠恕;吕成文;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SCD40L与Hcy的关系,探讨其在血管性痴呆预防中的意义。方法血管性痴呆组30例,同龄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化学发光免疫法分别检测血清SCD40L、Hcy的水平。结果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SCD40L、Hcy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且血清SCD40L与Hcy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清SCD40L、Hcy水平增高是血管性痴呆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子,参与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通过对血清SCD40L、Hcy水平的检测,为预防血管性痴呆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2015年07期 v.18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成都地区老年多发性腔隙性梗死临床分析

    马俊;

    目的研究成都地区老年多发性腔隙性梗死的危险因素及治疗药物,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2013-01—2014-02入院诊治的老年多发性腔隙性梗死患者106例,观察患者的基础疾病,分析老年多发性腔隙性梗死的危险因素。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2组患者均应用常规疗法治疗,其中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恩必普软胶囊,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2组治疗效果与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多发性腔隙性梗死患者中以合并高血压居多,占61.32%,其次为心脏病,占36.79%,38.68%的患者合并2种或2种以上基础疾病。治疗前2组患者NDS评分与DI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实验组NDS评分8.51±3.13,对照组为12.66±3.90;实验组BI评分65.87±22.62,对照组为58.86±20.0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86.79%,对照组为7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多发性腔隙性梗死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与心脏病。恩必普治疗多发性腔隙性梗死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与日常活动能力。

    2015年07期 v.18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微血管减压术与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分析

    汪雷;

    目的分析微血管减压术(MVD)与射频温控热凝术(PRT)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MVD治疗的120例和PRT治疗的120例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病情复发情况。结果 MVD组总有效率99.2%,PRT组为97.5%。随访6~36个月,MVD组复发1例,PRT组复发5例。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安全、有效,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应首选微血管减压术,而射频热凝术尤其适用于三叉神经痛(Ⅱ+Ⅲ支)、老年患者或有开颅手术禁忌证者。

    2015年07期 v.18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癫痫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因素分析及策略

    付锋;

    目的分析癫痫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并探讨其管理策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2010-01—2013-01我院神经内科明确诊断为癫痫的200例患者进行服药依从性调查,分析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病程、医疗保障情况、对癫痫的知晓程度、社会支持程度、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200例患者中,仅56例(28%)服药依从性好;文化程度、患者及家属对癫痫的知晓程度、家庭经济状况、药物不良反应、医疗保险情况这些因素对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病程、社会支持程度等因素对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影响不大。结论影响癫痫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原因多样,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加强癫痫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指导患者遵照医嘱服药,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帮助患者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尽力提高癫痫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2015年07期 v.18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急诊儿童晕厥的病因与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

    赵正秋;付印强;朱莉莉;匡庆贵;文运衡;

    目的调查急诊儿童晕厥的病因以及临床特征,并据此提出干预策略控制儿童晕厥的发生和后果。方法对2012-07—2014-02我院儿科急诊就诊和住院的100例晕厥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包括疾病史、体格检查记录、辅助生化检查、心动图检查等结果,对晕厥的病因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结果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mediated syncope,AMS)91例(91.0%),包括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58例,体位性心动过速30例;心源性晕厥(cardiogenic syncope,CS)6例(6.0%),不明原因晕厥3例(3.0%)。AMS患儿年龄明显大于CS患儿;AMS患儿晕厥频率明显低于CS患儿;AMS患儿发生晕厥时主要是站立体位,而CS患儿发生晕厥时表现为各种体位;AMS患儿均无心脏病史,CS患儿均有心脏病史。结论 AMS是儿童晕厥的主要病因,通过晕厥诊断程序对晕厥类型作出明确诊断有利于及早安排针对性的监测,降低晕厥儿童病死率,从而减轻患儿家庭负担。

    2015年07期 v.18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同型半胱氨酸血糖水平与脑出血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陈荣平;吴涓涓;宋海锋;张艳平;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糖水平与脑出血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方法纳入脑出血患者60例,同时纳入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患者Hcy、空腹血糖(FB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根据脑出血患者病情分为轻型组、中型组及重型组,分别采集3组患者静脉血并观察Hcy水平以及FBG水平。结果脑出血患者血清Hcy、FBG、HDL-C、LDL-C水平分别为(14.97±6.75)μmol/L、(8.20±0.92)mmol/L、(1.02±0.20)mmol/L、(2.39±0.59)mmol/L,对照组分别为(11.25±3.55)μmol/L、(5.01±0.35)mmol/L、(1.15±0.15)mmol/L、(2.18±0.32)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示Hcy水平是导致脑出血发生的显著性影响因素(P<0.05);轻型组、中型组及重型组血清Hcy分别为(10.37±4.10)μmol/L、(14.70±5.31)μmol/L、(22.24±6.74)μmol/L,FBG分别为(4.33±0.95)mmol/L、(9.14±2.63)mmol/L、(11.26±3.35)mmol/L。重型组血清Hcy及FBG均明显高于轻型组与中型组,中型组血清Hcy及FBG均明显高于轻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是引发脑出血发生的一个独立高危因素,Hcy与FBG水平能够提示脑出血患者的严重程度,对于判断疾病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015年07期 v.18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CT脑灌注成像与CT血管成像对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价值

    王长河;

    目的探讨CT脑灌注成像与CT血管成像对颈动脉狭窄所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01—2014-01收治的36例临床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颅CT平扫、CT脑灌注成像和CT血管成像检查,测定兴趣区及对侧相应区域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评价颈动脉的狭窄程度与斑块的性质。结果 36例患者行CT平扫均未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病灶,CT血管造影显示责任血管狭窄28例,发现颈动脉斑块54块,而CT灌注成像显示异常24例,阳性率85.71%,其中病灶侧TTP、rCBF、MTT值与对照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CBV与对照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血管造影显示责任血管无狭窄8例,而CT灌注成像异常3例,阳性率37.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患者MTT低于Ⅱ期,rCBF高于Ⅱ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Ⅱ期rCBV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半年随访,其中5例发展成为脑梗死。结论 CT脑灌注成像结合CTA可同时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与颈内动脉的血管形态变化,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07期 v.18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用药的依从性

    范军;

    目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用药的依从性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3-01—2014-01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的性别、年龄、城乡、文化程度、医疗费用、发病次数、家庭月收入,是否存在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吸烟、喝酒等危险因素,采用t检验分析其对依从性的影响。结果患者不同的文化程度、医疗费用、发病次数、家庭收入、吸烟、喝酒等危险因素对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有显著差异,依从性的好坏与文化程度、医疗费用、家庭收入呈正相关,与发病次数、吸烟、喝酒呈负相关(P<0.05)。结论对于首次发病、吸烟、喝酒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加以重视,因其用药依从性差,应更加注重对其随访和监督。

    2015年07期 v.18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早期干预降低发育落后患儿残障发生率的效果

    卢跃鹏;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降低发育落后患儿残障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发育落后患儿160例分为早期干预组(80例)和常规组(80例)。干预组除接受常规育儿指导外,还进行综合早期干预康复训练,包括功能训练(抬头、翻身、独坐、爬行、站立及行走)、言语训练、推拿治疗、应用修复神经药物、脑循环治疗仪、经络导平仪治疗、神经肌或痉挛肌治疗、针灸、中药药浴、蜡疗等,均由经过早期干预训练的训练师进行操作。常规组仅接受常规的育儿指导。结果2岁时残障发生率干预组12.5%(10/80),常规组30.0%(24/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降低发育落后患儿的残障发生率。

    2015年07期 v.18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高压氧疗法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脑血管动力学及脑水肿的影响

    马现启;

    目的探讨高压氧疗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脑血管动力学及脑水肿的影响。方法 82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均给予脱水降颅压、止血、脑细胞活化剂以及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并采用微创碎吸引流术,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高压氧疗法,观察2组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4周脑血管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比较2组治疗后第3、7、14、28天的脑水肿体积,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脑血管动力学指标(Vmean、Qmean、R、DR、CP及W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周观察组Vmean、Qmean明显高于对照组,R、DR、CP、Wv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3天2组脑水肿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7、14、28d观察组脑水肿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出血患者术后脑血管动力学指标,减轻脑水肿程度,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效果。

    2015年07期 v.18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分析

    曹文慧;张琳;李世锋;

    目的分析心率减速力和心率变异性,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改变情况。方法选择我院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10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100例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其心率减速力和心率变异性情况。结果研究组DC值、SDNN、rMSSD及pNN50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会造成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可表现为DC、HRV降低。

    2015年07期 v.18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拉莫三嗪与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对缓解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

    陈慧;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与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对缓解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用2011-05—2013-10我院神经科就诊的三叉神经痛患者85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2例采用卡马西平治疗,治疗组43例采用拉莫三嗪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8.57%(33例),治疗组有效率88.37%(38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83,P=0.223);1、2个月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3.467,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6.67%(7例),治疗组为13.95%(6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1,P=0.728)。结论拉莫三嗪对三叉神经痛有很好的缓解作用,且并发症少,可临床推广。

    2015年07期 v.18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田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SP)患者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NDF)水平及其与临床症状间的关系。方法收集55例入组前1个月内未接受治疗的SP患者为观察组,检测治疗前后的BDNF水平,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BDNF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前BDN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显著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血BDNF与PANSS阴性评分、总病程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结论 SP患者的血BDNF水平较正常人显著降低,可能与疾病的病理生理发生机制有关,经积极治疗后临床症状可得以改善,BDNF可相应提高。

    2015年07期 v.18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脑梗死专题研究

  • 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薛芳芳;赵婷婷;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180例为脑梗死组,以梗死灶大小为依据,分为大面积亚组、中面积亚组以及小面积亚组。以临床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为依据分为重度亚组、中度亚组以及轻度亚组;选择18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监测及对比2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的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亚组患者血清的含量大于中面积亚组,中面积亚组的含量大于小面积亚组(P<0.05)。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在重度亚组患者血清的含量大于中度亚组,中度亚组的含量大于轻度亚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与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判断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时对其发生、发展的检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且在临床治疗方面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2015年07期 v.18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变化与预后的关系及血压管理

    陈宇丹;胡文立;李淑娟;秦伟;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变化与预后的关系以及对血压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2—2012-07我院就诊的脑梗死急性期(<24h)患者153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急性期发病时的血压以及在1~3d后的动态血压监测,所有患者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改良后Rankin表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定。结果研究对象中合并原发高血压104例,入院时急性期血压以重度高血压为主85例(81.73%);未合并49例,入院时急性期血压以低血压为主19例(38.78%)。患者急性期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入院后第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86、5.697,P<0.01),出院时低血压组、正常或轻度血压升高组和重度高血压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Rankin评分和脑NIHSS评分,正常或轻度血压升高组评分小于其余2组(P<0.05)。3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过高或过低均可能加重病情,脑梗死急性期注意血压监测以及保持血压正常或轻度升高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07期 v.18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脑梗死急性期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陈东丽;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直接化学发光法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T3、T4、FT3、FT4、TSH含量,同时检测正常健康对照者血清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3、FT3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4、FT4、TSH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急性期相比,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清T3、FT3升高(P<0.01),FT4、T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在梗死急性期可发生显著变化,其中FT3下降显著,随着病情好转逐渐恢复,因此,监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及预后的一项生化参考指标,对临床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2015年07期 v.18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再发患者临床观察

    康玲;王战英;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再发患者的临床体征、神经功能损伤及C反应蛋白(CRP)、尿微量蛋白、血脂等水平变化,寻找引起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01—2013-01我院271例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其中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再发患者125例(再发组)和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初发患者146例(初发组)。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体征、神经功能损伤、预后情况、血清中C反应蛋白、尿微量蛋白、TG、TC、HDL-C、LDL-C的变化情况。结果再发组临床体征和神经功能损伤较初发组重,预后也较差,再发组血清中C反应蛋白、尿微量蛋白、TC、TG、LDL-C水平均高于初发组,而HDL-C水平低于初发组(P<0.05)。结论 C反应蛋白、尿微量蛋白、TG、HDL-C、LDL-C和TC与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的再发有关。

    2015年07期 v.18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小剂量肝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效果观察

    陈百瑜;

    目的观察小剂量肝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01—2013-01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各36例,2组均予脱水降颅压、抗血小板聚集、调控血压及血脂,控制血糖,对症支持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上应用肝素5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2次/d,5~7d为一疗程,依达拉奉3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滴,2次/d,14d为一疗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依达拉奉,方法同治疗组。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肝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效果显著。

    2015年07期 v.18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高亚军;屈永才;薛艺东;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2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62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流动力学变化预测脑梗死疾病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颈动脉总干的内膜中层厚度(CCA-IMT)、颈动脉分叉处内膜中层厚度(BIMT)及脑梗死斑块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内动脉RI和颈总动脉的PI、RI明显高于对照组,颈内动脉ED、SR和颈总动脉PS、ED及S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内动脉SR与颈内动脉IMT呈负相关,颈总动脉SR与颈总动脉IMT及颈总动脉分叉部IMT呈负相关。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IMT、硬化斑块及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脑梗死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脑梗死的重要指征。

    2015年07期 v.18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

    宋晓慧;

    <正>急性脑梗死(ACI)作为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实质是一种由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导致的慢性炎性疾病[1]。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被认为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他汀类药物因具有调整血脂、稳定斑块、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及抗炎等功能而被广泛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2]。由于采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临床疗效有一

    2015年07期 v.18 88+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诊治体验

  • 心理治疗联合氟西汀治疗青少年抑郁症90例观察

    刘秀芳;杨峥维;樊春艳;

    目的分析氟西汀联合心理治疗与单纯氟西汀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差异,为相关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2-01—2013-01就诊的9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氟西汀治疗)和观察组(氟西汀合并心理治疗)。所有患者治疗6周、12周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GQOLI-74评分比较,治疗24周后随访分析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4周后随访时复发率低。结论青少年抑郁需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应用心理治疗联合氟西汀治疗效果较好。

    2015年07期 v.18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临床分析

    夏晓文;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12—2012-12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患儿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红霉素药物,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药物,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儿各种临床表现以及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惊厥、意识、呕吐、神经系统等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后均存在局部疼痛、胃肠道反应、皮疹以及肝功能损伤,观察组患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临床表现较多样化,临床诊断需综合神经系统表现与肺部相关检查综合评估。药物选择阿奇霉素治疗,临床疗效更佳,且用药安全性更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2015年07期 v.18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张仁荣;叶李萍;

    目的观察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04—2014-02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有无院前急救为根据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92例。对比2组病死率、并发症情况、临床疗效以及有效转运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有效转运时间(1.27±0.27)h,观察组为(0.95±0.13)h,观察组有效运转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症发生率15.2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例死亡,病死率6.52%;对照组16例死亡,病死率17.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内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有较大影响,针对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干预可以帮助患者争取抢救时间,改善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07期 v.18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分析

    王胤辉;

    <正>缺血性脑卒中是中老年常见的脑血管病,占全部脑卒中疾病的60%~80%,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是人类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大量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和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08—2014-08住院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均经颅脑CT或MRI检查证实。符合

    2015年07期 v.18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急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杨陆军;

    <正>本文回顾性分析鹿邑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2-06—2014-06收治的196例急性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2-06—2014-06收住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96例,男94例,女102例;年龄44~82岁。所有患者在溶栓后24h内、2~14d、15~21d和病情变化时复查颅脑CT,根据复查结果分为静脉溶栓后出血组和

    2015年07期 v.18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外伤性感音神经性耳聋临床分析

    黄瑞娟;屈海燕;袁玉梅;

    目的探讨外伤性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特点及中医治疗效果。方法根据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50例(98耳)外伤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针刺治疗法。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9%,对照组为5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3~15d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病程30~40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应及时治疗,相较西药治疗,中医治疗疗效确切,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2015年07期 v.18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9例嗅神经母细胞瘤治疗临床分析

    乔占清;

    目的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手术治疗的疗效及放射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01—2013-12 9例嗅神经母细胞瘤经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Kadish分期,A期1例,B期7例,C期1例,全部患者随访12~84个月。结果经鼻内窥镜进路手术切除A期、B期5例,鼻侧切开进路手术切除B期3例,鼻侧切开加经颅进路手术切除C期1例,术后1例未作放疗,5个月后复发,8例术后加放疗肿瘤无复发。结论对于嗅神经母细胞瘤A期和B期的患者,经鼻内窥镜手术进路和鼻侧切开手术进路的治疗效果相当,鼻内窥镜手术具有术中视野清晰、局部组织损伤轻微、术后手术创面恢复较快等优势,是治疗鼻腔鼻窦嗅神经母细胞瘤的最有效手术方法,术后配合放疗,疗效更显著。

    2015年07期 v.18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袁玉梅;黄瑞娟;焦艳英;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07—2013-07我院收治9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整理分析其一般资料,采用二值Logistic回归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发因素。结果中老年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发率为22.2%,青年组为3.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值Logistic回归分析,血压异常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发的危险因素(95%CI1.105~7.545,OR=2.904,P<0.05),其他因素与患者是否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发并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发与患者血压异常存在关联性。

    2015年07期 v.18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袁胜春;

    目的探讨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12—2014-12入住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的82例肝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相关资料,同期选择82例单纯肝硬化患者进行比较,总结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82例肝性脑病患者中,基础病因以乙肝肝硬化最多,占52.44%(43/82)。诱因方面,80例具有明确的发病诱因,以消化道出血最为常见,占26.82%(22/82),其次分别为感染、高蛋白饮食、电解质紊乱、氮质血症、便秘、镇静剂使用。肝性脑病组患者血氨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6.537,P<0.001)。肝脏功能比较,肝性脑病组患者ALT和AST水平显著高于单纯肝硬化组(t=5.142,P<0.001;t=3.652,P<0.001),而白蛋白水平降低,与单纯肝硬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4,P=0.041)。2组患者血常规白细胞计数、PT、血清肌酐、血糖水平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门静脉直径和脾门静脉直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肝性脑病患者主要以乙肝肝硬化为基础病因,消化道出血为最常见诱发因素,临床应加强肝性脑病的防治。

    2015年07期 v.18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治体会

    蒲晓龙;王军文;李仓霞;

    <正>1病例资料病例1男,92岁。以"头痛、左眼失明4d"入院,近半年体质量明显下降,无明确糖尿病史。入院体格检查:左眼眶周围淤青、眼球突出、触痛明显、左眼失明及左眼上、下、内收、外展均受限、左眼球固定,左瞳孔直径4mm,对光反应消失,右瞳孔3mm,直接对光反应灵敏,血糖19.2mmol,尿酮体3+,红细胞沉降率26mm/h,纤维蛋白原8.75g/L,INR

    2015年07期 v.18 9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用药与体验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与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

    麦辉;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与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研究组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患者AIS评分、睡眠率、NIHSS评分、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AI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睡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与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确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015年07期 v.18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早期癫痫的效果观察

    蔡秀侠;宋昌鹏;牛艳花;

    目的观察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早期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0-01—2012-06收治的早期癫痫患者9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分别采取卡马西平单药治疗,丙戊酸钠单药治疗以及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所有患者在治疗开始后随访半年,比较3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卡马西平组总有效率66.67%,丙戊酸钠组60.67%,联合用药组93.33%,联合用药组较其他2组整体有效率均明显增高(P<0.05)。3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药卡马西平或者丙戊酸钠用药治疗相比,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癫痫具有很好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药治疗无明显差别,可作为癫痫临床治疗的常规方案。

    2015年07期 v.18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α-硫辛酸 甲钴胺与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窦媛媛;

    目的探讨α-硫辛酸、甲钴胺与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01—2013-12收治的DPN患者74例,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合理饮食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上述治疗措施基础上给予甲钴胺1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1次/d;前列腺素E1 10μ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6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1次/d,连用2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SS)评分、运动(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神经缺陷评分(NDS),对比2组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TSS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NCV和SNCV均明显增加,但观察组变化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与前列腺素E1治疗DPN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07期 v.18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对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

    刘杰;陈伟;

    目的对比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对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4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2组,S组(n=27)持续静脉泵注舒芬太尼,R组(n=27)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比较2组麻醉效果和早期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R组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S组(P<0.05),S组术后的15、45、120min VAS评分显著优于R组(P<0.05),R组的15、45min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价优于S组(P<0.05),但120mi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的术后麻醉苏醒较快,舒芬太尼术后的镇痛效果较好;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对颅脑损伤患者均有短暂的认知功能障碍,但术后均能够获得良好恢复。

    2015年07期 v.18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眼轮匝肌痉挛的临床疗效

    陈海军;

    目的分析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眼轮匝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07—2014-12我院眼科收入的符合入选标准的受试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封闭治疗,试验组采用长春西汀静滴,比较2组患者好转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和治疗周期。结果试验组治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眼轮匝肌痉挛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2015年07期 v.18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神经节苷脂联合普拉克索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效果分析

    高桂秀;

    目的分析神经节苷脂联合普拉克索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01—2014-02在我院治疗的96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48例应用神经节苷脂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对照组48例应用美多巴治疗。治疗12个月后,比较2组治疗效果,观察2组治疗前后UPDRS评分、Webster评分和NHISS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大于对照组的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日常活动积分、情绪积分、运动功能积分均低于对照组,Webster评分和NHISS评分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普拉克索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2015年07期 v.18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B-七叶皂甙钠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血肿周围水肿的影响

    张娟;周玉林;

    目的研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B-七叶皂甙钠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血肿周围水肿的影响。方法 12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62例,对照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5mg口服,1次/d,静滴B-七叶皂甙钠20mg,1次/d。2组均于发病后24h、7d、14d复查头颅CT,以了解血肿周围水肿变化情况,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发病后24h对照组血肿周围水肿体积较研究组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d时2组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增大均最为明显。14d时2组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均较7d时缩小,但研究组缩小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B-七叶皂甙钠可有效控制血肿周围水肿体积,提高治疗效果。

    2015年07期 v.18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鼻内窥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

    罗晨菊;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06—2014-06收治的5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采用全身激素治疗,观察组27例采取鼻内窥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辅助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听力改变、耳鸣及眩晕等情况,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治疗后听力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但观察组患者听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可有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且操作方便,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2015年07期 v.18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丹参注射液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盛瑞玲;肖展翅;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及对神经缺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神经缺损功能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3.3%(P<0.05);治疗1周后,CT复查观察组血肿量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3周后观察组血肿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3周观察组NDS评分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促进脑部血肿吸收。

    2015年07期 v.18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对神经外科手术麻醉苏醒期的影响

    李铁;肖维萍;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对神经外科手术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予以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实验组予以舒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观察2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血液动力学指标变化、围拔管期不良反应、VAS疼痛评分及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实验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但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围拔管期躁动、寒战明显低于对照组,拔管后5min、30min、1hVAS评分及术后24h使用镇痛药物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优于瑞芬太尼,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07期 v.18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李春鹏;

    目的探讨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8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治疗组(54例),对照组按脑卒中临床路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西汀20mg/次,1次/d,早晨后服用,均为2周一疗程;治疗前后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体评价的痊愈率和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是一种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价格低廉的抗抑郁药,值得临床应用。

    2015年07期 v.18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医疗技术

  • 脑卒中鼻饲患者接受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对预后的作用分析

    隋玲玲;

    目的分析脑卒中鼻饲患者配合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对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0-09—2013-08收治的86例神志清楚的急性脑卒中鼻饲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43)和康复训练组(n=43)。常规治疗组应用鼻饲等常规临床治疗,康复训练组除应用鼻饲等常规治疗外同时实施吞咽功能康复训练,1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吞咽功能、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及经口摄食量和拔出胃管情况。结果吞咽功能恢复情况,康复训练组总有效率60.5%,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的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康复训练组总有效率69.8%,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的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康复训练组平均每日经口摄食量(560.1±53.8)g,显著多于常规治疗组的(320.8±40.5)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内康复训练组拔除胃管22例,显著多于常规治疗组的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鼻饲患者配合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可显著降低吞咽困难程度、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07期 v.18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体会

    王跃辉;

    <正>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是指GCS≤8分,伤后昏迷>6h,或在伤后24h内意识恶化再次昏迷6h以上者[1]。因外伤机制的复杂性而伤情不一,可表现为广泛性的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弥漫性轴索损伤、脑干损伤等,对并发脑肿胀、脑水肿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恶性高颅压是导致脑疝形成影响病人预后的关键因素,因其病情重、变化快、死残率高等特点受到临床神经外科医生的重视,救

    2015年07期 v.18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不同麻醉方式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何永海;李学良;王力伟;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06—2013-05我院收治的22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麻醉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局麻组和全麻组各112例,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疗效,并进行ADL分级。结果局麻组呼吸道梗阻3例(2.7%),吸入性肺炎2例(1.8%),血管扩张5例(4.5%),肺部感染14例(12.5%),死亡6例(5.4%);全麻组呼吸道梗阻15例(13.4%),吸入性肺炎8例(7.1%),血管扩张13例(11.6%),肺部感染31例(27.7%),死亡14例(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麻组痊愈9例(8.0%),显效43例(38.4%),有效37例(33.1%),无效23例(20.5%),总有效率79.5%;全麻组痊愈7例(6.2%),显效44例(39.3%),有效31例(27.7%),无效30例(26.8%),总有效率7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麻组ADLⅠ级13例(12.3%),Ⅱ级49例(46.2%),Ⅲ级22例(20.8%),Ⅳ级12例(11.3%),Ⅴ级10例(9.4%);全麻组ADLⅠ级12例(12.3%),Ⅱ级51例(52.0%),Ⅲ级18例(18.4%),Ⅳ级10例(10.2%),Ⅴ级7例(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麻处理下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并发症少、无复苏延迟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07期 v.18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分析

    谢颂扬;王金兰;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PSD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入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给予常规药物、康复训练及心理干预等综合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SGB进行干预。观察2组治疗前后抑郁量表评分的变化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干预1个疗程后患者抑郁症状及ADL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GB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不仅能够改善PSD患者抑郁症状,且使该类患者ADL得到明显提高。

    2015年07期 v.18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三维超声在产前胎儿神经系统畸形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赵利;

    目的分析三维超声在诊断产前胎儿神经系统畸形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4—2013-02经我院超声检查诊断为产前胎儿神经系统畸形患者84例的临床资料,结合超声检查与病理结果探讨三维超声在产前胎儿神经系统畸形中的价值。结果 84例产前胎儿神经系统畸形中,脑积水25例(29.75%),无脑、露脑23例(27.38%),脊柱裂17例(20.24%),脑膜膨出6例(7.14%),前脑无裂(全前脑)畸形1例(1.19%),脉络丛囊肿7例(8.33%);胼胝体发育不全4例(4.76%),蛛网膜囊肿1例(1.19%)。所有畸形胎儿产后磁共振诊断核实三维检测结果与三维超声诊断结果一致,即三维超声检测准确率100%。结论三维超声检查质量高,漏检率低,在胎儿神经系统畸形临床诊断中可大力推广。

    2015年07期 v.18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脑卒中患者摄食-吞咽功能训练的风险管理

    钱美兰;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摄食-吞咽功能训练的风险管理对患者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09—2013年收治的158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09—2011年采用常规训练模式的79例患者为对照组,2012—2013年在常规训练模式基础上给予风险管理措施的79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经摄食-吞咽功能训练后吞咽障碍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摄食-吞咽障碍程度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误咽、误吸、食管反流以及肺部感染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摄食-吞咽功能训练过程中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可有效减少患者出现误咽、误吸、食管反流以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5年07期 v.18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膀胱功能训练在脊柱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

    兰勇;雷蕾;陈洪波;

    目的观察膀胱功能训练在脊柱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柱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障碍患者110例,采用平均膀胱容量﹑日排尿次数﹑残余尿量﹑最大排尿量、因排尿功能障碍导致的生存质量评分和国际下尿路功能(LUTS)症状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110例患者接受膀胱功能训练后,平均膀胱容量增加﹑排尿次数减少﹑残余尿量减少情况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存质量评分、国际LUTS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膀胱功能训练可有效改善脊柱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排尿功能。

    2015年07期 v.18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与单纯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疗效对比

    吕冰洁;李希水;罗秀忠;孙冰;

    <正>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是神经内科急症之一,一旦发病,病死率极高,即使存活,也往往留有严重后遗症,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据统计,全球每年因卒中死亡的人数590万左右,其中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导致的死亡约100万人,怎样减少该病的致死、致残率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静脉溶栓作为急性期治疗颅内血管闭塞的常用方法,操作简便,耗时短,但血管的再通率低,预后效果欠理想,随着介入技术的提高

    2015年07期 v.18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3.0T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诊断

    刘新生;徐海芳;李时光;杨全玉;

    <正>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危急症,发病率占急性脑血管病的10%~15%[1],引起出血的原因有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动脉炎、颅内肿瘤及抗凝治疗的并发症等[2]。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s,AN)是造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在

    2015年07期 v.18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CT定位下微创治疗老年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体会

    徐四军;张香;

    <正>我院自2002年至今,在CT定位下微创治疗老年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4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36例,女10例;年龄60~82岁,平均69.12岁。均有高血压史2[~30a。根据Kanno等1]依据血肿部位与周围重要结构的关系,以及是否破入脑室,将基底节区血肿分5型:Ⅰ型主要位于内囊外侧型,少见破入脑

    2015年07期 v.18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病例报告

  • 以“麻木”起病伴甲减的包涵体肌炎临床特点分析

    史秀丽;徐仿成;汪凯;

    <正>包涵体肌炎(inclusion body myositis,IBM)以慢性进行性肌无力和肌萎缩为主要表现,早期难以确诊。我国每年报道的病例不多,对于散发性IBM的早期识别以及治疗缺乏经验。我科收治的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老年女性患者,以"麻木"起病,伴肌无力和肌萎缩,行肌肉活检诊断为IBM,就其临床特点并结合相关文献作一讨论。

    2015年07期 v.18 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3K]
  • Fahr病5例临床分析

    李庭毅;李睿;

    <正>Fahr病又称特发性家族性脑血管亚铁钙沉着症,1930年由Fahr首先报道,临床罕见,易漏诊、误诊。现对我院2009-05—2014-05我院收治的Fahr病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男3例,女2例;年龄2~53岁,平均26.6岁;既往无寄生虫、中毒及特殊服药史。1.2临床表现阳性家族史1例,其2个姐姐曾有癫痫发

    2015年07期 v.18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护理体验

  • 针对性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及效能感的影响

    吴英报;李斌;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及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6—2013-03于我院治疗与护理的74例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脑梗死康复护理组)37例和观察组(针对性护理组)37例,将2组干预前后的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效能感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效能感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及效能感的影响更为积极,其对患者的康复锻炼发挥着积极的改善作用。

    2015年07期 v.18 13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预见性护理在颅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压疮预防管理中的作用

    姜慧萍;赵国凤;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颅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压疮预防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将2011-01—2012-06符合纳入标准的颅脑肿瘤手术患者82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皮肤护理,2012-07—2013-12符合纳入标准的颅脑肿瘤手术患者86例为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Braden评分量表和专科手术特点,对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压疮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和发生时间。结果对照组压疮发生率7.32%(6/82),高于干预组1.16%(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发生压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颅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压疮的预防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有效控制了颅脑肿瘤术后患者压疮的发生。

    2015年07期 v.18 132-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联合强化康复护理训练改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效果分析

    龚海虹;吴浩;陶立蓉;

    目的分析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联合强化康复护理训练改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5例确诊脑瘫患儿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康复,观察组增加强化康复护理训练,连续治疗3月末对比改善痉挛效果和改善粗大功能情况。结果治疗3月末,观察组总有效率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8%,P<0.05;2组均能够提高治疗后粗大运动功能,但观察组提高粗大运动功能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联合强化康复护理训练改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肌肉痉挛程度,在促进患儿功能早期恢复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对协同治疗效果继续研究。

    2015年07期 v.18 13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385例儿童运动发育迟缓临床分析与护理干预

    孟娥;朱彦;

    目的探讨儿童运动发育迟缓相关因素,以利于早期诊疗及护理干预。方法对385例以运动发育落后为主要症状而就诊的患儿临床检查,视患儿情况分别给予生化检查、头颅MRI检查、心脏超声检查,疑有代谢异常者进一步行氨基酸、有机酸代谢相关检查及染色体、微阵列等检查。运动功能评估采用Peaboty运动量表,CDCC量表评价智力发育水平,以及听觉、视觉诱发电位检查、脑电图检查。结果 385例运动迟缓中231例表现肌张力增高或不全、姿势异常诊断脑瘫,其中早产66例(28.69%)。92例运动发育迟缓原因不明,智力低下致运动落后30例,基因缺陷等遗传代谢性疾病32例。并发症中小头畸形54例(23.3%),精神发育迟滞46例(19.9%),听力障碍46例(19.9%),癫痫26例(11.2%),斜视20例(8.7%),皮质盲11例(4.8%),先天性心脏病17例(7.4%),白内障5例(2.2%),唇裂3例(1.3%),尿道下裂3例(1.3%)。结论运动发育迟缓由多种因素引起,通过早期筛查可以发现儿童发育及环境因素,及时护理干预;病因诊断对于治疗、预后以及持续合理的医学管理、同胞的再发风险、家庭风险咨询、残疾预防均有积极的作用。

    2015年07期 v.18 134-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预防神经外科患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续梅莹;贺欣;王辉;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儿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可能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我院2007-01—2011-12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神经外科患儿,统计原发疾病及手术时间。结果 18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儿,均有下肢深静脉置管的有创操作,主要原发病为颅咽管瘤,手术时间较非血栓患儿明显延长。结论神经外科患儿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下肢深静脉置管有关。管路的护理及病情变化的观察非常重要。

    2015年07期 v.18 136-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老年住院患者安全防护事件及应对策略

    余朝萍;徐新献;谢瑜;张燕;朱承玲;刘佳;

    <正>由于老年患者各器官组织发生退行性变化,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存在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听力减退、反应迟钝、行动迟缓、肢体活动受限、长期卧床等情况,则潜在更多的不安全因素,老年住院患者安全防护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现就老年住院患者安全防护事件的原因及应对策略探讨如下。1老年住院患者基本情况1.1临床资料我科2010-01—2013-12收治老年住院患者2 555例,男1 023例,女1 532例,其中69岁以下615例

    2015年07期 v.18 137-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孕妇心理疏导对胎儿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效果的影响

    李伟玲;丁体英;

    <正>高场磁共振成像(MRI)具有极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和多方位成像特点,能很好显示胎儿颅脑的薄层切面结构,是产前诊断胎儿头部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胎儿MRI检查具有显著特殊性,检查过程中孕妇的情绪、心理、配合度、胎儿活动等[1]均关系到能否顺利完成及所获图像质量优劣,直接影响胎儿头颅疾病的诊断。为改善胎儿头颅磁共振检查效果,自2013-03以来,对我院申请胎儿头颅磁共振检查孕妇

    2015年07期 v.18 138-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

    李贝;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05—2014-03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2例脑栓塞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护理干预,1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情况。结果实验组运动功能(FMA评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价(NF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07期 v.18 139-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查对制度在防范脑外伤患者术中护理风险的应用及意义

    王玉红;王芳;刘卫华;

    <正>手术室是外科手术治疗及抢救患者的重要场所,由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和不可预知性,再加上手术室护士持续工作时间长,精神高度紧张,致使手术室存在诸多风险和不安全因素。作为高风险科室,任何疏忽大意均可导致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1]。而颅脑外伤危重患者多,症状重,病情变化快,意识障碍发生率高[2]。为避免手术风险的发生,严格执行各项查对制度,是手术室护士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2015年07期 v.18 140-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8例绒癌脑转移患者化疗的病情观察与护理体会

    田甜;

    <正>绒癌是一种高度恶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脑转移发生率为8%~28%[1]。临床可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症及神经系统定位症,前者表现为视力障碍、头痛、呕吐等症状;后者表现为感觉障碍、交叉性麻痹、肢体协调动作障碍等,病死率极高[2]。联合化疗是其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应用有效化疗后发生率下降6.3%~8.5%[3]。2012-06—2014-03我科收治

    2015年07期 v.18 14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