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创办日期:1998年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刊   期:月刊
电话:0371-60100422 63321039
Email : bjb@cn-shenjing.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381/R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110

 

论著 科研之窗

  • HOTAIR通过E-cadherin对胶质瘤侵袭和转移的影响研究

    李锡清;赵尊兰;刘冬玲;刘明月;马宁;李明;周云;

    目的观察HOTAIR对胶质瘤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q-PCR从临床标本中检测HOTAIR与E-cadherin的关系,体外常规培养SWO-38和U251细胞,过表达HOTAIR后使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 q-PCR胶质瘤组织中HOTAIR高表达组中E-cadherin表达的均值较低,较HOTAIR低表达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WO-38和U251细胞中过表达HOTAIR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E-cadherin表达减少,划痕实验显示过表达HOTAIR后细胞迁移能力增强。结论 HOTAIR可增加胶质瘤的侵袭和转移,可能与其降低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有关。

    2017年13期 v.20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 间歇与连续性透析对终末期肾病合并脑出血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对照研究

    沈元丽;邵海英;陈凯;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模式下(间歇性与连续性)对终末期肾病合并脑出血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01—2016-12至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明确诊断为终末期肾病合并脑出血患者36例,随机分为间歇性透析组与连续性透析组,分别进行透析治疗,比较透析期间患者的心脏指数、每搏量等血流动力学指标,颅内压的变化及血管活性肽、氧化及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结果透析前通过神经功能评估结果显示,2组脑损伤程度及临床表现无显著性差异;两种透析模式下患者的平均血压无显著性差异;透析期间间歇性透析与连续性透析的心脏输出增加分别为(5.2±1.8)%、(4.9±1.2)%,心脏指数分别为(3.2±1.4)%、(2.6±1.3)%。不同透析模式下未观察到每搏量与每搏量指数的显著差异,然而接受间歇性透析患者的每搏量变异显著高于连续性透析组(P=0.028);透析后3h出现平均颅内压水平显著增加,患者神经损害临床症状随之加重,间断性透析患者尤其明显;血清内皮素-1水平在连续性透析后显著升高(P=0.015),但未见于间歇性透析组患者。结论对于终末期肾病合并脑出血患者,使用间歇性及连续性血液透析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连续性透析能够显著增加血管活性肽的水平,流体反应性较低,间歇性透析具备有效清除小分子毒素的优势。

    2017年13期 v.20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 居家老年脑卒中患者医养结合管理模式探讨

    尹贤岚;何燕;全旭红;

    目的探讨医养结合管理模式在居家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实践运用与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住院期间均采取康复训练方案对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功能训练、心理指导及健康教育等,对照组在出院后采用常规家庭照护模式,观察组采取医养结合管理模式为患者提供持续服务。2组患者分别在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及生命质量(SS-QOL)水平测定,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比较2组间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ADL)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5.09,P<0.05),生命质量(SS-QOL)得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7.25,P<0.05)。结论医养结合管理模式在居家老年脑卒中的应用,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改善他们的生命质量。

    2017年13期 v.20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经颅多普勒监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观察

    顾志强;李楠;

    目的总结应用经颅多普勒(TCD)监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5-06—2016-05本院收治的78例SA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进行TCD监测,同时对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观察各个时间段患者颅内血管血流速度变化,并以DSA检查结果作为标准判断TCD诊断颅内血管痉挛的价值。结果在7~10d时间段,患者的MCA、ACA、VA、BA血流速度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颅内血管痉挛现象逐渐缓解;SAH患者MCA、ACA、VA、BA血流速度在<7d、7~10d、10~14d三个时间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8例SAH患者,TCD诊断发生颅内血管痉挛59例,DSA诊断发生率颅内血管痉挛62例,TCD诊断SAH患者发生颅内血管痉挛的灵敏度为93.55%、特异度为93.75%、漏诊率为6.45%、误诊率为6.25%,TCD诊断颅内血管痉挛与DSA的一致性Kappa=0.816,P<0.05。结论 TCD检查诊断SAH后出现颅内血管痉挛具有准确性高、无创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年13期 v.20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S100β和NSE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监测与疗效评估

    曹艳丽;李姣锋;李毅;孙振涛;樊肖冲;

    目的探讨血清S100β及NSE水平变化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发生及治疗前后疗效的关联性。方法收集60例急性带状疱疹(HZ)住院患者,以及20例健康自愿者,运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S100β及NSE水平;统计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率;检测并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100β及NSE的水平变化。结果 60例HZ患者中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率为13.3%;并发PHN的HZ患者治疗后血清S100β及NSE的水平(69.88±2.28,41.13±6.39)较未发生PHN的HZ患者血清S100β及NSE的水平(54.86±8.90,32.61±8.1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N患者发病前血清S100β及NSE水平(107.36±15.09,98.46±18.25)较治疗后(66.18±7.09,45.34±5.0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100β及NSE水平变化与PHN治疗疗效SF-MPQ评分存在正向关联性(P<0.05)。结论血清S100β及NSE水平变化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疗效存在正向关联性,血清S100β及NSE水平监测可应用于对PHN发生的监测及PHN治疗效果的评估。

    2017年13期 v.20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OSAHS患者血清LCN-2、Lipin1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李刚;胡亚梅;刘建锋;张红菊;向莉;侯亚辉;靳培军;罗之云;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LCN-2)、脂素蛋白1(Lipin1)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根据睡眠呼吸监测数据,将患者分为轻度OSAHS组、中度OSAHS组、重度OSAHS组和正常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LCN-2、Lipin1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生化指标,并研究其相关性。结果重度OSAHS组、中度OSAHS组患者较正常对照组血清LCN-2和HOMA-IR升高、Lipin1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OSAHS组较轻度OSAHS组LCN-2和HOMA-IR升高、Lipin1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N-2与BMI、LDL-C、HOMA-IR呈正相关;Lipin1与BMI、LDL-C、HOMA-IR呈负相关;多元线性相关分析示AHI与腰围、HOMA-IR、LCN-2和Lipin1有线性回归关系,其中与Lipin1负相关。结论 OSAHS患者可能通过升高LCN-2及降低Lipin1引起胰岛素抵抗。

    2017年13期 v.20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联合营养管理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和近期并发症的影响

    张红娟;贾蕊;张俊梅;

    目的评价联合营养管理措施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9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2例。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基础上,观察组由护士联合医师、营养师和康复师组成团队实施联合营养管理,对照组由护士按照营养师医嘱进行,评估入院后第1天和第21天2组营养指标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和上臂肌围(AMC)的变化,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和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的变化以及营养支持治疗满意度。结果住院第21天,观察组和对照组各项营养指标均有下降,且对照组营养指标减低更为显著,观察组各项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第21天观察组低蛋白血症发生率(19.04%)显著低于对照组(39.6%)。观察组感染发生率(23.8%)显著低于对照组(62.5%)。第21天2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联合营养管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包括临床医师、护士、营养师及康复师在内的联合营养管理模式有利于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营养供给,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7年13期 v.20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循证情志护理对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术后神经牵涉痛的干预

    陈丽;杨会举;

    目的观察循证情志护理对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术后神经牵涉痛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于循证情志护理,对比2组护理满意度及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疼痛缓解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术后神经牵涉痛实施循证情志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17年13期 v.20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论著 临床诊治

  •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改良TOAST分型危险性因素回归分析

    谭慧敏;郑兴荣;詹桦;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改良TOAST分型危险性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2015-01—2016-12收治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TOAST分型明确各亚型,收集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相关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式了解改良TOAST分型下各亚型的相关危险性因素。结果高Lp-PLA2[Exp(B)=4.116,95%CI:1.629-11.081(P<0.001)]、ApoB[(Exp(B)=3.335,95%CI:1.289~9.607(P<0.05)]、ApoA1[Exp(B)=3.383,95%CI:1.162~8.428(P<0.001)]水平是青年脑梗死改良TOAST分型下AT的危险性因素;高ba-PWV[Exp(B)=4.100,95%CI:1.396~10.850]及心脏病[Exp(B)=5.371,95%CI:1.698~13.518]是青年脑梗死改良TOAST分型下CE的危险性因素,高Fpg[Exp(B)=4.039,95%CI:1.258~9.705]及高血压[Exp(B)=3.367,95%CI:1.182~8.501]是青年脑梗死改良TOAST分型下SAD的危险性因素(P<0.05),未发现改良TOAST分型下的SOD、SUD的危险因子。结论 Lp-PLA2、ApoB、ApoA1、ba-PWV、心脏病Fpg及高血压可一定程度上协助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改良TOAST各亚型的辅助判断。

    2017年13期 v.20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中重度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高涛;郭电渠;韩冰;王向阳;刘文彬;

    目的以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为对照,分析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在治疗中重度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0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CEA)和对照组(CAS),记录2组围术期手术相关并发症;记录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治疗费用;随访12个月,记录2组包括死亡在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改良Rankin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围术期手术相关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改良Rankin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但观察组治疗经费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效果良好,术后近期和远期疗效及治疗安全性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相当,但颈动脉内膜剥离术费用成本较低,并发症少。

    2017年13期 v.20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20例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温晓艳;张迎娜;方华;赵雪;张婧;吕杰;高峰;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20例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增强对抗NMDAR脑炎的认识。方法对90例临床疑似脑炎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进行抗NMDAR-IgG检测,分析确诊为抗NMDAR脑炎的2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抗NMDAR脑炎患者男女比例为6:14,中位年龄24岁,首发症状及主要精神症状多有不同。20例抗NMDAR脑炎患者中有12例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抗NMDAR-IgG抗体均阳性,其他8例仅在血清或脑脊液中检测到抗NMDAR-IgG抗体。5例盆腔检查异常,其中1例病理确诊为成熟囊性畸胎瘤。6例患者脑电图异常,7例头颅MRI异常。除1例患者未接受免疫治疗死亡外,其余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中3例未伴畸胎瘤的患者用二线免疫治疗后复检血清和脑脊液中抗NMDAR-IgG抗体水平下降。结论抗NMDAR脑炎患者中年轻女性发病率较高。二线免疫治疗可能对不伴有畸胎瘤患者的疗效更好。CSF中的抗NMDAR-IgG抗体的阳性率高于血清,同时检测血清和脑脊液中抗NMDAR抗体可以提高疾病的诊断效率。

    2017年13期 v.20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 静脉溶栓后丁苯肽序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李文战;司金超;岳慧丽;吕受卿;李兆民;付徐伟;常留军;

    目的评价静脉溶栓后丁苯肽序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于2012-06-2016-12确诊的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序贯治疗组。常规治疗组采取rt-PA溶栓+常规进行治疗(活血化瘀、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代谢、清除自由基等),序贯治疗组在溶栓+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肽氯化钠注射液,14d后改为丁苯肽软胶囊治疗。疗程结束后,评价2组疗效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常规治疗组和序贯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序贯治疗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序贯治疗组mRS评分和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静脉溶栓后丁苯肽序贯治疗能更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

    2017年13期 v.20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miRNA-21与高血压并腔隙性梗死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

    孙继红;张卫国;张娟;李贵琦;孙慎杰;宋恒良;万大国;

    目的探讨微小RNA-21(miR-21)与高血压伴腔隙性梗死(腔梗)的相关性及诊断预测作用。方法将67例高血压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腔梗分为高血压组31例和高血压并腔梗组36例,收集各项临床和实验室指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测量血清miR-21;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miR-21对高血压并腔梗的诊断预测价值,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了解miR-21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并腔梗组miR-21表达(2.08±0.61),显著高于高血压组(1.25±0.37,P<0.05)。miR-21对高血压发生腔梗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1,95%可信区间(CI)0.787~0.954(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miR-21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R=0.763,P<0.05)。结论 miR-21在高血压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高表达,是高血压发生腔梗的独立预测因素,可作为高血压发生腔梗的一个简便、无创、有效的血清学诊断预测指标。

    2017年13期 v.20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血管性痴呆患者神经肽Y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临床意义

    卢燕婉;常立军;吕海东;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神经肽Y(NPY)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66例VD患者,59例脑梗死非痴呆(CI)患者及40例健康人(NC)血淸NPY和CGRP含量,并探讨两者的关系。结果 VD组和CI组NPY水平显著高于NC组(P<0.01);VD组NPY水平高于CI组(P<0.05);VD组和CI组CGRP水平显著低于NC组(P<0.01),VD组CGRP水平显著高于CI组(P<0.01);VD组CGRP和NPY呈负相关(P<0.05)。结论 VD体内CGRP降低,NPY升高,且CGRP与NPY呈负相关。脑血管舒缩功能平衡失调既可能是脑缺血缺氧的结果,又可能是导致脑细胞损伤的重要原因。脑的长期慢性缺血缺氧可能是VD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

    2017年13期 v.20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IL-27的检测及其激素治疗敏感性的相关研究

    臧文举;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白介素27(IL-27)的检测及其激素治疗的敏感性。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重症肌无力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遵照随机抽签原则予以分组,对照组(n=36)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n=36)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激素治疗,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2组外周血IL-27浓度,对比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外周血IL-27水平,并评估外周血IL-27与激素治疗敏感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2组外周血IL-2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外周血IL-27水平(25.9±1.6)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9±4.9)pg/mL(P<0.01)。研究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肌无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激素治疗,可显著降低其外周血IL-27水平,并调节其细胞免疫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2017年13期 v.20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米氮平联合佐匹克隆治疗老年慢性失眠疗效观察

    刘春岭;贾艳露;李慧;关志童;余海涛;张超;段志毅;

    目的观察分析米氮平联合佐匹克隆治疗老年慢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米氮平联合佐匹克隆口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佐匹克隆口服,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4周8周时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分变化,并以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减分率为疗效指标进行有效率评定,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评分变化有无差异,并对2组治疗后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2、4、8周后PSQI均较治疗前减低,但治疗2周时2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及8周2组PSQI评分进一步减低,且2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佐匹克隆联合米氮平能更好改善老年患者顽固性失眠症,提高治疗有效率。

    2017年13期 v.20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高血压幕上脑实质内血肿效果分析

    任二朋;任增玺;王万卿;李万军;王中林;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清除幕上脑实质内血肿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02-2017-01收治的高血压幕上脑实质内出血且手术清除血肿的6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34例在常规直切口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治疗组30例在内镜下完成。结果对比2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血肿清除率、平均住院日及平均住院费用。可见治疗组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所用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而2组手术血肿清除率和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1个月后随访患者ADL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脑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幕上血肿的治疗效果,不低于显微镜下微创清除血肿,治疗效果同样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年13期 v.20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尿激酶介入溶栓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马骥;李腾飞;韩新巍;水少锋;郭栋;闫磊;袁慧锋;

    目的探讨尿激酶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4—2016-04入住我院的16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化数字表分为研究组89例,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差异,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80.90%,对照组为61.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IHSS评分及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可显著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2017年13期 v.20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高压氧治疗脑瘤 脑动脉瘤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

    徐文中;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脑瘤、脑动脉瘤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脑瘤、脑动脉瘤术后患者分为A、B组各28例,A组常规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疗法,对比2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及疗效。结果 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评分及SF-36评分治疗后,B组患者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对脑瘤、脑动脉瘤术后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

    2017年13期 v.20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S-100B IGF-1 APN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相关性分析

    刘天旭;别静洋;

    目的分析血清S-100B、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脂联素(APN)水平变化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0例HIE新生儿,28例轻度HIE为A组,29例中度HIE为B组,23例重度HIE为C组,纳入同期23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检测4组血清S-100B、IGF-1、APN水平,并对比三者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A组血清IGF-1、APN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清IGF-1、APN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清IGF-1、APN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清S-100B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清S-100B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PN、IGF-1水平与病情程度呈负相关(P<0.05),血清S-100B水平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S-100B、IGF-1、APN水平变化与新生儿HIE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2017年13期 v.20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新生儿脑损伤及大脑发育的影响

    徐括琴;王雅莉;刘文枝;李红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对新生儿脑损伤及大脑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12—2016-01收治的102例HDCP孕妇分娩新生儿为研究组,并选取非HDCP高危围生因素孕妇分娩胎儿180例为对照组,2组新生儿均接受颅脑超声检查,统计对比2组新生儿颅脑超声异常结果,并根据孕妇HDCP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HDCP组(n=57)与重度HDCP组(n=45),对比不同程度HDCP孕妇分娩新生儿颅脑超声异常表现。结果2组颅脑超声异常检出率相比,研究组70.58%(72/102)远高于对照组33.89%(61/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重度HDCP组相比,轻度HDCP组新生儿颅脑超声异常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CP可导致新生儿出现脑损伤及大脑发育迟缓,加强孕期保健,有效防控HDCP可降低后遗症、改善新生儿预后,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13期 v.20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配合核心稳定训练治疗小儿偏瘫

    权弋;尚清;马彩云;

    目的分析小儿偏瘫患者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配合核心稳定训练的作用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01-2016-01收治的90例小儿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处理联合一般功能训练,不对健肢的使用进行限制,观察组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配合核心稳定训练,对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上下肢Fugl-Meyer评分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2组治疗前上下肢Fugl-Meyer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上下肢Fugl-Meyer评分得到明显的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且对照组与观察组上下肢Fugl-Meyer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偏瘫患者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配合核心稳定训练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大大提高上下肢Fugl-Meyer评分,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2017年13期 v.20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乳果糖联合乳酸菌素治疗轻微型肝性脑病临床观察

    董树云;李健;

    目的观察乳果糖联合乳酸菌素治疗轻微型肝性脑病(MHE)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肝硬化合并MHE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乳果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乳酸菌素,2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数码符号测验(DST)和数字连接测验-A(NCT-A)评定神经功能变化,测定肝功能、血氨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2组神经功能评估(DST和NCT-A)和血氨水平均有改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2组肝功能指标ALT、AST和TBIL均下降显著,且观察组AST、TBI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8.37%)明显优于对照组(69.77%,P<0.05)。结论乳果糖联合乳酸菌素可有效治疗MHE。

    2017年13期 v.20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孙玉宝;刘怀兴;

    目的探讨影响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因素。方法选择我院ICU 2015-07-2016-07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11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治疗过程和临床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通过气管切开方式开放气道或气管插管及使用呼吸机时间≥3d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风险明显上升(P<0.05);合并昏迷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时间≥14d、既往吸烟史且年龄≥60岁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比率上升(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肺部感染与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运用呼吸机时间≥3d、昏迷、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时间≥14d、有吸烟史及年龄≥60岁等因素有关。结论 ICU脑出血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应该加强病情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肺部感染,降低病死率。

    2017年13期 v.20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针灸推拿联合穴位注射对脑外伤瘫痪患者的效果

    池红万;

    目的分析针灸推拿联合穴位注射疗法改善颅脑外伤瘫痪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我院2014-11—2015-12收治的117例颅脑外伤瘫痪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8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5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推拿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语言功能的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31%高于对照组87.93%(P<0.05);观察组降低NIHSS评分、提高FMA评分及失语评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针灸推拿及穴位注射,通过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提高脑细胞活力,促进脑组织的修复,从而改善颅脑外伤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语言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2017年13期 v.20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张君;李剑峰;庄志刚;董铁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传统解剖定位法进行臂丛神经阻滞,B组采用超声引导法。所有患者均口服普瑞巴林150mg/次,2次/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6周、2个月、3个月时行VAS评分,评价疼痛程度并记录疼痛评估时普瑞巴林的服用剂量。记录疼痛完全缓解时间及PHN发生率,评估患者满意度。结果 B组疼痛时间短于A组。B组3个月后、6个月PHN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B组3个月、6个月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A组(P<0.05)。截止到第4周,B组有25例患者疼痛完全缓解,3例(10.7%)3个月后2例轻度疼痛,6个月时1例(3.6%)发展为PHN。A组中21例患者第6周疼痛完全缓解,余7例中度疼痛患者在6个月时其中4例疼痛自发缓解,3例发展成为疱疹后神经痛,B组普瑞巴林的用量明显低于A组。结论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2017年13期 v.20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右美托咪定诱导麻醉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功能的影响

    李安超;

    目的分析研究右美托咪定诱导麻醉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中体征及术后脑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02—2017-02收治的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给予右美托咪定治疗,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对比2组不同时间点HR、SBP、DBP、MA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术后脑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组患者入室时各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诱导前、插管后、切皮时及自主呼吸恢复时各时间点的HR、SBP、DBP、MAP水平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前S100β蛋白水平及NSE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0h、术后6h、术后12h、术后24h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诱导麻醉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同时可以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且对患者脑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2017年13期 v.20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心理康复联合头针、腹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

    李国忠;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配合头针、腹针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康复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0例。2组均予以心理康复治疗,联合治疗组同时给予头针、薄氏腹针治疗,治疗时间为8周。2组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参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结果联合治疗组抑郁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心理康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康复配合头针、薄氏腹针治疗可明显缓解和消除PSD症状,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

    2017年13期 v.20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体检人群劲动脉超声筛查结果及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董理珂;

    目的解体检人群中脑卒中发病风险,筛选高危人群,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脑卒中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以2015-04—2016-06我院256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和劲动脉超声筛查,包括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等,记录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情况,并对性别、年龄、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等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年龄≥60岁患者斑块形成率为11.76%,高于年龄<60岁的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斑块形成率为11.02%,高于女性的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脂、高血压、肥胖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人群脑卒中发病率较高,男性较女性发病率高,发生率与、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等危险因素有关。

    2017年13期 v.20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化脓性脑膜炎临床分析

    李凡;

    目的分析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我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12例为研究对象,均经病原学检测为肺炎链球菌感染,回顾性分析1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12例患儿均为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合并脓毒症6例(50.0%),合并肺炎8例(66.7%);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及蛋白水平均有所增高;脑脊液葡萄糖下降;所有患儿均应用万古霉素、地塞米松、甘露醇及甘油氯化钠及抗生素治疗,7例治愈,4例出现后遗症,1例死亡。结论对于确诊或疑似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应尽早进行万古霉素联合抗生素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2017年13期 v.20 92-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电刺激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男性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

    申琳;吴国清;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神经节苷脂穴位注射治疗男性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的疗效。方法对48例脊髓损伤后出现功能性排尿障碍的男性患者,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神经节苷脂穴位注射,并配合Crede手法挤压腹部下方促进排出尿液或间歇导尿,运用测定残留尿方法、膀胱容量的改变、肾功能的改变以及相关B超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48例患者经治疗后,自行或配合Crede手法后,均能顺利排出尿液,尿残留量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经最长24个月的随访,48例患者均未出现尿路感染症状且肾功能均正常。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神经节苷脂穴位注射治疗男性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功能性膀胱排尿障碍的疗效肯定,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2017年13期 v.20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胸腰段脊柱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观察

    姚杰;李飞翔;岳璠;

    目的探讨前、后路减压治疗胸腰段脊柱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8—2015-08本院收治的104例胸腰段脊柱神经损伤患者的一般资料。均经临床CT、X线、MRI等检查,确诊为胸腰段脊柱神经损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前路减压术)与对照组(后路减压术)。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触觉评分、运动评分、伤椎高度、Cobb’s角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分级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段脊柱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前、后路减压均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前路减压术具有创伤小、内固定力学较好等优势,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2017年13期 v.20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论著 护理园地

  • 性格色彩对胸腰椎爆裂骨折神经损伤术后情绪状态的影响

    杨庆红;

    目的分析性格色彩对胸腰椎爆裂骨折神经损伤术后情绪状态的影响及个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60例按随机化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用性格色彩为基础的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护理方式对患者情绪的影响。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汉密尔顿焦虑抑郁评分量表(HAMD)、疾病认知及健康行为评分及生活质量量表各项目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HAMD、疾病认知及健康行为评分及生活质量量表各项目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格色彩对改善神经损伤患者情绪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7年13期 v.20 100-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偏头痛患者护理干预的实施方式及效果评定

    张利姣;

    目的观察偏头痛患者护理干预的实施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04—2016-12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04例,根据住院号尾数奇偶方法分为普通组、全面组各52例,普通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全面组则给予全面护理干预。比较2组偏头痛护理满意度;患者对偏头痛知识的认知程度、治疗配合度;护理前后偏头痛发作情况、VAS评分、头痛发作持续时间;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和QOL-100评分。结果全面组偏头痛护理满意度比普通组高,P<0.05;全面组患者对偏头痛知识的认知程度、治疗配合度比普通组好,P<0.05;护理前2组偏头痛发作情况、VAS评分、头痛发作持续时间接近,P>0.05;全面组护理后偏头痛发作情况、VAS评分、头痛发作持续时间比普通组好,P<0.05。护理前2组SAS评分、SDS评分和QOL-100评分接近,P>0.05;全面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和QOL-100评分比普通组好,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全面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对偏头痛知识的认知程度和治疗配合度,对偏头痛发作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且可减轻偏头痛程度,改善生活质量,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2017年13期 v.20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杨建设;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的常规护理,对干预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比较2组Barthel指数(日常活动能力)、FMA积分(肢体运动功能)、医疗费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FMA积分显著提高(P<0.01),并发症发生率、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显著减少(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上升。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提高了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质量,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

    2017年13期 v.20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脑干梗死患者早期吞咽功能评估及干预

    杨素玲;张延军;张冰爽;

    目的探讨早期吞咽功能评估及护理干预对合并有吞咽障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以96例合并吞咽障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吞咽功能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误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及护理干预对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2017年13期 v.20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健康信念模式综合干预对脑梗死患者治疗的影响

    蔡海羽;隋茜茜;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信念模式为框架的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11—2016-07我院66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后2组生活质量评分(SF-36)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依从率比较,研究组[93.94%(31/33)]高于对照组[69.70%(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情感职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F-36各维度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健康信念模式为框架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脑梗死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改善其生活质量。

    2017年13期 v.20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低热量肠内营养护理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临床价值

    李俊华;

    目的研究低热量肠内营养护理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45例(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低热量肠内营养和护理)。对比护理后2组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D-LAC、DAO水平)、营养状况(TP、ALB、Hb、TFN水平)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D-LAC、DAO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营养状况(TP、ALB、Hb、TFN水平)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热量肠内营养护理可减轻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利于肠黏膜屏障的修复,提高患者的营养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17年13期 v.20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李梅;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2组康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出院时和出院3个月后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FMA评分和BI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0.0%和9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康复护理的规范性,同时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2017年13期 v.20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