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创办日期:1998年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刊   期:月刊
电话:0371-60100422 63321039
Email : bjb@cn-shenjing.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381/R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110

 

论著 科研之窗

  • 内皮细胞对髓母细胞瘤干细胞特性的影响

    王洪新;王玉社;王勇;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对髓母细胞瘤干细胞特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实验分为3组,A组:D341Med(D341髓母细胞瘤系);B组:D341Med+HBMECs[D341髓母细胞瘤系和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brain microvasculature endothelial cells,HBMECs)共培养];C组:D341Med+HBMECs+DAPT[D341髓母细胞瘤系和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以及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共培养],成球试验和流式细胞仪检测CD133~+细胞,观察对肿瘤干细胞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Notch(Notch 2、Jagded 1、Hes-1和Hey-2)mRNA和蛋白的表达,Transwell侵袭试验检测内皮细胞对肿瘤侵袭能力的影响,裸鼠成瘤试验观察肿瘤细胞的生长。结果与A组相比,B组成球数目和CD133~+细胞增加(P<0.01),Notch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Transwell侵袭试验显示,穿膜细胞数明显增高(P<0.05);裸鼠的肿瘤体积增大(P<0.05)。与B组相比,C组干细胞标记CD133~+细胞急剧下降(P<0.05),Notch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Transwell侵袭试验显示,穿膜细胞数明显下降(P<0.05);裸鼠的肿瘤体积缩小(P<0.05)。结论内皮细胞可能通过激活Notch通路调控髓母细胞瘤干细胞特性。

    2020年22期 v.23 1933-19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9K]

论著 临床诊治

  • 椎管内自发出血临床分析

    刘帅;王峰;吴宁波;沈承恩;宋子木;刘阳;刘诤;

    目的分析椎管内自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7―2019-07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治疗的椎管内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病情进展情况、手术时机、出血原因、治疗及其随访情况等。结果 14例患者中,13例为硬膜外血肿,1例为脊髓内出血。血肿位于颈椎2例,胸椎10例,胸腰段1例,腰椎1例。1例硬脊膜外血肿患者保守治疗,12例脊髓外硬脊膜出血患者和1例脊髓内出血患者均急诊全麻下行椎管内血肿清除并去椎板减压术治疗。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总体预后较好。病情进展速度≤1 h组手术治疗效果与>1 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机≤36 h组治疗效果与>36 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预后与病情进展快慢密切相关,手术时机的选择并不总与预后相关;病情进展速度缓慢、脊髓神经功能障碍程度重、时间长的患者,手术治疗预后可能更好。

    2020年22期 v.23 1939-1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2K]
  •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临床分析

    刘卫勇;丁作鹏;叶磊;周孟然;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椎动脉内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选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01—2019-11经超声检查发现SSS患者47例,测量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并比较各型之间椎动脉管腔内径及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结果Ⅰ型、Ⅱ型及Ⅲ型SSS病变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型SSS与患侧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r_s为0.11[95%CI(0.07~0.15)]。Ⅰ型及Ⅱ型SSS管腔内径健侧大于患侧,PSV健侧快于患侧;Ⅲ型SSS管腔内径健侧与患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SV健侧快于患侧反向PSV。健侧各型SSS之间管腔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V比较Ⅲ型快于Ⅰ型。患侧各型SSS之间管腔内径两两之间比较Ⅲ型大于Ⅰ型,PSV比较Ⅲ型快于Ⅰ型。结论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与SSS的类型呈正相关,SSS的类型与盗血通路通畅性密切相关。

    2020年22期 v.23 1944-19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0K]
  • 儿童脑损伤病因与癫痫关系的临床研究

    张香敏;刘宗源;王军;徐发林;韩倩;

    目的探讨儿童脑损伤病因与癫痫的关系,为临床预防、早期干预儿童脑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3-01—2017-12治疗的1 194例癫痫患儿及同期1 194例非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脑损伤病因与其发生癫痫的关系。结果 1 194例癫痫患儿中遗传性病因58例(4.9%),结构性病因449例(37.6%),代谢性病因22例(1.8%),感染性病因42例(3.5%),免疫性病因28例(2.4%),病因未明者595例(49.8%)。具体病因包括早产、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a-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颅内出血、足月小样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先天性脑发育不良、遗传代谢病、新生儿重症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其中癫痫的发生与新生儿HIE、早产、先天性脑发育不良、新生儿低血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AE均有关,且新生儿HIE、早产、新生儿低血糖是癫痫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脑损伤病因与癫痫的发生相关,尤其新生儿HIE、早产、新生儿低血糖。临床医师应重视围生期保健,降低脑损伤发病率,早期干预脑损伤,对于降低癫痫的发病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20年22期 v.23 1949-1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7K]
  • 经颅多普勒与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与脑灌注变化

    李兆妍;张晓曼;王军杰;吕爱红;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脑血流与脑灌注的相关性,评估经颅多普勒(TCD)和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在AIS患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选取AIS患者52例,分别进行PWI和TCD检查,评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责任血管收缩期峰值流速(Vp)、平均流速(Vm)、舒张期末流速(EDV)、血管搏动指数(PI);根据TCD检查结果进行溶栓脑缺血(TIBI)分级,根据PWI的检查结果分为储备组和脑梗死组,比较2组Vp、Vm、EDV、PI。结果 (1)脑灌注分期如下:Ⅰ脑局部微血管尚无代偿性扩张1例(1.92%);Ⅱ脑局部微血管代偿性扩张13例(25.00%);Ⅲ缺血压迫局部微血管15例(28.85%);Ⅳ微循环障碍期20例(38.46%);Ⅴ再灌注3例(5.77%);(2)选择颞窗透声良好的患者37例TIBI分级如下:0级1例(2.70%),1级1例(2.70%),2级14例(37.83%),3级5例(13.51%),4级9例(24.32%),5级7例(18.92%);(3)与储备组比较,脑梗死组Vp、Vm、EDV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I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血流速度减低时,患者脑灌注减低,更易出现脑梗死;脑灌注微循环障碍期患者及TIBI分级评分2级患者更易出现脑梗死,TCD与PWI二者联合更有利于AIS患者临床的诊治。

    2020年22期 v.23 1956-1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5K]
  • 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与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脑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贾明雅;董照刚;李长力;常新慧;郑喜胜;

    目的分析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与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患者脑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南阳市中心医院69例SAE患者为SAE组,按患者28 d内死亡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n=28)和死亡组(n=41),另选取同时间段收治的102例脓毒症未合并脑病为非SAE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Ghrelin水平及急性生理健康与慢性疾病(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析血清Ghrelin水平与SAE脑损伤程度的相关性,评估Ghrelin对SAE的诊断价值。结果 SAE组患者血清Ghrelin水平、GCS评分显著低于非SAE组(P<0.05),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显著高于非SAE组(P<0.05);SAE患者中28 d死亡组血清Ghrelin水平、GCS评分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显示,SAE患者血清Ghrelin水平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760,P<0.01;r=-0.846,P<0.01),与GC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865,P<0.01)。Spearman相关性检验显示,SAE患者血清Ghrelin水平与28 d病死率呈显著负相关(r=-0.851,P<0.01);当血清Ghrelin水平为173.49 pg/mL时,其诊断SAE的敏感度为75.4%,特异度为67.6%,ROC曲线下面积为0.731(95%CI:0.653~0.809)。结论 SAE患者血清Ghrelin水平显著降低,并与SAE脑损伤程度存在相关性,监测血清Ghrelin水平有利于SAE的尽早诊断。

    2020年22期 v.23 1961-1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3K]
  • 血清尿酸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预后的影响

    张毅;郭升;武春桃;郑志勇;张晶晶;赵文栋;苏静;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尿酸水平,探讨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2018年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3例,根据患者出院时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125)和预后不良组(n=78)。收集患者入院时的个人资料、实验室检测指标、血管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他相关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卡方检验比较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的临床特征。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预后的因素。结果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TC、LDL、尿酸、尿素、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住院时间、出院MR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发病至就诊时间(OR=1.124,95%CI:0.963~1.547,P=0.041)、尿酸(OR=4.521,95%CI:1.036~12.654,P=0.036)、NIHSS评分(OR=0.845,95%CI:0.748~3.654,P=0.003)和出院MRS评分(OR=2.015,95%CI:0.986~3.012,P=0.038)为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时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结论预后不良组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血尿酸水平升高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2020年22期 v.23 1967-1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9K]
  • 血糖变异性与重症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陈书培;雷昆仑;孙石磊;

    目的探讨血糖变异性对重症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重症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28 d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95)和死亡组(n=42),比较2组血糖变异性(GV)。GV通过血糖标准差(SD)和变异系数(CV)进行评估。将SD分为3个亚组(<1.12 mmol/L,1.12 mmol/L~1.92 mmol/L,>1.92 mmol/L),CV分为3个亚组(<14.64%,14.64%~20.93%,>20.93%),分别分析不同亚组间的病死率。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急性脑出血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血糖SD[2.19(1.60~3.53)mmol/L vs 1.17(0.81~1.74)mmol/L,P<0.01]和CV[23.89(18.25~32.57)%vs15.02(11.31~19.62)%,P<0.01]均显著高于存活组。SD和CV的不同亚组间病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D(6.5%,28.3%,57.8%,P<0.01);CV(8.7%,32.6%,51.1%,P<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糖标准差是影响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28,95%CI:1.693~4.397,P<0.001)。结论血糖变异性升高与重症急性脑出血患者死亡相关,降低血糖变异性可能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潜在方法之一。

    2020年22期 v.23 1973-1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7K]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时间窗静脉溶栓临床分析

    孙新帅;李文波;黄煜;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不同时间窗静脉溶栓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选择2017-01—2020-01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117例AIS患者,根据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时间分为:A组(发病至治疗时间≤3 h)45例,B组(3 h<发病至治疗时间≤4.5 h)48例,C组(4.5 h<发病至治疗时间≤6 h)24例,另选取同期未在6 h时间窗内行溶栓治疗的AIS患者30例为对照组。记录各组治疗1周后的临床疗效,入院时、治疗1 d后各组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各组Barthel指数、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溶栓组患者溶栓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B、C组的79.17%、62.50%(P<0.05),且3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3%(P<0.05)。治疗后1 d A、B、C组患者的MTT指标明显下降,CBF指标明显上升(P<0.05),3组下降或上升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但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A、B、C组患者的mRS评分明显下降,Barthel指数明显上升(P<0.05),且3组下降或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3组间比较,A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B、C组,mRS评分明显低于B、C组(P<0.05),B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C组(P<0.05),但mRS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发生出血性脑梗死、脑实质血肿、症状性出血、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等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IS患者起病6 h内予rt-PA治疗均有良好的疗效及预后,且治疗越早,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可能更佳。

    2020年22期 v.23 1979-1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4K]
  • 血清MBP GFAP水平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损伤程度的关系研究

    张军建;张矿召;武振江;

    目的分析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8-02—2019-10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121例HIE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脑损伤严重程度分为轻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轻中度组与重度组血清MBP与GFAP水平,分析可能影响HIE病情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导致HIE损伤程度的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患儿血清MBP、GFAP水平与HIE临床分度的关系。结果重度组血清MBP、GFAP水平高于轻中度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重度组产程异常和羊水污染占比高于轻中度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程异常、羊水污染、MBP、GFAP是导致HIE的危险因素(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IE患儿血清MBP、GFAP水平与HIE临床分度呈正相关(r=0.816、0.835,P<0.001)。结论血清MBP、GFAP水平可反映HIE患儿脑损伤严重程度,且其是影响HIE病情的危险因素,两者表达水平与HIE患儿脑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2020年22期 v.23 1986-1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8K]
  • 布地奈德与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机械通气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脑损伤的效果

    薄延桥;姜念依;王锦;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与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机械通气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18-03—2020-01收治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呼吸窘迫综合征行机械通气患儿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出生1 h内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70 mg/kg),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混合滴入布地奈德(0.25 mg/kg)。分析2组治疗前、治疗第1天、治疗第3天、治疗第5天和治疗1周的搏动指数、平均血流速度、血流阻力指数、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患儿撤离呼吸机后,随访至患儿纠正胎龄第40周,分析2组患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第5天、治疗1周的搏动指数、平均血流速度、血流阻力指数收缩期峰值流速及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Ⅲ级+Ⅳ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占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通气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出生1 h内气管内滴入地奈德与肺表面活性物质可减少患儿脑损伤的发生。

    2020年22期 v.23 1992-1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 产后抑郁患者血清S100B和神经肽Y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张秋君;史云菊;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患者血清S100B和神经肽Y(NPY)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09—2019-09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分娩的243例产妇,收集临床资料,分别于产前、产后1周和6周时,对所有患者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调查,根据EPDS评分将患者分为产后抑郁组和对照组,分别于产前、产后1周和6周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S100B和NPY水平。结果 49例发生产后抑郁,发生率20.16%;与产前相比,产后抑郁组患者产后1周和6周时EPDS评分升高,且6周时高于1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产后抑郁组患者产后1周和6周时EPDS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产前相比,产后抑郁组患者产后1周和6周时血清S100B水平均升高,且6周时高于1周时,而NPY水平均降低,且6周时低于1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产后抑郁组患者产后1周和6周时血清S100B水平均升高,而NPY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100B和NPY2水平是影响产后1周EPDS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分娩方式、血清S100B和NPY2水平是影响产后6周EPDS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产后抑郁患者血清S100B水平升高,而NPY2水平降低,且与产后抑郁EPDS评分有关,是EPDS评分的影响因素。

    2020年22期 v.23 1997-20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1K]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张宪芬;韩婉青;张殿宝;曹劝省;陶欢欢;王永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拟行OPCAB患者分为强化他汀组(55例)和常规他汀组(50例),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立普妥)40 mg/d和20 mg/d,用药自术前1周至术后21 d。评估2组患者术后7 d、21 d认知功能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发生率。结果与常规他汀组比较,强化他汀组术后第7、21天累加测试、循迹连线测试及术后21 d数字广度测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他汀组和常规他汀组术后7 d POCD发生率分别为30.91%和54.00%,术后21 d POCD发生率分别为3.64%和1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0 mg/d阿托伐他汀较20 mg/d明显改善OPCAB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减少术后7 d、21 d POCD发生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强化他汀治疗安全有效。

    2020年22期 v.23 2003-20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0K]
  • 婴幼儿细菌性脑膜炎并发脑积水临床分析

    王迎宾;刘静;马云富;张云鹤;刘金瑜;杨继学;冯孟昭;

    目的总结57例婴幼儿细菌性脑膜炎并发脑积水的手术治疗体会,分析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2-07—2018-07确诊为细菌性脑膜炎并发脑积水后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5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别评估患儿术前、术后随访过程中脑室径/双顶径(V/BP)比值的变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得出V-P分流术治疗细菌性脑膜炎后脑积水手术疗效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57例患儿中22例治疗无效,35例治疗有效;行脑室-腹腔外引流放置时间12~30 d,平均20 d;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5.444,95%CI 1.011~29.332)、分流管堵塞(OR=0.036,95%CI 0.003~0.399)、脑积水严重程度(OR=11.174,95%CI 1.938~64.422)为细菌性脑膜炎并发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分流管堵塞、脑积水严重程度为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是否早产、脑室外引流放置时间、性别及穿刺部位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2020年22期 v.23 2009-2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7K]

综述

  • 磁共振功能成像在血管性痴呆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王倩楠;孙慧勤;宋璞;赵莉;张青山;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在脑血管疾病基础上发生的,以记忆、认知功能缺损或伴有视空间技能和情感人格障碍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目前针对VaD无特效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尤为重要。当前诊断VaD的主要依据是临床特点、相关量表检查及神经影像学等,缺乏特异性及敏感性高的指标。利用影像学技术,尤其是磁共振功能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诊断VaD已成为目前相关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fMRI在VaD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2020年22期 v.23 2015-2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1K]
  • 帕金森病患者医疗支出与疗效的研究进展

    王俊;姜立刚;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较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之一,好发于中老年群体。PD发病率在逐年上升,亦有低龄化趋势。PD典型的运动症状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非运动症状种类繁多,包括睡眠障碍、神经精神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胃肠道症状和感觉障碍等。这些症状为PD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同时由于医疗费用的支出给社会及PD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目前对于PD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及相关临床工作者都在有序地进行,PD的临床治疗指南在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PD学组不断颁布及更新,伴随着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出现,治疗中PD患者的治疗费用也出现了增加。目前国外许多学者对PD治疗费用的研究较多,而国内对PD患者治疗费用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本研究对PD患者患病后的治疗费用支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做一经济分析,主要探究PD患病后的经济负担及影响因素。

    2020年22期 v.23 2020-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