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创办日期:1998年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刊   期:月刊
电话:0371-60100422 63321039
Email : bjb@cn-shenjing.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381/R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110

 

论著 科研之窗

  • 抑制铁死亡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贺莎莎;刘进友;李书剑;田发发;方佳;

    目的研究血管性痴呆(VD)中铁死亡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选取36只体质量200~220 g的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3组:(1)假手术组:仅分离但不结扎血管;(2)VD组:采用改良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制作VD模型大鼠;(3)Ferrostatin-1(Fer-1)组:制备VD模型大鼠后,予以特异性铁死亡抑制剂Fer-1腹腔内注射。VD模型造模成功1个月后,通过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价大鼠的认知功能,采用尼氏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病理改变,使用Perls’铁染色检测海马铁沉积情况,电镜下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应用RT-PCR检测大鼠海马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mRNA的表达水平,使用ELISA法检测海马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的表达水平,运用Western blot检测海马4-羟基壬烯醛(4-HNE)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VD模型大鼠逃逸潜伏期延长(P<0.05),跨越平台次数及靶象限停留时间均减少(P<0.05),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减少(P<0.05),神经元线粒体皱缩,铁沉积增多(P<0.05);海马PTGS2 m RNA表达增多(P<0.05),GSH及GPX4表达下调(P<0.05),MDA及4-HNE表达增多(P<0.05)。与VD模型大鼠相比,腹腔注射Fer-1后大鼠认知功能显著改善,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增多(P<0.05),铁沉积减少(P<0.05);海马PTGS2 mRNA表达增加(P<0.05),GPX4和GSH表达上调(P<0.05),4-HNE和MDA表达下调(P<0.05)。结论铁死亡参与VD的发生发展,Fer-1通过减少铁沉积、增强抗氧化能力及减少脂质过氧化物堆积等抑制海马神经元铁死亡,改善VD模型大鼠的认知功能。

    2021年15期 v.24 1289-1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2K]

论著 临床诊治

  • 血清CaM和CTRP3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表达意义的研究

    李楠;张续;张江宽;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钙调蛋白(CaM)和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ACI疾病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20-01—2021-01收治的ACI患者56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体检患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CaM和CTRP3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对ACI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中CaM水平高于对照组,CTRP3水平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血清CaM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血清CTRP3水平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CaM对急性脑梗死诊断的敏感性为67.24%,特异性为96%;CTRP3对急性脑梗死诊断的敏感性为89.66%,特异性为58%。结论血清CaM和CTRP3水平与ACI密切相关,对ACI的诊断价值较高,可能是诊断ACI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2021年15期 v.24 1299-1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6K]
  • 脑小血管病总体负担与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李土明;吴滢;钟萍;童舒雯;游毅;陈卉;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总体负担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LAA)脑梗死90 d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纳入LAA脑梗死患者144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等,通过头颅MRI检查评估CSVD总体负担评分。根据发病后90 d是否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和无认知功能障碍组。结果 144例LAA脑梗死患者90 d后认知障碍组66例,认知功能正常组78例,2组年龄、高血压史、受教育年限(<6 a)、入院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重度CSVD总体负担评分明显高于无认知功能障碍组(P<0.05);CSVD总体负担评分与LAA患者90 d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61833,P=0.0001)。结论 LAA脑梗死患者CSVD总体负担与其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2021年15期 v.24 1306-1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4K]
  • 帕金森病伴可能快速眼动睡眠障碍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耿艳芹;刘桂冬;丁萍;李亚健;魏文石;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伴可能快速眼动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7—2019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47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3.0版和Hoehn&Yahr(H-Y)分级评定PD患者症状严重程度,梅奥睡眠问卷评估患者是否伴可能快速眼动睡眠障碍。结果根据伴或不伴可能快速眼动睡眠障碍,47例PD患者分为2组,PD伴可能快速眼动睡眠障碍患者31例(PD-pRBD组,66%),帕金森不伴可能快速眼动睡眠障碍患者(PD-npRBD组)16例(34%)。2组性别、年龄、发病年龄、是否服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H-Y分级、UPDRSⅡ及UPDRS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帕金森伴可能快速眼动睡眠障碍患者的病程相对较长(76.84±51.41 vs41.25±39.14,P<0.05),精神、行为和情绪方面的UPDRSⅠ评分有明显差异(3.65±1.80 vs 2.19±1.68,P<0.05)。2组震颤、强直、延髓功能障碍(呛咳、流涎)和步态评分占UPDRSⅢ评分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运动缓慢评分占UPDRSⅢ评分的比例(39.13±7.34 vs 46.06±6.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躯体/肢体症状比例(0.68±0.22 vs 0.54±0.24,P=0.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PD-pRBD患者有更高的比值。29%的可能快速眼动睡眠障碍患者有跌倒经历,而不伴可能快速眼动睡眠障碍组发生跌倒的患者比例只有12%,2组间跌倒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45)。结论 PD-pRBD患者病程更长,多伴精神、行为和情绪异常,运动更趋于缓慢,容易发生跌倒和出现躯体体征。

    2021年15期 v.24 1312-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6K]
  • 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吴莘;唐人彦;尹小燕;洪声;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早期动脉内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2018-1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80例确诊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甲组40例行超早期静脉内溶栓,乙组40例行超早期动脉内溶栓。比较2组血管再通率、疗效、神经功能与预后情况。结果乙组血管再通率(90.00%)高于甲组(67.50%),优良率(92.50%)高于甲组(62.50%),1年期并发症发生率(2.50%)低于甲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即刻、治疗后2 h、24 h与72 h乙组NIHSS评分较甲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超早期动脉内溶栓,可进一步优化患者血管再通情况,改善神经功能,预后较佳,整体疗效显著。

    2021年15期 v.24 1319-1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2K]
  • 轮状病毒疫苗对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的影响

    魏琛;郭阿慧;吕静;崔云芝;葛晓花;杨荣;李林;

    目的探讨轻度胃肠炎伴发良性婴儿惊厥(BICE)的发病概况,分析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对其发病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01—2020-12哈密市六家医院的140例住院BICE患儿的临床表现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0例患儿中男63例,女77例,男∶女=1∶1.2,发病年龄(20.75±10.23)个月,民族以汉族(75.71%)、维吾尔族(15.00%)、哈萨克族(5.71%)为主,发病季节以春、秋季节为主。与未接种组比较,接种组在惊厥发作类型和发作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接种组胃肠炎与惊厥的间隔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组低钠血症、低钙血症、心肌酶异常发生率高于未接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西北地区BICE发生率为1.5%(140/9 334),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对于BICE的惊厥发作有一定影响。

    2021年15期 v.24 1326-1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 原发性垂体癌的临床特点与诊治分析

    马斯奇;孔腾霄;张栋韬;袁善鹏;高鹏;焦贺男;李雪元;闫东明;

    目的探讨罕见垂体癌患者临床特点表现、诊断、治疗方式及预后。方法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例垂体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特点,结合文献复习,阐述垂体癌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和治疗方式。结果垂体癌患者具有典型的垂体肿瘤侵袭的视神经受损表现和内分泌紊乱症状,通过手术结合术后病理确定诊断,术后血ACTH和PRL均明显下降,部分病人术后症状有改善,术后经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仍预后不佳,生存期为(16.20±12.69)个月。结论目前垂体癌仍很难早期诊断和彻底治疗,但最新的治疗方式使得患者的预后有所改善,病理学仍是诊断的金标准,早期尽可能手术切除配合辅助放、化疗、针对内分泌的药物治疗并与靶向治疗相结合,有可能提高长期存活率。

    2021年15期 v.24 1334-1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5K]
  • 磁共振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对基底节区脑出血后运动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

    路文革;朱海安;代允义;贺显君;孔羽;赵明;黄文启;张建平;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对基底节区脑出血后皮质脊髓束(CST)损伤程度及对运动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磁共振对36例急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急性内囊后肢脑出血患者进行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应用DTT技术进行CST三维重建,由软件计算获得患侧的剩余CST条目数,用于评价患侧CST内囊后肢锥体束的受累程度;同时于患者发病3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评分进行运动功能评价,探讨剩余CST条目数与脑出血后运动功能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患侧的相对剩余CST条目数与3个月后F-M评分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928,P<0.01)。结论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患侧剩余CST条目数与运动功能损伤程度相关。利用DTT可在脑出血的早期对急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3个月的预后进行预测评估。

    2021年15期 v.24 1342-1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1K]
  • 安非他酮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

    余腾飞;后丹丹;孙涵琪;褚贝贝;刘雪松;陈方煜;

    目的探讨安非他酮及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06—2020-12于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100例,其中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采用安非他酮与帕罗西汀治疗。对比2组疗效、药物不良反应、认知功能及抑郁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0.0%,对照组为76.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第2周、4周、8周,相较于治疗前2组TES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研究组在治疗第2周、4周、8周与对照组同期TES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用药前2组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均改善,研究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用安非他酮及帕罗西汀治疗,可促进疗效提升,不会加重药物不良反应,还可提升认知功能,降低抑郁评分。

    2021年15期 v.24 1349-1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3K]

论著 护理园地

  • 多学科协作优化管理模式对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康复效果

    高岩;周晓兰;姜李;王彤;赵霞;范玲;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优化管理模式对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8-06—2020-06在沈阳盛京医院康复中心住院治疗的85例重度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0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康复科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取多学科优化管理模式,比较2组昏迷患者干预30 d后促醒时间、促醒成功率、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及管路拔管成功率。结果 2组患者干预30 d后,观察组促醒时间(22.25±3.58)d,促醒率53.33%;对照组促醒时间(29.43±3.76)d,促醒率35.00%,2组促醒时间及促醒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0 d后对照组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32.50%,观察组为8.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0 d后各种管路拔管成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多学科优化管理,实现各种资源和优势的有效整合,最大程度促进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功能的恢复,提高昏迷患者的促醒成功率,同时降低了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2021年15期 v.24 1356-1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 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李建菊;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记忆力的改善效果。方法纳入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01—2020-01治疗的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70例,对照组患者(n=35)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35)在此基础上增加认知功能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认知功能(MMSE评分)、记忆力(RBMT-II评分)、运动功能(FMA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BI指数)、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9.19±2.12)d vs (12.25±3.34)d,P<0.05],认知功能MMSE评分(25.56±3.25)、记忆力RBMT-II评分(21.56±1.21)、FMA运动功能评分(75.56±3.21)、BI指数(89.19±3.12)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2.51±2.31)、(18.56±1.01)、(61.56±3.01)、(73.45±3.21)],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7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用药联合认知功能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的治疗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肢体功能,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2021年15期 v.24 1363-1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8K]

综述

  •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张辉;王运良;

    特发性帕金森病(PD)为单一疾病的概念受到挑战。除典型的运动症状外,非运动症状如快速眼动睡眠障碍、嗅觉缺失、便秘和抑郁出现在前驱期或运动前期,并随疾病进展而发展,主要致病机制包括α-突触核蛋白错误折叠和聚集、线粒体障碍、蛋白清除障碍、神经炎症和氧化应激。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谷氨酸、5-羟色胺能和腺苷通路的参与丰富了PD多变的临床表现,也为传统多巴胺替代疗法之外的治疗方法提供可能。神经保护疗法的最大挑战是缺乏可靠和敏感的生物标志物。免疫疗法如使用疫苗或针对聚集的毒性α-突触核蛋白单克隆抗体,以及抗聚集或蛋白清除疗法正在进行临床试验。胰高血糖素样肽-受体激动剂、特异性PD基因靶向药物和其他潜在疾病修饰药物的应用,为更有效的治疗提供谨慎乐观的前景。新的对症药物,先进的药物输送系统及手术干预为PD患者的未来结果和预后带来希望。

    2021年15期 v.24 1371-1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