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创办日期:1998年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刊   期:月刊
电话:0371-60100422 63321039
Email : bjb@cn-shenjing.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381/R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110

 

论著 临床诊治

  • 烟雾病的后循环分级与手术疗效及灌注的相关性

    李魁元;李红伟;杨波;董阳;曹磊;尤浩君;

    目的 提供一种烟雾病后循环分级方法,探究其与前循环、手术疗效及大脑灌注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大脑前循环用铃木分期代表,铃木分期1~6期分别赋值1~6分。后循环代偿分级为矢状位解剖上以中脑中心为原点,经胼胝体膝与胼胝体体部交界处、胼胝体体部与胼胝体压部交界处分别做射线,将大脑半球划分为三等份,按照烟雾病患者DSA图像VA从后往前所能达到的区域分别定义为0、1、2、3级,分别赋值0、1、2、3分。术后手术疗效采用松岛分级,大脑半球灌注水准采用全脑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SL)评估。统计入组患者术前铃木分期、后循环代偿分级、术前大脑血流量(ASL-CBF)、术后松岛分级、术后ASL-CBF,算出灌注差(术后ASL-CBF—术前ASL-CBF)。结果 后循环代偿分级与铃木分期呈正相关,r=0.502,P<0.01;后循环代偿分级与术后松岛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0.19;后循环代偿分级与ASL灌注差无明显相关性,P=0.651,但与术前ASL-CBF呈正相关,r=0.337,P<0.05。结论该后循环代偿分级与铃木分期有相关性,且与术前灌注水平相关,可能有更好的临床实用性。

    2022年03期 v.25 265-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9K]
  • 高盐饮食人群发生缺血性脑卒中风险的列线图模型

    李宇辉;许超杰;罗焕;郭健华;

    目的 研究高盐饮食人群中发生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高盐饮食人群发生IS风险的列线图。方法 收集2020-06—2021-03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五科住院和健康体检的215例高盐饮食者,分为IS组和非IS组,比较研究对象的基线特征。采用Lasso回归筛选出最优的变量数,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相关变量建立预测高盐饮食者发生IS风险的列线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决策曲线分析法(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模型的区分能力和临床效用。结果 共纳入高盐饮食研究对象215例,其中IS组81例,非IS组134例。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体重指数(BMI)、高血压史、高脂血症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糖尿病史、心脏病史、脑卒中史和吸烟与高盐饮食人群IS的发生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BMI、高血压史、心脏病史、脑卒中史、吸烟增加高盐饮食人群IS的发生风险(均P<0.05)。ROC曲线下面积(0.848)以及DCA表明,列线图具有较好的区分能力和临床效用。结论 有高血压史、心脏病史、脑卒中史、吸烟与肥胖能增加高盐饮食人群发生IS的风险,列线图对预测高盐饮食人群发生IS的风险有较好效果。

    2022年03期 v.25 270-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 偏头痛皮质扩散性抑制的差异表达基因生物信息分析和治疗药物预测

    周艳杰;张莉莉;杨柳;王月;肖哲曼;

    目的 对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1型(FHM1)小鼠诱发CSD后皮质转录本中发现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治疗药物预测。方法 利用R软件中的Deseq2包从基因芯片公共数据库(GEO)发表的FHM1小鼠诱发CSD后皮质转录本中筛选出DEGs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并利用clusterProfiler包进行信号通路功能富集分析(GSEA(以及STRING 11.0、CMap等分析平台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和化合物预测,同时利用Cytoscape中的cytohubba插件筛选出核心DEGs并对其进行功能注释。结果 FHM1型小鼠CSD发作后共筛选出155个上调基因和35个下调基因。DEGs主要富集于细胞通讯、小分子GTP酶介导的信号转导、轴突的发育以及细胞内转运的调节等生物学过程和一些免疫炎症反应相关通路以及microRNA、细胞因子信号通路上,并筛选出芹菜素、1,4-屈烯醌、非诺特罗等可逆转DEGs的小分子化合物。结论 FHM1型小鼠CSD发作后与健康对照组小鼠相比DEGs存在明显差异。多个信号通路、多个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为理解偏头痛CSD发作后皮质的病理过程提供了帮助。

    2022年03期 v.25 276-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7K]
  • 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内侧颞叶微结构变化的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研究

    王倩楠;孙慧勤;孙卫红;白胜杰;宋璞;赵莉;李晨旭;张青山;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技术在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内侧颞叶微结构变化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08—2021-11于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小血管病患者45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患者总体认知功能进行评估,根据是否存在MCI分为MCI组(22例)和无MCI组(23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形态学及DKI扫描。选择患者内侧颞叶为感兴趣区,包括双侧嗅皮质、海马和海马旁回,比较2组间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无MCI组MoCA评分高于MCI组,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接受教育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患者双侧嗅皮质、海马及海马旁回的AD、MD、RD较无MCI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患者双侧嗅皮质、海马及海马旁回的FA、AK、MK、RK及KFA值较无MCI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患者左侧海马的FA、MK、RK、KFA值与右侧相比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患者双侧嗅皮质区、海马及海马旁回AD、MD、RD值与MoCA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FA、AK、MK、RK、KFA与MoCA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DKI技术可作为观察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内侧颞叶微结构变化的一种有效方法,其相关参数对于MCI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评估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022年03期 v.25 283-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1K]
  • 右侧前额叶背外侧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疗效

    马兴荣;刘希;任幼红;孙治坤;

    目的 观察右侧前额叶背外侧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PD)患者抑郁和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05—2021-03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60例PD患者为研究对象,rTMS组给予持续右侧DLPFC区1 Hz rTMS 4周,对照组给予伪刺激。对比2组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HAMD-24、PSQI总分及各因子评分。结果 r TMS组治疗后HAMD-24和PSQI评分总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可持续到治疗后8周。HAMD各因子中焦虑躯体化因子、阻滞因子、睡眠障碍因子、认知障碍因子、绝望感因子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其中绝望感因子评分改善仅持续4周,其余因子评分改善持续到治疗后8周,而日夜变化因子分值较治疗前无变化(P>0.05)。PSQI各因子中睡眠质量因子、入睡时间因子、睡眠时间因子、睡眠效率因子、睡眠障碍因子、催眠药物因子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可持续到治疗后8周,而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分值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侧DLPFC区1 Hz r TMS可以改善PD患者的抑郁和睡眠障碍,且可持续8周时间。

    2022年03期 v.25 28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9K]
  • 嗅觉相关脑区神经突方向离散度与密度成像早期诊断帕金森病的价值

    热米拉·玉山;肖宁;刘存存;陆鹏;王红;

    目的 利用神经突方向离散度与密度成像(neurite orientation dispersion and density imaging,NODDI)初步探讨帕金森病伴嗅觉障碍患者嗅皮质微结构变化。方法 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30例帕金森病伴嗅觉障碍患者为病例组和健康自愿者40例为对照组,2组进行MR检查后经处理得到NODDI图像及相关参数,即神经突体积分数(in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VIC)、神经突方向分散度(orientation dispersionindex,ODI),比较2组感兴趣区参数值。通过ROC曲线评估嗅觉相关脑区NODDI参数值在PD早期诊断中的效能。结果 帕金森病患者左侧海马VIC值(t=—4.265、P<0.001)、右侧海马VIC值(t=—4.590、P<0.001)、左侧杏仁核VIC值(t=—3.846、P<0.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组H-Y分级Ⅰ与Ⅱ级左侧杏仁核VIC值(P=0.155)、右侧杏仁核VIC值(P=0.110),左侧杏仁核ODI值(P=0.883)、右侧杏仁核ODI值(P=0.632),左侧海马VIC值(P=0.082)、右侧海马VIC值(P=0.082),左侧海马ODI值(P=0.316)、右侧海马ODI值(P=0.712)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双侧海马及左侧杏仁核VIC值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1、0.778、0.748。结论 NODDI可反映帕金森病伴嗅觉障碍患者嗅皮质微结构变化,对早期诊断帕金森病提供一定帮助。

    2022年03期 v.25 295-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7K]
  • 帕金森病不同运动亚型白质纤维损害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刘依然;刘泰松;宋金辉;

    目的 应用弥散张量成像评估帕金森病(PD)不同运动亚型的脑白质变化特征。方法 筛选帕金森病患者46例,其中震颤(TD)组16例,姿势不稳步态障碍(PIGD)组30例,并对同期年龄匹配对照组(HC)18例进行头部DTI检查及临床评估,采用基于纤维束追踪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TBSS)联合确定性纤维追踪技术,比较不同组间的脑白质结构改变的特征,并探讨各个脑区各向异性分数(FA)值与H-Y分期、UPDRSⅢ评分、MoCA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HC组和PIGD组比较,TD组在前放射冠、皮质脊髓束、扣带回、海马回、大钳、小钳、下额枕束、上纵束和钩束等纤维束的FA升高(P<0.05);与HC组相比,PIGD组患者FA的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平均弥散率(MD)无显著差异(P>0.05);小脑中脚-右侧皮质脊髓束、小脑中脚-小脑下脚的FA值与H-Y分期呈负相关(P<0.05),小脑中脚-小脑下脚的FA值与UPDRSⅢ评分呈负相关(P<0.05),右丘脑后辐射-右矢状层的FA值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TD患者表现为局部FA增加,提示TD患者存在神经病理补偿,PIGD患者表现出更多的白质纤维损害,显示了两种PD亚型之间白质纤维的差异。

    2022年03期 v.25 300-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6K]
  • 同型半胱氨酸和血脂循环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张英杰;赵波;刘璇;冷慧层;尹榕;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血脂循环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9-12—2021-05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性IS患者345例,根据发病时间分为急性期IS组(216例)和非急性期IS组(129例),再根据TOAST(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病因分型分为4个亚组,即急性期Ⅰ型IS和Ⅲ型IS组、非急性期Ⅰ型IS和Ⅲ型IS组,比较急性期IS组和非急性期IS组及各亚组间临床资料,分析急性期IS与Hcy、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的相关性。结果在急性期IS和非急性期IS组、急性期Ⅰ型IS和非急性期Ⅰ型IS组、急性期Ⅲ型IS和非急性期Ⅲ型IS组中,Hcy和LDL-C的循环水平在急性期IS组、急性期Ⅰ型IS组和急性期Ⅲ型IS组中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急性期IS与Hcy(r=0.278)、LDL-C(r=0.227)呈正相关(P<0.01),急性期Ⅰ型IS与Hcy(r=0.218)、LDL-C(r=0.296)呈正相关(P<0.05),急性期Ⅲ型IS与Hcy(r=0.293)、LDL-C(r=0.219)也呈正相关(P<0.01)。结论 Hcy和LDL-C循环水平在TOAST病因分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Ⅰ型)和(或)小动脉闭塞型(Ⅲ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性IS的急性期中升高。

    2022年03期 v.25 306-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1K]
  • 运动单位数目估计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情评估及预后的应用

    梁杨;王晓虹;

    目的 探讨运动单位数目估计的方法评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01—2019-01大连市中心医院4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为研究对象,于发病第3天、第14天、1个月、3个月、6个月行面神经动作波幅、面神经运动单位数目估计检查,并与健侧对比;并统计多伦多面神经功能评分(TFGS),了解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40例患者患侧发病后第3天、第14天、1个月、3个月、6个月运动单位数目估计(motor unit number estimation,MUNE)分别为(143±45)个、(142±44)个、(142±45)个、(197±45)个、(265±67)个,其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患者在发病后第3天、第14天、1个月、3个月面神经运动波幅分别为(3.4±0.6)mv、(3.6±0.6)mv、(3.0±0.6)mv、(5.6±0.8)mv,其与健侧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月时患侧面神经运动波幅为(6.4±0.8)mv,与健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例患者按TFGS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发现MUNE在发病后第3天、第14天、1个月、3个月与健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面神经运动波幅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单位数目估计检查应用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可以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估预后。

    2022年03期 v.25 312-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4K]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脑小血管病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蔚文锴;史长河;史晶晶;李玉生;

    目的 旨在验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与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中脑白质损伤之间是否存在真正的因果关系。方法 采用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使用COPD中的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并使用白质完整性(white matter integrity,WMI)中平均弥散率(mean diffusivity,MD)和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作为CSVD中脑白质损伤的结局事件。结果 孟德尔随机化的逆方差加权分析显示COPD与WMI-MD(P=0.458,OR=1.150,95%CI=0.795~1.662)及WMIFA(P=0.055,OR=0.759,95%CI=0.572~1.006)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未发现COPD与CSVD中脑白质损伤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022年03期 v.25 316-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3K]
  • 神经内镜治疗中等出血量中青年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

    肖豆;扈俊华;王凤仙;高玉松;胡伟;

    目的 评价神经内镜治疗中等出血量中青年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2020-03—2021-10收治的符合标准的中等出血量的中青年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68例,手术治疗组采取神经内镜清除血肿和药物治疗,非手术治疗组采用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后两周的GCS评分、偏瘫侧肌力、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手术治疗组发病2周GCS评分(12.95±2.01)分高于非手术治疗组的(10.14±1.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发病2周偏瘫侧肌力0~Ⅱ级级/Ⅲ~Ⅴ级:5例/25例,高于非手术治疗组的16例/2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住院时间(14.35±2.85)d,少于非手术治疗组的(25.59±4.7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与非手术治疗组比较,再出血、颅内感染、气管切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例数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镜治疗可降低中等出血量中青年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2022年03期 v.25 320-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奥卡西平治疗癫痫临床观察

    牛智领;郭涵昫;任仙;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奥卡西平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于2016-03—2019-03濮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癫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奥卡西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加认知行为疗法。比较2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血清BDNF、ICAM-1及IGF-1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记忆、语言、执行功能等认知功能各项评分(3.91±0.12、3.45±0.41、2.95±0.4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54±0.18、3.06±0.33、2.23±0.37)(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BDNF和IGF-1水平(1.65±0.45、145.78±13.67)高于对照组(1.32±0.73、123.25±14.01)(P<0.05),血清ICAM-1水平(30.19±4.45)低于对照组(35.35±4.73)(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奥卡西平治疗癫痫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奥卡西平,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其血清中BDNF和IGF-1表达水平,降低ICAM-1表达水平。

    2022年03期 v.25 325-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4K]
  • 标准大骨瓣减压联合间接血运重建术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崔颖;梁立志;潘笛笛;程哲;束汉生;胡元亮;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联合间接血运重建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应用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8-01—2021-04收治的53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标准大骨瓣减压和标准大骨瓣减压联合间接血运重建两种手术方式对预后的影响。2018-01—2019-09患者行手术治疗者分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组,2019-09以来分为标准大骨瓣减压联合间接血运重建术组,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与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比较基础疾病、入院时NIHSS评分、GCS评分、年龄、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梗死面积大小、入院时是否静脉溶栓、术前是否脑疝、是否机械取栓等是否影响患者预后,并筛选出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年龄、脑疝、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LDL-C)、房颤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颤动、糖尿病、年龄是预后不佳的独立高危因素(P<0.05);标准大骨瓣减压联合间接血运重建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患者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前者手术方式治疗后的生存率及有效率较后者明显增加。结论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早期行标准大骨瓣减压联合间接血运重建术后治愈率及有效率明显,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及预防脑疝的发生可在一定程度可改善患者的总体预后。

    2022年03期 v.25 330-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0K]
  • 不同时间窗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焦逸飞;李娜;龙超;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窗高压氧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损伤恢复、脑能量代谢及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常州医疗区2017-01—2020-12收治的120例首次发病的ACI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各40例。参照脑梗死治疗指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A组发病48 h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高压氧治疗,B组在发病48 h~7 d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高压氧治疗,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期间,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ACI患者神经功能变化情况,对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指标[脑特异性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能量代谢指标[血糖(Glu)、血氧饱和度(SaO2)、乳酸(Lac)]、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血清细胞因子[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FS)、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A组NIHSS评分[(4.38±2.66)分]明显低于B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A组血清S100-β水平[(0.32±0.10)μg/L]明显低于B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A组血清NSE[(7.64±1.53)ng/mL]明显低于B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A组血清GFAP水平[(0.32±0.10)pg/mL]明显低于B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A组血清Glu水平[(3.74±2.83)mmol/L]明显低于B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A组血清Sa O2水平[(99.06±14.63)%]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A组血清Lac水平[(3.68±2.41)mmol/L]明显低于B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A组血清GSH-Px[(149.26±13.08)mg/mL]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A组血清MDA水平[(5.89±2.17)mmol/L]明显低于B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A组血清SOD水平[(66.53±5.27)U/L]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A组血清CAT水平[(8.04±0.67)U/mL]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A组血清M-CSF水平[(625.27±188.42)μg/L]明显低于B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A组血清ox-LDL水平[(242.87±70.48)μg/L]明显低于B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A组血清sICAM-1水平[(536.58±141.54)μg/L]明显低于B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ACI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可有效促进ACI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脑能量代谢,减轻氧化应激损伤,调节血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高压氧治疗时间越早疗效越显著。

    2022年03期 v.25 336-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2K]
  • 脑小血管病MRI总负荷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段朋仓;董瑞芳;刘小满;曹阳;王若曦;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MRI总负荷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2019-01—2021-07对沧州市中心医院200例脑小血管病患者(脑小血管病组)和100例健康居民(脑组织正常组)进行研究。比较2组患者基本资料(年龄、高血压史、脑梗死史、高脂血史、TC指标含量、HDL指标),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不同磁共振总负荷分数患者MMSE和MoCA评分。结果与脑组织正常组比较,脑小血管病组患者年龄大,TC指标含量、HDL指标含量低,高血压史、脑梗死史、高脂血史构成比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小血管病组患者MMSE视空间及执行功能得分、注意与计算得分、语言得分、延迟回忆得分、定向得分和MoCA定向能力得分、记忆能力得分、注意力和计算力得分、回忆能力得分、语言能力得分显著低于脑组织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总负荷分数患者MMSE和MoC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小血管病MRI总负荷与认知障碍有明显的相关性。

    2022年03期 v.25 342-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 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相关静息态脑网络的影响

    林巧茂;李阔;项宁;

    目的 探讨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相关静息态脑网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2—2021-01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就诊的认知功能有障碍的脑卒中患者(138例),其中A(视觉反馈平衡训练)、B(常规训练)组各69例,另选69例同期体检健康人员为C组。3组进行对比分析,包括一般资料、训练前后MoCA评分以及训练前后左右侧海马功能连接的变化。结果 A、B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训练后MoCA评分比较,A组患者的回忆力评分、视空间和执行能力评分以及总分[分别为(4.06±0.84)分、(3.31±1.33)分、(22.92±4.42)分]均显著高于B组[分别为(3.68±0.77)分、(2.89±1.10)分、(19.56±3.89)分](P<0.05)。与C组对比,A组患者训练后左侧海马与左侧颞叶(t=9.371,P<0.001)、左侧尾状核(t=4.992,P=0.001)以及左侧丘脑(t=4.450,P=0.002)的连接增加,与右侧前扣带回(t=—4.106,P<0.001)、右侧额上回(t=—3.221,P=0.003)以及右侧额中回(t=—7.079,P=0.001)的连接减少;右侧海马与右侧杏仁核(t=10.530,P=0.001)、右侧小脑后叶(t=8.543,P<0.001)、右侧顶叶(t=4.764,P=0.001)、右侧颞上回(t=5.215,P<0.001)以及右侧颞中回(t=5.185,P=0.002)的连接增加,与左侧额上回(t=—4.698,P<0.001)以及左侧额下回(t=—4.807,P=0.004)的连接减少。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丘脑(OR=12.013,P=0.024)、基底节(OR=6.015,P=0.045)、顶叶(OR=12.378,P=0.016)、枕叶(OR=8.304,P=0.031)、额叶(OR=19.569,P=0.005)、颞叶(OR=11.246,P=0.011)均与MoCA评分具有相关性。结论 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回忆力、语言能力、视空间和执行能力方面。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效果尚可。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左右侧海马与脑区功能连接存在异常改变,且额叶与脑卒中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2022年03期 v.25 347-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 hs-CRP MMP-9 S100和Fn在脑梗死出血转化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贺显君;郑秀霞;汪晶晶;王红丽;张建平;

    目的 探讨hs-CRP、MMP-9、S100、Fn在脑梗死出血性转化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9-01-2020-12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急性脑梗死出血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非溶栓治疗后转化后无出血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血清中hs-CRP、MMP-9、S100、Fn的表达,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危险因素,采用相关系数分析hs-CRP、MMP-9、S100与Fn在脑梗死诊断中的诊断效能及联合检测的预测意义。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MMP-9浓度[(49.91±7.3)μg/L vs(12.56±6.89)μg/L]、Fn浓度[(4827.92±732.21)μg/L vs(2564.25±853.4)μg/L)]、hs-CRP水平[(14.86±3.4)mg/L vs(4.12±1.2)mg/L]、S100浓度(6.23±1.49 vs 0.087±0.02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相关系数分析显示,MMP-9、hs-CRP、S100和Fn在预测脑梗死出血转化上具有唯一性,可作为独立预测因素,综合分析的准确率更高(P<0.05)。结论 hs-CRP、MMP-9、S100和Fn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出血风险呈正相关,联合检测具有重要预测意义。

    2022年03期 v.25 35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2K]
  • 嗅觉训练结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临床观察

    米彦芳;王施梦;宋云韬;王言言;郭小艳;

    目的 观察嗅觉训练结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嗅觉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临床收治的56例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患者,观察组31例采取神经生长因子30μg肌内注射,1次/d,并指导患者购买嗅觉训练嗅笔,早晚各进行一次嗅觉训练治疗。对照组25例仅采取嗅觉训练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4例痊愈,21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80.6%;对照组14例有效,11例无效数,有效率5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6,P=0.046)。嗅觉丧失组24例,嗅觉训练(12例)有效率75%,嗅觉训练+神经生长因子治疗(12例)有效率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3)。嗅觉下降组32例,嗅觉训练(13例)有效率84.2%,嗅觉训练+神经生长因子治疗(19例)有效率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结论 神经生长因子和嗅觉训练可以协同作用,促进嗅上皮和嗅觉通路的恢复、重建,有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

    2022年03期 v.25 359-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4K]

论著 护理园地

  • 项目管理在胸腰椎疾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李柳;李佳佳;张俊娟;杨飒;贾曼;于文静;侯静文;贾田田;

    目的 探讨项目管理在胸腰椎疾病患者围手术期脊髓神经运动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河南省人民医院骨科病区2021-01—08治疗的125例胸腰椎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前3个月列为对照组,后3个月列为观察组。对照组运用传统的脊髓神经运动功能评测方法,观察组则实行基于项目管理的评测方法。将2组患者的数据进行对比,包含错评率、漏评率等信息。结果 项目管理方案实施后,观察组评测的错评率(1.7%vs 8.1%,P<0.05)与漏评率(2.8%vs 20.3%,P<0.05)普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住院时间(6.1±1.98)d与次均费用(29 088±341)元低于对照组[(7.8±2.37)d,(37 566±592)元,P<0.05)]。观察组患者对医院治疗的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9.06±0.84 vs7.65±1.62,P<0.05)。结论 对胸腰椎疾病患者实施基于项目管理的围手术期脊髓神经运动功能评估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降低错评率和漏评率,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2022年03期 v.25 363-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5K]

综述

  •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非药物治疗进展

    熊婷;唐旻;刘作良;

    老年期痴呆是一种由脑部疾病所致的慢性或进行性影响记忆、思维、行为和日常活动能力的症候群,其首要病因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老年期痴呆的高风险因素,目前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痴呆期患者,且不良反应较多,而非药物治疗与之相比,可以较安全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MCI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有很多,但目前尚无一个公认且规范的干预方案,本文对国内外MCI非药物治疗进行经验总结,为临床治疗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2022年03期 v.25 368-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4K]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机制研究现状

    焦恒星;郭鑫;张越林;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危及人类一生身体健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症,其中最典型的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约占自发性SAH的85%,其预后常伴随高发病率和病死率,即便幸存,也会伴有永久性残疾、认知缺陷和精神健康等后遗症。随着近几年基础医学及神经影像技术飞速发展,虽然在aSAH的诊断和治疗及病理生理上研究有所突破,但目前影响aSAH预后机制还未有明确定义。大量研究证实,早期脑损伤(EBI)已经被广泛认为是影响aSAH患者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而不是早期研究的脑血管痉挛。在aSAH发生后,EBI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病理过程,包括了颅内压增高、脑微血管功能障碍、血-脑屏障(BBB)破坏、神经细胞凋亡、自噬、氧化应激反应、线粒体功能障碍、神经炎症、皮层扩散性去极化等。本文对影响aSAH预后的EBI病理机制研究的新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与预防提供理论基础。

    2022年03期 v.25 376-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2K]
  • DTI在脑卒中后假性延髓性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研究进展

    舒琳睿;孙道东;周婷;程红亮;李静;柳星;

    脑卒中后假性延髓性麻痹吞咽障碍是一种由脑卒中引起的以进食困难、饮水呛咳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笔者对近年来有关脑卒中后假性延髓性麻痹吞咽障碍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并综述,发现吞咽困难与脑白质关系密切。大脑皮质的损伤后,皮质脑干束局部缺损,进而影响到吞咽功能,弥散张量成像能够作为一种对脑白质高度敏感的检查手段,可用来评估脑卒中后患者的脑白质损伤程度,为客观评估脑卒中后假性延髓性麻痹吞咽障碍提供影像学依据。

    2022年03期 v.25 381-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 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中的P2Y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牛翻燕;项文平;薛慧;乌日嘎;王雅明;岳雅蓉;付琨燕;王宝军;

    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组织中主要的一类细胞,其中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在免疫应答、维持机体稳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表达P2Y受体,这类受体参与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当神经系统受到有害刺激时,激活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上不同亚型的P2Y受体,使胶质细胞由静息态转变为活化态,启动免疫反应,可促进疾病发生或引起病变修复,而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之间的相互影响也能造成这种对神经疾病进展的双重影响。众多研究者采用抑制或激活P2Y受体以控制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状态,通过调节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减轻神经组织损伤,以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然而,各P2Y受体亚型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单纯抑制或激活P2Y受体存在争议,因此,需进一步研究讨论,多方位解释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作用机制。

    2022年03期 v.25 386-3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9K]
  • 创伤性脑损伤后脑肠轴的双向调节与预后的研究进展

    霍红月;降建新;

    创伤性脑损伤(TBI)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尽管经过几十年的临床研究,人们对脑损伤有了更多的了解,但对于创伤性脑损伤所引起的神经病变和行为或认知损伤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需要一个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有证据指出,胃肠道和大脑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肠道菌群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神经应激可以改变肠道菌群的结构。鉴于这种相互作用及影响,本文旨在描述颅脑损伤后,颅脑、肠道系统出现的变化及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通过了解这种机制,可以了解肠道系统在颅脑损伤后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改善创伤性脑损伤的预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创伤性脑损伤的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结局寻找新的治疗靶点。

    2022年03期 v.25 392-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