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创办日期:1998年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刊   期:月刊
电话:0371-60100422 63321039
Email : bjb@cn-shenjing.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381/R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110

 

论著 临床诊治

  • 血清维生素及海马体积与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钱来;秦若梦;赵辉;

    目的 探讨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血清维生素水平、海马体积与认知域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的55例脑卒中患者,其中认知正常(NC组)24例和PSCI(PSCI组)31例。检测血清维生素水平,采用认知量表评估认知域,高分辨磁共振评估海马体积。结果相对于NC组,PSCI组在语言、执行功能、注意力及视空间能力方面表现更差。PSCI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3.77±13.41)μg/L]水平显著低于NC组[(61.47±20.89)μg/L],血清维生素B_2[(9.18±4.85)μg/L]水平显著低于NC组[(17.18±4.53)μg/L],血清维生素B_6[(10.16±4.87)μg/L]水平显著低于NC组[(20.17±8.67)μg/L],血清维生素B_12水平[(308.22±173.26)ng/L]显著低于NC组[(796.07±339.46)ng/L]。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维生素B_2水平与语言功能显著相关(r=0.426,P=0.001),血清维生素B_6水平与记忆(r=0.331,P=0.014)、语言(r=0.326,P=0.007)、执行(r=—0.431,P=0.001)和视空间(r=0.291,P=0.031)功能显著相关,血清维生素B_12水平与记忆(r=0.326,P=0.015)、语言(r=0.398,P=0.003)和执行(r=—0.332,P=0.013)功能显著相关,左侧海马体积与记忆(r=0.288,P=0.033)和语言(r=0.296,P=0.028)功能显著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左侧海马体积可能是记忆功能的预测指标(β=0.606,P=0.021),血清维生素B_2水平可能是语言功能的预测指标(β=0.350,P=0.013),血清维生素B_6水平可能是执行功能的预测指标(β=—0.379,P=0.025)。结论 PSCI患者左侧海马体积可能是记忆功能的预测指标,血清维生素B_2水平可能是语言功能的预测指标,血清维生素B_6水平可能是执行功能的预测指标。

    2022年05期 v.25 529-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9K]
  •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治疗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叶立;杨卫民;王水平;

    目的 分析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治疗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06—2021-09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取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入组71例患者,分别接受直接取栓或桥接治疗(静脉溶栓后桥接取栓治疗)。分析所有患者的人口学资料、脑血管病高危因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是否静脉溶栓、卒中TOAST分型、闭塞部位及影像学资料。患者临床预后的评估使用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并发症的主要评估指标是术后24 h症状性颅内出血。结果 直接取栓患者42例,占59.2%,桥接治疗患者29例,占40.8%。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和心源性栓塞型是最主要的TOAST分型,分别占52.1%和35.2%。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和心源性栓塞型患者基线NIHSS评分、静脉溶栓比例及闭塞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发生率、预后良好比例(mRS≤2)及90 d病死率(m RS=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取栓患者与桥接治疗患者在SICH发生率、预后良好比例及90 d病死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取栓治疗是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项有效治疗方法,大脉粥样硬化型及心源性栓塞型患者取栓治疗以及直接取栓与桥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无差异。

    2022年05期 v.25 534-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3K]
  • 帕金森病伴认知障碍患者功能脑网络连通性的价值

    王晴;李晓露;夏建国;陈锦华;田为中;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伴认知功能障碍(PD-CI)患者各网络间的功能连通性及意义。方法采用独立成分分析(ICA)方法对34例PD患者与34名健康对照者(HC组)、20例PD-CI患者与HC组两两进行全脑独立成分分解,以独立成分为单位,计算独立成分之间的功能网络连通性(FNC)。结果 与HC组相比,PD患者的感觉运动网络与右侧额顶网络、左侧额顶网络与默认模式网络的功能连接减弱,感觉运动网络(11)与感觉运动网络(5)、腹侧注意网络与感觉运动网络、腹侧注意网络与视觉网络(6、25)、视觉网络(6)与视觉网络(25)、视觉网络(6、25)与听觉网络、感觉运动网络与听觉网络、腹侧注意网络与背侧注意网络(32)的功能连接增强。与HC组相比,PD-CI患者的左侧额顶网络与默认模式网络的功能连接减弱。结论 PD患者脑区间功能连接存在广泛异常,而PD-CI患者的左侧额顶网络与默认模式网络的功能连接减弱,认知相关脑网络之间连接存在一定程度的受损。

    2022年05期 v.25 540-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1K]
  • 血清IGF-1及TNF-α水平与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吴晗;李震;李则衡;祖洁;徐传英;崔桂云;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帕金森病(PD)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以期为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寻找可能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选取2019-12—2021-06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帕金森中心就诊的帕金森病患者108例(PD组),收集其一般资料并完善H-Y分级、MMSE、MoCA及UPDRS-Ⅲ评估,根据国际运动障碍协会(MDS)的诊断标准将帕金森病组分为PD伴认知正常组(PD-NC)、PD伴轻度认知障碍组(PD-MCI)及PD伴痴呆组(PDD),PD-MCI组及PDD组定义为PD伴认知功能障碍组(PD-CI),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8例为健康对照组(HC组),分析IGF-1、TNF-α与MoCA得分、UPDRS-Ⅲ得分、病程、受教育年限等指标有无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帕金森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IGF-1诊断帕金森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价值。结果 PD组与HC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组血清TNF-α显著升高,IGF-1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D组内各亚组间血清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亚组间IGF-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D患者血清IGF-1与MMSE、MoCA呈正相关(P<0.05),校正后相关性仍显著(P<0.001),IGF-1水平与TNF-α水平呈负相关(r=—0.591,P<0.001),但TNF-α与MMSE、MoCA评分等无显著相关性(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水平的IGF-1可能是PD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IGF-1诊断PD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AUC为0.711,P<0.05,阈值为111.50μg/L,灵敏度为70.9%,特异度为69.0%。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血清IGF-1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且低水平的IGF-1是PD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帕金森病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与认知障碍严重程度无关。血清IGF-1可能是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生物标志物。

    2022年05期 v.25 545-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8K]
  • CLDN9与TYK2在无功能性垂体腺瘤的表达及与侵袭性的相关性

    阿卜杜喀迪尔·牙森;巴图;张诚;麦麦提依明·托合提;吴永刚;

    目的 研究Claudin9(CLDN9)、酪氨酸激酶2(tyrosine kinase 2,TYK2)在无功能性垂体腺瘤(non-functioning pituitary adenoma,NFPA)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的相关性,以及CLDN9与TYK2在侵袭性NFPA中的相互作用。方法 收集2020-06—2021-05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24例NFP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标本,根据术前影像检查及术中所见信息分为侵袭性NFPA组和非侵袭性NFPA组各12例。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及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WB)等方法检测CLDN9、TYK2在2组NFPA组织中的表达量;用慢病毒质粒转染技术构建垂体瘤GT1-1细胞系空载对照组(NC组)和CLDN9过表达实验组(OE-CLDN9组),用WB和qRT-PCR验证CLDN9对垂体瘤GT1-1细胞系的稳定转染。通过qRT-PCR检测TYK2在NC和OE-CLDN9等2组细胞中的表达量。结果 qRT-PCR、IHC及WB结果均显示,CLDN9在侵袭性NFPA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非侵袭性NF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63、17.98、2.45,P<0.001),而TYK2在侵袭性NFPA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非侵袭性NF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82、4.29、2.26,P<0.001)。检测结果显示,OE-CLDN9组中的CLDN9表达量明显高于NC组(F=943.30,P<0.001),TYK2表达量明显低于NC组(F=13.64,P=0.004)。结论 CLDN9表达上调与NFPA侵袭性生长有关,且可能通过低表达的TYK2促进NFPA侵袭性。

    2022年05期 v.25 552-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 卒中后抑郁程度与血清Th细胞因子及单胺类递质水平的相关性

    王璐;王国玉;李伟;王浩宇;王义围;

    目的 分析卒中后抑郁程度与血清Th细胞因子及单胺类递质水平的相关性,为PSD患者早期发现和适当的管理获得更好的干预结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20-05—2021-05收治的脑卒中治愈后患者108例,依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为抑郁组(HAMD评分≥8分者,共58例)与非抑郁组(HAMD评分1~7分者,共50例)。同时抑郁组细分为轻度组15例(HAMD评分8~16分),中度组18例(HAMD评分17~23分),重度组25例(HAMD评分>24分)。分析5组患者在脑卒中后病程第28天的白细胞介素-2(IL-2)、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去甲肾上腺素(NE)、5-羟吲哚乙酸(HIAA)、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 抑郁组患者的IL-2(45.83±4.13)μg/L、IL-6(14.83±3.82)μg/L、TNF-α(35.71±7.62)μg/L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抑郁组[(TNF-α)μg/L、(7.24±2.44)μg/L、(20.52±4.46)μg/L](P<0.01)。抑郁组患者重度组的IL-2(48.85±6.62)μg/L、IL-6(16.74±4.28)μg/L、TNF-α(42.87±7.94)μg/L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度组[IL-2(40.61±5.33)μg/L、IL-6(12.35±3.43)μg/L、TNF-α(35.35±6.34)μg/L]、轻度组[IL-2(33.96±3.42)μg/L、IL-6(8.81±2.77)μg/L、TNF-α(29.34±4.83)μg/L](P<0.01),而中度组的IL-2、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组(P<0.01)。抑郁组患者的5-HT(108.33±13.25)μg/L、NE(1.94±0.43)μg/L水平均显著低于非抑郁组[(148.14±18.13)μg/L、(4.46±0.69)μg/L](P<0.01),HIAA(0.57±0.07)μg/L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抑郁组(0.18±0.04)μg/L(P<0.01)。抑郁组患者中重度组的5-HT、NE水平均显著低于中度组、轻度组(P<0.05),而中度组的5-HT、NE水平均显著低于轻度组(P<0.05);抑郁组患者中重度组的HIAA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度组、轻度组(P<0.05),而中度组的HIAA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将卒中患者作为整体,以卒中后抑郁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IL-2、IL-6、TNF-α、5-HT、NE、HIA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卒中后抑郁患者IL-2、IL-6、TNF-α水平明显上升,5-HT、NE水平显著降低,HIAA水平明显上升,同时IL-2、IL-6、TNF-α、5-HT、NE、HIAA是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2022年05期 v.25 559-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6K]
  • ESRS评分联合BPV对aSAH介入栓塞术后DCI的警示作用

    成刚;岳勇;黄海林;王晓毅;张烨;

    目的 探讨ESSEN卒中风险评分联合血压变异性指数(BPV)对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介入栓塞术后迟发性脑缺血(DCI)的警示作用。方法 选择2019-01—2021-12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9例拟行介入栓塞术治疗的aSAH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CI分为DCI组(39例)和非DCI组(90例)。所有患者术前评估ESRS评分,测量BPV,收集临床相关信息,分析影响aSAH后DCI的相关因素以及ESRS评分、BPV预测aSAH后DCI的效能。结果 DCI组年龄、入院时收缩压、Hunt-Hess分级Ⅲ~Ⅴ级、改良Fisher分级Ⅲ~Ⅴ级比例,ESRS评分(4.02±1.15分vs 2.42±0.71分)和BPV(21.53±6.09 vs 16.02±4.15)高于非DCI组(P<0.05)。Hunt-Hess分级Ⅲ~Ⅴ级(OR=3.438,95%CI:1.728~6.841)、ESRS评分(OR=2.284,95%CI:1.499~3.481)、BPV(OR=1.826,95%CI:1.261~2.644)是aSAH后是否发生DCI的危险因素(P<0.05)。ESRS评分、BPV单独预测aSAH后DCI的曲线下面积为0.655、0.734,联合两项预测a SAH后DCI的曲线下面积为0.878,高于单独ESRS评分、BPV单独预测(Z=4.319、3.185,P<0.05)。结论 高ESRS评分和BPV与aSAH后发生DCI有关,联合ESRS评分和BPV可有效地预测aSAH后DCI的发生。

    2022年05期 v.25 565-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3K]
  • 血栓弹力图对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

    符小丽;郑伟城;李金蕊;柯健霞;石铸;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对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HT)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1-12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入组患者人口统计学、临床数据、血液学指标以及TEG结果,对可能导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55例患者,其中31例(20%)溶栓后72 h内经CT/MRI判定为HT,HT组患者的基线NIHSS评分(10.3±4.8 vs.6.8±5.2,P=0.001)、合并心房颤动的比率(35.5%vs 9.7%,P<0.001)均显著高于非HT组患者;HT组患者的血小板数则显著低于非HT组患者[185(164,225.5)vs 224.5(190,263),P=0.009];血栓弹力图各参数的比较中,HT组凝血反应(R值)时间(4.88±1.04 vs 3.95±0.96,P<0.001)和凝固时间(K值)[1.6(1.4,1.9)vs 1.4(1.13,1.68),P=0.003]显著高于非HT组;凝固角(Angle)(67.16±4.28 vs 69.54±5.35,P=0.023)、最大血块强度(MA值)[60.3(57.35,63.8)vs 64.4(60.75,67.8),P=0.005]、凝血系数(CI值)(0.98±0.89 vs 2.22±1.37,P<0.001)则显著低于非HT组。以是否出现出血转化作为应变量,进行2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两个模型均提示基线NIHSS评分是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OR 1.195,95%CI1.08~1.323、OR 1.177,95%CI 1.07~1.295,P=0.001),模型1提示凝血反应时间(R值)与溶栓后出血转化发生独立相关(OR 3.368,95%CI 1.817~6.243,P<0.001)(模型1,R2=0.428);模型2提示凝血系数(CI值)与溶栓后出血转化发生呈负相关,(OR 0.374,95%CI 0.243~0.577,P<0.001,R2=0.409)(模型2);受试者工作曲线结果显示,在凝血反应时间R临界值为4.29时,ROC曲线下预测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面积为0.733(P=0.007),其灵敏度为91.7%,特异性为59.4%。在凝血系数CI值临界值为2.05时,ROC曲线下预测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面积为0.757(P<0.001),其灵敏度为51.6%,特异性为88.9%。结论 血栓弹力图的凝血反应时间R值和凝血系数CI值对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有早期预测作用。

    2022年05期 v.25 570-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4K]
  • TREVO支架取栓治疗超时间窗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

    刘艳峰;吴洁;肖丽萍;周涛;

    目的 探讨TREVO支架取栓对超时间窗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脑血流灌注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6例超时间窗后循环CIS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64例患者接受TREVO支架取栓治疗,对照组42例患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神经功能,检测闭塞区域的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以评价脑血流灌注状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NSE、MMP-9、eNOS水平。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NSE、MMP-9、eNOS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mRS评分[分别为(4.62±1.74)分、(2.14±0.1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70±1.88)分、(2.47±0.41)分,P<0.05],CBF[(55.14±5.14) mL/(100 g·min)]显著高于对照组[(45.95±5.79) mL/(100 g·min),P<0.05],MTT、TTP[分别为(8.77±2.79)s、(21.37±7.73)s]显著短于对照组[分别为(11.17±3.14)s、(24.35±5.57)s,P<0.05]。观察组治疗7 d、14 d、30 d后NSE及MMP-9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eNOS水平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著低于对照组(29.69%vs 61.90%,P<0.05)。结论 TREVO支架取栓治疗可有效改善超时间窗后循环CIS患者的脑血流灌注状况,并可有效降低血清NSE、MMP-9水平,提高血清e NOS水平,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进一步恢复,防止缺血再灌注损伤,预防血栓复发。

    2022年05期 v.25 577-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0K]
  • 多模态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在功能区及其毗邻部位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邱俊;张朝贵;易勇;江竟成;张超;罗鹏;

    目的 探讨基于多模态影像三维重建技术辅助功能区及其毗邻部位脑肿瘤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4—2021-06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1例功能区及其毗邻部位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使用多模态影像三维重建技术,根据重建影像进行综合评估并实施手术,通过与术中所见与术后疗效综合评估有效性。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所见与术前重建影像均高度一致。其中19例患者术前均成功实现颅骨、脑组织、肿瘤、血管及白质纤维束走行的三维重建和融合,2例患者无法辨认功能区脑回和肿瘤的关系。21例患者中,肿瘤全切17例,次全切1例,3例部分切除。术后出现1例一过性肢体活动障碍和1例一过性语言障碍,均恢复良好。结论 利用多模态影像三维重建技术有助于在术前对于肿瘤与功能区脑回、锥体束及脑血管之间的关系进行精确评估,制定完备的手术方案,最大程度保护神经功能,并能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

    2022年05期 v.25 583-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
  • 去骨瓣减压术联合阶梯式减压治疗重型颅脑创伤临床观察

    林锋;宋鹏;梁兴泽;

    目的 探讨去骨瓣减压术联合阶梯式减压治疗方案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9-08—2021-11广元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60例,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30例采用去骨瓣减压术联合阶梯式减压治疗。对比2组患者入院时GCS评分、出血量、住院期间并发症、手术效果,统计2组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NIHSS评分和CD3~+、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CD4~+/CD8~+比值、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颅内压(ICP)值。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6.67%),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重残、植物生存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天2组血清NSE水平均较麻醉前降低,NIHSS评分较麻醉前提高,且观察组血清NSE水平低于对照组,NI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天2组均较麻醉前降低,且观察组血清CR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麻醉前、术后即刻、术后第1天ICP持续下降,且观察组IC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去骨瓣减压术联合阶梯式减压治疗方案有利于控制颅内压,降低炎性因子,减轻术后患者T淋巴细胞抑制程度,改善神经功能及预后。

    2022年05期 v.25 587-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0K]
  • 精准定位下内镜手术治疗老年脑出血临床观察

    田齐;陈熙龙;贾海莉;

    目的 探究精准定位下内镜手术治疗老年脑出血短期预后危险因素及其对炎症反应、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7-02—2019-04收治的62例老年脑出血患者,研究组29例和对照组33例,其中研究组应用开源软件辅助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对照组应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于术前、术后7 d检测2组患者血肿体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炎症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8(IL-8)、正五聚蛋白3(PTX3)、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核因子-κB(NF-κB)]及应激反应指标[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活性氧(ROS)、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分析研究组各影响因素和短期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术后7 d,研究组与对照组NF-κB、VCAM1、PTX3、IL-8(0.97±0.16 vs 1.59±0.30,40.25±4.51 vs 56.21±6.53,2.80±0.40 vs4.17±0.68,42.20±4.59 vs 65.15±6.57)均出现显著升高,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IMA、ROS、PPARγ、MAD(83.08±8.36 vs 97.62±9.36,9.12±1.23 vs 15.92±2.33,2.18±0.45 vs 3.11±0.77,5.90±0.61 vs 9.92±1.03)均显著升高,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NIHSS评分、血肿体积(8.96±1.92 vs 12.29±2.35,4.28±0.41 vs 8.91±1.59)均出现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对研究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血肿未破入脑室、出血量<50 mL、入院GCS评分>5分以及年龄60~69岁的患者预后较好。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肿破入脑室、出血量≥50 mL、入院GCS评分<5分以及年龄70~80岁是影响接受精准定位下内镜手术治疗的老年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精准定位下内镜手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程度高,且可有效减轻由手术创伤激发的全身炎症、应激反应,而其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包括血肿破入脑室、出血量≥50 mL、入院GCS评分<5分以及年龄70~80岁。

    2022年05期 v.25 593-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0K]
  • 徒手淋巴引流结合“8”字绷带包扎法治疗肩手综合征的疗效

    詹丽倩;李巍伟;许梦雅;

    目的 对比观察徒手淋巴引流结合“8”字绷带包扎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01—1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徒手淋巴引流结合“8”字绷带包扎技术的治疗,1周治疗6次,连续治疗4周。患者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均由同一康复治疗师进行评估,采用上肢周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分别评定患者的水肿程度、疼痛、上肢运动功能,用改良Barthel指数积分法(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 治疗4周后,2组患者疼痛程度及水肿、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徒手淋巴引流结合“8”字绷带包扎技术能更好地改善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水肿,提高上肢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方法操作简单、无创,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2年05期 v.25 599-6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2K]
  • 癫痫持续状态患儿血清载脂蛋白A2免疫球蛋白A和腺苷脱氨酶的表达及意义

    韩玉娟;邓劼;

    目的 研究癫痫持续状态(SE)患儿血清载脂蛋白A2(APOA2)、免疫球蛋白A(IgA)与腺苷脱氨酶(AD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2018-01—2020-10收治的87例SE患儿以及50例健康同龄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发作类型[(全身惊厥持续状态(GCSE)与非惊厥性持续状态(NCSE)]、病因(症状性、原发性)、SE持续时间(持续时间≤60 min、>60 min)、控制时间(≤30 min、>30min)以及远期预后情况(死亡组、后遗症、预后良好)进行分组,分别比较各亚组血清APOA2、IgA以及ADA水平,分析以上指标与SE患儿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SE患儿血清APOA2水平低于健康组[(0.23±0.05)g/L vs(0.33±0.07)g/L],ADA水平高于健康组[(13.55±2.67)U/L vs(5.69±1.49)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Ig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CSE及NCSE患儿血清APOA2、IgA以及AD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SE患儿血清IgA水平低于症状性SE患儿[(2.11±0.51)g/L vs(2.45±0.6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APOA2水平以及ADA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持续时间>60 min患儿血清APOA2及IgA水平均低于发作持续时间≤60 min患儿[(0.20±0.048)g/L vs(0.26±0.08)g/L,(2.28±0.25)g/L vs(2.46±0.34)g/L],ADA水平高于发作持续时间≤60 min组[(15.51±3.11)U/L vs(12.03±2.89)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时间>30 min患儿组血清APOA2[(0.19±0.04)g/L vs(0.25±0.07)g/L]及IgA[(2.16±0.41)g/L vs(2.48±0.63)g/L]水平均低于控制时间≤30 min患儿组,ADA水平[(15.81±3.02)U/L vs(12.53±2.46)U/L]高于控制时间≤30 minn患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后遗症组、预后良好组间血清APOA2[(0.11±0.02)g/L vs(0.14±0.03)g/L vs(0.28±0.08)g/L]、IgA[(1.86±0.39)g/L vs(2.13±0.46)g/L vs(2.55±0.51)g/L]以及ADA[(23.54±2.68)U/L vs(17.34±3.14)U/L vs(10.69±2.11)U/L]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预后良好组以及后遗症组血清APOA2及IgA水平均高于死亡组,ADA活性均低于死亡组,且预后良好组血清APOA2及IgA水平高于后遗症组,ADA水平低于后遗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死亡与存在后遗症患儿共同归为预后不良组,绘制ROC曲线发现,血清APOA2[AUC=0.750,95%CI(0.644~0.876)]、ADA[AUC=0.803,95%CI(0.700~0.907)]在预测SE预后不良中均具有良好效能,IgA在预测SE患儿预后中具有一定效能[AUC=0.708,95%CI(0.582~0.834)],而三者联合可有效提高各指标单独应用的效能[AUC=0.902,95%CI(0.789~0.985)]。结论 SE患儿血清APOA2水平异常降低,ADA活性异常升高,原发性SE患儿血清IgA水平明显下降,三指标与患儿SE持续时间、症状控制时间以及预后存在一定的联系,在判断SE患儿不良预后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2022年05期 v.25 603-6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5K]
  •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老年脑血栓临床观察

    高霞;黄鹤鸣;陈实;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老年脑血栓的效果及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深圳市人民医院2019-05—2021-05收治的120例老年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治疗,联合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2组双侧颈总动脉(CCA)、颈动脉分叉处(BIF)的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均缩小,且联合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2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NO、ox-LDL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2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GEF)水平均升高,且联合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后2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28%)与对照组(17.0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倍他司汀可减小老年脑血栓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扩张血管,改善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降低ox-LDL、NO表达。

    2022年05期 v.25 609-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6K]
  •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重度颈动脉硬化性狭窄效果对比

    常红娟;高士钦;王兵;梁卢允;孟欣;陈燕;

    目的 对比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治疗重度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组70例重度颈动脉硬化性狭窄患者,其中CAS组40例采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EA组30例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比分析两种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CEA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20.0%)高于CAS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1,P=0.044)。CEA组神经性损伤及切口并发症发生率(16.7%,16.7%)均高于CAS组(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7,P=0.027)。CAS组和CEA组术后1 a再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结论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不良反应少,对患者的损伤较小,推荐使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重度颈动脉硬化性狭窄。

    2022年05期 v.25 614-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0K]

论著 护理园地

  • 老年脑卒中患者自我忽视及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寇洁;黄永慧;张红梅;

    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自我忽视水平、社会支持情况与生活质量现状,并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与整群抽样法相结合的方法,以2021-01—2022-01郑州市金水区5个社区的263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老年人自我忽视评估量表、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Lubben社交网络量表(LSNS-6)、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老年模块(WHOQOL-OLD)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的263例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自我忽视评估量表总得分(15.38±5.77)分,LSNS-6总得分(17.19±4.05)分,WHOQOL-OLD总得分(70.56±15.26)分。自我忽视、社会支持、生活质量三者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自我忽视与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均为负相关,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之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 老年脑卒中患者自我忽视水平、社会支持情况、生活质量现状三者之间有相关性,其中患者的自我忽视影响其生活质量,良好的社会支持可有效降低自我忽视水平,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2022年05期 v.25 618-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4K]

综述

  • 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杨慧;张恒;

    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作为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的外科治疗方式,其疗效已被广泛报道。然而不同研究中对于如何进行术后疗效的评价却没有统一标准:使用的评价量表、包含的评价内容不尽相同,研究结果分组、分级也各有差异。本文通过对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疗效的评价方法展开综述,梳理更为科学、合理、实用的术后疗效评价体系。

    2022年05期 v.25 623-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9K]
  • 帕金森病运动障碍与脑小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王小军;彭慧渊;

    帕金森病是一种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选择性丢失为病理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运动障碍是其特征性的表现之一。脑小血管病是指因颅内小动脉和微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改变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综合征。近期研究发现两者通常存在共患病的情况,合并脑小血管病的帕金森病患者运动障碍更加显著,然而此类患者却未得到临床工作者的足够重视。本文就帕金森病患者运动障碍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22年05期 v.25 628-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2K]
  • 神经肽Phoenixin的表达分布与功能机制的研究进展

    李嘉悦;刘立;何玲玲;侯悦晨;

    近年来,随着神经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基因组计划所提供的丰富信息,科学家从大鼠下丘脑和牛心脏中分离出了一种新的神经肽Phoenixin(PNX)。PNX有PNX-14和PNX-20两个亚型。PNX通过激活受体GPR173而广泛表达于多种动物的外周组织及中枢系统中,根据表达分布的不同,PNX起到了多种生物功能。综合近10 a的研究进展,本文总结了PNX在动物体内的表达分布以及在各表达位点的功能机制。PNX在下丘脑中的作用最为重要与复杂,可能与调节GnRH的脉冲式分泌有关。望能为PNX未来的研究理清思路,以期PNX成为新的诊断标志物和靶点治疗药物。

    2022年05期 v.25 63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7K]
  • TGF-β/Smads信号通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张钰恒;崔红;

    转化生长因子-βs(TGF-βs)亚家族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中,参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TGF-β在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稳态中发挥双重作用,通过TGF-β受体、R-Smads、I-Smads以及非经典TGF-β信号通路进行调节。不同疾病,该通路的作用不同,研究TGF-β及TGF-β/Smads信号通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相互调节作用,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及评估预后有重要作用。本文就TGF-β及TGF-β/Smads信号通路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作简要综述。

    2022年05期 v.25 638-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5K]
  • 神经调控技术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程方;席春华;

    失眠是由生理、心理、环境因素、精神疾病、躯体疾病等多种原因导致的。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CBT-I)被推荐为失眠的一线治疗,如果CBT-I的治疗不够有效或无法获得时,可以提供药物干预。苯二氮卓类药物、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及部分抗抑郁药物等对失眠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但是CBT-I受到失眠患者依从性问题和成本增加的限制,操作起来十分复杂。许多慢性失眠患者要长时间服用镇静催眠药物来维持睡眠,长期使用药物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传统方法的弊端使治疗失眠新方法的出现成了必然。神经调控技术是指利用植入性或非植入性技术,采用电刺激或者药物手段来改善患者症状的技术。近年来被认为具有调节神经功能,广泛应用于抑郁症,帕金森病,AD等临床治疗。而近年来部分研究证实,神经调控技术同时具有调控睡眠结构,改善睡眠质量的效果。神经调控技术主要包括经颅磁刺激(TMS)、经颅电刺激(TES)、针灸等,这些技术有效克服传统治疗方法的弊端,并且在近年来的研究中显示出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文主要探讨神经调控技术在治疗失眠问题上的研究进展。

    2022年05期 v.25 643-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3K]
  • 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李艳;辜刚凤;王建;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其中卒中后认知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显著缩短患者的有效生存时间,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均造成巨大的影响。然而,目前仍无有效的防治策略。本文旨在通过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预测因子、诊断方法及防治策略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便更加透彻地了解该疾病。

    2022年05期 v.25 647-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5K]
  • 肠道菌群与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进展

    包成政;李雪斌;

    人类肠道菌群是由成千上万不同微生物组成的巨大菌落群体,可与大脑间形成相互交流、调节的双向通讯通道。现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多种神经精神疾病间存在密切联系。肠道菌群可通过相关代谢产物影响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也在调节胃肠道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参与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成为现阶段研究热点。本文围绕现行肠道菌群在多种神经精神疾病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展开综述,旨在归纳总结抑郁症、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神经精神疾病与肠道菌群间的联系,以期发现肠道菌群在神经精神疾病治疗方面的潜在价值,为现有神经精神疾病治疗方案予以补充、扩展。

    2022年05期 v.25 652-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9K]
  • 与失眠神经生物机制相关的磁共振波谱研究进展

    余天云;苏增锋;

    睡眠可占用人一生近1/3的时间,是维持生命健康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功能不可或缺的生理过程。引起睡眠障碍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生理、心理、环境因素、精神疾病、躯体疾病以及药物因素等。随着失眠患者的不断增多,研究失眠的发病机制以及研发药物、开展更多治疗手段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大脑生理结构的特殊性难以让研究者进行直观探索,因此,对失眠症发病机制的研究十分有限。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um,MRS)作为目前唯一能够无创性地观察活体组织代谢及生化变化的技术,用于研究失眠患者大脑皮质脑代谢物及其变化规律,为探索失眠的发生机制与诊疗方法开辟了一个新的路径。

    2022年05期 v.25 657-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