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创办日期:1998年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刊   期:月刊
电话:0371-60100422 63321039
Email : bjb@cn-shenjing.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381/R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110

 

论著 临床诊治

  • 帕金森病患者血浆外泌体中miR-331-5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马娟;马建华;邵华;雷晶;

    目的 探索帕金森病(PD)患者血浆外泌体中微小RNA-331-5p (miR-331-5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01—2022-12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PD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PD组),另纳入同期无任何基础疾病的健康志愿者36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患者血浆外泌体中miR-331-5p水平、血清中炎症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评估2组患者认知功能及精神行为症状,分析miR-331-5p与炎症、氧化应激、认知功能及精神行为症状的关系,探讨PD发病的影响因素,计算miR-331-5p对PD发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PD组患者血浆外泌体miR-331-5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D组患者神经精神调查问卷(NPI)评分、PD评定量表运动检查(UPDR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D组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白细胞介素-1β (IL-1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6 (IL-6)、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D组患者血浆外泌体miR-331-5p与IL-1β、IL-6、TNF-α、SOD、MDA、AOPP呈正相关(P<0.05)。PD组患者血浆外泌体miR-331-5p与NPI评分、UPDRS评分呈正相关,与MoCA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miR-331-5p(OR=2.024)、MDA(OR=1.925)、UPDRS评分(OR=2.447)、MoCA评分(OR=0.544)均是PD发病的影响因素(P<0.05)。miR-331-5p诊断P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9(95%CI:0.715~0.903),截断值为0.833(2-ΔΔCt),灵敏度为75.6%,特异度为77.8%。结论 血浆外泌体miR-331-5p与PD患者炎症、氧化应激反应、认知功能及精神行为症状密切相关,且对PD的发生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可为早期诊治提供新方向。

    2023年09期 v.26 1057-1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0K]
  • 血压晨峰及血栓弹力图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李宏锦;李景莉;李亚楠;李英杰;郭永勃;孙丽燕;

    目的 探究血压晨峰及血栓弹力图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10—2022-09在陆军第81集团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2例,根据患者入院2周内是否出现进展性脑梗死分为试验组(53例,发生进展性脑梗死)、对照组(99例,未发生进展性脑梗死)。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24 h进行动脉血压及血栓弹力图数值检测,比较2组患者血压晨峰、血栓弹力图数值指标(最大血凝块强度、凝血综合指数、凝固角)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进展性脑梗死发病的因素,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相关指标预测进展性脑梗死发病的价值。结果 152例患者入院2周内出现进展性脑梗死53例,未出现99例,发生率为34.9%。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压晨峰值更高,最大血凝块强度、凝固角更大,血凝块形成时间更小(t=5.034、4.853、—4.271、7.029,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发病至治疗时间更长[(6.13±3.62)h比(4.45±2.41)h,t=3.418,P<0.05],纤维蛋白原水平更高[(3.61±1.24)g/L比(3.06±1.29)g/L,t=2.551,P<0.05],存在心房颤动占比更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压晨峰值[OR=1.278,95%CI:1.078~1.515,P<0.05]、最大血凝块强度[OR=1.325,95%CI:1.03~1.704,P<0.05]、凝固角[OR=1.266,95%CI:1.072~1.495,P<0.05]、血凝块形成时间[OR=0,95%CI:0.000~0.000,P<0.05]、发病至治疗时间[OR=1.32,95%CI:1.008~1.729,P<0.05]是进展性脑梗死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血压晨峰值、最大血凝块强度、凝固角、血凝块形成时间联合预测进展性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为0.963,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87、0.949,约登指数为0.836,界值为0.497。结论 血压晨峰值、最大血凝块强度、凝固角、血凝块形成时间、发病至治疗时间是影响进展性脑梗死发病的因素,血压晨峰及血栓弹力图指标联合预测进展性脑梗死发病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2023年09期 v.26 1062-1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9K]
  • 基于GEO数据库筛选促性腺激素细胞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差异通路

    赵斯达;李储忠;张亚卓;

    目的 通过转录组学数据筛选在促性腺激素细胞肿瘤发生发展中差异表达的关键基因、通路及潜在的相互作用,为肿瘤治疗提供新靶点。方法 选取GEO数据库中编号GSE26966数据中正常垂体(n=9)和促性腺激素细胞肿瘤样本(n=10)为研究对象,利用GEO2R筛选出在促性腺激素细胞肿瘤和正常垂体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差异基因所富集的关键分子通路,通过STRING数据库建立差异基因之间的互作网络,并探讨关键通路中分子所形成的互作网络。结果 通过对GSE26966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在促性腺激素细胞肿瘤和正常垂体组织间有1 19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的基因为363个,下调的基因为830。这些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PI3K-Akt信号通路、跨膜受体蛋白激酶活性通路和跨膜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中有46个分子富集,其中有42个低表达。蛋白互作网络分析显示IL6为互作关系最多的基因,富集在PI3K-Akt信号通路中。结论PI3K-Akt信号通路中基因低表达推测是由于蛋白被磷酸化而激活,导致通路中剩余基因表达水平降低。PI3K-Akt信号通路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可为后续促性腺激素细胞肿瘤的基础研究和治疗提供新方向。

    2023年09期 v.26 1068-1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0K]
  • 经楔前叶入路切除侧脑室三角区病变临床观察

    王小永;冯恩山;梁博;李培亮;王芳;陈世超;

    目的 分析经楔前叶入路切除侧脑室三角区病变的方法及预后。方法 以2017-01—2022-0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神经外科采用顶枕开颅经楔前叶入路的20例侧脑室三角区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9例病变全部切除(术后病理报告18例为脑膜瘤,1例为动静脉畸形),1例次全切除,术后病理报告脑梗死。结果 1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的部分性感觉性失语(失认),经治疗后逐渐好转;1例术后继发癫痫发作,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抗癫痫治疗,控制良好;1例术后颅内感染,抗感染治疗后康复出院,其余患者均无肢体肌力下降、感觉减退、失语或偏盲等并发症,术后随访4~12个月,复查头颅增强磁共振未见肿瘤复发或快速生长,所有患者均回归正常生活、工作。结论 经楔前叶入路切除侧脑室三角区病变具有微创、直接暴露肿瘤供血动脉、视野清晰等优点,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2023年09期 v.26 1073-1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8K]
  • 抗NMDAR脑炎的脑脊液Aβ和tau蛋白生物标志物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宋雅君;龚哲;杜娟;邵颖哲;贾延劼;

    目的 探究脑脊液Aβ和tau在抗NMDAR脑炎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2019-07—2022-06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4例抗NMDAR脑炎患者和13例非炎症性神经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抗NMDAR脑炎组患者较对照组出现明显的发热、意识障碍、癫痫、认知障碍、精神行为异常(P<0.05);脑脊液Aβ1-42、Aβ1-4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抗NMDAR脑炎患者脑脊液Aβ1-42与MoCA评分(r=0.433,P=0.031)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抗NMDAR脑炎患者脑脊液Aβ1-42对疾病严重程度(OR=0.979,95%CI:0.962~0.997,P=0.023)、3个月疾病预后情况(OR=0.992,95%CI:0.986~0.999,P=0.020)有影响。结论 抗NMDAR脑炎患者脑脊液Aβ水平明显降低,且与认知水平相关,可能是抗NMDAR脑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

    2023年09期 v.26 1077-1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2K]
  • 眶上外侧入路联合颅内压监测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效果评价

    张华军;齐文涛;段晓春;庄国权;黄莹;俞正勇;

    目的 探讨眶上外侧入路联合动态颅内压监测在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20-01—2022-12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院后均行眶上外侧入路动脉瘤夹闭,术中置入颅内压监测探头,术后骨瓣复位,术后1~7 d进行动态监测颅内压变化。根据颅内压(ICP)值将患者分为轻度升高组(41例)、中度升高组(26例)和重度升高组(5例)。分析3组基本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3个月患者GOS评分。结果 3组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3组患者术后GC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ICP监测结果,每组患者在术后第1、3、7天的颅内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种并发症发生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脑水肿的发生时间较早(P<0.001)。脑水肿发生时的颅内压较高(P=0.041),GC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63)。术后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脑梗死发生率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时间与同期GC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恢复良好率(GOS 5分)和病死率(GOS 1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使用眶上外侧入路联合动态颅内压监测能够及时较早了解颅内压变化,有助于早期预测术后病情,从而指导术后治疗,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

    2023年09期 v.26 1085-10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0K]
  • 基于免疫-炎症反应轴探究大株红景天辅助纳美芬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关菲;么颖;王菲;赵桐;

    目的 基于免疫-炎症反应轴探究大株红景天辅助纳美芬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DEACM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01—2023-01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4例DEACMP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8例。对照A组予以纳美芬,对照B组予以大株红景天,观察组予以大株红景天辅助纳美芬。1个疗程10 d,共治疗4个疗程。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4个疗程氧化应激反应[一氧化氮合酶(i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免疫-炎症反应轴[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白细胞介素(IL-17)]、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Barthel指数(BI)、Berg平衡量表(BBS)、健康检查简表(SF-36)。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A、B组(P<0.05);治疗1个疗程、4个疗程观察组iNOS、MDA、HMGB1、IL-17均低于对照A、B组,SOD高于对照A、B组(P<0.05);MMSE、MoCA、BI、BBS及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A、B组(P<0.05)。结论大株红景天辅助纳美芬治疗DEACMP患者效果显著,能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改善炎症-免疫动态平衡、平衡功能及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2023年09期 v.26 1091-1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 血清PCT HMGB-1 ficolin-3与颅脑外伤神经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陈兵;邹成功;冯浩;唐辉;王潇娅;

    目的 探讨血清PCT、HMGB-1、ficolin-3与颅脑外伤神经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及对术后颅内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01—2021-01诊治的86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GCS评分将颅脑外伤患者分为A、B、C 3组,再根据术后72 h有无发生颅内感染分为颅内感染组(n=22)与非颅内感染组(n=64)。结果 C组的PCT、HMGB-1均高于A、B组,而ficolin-3低于A、B组(P<0.05)。Spearman相关性显示,颅脑外伤患者神经损伤程度与PCT、HMGB-1、呈正相关(r=—0.456、0.362,P<0.05);与ficolin-3呈负相关(r=—0.386,P<0.05)。颅内感染组的PCT、HMGB-1高于非颅内感染组,而ficolin-3低于非颅内感染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CT、HMGB-1、ficolin-3预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AUC值分别为0.987、0.996、0.712 (P<0.05)。结论 实时监测PCT、HMGB-1、ficolin-3表达量能为神经损伤程度的评估及术后颅内感染的预测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2023年09期 v.26 1097-1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2K]
  • 颈动脉超声血流参数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及影响因素

    龙花;韩路;方开峰;

    目的 探究颈动脉超声血流参数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01—2023-01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其中轻度狭窄54例,中度狭窄42例,重度狭窄24例,对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并按2∶1比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60名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颈动脉超声血流参数,分析颈动脉超声血流参数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根据研究组患者预后状况进行分组(预后良好组78例,预后不良组42例),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并通过ROC曲线分析颈动脉超声血流参数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各组PSV、IMT、ED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9.135、31.515、104.601,P<0.05),且重度狭窄组PSV<中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对照组,重度狭窄组IMT、EDV>中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SV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0.748,P<0.05),IMT、EDV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392、0.569,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狭窄程度(中度/重度)、发病至入院时间(12~24 h)、斑块稳定性(混合斑块/不稳定斑块)、NIHSS评分、IMT、EDV为预后的危险因素,规律使用降压药物、PSV为预后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SV、IMT、EDV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844、0.844、0.835。颈动脉超声参数联合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AUC为0.926,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3.3%、89.7%。结论 年龄≥70岁、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狭窄程度(中度/重度)、发病至入院时间(12~24 h)、斑块稳定性(混合斑块/不稳定斑块)、NIHSS评分、IMT、EDV为预后的危险因素。规律使用降压药物、PSV为预后保护因素,且颈动脉超声血流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关系密切,可作为预测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有效指标,且联合预测的准确性更好。

    2023年09期 v.26 1102-1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3K]
  • AD患者lncRNA BACE-AS BDNF及miR-193b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陈卫;杨传松;刘英;

    目的 分析联合检测血浆和脑脊液lncRNA BACE-AS、BDNF、miR-193b水平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诊断价值及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50例AD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的健康者为对象,检测受试者血浆lncRNA BACE-AS、BDNF、miR-193b水平并分析各指标的诊断价值;检测AD患者脑脊液lncRNA BACE-AS、BDNF、miR-193b水平,并分析脑脊液lncRNA BACE-AS、BDNF、miR-193b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AD组患者血浆lncRNA BACE-AS及BDN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AD组患者血浆miR-193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ncRNA BACE-AS、BDNF及miR-193b三指标联合检测诊断AD的敏感度、特异度及AUC均明显高于各单个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A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加重,脑脊液lncRNA BACE-AS及BDNF水平显著升高(P<0.05),miR-193b水平显著降低(P<0.05),lncRNA BACE-AS、BDNF与A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呈显著正相关(P<0.05),miR-193b与认知功能障碍呈显著负相关(P<0.05)。血浆和脑脊液lncRNA BACE-AS、BDNF、miR-193b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浆lncRNA BACE-AS、BDNF、miR-193b水平可显著提高AD的诊断效果,且脑脊液lncRNA BACE-AS、BDNF水平与AD认知功能呈正相关,miR-193b水平与AD认知功能呈负相关。

    2023年09期 v.26 1108-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3K]
  • 重度颈动脉狭窄经吲哚布芬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后的CTP成像评价

    刘冬;张慎和;郭菲;

    目的 分析脑CT灌注(CTP)成像评价吲哚布芬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CAS)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01—2022-01张家口市第一医院住院的90例无症状重度CA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吲哚布芬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颈动脉狭窄程度、CT灌注参数、卒中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73.33%)相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56%)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颈动脉狭窄程度均下降,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容量(CBV)均显著降低,脑血流量(CBF)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卒中发生率(0)与对照组(1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吲哚布芬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无症状重度CAS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颈动脉狭窄程度,降低卒中发生率,CTP成像检查可对治疗效果及颈动脉狭窄程度作出准确评价。

    2023年09期 v.26 1113-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2K]
  • 基于昆山市医疗联盟城镇联动救治机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策略研究

    张炎;王建良;沈芳;张露远;马召玺;钱小燕;唐晴;张蕾;缪桂华;梁达;李一帆;赵雨晴;秦义人;

    目的 探讨基于昆山市医疗联盟城镇联动救治机制的急性脑梗死(AIS)患者的策略,为建立符合昆山地区脑梗死规范诊治管理模式,提升AIS救治率,降低致残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2019-04—2022-06在以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中心就诊的186例AIS病例资料。统计AIS病例治疗有效率、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预后[Rankin修订量表(mRS)]、复发率。结果 186例患者救治总有效率为88.17%(164/186);患者血管血运开通后第1天、1周、3个月、6个月MMSE、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患者脑血管血运开通后第3个月、6个月m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患者出院后3个月、6个月总复发率分别为1.92%(3/156)、6.34%(9/142)。结论基于昆山市医疗联盟城镇联动救治机制的AIS患者早期个体化再灌注治疗策略可提升患者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神经功能,预防AIS复发,有效改善预后。

    2023年09期 v.26 1118-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0K]
  • 小剂量rt-PA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脑组织影像学指标的影响

    徐先结;朱天胜;孙林丽;

    目的 分析小剂量rt-PA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脑组织影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01—2022-12铜陵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予以基础治疗+0.6 mg/kg的小剂量rt-PA+阿加曲班治疗,对照组44例予以基础治疗+0.9 mg/kg标准剂量rt-PA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脑组织影像学指标、神经功能与肢体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73%,高于对照组的84.09%(P<0.05)。观察组治疗后ADC水平、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FA水平、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55%,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结论 小剂量rt-PA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改善患者脑组织影像学指标、神经功能与肢体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疗效更加显著。

    2023年09期 v.26 1126-1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6K]
  • 球囊扩张术与支架植入术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对脑灌注认知功能及神经炎症的影响

    张继伟;李亮;齐宝柱;孙文浩;于淼;李东;田宇;王广;

    目的 探讨球囊扩张术与支架植入术对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患者成功率、脑灌注、认知功能及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NLRP3)、白细胞计数-1β (IL-1β)和IL-8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01—2022-12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MCA狭窄患者60例,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球囊组及支架组各30例。球囊组采取球囊扩张术,支架组采取支架植入术。统计2组治疗成功率、动脉狭窄程度、手术前后脑灌注指标、认知功能(NIHSS、MoCA)、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血清NLRP3、IL-1β、IL-8水平及术后6个月不良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术后支架组动脉狭窄程度低于球囊组(P<0.05);支架组治疗成功率(93.33%)高于球囊组(83.33%),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周支架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大于球囊组,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短于球囊组(P<0.05);术后1个月支架组NIHSS及ADL评分低于球囊组,MoCA评分高于球囊组(P<0.05);术后1 d、1周支架组血清NLRP3、IL-1β、IL-8水平低于球囊组(P<0.05);支架组并发症发生率、不良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球囊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球囊扩张术相比,支架植入术治疗MCA狭窄患者,可改善脑灌注,降低动脉狭窄程度,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且可能通过降低血清NLRP3、IL-1β、IL-8表达而减轻再灌注损伤。

    2023年09期 v.26 1131-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9K]
  • 肉毒毒素A注射唾液腺联合甲磺酸双氢麦角碱治疗帕金森病流涎症临床观察

    刘君;彭珍;刘晓玲;张宁;张冠群;刘焕;李君;朱亮;

    目的 探讨肉毒毒素A注射唾液腺联合甲磺酸双氢麦角碱治疗帕金森病流涎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01—2022-12徐州市中心医院帕金森病伴流涎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在超声引导下予以80 U肉毒毒素A双侧腮腺和颌下腺分别注射30 U及10 U及联合甲磺酸双氢麦角碱2.5 mg,2次/d,口服,对照组予以超声引导下80 U肉毒毒素A双侧腮腺和颌下腺分别注射30 U及10 U。采用流涎频率评分、教师流涎分级法(TDS)中关于流涎的分级标准于肉毒毒素A治疗前、治疗12周后评估各组患者的流涎程度。结果 肉毒毒素A联合治疗12周后,2组患者流涎频率评分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70%(P=0.001 3);2组患者教师流涎分级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50%(P=0.004)。结论 肉毒毒素A注射唾液腺联合甲磺酸双氢麦角碱可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流涎症状。

    2023年09期 v.26 1137-1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2K]
  • 血管内治疗与药物治疗大面积核心梗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对比

    寇文辉;王小琴;杨金水;乔楠;聂晓慧;禹爱梅;宋爱霞;薛茜;

    目的 分析血管内治疗(EVT)与药物治疗大面积核心梗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预后。方法 选取2020-01—2022-01收治的60例大面积核心梗死AIS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EVT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2组预后情况,并以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大面积核心梗死AI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预后优于对照组,治疗1周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48 h内sICH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核心梗死体积为大面积核心梗死AI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ASPECTS评分、DSA侧支循环代偿评分(2~4级)为大面积核心梗死AIS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而治疗方式(药物治疗)对大面积核心梗死AIS患者的预后有显著影响(均P<0.05)。结论 EVT治疗较药物治疗能有效提升大面积核心梗死AIS患者预后,且不会增大颅内出血风险。核心梗死体积、ASPECTS评分、DSA侧支循环代偿评分均为大面积核心梗死AIS患者预后独立影响因素。

    2023年09期 v.26 1141-1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0K]
  • 体外膈肌起搏联合肺康复训练对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肺功能和膈肌功能的影响

    张会慧;杨婷;俞长君;蒋庆新;朱磊;高政;

    目的 探讨体外膈肌起搏联合肺康复训练对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肺功能和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08—2022-10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诊治的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采用体外膈肌起搏联合肺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肺康复训练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3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膈肌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3周后,2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2.07±0.45)L比(2.63±0.41)L,(2.11±0.47)L比(2.42±0.33)L]、用力肺活量(FVC)[(2.31±0.46)L比(2.77±0.38)L,(2.35±0.39)L(2.56±0.31)L]、FEV1/FVC[(81.41±7.55)%比(89.25±6.43)%,(81.29±6.87)%比(85.12±5.32)%]、峰值呼气流量[(1.81±0.23)L/s比(3.15±0.57)L/s,(1.78±0.44)L/s比(2.54±0.41)L/s]、最大自主通气量[(61.78±7.49)L/min比(78.69±5.69)L/min,(60.25±6.59)L/min比(69.43±6.31)L/min]、动脉血氧分压[(65.47±7.23)mmHg比(94.47±6.53)mmHg,(66.33±6.01)mmHg比(85.29±5.77)mmHg]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3周后,2组膈肌厚度[(0.19±0.05)cm比(0.25±0.03)cm,(0.20±0.02)cm比(0.22±0.01)cm]、平静呼吸膈肌活动度[(1.25±0.17)cm比(1.46±0.26)cm,(1.27±0.22)cm比(1.36±0.14)cm]、深呼吸膈肌活动度[(2.85±0.36)cm比(3.56±0.44)cm,(2.91±0.34)cm比(3.25±0.31)cm]较治疗前均明显提升,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体外膈肌起搏联合肺康复训练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的肺功能和膈肌功能。

    2023年09期 v.26 1146-1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5K]
  • 平衡仪反馈训练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肌肉协调性的影响

    马天宇;彭鑫鸿;魏媛媛;

    目的 探讨平衡仪反馈训练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及对肢体运动功能、肌肉协调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01—1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2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平衡仪反馈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镜像疗法,从入院当日开始,治疗为期4周。比较入院当日及治疗4周后治疗有效率、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Tinetti步态评估量表(TGA)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股四头肌、胫骨前肌、腓肠肌肌电积分值(iEMG),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有效率(92.16%比76.47%)、FAC评分[(3.72±0.34)分比(2.72±0.61)分]、TGA评分[(9.87±1.14)分比(6.61±1.82)分]、FMA评分[(22.01±3.64)分比(18.94±2.43)分],股四头肌[(0.15±0.72)μV比(0.11±0.15)μV]、胫骨前肌[(0.14±0.34)μV比(0.10±0.17)μV]、腓肠肌[(0.16±0.41)μV比(0.12±0.15)μV]iEMG水平,BDNF[(21.46±4.34)ng/L比(13.06±2.97)ng/L]、NGF[(28.01±4.47)ng/L比(22.05±8.31)n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平衡仪反馈训练联合镜像疗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肌肉协调性,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

    2023年09期 v.26 1151-1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4K]
  •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神经内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对比

    夏芹;覃凡;刘泓渊;钟棋;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神经内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7例HICH患者资料,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48例为小骨窗组,神经内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59例为神经内镜组。对比2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以及血肿清除率,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7 d的预后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神经功能指标含量变化,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结果 神经内镜组的手术时间、脑脊液恢复时间以及置管时间较小骨窗组均显著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较小骨窗组显著减少(P<0.05),血肿清除率小骨窗组显著提高(P<0.05);术后7 d,神经内镜组和小骨窗组的GO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提升(P<0.05),NFD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神经内镜组和小骨窗组的血清IL-6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但神经内镜组显著低于小骨窗组(P<0.05);2组血清NSE水平、血清S100蛋白含量相比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神经内镜组显著低于小骨窗组(P<0.05);神经内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小骨窗组显著下降(3.39%比14.58%,P<0.05)。结论 神经内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患者效果明确,相较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脑脊液恢复时间及置管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提升血肿清除率,并能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2023年09期 v.26 1156-1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0K]

病例报告

  • 3例高血糖相关性急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分析

    陈迪梁;黄骥;金银;殷鹏;

    目的 探讨高血糖导致急性脑损伤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变化。方法 分析2例糖尿病伴偏侧舞蹈症和1例糖尿病伴局灶性癫痫的患者,并对3例由高血糖引起的急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NECT及MR的变化进行总结。结果 3例患者均表现为高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明显升高,2例表现为偏侧舞蹈症,1例表现为局灶性癫痫;例1为舞蹈症患者,头部CT表现为左侧基底节区高密度灶,头颅MR:T1WI示左侧豆状核高信号灶,T2WI示双侧豆状核低信号、左侧更明显,DWI及ADC序列未见明显弥散受限及高灌注表现,例2为舞蹈症合并脑梗死患者,头部CT表现为右侧尾状核片状低密度影,周围密度增高,头颅MR:T1WI序列显示右侧基底节区有一片状低信号灶(为脑梗死),病灶周边有高信号灶(考虑高血糖急性脑损伤),T2WI序列显示右侧基底节高信号,周围为低信号,DWI无弥散受限,例3为局灶性癫痫患者,头部CT未见明显异常病灶,头部MR:T1WI序列示左侧枕叶等信号,T2WI序列可见稍低信号影,而DWI、ADC稍低信号,SWI呈稍低信号。3例患者均经积极降糖及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高血糖相关性急性脑损伤,患者可表现偏侧舞蹈症及癫痫等症状,其影像学表现为NECT为稍高密度灶或等密度灶,T2或FLAIR序列均呈低信号,高血糖纠正及对症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预后良好。

    2023年09期 v.26 1162-1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 以急性意识障碍伴低血压为首发症状的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1例

    张军;刘倩;杨军;

    目的 探讨Wernicke脑病尤其是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的少见临床表现。方法 回顾1例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过程及预后,并复习该病相关文献。结果 该例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患者以急性意识障碍伴低血压为首发症状,头部核磁(MRI)平扫+弥散加权成像(DWI)提示四叠体、双侧丘脑、双侧乳头体异常信号影,给予VitB1等对症治疗后,该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结论 以急性意识障碍伴低血压为首发症状的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患者经常被误诊。结合可导致VitB1缺乏的病史以及头部MRI等检查有助于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补充VitB1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2023年09期 v.26 1169-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5K]

综述

  • 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研究进展

    李爽;张黎明;徐晶;林静涵;代大伟;郑凯;

    肌张力增高(hypermyotonia)常出现于脑卒中患者恢复期,过度增高的肌张力会限制关节活动,不利于患者疾病后期的功能康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本文简要回顾了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发病机制、肌张力的评定方法以及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治疗方案。为今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和康复治疗有所助益。

    2023年09期 v.26 1173-1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6K]
  •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梁玉霞;华卉娟;赵波;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成年人最常见的慢性肝病。NAFLD是多系统代谢疾病,发病机制复杂,可诱发多种肝外器官疾病。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痴呆最常见的病因,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研究表明NAFLD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密切,相关病理机制可能涉及β淀粉样蛋白清除障碍、脑灌注下降、神经炎性反应及胰岛素抵抗等方面。本文就NAFLD参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证据及其可能的机制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认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2023年09期 v.26 1180-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 脑脊液循环研究进展

    彭梁生;吴懦君;丁新民;

    根据对脑脊液生理学的传统理解,脑脊液由脉络丛产生,通过脑室、脑池和蛛网膜下腔循环,最终被蛛网膜绒毛吸收到静脉系统中。然而,随着现代分子和细胞生物学以及神经影像学的发展,脑脊液生理学可能比以前的理解更为复杂。脑脊液不仅由脉络丛分泌,血管周围空间处的液体交换也可以产生部分脑脊液。脑脊液的吸收包括三大途径,即蛛网膜颗粒或绒毛、沿脑神经孔流出和硬脑膜淋巴管。脑脊液循环不仅包括脑脊液的定向流动,还包括在整个大脑中的搏动运动,以及间质液和脑脊液在血管周围空间的局部液体交换,这种快速而持续的双向液体交换对大脑清除废弃物分子至关重要。

    2023年09期 v.26 1185-1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3K]
  • 下载本期数据